包装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2022-04-17

2014年,对大部分中国包装印刷企业来说,是艰难而又坎坷的一年。中国的包装印刷行业经历了过去十年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经济增速减缓的新环境下,跑路破产事件频频发生。回顾这一年包装印刷企业的沉浮变迁,“远东地平线”总结了六大败局,以示警钟长鸣。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包装企业经营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包装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篇1:

碳文化融入包装行业企业文化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在包装企业中建立碳文化变得尤为重要。该文从多角度阐述了企业文化和碳文化的内涵,剖析了我国包装企业的现状,并进一步论述了包装企业实现碳文化的途径,真正落实碳文化的重要性。最终展望了碳文化在包装企业中的发展趋势。

一.简要分析碳文化在包裝行业中的重要性

目前,低碳文化是近年来各行各业能否长远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低碳文化的发展与探究更是一度列入了各企业的年度发展及规划之中。同样,在拥有严格,完善且高效的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的包装企业文化中,更是需要低碳文化的加入。然而低碳文化的融入对包装企业的发展而言无疑是画龙点睛之笔,不仅丰富了包装企业文化,同时使得包装企业的发展更加顺应当今潮流发展,也增强了包装企业在国内甚至国际间综合竞争实力。包装企业作为与各企业发展流通的纽带,包装企业的低碳文化更是必不可少的企业支持力及发展动力。

同时,包装产业的低碳化,也不仅仅是为了符合国家政策指标的被动行为,同样也是各包装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历史责任与要求。包装行业,作为被每一个社会公民所熟知,与每一个社会公民息息相关的产业而言,是有责任向社会公民传递低碳理念的。包装企业通过产品的低碳包装这一直接途径向大众大力宣传与传递低碳绿色理念,使每一个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便能够意识到低碳的重要性以及低碳行为对人类生存环境及未来生活的重要性,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自愿,自觉地形成低碳意识,与包装企业共同为构建绿色低碳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企业文化和碳文化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最初萌芽于管理丛林决策理论学派,随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诞生这种新文化开始兴起。80年代迪尔和肯尼迪企业文化理论系统的提出,企业文化开始逐渐成熟和发展,到现今的行为科学时代。企业文化已经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而是代表着企业的个性与形象,成为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根植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中,它以隐形的方式存在,不依附于人力和资金,作为一种无形的附加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支柱。其对内是一种企业的向心力和内在行为准则,对外则是代表着企业自身的形象和管理水平。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地加入新鲜血液,从开始的对员工激励和管理营销,到现在的社会责任的融入。也可以说现在的企业文化代表的不仅是企业本身,而是一个行业特色的载体,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企业做得越大越成功,其文化观念对消费者的影响越重,其肩负的社会责任感越重。此时企业文化要能良好地对员工的行为做出规范指导,建立健康的管理机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引领对外的时尚绿色潮流。可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自身形象的有力推销同时也是市场走向的导向标。

碳文化及其发展和实现。低碳文化是近年来一种以低碳经济为载体,以低碳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节能减排及新能源革命为依托的一种新兴文化概念。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当今低碳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有其对应的低碳文化与其相辅相成,才能够使其更好的发展。目前,低碳文化已经贯穿至各行各业之中,企业的经济发展更是少不了低碳文化这一关键。低碳文化在其价值取向上是一种崇尚生态价值的文化,其核心便是强调生态价值,它摒弃主要意义上的物质经济价值,更加强调了在环境、生态、社会中所创造的价值,而不是片面上的金钱利益。其发展模式更是以创建生态价值为核心,在不破坏生态环境,或者在生态环境所受的最低限度上的发展,至始至终秉持低碳、低污染、高效率、绿色、健康等宗旨进行发展。其发展取向强调可持续性平衡发展。在保证生态平衡的同时,进行企业经济发展。在消费者方面更是强调将高耗能,高消费转换为低耗能,低消费,理性且合理地进行社会活动及生活消费。这样的在人类生活与环境中发展的碳文化,便是将人与社会、生态等自然环境平衡、全面、协调地进行可持续的低碳文化发展,同时将低碳文化与低碳经济相结合,进行企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光明的企业发展前景。

