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法律论文

2022-04-17

[摘要]应用型高校的法学实践教学改革应立足社区,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可以与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合作,让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开展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活动;与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合作,让学生参与司法活动;与街道、居委、村委、企业等合作,让学生参与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法律服务等活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人民调解法律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人民调解法律论文 篇1:

建立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相衔接机制研究

摘要: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法律援助工作和人民调节已经深入到基层司法工作、行政工作的各个方面,但是当前二者的结合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解决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节相互衔接必须先了解其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针对其特性而制定相关对策,从而指导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机制的完善。

关键词: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发展对策

近年来,法律援助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一个中心、两个龙头、七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践中,基层司法行政机关通常将法律援助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割裂开来,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司法行政资源。如何切实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都能获得必要的、无偿的法律服务,化解社会矛盾,是真正体现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制度存在价值的关键所在。人民调解又称诉讼外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支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活动。而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减免收费而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作为一名基层律师,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认为,法律援助工作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必须整合司法行政资源,把法律援助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结合起来,降低法律援助成本,简化法律援助流程,增加弱势群体维权受益面,拓宽弱势群体维权渠道,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效率,改善法律援助网络系统,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一、法律援助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相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强调要“最大限度激化社会创造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指出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权益机制”。法律援助是政府责任,维护的是困难群众最基本的权益,彰显的是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基本矛盾日益凸显,即困难弱势群体对法律援助的需求和政府对法律援助资源之间的矛盾愈来愈加剧。另外,随着法律援助工作社会化进程的加快,普法宣传的深入,法律援助群众知晓率的提高,弱势群体自我维权意识的觉醒,法律援助受案范围的扩大,法律援助门槛的降低,法律援助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不难看出,在法律援助需求量上升的同时,也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这就要求法律援助工作,不仅“硬件建设”要“硬”起来,“软件建设”更要“硬”起来。把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相结合,创造一种新型的工作机制,对法律援助“软件建设”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经验、好办法。通过人民调解有效解决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法律援助需求,扬人民调解之长。同时,法律援助工作介入人民调解工作,有利于提高矛盾纠纷的调解率、成功率、履行率,有利于提高人民调解案件的质量,有利于司法资源的整合。随着法律援助制度的正式实施、普法宣传的深入、弱势群体自我维权意识的觉醒和弱势群体经济困难认定标准的进一步放宽,广大群众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律援助的需求量日益加大。

二、法律援助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相衔接的可行性

1、二者结合具有共同的群众基础

法律援助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同属于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业务重要组成部分,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法律援助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相结合的实际基础日趋成熟、完善,二者有着共同的群众基础。就笔者所在的汶上县来讲,法律援助组织网络日臻完善,已经形成依托14个乡、镇基层司法所,在村、居设立法律援助信息员,基本做到一乡(镇)一站,一村(居)一员,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并且将进一步调整充实法律援助委员会,有效地整合法律援助资源,在工会、妇联、残联、老龄委、团委、武装部、民政等组织和单位设立法律援助联络室。同时,汶上县委、汶上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先后成立了县矛盾纠纷调解指导委员会和调解中心,全县14个乡、镇全部建立了调解中心,全县493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另外,各村、居法律援助信息员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中选任。这样,法律援助网络与人民调解工作格局更加密切了。

2、二者结合有共同的服务对象和法律依据

一是服务对象有共同之处,申请人民调解的当事人,有一部分是困难弱势群众,而法律援助的对象则全部是社会弱势群体;二是案件类型有共同之处,法律援助案件中常见的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请求支付劳动报酬,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受到人身损害要求赔偿的,也是人民调解工作中常见的类型;三是工作依据有相同之处,法律援助依靠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开展工作,人民调解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在基层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三、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相衔接的发展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机构管理,构筑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相衔接的机构保障线

要积极协调建立法律援助机构与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保障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组织在为困难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服务方面协调一致,实现法律援助工作协调发展。要推进法律援助向基层延伸,向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领域延伸,畅通基层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

2、加强队伍建设,构筑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相衔接的人员保障线

法律援助机构与各基层调解组织,要严把入门关,规范人员管理,要把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正派的人员选配到法律援助机构、各基层调解组织。要逐步改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的待遇。要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以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3、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构筑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相衔接的经费保障线

经费是新形势下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相衔接的基础保障和关键。要不断推进政府责任,健全经费保障体系,同时,法律援助机构、各基层调解组织要积极争取本级政府财政的支持,要拓展多种渠道,筹措无偿资金。当然,同时要建立健全经费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办案经费落到实处,确保资金的使用安全。

