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启示传统建筑论文

2022-04-17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发展水平差距显著。加快农村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新农村建设涉及方面众多,文章以传统民居建筑为切入点,参考全国各地多个乡村建设案例,分析岭南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传统建筑保护活化的价值重要性及实践可行性。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有益启示传统建筑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益启示传统建筑论文 篇1:

中国建筑的理性传统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

摘要:回顾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识过程,指出理性传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结合创作实践说明,继承和发扬理性传统,并借鉴西方形式美学的合理部分,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理性传统;精华;形式;继承和发扬;建筑创作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对国外建筑师“抢滩”中国市场,中国几乎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现在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认真思考,对个人的创作以及中国建筑的发展都有现实意义。

一、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

西方文化自古以来对“形式”的研究十分重视。在西方文化中,把形式以及对形式的研究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在他们看来,形式代表着美的本质和规律,两千年来不同学派试图从数理、心理、伦理等不同方面来阐述有关形式的问题。西方建筑史所记载的那些著名的神庙、宫殿都是一种精确的数理关系的构成,黄金分割率以及比例、尺度等则是一种美的法则。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形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所谓“大象无形”、 “得意忘形”等观念几乎否定了形式和形式美的存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理性观念则深入人心。回想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内主流建筑杂志上仍满篇介绍国外建筑思潮、流派的理论文章而鲜有几幅建筑外观图片的现实,可以认为中国建筑文化一直保持着理性传统——理性传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

笔者通过对既往中国传统建筑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摘录了几条较易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传统建筑理性特征如下:

1)整体统一的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一个系统,不应该脱离这个系统来看。

2)建筑艺术内容的表达并不局限于各种具体构成部件, 空间重于构成,“实”为虚“存”,“实”为手段,“虚”为目的。

3)明显的轴线感。有单轴线与多轴线,按地形地貌及功能与空间构图确定,有导向与引人入胜的作用,序列、层次、变化沿轴线展现。

4)重视平面布局中序列安排与活动线上感受的变化。人工与自然、室内与室外、开启与封闭、展开与收束等逐步呈现,层次丰富,意境深远,迂回曲折,有限空间产生无限意味。

5)含蓄展现而非一目了然。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其内向庭院不同于西方的外向庭院。

6)独特的群体概念,以“间”成“栋”,以“栋”成“院”, 以“院”成“群”,栋虽小而群体大。“间”作为不可分割的单元体,自由灵活,因地制宜,不受程式拘束。有别于西方建筑的一般群体概念——由独立建筑组成。

7)设计标准化。以统一的模数统一结构、构造材料与部件的尺度。

以下结合笔者的创作实践,说明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在指导当代建筑创作的作用。

二、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在实践中的应用

新安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依黄河天险,南接秦岭余脉,西通长安,东接洛阳,古称“豫陕孔道”,历为古都洛阳的畿辅之地和西方门户。世纪广场位于新安县新城区南北中轴线最南端地势较低的坡地上。世纪广场是新城区空间序列的高潮部分,北面隔310国道邻县行政中心,南有巨型柱廊作为新城中轴线的收头,透过柱廊, 悠然可见南山。需要设计的项目为广场西侧坡地上的县电力公司综合楼,以及后来接手的广场东侧洼地上的县文化中心。

电力公司工程按功能分成营业、行政、调度、后勤四楼,县文化中心工程包含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三馆。

第一轮方案在布局和风格上,严格按照使用者所提 “四楼”、“三馆”的设计要求——各单体建筑相互独立,自成一体,沿广场两侧雁翅排开。但由于单体建筑面积小,风格不统一,而用地面积较大且地形狭长,造成广场东西边界结构松散,无围合感、纵深感,效果不甚理想。

第二轮方案设计将两工程一并考虑:两工程在广场周边共有七个功能各异的子项,它们之间在建筑风格上不仅存在工程内部子项间相互协调的问题,同时存在工程之间相互协调的问题——如何保证世纪广场周边建筑形象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成为关乎本轮方案成败的关键。中国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在这里发挥了作用。

1) 城市尺度层面上的广场边界。

通常广场应具有一定封闭性的空间和完整而单纯的实体边界,此时广场的相当一部分应处于实体边界——主要建筑物的张力覆盖之下。广场性质的确定在与其周边构成要素的联系中完成。有时,周边建筑甚至对广场性质的确定能起到决定性影响。两工程的规划设计在宏观上实质上就是城市尺度层面上对世纪广场实体边界的设计。