最终碳文化的实现还是要将其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行为之中,将碳文化生活化、细节化,从最细微处行动与发展,从而一步一步扩展至大方面,这样才能建造出坚固不倒的低碳文化发展大楼。

三、我国包装企业现状

我国包装业近年来飞速发展,在全国42个主要行业中从80年代初的末位上升到现今的第14位。从以前单一的包装产品发展到现在的六大包装门类俱全,瓦楞纸箱、塑料编织袋等主要包装制品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国在包装规模总量上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包装大国。包装一行顿时跃升为我国炙手可热的热门专业和就业选择,发展前景也是空前的。但包装行业的高速发展在能源、材料消耗、生产运输和废料排放等方面都给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在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大规模机器包装时代的时候,我国企业却仍未能摆脱劳动力的利益驱使。因受到传统工业模式的限制和有限的技术发展水平,使得我国包装企业一直未能打开国际高端产品市场。

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品牌塑造是现今大多数包装企业的侧重发展点,但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包装企业的文化建设。国内的包装企业成熟和完善的文化建设几乎寥寥无几,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被大大削弱。文化建设的空缺使得我国包装企业没能打出自己的独特品牌,而已有的成熟企业却始终在国际市场中缺乏一呼百应的企业号召力。

中国虽已成为世界包装大国,但并非包装强国。包装企业作为构成包装行业的基本单位,其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是我国包装行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核心的价值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髓,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与发展是靠良好的企业文化来维持的。然而我国许多包装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存在文化构建意识不强,价值观与社会责任不明确等问题。随着低碳经济越来越多地在世界各国得到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认同和接受,中国包装企业要逐步建立一个在长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的企业文化,应把积极发展低碳包装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宗旨,建立绿色低碳的包装文化,是包装企业培育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的出发点。

四、碳文化在包装企业中落地生根的途径

经营管理。在碳文化的经营管理方面,虽然碳文化作为新概念在管理这一方面是空白的,但是我们可以在质量管理模式的基础下成熟和完善碳文化的经营管理。

包裝企业文化要切实提高和加强碳文化的经营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同时加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质量概念的理解。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必须跟进碳文化的经营管理步伐,充分理解和掌握碳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制定碳文化的发展路线和发展目标,从碳文化的培训以及实施碳文化的奖惩制度等方面树立信心,把碳文化的培养和发展作为企业的一重大目标。在另一方面,要提升企业员工对碳文化的认知,可以在每个包装生产环节融入碳文化,让碳文化融入每个部门之中,形成一条碳文化链,环环相扣,使碳文化紧紧缠绕在整个企业之中。

品牌效应。哈根达斯的冰淇淋口味并无太多独到之处,却与市面上普通冰淇淋价格天壤之别。同样哈根达斯的客流并没有因为高价而有所降低,这就是品牌效益所带来的好处。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消费群体,消费群体的价值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社会中,坚信有很大一部分的倡导低碳节能消费的群体,消费刺激生产。如今在包装企业中,碳文化这一块没有哪个企业能够成功驾驭的,但是社会的大体趋势是向着碳文化这一目标前进的。因此,包装企业文化可以将碳文化作为自己品牌效应的一个主打,致力于发展低碳环保节能的新型企业,将碳文化作为整个公司的强力支柱,在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中,相信能更好地站住自己的脚步。

核心竞争力。一个成功的企业竞争力可以分解成很多小的板块,因为它本身是由许多种能力聚合而来的。在同等竞争力的企业之中,要想在发展中占有优势,必须有更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发展完善的成功企业,在决策竞争,组织竞争,员工竞争,流程竞争等方面是不可能存在有任何漏洞的。因此,包装企业要想在众多企业之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在核心竞争力中增加一点不同的核心元素,即碳文化的融入。将碳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点,能够给企业的竞争方面带来有利优势。

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整个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的,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企业文化有着很强大的地域和民族区别,在每个企业中其风格和主体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企业文化始终是整个企业的灵魂所在。在碳文化发展还不成熟的基础上,将碳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发展的一部分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企业文化发展的新鲜力量。

