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论文

2022-07-03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作为优势资源之一的旅游资源开发进程加快。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有着神奇的历史文化古迹、独特的民俗风情、厚重的民俗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

以保护与传承促进敖鲁古雅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根河”,是蒙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根河市,是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中国纬度最高的一座小城。作为一个城镇,随着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就有了“根河镇”的建制;1966年4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额尔古纳左旗,旗人民政府设在了根河镇;1994年4月,又批准撤销额尔古纳左旗,设立根河市。

根河市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其中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文化就是最具特色的一种。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是我国鄂温克族中一个重要支系,300年来,游猎于大兴安岭西北坡,以“使鹿部落”著称。到20世纪40年代末,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状态,族人生活在以血缘关系组成的家族公社“乌力楞”之中。直到1965年才定居于敖鲁古雅,但仍被称之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人创造了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这座林海深处只有五十多年发展历史的新兴小城,与时俱进,紧紧把握当代发展的主题,围绕“建生态城、走特色路”的战略思想,在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近年来,特别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为做好我国唯一的“使鹿部落”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促进敖鲁古雅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注重把本地区民族优势与自然优势、传统优势相结合,科学决策,精心策划,全力推进,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建设之路。

突出资源优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创建敖鲁古雅特色品牌

根河市的敖鲁古雅乡鄂温克族,至今仍然保持着自己古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包括“驯鹿文化”在内的鄂温克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根河市逐步加大对敖乡的投入,确定了发展民族旅游、创建敖鲁古雅特色品牌的发展思路。一是抓好旅游项目建设,以驯鹿文化为核心,打造自然、生态、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品牌,吸引国内外游客来探寻神秘的民族文化,并以此创造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先后投入大笔资金,实施了博物馆、旅游宾馆建设,猎民住房改造等工程,显著改善了旅游基础设施。近五年来,敖乡旅游收入累计达600多万元;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发展生态产业,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立足于独有的驯鹿资源优势,新建了鹿茸加工厂,发展鹿产品深加工、精加工。此外,还先后接纳了纸品厂、造酒厂、水泥制材厂等大小企业,为敖鲁古雅乡的民族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

创建“使鹿部落”文化社区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建设,推进“敖鲁古雅风情、使鹿文化特色”景区建设工程,在民族文化保护、家庭旅游项目等方面力求突破,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城镇社区建设新路。

一是由市委组织部大力支持,多方协调筹集资金,为社区居委会解决了办公场所并进行了装修,实现了社区读书室、综合活动室与乡文化站资源共享,使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党建活动室、电教室、警务室、卫生服务站、文化健身场所、宣传栏一应俱全。还为社区居委会购置办公用品,添置了电脑、电视机、VCD等,构建起一个服务社区居民群众,建设平安和谐社区的平台。

二是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为载体,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组建了敖乡社区民族特色业余文娱队,积极开展民族服装表演、民歌演唱及比赛、篝火晚会等活动。文艺表演队的鄂温克古老“萨满”舞蹈,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重大节庆日的保留节目。“敖鲁古雅乡使鹿部落文化节”已成功举办四届,成为宣传敖鲁古雅的名片;社区干部和专业人士一起搜集整理鄂温克族民歌,创作了《啊,敖鲁古亚》、《鹿铃回响的地方》等新民歌,在猎民中广泛传唱;出版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歌集——使鹿情韵》一书;发行了《胡静的歌——神秘的敖鲁古雅》CD音乐专辑;完成了鄂温克风情宣传片和MTV《你好!敖鲁古雅》的制作。社区干部与市文化馆工作人员一道,进社区,上猎点,学习研究民族传统工艺桦树皮器皿和镶嵌画的制作工艺,收集散放在猎民家中的桦树皮手工艺制品;将现代艺术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制作了大量精美的桦树皮装饰品,不仅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还使桦树皮文化声名远播。2007年,桦树皮手工艺制作被收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是以发展驯鹿产业为支点,不断改善社区猎民生活质量。目前,鄂温克猎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加强驯鹿放养的管理,解决粗放养殖问题,调动了猎民们饲养驯鹿的积极性;通过试点带动作用,敖鲁古雅“鄂温克家庭游”已经启动;近几年通过实施扶贫项目和发展旅游业,猎民群众正在得到真正的实惠。猎民的人均纯收入得以大幅度增加;社区的200多名猎民于2006年全部纳入医保;2009年,又积极争取政策,拟为100多名鄂温克猎民办理养老保险,使他们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注重教育、文化投入,多项措施保障敖鲁古雅民族文化后备人才培养

