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舞蹈艺术论文

2022-04-16

【摘要】本文对陕西民间舞蹈艺术进行简要介绍与说明,以舞蹈“筒子龙”的艺术形态为重点进行深入分析,就如何进一步促进陕西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图腾舞蹈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图腾舞蹈艺术论文 篇1:

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艺术美

摘要:静态造型是舞蹈艺术创作中,塑造艺术形象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舞蹈审美的基本特征之一。舞蹈是一种依靠肢体动作的变化展现艺术美感的形式,由于舞蹈更多的是动态造型,导致许多人忽视了静态造型对于舞蹈整体美感的重要影响。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艺术美是舞蹈家根据自身理解,在舞蹈过程中某个造型的停顿、静止,形成的独特美感。静态造型不是单纯的造型摆设,而是一种富有深刻内涵的舞蹈动作,是整个舞蹈艺术造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概念进行切入,探讨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艺术美。

关键词:舞蹈艺术 静态造型 艺术美

静态造型是舞蹈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形式,舞蹈表演通过静态造型与动态动作的结合,实现了动静结合的舞蹈表现目标,使舞蹈艺术更加富有韵律美。静态造型是舞蹈家自身对于舞蹈的理解,依靠停顿、静止来表达内心情感,展现舞蹈艺术的丰富内涵。舞蹈艺术中的静态造型,以其独特的美感,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使整个舞蹈变得更为生动,更为灵动。静态造型是舞蹈艺术表现中情感的过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概念

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主要是利用舞蹈家的身体作为基本素材,通过停顿、静止使舞蹈队形、路线与整体空间构图发生变化,实现深化舞蹈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烘托舞蹈氛围、丰富舞蹈情节的目标。

舞蹈艺术通过塑造静态造型,使舞蹈家仿佛雕塑一般具有立体感与艺术感,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舞蹈艺术动态动作中穿插静态造型,可以使观众更直观的感受到舞蹈的节奏感与力量感,充分的了解舞蹈艺术中蕴含的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一般来说,舞蹈艺术的造型有多种多样,每种都具有其特殊的艺术美感,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舞蹈造型,静态造型更富有创造性,以期天马行空的方式带给观众以强烈的想象空间。舞蹈艺术是一种跃动的情感,造型则是舞蹈家展现舞蹈艺术以及表达自身情感的主要形式,通过凝情于型、动静结合等方式,展现舞蹈艺术的独特美感,舞蹈家将自身情感凝聚于舞蹈的造型中,随着节奏起伏舞动,随着节奏的跌宕静止,充满韵律感的舞蹈使舞蹈艺术魅力得到独特的体现。

例如在《金山战鼓》舞蹈中,舞蹈家入场时,采用点步翻身随后转身,然后摆出一个静态造型,让观众瞬间感受到了抗倭女英雄梁红玉飒爽英姿,静态造型下的威武英伟的巾帼英雄气概,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舞蹈艺术以及舞蹈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又如在《丝路花雨》舞蹈中,反弹琵琶是英娘的标志性动作,贯穿了整个舞蹈过程。《丝路花雨》是由多幕小型的舞蹈剧组成,每一次舞蹈剧的过渡,都会有一个极具神圣、美妙的静态造型亮相,将敦煌舞姿中特有的“S”型造型以及英娘淳朴、天真的性格表现出来。如果仅仅依靠动态的舞蹈,势必无法充分体现敦煌舞姿的独特造型,展现敦煌舞姿的神韵,也无法表现英娘的淳朴、天真性格。静止造型的亮相处理,也是根据舞蹈人物情感表达的需要来设计的,恰当运用正确的舞蹈造型动作设计,能给舞蹈作品增添更加夺目的光彩。

舞蹈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之一就是造型性。舞蹈中恰到好处的融入静态造型,才能完美地展现人物性格,表达人物情感、人物的性格,更能完美的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每一组成功完美的舞蹈造型,都是经过舞蹈编排人员精心的提炼和美化,使其具最生动、最鲜明的特点,而且保证其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富有典型意义与时代精神的艺术造型,往往能在瞬间捕获观众的心。比如舞蹈剧《千手观音》,就以浪漫的表现手法,将数千年静态的壁画、雕塑形象以动态的造型艺术表现,尤其在“单边手”上有着极为细腻的体现,同时也将“单边手”与“双吐蕊”形象完美的结合,给观众以强烈的冲击,最后,以“雀尾屏”结尾,使整个舞蹈剧达到了巅峰。

