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初中语文论文

2022-04-21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成为一线教师探究的重点,而在这一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相关的新型教学方法,其中启发式教学深受大家喜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能有效拓宽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激发起学习兴趣,调动起主动性,更深入地投入到学习中。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启发式教学初中语文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启发式教学初中语文论文 篇1:

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语文是基础教育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学好语文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启发式教育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且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文章则是基于此,对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度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当中,普遍存在的情况则是学生被动学习、往往通过死记硬背去提高学习成绩,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薄弱、兴趣平淡,思维有所局限。基于此,语文学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急需改变这一现实情况。文章则是从情感启发、提问启发、游戏启发等多个方面展开叙述,充分地彰显启发式教育的运用优势和价值。

一、情感启发

语文学习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在于情境,如果脱离了情境,学生自身的情感认知不够全面,对语文知识的消化吸收内化迁移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此,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该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带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灵感和情感的渲染、熏陶、启发。

比如老师在教学人教版《秋天的怀念》这一篇文章时,其主要是以一个“情”字贯穿全文,是著名的作家史铁生为了纪念自己最爱的母亲,将心灵当中最疼痛的觉醒通过文字的形式释放,将爱谱写成为最动人的诗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史铁生和母亲的画面,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当中获得真切的感受,走进史铁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去探索关于母爱的内涵,他做出了何种解读。史铁生主要是以凝重的笔墨展示了自己在瘫痪时的冷漠形象,一度处于自暴自弃的边缘,但是自己的母亲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默默地鼓励着“我”站起来。对于史铁生而言,母亲是他黑暗世界里面的一束光,是他痛苦生活当中的一颗糖。在这个关于爱和愧疚的故事里,史铁生在叙说着对母亲无尽的思念。老师可以借助这包含深情的翩翩文字,让学生抓住人物当中有关于动作、神情、语言的描写,多次阅读,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带给学生情感上的启发和思考,让学生一定要学会爱自己的家人、并且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爱。

二、提问启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善于提问,善于利用提问,引导学生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当中受到启发,在问题当中寻找真理。

比如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骆路梨花》这一篇文章时,老师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课堂。老师:我们在游玩时,非常的尽兴,但是天却变黑了,也变得非常的疲惫和饥饿,最渴望的是什么呢?在《骆路梨花》中,作者和老余就有如此的经历,那么他们对于所遇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在问题的引导之下,首先组织学生阅读文章,对文章的内容形成初步的了解,让后再让学生具体说一说本文都有哪些人?都做了那哪些事?然后老师引导学生细品文章,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拓展学生的空间:作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是否一下子就把答案告诉了我们?他所采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作具体有什么样的好处呢?通过问题的启发,学生则有序地对小学的写作顺序进行梳理、分类和整合,学习小说当中的精巧构思。在这一基础之上,老师则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细致的赏析,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展开探讨,说一说文章一共有几处描写了梨花?有什么样的特殊含义?标题当中的梨花除了特指自然界的梨花之外,还有什么样的隐藏含义?这样应用有什么精妙之处?通过问题的导向,学生找出文章写梨花的三个地方,进一步分析梨花所象征的含义,让学生能够对文章的主题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可见在问题的启发之下,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当中,领悟文章的深刻主旨。

三、游戏启发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可以以游戏活动为主要载体,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受到思维的启发和智慧的启迪,继而实现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当中的渗透,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趣味性。

比如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篇文章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游戏。首先把学生合理地划分为两个小组,展开辩论活动。小组一的成员在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这个观点进行辩驳,中国人所失掉的自信力指的是信地信物、信国联、信神佛。小组二的成员则可以借助举例论证的方式谈一谈从古到今我们有并没有失去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通过具体的辩论活动,最后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地底下。在辩论游戏当中,学生通过激烈的争辩,思维变得更加发散、开阔,在作者犀利、有力、极具讽刺意味的语言当中获得思维上的灵感,结合具体的写作背景,理解语言背后所揭示的深层次的含义。

四、总结

总而言之,通过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当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当中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获得思维、情感上的启迪,继而重新点燃初中语文课堂,使得其重新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和生机,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初中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吳冬元.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育[J].学周刊,2022(05):99-100.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5.048.

[2]叶益荣.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下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浅析[J].读写算,2021(28):89-90.

作者:胡蔷薇

启发式教学初中语文论文 篇2:

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成为一线教师探究的重点,而在这一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相关的新型教学方法,其中启发式教学深受大家喜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能有效拓宽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激发起学习兴趣,调动起主动性,更深入地投入到学习中。分析了启发式教学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初中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知识水平,通过科学设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其是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更多发挥引导者作用,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独立思维[1]。

一、启发式教学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应用时间尚短,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1.过分追求问题的答案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必然背负来自升学指标的压力,进而教师会更强调问题的正确答案,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被忽视,不利于启发式教学的发挥。对于初中语文而来,有很多问题是没有所谓的固定答案的,学生给出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逻辑严谨即可,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固定思考,按照参考答案回答,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主体性依然难以发挥[2]。

2.启发的问题过于片面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依然有部分教师对启发式教学存在狭隘的看法,未深入探究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思想,认为只要提问就算启发了,就能启发学生思考,这种片面性的看法导致问题质量降低,问题难易度难以保证,导致学生思维发展受限。

