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软件工程论文

2022-04-20

摘要:“卓越计划”的实施旨在突破传统的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工程领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优秀工程技术人才。针对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具体培养要求,分析了地方高校在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南华大学该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地方高校如何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培养软件工程专业高质量工程人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方高校软件工程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论文 篇1: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摘要:针对软件人才需求及质量要求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现状,创新软件工程专业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所需的软硬件资源,实施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协同育人;软件工程;机制创新

Mechanism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n School-Enterprise Education Cooperativ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Local Universities

YUAN Hui-yong, ZENG Han-ying, DAI Jing-guo

(College of Software, Shaoguan University, Guangdong 512005, China)

Key words: cooperative education; software engineering;mechanism innovation

如何提高畢业生的创新能力、职业能力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学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校企协同创新能有效汇聚创新要素,是合作双赢的协同育人机制上的创新。随着校企协同育人的深入,协同育人不再单纯局限于教学本身,将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共建平台和教师互聘等联系在一起,从而推动地方高校的发展和教学管理机制改革。

高等学校拥有学科和人才资源优势,在创新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肩负起协同创新和育人的重任。依托地方高校的优势,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入合作,形成协同育人的有机整体,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重大需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地方高校办学的根本问题。协同育人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自主创新是一个重要途径。为此,建立和完善软件工程协同育人机制,将有利于推动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满足软件技术发展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发挥学校优势,有利于提升地学校的科研水平,助推地方软件技术的发展。

1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协同育人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在与行业企业间协同育人中还存在缺乏示范效应、办学规模较小等问题。不利于发挥地方高校特色,难以发挥学科优势,难以整合教学资源和平台,同时也难以形成高水平教学团队,阻碍了地方高校服务水平和层次的提高,也不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

2)地方高校在与软件企业的合作需进一步深化。体现在学校与软件企业间的合作机制不够深入,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由于软件技术更新速度快,高校还需要引入更多的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将新技术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双方责、权、利的划分需要进一步明晰,需要行业、企业更有效参与和指导专业人才培养。

3)协同育人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2]。高校考核对成果的开发和转化以及服务社会关心不够;高校教师对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主导的理论研究兴趣远大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兴趣;高校对实验平台、实验设备等方面的投入有限;在成果转化的权益分配方面的政策、机制不完善,加大了高校师生走向社会的难度。

4)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入。① 由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变化较慢,难以体现创新和职业发展能力;② 课程开发和发展变化相对滞后;③ 课程组织结构不够合理,缺乏特色;④ 特色教材开发不够,缺乏基于工学结合、工程应用的教材;⑤ 双师型高素质师资队伍不足;⑥ 一些校外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学生实践教学难以按计划付诸实施,影响了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难以发挥高校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规模效应[3-4]。

总之,目前地方高校软件工程协同育人的机制还不够健全,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已有的机制缺乏创新。要提高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使其适应软件技术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协同育人条件下进行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软件专业人才,进行地方高校软件工程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2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我院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协同育人框架协议,创建以中软国际等企业为协同单位的软件工程协同育人平台,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体制。

1)构建工学结合与协同育人的框架体系,形成了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

通过与行业、企业建立协调创新育人平台,在联合培养、实验室共享、双向聘用教师、社会实践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完善了工学结合的相关机制,探索了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了灵活多样的人员聘用方式,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需要,组织软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校企共同讨论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改革等,并提出改进措施。学院与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由企业提供实践教学场地、实践指导老师、实验设备等,学校投入专业师资力量,构建集学生实验、专业实习等功能于一体的实验教学平台。

与合作企业进行互相聘用专业人员,加大了高校教师进企业、企业专家进课堂的力度,实现了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有效对接。中软国际每年接受我院2-3名年轻教师在企业3个月左右的项目实践,教师参与软件项目开发,与企业工程师合作指导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工作;学院聘请中软国际等企业的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共同开发课程,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学校与中软国际等企业签订了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建设。学生实习期间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建立了实践教学多元评价机制,加强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根据学生在实践基地的训练情况,建立了校企共同参与的教学评价机制,校企共同制定和完善评价制度,共同评价校企合作效果和教学质量,保证校企合作的效果。

