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装饰传统建筑论文

2022-04-17

摘要: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传统建筑文化中,传统窗式曾经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顶峰。作为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窗式艺术对中国独特的传统建筑文化风格形成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窗除了行使透光、通风等基本功能外,本身也有着独特的装饰性。本文就对窗式这种传统的建筑构建做主题,探讨其装饰艺术特点及其装饰工艺以及它在现代设计中的重新解构和运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现代装饰传统建筑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现代装饰传统建筑论文 篇1: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

摘 要: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是一种经历历史与人文变迁的沉淀,是长久以来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经过时代更替后留下的精华部分,与时下最具潮流的建筑相比,依旧毫不逊色。近年来,国内很多城市对旧城、旧街区进行改造,这些改造都是运用现代建筑手法让旧建筑重新焕发传统文化的光芒。

关键词:传统建筑元素;现代建筑设计;应用;传承

引言

随着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设计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全盘西方化到现在更加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这充分反映出随着我国教育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为了更好地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需要首先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内容进行分析。

1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价值

1.1拓展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及方式

现代建筑设计的本质,就是将设计人员脑海中的想象变成现实,足见设计者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自然也成为了判断建筑设计优劣的重要标准。不管是设计者的思想变化,还是对建筑元素的应用,都是出于变化之中的,需要结合建筑设计实际需要实时进行调整和补充。传统建筑元素,不单纯是设计中的点缀,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风情都是共存的,在不同文化熏陶下所呈现出的文化元素也是各有春秋。这些多种多样的传统建筑元素,不仅拓宽了现代建筑设计的设计思路,推进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及方式的创新,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及文化价值。

1.2丰富了现代建筑中的设计元素

我国拥有漫长的历史,在千年的发展中出现了多样化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在现代装饰设计中运用这些传统元素的方式,设计者不但可以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还可以进一步丰富装饰设计的多样性,以实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大部分发源自民众的日常生活,因此能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不但可以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满足人们在当前时代下对于审美体验的追求,促进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

1.3增强现代建筑设计的文化底蕴

对一个建设设计方案的审视,最为直接的就是看设计形式和设计内涵是否保持协调一致。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往往通过外部设计形式来表现建筑背后所蕴含的设计内核。设计理念对设计方案价值及内涵具有重要影响,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将传统建筑元素融合到建筑设计之中,无形之中增强了现代建筑设计的文化底蕴,使得现代建筑更具时代张力以及形象表现力。特别是,我国很多现代建筑设计受到了西建筑设计理念的影响,将传统建筑原色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之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提升了现代建筑的文化价值。

2现代建筑中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与传承

2.1建筑构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传承

传统建筑构件包括斗拱、基座、门窗等组成建筑的各个部件,而传统建筑元素在建筑构件方面的应用于传承,就是对传统建筑构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应用。最具代表的建筑就是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馆,中国馆的设计主题是东方之冠,其设计灵感就来源于传统建筑元素的斗拱,一层层向外挑出,规范整齐,确是大有乾坤。从上面俯瞰中国馆,还会发现中国馆的上部设计也具有巧妙之处,网格架构,经纬分明,其设计灵感则来源于古建筑设计常用的九宫格结构,中国馆整体设计所表现出的正是中国民族文化中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将独具中化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美展现的淋漓尽致,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间的碰撞,向世人展现独树一帜的中化民族之美,中国馆也是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建筑元素应用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设计案例。

2.2传统图案及文字元素的运用

我国传统文化富含不同类型的元素,包括民族风俗、地域文化、传统图形等。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图像的使用不可忽视,充分利用图腾元素能够传递出深意。有些传统图形发展至今,其寓意发生变化。在景观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其加以利用,可以展现浓厚的文化氛围。运用传统图案应从设计的实际需要出发,切不可墨守成规,应根据实际需求予以适当创新。从目前的建筑景观设计来看,汉字元素的应用较为普遍。汉字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现在商代,随着朝代的变迁,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可以说,汉字在传统文化中是极具代表性的。现代设计师对甲骨文的喜好程度较高,在设计中经常运用。例如,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选择的就是“斗冠”造型,红色带来明显的视觉冲击力,其外墙装饰十分富有特色,对“叠篆”的充分运用使建筑呈现出浓郁的东方韵味。该建筑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予以有效融合,堪称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典范。

