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构件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雀替是中国传统建筑构件之一。雀替衔接了梁与柱,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梳理归纳安徽省博物馆馆藏的雀替,整合其资料,意在保护与继承雀替文化。从艺术的角度深入了解雀替的内在特征,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故事,这对于区域性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建筑构件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建筑构件研究论文 篇1:

传统建筑构件的历史记忆和再现功能

摘 要:本文以广州传统民居建筑构件为例分析了传统建筑构件的历史记忆和再现功能,提出在传统民居大量消失的背景下,收集、保存传统民居建筑构件是保护传统民居的补救措施,具有保存城市记忆的功能,各地应重视传统建筑构件的收集、保护、研究、展示。

关键词:传统建筑构件;历史记忆;收集;展示

文献标识码:A

2006年碧桂园集团下属的楼盘假日半岛新建的主题公园“故乡里”正式开园迎客,2007年我和同事因为承接了收集广州城建历史实物的任务,慕名到“故乡里”取经。经过一天的参观和收藏家邹老师的风趣介绍,使我这个新客家人从建筑和民俗中感受到了浓郁的岭南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故乡里”真如宣传所说:“真实再现了百年前岭南水乡的建筑风貌、生活场景”。碉楼、大夫祠、大户人家、中户人家、小户人家、文塔……据介绍这些建筑的绝大部分材料都是来自附近乡村的古建筑,那些被遗弃的砖、瓦、梁、柱、趟栊、封檐板、隔扇、屏风……被收集起来,用于复建。“一砖一瓦,一桌一椅,一碗一勺,全部都是原汁原味的实物。仅百年以上的青砖就用了300多万块。”筹建故乡里的同志如是介绍。

“故乡里”成功了,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了AAAA级景区。它的成功有很多因素,重要的一点是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抓住了“历史记忆”这一主题,并成功地再现了出来,人们可以在这里追思,在这里恍如回到“故乡”。在再现“历史记忆”这一环节,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走过岁月的人们,传统建筑构件触发我们的记忆,回想起曾经住过的房子,和在房子里度过的岁月。对于新生一代,通过传统构件的展示,则可以凭借实物去想象过去的生活。传统建筑构件具有重要的历史记忆和再现功能。

1广州传统民居的前世今生

广州建城两千多年,传统民居受岭南气候和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西关大屋和竹筒屋是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西关一带。所谓西关,是老广州人对位于荔湾区北接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

西关大屋是清朝末期,一些官僚和商贾在商业繁盛的西关兴建的大屋。这类古式大屋多是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坡形屋顶,1~2楼层,纵深二三进。进门有门厅、天井、轿厅、正厅、二厅(饭厅)、房间等。内部装饰多采用木刻的花楣、花罩、屏风和满族花窗,装修精细,典雅古朴。正门由“脚门”、“趟栊”和大门组成,正面外墙是色彩淡雅的青砖和白色花岗石墙裙,俗称“青砖石脚”。①

竹筒屋。建筑开间小,进深大,两者之比由1:4至1:8,由前至后排列以天井间隔的多所房间,形如竹筒。通风、排水及交通主要靠天井和巷道来解决,屋身增长则天井相应增多。外观似为一层,但因层高达4.5m,故常置夹层,并设电梯。墙基用石块砌筑,墙身用青砖,山墙承重,木构架,瓦顶。民国以后,由于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竹筒屋也起了一些变化,出现两三层建筑,楼层用混凝土梁,门楣上使用混凝土过梁,上设小阳台,并采用西洋建筑的局部装饰,屋顶该位平顶,时称“洋楼”。②

西关大屋和竹筒屋主要分布在今荔湾区,在建筑形式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设三道门:脚门、趟栊、大门,屋内多用满洲窗等做间隔。西关大屋为富商巨贾建造,故宽敞气派、工艺精良。竹筒屋为普通百姓所住,故面窄进深大。