2)以“间、段、栋、院”为结构单元的“集零为整”的集群设计。

为形成城市尺度上的广场实体边界,单体建筑已经相对弱化为实体边界的片段,成为建筑“集零为整”集群设计方式中的“零”。

为不破坏世纪广场地段作为县政治、文化中心在城市形象上的完整性,根据用地狭长的特点以及建筑面积有限的前提,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提取具有一定围合感和纵深感的“院”——“三合院”作为广场边界空间构成的单元体,使两工程在建筑首先在空间构成模式上达成一致,产生协调和呼应。以类似传统建筑中的“间”概念的 7.2米柱跨作为构成单体建筑的最基本单元体。以三个7.2米开间构成的“段”作为高一级的单元体。以两至三个“段”构成的“栋”作为构成“院”的单元体。以“院”作为构成建筑群的单元体。广场东西两侧边界各由三个“三合院”由北向南沿纵轴线串联而成,序列、层次、变化沿轴线展现,总体上均呈“几”字型。第二进三合院面向广场敞开,使广场的轴线组织得到了强调和统一。在大的空间格局生成的基础上,由7.2米立面造型单元体大量复制形成的有层次的建筑立面,具有明确规律性的组织划分,服务于市政广场庄严神圣气氛的形成。从建成后的效果来看,虽未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却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

三、未来之路

如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对建筑的使用要求变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生存环境已经改变,将外显形象特征运用于新建筑而称之为民族风格的作法已经被历史证明不是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良方。与之相对应,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是属于思维中的概念,而非物化后的实体形象,运用时结合实际,创造或借鉴新形象不受拘束。借用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挖掘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理性传统,同时吸取西方形式美学的合理部分,重视对形式的研究,并把形式的塑造与前面提到的中国建筑文化的理性传统相结合,才能在当代建筑创作中走出新路。

参考文献:

[1]蔡德道.中国建筑理性传统与哲理的现代意义.建筑师,1989,8.

[2]程泰宁.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建筑学报,2005,5.

作者:薛文选 雷红岩

有益启示传统建筑论文 篇2:

岭南农村传统建筑保护活化的价值及实践探讨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发展水平差距显著。加快农村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新农村建设涉及方面众多,文章以传统民居建筑为切入点,参考全国各地多个乡村建设案例,分析岭南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传统建筑保护活化的价值重要性及实践可行性。

关键词:岭南农村;传统建筑;保护活化

地处岭南的广东珠三角地区已经发展为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发达经济群落,但是全省山地与丘陵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33.7%和24.9%,其间自然村众多,且交通不便,经济发展长期滞后,技术实力薄弱,人力资源外流,内需不足。在新形势下,岭南地区新农村建设不能单纯依靠外来经验或引进企业走工业化的老路,需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天然资源优势发展本土产业,同时加强乡村改造建设,增强本土文化宗族纽带认同感,积极整合多方资源,以科学发展观为前提,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自身的资源,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提升乡村内在经济推动力。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不高、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农村经济建设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然,岭南新农村建设是极其复杂的,所涉及的课题众多,笔者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仅以传统民居建筑为切入点,参考全国各地多个乡村建设案例,分析岭南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传统建筑保护活化的价值重要性及实践可行性。

一、河南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

郝堂村的民居多为砖混结构外贴白瓷砖的自建房,其地域属性、文化属性消失殆尽,而郝堂村引入生态环保机构(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立足自身文化,对本村进行改造,体现在村庄规划、建筑改造、城乡依存、有机农业、垃圾回收、村民教育等多个方面。

在建筑改造方面,其始终践行“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理念,设计乡村自建房时大量融入信阳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特色,采用传统手工艺帮助村民建造符合本土传统文化风格的民居,便于与当地自然环境充分融合。外墙贴瓷砖不但影响房屋透气也使房屋容易受潮,给居住者带来不适,而传统的砖材具有隔热透气的效果,冬暖夏凉。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村落可以吸引城市人前来旅游消费从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也给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提供了条件。

在传统建筑修复方面,让村民感受到传统民居的魅力。同时邀请本地建筑队参与施工,对其进行传统建筑施工工艺培训,这样不但继承了传统建筑工艺技能,而且为大面积修复老建筑积累了技术支持,豫南地区乡村的老房子也因此得到了新生。

