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意识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探讨了美日民族文化如何作用于企业文化,进而影响两国质量管理实践,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美式和日式质量管理模式。结合中国质量管理现状,分析了中国质量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我国质量管理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防止企业中的“中庸思想”;关注员工中的群体意识;加强领导的创新胆识。这为我国今后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民族文化意识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族文化意识管理论文 篇1:

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引:韩国端午申遗,引发复兴传统节日的讨论

我想如果讲“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就得从韩国端午祭申报世界遗产这个事情讲起。因为在2004年,韩国把端午作为世界遗产来申报的事件,在中国的网民和中国社会引起非常大的震动,很多人觉得不能接受。

因此,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公众开始关注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主权?因为在之前,我们觉得那些东西都是过去的东西,你爱拿走拿走吧,我们好轻装奔向现代化。当时是急切地摆脱这个东西。那今天何以老百姓又开始关心自己的传统呢?经济强大了不代表国家真正强大,其实国家真正强大是它的精神。我们开始对民族文化意识有种自觉,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所改变。传统从来就是复杂的构成,传统也是历史性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前面讲了很多传统的优越性的时候,我们今天讲它的优越性是要继承传统的精华。但是传统里的确也有糟粕,“五四”时期就是抓住那些僵化的、糟粕的内容来否定传统文化,但是否定得太过。所以我们今天应该有个修正的工夫。我们看到五四非常激烈地反传统,“打倒孔家店”。但是我们看到,今天孔子又回来了,当然回来的意义不一样。

我们已经逐渐发现传统文化对于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意义。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不仅仅是我们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今天在世界范围之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之中,在国际的一个角度里来看待它。所以,我们在面对传统、继承传统的时候,多了个“合法性”。我们经常会说我们要强调世界性,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就是非常具有世界性的一项工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2003年10月17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就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是公约发起国家之一。到底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呈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我理解它的几层意思:第一,人是主体的;第二,是人的实践与表达;第三,一定的物质形式;第四,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空间。我们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它是“各社区、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我们为什么重视过去的东西呢?为什么重视那些精神性的传统文化?实际就是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为了我们文化的多样性,为了文化创造力的延伸。

非遗公约里把节日庆典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第一批世界非遗名录中只有波利维亚的狂欢,这个狂欢节是南美的文化传统。第二批就有四个节日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批又增加了四个,这四个里边就有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第四批有我们的端午节。在前四批世界非遗名录中,我们看到传统节庆在其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从世界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看,传统节庆不仅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非遗名录看,2006年、2008年、2011年,国务院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00项,其涵盖范围远超出此数目。民俗类非遗:第一批70项,第二批51项(扩展15项),第三批23项(扩展24项)。节庆类:86项。中国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基本都列入了国家保护名录。

二、传统节日遗产体系的构成要素

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社会影响与普遍意义的非遗是传统节日。2005年6月17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发布“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号召大家珍重传统节日。2008年国务院公布新的节假日管理办法,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列入法定假日。大家知道,把传统节日和公众假日结合,这个意义非同寻常,是我们对传统文化意义的新认知。

1.传统节日的起源与概况

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主干内容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的磨合过程。现在的节日体系是在汉魏时开始形成,它在几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集中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

中国的节日有什么特点呢?中国的节日自然性很强,古人确定节日时间考虑自然时序和社会人文时序的协调。柳诒徵曾经说过:“古人立国,以测天为急。”古代人想要国家良性运行的话,必须要对天有观察,对自然时间有掌握。大家知道,农业社会靠天吃饭。一旦季节反常的话,那就意味着歉收与社会危机。中国人有阴阳观念,“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所有的季节、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白天黑夜的变化,都跟阴阳有关系,是阴阳代换。“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夏者阳气很高了,万物都生长起来了。“秋者阳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阳气毕下,故万物藏。”就是说,春夏秋冬的变化,是阳气的生长和衰微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人事活动要跟随春夏秋冬的变化,所以说“故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我们的很多节日是依靠节气的。节日是依节气发展过来的。我们的春节跟立春的关系,端午跟夏至的关系,中秋跟秋分的关系,都是有关系的。所以“故天有时,人以为正。”“不知四时,失国之基。”如果不能掌握四时的话,国家就守不住。而圣人是知道四时的,圣人怎么知道四时呢?根据天象的变化,然后把时间给老百姓。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时间观,自然时间是个支配时间,然后进行人文的调节。自然时间和人文时间的合一、结合,然后形成我们的节日。