据载,西关大屋清末民初鼎盛时期数量多达800多间,至今留下不足十分之一。走进西关,走进弯弯曲曲的小巷,走在青石板上,时而可以发现还保留着大门三件套的房子,从残破的大门看进去,幸运的还可以发现镶着彩色玻璃的屏风。西关大屋保存比较好的有耀华大街西关大屋区、泰华楼、黄宝间石屋、小画舫斋、龙津西西关大屋建筑保护区、十五甫、十六甫西关大屋等。西关大屋保护区外的传统建筑,正日渐衰颓,不少随着旧城改建永久地消失了。

2广州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存世情况

清代手工艺术品制作十分发达,雕刻技艺广泛应用于民居装饰。岭南民居也广泛运用木雕、砖雕等技艺。特别是西关大屋,兴于清末,其室内装修集工艺美术大成,木石砖雕,陶塑灰塑,壁画石景,琉璃及铁漏花,蚀刻彩色玻璃等应有尽有,许多既有应用功能,同时也是艺术珍品。不少消逝的传统建筑构件,或因为精美,或因为实用,留存了下来。脚门、趟栊、大门、封檐板、石脚、石门、水磨青砖、阶砖、麻石板、屏风、满洲窗、花罩、砖雕、挂落、花窗、栏杆、瓦当、滴水、红梁……这些传统民居建筑构件中保留下来比较多的有:脚门、趟栊、大门、封檐板、屏风、满洲窗、花罩、挂落等。这些建筑构件,一部分是市民为了保存家族记忆在老房子拆除时留下来的,一部分是在旧城改建中,具有传统文化意识的市民或文物商人收集保存下来的。这两年笔者在荔湾区拆迁完还没开建的工地上,经常可以见到丢弃的柱础、已断裂的石门套,还有一堆堆等待出售的青砖、陶瓦。走进广州文昌北路时,偶尔会遇到拆迁的工人用三轮车载着老旧的门窗什么的来问店主是否收购。经了解,现在私房改建时很多房主采用以工代料的方式,拆迁的工人就尽可能把旧料卖出去多挣一点钱。笔者在文昌北路上见到的传统民居建筑构件,有的品相完好,价格也相当高昂。有的则是从刚从旧房子上拆下来的,经历了几十年上百年的风雨,已非常残破。

3充分发挥传统民居建筑构件记忆历史、再现历史的功能

传统民居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单元之一,在当今趋同化的全球社会经济发展中,保护传统民居,就是保护城市的文化个性,传承城市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对传统民居的理解还在不断深化,理解的角度也在变化,为我们的后代保留研究素材,也是传统民居保护的意义之一。收集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在传统民居已经大量拆除的情况下,是传统民居保护中的补救措施,对保存记忆载体,研究、传承传统民居也大有益处。要重视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收集工作,充分发挥传统民居建筑构件记忆历史、再现历史的功能。

3.1重视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收集

城市旧城区改造工程大量开展的时候,也是传统民居被大量拆迁的时候,也是大量收集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最好时机。有的城市在城市改造的时候认识到了收集保存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较低的经济和时间成本保留下了大量的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并非所有的城市都有这样的幸运,待到保留城市特色的意识深入人心时,大量的传统民居已随着旧城改建、道路拆迁等被拆除。笔者在走访广州一些收藏家时,他们谈起前几年广州荔湾区的改建时,痛惜地说那时很多老房子的构件被丢弃,想收集但苦于无处存放,也只能选择其中一些工艺较好、体积不大的收藏。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现在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部分传统民居建筑构件。一是通过掌握旧城区危房改造的信息,在部分传统民居改建时收集建筑构件。二是利用市场渠道。笔者了解到一些怀旧的市民在装修房子时会利用一些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另有一些文化类的公司在设计办公、酒店等公共空间时也会运用到传统民居的一些元素,这使传统建筑构件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有市场,就有人专门收集出售传统民居建筑构件。这无意中保存了部分传统民居构件。盛世收藏,近年兴起的收藏热,特别是收藏类电视节目的宣传,使旧物的“文物”价值深入人心。不少拆迁的工人,因为想到传统民居建筑构件是“文物”,值钱,不再随意处置,这也有助于传统民居传统构件的保存。