如何将碳文化注入到企业文化之中,需要企业中每个员工的参与。企业的高层应当将碳文化作为整个企业发展的一大目标,开展对碳文化的培训,积极宣传碳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重大地位以及对整个企业带来的巨大利益。同时,企业的员工也应当积极参与碳文化的宣传之中,意识到公司的灵魂是跟自己的个人利益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只有每个人走好发展碳文化的每一步,企业的碳文化发展才指日可待。

五、包装企业碳文化的发展展望

在现阶段,包装企业碳文化还处于摸索阶段,碳文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但是,在二十一世纪,整个社会都在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因此碳文化在企业文化之中的立足指日可待。

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前景已经很广阔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国际上已经名列前茅,可再生能源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为中国的汽车产业开辟了快速发展之路,各个大型企业都在开展节能减排的活动,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中国已经在奋起直追。

因此在中国低碳经济和全球低碳文化的环境下,包装企业碳文化实施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正因为碳文化领域的空白,包装企业才应当抓住现在的机遇,努力给自己的企业创造核心的碳文化价值观,将碳文化作为自身发展方向,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包装企业碳文化竞争方面取得优势,企业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

将企业文化与低碳文化结合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趋势,而包装企业作为各行各业所生产产品的门面与着装,更是推动整个社会实现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龙头与源泉。因此包装企业应当以人为本,以文化为主体,让低碳理念从企业领导到员工彻头彻尾地深入人心,并将其从制度、管理上落实,形成一种具有低碳特色的包装企业文化。最终带着这种文化从企业内部变革,推动包装企业形成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提升包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包装业甚至是整个制造业低碳文化发展的进程。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作者:陈慧馨

包装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篇2:

包装印刷行业六大败局

2014年,对大部分中国包装印刷企业来说,是艰难而又坎坷的一年。中国的包装印刷行业经历了过去十年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经济增速减缓的新环境下,跑路破产事件频频发生。

回顾这一年包装印刷企业的沉浮变迁,“远东地平线”总结了六大败局,以示警钟长鸣。

败局一:投资与融资能力不匹

一些包装企业打算投资新行业,从而大量融资用于建厂买设备。企业在主营业务之外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大,严重者相当于企业全年收入的几倍甚至更多,资金链面临断裂。更有甚者投资对业务运营无实质贡献的豪华轿车、别墅房产等。

当企业在主营业务之外存在较大规模的其他投资项目,而常规盈利能力和融资能力无法匹配这样的投资规模时,民间借贷往往成了这类企业的必然选择,导致相关的财务风险不断加剧。这资金链处于断裂的边缘,最终因投资项目无法产生预期的现金流,偿付能力枯竭,资金链断裂。

败局二:固定资产投资激进,资金周转不畅

某印刷企业投资土地、新建厂房,占用较大资金。过度投资引起资金紧张,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资金链面临断裂。

厂房土地的投资金额通常比较大,周期较长,如果对企业经营环境、市场融资环境预期不足,容易造成企业资金周转不畅的局面,带来巨大的资金流动性风险。

如果再加上企业的上下游议价能力、设备配置、应收账款的回收、内部管理等方面的情况都不理想,一旦出现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等大环境恶化的情况,企业表现出的应对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将导致最终无法持续经营。

败局三:投资冒进,多元化经营驾驭能力缺失

甲包装企业之前主要从事药品包装,转型投资酒包;乙印刷企业投资商业地产,且在异地投资设立工厂。投资冒进,多元化经营驾驭能力并未达到支持异地或主营业务转型水平。

企业多元化、异地经营,是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资的决策。首先,占用大量的资金,必将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其次,对于新行业、新产品、新市场和新地区的不熟悉,异地或对非主营业务行业进行多元化的业务拓展,使企业面临政策、市场、法律、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的重大考验。

败局四:现金流严重匮乏

某包装企业上游供应商缩短账期,下游客户回款不利,应收账款占款较多,导致营运资金不匹配,现金流严重匮乏。

应收账款管理能力薄弱,账期长,会增加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上游供应商缩短账期,下游客户回款又不利,会导致营运资金不匹配,资金紧张。最终由于应收账款回款困难,影响企业现金流。

败局五:股权结构混乱,管理层存在分歧

某印刷企业有多个股东,各占相同的股份,而且都是非直系亲属。某包装企业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股权变更,最后股东人数由6名变更为3名。企业面临因股权分散或股东变更频繁而导致的无法正常经营的局面。

