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旅游景区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创新。当前,我国大部分旅游景区还是采用粗放型管理方式,尽管能够在短时间内为旅游景区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旅游景区开发管理方式会对景区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破坏,造成旅游景区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不利于旅游景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论文 篇1:

生态环境保护下城市规划生态化设计研究

摘要: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好的前提,生态城市建设下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有助于城市采取切实有效的科学方式,提升城市的生态化水平。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前期,重点在于提升城市化水平,改变原本村镇落后的社会面貌,过程较为粗放,片面追求速度,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生态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城市规划部门来说,做好在生态环境保护下的城市规划生态化设计研究是现阶段城市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助于我国城市生态化建设水平提高和人居环境改善。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城市;城市规划;生态化设计

引言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城市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这对建筑领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然而,由于部分地区的建筑领域生产过程过于粗放,对城市环境造成较多的消极影响,在此环境下,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绿色城市建设理念也愈发认可。绿色建筑凭借其自身优势,能够充分满足环境保护的社会发展需求。绿色城市设计理念的核心是生态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注重绿色城市设计理念的应用,以促进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设计概述

生态城市理念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所谓生态城市,主要包括对于环境资源的节约使用、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良性发展的气候环境、微生物多樣性发展等。生态城市建设包括广义上的生态城市建设和狭义上的生态城市建设。广义上来说,是从文化和价值观的角度来衡量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依据生态学的概念打造人居、自然、经济协调发展关系,这种理念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社会发展;狭义上来说,即从生态学原理出发,重点研究城市生态领域。在此基础上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形成一种群众生活环境满意、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可持续、生态环境友好、可实施程度高的城市规划设计模式。

2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历了全面改革发展的历程,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受到传统发展理念及相关问题的影响,我国城市在产业结构、经济模式、生态环境、民生工程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城市规划设计不仅影响着当下城市的建设发展,还会对城市未来发展中的产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而共享发展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其一,有助于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如前文所述,共享发展理念需要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根据发展现状和远期规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城市规划设计中融合共享发展理念,有助于实现对城市产业资源、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维持城市建设发展方式的科学性。其二,有助于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共享发展理念是在现代各类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都是逐步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关键。因此,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必然会对现代技术进行深入应用,而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有助于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3生态环境保护下城市规划生态化设计思路

3.1贯彻落实生态城市建设理念

城市的发展方向优化与成效提升都需要依靠城市规划设计来推动,城市规划设计将决定城市建设的最终效果,因而在城市的规划设计活动当中贯彻落实生态城市建设理念,来实现最终城市建设的生态化目标。要将生态城市建设作为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具备生态保护意识。规划设计人员需要对生态城市理念有明确的认知,能够理解其真实价值,并清晰认识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开展城市生态规划工作,促进生态效益在城市规划当中能够彻底发挥,推动城市发展健康性的提升。在生态城市规划时,需要将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度进行准确分析,在设计期间对两者的平衡性进行有效的调整。可以先对城市当下的结构分布情况进行掌握与分析,从整体角度对平衡度进行调节,让规划后的城市能够以平稳、有序的状态启动运行、发展。还有就是对城市内部空间的密度分化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城市生态资源设施能够被充分利用,并且保持便捷性,具体来说就是对城市人口数量、交通构架、建筑分布等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

3.2优化城市主体功能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者需要结合城市发展现状,以互联网为共享中心,替代传统的城市空间规划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城市规划设计信息平台。基于此,对城市主体功能进行优化,形成系统化的、有序的、有规划的设计体系。其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区级共享。社区是现代城市最为基础的构成单位,与每一个市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利用综合化的信息平台,对社区医疗、养老、教育资源进行细分,为社区居民提供可靠的家政服务、就业创业等资源支持,是整个城市民生工程的基础。其二,城际共享。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不再是独立性的工作,而是要全面拓展目光,形成区域性、全国性的规划发展机制。其中,需要联合周边城市,将产业园区、交通枢纽、学校等资源进行共享,形成系统化的、覆盖更大区域的资源体系。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两大重要城市,重庆和成都在多个领域加强了信息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为成渝经济圈的建设奠定了可靠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产业园部署、交通工程的规划建设以及高新科技的研究,不仅实现了两大城市的协同发展,还带动了周边一系列城市的产业转型及经济发展。其三,国际共享。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或国内,而是要具备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我国很多城市都肩负着重要责任。