收集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就是保存传统建筑文化的残篇断简。有了记忆的载体,就有可能再现历史。碧桂园集团正是以大量的传统民居建筑构件为基础,通过复建建筑物,展示民俗,再现当时的生活环境,是对传统建筑构件记忆功能的成功再现。

3.2研究传统民居建筑构件

不能承载当时居住的环境信息,不能传达当时居住的空间环境和社会心理,这是传统民居建筑构件记忆历史的局限。但是构件的尺度、材质、工艺等可以为建筑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大量素材。建筑学、民俗学对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研究,也有助于加强人们对于收集保护传统民居建筑构件意义的认识。就广州传统民居的建筑构件来说,在具有同时期中国民居建筑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一些典型的地域特征,期待学者对传统民居建筑构件中地域性文化符号的解读。

有些城市在收集、展览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基础上,分类出版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图集。这也不失为传播传统建筑文化,开展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基础研究的好办法。

3.3举办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展

在民俗馆整理保存传统建筑历史文化的同时,各城市兴建的规划展览中心(馆)成为展示所在行政区建筑历史的重要场所。不少规划展览馆设置“历史厅”、“历史文化名城厅”等展厅展示城市的发展史,在布展时大量收集利用历史照片的同时,一些城市也收集利用了城建历史实物,其中就有传统民居建筑构件。有些展馆更是大量地收集展示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如佛山市规划展览馆,这既推进了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等城建历史实物的收集保存工作,也通过展览让公众关注到传统民居的保存现状,关注到传统民居建筑构件的另一保存方式:展览。通过展览,在失去构建房子的实用功能后,这些传统民居建筑构件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得到突显,成为人们了解城市历史的线索,回忆过去家园的载体。

我们需要了解城市的历史,回味过去的家园,建筑民居建筑构件具有历史记忆和再现的功能,就有了存世的理由。这些从消失的老房子中幸存下来的片瓦只础,带着岁月的馈赠和消磨,静静地让人凭吊、回忆、追溯、再构。

参考文献:

[1] 陶玉.关于城建实物档案的思考[J].城建档案2008.6.

[2] 鲁成文.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要强化对城建实物档案的征集[J].广东档案2008.1.

作者:王光玉

传统建筑构件研究论文 篇2:

安徽省博物馆馆藏雀替的装饰艺术研究

摘  要:雀替是中国传统建筑构件之一。雀替衔接了梁与柱,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梳理归纳安徽省博物馆馆藏的雀替,整合其资料,意在保护与继承雀替文化。从艺术的角度深入了解雀替的内在特征,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故事,这对于区域性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安徽省博物馆;雀替;传统文化;装饰艺术

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陈列馆拥有徽州地区代表性的建筑构件“雀替”。本文首先对雀替发展历史做一个概述,介绍其相邻部件的名称和相应种类。其次,从色彩、造型和题材上对陈列馆中的雀替进行归纳和整理,并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与思考,挖掘出徽州地区雀替的文化内涵。

一、雀替及相邻部件的概况

雀替是中国传统古建筑中常见的特色构件之一。《中国建筑图解词典》的解释雀替是“放在柱子上端用来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压力的物件,它的具体位置在梁与柱或枋与柱的交接处,它除了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外,还可以减少梁、枋的跨距或是增加梁头的抗剪能力”[1]。与雀替具有相同功能的另一建筑构件为撑栱,它与雀替在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中的形式和功能存在相似之处,但所处位置略有不同。雀替处于建筑立柱与额枋之间,能有效减少立柱之间净跨度,又可起到承重和装饰作用。明清之后随着建筑结构的改进,雀替的承载功能慢慢减弱,装饰性占据了主导地位。“雀替”是清之后的名称,又称“插角”“托木”,它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叫作“绰幕”。据史料考证在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中发现了最早的雀替雏形。雀替种类各异,总体可归纳为7类:雀替、小雀替、大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龙门雀替和花牙子等[2]。