二、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采用开放式的点拨性教学手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教师要注意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结合教学内容给出问题和语言提示,采用开放式的点拨性教学手段让学生自然而言地关注到问题的关键之处,并通过营造开放性的讨论氛围,启发学生思考,积极探索。在课堂提问上,教师应将文学作品的特色之处以及学生忽略之处暴露,引起学生关注,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想象和创造,活跃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结合经验和喜好展开联想,促进学生思维发展[3]。例如:在《陋室铭》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铭”为启发点,引导学生对题目中这个字进行探究,思考其他有“铭”的文学作品,理解“铭”字蕴含的正面积极的歌颂之意,从而启发学生对课文进行思考,理解文章主旨大意。此外,这篇课文是托物言志写法突出,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就这点展开想象,联想生活中接触到的可托物言志的物体,放开思想,全面思考,感受这一写作手法的内涵。

2.给予学生更多鼓励,关注个性化启发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自尊心强,内心敏感,对于教师评价十分在意,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更多地鼓励,给予肯定性评价,启发学生思考后,无论学生是否有回答正确,只要其努力思考、态度认真,教师就应充分肯定学生,引导学生合理大考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启发,在提出符合環境的话题,通过个性化启发提高启发式教学灵活性,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联想问题答案[4]。例如:在《桃花源记》一文教学中,教师在描述桃花源记中一种世外隐士生活时,可以结合偏远山区风景名胜,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联想在自然风景区游玩的感受,调动起个人感受,构建个性化的内心情境,从而加强对课文内涵的体会。

3.丰富启发的形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必须要保证启发的形式要多元化、新颖化,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体验,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辩论会、演讲会、话剧表演、语文能力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一定的文化情境。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各种类型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模式。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感受,鼓励学生更多地表达自己,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采取续写的方式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将自身思考和感受融入作品中,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参与度,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启发式教学的内涵,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采用开放式的点拨性教学手段,给予学生更多鼓励,关注个性化启发,丰富启发的形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开放性思考,跳出思维定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庆云.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1(7):25.

[2]邓腾.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课外语文,2018,13(15):79.

[3]林丹.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中互动探究课堂的有效应用探析[J].考试周刊,2018,11(28):53.

[4]饶学军.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有效应用[J].课外语文,2017,10(22):50.

作者:常成斌

启发式教学初中语文论文 篇3:

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是针对不同性格和理解能力的学生提出的有效的教学方式,主要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改革和教育理念更新的推动下,启发式教学方法面临新的挑战,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引导性提问、创设教学情境和小组合作学习等策略对启发式教学进行改进与完善。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初中语文;应用分析

一、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与理论依据

(一)启发式教学的概念

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来源于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的《论语·述尔》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主张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后期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儒家经典集注《四书集注》中又做出了系统说明,也就是我们早期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并解决问题。新时期的启发式教学则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要做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有机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辩证统一,在关注学生知识吸收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启发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后期宋代的朱熹在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在他的《四书集注》中对“愤”、“启”“悱”、“发”都做了更详细的解释,也就是后来的启发式教学。大家认为“愤悱”是学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消化和吸收的必经阶段,有的学生属于顿悟,而有一部分则是渐悟,需要教师进行不断地引导,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建构主义理论与人本主义理论也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支持,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和差异化教学,给不同等级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二、啟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一)激发学生兴趣,逐层深入

启发式教学的开端其实与我们所说的课堂导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充分利用课堂的开始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开展的教材主题的深化提供基础。学生会在教师课堂导入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思考,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语文教学阅读理解-鉴赏分析--主题探索的教学模式,促进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二)精心设疑,活跃学生思维

启发式教学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导性和假设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会刻意引导学生对于即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假设,或是在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对答案进行假设,亦或是在看到阅读文本时对文本主题和中心思想进行假设,以此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学生的实证意识也会得到培养,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与进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遵循激发主体积极性原则,引导学生对相关主题进行深化和拓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三、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提问、点拨式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是基于学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大纲要求的,问题的设置不可过于难或者过于简单,要有挑战性,太难打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会有躲避和抵触心理;过于简单学生则会有轻视和忽略心态,因此教师的问题设置应该是循序渐进的,逐层深入的。比如对文章《桃花源记》做了最初的解读和翻译后,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东西,世外桃源真的存在吗?为什么大家都在追求世外桃源?学生会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教师提示一下世外桃源象征着和平、温暖和富足,是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二)小组探讨和反诘式教学方法在启发式教学中的应用

另外小组合作学习和探讨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式,利用小组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对相关教学主题进行互动,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和秩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交流分享意见,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比如在文章《乡愁》中,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乡愁,余光中先生通过乡愁在表达什么,表现对未来怎样的展望,思考与《我爱这土地》这篇文章的共同点和表达的相同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

(三)创设教学情境进行启发式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适用于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具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学素养奠定基础。法国作家雨果的文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批判英法国家的侵略行径,从侧面反映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使学生更直观的体会近代史那一百多年的风雨飘摇的血泪史,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结语

启发式教学广泛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提问、点拨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讨以及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来丰富和发展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逐次深入;精心设疑,活跃学生思维。

参考文献

[1]王秀云.论“情感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 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9):48.

[2]蒙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课堂文化2021(03):66-68

[3]李海花.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J].学周 刊,2017(6):145-146.

作者:杨倩

上一篇:P2P网络借贷金融论文下一篇: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