2.民族节日传统的三大层面与四大要素

传统节日三大层面,第一,节日物质生活层面的传统,具体指吃。中国几乎每个节日都要吃,都有一个食品做象征。比如说春节我们要吃饺子、年糕,喝春酒。春酒里面有椒柏酒、屠苏酒、春酒、葡萄酒。我们讲饺子,现在都说“交子”,交子实际上就是吃饺子。但饺子这个食物,考古发现唐代在新疆就有了,最早的文献记载说是六朝。其实再早的时候它不是饺子这个样子,而是馄饨。因为我们刚才说到,最早的年节是在冬至,我们今天还在冬至吃馄饨。最早是皮子包了馅的圆圆的东西,后来变成扁的东西,也叫扁食。元朝还叫扁食呢,明朝也叫扁食,饺子是比较近期的称呼。饺子变成现代中国人过年的食物象征。还有酒,我们以前过年一定要喝酒。椒柏酒,就是花椒和柏叶一起泡的药酒,这是汉魏时期。为什么汉魏时期喝这种酒?跟当时时代有关系。当时修身讲究道,学道的东西。那时候瘟疫很多,要防疠气防瘟疫的话,一定在过年的时候来加强。到明朝的时候叫春酒,强调春天喝酒。今天讲葡萄酒红色,是调和节日气氛的,但首先它是祭神的祭祖先的。过去喝酒有规矩,不是老人先喝,是小孩先喝。小孩过一年长一岁,值得庆贺;老人过一年少一年,不值得庆贺。所以酒先给小孩喝。元宵节吃元宵、清明节吃清明团。寒食、清明有很多好吃的。因为寒食禁火,禁火就做很多预备的东西。寒食节有很多好吃的。后来寒食和清明合并了,寒食节物就变成了清明的节物。

第二,节日社会生活层面的传统。节日跟社会生活什么关系呢?我们讲讲春节联欢晚会和传统的关系。我们每到过年的时候,大家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个联欢晚会,今天好多人说要废掉它,觉得没意思了,一年不如一年。其实不是说晚会办得不好,是我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让全国人民看一个东西,很难都接受。但是这个晚会的形式,是现代国家管理的形式,它不是纯文化的东西。你说它是民俗吗?它才20多年,不算民俗,但可以找到文化传统。什么传统呢?我们从汉朝开始,我们国家在正旦的时候有一个朝会,就是在过年那一天,所有的大官都要上朝去给皇帝祝贺,恭贺皇帝新年到了。皇帝在这个时候给大臣发点礼物,吃顿饭。这个传统是一直都有的。春节联欢晚会跟朝会有个文化逻辑的关系。我们今天看联欢晚会对国外的华人来讲更重要,他们都看这个东西,寓意四海同心。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时间,看同一台晚会,享受同一种情感,它的意义非常重大。所以我们不能苛求细节的问题,不能苛求哪一个表演的好,要看大局。

第三,节日精神生活方面的传统。节日是文化的节点,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是人们沟通、调节天人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安抚、表达人们内在情感的时机。我们从岁时信仰、节日传说、节日娱乐中可以提炼出节日民俗的精神传统。我们从传统节日民俗中可以经常看到与神灵对话的仪式,人们往往在自然时序的转接点与重要的农事季节时间上跟神灵沟通。

伴随着节日民俗仪式与祭祀活动的是人们的系列民俗解释,“与节庆历史同时并行的是节庆诠释的历史”,这种解释既有对过去历史的片段的、变形的、或象征性的记忆,也有从民众理解的角度对新习俗产生的说明。节日传说构成了民众精神生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日娱乐与节日游艺同样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表达方式,民众通过节日化装的巡游,节日锣鼓的敲打,节日竞技的展演,抒发内心的情感、期望,显示自己的生活地位,加强村落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与精神联系,从而促进民俗共同体的内聚意识,保证民俗共同体的内部和谐。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中的这种精神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大层面也可归结为五大要素:信仰、伦理、传说、饮食、娱乐。信仰是节日的灵魂,伦理是节日的价值核心、传说是节日民俗的解释,饮食是节日物质象征,娱乐是活跃节日气氛的动力。