二、徽州古建筑陈列馆中雀替构件的装饰艺术

通过对安徽省博物馆古建筑陈列馆中雀替的色彩、造型和题材的深入分析,挖掘其中的美学价值。安徽省博物馆徽州古建筑陈列馆展览的雀替以小雀替与撑拱为主,经笔者现场考察统计出:小雀替9对18片,撑拱8块,共计26个。

(一)雀替的色彩

1.材料原色。博物馆中保留木质本色的占绝大多数。徽州商人雀替、麒麟雀替等很好地保留了木质的原色。徽州地区多产松木、杉木和樟木。雀替保留了这些材质本身的纹理。小雀替多为浮雕,撑拱以圆雕为主,在光的介入下,更能突显雕刻的内容。徽州三雕保留材料本色使其与建筑浑然天成,使整体清新淡雅,具有“多一分则浓,少一分则淡”的视觉效果。

2.雀替施彩。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在建筑的装饰上有一套严格的法则,尤其是红、黄两色,它们被赋予权力和尊贵的象征。然而,民间对于红色也是无与伦比的偏爱,红色寓意着吉祥、喜庆。在传统节日、婚礼宴席上都可以见到红色。红色虽然在等级上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但在色相、明度、饱和度上有差别。在民间人们利用这一点巧妙避开了官方的禁忌,满足自己对美好愿望的追求。例如博物馆中的锦鸡雀替,锦鸡在民间寓意着吉祥,锦鸡与花均为红色,正好与整个主题遥相呼应。叶子为青色,冷暖的对比使整片雀替不单调。馆藏中还拥有镏金雀替,镏金使物体装饰得富丽堂皇,增加雀替装饰性的同时,又能体现主人的财富实力。张果老倒骑毛驴撑拱充分体现镏金艺术的富丽,朱砂红与金色的结合充分展现了高贵气质,用色彩表达对美好愿望的追求,同时展现主人的经济实力。

馆藏中的雀替在色彩上主要分为以上两大类,相对于施彩的雀替而言,以木材、砖石等天然材料雕刻而成的雀替在徽州傳统建筑中更为常见。雀替通过圆雕、浮雕等手法雕刻而成,在光影的环境下产生了黑、白、灰的明度关系与空间形体关系,使它的质感和量感层次分明、生动突出。其艺术效果如同画家在宣纸上作水墨画一样,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雀替的造型与题材内涵

1.造型艺术。馆藏的雀替主要以人物、灵兽、植物、器物等为题材,其中以人物为主题的雀替最为精彩。例如徽州商人雀替,主要描绘了两对商人云游四海做买卖的场景,其中一片手持短剑作叫卖动态,另一片是二人手持陶罐,梅、竹围绕左右,填满空间的同时又能通过梅、竹的内在含义映射徽州商人优秀的品质。两片雀替在构图形式上呈现对称形状。动、植物组合的雀替在构图形式上更加大胆,构成的元素使整体更显装饰感。馆藏中的雀替整体构图主次分明,主题突出,内容、形式大胆夸张,为整个雀替装饰增加了生动、韵律的艺术效果,在人物雕刻上达到了千姿百态、主次分明和形神兼备的程度。动植物雀替在构图上与人物雀替类似,但构成元素更加突出。