企业股权分散,不同股东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存在较大分歧,导致企业无法高效决策甚至难以正常持续经营。

败局六:经济环境恶化、经营管理落后,产品销售停滞

某包装企业A,主要客户为当地啤酒生产企业。某印刷企业B,主要客户为外贸出口企业。A与B的共同点为对其下游客户依存度较高。当啤酒包装技术升级导致包装设备工艺不符合客户标准,金融危机导致出口销售疲软时,A和B两家企业缺乏预判或恰当的应对策略,导致产品销售停滞。

A与B这一类企业都存在下游客户集中度高,业务开拓能力有限的问题。这种经营管理方式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状况受外部环境、自身管理因素的影响较大,外围宏观经济不景气最终导致企业销售下降、资金紧张而陷入困境。

包装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篇3:

解读青海省包装工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青海省的包装工业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围绕青海省经济发展和特色经济的总体要求,结合各行业特点,以盐湖化工、建材、食品工业、矿泉水、高原动植物、中藏药及特色生物制品等行业的包装为重点,不断增加包装品种,提高包装质量,使我省的包装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青海省包装工业基本概况

“十一五”期间,青海省包装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良好,现有各类包装企业25家,主要是塑料包装、纸包装制品、印刷包装企业。据统计,到2010年末,青海省包装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8亿元,比“十五”期间平均增长31.5%。其中,塑料制品包装1.8亿元,增长28.6%;纸包装制品1.31亿元,增长48%;印刷包装0.64亿元,增长15.4%;其他包装类0.12亿元,增长12%。预计到2012年底,我省包装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1亿元左右。其中塑料包装(主要是塑料编织袋)将达到2.3亿元左右,纸制品包装将达到2亿元左右,其他包装产品将达0.8亿元左右。

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青海省包装行业起步较晚,发展滞后,从包装原料到包装产品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的不断深入,在“十一五”期间,青海省的盐化工、食品、特色保健品、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得到迅速发展,但配套的包装产品一直没有跟上,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包装工业结构不够合理。一是从产品结构上看,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和精加工产品少;普通包装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功能性包装产品发展不够;产品更新换代慢,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二是从企业结构上看,包装企业总体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较低,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落后、经营管理方式粗放、企业综合竞争力低、企业结构调整和管理机制与市场不相适应,在实现企业的规模与结构、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发展的速度与效益的统一上缺少动力。

包装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研发新产品的能力不足。青海省包装工业缺少支撑技术创新的机制,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产品,产品结构设计水平较低。以3~5层瓦楞纸板生产线来说,在青海省仅有3条,而且2条是国产的,车速低于100米/分钟,模切机的档次也很低,与国内先进企业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目前,青海省高档产品包装主要依靠省外包装企业的输入,如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地。特别是高档的食品礼盒包装,无论是从产品、技术还是装备上,本省企业都与东部及沿海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

包装人才严重匮乏。青海省包装行业的人才严重不足,包装科技和管理人才严重匮乏,职工素质不高,成为我省包装工业技术落后和制约包装工业发展的瓶颈。

未来的发展重点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的盐化工、食品、特色保健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将能得到迅速发展,特色产品及包装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相关企业正在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其中绝大多数产品不仅需要有包装,而且还必须要有高质量、上档次的包装产品,因此青海省的包装行业还是有广阔的天地可作为。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几个重点需要关注。

1.塑料编织包装

塑料编织产业仍然是青海省塑料包装行业发展的主流。在所有塑编产品中,增长较快的是氯化钾、烧碱、工业盐、盐化工产品包装以及大型集装袋,其次是水泥、食品、饲料等所需的普通编织袋。近期,青海省盐湖钾肥集团扩建生产规模年产达2亿条编织袋的生产线;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扩建生产规模年产达1亿条编织袋的生产线;德令哈市扩建的生产线每年也可生产塑编袋5000万条。这些生产线的建设,将不断满足青海省盐化工、有色金属、铁矿石、食品与饲料、水泥等产品包装的需要。