当然在建筑规划修复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诸如村民觉得傳统建筑外观“丑”,会在砖墙外贴瓷砖等,在此过程中要耐心指导,循循善诱。另外,采用传统工艺建造房屋因投入高、工时长,不易被人接受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山西晋中市和顺县许村

许村是太行山脉一个不起眼的普通村庄,但是村中建筑包含了明清、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现代等各时期的建筑,其建筑历史脉络清晰。由于乡村规划研究项目小组的入驻,许村的历史文脉得以梳理,增强了村民对家乡强烈的认同感,同时一系列的房屋改建工程把乡村建设落到了实处。

首先,将废弃的建筑改造为艺术工作室,以“许村艺术公社”为名,并且将其周围建筑改建为酒吧、图书馆等附属建筑,收购大量乡村老式家具并组织村民一起布置,潜移默化地影响村民重新发现传统民居之美。其次,把国际艺术节引入乡村,在2011年促成了第一届中国和顺乡村国际艺术节。对外交流带来了环保等先进理念意识,其间,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或担任志愿者,或经营民宿。利用闲置粮仓改建的美术馆也将永久展示参展艺术家的作品。

在实践的一系列活动中,老建筑修葺与改建的费用、乡村规划研究小组多年来的无偿奉献、村民对提高经济收入的诉求、“许村艺术公社”未来如何发展、如何以艺术拉动经济发展等现实问题无法回避,只有当地政府、乡村规划研究小组、艺术家及村民多方联合交流,互助共赢,才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

三、福建漳州市南靖县田中村

田中村的传统民居“庆兴楼”沿袭了客家圆形土楼的建造方式,与其他村相似的是村中青年多外出务工或进城定居,“庆兴楼”只剩下十几位老人留守,老房子逐渐衰败。为了土楼的保护与发展,一个有建筑师背景的家庭与土楼居民签约达成协议,以承租的方式取得了30年的建筑维护和使用权利,并且成立了“土楼之友”等非营利机构,同时也发起了“土楼参观开放日”,在传统乡村建筑保护的基础上,以“庆兴楼”为基地探索未来项目创意合作的可能性。

在可持续性规划的前提下探索一种传统建筑的活化新方式,既保护建筑本身又不失建筑原始居住功能的活力,在常规修葺的基础上安装了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的水电设施、环保化粪池、厕所等。在土楼的保护过程中,原居民一直居住于此,根据居住者的意愿逐步向外界开放考察参观土楼的权限,而这一逐步推进的过程也为“庆兴楼”的复兴提供了积淀。

此项目以土楼主人与建筑师背景的家庭为合作双方,绕开旅游保护性开发、将建筑打造成博物馆、标本式的普通模式,探索出一条集原始居住功能、项目研究、国内外考察团接待于一身的独特道路,避免了旅游保护性开发的种种弊端,让受保护的土楼重新焕发出原始的生命力。

当然,此模式对合作双方,尤其是保护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保护方既需要专业背景支持,又需要不求回报的资金支持与热情,在大规模推广中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其对传统建筑的活化而非博物馆、标本式的建筑保护发展模式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将大有裨益,值得推广。

四、广东广州市从化区仙娘溪村

仙娘溪村水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经济相对落后,外出务工人员多,村内主要以留守妇女、老人、儿童为主。

2009年社工机构入驻该村(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旨在实现城乡合作、公平贸易、共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生活。驻村社工运用研究与实践的方式,以参与式设计联合村民进行乡村改造,包括村落规划、老房子改造、民宿建设及乡村产业、社区卫生等方面。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村民自建房破坏了传统建筑生态,在传统建筑保护与改建方面,根据现状按照建筑类型、保存现状、价值,社工机构将其归纳为:第一,保护类建筑,保存较好、可展现村落传统的建筑,包括祠堂、围屋等,提供资金定期维修;第二,风貌控制建筑,建筑风貌较好、形态不完整的建筑,可进行建筑结构及内部空间改造,外观需保留传统风貌;第三,建筑结构自建房,体量较大、对传统风貌造成一定不良影响的建筑,可进行适当的外观改造;第四,危房,建筑现状较差的被遗弃或用于饲养家畜的建筑,应拆除或改建,新改建建筑外观应与周围传统建筑协调。具体改造方案为:君安围改建为乡村旅社,杨氏宗祠和祖屋新龙围重新修复打造为社区公共空间,新龙围成为了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培训基地和农具博物馆。