2.雀替题材内涵。笔者对馆藏雀替的实地考察将所得资料汇总绘制如表1。

通过对馆藏雀替列表分析,可将其内容的文化内涵分为两类:1.对吉祥如意生活的祈福;2.儒家礼教的价值追求。锦鸡、喜鹊、狮子、麒麟、鹿鹤等可将其装饰图案大致归纳为祥瑞、福禄寿、喜庆、康宁四大类型。神兽与神话故事是民间对于神力的想象,希望可以借助它们来实现美好生活。无论哪种装饰纹样都遵循了中国传统纹饰构成原则,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徽州地区作为徽商的发源地,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促成一座座古建筑的建立,重视儒家教育也是徽州商人的一大特色。孝道、富裕、读书、及第、恩荣、忠义等主体故事存在于徽州传统建筑中,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张果老倒骑毛驴、刘海戏金蟾等有着浓厚的说教意味。儒家学说以及后期程朱理学是徽商的信条。徽州古建筑上雀替出现崇儒重教的内容也就可以得到解释了,这是对后人的告诫,也是对家族延续的期盼。

三、结语

雀替艺术是传统建筑中力与美的结合,它作为建筑部件,折射出民间的地方经济、文化和生活观念。当今,建筑科技和建筑材料日新月异,雀替也慢慢失去其功能价值。雀替装饰艺术独特,承载了历史文化,具有研究价值。它的装饰美学与文化内涵都值得学习与借鉴。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延续,保护只是让文化存留延续。

参考文献:

[1]王其钧,主编.中国建筑图解词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01.

作者简介:吴军生,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

作者:吴军生

传统建筑构件研究论文 篇3:

甘南藏族地区传统寺院建筑彩画研究

摘 要:传统建筑是研究民族文化艺术的珍贵标本,彩画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性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载体。文章对甘南地区的传统寺院建筑彩画从建筑构件和图案特征两方面进行了整理研究。

关键词:甘南;传统建筑;寺院建筑;彩画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南藏族地区传统建筑彩画整理与保护研究”(YB094)阶段性成果。

一、甘南藏族地区传统寺院建筑彩画概况

寺院建筑是藏族建筑艺术的经典代表,体现了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在甘南州的众多佛教寺院中,以拉卜楞寺、郎木寺、米拉日巴佛阁、禅定寺等最为著名。寺院建筑的装饰历经时代更迭,兼容并蓄,并在藏族人民长期的实践和艺术积累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装饰艺术特征。

建筑彩画最初的功能性在于保护建筑材料,藏族传统寺院建筑的修筑多是以木材、泥、石为原材料,受日晒、风蚀、雨淋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建筑材料的保存是首要问题。建筑彩画绘制在打好底子的建筑表层,罩以胶矾水,形成保护膜,达到防腐、防蛀的目的。在功能性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装饰性很快成为建筑彩画的另一目的。彩画作为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段,可以营造空间氛围,形成庄严肃穆。神秘华丽的室内外空间,在寺院建筑中尤其以佛殿、经堂的彩画装饰最为华贵。藏族传统寺院建筑彩绘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其彩绘本身就是一件精彩绝伦的艺术品,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建筑艺术的重要依据,具有极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二、甘南藏族地区传统寺院建筑彩画特征

(一)彩画的建筑构件特征

建筑彩画的绘制与建筑构件紧密相连,藏式传统建筑的装饰多集中于建筑屋顶、门窗、廊柱、墙面、地面等,彩绘多分布于门、窗、梁柱、墙面等处。甘南地区的寺院建筑彩绘常与建筑雕刻相结合,形成立体的视觉效果,并配以织物装饰,是一种综合性的装饰手法。所处构件位置不同,彩画的图案绘制技法也不相同。相同建筑构建的彩画装饰具有统一性,“统而不同”,有一定相同的装饰规律,但形象各异。以建筑构建分类进行彩画研究是掌握古建彩画规律的重要方法。

