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家访分析论文

2022-04-18

茂名市电白一中家校合作目的是建立家校间互动、互助、互信的和谐关系,为孩子共筑成长乐园。通过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班主任家访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班主任家访分析论文 篇1:

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的六个小技巧

【摘要】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的技巧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该出手时就出手”; 高调报喜,婉转报忧;不亢不卑,据理力争;功劳是学生监护人和学生的,不足之处是班主任的责任;要“常回家看看”。

【关键词】农村小学 班主任 家访 小技巧

农村小学班主任通过家访,可以有效地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劳动等诸多方面的表现,结合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帮助;以此影响学生家长,对学生严格要求、科学管理。然而,如果在家访中不注重技巧,不但难以达到家访的目的,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小学班主任只有掌握一定的家访技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那么,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时应注重哪些技巧呢?本人认为:应注重如下六个方面的技巧:

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前,必须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就要求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前必须先了解学生监护人的基本素养、家庭收入等情况。其次应事先电话预约好学生的监护人,以免白跑一趟。再者应做到心中有数,把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尽可能地估计出来,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免得到时候手脚忙乱,说话无章节、做事乱了分寸。最后,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罗列出不同的家访提纲和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二、该出手时就出手

本人在这里所说的“该出手时就出手”,指的是农村小学班主任要选择巧妙时机进行家访。比如:学生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了,班主任应及时家访,向其监护人通报情况,与其分享喜悦,共同促进学生更上一层楼。“学困生”进步神速,班主任必须家访,向其监护人一一陈述学生的点滴进步,促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学生的学习成绩退步了,班主任更应该家访,同其监护人一起,共同分析学生退步的原因,帮助其制订进步计划,为其加油鼓劲。一句话,班主任一定要选择好家访的时机。

三、高调报喜,婉转报忧

每次家访时,班主任都要对每一名学生的点滴进步“高调报喜”,使学生的监护人及学生感觉到其是个好学生、是个佼佼者。此举不但能满足学生监护人一时的“虚荣心”,更加起劲地支持学生学习,还能促进学生更加刻苦努力,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但是,对小学生的一些不足之处,班主任家访时,万万不可竹筒倒豆子般“实话实说”,而应婉转地向学生监护人报忧,通过列举实例等措施,使学生监护人明白其中的道理,和学生监护人一起帮助学生改进不足、知耻后勇、奋发图强。如果当着监护人的面直白地对学生进行批评,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监护人也会无地自容。

四、不亢不卑,据理力争

学生监护人的素养不一样,因此,他们对待班主任家访的态度也不一样。当遇到有的学生监护人对班主任的家访不理不睬,甚至有意为难班主任时,班主任一定要不亢不卑、据理力争。比如:本人刚参加工作时就担任了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有一天,一名学生未到校上课,经了解同村学生,确认该学生在家玩耍不愿来校上课。午休时分,本人来到了学生的家中。学生的父亲大字不识几个,却是本村有名的“土豪”。见到本人,听明白了本人的来意后,他对此不理不睬,态度极不友好:“小孩子想上学就上;不想上就拉倒。”本人见状,不亢不卑,和风细雨地为其上了一堂“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政治课”。在本人的据理力争下,他才配合本人说服孩子到校上课。

五、功劳是学生监护人和学生的,不足之处是班主任的责任

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时,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一定要归结到学生监护人和学生的身上。这么做,既体现了班主任老师的谦虚;也能让学生监护人和学生体验到“严格管教”、“勤奋好学”的乐趣。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要尽可能地往自己的身上揽责任,这样,学生监护人就会感觉到坐在他们面前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位责任心、事业心特强的老师,把学生交到他(她)的手里是那么的放心。同时,他们还会积极主动地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工作。

六、要“常回家看看”

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农村小学班主任老师切不可指望通过一次或几次家访就能解决问题,而应保持家访的连续性,要“常回家看看”,或者通过手机、QQ同学生家长保持长期的联系,使家访工作形成常态化。只有如此,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动向,确保学生持续、健康、全面地发展。

作者:王宗赟

班主任家访分析论文 篇2:

家校联手共创和谐校园

茂名市电白一中家校合作目的是建立家校间互动、互助、互信的和谐关系,为孩子共筑成长乐园。通过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多层次的家长会,让家校教育资源能有效融合

学校定期召开全员家长会(每学期一次),主要汇报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年级新生家长会——学习转型、分科指导;毕业班家长会——指导高考备考,专业报考;班级家长会——集体与个别问题反馈;外宿生家长会——安全问题(骑机动车辆、电动车、自行车载人等)。多层次家长会的召开,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当中,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家校合作的问题,提高了学校的管理能力。多层次的家长会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时帮助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也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有利于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让家校教育信息互通、资源互用,极大地增强了教育合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个别约谈,既尊重隐私又直言不讳,让家校合作更高效