与此同时,乡村建设活动与高校建筑设计专业团队合作,改造乡村公共空间,实施方案由社工组、建筑设计团队、村民三方合作公开讨论,达成共识。施工过程由全村村民义务投工建造,施工材料必须是村民捐赠或收集的堆积在村内的建筑废料,最后计算捐赠或收集建筑材料的数量与投工天数,张贴功德榜。这种三方合作不仅节约了材料成本,又清理了公共环境,村民通过参与式设计也增强了自身的自主意识、主人翁精神与文化认同感,拉近了村民之间的距离,而记录捐赠材料与投工天数也是对个体劳动付出的极大尊重。

仙娘溪村的改造在全国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其建筑的改造与维护占了比较重要的角色。有了建筑,才有了文化的载体,通过保护改造传统建筑改变乡村风貌,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青年返乡创业,仙娘溪村实现了有力的“造血”功能,也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四个案例的比较分析不难看出,每个乡村的共同点均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畅,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生产力落后,技术实力薄弱,外出务工人员多,村内人口主要是留守儿童、妇女及老人等,而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又为其发展带来可能性。郝堂村通过引进生态环保机构入驻,从民居改建入手恢复了完整的乡村风貌,传承了传统建筑工艺,为以后的推广积累了技术支持,同时发展乡村旅游,扩大本土就业机会形成了良性循环。许村引进艺术家建立艺术公社,举办国际艺术节,同村民一起改建传统建筑,在实践中收获文化自信,增强了家乡创业吸引力。而田中村通过签约方式将传统民居以托管的方式交由具有资质的家庭个人维护,从中探索出了一条非旅游保护性开发模式的传统建筑活化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仙娘溪村引進社工机构进村入驻,根据现状把建筑分类,实行参与式设计,组织村民参加实践,发展乡村民宿、生态种植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在全国具有示范带头作用。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所涉及的课题众多,全国各地乡村建设中对传统建筑保护与开发的模式不尽相同。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较大,由于人文地理环境不同,南北方乡村表现出了诸多的差异性,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乡村祠堂与宗族观念。北方地区宗族观念较为淡薄,宗祠数量少,南方地区尤其是岭南地区宗祠多且普遍十分华美,同时又结合绘画、木雕等多种艺术形式,大多成为地方建筑水平最高的建筑,所以在以血缘为纽带、宗族文化浓厚的乡间村落,祠堂等建筑是宗族凝聚力的标志,对族群凝聚力及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建设具有积极推进作用。因而乡村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开发不仅能够传承本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也可形成地方特色带动旅游、民宿、生态种植等产业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岭南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对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和活化应该立足于本土资源、传统风俗、祠堂文化等方面。本文通过以上四个案例的分析研究,希望对岭南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带来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左靖.碧山02:去国还乡[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沙安文,乔宝云,沈春丽.新农村建设与地区和谐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作者:周威

有益启示传统建筑论文 篇3:

北京老四合院改造中的色彩设计研究

摘 要:北京老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精髓,其建筑面貌反映了浓厚的京韵风味,并将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融于一体。老四合院那古朴、典雅、端庄的灰色调蕴藏着北京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建筑与色彩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使色彩设计成为北京老四合院改造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以南池子大街新四合院和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为例,从北京老四合院民居的历史风貌色彩研究入手,探讨改造项目中的色彩设计。

关键词:老四合院 灰色调 建筑色彩 色彩设计

北京老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其历史之悠久,分布广泛,在中国民居中占据首位,堪称汉族典型的住宅模式。如今,我们穿梭于北京旧历史文化街区时,所见到的四合院都是在老四合院的基础上改造过的北京新四合院——遵循了一定的老四合院传统美学特征,并融合了现代气息以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回顾北京老四合院的建筑色彩