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学生助学活动,市财政每年为敖鲁古雅每个鄂温克族学生提供132元助学金;针对敖乡历史去学校较远的实际情况,购置专车每天接送他们上学。

二是保障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学生都能接受基础教育,“中考”对他们不设分数线;今后还将给予民族学生升学方面的政策倾斜。

三是每年寒暑假期间都要举办民族语言培训班,聘请专职语言老师讲授鄂温克语,积极鼓励敖乡所有的猎民子女利用假期到猎民点上与猎民进行语言交流,使他们熟悉自己民族的语言,将来能够成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促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四是结合实际开展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工艺、民族体育等多种活动,把民族文化引进校园,引入课堂,为保护、传承、繁荣我国唯一的“使鹿部落”民族文化培养后备人才。

目前,根河市第二小学已更名为“民族学校”;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猎民巴拉杰依、阿荣布、德克莎、古香莲分别被确定为鄂温克驯鹿文化、萨满服饰与器皿、鄂温克叙事民歌三个项目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鄂温克族画家维佳长年在猎民点生活,他的作品栩栩如生地反映了猎民的生产生活与民俗民风;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第一个女研究生举办了“驯鹿部落今夕”摄影展览,向人们展示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独特的“使鹿文化”。他们的成长,为敖鲁古雅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根河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张燕翎

作者:杨晓光

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2:

伊犁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 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作为优势资源之一的旅游资源开发进程加快。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有着神奇的历史文化古迹、独特的民俗风情、厚重的民俗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创新伊犁民族区域文化旅游模式,做大做强伊犁文化旅游,让文化旅游业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加快当地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提升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社会课题。如何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开辟伊犁民族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关键词:伊犁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现实意义

俗话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伊犁位于中国的西北边疆,生活着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回族、俄罗斯族等47个民族。各民族在历史沿革的长河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又各自保持了鲜明、浓郁、独具特色的风情。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组合成伊犁色彩斑斓、异彩纷呈的民间文化。伊犁地区具有独特的草原文化魅力,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普通民众的喜爱,这种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行创新,使地方民族文化葆有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伊犁地区特有的文化形态,通过旅游的形式来更好地宣传与弘扬,使游客在旅行中享受到别样的文化体验与情怀,同时也能够促进伊犁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民族文化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它能将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生活、观览与体验、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因含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而显示着特殊魅力。伊犁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在推动着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亦带来了旅游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尤其突出的是生态环境的损耗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消减。因此,在对伊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下如何实现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成为伊犁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当务之急。

随着旅游开发脚步的进一步加快,许多商家为了获取暴利出现了许多民族文化商品化问题,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现代文化所代替,传统文化的地位逐渐下降。而伊犁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民族文化又是其中最突出的优势。对伊犁地区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中民族文化传统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现状和特征的调查研究,从而使伊犁民族文化同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历史文化底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经济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内外的旅游业出现了新变化,文化旅游逐渐赢得了人们的广泛青睐。而新疆伊犁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将这些民族文化挖掘开发出来,让它进入商业运作,特别是旅游事业的开发利用,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旅游商业化、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因此,及时进行实践调研,研究伊犁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中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而有利于实现伊犁民族区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伊犁地区注重开发和保护当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并取得了一些的成就。伊犁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和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工艺品,成为伊犁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从伊犁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进程中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现状着眼,寻找伊犁民族文化、经济与社会的最佳契合点,使传统民族文化与先进的旅游、生态构建理念接轨。调查伊犁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开发与发展现状,探讨出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探索出如何在新兴旅游方式下开辟伊犁民族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新路径。如何在伊犁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进程中实现经济、社会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对伊犁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现状进行调研,了解伊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产业生态构建理念的情况,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