2.3积极借助传统元素来营造各种不同的意境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这就使人们更加注重建筑装饰的意境,为了体现不同建筑物的特点,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物的用途,积极应用传统元素来做好意境的营造,例如在对茶馆进行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过程中,就要结合人们对品茶的意境追求来积极应用传统元素,品茶是一项非常高雅的活动,与喝酒有很大不同,品茶过程人们需要的是安静的氛围,所以在建筑装饰的色彩上不能过于鲜艳,大多都会选择非常古朴的色彩,秦砖汉瓦或传统的木质结构都是十分适宜的,同时室内的各种装饰物都要体现出古典文化的特点,积极应用传统文化中雕梁画柱等文化元素,也要将传统文化中绘画、书法、艺术等内容积极应用,搭配各种绿色盆景来营造出一种非常适宜品茶的氛围,人们在进入茶馆之后,立刻就会融入到品茶的意境中,借助茶汤淡淡的清香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对于缓解人们的压力和调节情绪能发挥出非常积极的作用。

2.4空间布局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于传承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学习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将庭院与现代建筑融合在以此,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几何在一起,建筑不再是冰冷的砖瓦,而是有温度的、有情感的寄托。苏州博物馆其设计所采用的是分散式布局,主要是由六个大小不同的庭院内外串联在一起,室内与室外空间不再独立存在,而是相互渗透联系,形成完整的情境空间。苏州博物馆的主庭院是一座山水园,其设计灵感是来源于古典园林,所以在山水园中处处可以体会到古典园林的魅力,铺满鹅卵石的池塘,小巧别致的假山、八角凉亭、婆娑的竹林等构成了整体的山水园,仿佛一幅生动的水墨画,一石一草,都是风景,建筑美、艺术美、文化美、传统没交相融合,展现出来的建筑特色让人眼前一亮。

结束语

传统建筑元素是以建筑为载体的文化体现,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渗透的重要形式之一,现代建筑设计是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融合后的产物,随着西方建筑文化影响的日益加深,傳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应发挥传统建筑文化的包容性,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结构设计、材料选择、装饰手法等方面增加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如此,不仅能突出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底蕴,同时也能增强时代感,以满足新时期人们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多元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恺.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居舍,2020(20):97-98.

[2]郑俊贤.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明日风尚,2019(05).

(朗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作者:李佟

现代装饰传统建筑论文 篇2:

中国传统建筑窗式的装饰性研究综述

摘 要: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传统建筑文化中,传统窗式曾经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顶峰。作为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窗式艺术对中国独特的传统建筑文化风格形成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窗除了行使透光、通风等基本功能外,本身也有着独特的装饰性。本文就对窗式这种传统的建筑构建做主题,探讨其装饰艺术特点及其装饰工艺以及它在现代设计中的重新解构和运用。

关键词:传统建筑;传统窗式;装饰设计

前言

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感染力,取决于它综合运用建筑的艺术语言(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等)构成的意境,以引起人们的共鸣、联想。而装饰是建筑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建筑的风格特征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建筑装饰,由此可以看出装饰艺术在传统建筑中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各种装饰手法要依附于建筑的基本构件来表现,而窗就是承载这些装饰的最为重要的界面之一。近年来东方主义复古风在世界掀起,使传统窗式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中国传统窗式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审美等很多方面相结合,这种中国建筑中独有的风格和式样,不断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它的精美绝伦的装饰功能,对于不定性空间的创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借景寄情,意境创造等都能给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一些新的启示。就目前我所能查阅到的资料来看,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成果。传统窗式本身属于建筑的一部分,在传统建筑中称为小木作,所以在建筑学上对其有一定的研究。无论是从建筑史,建筑的营造技术或者是从建筑装饰方面都有一定的篇章提及到传统窗式,而把这种传统窗式作为单独的对象来研究只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而且并不完善,现代室内设计多数把传统窗式当作一种符号应用于现代设计中,而对传统窗式的文化底蕴的研究及其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启示相对比较欠缺。本文就对中国传统建筑窗式做主题,从其古代发展状况、现代研究状况以及它在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来综述。