2)建立了持續创新的育人组织模式,完善了协同育人机制下的课程改革。

不断优化协同育人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制定了更加规范、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明晰了协同培养目标,优化了教学内容,协调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制订了具体措施,确保了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人才需求的调研,明确了课程改革方向,确立了以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软件工程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软件开发及管理等工作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以软件人才需求调研为起点,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框架,在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条件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了专业课程建设,落实了以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改革,重新制订了课程标准,优化了课程内容,改革了课程的评价方法,建设了专业核心课程群。

3)构建了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新模式。

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安排了相关的职业指导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结合软件技术的特点和人才培养定位,搭建了集教学和软件开发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共享平台,构建了教学与社会服务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高校与企业协同实践育人的新模式。

按“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的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过程,有效整合了实验室资源,建设了“基础训练实验平台”、“综合技能训练实验平台”和“创新能力培养实验平台”,促进了优质资源转化,为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优良条件。

建设了教学和软件开发一体化的综合性多功能实验室。实现了以产养教、以项目带技能,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建设了贴近软件开发实际的模拟、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设计的能力。

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工作。积极引进行业新技术,将实践教学内容、训练条件与行业对接,将软件水平资格考试融入人才培养,使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相一致。

注重实验教学内容与工程应用的密切联系,注重教师科研项目融入实验教学等人才培养过程,包括开设新课、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等;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不定期到软件企业学习、调研、参与项目开发,掌握行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

制定了一系列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办法,包括新进教师到行业单位顶岗工作、对青年教师进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到企业中与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接受企业的实践训练,并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和职称评聘。

3 结语

创新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对软件人才培养和软件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对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行为进行了规范,处理好学校、企业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樊富有,孟林,李忠.新形势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3(13):82-86.

[2] 李健利.校企协同的软件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立体化培养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6(5):149-153.

[3] 徐玲,文俊浩,熊庆宇.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118-121

[4] 张栋,苏晓强.开放模式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6(7):149-153.

作者:袁辉勇 曾翰颖 戴经国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论文 篇2: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策略研究

摘 要: “卓越计划”的实施旨在突破传统的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工程领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优秀工程技术人才。针对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具体培养要求,分析了地方高校在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南华大学该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地方高校如何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培养软件工程专业高质量工程人才。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软件工程; 卓越计划; 工程人才

0 引言

由教育部发起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要内容,它旨在为未来工程领域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各类型优秀工程技术人才[1]。该项目自2010年6月启动以来,先后共有194所院校入选教育部试点高校。南华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于2009年设立试验班,开始摸索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化培养模式,并于2011年成为全国第二批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本文力求较为客观地对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进行分析,并结合我校实际实施情况进行探讨。

1 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施要求

目前大多数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着力于培养适应软件产业的发展,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设计和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能力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2]。学生毕业后能在IT行业、科研机构、企事业中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研制,而对于创新能力、工程管理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没有要求。

“卓越计划”侧重于创新型、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毕业生系统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接受从事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软件技术文档写作的基本方法,注重职业道德修养,了解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工程管理有关的标准、法律、法规和规范,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具备软件项目分析、设计、构造和组织实施等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3]。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综合了卓越计划通用培养标准和软件工程行业标准,该要求具体、详细,更贴近行业需求。

2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卓越计划实施的局限性

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地方高校都碰到了一些问题,软件工程专业作为新兴的工程类专业更不例外。

⑴ 软件企业资源严重缺乏。长期以来,高校工程类人才培养与社会存在脱节,远离工程教育实际。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是区别于传统培养方式的独具特色的重要环节。卓越计划就是要将工程教育“回归工程”,而与企业密切合作实施“3+1”的培养模式即成为工程化教育的关键之一[4-6]。但是,地方高校限于区域地理环境、企业类型和规模,可利用的企业资源较少。软件企业作为上个世纪末在国内迅猛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地域性分布失衡情况相比传统工程类专业更加显著。国内的软件产业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沿海地区或大型城市,而在中部地区或者二线城市,软件产业的发展较为滞后,可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软件企业少之又少。另外,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主要追求经济利益,由于缺少配套政策,这些企业基本不会承担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因此,导致可开展“卓越计划”企业学习的企业资源严重缺乏。