3.3重点强化生态海绵体系

生态海绵体改造工作可以视为海绵城市理念延伸应用的重要表现。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生态海绵体可充分发挥天然湖泊以及草原的功能作用,通过不断加速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发展,促使污水等废水可净化应用,减少水资源浪费以及水土流失问题出现。鉴于生态海绵体改造工作的重要性,建议城市规划人员应该加强对生态海绵体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可主动立足于现代化城市建设情况,构建人工生态海绵体体系,并根据城市区域自然环境表现情况,适当开展绿地建造工作以及人工园林建设工作,借此强化城市生态海绵体功能作用。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愈发突出。绿色城市理念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综合城市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实际需求,采用科学的城市规划手段,融入绿色城市规划设计理念,遵循科学的规划设计原理,结合绿色城市建设实践,推动绿色城市规划设计有序开展并真正落地,提升我国城市规划设计水平,为绿色城市建设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促进我国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城市创造更加完善的发展环境,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致远.关于城市规划发展成就的回想[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12):1-8.

[2]俸远.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的具象化[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57.

[3]商桐,杨彤彤,季楠.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227.

[4]李长慧.探讨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J].居舍,2019(36):1.

[5]甘春阳.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要点分析[J].居舍,2019(36):4.

作者:张琪

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论文 篇2:

循环经济理念下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旅游景区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创新。当前,我国大部分旅游景区还是采用粗放型管理方式,尽管能够在短时间内为旅游景区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旅游景区开发管理方式会对景区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破坏,造成旅游景区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不利于旅游景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人们开始意识到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旅游景区发展中的重要性,以此来确保旅游景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念;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引言

以景区为核心的旅游供应链模式较传统的以旅行社为核心的旅游供应链模式具有优势,但以景区为中心的旅游供应链模式目前仍存在部门管理职责不清、资源配置和维护规划不合理、电子商务利用不足等问题。基于绿色旅游需求,结合互联网发展和游客需求,强调绿色旅游在旅游供应链模式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以景区为核心的旅游供应链模式的改进策略。

1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是全球性产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势下,我国抓住了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契机,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大力推动我国旅游业,使我国旅游业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全国各省市旅游景区也加大了开发力度,完善旅游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各省的举措从一定程度上确实产生了很多方面的积极效应,为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在各种旅游动机的刺激下,我国百姓开始进行越来越多的旅游活动,其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大众化。

2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1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体系

在实际进行旅游景区规划管理过程中,不仅要严格遵守旅游产业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各项开发与施工工作都不违背法律规定,也需要结合生态旅游开发要求,加强对项目建设过程的监察以及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对后续建设产生较大影响,此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当需要变更部分施工方案时,必须要上报到上级部门,待上级正式核实、批准之后才可以改变原有建设方案。从组织管理层面来看,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不单单是景区自身的事情,同时也需要得到区域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在其的指导与管控下,联系景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开展景区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以旅游景区管理单位为主导,加强对旅游开发企业的监管与约束,全权负责旅游景区开发、改进以及管理等工作,确保旅游景区生态环境能够得到切实的保护。