4、法律援助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相衔接的具体途径

结合其它省份比较成功的做法,法律援助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相衔接,可以采用三种工作途径,一是法律援助机构受理当事人法律援助申请后,认为可以调解结案的,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为申请人指派法律服务人作为受援人的代理人直接进行调解,或由法律援助机构委托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或纠纷发生地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在诉讼(仲裁)前,尝试运用调解作最后的努力。二是各级调解组织在受理调解矛盾纠纷时,如果当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并指导当事人提供申请法律援助所需要的材料,报所在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进行初审,县法律援助中心负责办理审批手续,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及时指派法律服务人员作为代理人,再进入人民调解程序。三是诉讼(仲裁)法律援助案件结束后的“后期调解”,主要是诉讼(仲裁)法律援助案件经过判决(裁决)生效后的权益履行问题。一般而言,赡养纠纷、抚养费纠纷、工伤纠纷等具有长期给付内容的案件,法院判决(仲裁裁决)有时也显得苍白无力,这期间需要做一系列的“后期调解”。这就使法律援助工作在人民调解参与下得到了升华,从而有效的体现了法律援助为弱势群体终生服务的理念。

5、完善和规范法律援助诉前调解机制

积极探索低成本解决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创新工作理念,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完善和规范法律援助诉前调解机制,有效降低当事人的维权成本,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法律援助诉前调解以当事人自愿为原则,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不搞强迫调解,在当事人各方同意的前提下,法律援助律师到法院立案前对当事人各方进行诉前调解。对于当事人不愿调解或经调解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及时立案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法律援助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相互衔接正在探索阶段,尚未完全成熟,因而暂时不宜扩大案件的范围。根据实践,目前可将三类案件作为法律援助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相衔接案件的受案范围,一是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二是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是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受到人身损害要求赔偿的。对于一般的赡养纠纷及亲属之间、邻里之间轻微民事纠纷等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由于此类纠纷通过诉讼解决成本高、程序复杂、效率低、难度大、维权成本高,因此,在办理此类法律援助案件中要本着快速化解矛盾纠纷,不使矛盾升级、激化的原则,将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工作相结合,从情、理、法方面开导双方当事人,发挥调解人性化、低成本、易操作的特点,引导当事人妥善解决纠纷,消除当事人之间的隔阂,促进相互之间的和睦,最大限度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对确因情况特殊无法提供身份证明的涉及劳资纠纷等事项,有事实证明,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援助的,不作经济困难审查,做到“求援必援”,简化程序,将诉前调解作为此类案件的前置程序,尽最大努力避免累诉,运用非诉讼法律援助方式化解矛盾,依法调处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贾午光.法律援助制度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2]杨立娟.走近中国法律援助工作者[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3]刘江江.人民调解法治新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4]李一文,马风书.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张华明)

作者:李吉军

人民调解法律论文 篇2: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社区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应用型高校的法学实践教学改革应立足社区,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可以与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合作,让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开展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活动;与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合作,让学生参与司法活动;与街道、居委、村委、企业等合作,让学生参与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法律服务等活动。应当将这些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其课程化、规范化、常态化,形成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制定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予以保障落实。

[关键词] 法学;实践教学;社区化模式;制度保障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法学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實践性,而实践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参与法律操作、解决实际案件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型大学的法学专业更是面临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就成为他们不二之选。然而,我国法学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未摆脱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故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当前应用型大学必须解决的课题。笔者结合广州商学院法学院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探索,认为实践教学社区化是一条可行之路。

一 法学实践教学社区化模式的内涵及其优势

(一)法学实践教学社区化模式的内涵

实践教学社区化模式就是指高校以所在社区为依托开展法学实践教学的一种新模式。就是高校和社区的实务部门或机构合作,让大学生参与具体的法律事务中进行实践的教学模式。高校可以将这些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高校通常以为地方的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因而其可利用自己的法律资源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在社区开展实践教学,就是让大学生真正地走入社会,在社会中学习和运用法律,获得真实的体验。

(二)法学实践教学社区化模式的优势

传统的实践教学一般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校内的实践教学一般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方式来实现,校外实践教学则采取和法院、律所等实务部门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方式来实现。经验表明,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法学实践教学都存在诸多弊端,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实践体会。实践教学社区化模式和传统的实践教学相比,有着天然的优势。首先,它立足于社区,学生走出校门就可以参与实践,不需要投入大量经费进行基地建设,学生参加实践的时间也更灵活;其次,社区实践活动多种多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也可以吸纳大量学生参与实践,不至于让实践活动成为少数人的“福利”;最后,大学生参与社区法律实践,既能使其直接感知法律运作,获得实践经验,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为社会做出贡献。可以说,实践教学社区化,是高校与社会“双赢”的活动。