⑵ 在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够,企业师资欠缺。首先,高校师资主要来源是高校培养的高学历人才,教师的工程化软件开发经历较少。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主要作用,为学生开设课程、指导学生实践和进行工程化教学改革等均需要有较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教师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工程经验,这是约束教师提高工程教育能力的关键点。其次,双语教学能力不足,英语可以说是软件产业的第一语言,“卓越计划”也要求“面向世界”,这就必须要求教师在外语水平上有较大的提高。再有,中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不足,近年来高校在职称评定过程中,一味追求科研硬指标,忽视教学软指标,使得中青年教师对教学能力的提高不重视,教学方式方法掌握不够,教学实践经验缺乏。最后,对于企业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的选聘目前并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方案,企业师资队伍还远远没有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师资的重要补充。师资队伍工程教育能力的缺乏将严重滞缓“卓越计划”的发展。

⑶ 完整的工程化过程还未实际在生产中形成。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专业教育在国际化、标准化方面仍然大大落后于先进国家。尽管软件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但国内的软件行业规模不是很大,有些软件企业在软件制作上,也只是采用了关键设计原则和一些软件工程的思想,与大规模的工业化大生产比较还有一定差距。这导致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学习任务较为单一,比如,只参与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环节,这样对完整的工程化生产过程并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完全达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基本不可能。

⑷ 企业学习过程的监控不到位。在企业学习阶段,学生主要在企业进行现场实践,学习过程的监督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但由于企业培养机制和配套措施不完善,企业监督的实施并不到位,无法很好地掌握学生在企业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如实践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人身安全问题、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合法权益等。

以上几点是地方高校在实施软件工程“卓越计划”的过程中所要面临并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将现行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向“工程化”转变,培养优秀软件工程技术人才是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的研究重点和目标。

3 结合自身特色培养软件卓越工程师

围绕软件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地方高校应研究如何扬长避短,有效合理地实施校企合作,形成地方高校具有自身特色的软件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结合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实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⑴ 结合地方软件产业发展现状与学校优势专业有效实施校企合作。一方面关注地方软件行业的发展,积极与地方企业沟通实施校企合作,另一方面利用学校的优势专业,寻找跨学科、跨平台的合作机会,在优势专业领域中寻求软件研发的工程实践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弥补因地区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而带来的校企合作资源缺乏的劣势。我校地处中南地区的二线城市,刚刚落户的中兴通讯已跟我们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我们也积极联系了周边城市可合作的相关企业,目前一共建立了六个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除此之外,我们积极利用我校的“核特色,医品牌”,已逐步确定了核行业软件和医学信息管理软件的研发方向,与特色专业的结合,发挥品牌专业优势,这不仅为学生的工程实践打开了另一个通道,同时也为科研带来了新的契机。

⑵ 制定专门的政策,鼓励中青年教师赴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同时,不拘一格地将研究院所和企业有工程专业经验的人才,特别是中高层管理干部聘任为教师,建设好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形成提高教学水平的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在学校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我院已先后输送五名青年教师赴合作企业参与软件项目的研发,并在授课过程中邀请有项目经验的老师开设专题讲座,学生反映教学效果良好。另外,还特聘了某外企高层管理人员为特邀讲师为学生介绍相关知识。

⑶ 将规范的软件工程过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形成以工程过程为主干,以理论内容为基石,以实践活动为根本教学模式。我校软件工程卓越计划实施2+1+0.5+0.5的课程体系,大量增加实践环节,教学采用螺旋式的案例教学模式,以案例为驱动,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团队为单位建立“虚拟企业”,按照工程过程分工扮演不同的角色,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