二、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归纳与分类

一般来说,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有三种呈现方式:第一种是人物塑造、情感表达完成后,依靠造型的停顿、静止作为完结符号;第二种是在舞蹈剧衔接过程中,依靠静态造型作为间歇转换的标志;第三种是舞蹈剧的动作或者是着力点的转折,依靠舞蹈家突然的静态造型实现。

观众在审美方面有其独特的理念,因此,在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设计方面需要着重考虑。由于观众的年龄层次不同、社会经历不同、个人习惯不同、知识层次不同等等,众多的差异性导致观众对于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有些观众认为对称与平衡的静态造型才是最美的,有些观众却认为舞蹈家脚尖的动作才是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神韵,还有些观众认为恬静、温和的静态造型才能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综合考虑到观众的不同需求,在动态的舞姿中穿插独特的静态造型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静态造型在舞蹈艺术中的运用

静态造型是在动态的舞蹈过程中瞬间的停顿、静止,可以是两个舞蹈剧组合之间的衔接过程,也可以使舞蹈结尾的停顿动作,一般也被称为亮相。静态造型是舞蹈动作组合过程中情感的过渡与衔接,也正因为静态造型的存在,才使得舞蹈艺术中动静结合,展现了舞蹈的独特艺术魅力。

(一)静态造型在民族舞蹈中的运用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了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身传统的舞蹈形式以及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蹈造型。就拿藏族舞蹈来说,由于藏族人民生活在高原环境下,空气较为稀薄,在一般行走的过程中,都以曲背、弓腰为主,因此,藏族舞蹈的特点就是弓腰、曲背、舞袖等。藏族人民信奉的是雄鹰的图腾,所以在藏族舞蹈中,许多造型都是模仿雄鹰展翅。再如,傣族舞蹈中著名的孔雀舞,标志性动作为“三道弯”与“一边顺”,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通过肢体动作将其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更是以一舞《雀之灵》获得了全国乃至世界观众的一致好评。杨丽萍通过对手部、肩部、肘部、腿部、脚部等一系列动作的变化,演绎出孔雀开屏的造型,展现给观众一种静态造型的艺术美感。

(二)静态造型在古典舞蹈中的运用

中国古典舞蹈是中国舞蹈文化的精粹,是传统舞蹈的具象化体现,在造型方面重视“圆润、倾斜、拧结、弯曲”。前文所例举的《丝路花雨》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中“圆、倾、拧、曲”的特点。

一般来说,造型在不同舞种中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也有其独特的艺术美感,民族舞的特色是模仿该民族极具象征性的动物并将其用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古典舞则是表现“圆、倾、拧、曲”的特点,凸显人体的线条与动作的协调,展现了独特的静态造型艺术美感。

四、结语

静态造型是舞蹈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表演通过静态造型与动态动作的结合,实现了动静结合的舞蹈表现目标,使舞蹈艺术更加富有韵律美。本文主要从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概念进行切入,分析与探讨了静态造型在民族舞蹈以及古典舞蹈中的运用,阐述了静态造型的艺术美感。

参考文献:

[1]郭丽娟.敦煌造型艺术再生问题研究——从敦煌造型艺术到敦煌舞蹈艺术[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2008年.

[2]张彩凤.从可触摸的实体到空灵的光芒—光材料在雕塑中的应用初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2008年.

作者:邱艳

图腾舞蹈艺术论文 篇2:

陕西民间舞蹈“筒子龙”的当代传承与保护

【摘 要】本文对陕西民间舞蹈艺术进行简要介绍与说明,以舞蹈“筒子龙”的艺术形态为重点进行深入分析,就如何进一步促进陕西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陕西 民间舞蹈 筒子龙 艺术形态 传承保护

基金项目:2013年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陕西本土舞蹈的当代转化与创作研究》(编号:2013JK0501);2014年宝鸡文理学院校级项目《舞蹈作品中陕西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编号:YK1410)。

我国民间社会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舞蹈艺术形式,仅在陕西省内就发现了遗留的大量古代乐舞艺术,并在官方与民间都存在有大量的古代乐舞文献记载,其种类多达几十种,其中以“筒子龙”为代表的舞蹈形式是陕西民间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民间舞蹈艺术历史的长河中也占据了十分特殊的地位。