二、可持续发展路径

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成为城市对外宣传的新名片。新疆伊犁喀赞其民俗旅游区是集维吾尔族特色餐饮、民俗旅游参观等为一体的旅游区域,由于这里的民居和环境建设始终保持着百年前的传统风貌与格局,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伊犁地区民族文化景点分布广泛,周边的交通状况便利。地区一方面加强对传统游牧居住方式---毡房的保存,民俗表演与骑马等文娱活动的开展,伊犁民族特色饮食的原生态文化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加强绿色消费、生态旅游理念的宣传,建立富有伊犁民族区域文化旅游品牌,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伊犁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伊犁要利用好这一人文优势。发挥伊犁地区的地理与人文优势,以文化旅游的方式推动文化交流。比如可以加强与中亚国家旅游宣传推广合作,扩大旅游投资合作,与中亚国家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大力地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对伊犁地区民族文化的抢救和挖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人类经验的重要总结。在文化是提升经济软实力的社会大背景下,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被赋予了重要的内涵,体现了一种创新意识。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可以为民族地区旅游业开发丰富的人文价值和经济资源,也可以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一条广阔的道路。激活了本土文化旅游市场中的各种资和要素,把民族文化转化为人们可以体验的文化旅游形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旅游、文化和可持续发展》这一报告中指出:“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它不仅仅指财富增长,还是创意、文化、经济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创造和运用智力资本的能力,同时促进社会凝聚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发展,所以“文化、遗产和多样性应该被视为旅游的重要资源”。伊犁地区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时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发展:

1.出台政策保护传统文化,出版相关著作;

2.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非遗”项目,唱响民族文化特色品牌;

3.开发民族文化旅游景点,以经济带动文化,以文化促进经济;

4.通过文化创意的复原、激活与再造等方式,把文化遗产转化为民族文化旅游形态;

5.规划建设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产业设施,利用品牌效应,打造文化精品旅游点,促进民俗展演活动;

三、结语

伊犁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统筹协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使伊犁民族区域文化旅游和当地环境实现科学发展。在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的重要原则。伊犁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必须从自身的资源优势出发,坚持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伊犁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骏伟,胡晓明.文化产业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2]王文长.西部特色经济开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3]何扬波.西部大开发中看民族文化[J].今日民族,2002(6).

作者:盛菲菲

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3:

中国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摘 要: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十分丰富,而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当紧密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特色能够通过生态环境的建设得以表现,文化因素的推动也能够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建设与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符合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发展道路,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上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正确处理好中国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能够推动和谐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环境的优化。

关键词:中国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关系

当前,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必须与保护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道路,采取措施积极保护生态平衡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重点目标。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优势,能够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发扬民族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本文着眼于理清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何如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

一、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况

如果想要理清中国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首先对这几个概念进行一定的了解。只有清楚了各自的特征,才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一)民族文化

现阶段,中国的民族文化在发扬和继承方面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就中国的实际国情来看,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地形多变、少数民族繁多的一个国家。独特的人文地貌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创造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民族文化因此而得到不断的更新和经久的繁荣。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直到今天,中华民族文化依然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中国的民族文化呈现出一种多样性的特点。受到生态环境的不同影响,不同的地区演化出了别具风格的民族文化,促进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大繁荣。具体来说,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民族创造了游牧、渔猎生态文化;黄河中下游地区发展了旱地农业文化;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了水田农业文化。这三大文化是中华历史上最为典型的生态文化类型。当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大地上还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其他类型的生态文化区,产生了其他精彩绝伦的民族文化。例如,青藏高原以藏族人民为主体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藏文化,西北新疆塔里木盆地附近则以维吾尔族人民为主体创造了沙漠绿洲文化等等[1]。每个民族都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环境,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兼具地域文化特点的民族文化。正是有了如此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作为文化的摇篮,才有了如今中华民族文化空前繁荣的壮丽景象。

(二)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能够为人类的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料。同时,生态环境的特点和分布会对人类群居生活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在中国疆土范围内既有高原,也有盆地,也有丘陵,也有海湾,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挖掘地理环境的优势,扬长避短,对环境进行及时的适应和适当的改造,以得到更加舒适优越的生活。总的来说,生态环境是一个相对稳定但是又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因素,对民族文化的塑造有重要的作用。

二、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民族文化是从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产生都不可能脱离一定的生态环境,而同样的生态环境也会对文化的走向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社会实践具有关键的意义。

(一)生态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生态环境是一种物质性的条件,也是一种基础性的条件。从民族文化的创造与发展来说,生态环境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文化的限制上。简单来说,有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往往就有什么样的民族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存在着诸多不同种类的生态环境,也因此而诞生了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例如,就拿西北、北方的民族文化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民族文化进行对比,就可以清楚的看到生态环境对于民族文化的决定性影响。