三、传统节日的资源开掘与文化价值分析

中国传统节日是祭祀日、庆祝日与亲情日的复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传统节日的伦理意识特别浓厚。我们从发掘传统节日资源与文化价值的角度,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伦理的养成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内聚性的家庭节日,春节是最大的家庭回归日,春运的人潮是鲜明的表征。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都有回归家庭的意义。传统节日给人们提供一个回归家庭的良机,亲人的周期性的团聚,血缘关系与孝亲意识在节日中得到加强。

节日不仅是跟世间的家人团聚,同时也是跟亡故的祖先对话的机会,每到节日人们都要祭祀祖先。清明是祭扫的节日,人们通过祭祀祖先,感恩先人,加强家庭的凝聚力。端午,也称女儿节,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中秋节是团圆节,家人团圆,同吃月饼赏月。九九重阳是敬老节,老人是家庭的核心,是社会的财富,重阳孝敬老人,给为家庭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前辈以情感关怀与物质馈赠,是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

节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强化家庭意识,表达孝道的机会。中国人的孝亲意识就这样通过节日时间周期性的强化与延续。以孝亲意识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应该成为我们现代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2.社会伦理的培育

中国人也善于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乡里合作与社会团结,以春节拜年来说,虽然先是家族内部互拜,但是逐渐就要拜邻里。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人们重视利用节日来修复、弥补或加强邻里关系。人们在正月拜年、耍社火、闹元宵的活动中进行群体性的组织活动以互相协作,互惠互利的方式实现社会团结。

3.历史伦理的教育

历史伦理教育在中国传统节日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主要表现在清明与端午两个节日上。清明节是祖先祭祀的日子,我们现在祭祀的是家族祖先,其实在古代祭法中,除了血缘祖先应该祭祀外,还要祭祀对人类群体的生存发展有特殊贡献的人物,“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礼记·曲礼》)人们以特定的祭祀活动,表达对先贤的追念与感恩之情。这些历史人物的纪念都有特定的时间,但人们为了操作的方便,在近代以来集中到了清明节,这是一个新传统,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端午节同样也是一个追念先贤的节日,人们称端午节为诗人节,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是仲夏的节日,端午本来是祭祀水神的节日。但在汉魏时期随着历史时势的变化,民间流传了一种新的传说,五月五日为屈原投江的日子,人们在这天要举行祭祀屈原的仪式,传说龙舟、粽子都与屈原有关。传统节日中的历史伦理教育有利于培养人们乐于奉献,勇于为国牺牲的高尚情操。

4.自然伦理意识的建立

传统节日是天时与人时的协调,人们以四季时令为基础,通过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祭祀,登高、踏青、祓禊等活动建立天人关系;节日期间的祭天、祭地、朝山、亲水都是与自然沟通的民俗方式,人们在传统节日中表达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与观念。“与天地相往来”、“以自然为邻,以山水为友”。人们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获得生态的互动与平衡,同时也树立起对自然感恩的伦理意识。

四、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

民族传统节日是亟待抢救保护的文化遗产。遗产不是历史的陈迹,遗产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传统节日因其特有历史文化内涵,它在当代社会有着特定的文化功用。

1.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

传统节日是民族时间认知的重要标志,它起源于民族成员对年度时间的感受与时间经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有着不尽相同的时间认知方式。首先,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利用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其次,节日保守与强化着民族文化传统的记忆。民族文化传统记忆需要有持续的反复加强,民俗节日的周期性出现,不断地为人们提供脱离日常世俗时空,回归神圣的历史时空的现实条件。

2.传统节日是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民族自信心是维护民族尊严与文化本位的精神基础,一个民族如果缺乏自信,就会在精神迷茫中失去自己的民族位置。保持高度的民族自信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证。民族自信需要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它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同时也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之上。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建立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的精神基础。

3.传统节日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与凭借

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不仅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它也为民族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凭借。一是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有着适应社会需要的更新变化的文化创造力。我们一向强调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核心是和谐,这种和谐就经历了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在古代偏重于人与上天,人与家族的和谐,后来逐渐发展为人与具有高尚情操的历史人物的情感联系,个人与社区民众的情感联系等。由中国节日文化演进的历史看,传统节日不仅保守着文化传统,同时也不断更新发展着民族文化。二是任何民族新文化的创新离不开既有的历史文化基础。钟敬文先生曾经说过“真实的建造,大都是要有已经存在的事物作凭借或借鉴的。它的选择、消化,进而综合、创造。新的东西主要从旧的东西蜕化出来。”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的形成应该从中国节日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