陕西民间舞蹈概况

陕西是我国的文化大省,随着社会对民间文化关注度的上升,对于陕西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日益深入,特别是对陕西民间舞蹈的发掘已经达到三百余种,其中不乏几近失传的舞蹈,对于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陕西民间舞蹈的种类基本以“民间社火类”、“民间祭祀类”以及“民间小戏类”。

1.民间社火类

民间社火类舞蹈是将陕西地区民间的舞蹈、音乐、杂技以及工艺等艺术表演形式融为一体的舞蹈形态。民间社会类舞蹈类别繁多,也是组成陕西民间舞蹈的重要部分,一般在春节前后进行表演。社火类舞蹈在陕北、关中、陕南各地都有不同的称谓,分别以“闹秧歌”、“耍社火”以及“玩灯”等命名。

2.民间祭祀类

民间祭祀类舞蹈是一种礼仪式的表演形态,其表演内容与当地古老封建传统紧密相连,包括求雨、敬神等。以舞蹈艺术价值角度来看是古代巫术祭祀舞蹈的传承,民间祭祀类舞蹈在我国建国初期大多因其富含迷信成分被政策性改造或淘汰,留存数量较少。

3.民间小戏类

民间小戏类舞蹈是陕西民间舞蹈的组成部分之一,以音乐与舞蹈交融的形式加以表演,其中富含大量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的设计,将陕西民间故事与朝代更迭的历史囊括其中,其中以“筒子龙”为代表的舞蹈形式也是古代舞蹈的重要传承。

“筒子龙”舞蹈形态分析

“筒子龙”是由竹篾编制所成的“龙”配合表演者专门的舞蹈动作而形成的陕西民间舞蹈,“筒子龙”是其中重要的表演工具。每逢春节等重要民间节日,当地的人民群众都以“筒子龙”表演来进行敬神、祈福、求雨等仪式,其制作工序以及材料形态都十分具有民间仪式感。目前舞蹈“筒子龙”主要留存于咸阳三原县内,还以东汉《鱼龙曼延》为主要表演剧目。舞蹈“筒子龙”所用的表演工具是由加工过的竹篾编扎而成,以二尺半为直径将竹篾编扎为圆圈,将五个圆圈麻绳加以定点连接固定,让竹篾圈呈扇状分散,连接多个扇状竹篾铸成龙身,之后添加龙尾、龙头与布置龙皮。其中龙头与龙皮以彩绘加以装饰留白于龙眼,在龙身上为表演者专门设置了木柄与蜡烛座椅方便进行仪式表演。

“筒子龙”舞蹈的表演形式不同于其他龙舞,表演中需要有“龙门”的设置,且以多种多样的队形将场内的排灯加以变化与编排,以锣鼓伴奏开启表演。主要流程如下:⑴鱼籽灯。在表演开始后,四名表演者将先前制作好的鱼尾高高举起,龙尾上裱有象征着鱼卵的鱼籽灯,“鱼卵”在表演场内游走并与排灯相互呼应表演,之后以焰火为标志,“鱼卵”在表演场中四角飞散,结束鱼籽灯的表演。⑵鲤鱼灯。鱼籽灯之后是鲤鱼灯的表演时间,表演场内四盏鲤鱼灯从龙门出场,表演者手握鲤鱼灯灯柄在表演场内翻腾,寓意着鱼籽成长为大鱼在江河之中畅游,最后又在烟火中向四角散去。⑶鳖灯。手持鳖灯灯柄的表演者在鲤鱼灯散开之后自龙门中部出现,寓意着“鲤鱼跃龙门”,最后长成江河之大鳖,鳖灯表演者在表演场内按照设计好的路线在场中穿越摇摆,在四角的鱼籽灯、鲤鱼灯中穿梭,最后定格于龙门之后。⑷筒子龙。鳖灯进入龙门后焰火自龙门处向外喷送三次,在龙门前部营造烟火缭绕的情境,此时由竹篾编扎而成的“龙”显现在龙门上端并三次探头,有着“龙门三显”的寓意,说明此前的鳖鱼幻化成龙。引龙人手持宝珠对龙进行导引,手持龙灯的表演者伴随着声声锣鼓表演跑动、跳跃、旋转、戏珠等动作,龙在烟雾中不断翻腾,做出多种动作,最后以“擎天一炷香”的造型定格在表演场中达到表演高潮。