依循“重基础,精方向,强工程”的基本原则,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自身特色,借鉴国内外优秀高校软件工程类专业教学诸多成果,通过构建以专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围绕案例与实际工程项目开展实践教学、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以及完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等,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在一定软件工程理论基础之上具有较强动手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软件工程师,保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实现。目前,我校软件工程卓越计划已成功培养了三届共90名毕业生,每届就业率均达到百分之百(含考研),而且用人单位对卓越班毕业生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的许多毕业生在进入单位后的短短数月便在工程过程、团队合作等方面体现出的明显优势,他们中间的很多人都先于一些名校毕业生提前得到晋升的机会。

4 结束语

“卓越计划”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其实施的成效直接影响着高校改革发展的成效。我校依循软件工程卓越计划培养要求,借鉴优秀经验,结合自身特色,克服地方高校实施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局限性,摸索出了依靠自有优势的优秀软件工程技术人员实施策略。我们要抓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个契机,继续深入各个层面积极研究探讨实施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具体工作,使得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真正受益,为学生进入社会并成为卓越工程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3:77-79

[2] 罗代忠,罗万成,李瑞.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4:4-6

[3]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

究,2010.4:21-29

[4] 王汉成,姜乐军.论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对我国实施“卓越计划”的启

示[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4-16

[5] 叶鉴铭.校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6] 王天宝.基于CDIO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

工程教育研究,2010.1.

作者:余颖 李晓昀 欧阳纯萍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论文 篇3:

浅析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摘要:.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对国内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目前开展的三种培养模式及其保障体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总结了进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必需的条件。

关键词:软件工程 地方高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1.前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产业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作为培养软件产业人才的软件工程专业,更是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无法与目前软件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相匹配的,尤其是对于地方高校,这一点更为突出。要改变这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的更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模式就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模式。

2.国内地方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国内很多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在人才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包括“2+1+1”“企业嵌入式”“2+0.5+0.5+1”等模式,下面针对这三种模式选择比较典型的案例做分析。

2.1延安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保障

延安大学在明确软件工程专业的定位后,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实施了“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从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平台的搭建、保障机制的完善、培养效果的监测等几个方面做了扎实的工作。

(1)建立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全面修订了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课程体系的改革为核心,建立了知识培养、能力培养、素质培养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在知识培养方面,建立了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方向选修课、校企置换课五部分课程模块的知识培养体系;在能力培养方面,建立了包含课程实验、专业见习、实训、课程群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六个实践环节的能力培养体系;在素质培养方面,形成了以数学素质、专业素质和工程素质三个层次为特色的素质培养体系。

(2)搭建“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平台

学校分别从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平台建设两大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鼓励专业教师在实习基地进行培训、交流,选择部分课程由企业有着丰富经验的项目经理级专家到学校担任主讲教师,校内、外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环节和建立校企定期研讨机制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在实践平台建设方面,则从对专业实验室进行针对性的升级改造,与合作企业密切沟通,充分利用了企业的实践环境,与企业在校内共建实训实验室和校企共建案例库和项目库,提升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几个方面入手。通过上述平台的搭建,使专业人才培养有了更好的师资配备和实践环境,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3)完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学校在校企合作方案、毕业设计导师职责、学分置换等方面建立了配套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保障了人才培养模式在各个阶段的正常运行。同时,对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交流方式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4)监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应用效果,形成闭环

通过反馈机制对人才培养过程和应用效果进行监测;通过各种资格考试合格率和开发软件的使用程度来监测培养效果;引入社會评价模式,跟踪评价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和培养质量;根据监测及反馈结果,对该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做进一步的完善与调整,为下一步的改进服务,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闭环。

2.2宿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保障

宿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经过校企双方几轮论证,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确定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其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多种模式的尝试和改变才呈现出如今的“企业嵌入式”模式。

(1)企业嵌入式课程体系

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构建经历了“3+1”人才培养方案、嵌入式人才培养、企业嵌入式联合培养学生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的做法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内部生产技术,但企业没有人员和时间去为学生指导,效果不好;第二阶段采用了由培训机构派教师带着项目来学校上专业课,采取边讲解边做项目的模式。它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真实项目,能够学习做项目需要的软件技术,学习的技术很实用,但专业知识不够系统,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完整;第三阶段采用的企业嵌入式课程体系由行业工程师和专业专家共同研讨商定,这种模式兼顾了项目的实战性和知识的系统性。