4.传统节日是造就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

精神思想与文化心理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当代中国要调动民众的精神力量,就不能忽视我们几千年形成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民俗文化传统。而民族节日文化传统是民众最直接感知、最易于产生文化能量的文化传统,它是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

传统节日在和谐社会建设作用上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传统节日适应人们定期精神调整的需要,通过祭祀娱乐的节俗进行精神调剂与休闲,以积蓄未来生产生活的心理能量。其次,传统节日能有效协调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其三,传统节日以其独有的传统魅力,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不仅是我们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凭借与基础,同时它也构成了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它的文化价值与文化魅力不仅奠定了其在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地位,同样也影响着民族文化的未来。

萧 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瑜

“中外摄影名家长安大PK”在东莞市长安镇举行

6月16日上午,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中国摄影家》杂志、长安文学艺术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中外摄影家大PK活动”在长安镇图书馆启动,中外著名摄影大师齐聚一堂,以长安为题进行摄影创作。

长安镇委委员张冲出席了启动仪式,为参加此次活动的6名来自英国、日本、台湾、香港和大陆的中外著名摄影大师授旗,并与他们一起按动快门,启动此次活动。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摄影家》杂志主编李树峰向长安镇赠送本次活动的纪念品。据了解,大PK是国内外摄影界颇具影响力的活动,之前在全国各地举办过多场,这是有史以来首次落户在一个镇。此次“中外摄影家长安大PK”从6月16日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20日,拍摄过程中,摄影师大多将视角聚焦在长安镇庞大数量的外来打工人员,通过影像展现他们的生活状貌、人生梦想、家庭理念,拍摄题材还涉及长安镇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等方面。

6月19日晚,刚刚结束了中外摄影家长安大PK的选手,玛格南图片社摄影家久保田博二先生、伊安·贝瑞先生、大陆摄影家吴鹏先生来到长安文化学堂,与200多名长安镇及周边地区的影友进行交流,探索中外摄影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和异同之处。

作者:萧放

民族文化意识管理论文 篇2:

民族文化对质量管理影响分析

摘要:探讨了美日民族文化如何作用于企业文化,进而影响两国质量管理实践,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美式和日式质量管理模式。结合中国质量管理现状,分析了中国质量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我国质量管理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防止企业中的“中庸思想”;关注员工中的群体意识;加强领导的创新胆识。这为我国今后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质量管理;民族文化;中美日;比较研究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质量管理自其被提出以来,一直受到企业的关注和重视。目前来看,美国和日本质量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因为其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两个最具影响力的质量管理流派。在我国,2012年国务院出台的《质量振兴纲要》也明确提出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现今很多国家企图通过在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或理念来提高整体质量水平,但大多都没有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究其个中缘由,没有很好地结合本国民族文化,忽略了民族文化对质量管理的影响是重要原因之一。而企业组织是质量管理的直接实施者和具体操作者,因而民族文化只能通过影响企业组织来对质量管理的产生影响。有学者研究表明,民族文化并不直接影响质量管理的实施,而是通过作用于企业文化间接影响质量管理。

2美国民族文化对其质量管理的影响

美国是现代质量管理的发源地,目前世界上盛行的大部分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工具等都是产生于美国。大体上来讲,美国质量管理也经过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内,质量管理的理念不同,应用的工具也各有差异,但美国的民族文化始终贯穿在质量管理的日常活动中。相较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美国历史较短,在两百多年的发展中,吸收了世界诸多文明的精华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多元开放的文化体系。