老四合院建筑不以明亮艳丽的色彩为主调,而是以冷灰色为主,偶以红、绿、蓝、黄等色修饰局部。大面积的坡屋面覆盖着灰色的瓦片,与建筑的青灰色清水砖墙,形成北京四合院所特有的灰色调建筑群,显示着一种朴素的城市平民文化。同时,灰色调很好地衬托着紫禁城的金碧辉煌。北京四合院民居建筑群的色彩从宏观上鉴定分析:无论从色彩的明度还是纯度上都是高度统一的灰色调,弱对比;色彩的明度是中短调,色彩的纯度是低短调。从微观角度来观察分析四合院民居建筑:红色的大门在青灰墙界面中交替出现,谦和的灰色把浓重的红色强有力地迎入人们的视野,呈现出强烈的四合院红门印象。踏入四合院,在灰墙的衬托下,可以看到浓重的红、绿、蓝、黄等装饰色彩,给人以浓彩灰调的视觉感受。灰调由灰瓦和青灰色砖形成;浓彩是指点缀其间的红色大门和青绿建筑彩画等,它们协调地组合在一起。北京四合院色彩群基本以青灰色为主色,大红色是搭配色,绿、蓝、黄、金色为点缀色的色彩组合。如此的色彩运用与厚重的建筑形体相互搭配,凸显了北京四合院的朴素自然、大方庄重和古朴典雅。

北京老四合院的建筑色彩以宏观的“灰色”与微观的“鲜艳”构成的强烈对比来达到艺术审美、文化观念和社会秩序的统一,展现着北京历史、地域所形成的色彩风貌与城市平民审美需求之间的差异。传统四合院的魅力凭借这些不同环境因素的色彩融合得以展现。

二、北京老四合院传统“灰”与现代“彩”的融合

色彩是建筑的活力与生机,没有色彩,建筑将会失去光辉,只剩下单调的躯壳。建筑色彩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是城市色彩的主角。建筑色彩设计彰显了一座城市的魅力与文化内涵。

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的中心,是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放眼望去,各种颜色交相辉映,时尚绚丽的色调是目前北京新城区的色彩样貌。以冷灰色为主调的老四合院建筑,与这个现代气息浓厚,建筑色彩斑斓的北京显得方枘圆凿。因此,关于老四合院建筑色彩的改造我们应进行多方面考虑,使北京老四合院传统“灰”与现代“彩”有机融合,既体现传统文化又融入了现代元素。例如:南池子大街和菊儿胡同老四合院色彩的改造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1.南池子大街新四合院的色彩改造

南池子地区的改造工程,是北京市在历史文化街区开展的首个以四合院改造为主的改造项目,也是北京市对传统四合院维修、改造、保护利用的探索性试点工程。又由于南池子坐落于世界著名历史文化遗产——故宫的建设控制地带以内,其街区本身又是全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使得南池子地区的改造工程,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界人士分别从故宫外围传统环境的延续、胡同的保护、原有四合院、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提高生活环境水平等多角度给予评价。

改造后的南池子大街,全部建筑仍以北京传统民居的青灰色为基调。大部分建筑都是灰色外墙,红漆大门,黄色门钱,白色的石质门墩,青蓝等色彩装饰的建筑构件。这些色彩的运用是依据从前传统建筑的色彩规律进行改造的,改造后的新建筑与老四合院原本清幽淡雅的气质衔接自然、浑然一体。今天的南池子大街,建筑色彩总体保持了原有的冷灰色调,但建筑色彩的明度大大提高,相比传统街区整体显得炫彩、亮丽。

2.菊儿胡同新四合院的色彩改造

古朴典雅、青砖红檐的菊儿胡同,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止南锣鼓巷,居住着200多户居民。它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镶嵌在古老的京城。菊儿胡同三号、五号、七号曾是清光绪大臣荣禄的宅邸,由此可见,菊儿胡同是一处充满历史文化色彩的地方。自1978年,吴良镛先生带领的清华城市规划教研组对北京市旧城区整治展开了调研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局部翻新、改建、扩建,整体更新以及内部整治、清理、装修等改造措施,大大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和传统居住区内生活、工作与就业环境,形成了一个功能多样、新旧建筑并存的混合居住区,进一步维护了北京旧城区传统“胡同加四合院”的城市肌理及“大干道—大街坊—小胡同”的街巷体系,为北京旧城居住区的更新改造作出有益且成功的尝试。

改造后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建筑整体仍以“灰”为主色调,屋顶一改青色面貌,由黑瓦搭建,原本青砖堆砌而成的清一色灰墙,现粉刷为白色墙壁,建筑体不时以稳重的暗红色修饰细部,提醒人们这是一组既谦逊又不失活力的建筑群。以红、黄、蓝、绿等色修饰部分建筑构件,使整个胡同的建筑色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焕然一新。