无论是班主任家访约谈还是家长来校约谈,我们都要求约谈人要有目的、有准备、有计划地进行。有从学生的“问题”开始,或从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开始,询问学生成长的环境、过程,直接、准确地对学生实施“对症下药”的教育;有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开始,表扬孩子在学校好的表现,同时,巧妙地提出孩子的另外一些不足,循循善诱地与家长展开就孩子全面、健康成长的讨论交流,谈话的氛围充满温情。学校倡导“问题型约谈”“情怀型约谈”方式,慎用“抨击型约谈”,让问题更好更快地得以解决。

三、运用网络工具,拓宽家校联系的渠道

学校每学期开学就要求年级、班级建立年级微信群或QQ群,通过建群,既能把学校、年级、班级的一些管理措施,要求及时反馈给每一位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家长的意见建议,通过家校互动既能让家长理解、了解学校的管理,又能完善学校的管理措施。此外班主任还利用微信群把一些親子沟通的好文章转发到群里,让家长阅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家长作用。另外学校还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让家长关注,及时地把学校大型活动,通过简讯、美篇等形式及时推出,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策略和变化,还有传统校讯通、电话沟通等方式也加强了和家长的联系。

四、家访、电访强化家校合作

学校要求班主任新学期第一个月对全班学生家长电访一次。家访是在周末和假期进行,分班主任和学校两个层面。学校家访主要是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埋怨、不指责、不批评,切实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班主任家访要了解家庭背景,人员结构。家访过程中要有礼有节,不能告状式家访,家访时,一定要让学生在场,教师要有诚心和爱心要多表扬学生的进步。面对面家访要注重实效,不走过场,真正起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五、邀请家长进课堂,形成家校合力

让家长走上课堂,走上讲坛,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教育功能。优秀家长良好的品行、学识、性格、待人处世的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家长角色各异,有政界的,有经商的,学术的,医护的,教师的,劳务的等等,学校和班级经常邀请家长到台上来,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主题,请家长为学生作各种报告。内容涉及家庭教育、法律常识、成才道路、心理健康、生活小常识等各个领域, 陶冶学生的情趣与扩大学生的视野及知识技能层面,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形成对学生教育的合力。

六、举办各类亲子活动,架起家校、亲子之间的情感桥梁

学校每年都会在高一、高二学生中选取300名学生家长和他们的班主任举行为期两天的亲子活动会,还有高三学生成人礼邀请学生家长参加。不同的亲子活动,拉近了父母与孩子的距离,成为促进两代人沟通交流的有效方式。这些活动像一座座金桥,把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联系起来,促进了他们的感情交流,填平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代沟,更重要的是让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加深了家校情、亲子情。这样的亲子活动,让父母和孩子之间更默契、更和谐,让孩子在这种默契和谐中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

作者:张永强

班主任家访分析论文 篇3:

新时代更需要新式家访

[摘要]信息时代,网络、电话沟通方便无比,现代信息技术拉近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很多班主任不再家访了。家访是一种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家校沟通教育方法应该与时俱进,不能让现代信息技术拉开人与人的心灵距离。针对学生教育的不同时间、事件和特殊人群灵活处理,给家访增添新的内涵。

[关键词]新时代;需要;家访

一、望闻问切,把好“家”情

望闻问切本是中医四诊法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家访则是教师通过上门实地与家长、学生甚至亲戚邻居交谈、观察和思考,准确判定学生及其家长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需要帮助之处,以便扬长避短、对症下药。

家访中的“望”,指家访前后,教师对学生家庭环境、家长工作、生活、學习、娱乐进行的细致观察,力争通过观察,发现隐藏在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家访中的“闻”,指教师多听他们倾诉,甚至抱怨,在倾听中,理清其在教育中的困惑与需要;家访中的“问”,指老师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结合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上的表现,有针对性地提出需要了解的基本情况,对于其家庭隐私,则需要在尊重并得到对方允许的前提下,方能进行;家访中的“切”,指教师与家长之间,如果必要,可适当带上学生,大家在开诚布公的交流后,科学分析问题所在,如果教师用专业术语,采用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进行教导,可能反而会拉开双方的距离,让对方产生一推了之的态度,把问题都归于学校教育的错误心态和做法。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是把教育简单推给学校,推给社会,不能形成家校和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班主任用打电话、叫家长、开家长会和发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不能取代传统家访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同家长通电话的时间不会太长,双方交流的内容必定有限,不利于全面分析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家长会的整个流程中,教师与家长个别交流的条件有限,因此,对于“问题生”的具体问题缺乏交流,实现不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目标,更谈不上寻找个性解决方案。“请家长”不仅让学生自尊受损,而且也让家长脸面无存,给家长、学生带来无形压力,对问题的解决无益。“发电子邮件”当家访却容易出现真假难辨、交流困难且交流人数显而有限的情况。如果不能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的教育会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

二、个性服务,做好“访”事

1.家访需因“时”而异

教师准备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与家长探讨帮助学生成长的大计。从动机和时间安排来说,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但留给学生家长准备的时间可能不够,家访的理由也没有被家长和学生充分理解。