首先,由于美国的民族文化源于欧洲的清教文化,清教徒移民带到北美的清教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根源。清教主义提倡的价值观念主要是谦卑虔诚、勤俭诚实、责任担当、人人平等、创新进取等,这些理念在美国的西进运动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深入人心。清教主义中的理性原则和对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追究确定了清教主义者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和个人英雄情结。个人主义可以说是美国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在个人主义的引导下,美国人崇尚个人成就、个人荣誉,追求个性自由和自我实现。对内,表现为关注自身,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对外则表现为不断扩张的霸权心理和优越心态。从美国最初的西进运动到当今其自身定位的“世界警察”身份都是其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因而美国的企业由于生长在这种民族文化氛围之中,其企业文化也大多带有这种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色彩。此外,美国是非常典型的法制国家,尊崇民主自由、人人平等的信条是美国人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开拓创新、勇于冒险、不断进取也是美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再者,美国文化自古希腊文化所吸收的以求真为目的的科学性文化倾向,重视分析,擅长使用逻辑推理,注重差别和对立。

受上述民族文化的影响,美国的企业文化突出特点有:注重企业家和领导的作用,提倡员工个性,鼓励创新,重契约而轻感情,强调顾客满意。这些突出的企业文化特点影响了美国的质量管理实践形成了特点鲜明的美国式质量管理。

2.1质量管理中突出领导作用

美国式质量管理重视领导层的参与,强调领导的作用,注重质量专家和质量工程师的专业知识。ISO9000中的八项质量管理基本原则中的就强调了“领导参与”,强有力的领导保证了质量管理在企业内部从上至下的宣贯。在具体的质量管理实践中,美国企业主要通过明确职责权限,对存在的问题或隐患以项目管理的形式进行突破式解决,在此过程中质量专家和技术人员发挥主导作用,基层员工辅助他们完成工作。六西格玛管理虽然利用质量小组的活动形式,但也强调的是管理者、黑带大师和黑带的个人作用。

2.2重视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

美国是典型的法制国家,各种规章制度繁多而细致,强调权责分明,重契约而轻感情。这体现在美国企业中就表现为,企业十分重视组织和标准的作用,强调通过组织和标准对人员进行管理控制,通过制度来对组织中个人进行职责权限的准确划分,建立完善而细致的质量管理制度,以保证质量提高效率。ISO9000、QS9000等标准都是在美国这种文化中产生的。

2.3重视理念的创新和工具的开发

美国企业鼓励创新,是现代质量管理思想、方法、技术的发源地,美国企业的创新发明多,在质量管理方面也是如此,当前有很多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技术都产生于美国,如全面质量管理(TQC)、六西格玛管理等。并且,受美国科学性文化倾向的影响,美国企业的质量管理中所采用的主要工具偏好比较高深而精密的工具手段,如SPC、DOE、FMEA、QFD、回归分析、可靠性分析等,并大量应用电脑及各种软件来辅助完成工作。

2.4美国的质量管理追求“阶跃”式的改进

美国企业大多企业都是职业经理人在经营,非常注重股东权益,因而很多时候,美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是追求大幅提高企业效益,追求财务数字的提高,来寻求股东满意。因此,美国企业的质量管理大多把经理集中在关键程序或是较大的质量问题项目上,力求在解决了质量问题时,财务上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些企业高管的工资、红利和其他奖励均需视其质量管理成果而定,有些企业高管的质量管理成果在工资、红利和其他奖励中占比高达40%。因而美国的质量管理更倾向于是项目式的,“阶跃”式的改进,而非细小的常规的改善。

3日本民族文化对其质量管理的影响

日本多火山、多地震、多台风且资源贫乏的环境条件使整个日本民族具有很强的危机感。同时,这也使得日本人具有了奋发图强的精神,并形成了整个民族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资源的贫乏使日本十分重视人才智力的开发培养,日本人团结一致的群体意识也与此有较大关。同时,日本还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它在历史中先是吸收了中国的汉文化,其后又消融了西方欧美文化,日本近代政治家大隈重信(1888-1922)曾在《东西文明之调和》一文中说:“今后日本的地理位置,为东西两洋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地点。日本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中间,可以汇集东洋文化的精粹和西洋文化的精粹。”日本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保持了强烈的自我特色。

在日本的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极其特别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集中表现在:企业上下任何时候都具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由此而激发出一种拼命干的进取精神;群体意识强,员工对企业忠诚度高;具有勤奋苦干的美德,干什么都讲究认真;责任感强,强调自主管理;善于借鉴学习。这种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反映在质量管理系统中,使日本的质量管理实践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3.1质量管理中突出群体意识