从建筑形式上看,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参考了江南传统民居明朗亲切的色调,融入了一抹来自水乡的清新秀丽,将江南的建筑形式迁移到北方,通过与地域文脉的碰撞与交融,营造出新的场所氛围,同样的粉墙黛瓦,在这里却饱含着皇城脚下的大气与严整,并同北京旧城区的肌理实现了统一,使居住环境注入了新时代的气息,保持了传统建筑文脉的延续性,是中国南北传统民居文化的融合与升华。这种改造是基于对地域特色、周围环境、建筑色彩等方面综合考虑而定位的。改造后单一的灰色基调并没有让人觉得枯燥乏味,通过加入时尚、艳丽的元素,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法让新四合院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3.老四合院建筑色彩的继承与发展

建筑的色彩不仅具有本身的特性,同时还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递媒介,它彰显了人类附加在其上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区域、城市、国家的文化。灰色调是北京老四合院民居建筑的标志性色彩,这种色彩蕴含着一定的哲学思想,它承载着北京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映射了北京地域、环境及民俗文化,体现了极高的史学价值。

四合院的灰色调颇具艺术特征,它是由文化、地域和建筑层级等多方面来决定的。目前北京大部分改造后的新四合院仍然以灰色调为主,一方面再现了历史,同时延续了建筑的文脉,尽可能还原一个原汁原味的古都风貌,其建筑色彩内涵得到充分的继承与发展。

三、老北京四合院建筑色彩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对历史旧街区的改造工程仍在继续,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问题,如建筑色彩原真性的缺失,人性化、个性化设计有待提高等。

1.建筑色彩原真性的缺失

主要表现在色彩属性差异和色彩三要素的差异两方面。例如南池子大街的色彩在局部处理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改造后建筑某一部分的色彩尽管与原来部分颜色相同,但色彩明度及饱和度存在差异。这种色彩属性的差异使建筑本身艺术思想发生异变,减弱了南池子大街朴实淳厚的街区特色。如,改造后的建筑构件虽然按原有色彩样貌进行了修饰,但是色彩属性存在差异,与之前建筑的色彩略显明亮、艳丽,那种淳朴 、谦逊的品格略逊一筹。

2.建筑色彩独特性的流失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和环境,在文化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反映在建筑上,其风格、色彩也有所不同。因此,老四合院建筑色彩体系是其独有的。若改动这种体系,建筑将会发生质的变化。例如菊儿胡同老四合院建筑,改造后的色彩虽然较为成功,能很好的融入环境,但却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建筑改造前后的色彩存在差别,新四合院无法再现传统四合院的原有风貌。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传统四合院的色彩原貌——青砖灰瓦的青灰色调。改造后四合院建筑整体虽然仍为灰色调,却由青灰色调变为灰白色调,在原有青灰色墙面外再粉刷一层白色涂料,这使得新形成的灰白色调较之前的青灰色调传达出截然不同的建筑韵味,带给我们别样的视觉体验与色彩感受。

另一方面,新民居建筑色彩失去了独特性。菊儿胡同特有的青灰色建筑色调,使它区别于其他民居形式。改造后的菊儿胡同四合院建筑色彩趋向于灰白色调,这种色调是江南民居建筑的主要色调,使新四合院建筑失去了原本特有的色彩面貌和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四、总结

北京四合院是我国古代诸多传统民居形式中颇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集各种民居形式之长于一身,在华夏民居建筑中堪称典范。其色彩具有深厚的史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独具意蕴的灰色调成就了它优雅、质朴的风格,散发出浓厚的京韵意味。在时尚潮流迅猛来袭的时代,对于北京这个色彩斑斓的大都市,我们应赋予老四合院灰色调的传统建筑一片自由呼吸的空间,把握其色彩特征,使其色彩得到继承与发展。

关于老四合院的改造,我们应辩证的看待,既要看到取得的成效,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不断寻求科学方法还原这一历史建筑,通过院落、房屋的高低错落、出入闪躲,创造胡同四合院的自然和谐氛围与历史厚重感,避免街道僵硬、建筑雷同、房屋呆板、平面缺少变化等缺陷,做到修旧如旧,不着痕迹,创造“虽为依次规划设计,宛如历史自然形成”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怀宇. 历史民居建筑改造中的色彩设计[J]. 文艺研究,2010(6).

[2] 王其钧. 中国传统建筑色彩[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 程志永. 探求建筑传统文脉的保持与延续的手法——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启示[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0,12(1).

[4] 徐小东. 我国旧城住区更新的新视野—支撑体住宅与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之解析[J]. 新建筑,2003(2).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杨梦杉

上一篇:绿色施工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管理会计评价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