甘南地区建筑的大门通常以木材为原料,时至今日,民居与寺院建筑依然保留了这一传统。寺院经堂建筑一般有三扇或五扇大门。彩画大都绘制在藏式大门的门扇、门楣、门框、门头等处。门扇多施以红漆,包以铜皮或铁皮,又有兽首含环式门钹,系五色经幡。内门框通常有3~5层,雕刻精美,多有卷草图案一层、窄边装饰图案三层,其中最常见红底金点或绿底金点图案一层、莲瓣图案一层、叠函图案一层,彩绘附于雕刻图案之上,有强烈的立体效果。内门框上方的门楣装饰成椽头型,层数不等,多绘制成相同图案如“三宝”、孔雀翎毛、如意、法轮图案等。交替出现的彩绘,以颜色冷暖调节节奏(图1)。门楣上方经常装饰绿鬃白狮和白象蹲兽,也常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制金龙、麒麟等瑞兽。门头装饰,建筑等级越高越富丽堂皇,大门门头多采用三亭式、五亭式、七亭式檩枋结构。枋心与藻头都为立体雕花,每层装饰相近纹样,如龙纹、麒麟纹、花卉纹、卷草纹等。所有木雕均以彩绘,常以红漆打底,立体雕塑多用冷色,重点位置或神兽雕塑通体贴金(图2)。等级较低的门头装饰简化为三层窄枋,少或无立体雕花,只做以平面彩绘,稍加沥粉贴金。

藏式传统建筑的窗,沿袭了古老的样式,为“U”字型,上窄下宽,窗套绘制成一个黑色梯形,象征牦牛角,有驱邪挡灾的意味,是藏式建筑鲜明的装饰特点之一。藏式窗户的彩绘多集中在窗扇的花格上,设色较为简单,用红漆平涂或点缀以绿色、黄色。在窗楣的小椽施以绛红和绿色,搭配白色香布,随风而动,层次分明,色彩明艳,颇具神韵。

梁柱是传统藏式寺院建筑的又一装饰重点,通常寺院重点建筑的柱体为红色,多折形角柱,在柱头做华丽的装饰。大殿外回廊的柱头均以雕花彩绘装饰。一般为吉祥结、“万”字纹、卷草花卉、“十相自在”、流苏等雕刻纹样。施色以冷色调为主,点缀金漆,在红底上显得十分立体生动(图3)。殿内多用彩色织锦包裹柱体,在柱头悬挂狮子头锦缎佛幡,华丽异常。重要宫室托木的彩绘更是千姿百态,有祥云、文字、佛像等彩绘雕刻(图4)。

梁枋彩绘除修饰以梵文经咒、莲瓣等,还融合了汉式彩画的特点,在檩枋等大木作彩绘样式,在藻头部分绘制盒子与箍头,纹样有云头、如意头或简单的竖条纹样。枋心内画藏传佛教的典型纹样,如金色法伦、吉祥八宝、金刚杵、梵文咒语等。

藏式传统寺院建筑外墙面的彩绘用色大胆明丽,通常以白、红、黄作为建筑外墙的主体颜色。色彩情感是民族集体意识的一部分,热情爽朗的藏族人民,用色彩赋予建筑强烈的艺术感。藏民族的传统认为,白色有神灵、吉祥、洁净、美好的意味,所以以白色为美,将白色当成佛塔、寺院、宫殿、民居的主要用色。红色作为勇敢、战斗、威严的象征,常用于寺院佛殿、护法殿、灵塔殿的外墙装饰色。黄色象征着地位与高贵,按殿宇的功能性分类,将寺院管理机构或高僧住所装饰为黄色。绛红色或黑色的边玛墙配上“嘎玛”,一种黑底刻有圆形白点的木条装饰,将整个建筑装点得层次分明。藏式传统建筑墙面用色与自然环境形成一幅高明度、高纯度的图画。绿色草原、蓝天、白云、黑窗,金顶配以大面积彩色墙面,在日照充足的高原环境中令寺院熠熠生辉。

位于佛殿廊内和殿内墙面的彩绘以精致华丽著称,是名副其实的艺术杰作。現存于拉卜楞寺的最古老墙面彩画有360多年历史。这些彩画由一代代画工将技艺薪火相传,寺院彩画的历史也是藏族手工艺者的技艺史。彩画所用颜料之珍贵,绘画之精美,无不令人惊叹。绘制内容有寺院故事、曼荼罗、金刚菩萨像等。早期墙绘直接绘制在打好底的墙面上,现多绘与布面,装裱在墙上。