中国北方、西北部地区处于纬度较高的地带,气候相对比较寒冷,不太适合作物生长。再加上草原、高原、沙漠等不同地形的限制,在这一带地域中难以发展起来比较繁荣的农业文化。尽管有这些不足之处,但是北方天高地广的特点也成为了一种文化发展的优势。根据北方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水利条件等等相关的生态因素,历史上发展起来了游牧文化。一些游牧民族以放牧牛羊马匹为生,跟随季节变化在草原上进行迁移[2]。该地区出土的文物大多以细石器为主,符合畜牧狩猎文化的特征。同时,生态环境的特征也为草原儿女豪迈奔放、热情大方的性格奠定了基础。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利方便,土壤肥沃,有着大量的可耕农田。同时纬度较低,有充足的阳光和雨水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因此,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孕育了水稻文化。丰富的物产也为江南地带的人民提供了更多空闲的时间用于开发农耕技术,创造社会文化。

总结民族文化的起源地,可以看出大多数的文明都发源于江河附近,由此可见生态环境直接限制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事实上,顺应当地生态环境进行生产活动的民族都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其社会文化也一直保存至今。而违背自然规律,强行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行为也大多遭到了来自大自然的惩罚。

(二)民族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民族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这是因为民族文化是起源于一定的生态环境下的,而且在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必须依赖于生态环境的滋润和庇护。一旦有一个民族在一个地方定居稳固下来,人们就要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从生态环境中获取必要的生存资料,谋求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一方面,民族文化会不断的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具体的生态环境。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能够总结出许许多多的自然规律,并且努力在生产实践中遵循这些原则。如果出现了一些不适合于生态环境的行为,则就会产生不合人意的结果。比如,在青藏高原地区种植水稻是不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规律的,因此藏族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最终发现青稞这一植物比较适合于高原地区。

另一方面,已经成型的民族文化又会作为一种思想指导人们的实践,对生态环境进行一些改造和加工。当然,这种改变有利有弊。比如,人们开垦荒地,通过人工的努力将一些本来十分贫瘠的土地变成适合耕种的土地,从而生产出大量的粮食养活人类。这种改变可能会使得当地的生态更加丰富。如果民族文化能够正确认识并正确对待生态环境,那么就能够推动生态环境的优化和改善。而人们“围湖造田”则会导致鱼类、鸟类以及水生生物和水生植物等生物种群的大量消失,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十分不良的影响。这种改造无疑是不可取的。

三、可持续发展在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一)可持续发展

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已经成为了一种广为接受的和谐的发展理念,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较高的认同和一定程度的实践。可持续发展是相对于传统的能源消耗大、资源浪费多的发展模式而提出的。世界各国的崛起与发展都避免不了走一条“老路”,这条道路就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发展的进程中广泛采用这一发展模式。但是,随着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加剧,地球环境的恶化,人们逐渐意识到当代人不计一切代价的发展可能会给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带来巨大的麻烦,也会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一系列惨重的损失。在此基础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提出来,力求改善当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状。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观。它强调不仅要实现现今社会的发展,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更要有全局观念,不能损害后代的生存需求。可持续发展不仅仅适用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在社会的其他领域中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而在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国策。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科学发展观,包含了人类文明的重大智慧,能够帮助中国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生活的全面和谐以及民族文化的全面生长[3]。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中,社会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发展之间不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来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因素是可持续发展最关注的重点。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极大的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将可持续发展观引入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去显得尤为必要。人们常常会为了获取资源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生态破坏,而事实上,生态环境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如果人们的活动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生态平衡就不会被轻易打破。那么生态链就会形成良性的循环,在帮助人类获得必要资源的同时也能够维持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来整改生态环境中的错误做法。例如,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限制工厂污染排放等等。

(三)可持续发展与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式也应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始终保持民族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也没有中断,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模式不是僵硬死板的。民族文化不断调整自身来适应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的变化,同时以一种开放的、积极的胸怀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以达到提高自身的目的。这样的发展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的、长远的发展策略。在文化侵略异常频繁、世界文化呈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中国民族文化能够在坚守自身文化的同时,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分。

參考文献:

[1]赵忠安.民族文化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以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为例[D].2010.

[2]杨庭硕,王楠.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水资源供求优化[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

[3]李夏.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发展研究——以内蒙古地区锡林郭勒盟为例[D].2014.

作者:臧涓涓

上一篇:ERP系统电子商务论文下一篇:高校教学下公共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