2.2重視人才队伍的培训学习

随着现代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旅游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生态旅游逐步进入到人们视线中并得到了充分的认同,并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旅游产业,对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以及旅行者等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尤其是旅游景区管理人员以及建设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旅游景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深刻领悟生态旅游、生态系统等相关方面的内容。然而当下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高水平人才资源缺失严重,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了较大阻碍。为了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旅游景区应当要加强高水平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加强对景区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学习,倡导其在工作之余加强对生态方面知识的学习,同时选取优秀的管理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汲取其他景区的开发与建设经验,领悟景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要点;另一方面,景区可以请知名人士为管理人员开展主题演讲活动,传授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强化景区管理人员的总体素养。另外,景区可以招聘一些拥有扎实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积极开展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工作,实现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3健全内部管理体制

生态旅游是一个拥有显著计划性的活动,为了有效防范景区建设与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必然要在生态旅游各个构建阶段重视对旅游活动的管理。首先,各个旅游景区应当要紧密结合自身的景区特征,打造拥有自身特色的旅游线路,确保线路规划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其次,旅游景区要加强对导游队伍的管理,创设一支专业水平高的导游团队,可以引导各个旅行社有序开展各项旅游活动。最后,景区应当要加强对旅行者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路线图、电影等不同宣传载体的教育功能,同时科学管控景区游客规模与观赏范围等,防止对景区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破坏,影响景区的长久、健康发展。

2.4加强与上游供应商间合作

景区管理中心作为旅游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了增强旅游消费者体验感,必须和上游供应商良好合作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景区品牌。管理中心也需要和当地民宿酒店等制定好产品和服务的标准,维护品牌形象。同时,这种合作也可以延伸到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领域也满足和提升游客需求。手机成为游客出行旅游的重要工具,可以通过设置移动电商部,专门负责软文推广、APP维护等。目前,景区有自建APP,但是下载量和使用量并不大,这与宣传力度不够以及软件本身不够完善等有关。设置独立的移动电商部,可以提升宣传影响力,加大宣传度,特别是在淡季时,适时地推出一些如扫二维码送礼和景区活动等优惠项目,吸引游客眼球,增加流量和吸引游客旅游。

结语

总之,对于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国家在立法、规划、宣传方面还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景区的原真性、整体性。同时,各地在治理时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我们只有在旅游业发展中真正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真正有效的保证我国旅游业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丽媛.环境承载力对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旅游纵览月刊,2015(5).

[2]李成钢.基于旅游视角的风险认知与空气质量环境保护行为研究[J].旅游纵览月刊,2016(2).

[3]高欣.风险管理在保护地生态旅游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5(2).

[4]林祖锐,杨冬冬,仝凤先,等.我国旅游容量研究现状与展望[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

作者:陈子豪 刘慧 张代杰

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论文 篇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基础工程,在防洪抗旱、防灾减灾、居民生活、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现代世界环保理念日益加深,水利水电的本身就是环保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还需水利水电施工队伍结合工程实际,协调好生态环境,优化施工方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措施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社会产业对水资源和电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促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投资不断扩大,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现代化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空气、水体、土壤资源等污染情况不断加深,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落实环保发展理念,国家在兴修水利水电工程的时候必须要注重生态保护,加强工程建设的环保意识,协调水利工程的地理环境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减少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污染,让自然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发挥水利工程造福后代的积极作用。

1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现状

我国自古就重视水利工程,古代兴修水利工程是为了供给农业种植灌溉,保证作物成长所需水分,同时还具有防洪抗涝等作用,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而当代的水利水电工程除了能够科学利用水资源之外,还是重要的绿色发电产业,水电建设工程的投资规模与发展速度都在明显上升,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电力资源,为国民的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比普通建筑工程的难度更大,建设过程中需要面临复杂的地质结构,施工操作难度高,同时面临防洪度汛的问题,很多时候为了抢工期,在施工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不强,各类施工废弃材料没有进行严格处理,随便排放废水,导致周边土地和水源受到污染,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主体建设施工周期长、覆盖区域广,而且容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所以要做好水电工程的环保工作,就必须先对施工阶段进行具体的分析、总结,充分协调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最高效的环保方案,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2.1  建筑材料用料种类多、数量大