日本企业中,员工的群体意识十分强烈,这使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TQC)具有先天优势。在日本企业中强调集体的力量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对企业有非常高的认同感,因而在质量管理系统中,各部门虽然有分工和各自的职责范围,但为了整体目标的实现,他们更强调和重视部门间的合作,各个部门共同参与质量的开发、维持和改进,纵向部门管理与横向质量、成本、生产量等职能管理相结合,非常利于TQC的展开。而在美国,个人主义和以集体为中心的TQC有明显的冲突,这也正是为什么TQC产生于美国却在日本相对成功的原因。

3.2强调基层员工的自主性

日本企业员工对企业有较高的忠诚度,勤劳肯干,十分认真,强调自主管理,这种文化特征使日本企业形成了自下而上的质量管理方式。最典型的日本式质量管理的方式是QC质量小组,QC小组基本上是在组织的鼓励下自发组成的,与美式质量管理方式不同,日本企业中的所有生产过程均是改善的着眼点,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基层员工,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对其加以辅导并负责解决重大的问题,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质量管理方式。员工的自主管理还体现在,在正式批量生产过程中,生产现场基本没有检查部门的人员,完全靠制造工人的自主管理和自主检查,工人对于关键项目、外观和错漏装等基本是全数检查,这使得日本企业的质量检查部门人数很少(1-3%,美国多达10-15%)。

3.3善于引进并创新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

日本民族十分善于学习和借鉴外族先进文化。日本企业经常引进和吸收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具体使用上讲求实效。相比于简单地照搬,日本企业更重视学习和应用,通过引进、学习和消化,根据自身情况将所学的东西进行改进,以适合自身特点。日本企业的生产现场所应用的工具和方法以简单实用为指导方针,比如QC工具等。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指出: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问题,就不必使用复杂的方法。

3.4坚持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源于民族文化中的危机意识促使日本企业自发地、持续不断地追求质量系统的改进。危机感使人们产生了奋起直追的精神,善于以己之短比人之长,不停顿地改进和完善,追求卓越。企业的质量系统每年、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新目标,总是一个目标实现了,又提出新的目标,质量管理系统充满了不断进取的活力。而且大多的改进都是在不知不自觉中进行,注重细节的改善,相较于美国阶梯式跳跃向上的质量管理曲线,日本的质量管理曲线是渐进向上的平滑曲线。

4我国民族文化在质量管理中的体现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先后从美日两国引入全面质量管理、QC小组、ISO9000认证体系、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等现代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总体上讲,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正如MRP、ERP等信息系统的引进一样,在实践引进的各种先进国外先进质量管理工具和手段时,常常遇到“水土不服”的尴尬。

首先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引进。全面质量管理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中国,但大多企业在全面质量管理引进之初,只是机械的注重硬件的建设和死板的学习文件,生搬硬套,没有结合民族文化大背景和企业文化的实际情况,因而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效果。ISO9000认证体系也是如此,大多企业都把ISO9000认证作为市场的“准入证”,没有真正意识到ISO9000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因而大多流于形式,没有与企业的价值观等有机融合,体系实施收效也大打折扣。而同样遭遇的还有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80年代后期美国创建的一种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我国在2004年发布了了卓越绩效的指导技术文件,2005年开始全国实施。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质量管理手段,国内大多企业都给予了较高的期望,都积极引进学习。然而就目前而言,情况并不乐观。不少企业在推行卓越绩效时没有联系企业的实际情况,没能将卓越绩效的真正效用发挥出来。

在探究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时发现,很多企业在引进或推广这些先进理念和工具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些“舶来品”在其被创立之初就有其清晰的文化烙印,没有将其很好的和本企业的文化融合起来。而企业文化的背后,是更为广泛的民族文化在影响着。如果不能很好处理这种民族文化的冲突,生硬的套用先进理念,只能是事倍功半。结合我国的民族文化,在引进吸收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谨防企业中的“中庸思想”

中华民族历来崇奉儒家的“中庸之道”,传统社会要求人们克己自制,待人处世避免走极端,凡事折中处理,以“节”为要,长期浸润在不急不慢、不偏不倚、适可而止之中。受此文化影响,一些企业对待产品质量的态度也是“马马虎虎”、“差不多”就好。而质量管理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必须严谨认真,不断改善精进。因而企业在引进质量管理工具或手段时,第一要务是改变企业和员工对待质量的意识。