一、古代建筑窗式发展状况

窗(window);(1)“窗”本作“囱”(cong),小篆字,象天窗形,即在屋上留个洞,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来灶也叫“囱”)。后加“穴”字头构成形声字。本义:天窗。(2)同本义。也作“囱” [window]。泛指房屋、车船上通气透光的洞口。各种著作中各有表述。《说文》:囱,在墙曰牅,在屋曰囱。《考工记·匠人》:窗,或从穴。四旁两夹窗。王逸《鲁灵光殿赋》中注解为:“窗助户为明。” 天窗绮疎。《论衡·别通》:凿窗启牖,以助户明也。归有光《项脊轩志》: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北朝乐府《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明·魏学洢《核舟记》: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以上是古代最早时期对窗的定义,但仅仅只限于对窗本身的功能而言。真正让我们见到建筑窗式具体形象的还是通过汉代的明器。汉代明器再现了当时房屋的真貌,我们可以看到位于立柱之间的落地窗和上下分为两段的窗等等。而到了宋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了一个高潮。当时,朝廷颁行的《营造法式》记载了宋朝建筑从总体形象到内外各部分的装修式样。窗式也从此开始被列为“小木作”部分。通过《营造法式》可以告诉我们宋朝建筑的窗式形式多样,装饰华丽,已成为建筑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后明清两朝留存至今的建筑向人们展示了当时建筑窗式的大量实例,使原本具有实用功能的窗成了建筑装饰的特点,成了表现建筑人文内涵的重要部位。通过对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显示,古代对于传统建筑窗式的研究只停留在窗式本身,或者是以时代描述性的文字进行记录,全面性、系统性、深入性的研究资料还是比较缺乏的。

二、现代的研究状况

现代中国对于传统建筑的研究可以说是比较完整的,并且从更加细致的角度去发现建筑背后的文化和审美。多种资料着重于从中国文化底蕴和审美角度去探讨中国传统窗式,如楼庆西说编著的《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王抗生《园林门窗》,彭才年,翟利群,马本和,《中国传统建筑门窗》等。有部分文献书籍是在谈论建筑窗式的同时提及到了它的装饰性,但并没有更加深入透彻地去研究传统建筑窗式的装饰内容、装饰工艺、装饰材料以及政治、文化、经济、宗教、地域等多方面对其的影响。例如,有些研究窗饰的文章中只单纯地针对窗饰的形式、色彩、雕工工艺几个方面来阐述,停留在研究窗饰中“饰”的这一表面层次中,并没有深入细致地去剖析窗饰与窗的关系,没有将承载这些装饰的最为重要的界面之一 ——“窗”交代清楚,更没有细致的去分析当时的文化背景、生活水平等因素对窗饰的影响。另外,在探求传统窗式之美时,并没有将其深化到同现代设计相结合。只有将中国传统窗式这一艺术形式作为现代装饰的一部分,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才能有新的活力前行。

三、建筑窗式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窗的实用功能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集装饰功能和实用功能于一体的中国传统窗式却因为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发生变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从现代装饰设计的角度来研究中国传统窗式,目前的理论还比较缺乏。近几年大多数研究人员都是将目光集中在室内设计中传统窗式的运用研究中,没有深入全面地去将传统窗式在现代装饰设计中涉足的领域扩大,黑川纪章曾说:“不要只把看的见的东西作为传统搬到现代建筑中来,而要注意那些眼睛看不见的东西”。那些眼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固然重要,可是隐藏在其背后的文化,审美,生活方式等等也是要值得思考的。

众所周知,窗户不仅是一种表情,甚至是一种精神的表达。有篇报道至今记忆犹新:二战结束后,战败的德国千疮百孔。一个外国记者在柏林市区闲逛时,发现那些家徒四壁的德国居民,家家个个窗台上摆满鲜花。记者感慨: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民族,他们一定会创造奇迹。果真,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崛起,记者的观察是敏锐的。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存在人们生活的窗只有空洞的建材展现。对传统建筑文化也要加以创造,并简约化,这样才能设计出有中国文化神韵的现代建筑。建筑传承传统文化的延续,就是要建筑设计师们在建筑设计时要多方面考虑,既能采用现代的材料,但又能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表现地域特色。真正的中国建筑必须基于建筑师对于传统和今天的中国人的社会生活、行为准则的深入理解,弄清楚传统建筑当中优秀的成分与今天的人到底有什么关系,与今天人的精神状态、生活水平有什么关系,这些理解和判断最后要反映在建筑的形式上,这样的建筑才能称之为现代的中国建筑。现在,外国的建筑文化在我国渗透的面积越来越大,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外国文化,并不失去中国文化?

中国地域广阔,传统文化也不拘一格,所以在传承民族文化时,也要考虑地方文化特色。即使我们的建筑做到了民族风格,但也不能忽视与当地文化结合。像成都的清华坊,在做中国特色民居方面很有代表性。但它在成都做的是江南民居风格,如果能结合当地的巴蜀文化就更有特色了,当然这对设计者来说是个难题。那些我们称之为好的建筑,无论是中世纪的、封建时代的或原始时代的,都是对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有准确理解和表达的建筑。好建筑一定是表达了当地的社会发展和人类争取自由、争取更加完善的生活环境的努力,或者说,在重新定义人和物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有所建树。只有这种建筑才能帮助我们认识人类的历史,如人类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生活,人怎样看待自己等等。