陕西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

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现代社会环境下,对于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扬必须通过艺术推广与升华的方式实现。民间舞蹈是舞蹈文化艺术中的瑰宝,不同地区的民间舞蹈用符合其地区民间特色的舞蹈形态与动作编排向世人讲述着其发展历史。

从现实价值角度上看,“筒子龙”所代表的是以“龙”为图腾的地区文化,其中对于“龙”文化的传承与表达是通过“筒子龙”表演形式实现,对于“筒子龙”的研究也是对“龙”文化的历史发展研究,是我国民间文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从历史价值角度上看,“筒子龙”一般是在特定节日或祭祀活动时进行表演,表演仪式融合了陕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在表演过程中观众得以领会其中的奥秘并受到一定的思想教化。

陕西民间舞蹈是我国现代舞蹈艺术文化的根基,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民间舞蹈艺术也与社会生活保持着一致步伐。我国当前的舞蹈艺术需要民间舞蹈艺术的不断滋润与积淀,是保证我国舞蹈艺术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条件。陕西民间舞蹈艺术是陕西地区十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根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发展的源泉,为保障陕西民间舞蹈能够得以有效保护并持续传承,必须从多个角度促进该地区的舞蹈艺术香火得以延续。

首先,强化陕西民间舞蹈的保护意识,通过立法等实际措施促进陕西地区民间舞蹈的进一步发展。将陕西民间舞蹈艺术与当地文化管理工作实现有机结合,依靠政府有效的引导手段对民间舞蹈艺术加以扶持,使之得到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此外,将陕西民间舞蹈艺术与当地人民群众文艺生活相结合,通过群众的力量提升民间舞蹈保护的有效性,同时也能够在人民群众当中普及更高水准的舞蹈艺术文化。

其次,创建陕西民间舞蹈艺术文化传承基地,强化对陕西民间舞蹈传承者的有效保护。陕西民间舞蹈艺术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产,保护工作应重点关注舞蹈传承者本身,对陕西民间舞蹈的发源地以及传承人进行生态化整体保护。同时,陕西省文化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应积极承办文化传承与传习场所以提供舞蹈艺术传习条件。文化传承基地是由一支具有专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能的人才组建,其中应包括陕西民间艺人以及舞蹈工作者,两者通过相互的配合来促进陕西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最后,陕西民间舞蹈要保持持续发展也必须要与时俱进,在原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基础之上赋予更多更新的内容,从现代社会中获取无穷的生命力。现代舞蹈工作者必须重点关注民间舞蹈艺术的有效传承与保护,在发扬传统的前提下实现舞蹈文化艺术的开拓与创新,只有通过继承传统文化之精华才能从中获得无限创作灵感实现艺术创新。因此,对于陕西地区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于传统舞蹈艺术继承的前提下扎实民间舞蹈开拓与创新的基础,在扎实继承的过程中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时代在进步,现代人类审美需求与情趣的变化与时代的发展保持着一致性,因此只有通过现代艺术创作手段,深入挖掘陕西民间舞蹈艺术之精华并加以创新才能够符合当代社会群众审美习惯而最终被认可,为古老的陕西民间舞蹈的发展开创新的途径。

结 语

陕西民间舞蹈是将陕西地区民俗文化与舞蹈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民间舞蹈艺术巧妙运用能够将丰富的感情通过舞蹈形式展现出来,并充分体现当地人民淳朴的劳动和生活场面。民间舞蹈是我国几千年来优秀的文化积淀,以陕西“筒子龙”为代表的民间舞蹈及其久远的文化内涵值得舞蹈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高菲菲.中国古代乐舞在陕西民间的遗存[D].陕西师范大学,2008.

[2]戎龚停.沿淮玩灯人——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花鼓灯演艺群体[D].南京艺术学院,2013.

[3]杜红艳.陕西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前沿,2011,02:160-162.

[4]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02:64-69.