2.复合塑料包装

随着新型工业的快速发展及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复合塑料包装将广泛应用于高原特色生物制品、食品、药品等产品,加快复合软包装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十分必要。目前来看,无论是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开发,还是复合材料的使用在青海省都是空白。青海包协应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重点在塑料薄膜和塑料彩印项目的引进上下功夫,吸引沿海和东部省市先进企业到青海开发市场、投资建厂,或提供技术设备等服务。

青海省发展多功能性软塑包装是“十二五”期间包装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多功能性软塑包装和引进薄膜建设项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定位,主要应满足企业对包装材料的需求,如复合印刷膜、烫金膜、真空镀铝膜。其次是各种薄膜彩色印刷技术的引进,努力开发盐业包装、药品包装和特种聚酯薄膜。同时应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开发高透明度、低雾度、高透光率的特种聚酯薄膜,以满足防伪、真空镀铝、彩印、金拉线等领域的需求;通过多层共挤工艺技术,生产热封薄膜,占领保鲜食品、冷冻食品包装市场;引进适应生产的热收缩薄膜技术,开发聚酯瓶标签用膜等。

3.纸制品包装

(1)实施“以包兴包”的战略。以本地企业为基础,增加新的增长点,培育精密型纸包装集团,做大做强。鼓励已有的青海虎彩印刷有限公司、青海方正包装印刷公司、青海联运集团包装有限公司、青海青乐包装公司、青海民和朝阳印务包装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引进新的投资企业等方式进行结构调整,实现规模化发展,组建跨行业、跨地区多种经营的综合型集团,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2)引进先进的纸制品包装机械,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重点发展高精尖纸包装产品。再花5~10年,力争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首先是瓦楞纸板生产线要向高速度、精加工、全能化、全自动七层线的方向发展;必须配置高水平的微细瓦楞生产线,为大力发展微细瓦楞包装奠定基础,顺应国际微细瓦楞发展的趋势。

其次是大力发展纸箱后道工序的机械装备,重点是水性印刷开槽机和平压平模切机,向高速、多色、全能、自动化方向发展,质量上有所提高,设计工艺有所改进。

再次是解决纸包装机械装备上的薄弱环节,重点是后道工序,国外先进的全自动钉箱机、全自动粘箱机等都是青海省包装机械装备的空白,必须重点攻关,填补空白。

(3)发展瓦楞纸板延伸创新产品,提高创新产品附加值。大力支持纸箱企业经过市场调研和与用户配合,建立研发设计中心,开发以瓦楞纸板为材料的新产品,为超市、大卖场开发纸制商品货架、展示架、高强度托盘等。向上海界龙、浙江上峰等企业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发展瓦楞纸板延伸创新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金属包装

青海省拥有丰富的工业产品、农产品及金属铝资源,除迅速发展的饮料行业外,化学、化妆品、医药等新产业的发展也为金属包装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预计未来的5~10年,将是金属包装战略发展的机遇期。

青海省将积极引进拥有自主品牌及知识产权的金属包装企业,通过对我省铝箔、铝板带材进行精深加工,创建新型的金属包装企业,并逐渐发展成为大型金属包装集团。发展的重点区域主要在西宁市、海东地区。

总体而言,今后青海省包装工业要抓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对包装产业结构、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力度,着重解决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问题,从而构建和发展我省的特色包装工业。

建议和希望

积极引进国内先进企业到青海投资办厂。结合省内包装工业的现状、特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客商以多种形式改造省内相关包装企业。青海包协希望通过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着重解决企业装备落后、技术档次低、产品缺乏竞争力等问题。一方面,依靠高新技术发展一批新的包装企业,用增量来直接扩大包装总量,满足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改造现有设备,用增量来调整和促进存量的升级。

加速青海省包装企业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是推动包装行业科技和工业发展的重要措施,要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带头人,促进包装企业管理水平、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不断提高包装企业的整体素质。

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研究工作。充分利用沿海地区发达企业的技术优势,帮助我省企业积极开发新技术,推广和使用资源消耗少、环保的包装技术和产品,以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加大各种资金和高新技术的投入,使我省的包装工业在“十二五”期间有一个高速的发展。

(本文作者为青海省包装技术协会秘书长)

作者:邵定宁

上一篇:城乡居民经济分析论文下一篇:经济增长理论进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