四、结语

中国有着自己很优秀的文化,建筑装饰上也有很多可供后人学习和模仿的长处。在全面学习前人对中国传统建筑窗式的发展、形式、装饰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要从窗式发展时代特征、不同地域特征、装饰内容、装饰色彩、装饰材料等方面系统研究和分析,能够为以后的艺术工作者提供一个很好的理论依据。同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要勇于创新,在对传统建筑窗式的装饰性有了深刻理解以后,讲其元素进行抽取,信息进行捕捉,灵活地运用在各个设计领域当中……后人做的,只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中国传统建筑窗式发挥到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 学位论文:罗曼. 中国传统窗式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重构[D]. 广东:汕头大学,2009.6

[2] 专著、图书:潘谷西、何建中. 营造法式解读[M].上海: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5

[3] 专著、图书:楼庆西.《户牖之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1

[4] 期刊:赵丽雅. 中国古建筑中的窗[J].《文史知识》1988.1(1)

[5] 专著、图书:马未都.《中国古代门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

[6] 期刊:殷念平、赵思毅. 中国古代建筑窗饰艺术赏析[J]. 《建筑知识》2007.3

作者:段勇 王燕翔

现代装饰传统建筑论文 篇3:

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类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摘要: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作为我国优秀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其地域特点,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文章首先对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进行类别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的特点优势及传承价值。探讨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类文化創意产品现状,并结合其价值、发展趋势等角度对文创开发及创新设计方法以启示。

关键词:京津冀;传统建筑装饰;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11-0052-02

建筑作为人们的生活空间,与人的作息、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的期待、对生活的感悟、不断积累的建造经验以及对于美学的理解逐渐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并通过各式建筑装饰纹样来体现日常生活和对未来的向往。这使得建筑及建筑装饰纹样本身不再只是普通的物质需要。在不同程度上,也成了人们精神寄托的载体,使其拥有了深刻的内涵,而建筑及建筑装饰纹样的传承也备受关注。同样,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产品在过去的时代并不被当作消费品看待,常会忽略它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价值,然而近几年,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文化创意产品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总体来说是积极健康的,并且朝着更好更快的趋势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有问题需要完善。

1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解析

中国曾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所以在中国辽阔的地域内,各地方的建筑都各具特色,技艺高超,装饰手法多样。所谓建筑装饰就是附加于建筑实体上的附加美,其产生是和建筑本身的各个构件相结合的,是对这些构件进行加工而形成的一种建筑装饰,在建筑的内外表现上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其使用寿命;改善使用条件,使人感到舒适;增加建筑美观度,美化环境,尤其在我国古建筑上能弥补部分外观轮廓简单的劣势,这些装饰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赋予平淡无奇的形状以新的生命力。

建筑装饰艺术利用其基本的造型方式,如色彩、光影、材质、内容、自然要素、附属陈设等表达了一套完整的富有中国传统内涵的建筑装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是大部分装饰元素题材的最大特征。如“鹿”寓意疆土帝位,取谐音“禄”;“蝙蝠”谐音“福”;太平有象(祥)”;“三羊(阳)启泰”;“金鱼(玉)满堂”;“喜鹊示喜”;等。民间的传统手工艺人把生活中人们祈求的美好愿望进行汇总,并将自然生物的谐音、事物的象征或民间故事等题材灵活的组合起来,从而寄托人们祈福求祥、消灾避邪的愿望,突出题材与人们生活、情感最直接的沟通。

2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类文化创意产品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随着经济全球化,在文化发展潮流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市面上能见到的京津冀文创产品种类繁多,京剧主题、年画主题、古今著名建筑、神话主题、科技主题等等,并且大多围绕北京为主。眼下十分火热的故宫文创就是典型的例子以拥有悠久历史的故宫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在游戏、饰品、摆件、彩妆等等载体上进行文化创意设计,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目光,拉进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之间的关系。而对于天津以及河北地区,其文创开发相对较少。关于传统建筑,大多数文创产品选择通过呈现整体建筑来传播其文化,丰富文化的精神价值。单独针对传统建筑装饰纹样进行设计传承的则相对较少,部分纹样多以辅助装饰的图案形式出现在各类文创产品之中,而并非设计主体,没有具有针对性的完整设计体系,缺乏创新意识。