4.2充分利用企业员工的群体意识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很多中国人都倾向于整体和综合,这导致了企业员工的群体取向。中国人对集体和群体有强烈的归属意识,看重合作,有大局意识。这使得日本的质量管理理念相较于美国的理念更适合中国文化意识。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活动的时候,要认识到员工的群体意识,并充分发挥这种集体优势。但在具体问题时,必须认识到员工的群体意识中也存在个人主义和利己意识。

4.3加强领导的创新胆识

我国儒家文化中一向提倡尊重等级关系,这种对上级或父辈的尊重表现到企业中便成了对企业领导的服从。这使得我国企业本质上就有了家长式作风,企业领导者担当灵魂长者的角色,只有领导者关心质量管理,员工才能真正关心质量管理,企业上下齐心全面实施质量管理。但民族文化中的“稳健”思想,使得部分企业领导愿意冒改革质量的风险。他们做事讲求平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不利于企业质量管理革新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因此,企业领导应该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做到敢于质量创新,善于质量创新。

5结论

美国和日本之所以能使其质量管理水平达到世界前列,是因为他们成功地把民族文化融合进了其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实践中。这为我国的质量管理带来一定的启示:如何有效地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进的质量管理思想、方法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促进,将是决定我们能否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更是决定我们能不能创立出真正意义上的,适合我国的本土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关键。

参考文献

[1]高菊萍.民族文化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J].现代企业,2008,(7):54.

[2]温德成,李韶南.质量管理学[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1).

[3]朱世达.当代美国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魏晓红,李清源.从清教主义到美国文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2336.

[5]崔雪茹.中美民族性格比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0922.

[6]胡金明,韩之俊.美国与日本质量管理的特点[J].现代管理科学,2004,(3):2021.

[7]郝丽娟.美国质量管理特点[J].认证技术,2013,(4):6668.

[8]吕超.试论日本民族性格形成的始原文化基因[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166.

作者:申虹

民族文化意识管理论文 篇3:

探究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改的实施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许多弊端。在新课改的大力实施下,高中语文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新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加强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和人文精神。就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现状;渗透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家长和学校更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高中语文正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一门学科,人文精神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包含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所以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humanism)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不仅体现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而且它对一个国家的物质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影响。我国一直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就是倡导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现状

1.学校对人文精神的教育不够重视

目前,新课改的实施虽然已经提倡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但学校对这方面的工作却不够重视,高中学校基本上都把重点放在了学校的升学率上,忽视了对学生最基本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在校方看来,学校的升学率提高,学生和家长才会更愿意来学校上学。校方把升学率摆在了教育的第一位,这种思想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使学生缺乏了人文精神的培养。

2.教师以考试为目的

在学校把升学率放在首位的同时,教师势必会以考试为目的进行教学,忽视高中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这种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忽视了高中语文本身的人文精神内涵,把所有的学习重点放在了考试内容上。学生没有真正弄清楚高中语文课文作者本身写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只是一味地去背诵考试的内容,缺乏对自身修养的提高。

3.传统的学习方式忽视了人文精神的灌输

教师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中心思想。教师的这种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对课文的背诵、句子和字词的记忆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以这些内容为主,对课文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忽略了对于自身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加强。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方法

1.学校应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学校在考虑升学率的同时,也应当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学校的升学率固然重要,但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学校应提倡“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放在首位,更应重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另外,学校是一个为我国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地方,应当更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校应本着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为前提,为我国培养更优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教师应有创新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模式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主导思想。教师应当在注重考试内容的同时,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真正内涵的理解,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作者写文章的真正意义和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例如,在教师讲述一些具有影视资料的课文时,教师应当结合影视资料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课文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更加塑造了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感悟能力

教师的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在这方面,教师应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感悟能力,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会和领悟更好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培养自身的民族文化精神和自身的修养。只有学生自觉去感知人文精神,才能让学生摆脱传统的教学思想的束缚,使学生的头脑更加灵活,不以考试成绩为目的的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高中语文这门学科的真正意义。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应加强对学校的管理,使学校和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换学生的学习模式,最大限度地把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给学生。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包含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并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阳明芳.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新课程,2014(9).

[2]李字海.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求知导刊,2014(9).

编辑 薄跃华

作者:罗明

上一篇: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论文下一篇:企业管理会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