水利水电工程包括防洪蓄水的水库、水电站等,這类工程的建设规模较大,施工周期较长,需要耗费大量的混凝土、钢筋等建材。大量使用化工建筑材料会产生较多的固体废物垃圾,而且建材基本都是难以降解的固体废物,一般都是采用填埋方式处理废弃建材,大量的固体废物堆积给周边环境带来巨大的污染。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粉尘污染,废水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排放,就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残留的水泥会导致土地固化,严重破坏生态自然环境。

2.2  土石料场的大量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利水电工程堤防、土石坝坝工程量比较大,施工需要使用大量的土方石料,而大型工程使用的土方石材料一般都是采取就近取材策略,在工程周围勘探可以开采土石料区域,以此减少机械运输成本,加快工程进度。但是大面积地开挖土方石料,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区域内的植被减少,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严重的还可能会引发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2.3  施工现场噪音污染

建筑工程施工都需要大量的重型机械进行施工,水利水电工程跨度大,要面临水陆等不同环境的施工作业,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大型机械设备的大量使用,会产生高分贝的噪音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对周边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也会产生较大影响。长期处于高分贝的噪音环境中,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很多水利工程人员都会出现听力下降、睡眠质量不佳等身体亚健康情况。

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体系复杂,不同的水利设施地质条件和气候水文条件不同,地质结构复杂,如果没有提前调查工地现场的情况,做好施工计划,在后期的施工建设中就容易出现较大的施工误差,无法发挥防汛抗洪性能,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会对周边的农田耕地和住户带来严重的危害,要建立环保的水利工程,就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严格审核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遵循生态自然的发展趋势灵活调整施工方案,既能保护环境,又让水资源得到科学利用,造福百姓。

3.1  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节约建筑材料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最大污染的就是建筑材料,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就必须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人员的施工技术,强化施工建设人员的环保意识,实现精细化施工操作,科学合理的使用建材,减少材料的浪费。现代科技发达,水利建设工程要与时俱进,引入更多创新工艺,优化施工细节,这样才能够让建筑材料得到合理利用,减少因工程失误返工作业造成的建筑材料浪费情况。只有从施工技术基础进行优化,规范施工操作步骤,才能让建材能够“物尽其用”,降低水电工程建设成本,为国家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3.2  从污染源头入手,提高施工机械的性能

为了缓解水利工程的重型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污染,要加大对施工机械的投资力度,引进更多高科技重工机械,推广自动化、智能化的精细化机械作业,并且定期保养机械,对耗损严重的机械进行检查维护,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从机械设备的污染源头入手进行维护升级,以此降低机械作业的噪音。在使用产生较大噪音的机械设备时,给机械安装减震装置或者消音设备,以此控制噪音对周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给周边的居民和野生动物创造和谐的生存环境。

3.3  融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价值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关系着区域的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逐渐完善,国家建设的重心转向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致力于为群众创造更高质量的生存环境,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是决定水电工程生态保护力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水电工程建设初期,工程管理建设人员必须响应环保政策,加强培训施工人员的绿色环保施工理念,并且要深入核查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得到准确的数据,以此优化设计方案,尽量不占用、不破坏周边的土地资源。在选择建材的时候,也要依照国家相关标准,选择高质量、耐久性长的建材,减少成本投资,有效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设计水利建筑结构时,要考虑到自然水文条件对建筑主体的侵蚀,加入更多先进科技,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和耐久性,尽量延长水利工程设施的使用寿命,更加高效地保护水利水电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

4  结语

虽然水利工程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这类工程建设规模较大,建设施工过程中容易破坏生态平衡,污染水体环境,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必须要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坚持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观,打好生态环境保卫战,为后代子孙留一片绿水青山。

参考文献:

[1]赵建鑫.浅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现状及模式[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108.

作者简介:袁天才(1979.4-),男,汉,湖北荆门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施工

作者:袁天才

上一篇:环境保护铁路建设论文下一篇:我国高校远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