3京津冀传统建筑装饰类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方法

3.1认清文创产品价值

传统建筑装饰纹样有着独特的价值,每种价值都可以和生活、文化紧密相连,从而运用到产品的设计中,引申出不同的设计思路。首先是物质性,古建筑是建筑建造手法、建造特征的遗存。通过古建筑,我们可以探究深层的人文风俗,了解当时工匠的建造方法,并推测其建造过程,分析建造逻辑,对于传统建筑装饰,大多认为是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因此,古建筑也称得上是建筑技艺的传承载体。而精神性,是古建筑及装饰纹样对历史的见证,是对其所处时代的人文风貌、地域特征、社会精神状态、物质状态的反映。古建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通过这两点价值思路,我们可以深入探究不同时期的人居,人文,从而对文创产品的设计进行定位,抓住设计对象的核心传承点并结合现代设计风格、大众兴趣、现代科技技术对所设计的文创产品加以创新。

以位于北京新街口八道湾胡同的北京三十五中高中新校园设计为例,该设计在保护的前提下将鲁迅旧居、沿着前公用胡同的诸多保护院落和一些挂牌古树等丰富而又颇具挑战性的历史和文化要素融入校园的设计之中。

传统与现代在建筑形成微秒过渡,不同大小的院落与鲁迅旧居相互呼应并与曲折的八道湾胡同一起形成了外边界相对规整的封闭,内部空间错落起伏延续了老北京以院落为特征的城市肌理,并将中国传统书院文化与现代开放教育思想融合。

3.2考虑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认同感

好的设计需要设计师针对每一次的文化主题进行研究和解读,并对消费群体进行调研,寻找设计点。用户需求代表了一款产品最原始的需求愿望,深入研究用户需求可以发现市场上产品缺点和竞争优势,也可以根据其痛点定位新产品的设计,这需要设计师有很强的感受力和同理心,而不是单纯的去设计一款看起来还不错的产品。

同时,任何产品都是需要在不同的框架或者规则下开发出来,京津冀传统建筑装饰类文创产品的开发首先应该对地区传统装饰脉络进行重新梳理,归纳总结其装饰风格种类等,了解整体风格体系,从而更好的引出新的文创产品类型,通过建筑装饰元素或形式的分类,对所设计的文创产品进行分类,将消费者对该文创产品的需求了解清楚,并形成认同感,也可以让人们更充分的将京津冀传统建筑装饰文化表达出来。文化创意产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并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通过中华文化认同感来引申出对京津冀传统建筑类文创产品的认同感,继承和发展的同时中国国情并吸收西方文创文化的优势,从而更好的改善自身的不足。

3.3结合传统建筑装饰元素

为了带动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旅游业等协同发展,丰富设计元素,我们可以将京津冀的文化形象整体化再进行旅游营销,使北京的游客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游客,而是京津冀共同的游客。充分结合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的多样性,形成特有的文化符号,满足不同人群所需要的基于任何一种装饰纹样的文创产品,是历史悠久的建筑装饰内容在现实背景下的传播途径之一,也可以以此作为扩大装饰元素的途径。

研发高品质的文创产品,并使京津冀传统建筑装饰文创开发精神走进校园,与相关专业学生共同探讨设计,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有助于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响应文化自信的号召,将真正的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融入国人的文化精神生活中,提高国人审美品质,达到广泛宣传、广泛吸收创新设计想法的效果,并设计出更符合大众精神、物质需求的文创产品。

3.4运用现代新材料

随着现代装饰材料的发展,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装饰材料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传统建筑雕刻装饰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必将把传统建筑雕刻装饰艺术带向新的领域和空间,新兴的文创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通过使用环保纸质或其他新型环保材料达到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并与手工业相结合在所设计的文创产品中加入多种功能例如折纸、拼装,填色等,使其成为具有独特性的传统建筑装饰文化传播媒介,以此提升区域文化,并借助文化創意产品的平台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体现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文化在国人生活中的的作用。

4结论

建筑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生活的见证,是我们最宝贵的物资文化,在我们现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多数人都品尝着快餐文化,而通过制作将手绘和设计结合在一起的文创产品这种新颖的文化传承点可以唤醒多数人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热情,让更多的人主动去了解传统建筑,在设计和实践中创新,丰富国人生活。

本文系天津理工大学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京津冀地区传统建筑装饰文创产品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810060122)。

参考文献

[1]黎文勤,徐雯君.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2 (08).

[2]谷德设计网.北京三十五中高中新校园/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基础教育建筑设计研究中心.

[3]李晓檬,吴巍.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J].中外建筑,2013

[4]吴巧红.创新京津冀文化旅游产品[J].旅游学刊,2014 (11)

[5]于永苓.浅议天津砖雕[J].山西建筑,2010 (09).

作者简介

贾云琪/1998年生/女/内蒙古乌海人/本科/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天津300191)

作者:贾云琪

上一篇:企业统计信息管理论文下一篇:绿色施工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