[5]刘冰清,韦小鹏,徐桂兰,徐杰舜.原生态文化研究综述[A].凯里学院,2010:41.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 陕西宝鸡

作者:张涛

图腾舞蹈艺术论文 篇3:

从舞蹈《心琴》、《织梦》谈舞蹈艺术构思

摘 要:舞蹈艺术构思是一种发现,是一种创造。它是舞蹈编导在孕育舞蹈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舞蹈形象思维活动。它包括酝酿、确定主题,选取、提炼题材,塑造人物形象和考虑整个舞蹈结构的布局安排,探索和追求舞蹈艺术最适当的表现形式等。概括起来讲,从舞蹈的内容到表现形式如何作到完美的統一。因此,舞蹈艺术的构思,在舞蹈创作中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舞蹈创作是不是舞蹈艺术的构思,符合不符合舞蹈艺术的构思,这将直接影响整个舞蹈艺术作品的成败。

关键词:艺术;构思;创造;形象;

文献标识码:A

在舞蹈《心琴》的艺术构思过程中,我通过对苗族群众生活的深入了解,发现月琴是对苗族姑娘的生活、爱情最有代表性、表现力的舞蹈形象,于是,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用苗族特有的月琴传情方式,用别具匠心的三段结构结构、意象方法、月光下琴声传情等画面,通过琴声的震动传递肢体和内心的感受,创造一种温馨、缠绵的意境,抒发出生活在一个快乐和谐的社会大家庭里的苗族少女,没有孤单、没有寂寞,阿哥的琴声传递着快乐和幸福,激情喜悦的舞步震荡着美好生活的节奏,生活的希望无处不在,爱无处不在。在舞蹈布局上,我大胆的打破了以往苗族舞蹈的单调表现,并巧妙的将民族元素提升和创新,从而达到弘扬社会思想正能量的目的。正因为舞蹈《心琴》的这些独特的情感发现和表现手法,在广西第四届音乐舞蹈比赛中,获得了编导一等奖和表演一等奖。

精巧的舞蹈艺术构思,来自深厚的生活基础。生活的海洋无限广阔,生活现象极其丰富,但生活是繁杂的,也是没有提炼的,它们都不能构成舞蹈艺术作品所创造的形象以及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不是一般的形象以及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不是一般的形象感情,而是经过选择的、集中了的、有概括意义的、有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形象和思想感情。

舞蹈《织梦》从构想、到每一个动作的锤炼,经历的也是这样一个艰难而愉悦的过程。

接受创编参加全区舞蹈比赛节目的任务后,我总在想,一个称职的艺术工作者,必须要把艺术与火热的生活、与国家、民族的梦想结合在一起,把个体的期盼和国家、民族的未来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有了这样的思想前提,在反复思考的思索的基础上,有一天,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结合点:伴随壮家女人一生巧手编织的各种图腾,不就是她们的梦想吗?不就是每一个普通壮乡女儿的中国梦吗?于是,细细的织线编织着梦想,长久的织线向着幸福;织着明天、织着未来,我们在追梦!就成了舞蹈《织梦》的主题。

在开展具体构想的过程中,我把壮家女人一生的梦想逐个展现出来,小时候,女孩们玩的是“手穿线图”的游戏,长大了,花腰带伴随着她们,壮锦伴随着他们; 每一个梦想都展现在姑娘的衣服上,每一块图案都是一个向往、每一个向往都是一个追求。舞蹈律动上,

一根线、两根线巧妙地织出美丽的图画;一个梦、两个梦一起汇成一个幸福的家园。在舞蹈布局上,我大胆的把壮家妹漂亮的花腰带放大运用,并巧妙的将女孩们小时候爱玩的“手穿线图”的游戏与肢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各种奇妙的图形表现出壮族人民的梦想及追梦之情!

于是一出于细微处见“中国梦”的舞蹈精品也就出现在世人面前。

总之,舞蹈艺术是美的艺术,是善于抒情的艺术,舞蹈不善于表现叙事和生活、劳动的过程,更不善于平铺直叙。而舞蹈要求编导在生活中抓住和寻求人的思想感情最集中、最凝炼的、最动人的、最优美的思想感情之处,然后进行加工、创造、提炼出舞蹈形象。也就是说,在精美的舞蹈艺术构思中,把思想感情,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想像统一起来、融化起来,使塑造的形象舞蹈化,只有这样才能唤起人们的美感,人们才能喜爱接受和欣赏。

作者:韦志坚

上一篇:儿科医院医疗论文下一篇:公司治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