不少家长在周六甚至周日都有自己的工作安排,甚至可能还需要晚上加班。教师如果贸然家访,家长在周末就要调整好工作与休息时间,与班主任在家进行交流很可能存在一定现实困难。家访遭拒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对家长说明为什么需要对特定孩子进行家访的理由,结果可能引起家长在两个问题上的认识与教师的最初设想相悖:一是这次家访是学校例行公事,可有可无;二是我的孩子又没有犯错误,没必要接受班主任家访。可见,家访必须因“事”而异。

2.家访需因“事”而异

很多家长认为,班主任家访一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只有孩子在学校闯祸了,老师才会上门家访,不少学生也认为班主任上门家访只会“告恶状”,对家访多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抵触心态。家长不是专业教育工作者,很少知道如何与教师面谈孩子的那些问题,不知怎么做,干脆就避而不见为好。

因此,班主任要进行好家访,需要提前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功课,如找发现位孩子在校做的一些好事或好的表现进行通报,让家长和学生体察到班主任对该学生特别重视,孩子是可塑之才,在心理上愿意接受教师家访。教师根据自己对每个孩子的了解,找出孩子在学校和班级中的闪光点,对自己重点需要家访的家庭一一说明家访的独特理由。如果家长没有特殊理由,大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得到班主任的重点“关照”,而接受家访就可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3.家访需因“人”而异

一些家长因个体特殊原因对班主任家访可能会抱有严重抵触情绪。据分析,一般拒绝家访的家庭有以下几种:单亲离异家庭,不愿“露富”的家庭,孩子性格较为孤僻的家庭,特困家庭及父母工作特别忙的家庭。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家校间沟通方式很多,且每个家庭都有隐私,教师没必要一定要上门;极少数家长对教师有些排斥和抗拒心理,如对分班情况不满意,或认为某位班主任能力差,不合自己的心意等,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家访效果。

以上原因应该引起老师的高度注意,班主任只有先打开家长心中的这些“结”,家访才能取得实效。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电话、QQ、博客、微博、微信等层出不穷,有些学校建立了成熟的“家校通”平台,一些班级建有QQ群或微信群,教师还开有博客、微博、微信等,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方式已有很多,通过互联网虚拟家访似更便捷,家访的目的是搭建更好的家校合作平台,通过双方通报、沟通、联系,促进学生的良性全面发展。如果有少数特殊家庭的确不适合上门家访,电话、QQ、微信等方式也是班主任进行家访的新选择。

三、全程跟踪,补好“续”事

一两次家访不可能一劳永逸,毕竟,学生和家长都不是职业教育者,在教育理念、方法上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这需要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家访的形式并非一成不变,可以根据学生成长的阶段发展和个体差异需要,采取彼此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达到效果即可。每次家访都正襟危坐地板着脸对学生或家长进行“教育”并不可取,教师应该对学生教育保持有最大的耐心,允许学生和家长出现反复,在他们迷茫时,能给予他们专业指导和真诚的爱护,协助他们做好短期和长期规划。对于教师来说,帮助一个孩子不仅只是增加了一个帮扶数字,对一个家庭来说,增加的是百分之百的家庭幸福和快乐,这正是教育之本,也是社会不会忘却的教育初心。 教育专家指出:家访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必要,而且意义重大。第一,家访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的桥梁,它是教育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方针的具体体现,甚至可能极大地强化学生及其家长对教育教学的认知和认同,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教学来自学生或学生家长方面的阻力。第二,家访能够使学生和家长切实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促进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改变、感情的建立和加深。家访是学校个体化和个性化教育教学活动的延伸,但现在不少人对此抱有一些误解,认为家访就是老师上门告状,校访就是惩罚学生和家长的严厉手段,这些旧观念容易导致师生间及家校间交流不畅,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其实,家访是家长、教师、学生交流在校在家的学习、生活、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三方共同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只有确保家访的保驾护航作用,家校才能成为一家,才能成为教育好学生,提高家长素养的一个良好开端。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不管当代通信技术如何发达,最能够有效交流情感和想法的还是面对面说话。”中国文明网曾专门发文《走出家访误区,构建家校和谐沟通体系》,文中指出:误区一:教师把家访当成突击战斗,结果因教师在家访前缺乏准备,效果差强人意;误区二:教师把学生家里当作信访局,结果家访成为告状,引起家长、学生反感;误区三:教师把家访当作理论演讲,不顾谈话对象,洋洋洒洒地大谈理论,到最后只会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成;误区四:把家访当家常便饭,作为家校沟通的一种方式,家访固然有效,也应慎用,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一般说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非是特别有必要和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或者说学生的问题仅凭老师在校教育已经无法解决,否则,不要轻率做出家访的决定。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教师要多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家访给学生送希望,给家长传方法,使学生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下得以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刘洁)

作者:于水生

上一篇:数字化舞蹈艺术论文下一篇:化学和现代生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