(2)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

从师资队伍的的引进和培养两方面着手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一方面,引进教师时,从教师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两方面综合考虑,着力引进“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为教师提供学习平台,通过派遣教师到更好的大学去访学,让教师去当地相关企业实践等方式,把现有的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打造,让已有的师资发挥最大的作用。

(3)打造互助式学习平台

将学生和老师组合在一起形成小微学习组织,教师作为组织的负责人,通过参与真实项目和技术及学术研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做项目的能力并开拓学生的视野。

(4)质量控制方法

① 从合同上保障。在校企合作协议方面进行了完善,充分考虑为学生的利益,结合企业培养学生的质和量的情况分期支付培养费用,达到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防范风险的效果。

②用制度提供保障。学校通过制定各种教学管理文件和规定健全了专业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相关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的学习,规范教学过程,加强和重视对日常教学过程的监控,保证制度的有效落实。

③严格过程中的管理。企业与学校一样,在培养过程中实现了全过程管理。学生入学之初即为学生建立档案,派项目组成员参与迎新,在培养过程中开设各类行业认知和职业规划类的讲座和课程并不断推进项目化教学进程,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对于学生培养全过程的有效管理。

④通过反馈意见改进。在校企合作育人的实践中通过学校与企业双方的人员的互动、交流、监督、提意见,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而及时整改,周而复始,走“改进—实施—反馈—改进”的道路。

2.3武昌理工学院软件专业“2+0.5+0.5+1”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成效

武昌理工学院软件专业把就业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让人才培养与就业直接对接,构建了“2+0.5+0.5+1”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过程分成基础课程阶段(2年)、分方向软件开发课程阶段(0.5年)、分方向校内实战开发训练阶段(0.5年)和企业实训阶段(1年)4个部分。

(1)人才培养具体实施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学生由校内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前两学年,进行公共通识课程、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这个阶段的培养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内导师由“双师型”教师承担。经过这个阶段,学生应该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初步具备项目实施和管理能力,初步掌握软件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内容的基本方法。大三上半年,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分方向进行软件开发课程教育。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对软件工程的人才需求来设置,由校外导师即企业工程师和校内导师共同完成。经过这一阶段,学生已基本具备软件工程知识及软件开发技能。大三下半年,根据学生选择的专业细分方向的不同,校内导师安排其参加对应的项目综合实训,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固化。实训题目由校企双方导师共同确定。这个阶段是对之前所学内容的应用和深化,将所学专业知识真正转变为自己的知识、技能,进而用到真实项目中。大四学年,主要由企业导师指导,企业将实际项目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企业导师负责论文的核心内容即开发过程指导,校内导师负责论文的格式等修改指导及答辩环节工作,在双方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的全过程。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成效

通过联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创新和研发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吃苦耐劳及拼搏意识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在就业和考研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武昌理工学院软件专业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密切配合,这样进一步强化了校企双方的协同合作,有助于教学和生产的进一步融合。

3.总结

通过对几种典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校企合作中,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定位不清则容易造成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目标明确后,无论哪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都需要建立合适、可行的课程体系。有了课程体系之后还要建设一支可以执行该体系的教师队伍,同时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各种制度保障及有效落实以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运行和质量监控。这些方面都做到很好的实施才能达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的效果。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模式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并被不断的推广。

基金项目:辽宁工业大学教改项目(201877,202072)

参考文献:

[1]王文发,武忠远,侯业智..软件工程专业“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10):25-28.

[2]欧阳宏基,葛萌,唐云凯.地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8,34(2):19-21.

[3]付雄..软件工程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探索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2020.10中:74-76.

[4]陆敬科..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宿迁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42-143.

[5]肖辉辉,段艳明..深度校企合作环境下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轻工科技,2020,36(4):178-180.

作者:王学志 王素娟 关维国 武志刚 翟宝峰 戴永彬

上一篇:校企合作汽车技术论文下一篇:现代港口信息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