(二)彩画的图案特征

藏族传统寺院建筑的彩画图案,按内容可分为宗教图案、吉祥图案(动物、花草、几何)及其他图案等。

在甘南传统寺院建筑中,与藏传佛教相关的图案运用最为广泛,此类图案频繁出现在各个建筑构件中,是建筑彩画的主体。其中的典型有:吉祥八宝,也称八瑞相,传说是佛祖得道时众神赠与的礼物,包括宝伞、金鱼、宝瓶、妙莲、白海螺、吉祥结、胜利幢、法轮。这八种图案可以组合成一个整体图案,通常以一组或单个的形象出现,绘制在墙裙木制装饰板上。“十相自在”,是由十个符号组成的形似佛龛的图案,多装饰于墙面、柱头等处。在建筑外墙做装饰时,通常用铜质金色“十相自在”镶嵌在边玛墙上(图5)。六字真言“唵(ōng )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吽( hōng)”,咏颂真言可消除贪、瞋、痴、傲慢、嫉妒以及吝啬这六种烦恼,是最简单易行的修行方法。把文字设计成图案,成为经典的咒语纹样,在转经筒、玛尼石、风马、建筑彩画中均有很多体现。“三宝”又称摩尼宝,指佛、法、僧,是围绕着火焰,三颗一组的宝石,代表佛的身、语、意,多绘制在椽头位置。曼荼罗,也称“坛城”,是藏传佛教纹样中寓意深刻、结构复杂的图案代表。图案绘制十分精美,以圆形、正方形为主,曼荼罗的绘制是高级的修行,代表人与宇宙相互感应的宇宙观。这种图案常绘制在建筑墙面和室内天花上。轮回图,表现藏传佛教六道轮回、生死流转的一种图式,又称生死流转图。六道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地狱道、恶鬼道。此图常绘制在佛殿门外廊内的侧面墙壁上,手持轮回图的恶鬼和六道中的场景栩栩如生。金刚杵,原为古印度武器,是诸神所持的法物,有破除妄想、愚昧、魔障的法力。金刚杵图案与法轮图案一起,常绘制在建筑大门的门扇上(图6)。

在藏族传统寺院建筑彩画上,除藏传宗教图案外另有许多吉祥图案。植物类的有莲瓣图案、卷草图案、佛手图案、牡丹图案、莲花图案、梅兰竹菊图案、石榴图案、仙桃图案等。动物类的有金龙图案、狮子图案、金翅鸟图案、龙众图案、麒麟图案、鹿图案、白象图案、凤凰图案、饕餮图案、喜鹊图案等。还有一类几何图案,如“万”字纹、云纹、如意纹等,无不体现吉祥美好的寓意。

除以上常用彩绘图案外,还发现有人物故事画,如《西游记》故事彩画;水墨山水画彩画;吉祥博古彩画;折枝花卉彩画等。不难在建筑彩画中发现藏汉建筑融合的痕迹。另有虎皮、骷髅等令人生畏的图案绘在护法殿门扇、门框上,以示威严。

三、结语

藻绘呈祥是建筑彩画的重要装饰意义,甘南传统寺院建筑彩画资源丰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古建彩画中的艺术珍品。因受地域、民族、宗教因素的影响,甘南古建彩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对其进行整理研究是对古建彩画艺术理论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王晓珍.甘青河湟地区藏汉古建筑彩画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2]龙珠多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装饰文化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2).

[3]侯启月,李沙.曼荼罗与明代官式宗教建筑彩画:以智化寺为例[C]//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特辑:2015.太原: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15.

作者单位:

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贾雯婷

上一篇:概念设计建筑结构论文下一篇:集成优化建筑电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