二 法学实践教学社区化模式的思路

(一)大学生参与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实践

基层司法机关往往担负着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等工作,高校可以与他们开展合作,选派大学生参与这些工作,获得直接的实践经验。自2010年开始,广州商学院与黄埔区司法局合作开展协同育人活动。首先是从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活动开始,后来又扩展到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先后共有500多名同学参加了这些实践活动,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社区矫正是指国家将那些受到刑罚处罚,但不需关押的罪犯,放到社区进行教育改造,由基层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在校法学专业大学生们既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有参与专业实践、回报社会的热情,非常适合作为志愿者配合工作人员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所涉犯罪领域广泛,又涉及公检法等多个部门,对大学生志愿者来说,通过参与社区矫正,可以了解刑事犯罪从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到执行各个环节的工作,也可以熟悉社区矫正从接收、心理评估、心理矫正和行为矫正、法制教育、日常管理及解矫等一整套程序的运作,非常具有实践价值。高校可以指派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带领大学生参与社区矫正活动,也可以由一线矫正工作人员带领学生参与社区矫正的各个环节。

人民调解是指当事人在发生民事纠纷时,可以不通过诉讼解决,而是合意交给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解决。人民调解是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但基层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工作。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吸收高校教师作为人民调解委员,然后由其带领学生开展工作,也可以指派学生到人民调解委去参与调解实践。

法律援助是指国家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无偿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保障制度。这项工作也主要是由司法行政机关下设的法律援助中心负责。法律援助活动可能涉及法律体系的各个领域,而且参与诉讼还需要有律师执业资格,所以只能由拥有律师执业资格的老师带队参与实践。高校可以和司法行政机关合作,由法律援助中心定期给带队教师指派法援案件,带队教师则带领学生团队办案,学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办案的各个流程和技巧。

(二)大学生参与司法活动

诉讼可以说是法律事务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全方位的锻炼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学生如果在学校就读时就能参与司法实践,无疑对其职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法学院校与医学院校不同,医学院校可以自己办医院,教师同时也是医生,学生在校是就可以参与临床实践,而法院是国家机关,法学院校不可能办法院,所以对法学院校来说,学生无法直接到法院去实习。不过高校可以利用地缘优势,与所在社区的法院或人民法庭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司法活动。

由于诉讼中法官、律师等有一定的资质限制,学生参与诉讼活动,只能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如整理卷宗、撰写文书、提供咨询、记录等,当然还可以旁听。高校可以与法院或人民法庭合作,指派学生到法院或法庭去值班,在法官或书记员的指导下从事各种实践活动。自2012年以来,广州商学院与九龙人民法庭签订协议,由广州商学院定期指派学生去值班,在法官的指导下进行文书写作、法律咨询、旁听庭审、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大学生参与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普法等活动

除了和以上机关单位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外,社区还有大量的资源可以利用,如居委、村委、街道办、企业等机构,它们也都有法律需求,高校可以与他们签订协议,指派师生去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法律咨询,开展普法活动等。自2014年以来,广州商学院与九龙镇政府、居委等部门签订合作协议,指派学生去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及送法下乡活动,学生们参与积极性很高,收获很大,也得到了合作机构的好评。

三 法学实践教学社区化模式的保障

(一)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我国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应在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实践教学的组织和运行、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估和实践教学的保障等方面构建横向多元、纵向动态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若要让实践社区化模式得到切实落实,必须进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将其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既要配置有学时、学分,又要有培养目标、实践内容、考核方式、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践教学正常化,也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二)加强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

在开展实践教学社区化的实践中高校普遍碰到的难题是缺乏师资。因为目前大部分法学院校的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就开始当老师,根本没有实践经验,即使有些教师取得了律师执业资格,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实际办案机会很少,实践经验也不足,难以胜任指导任务。所以在实施实践教学社区化模式时,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自主培养,让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和律师执业证的教师有机会出去接案,这样既可以让老师获得实践经验,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办案,获得双重收益;二是和合作单位签订“双师互聘”协议,由合作单位派工作人员担任实践指导老师,或者由高校指派教师去合作單位挂职,由合作单位负责培养;三是外聘,就是聘请校外的法官、律师等人员担任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当然由于这些人员有自己的工作,而且不好管理,效果并不理想。

(三)加强制度建设

1 完善对教师队伍的奖惩制度

在将实践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后,实践课就可以和理论课一样,可以给教师计算工作量,教师也就无所顾虑了。并且学校也要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担任实践教学的教师以同等待遇甚至优先考虑,只有在这些方面都有公平合理的制度规定,教师们才能安心开展实践教学。

2 制定对学生的奖惩制度

把实践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后,无论是作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对学生都有吸引力,但任何一种课程时间久了学生都可能产生懈怠心理,他们可能会找各种借口逃避参加实践,所以必须有制度加以保障。高校应当相应的制定合理的实践课学分认定标准,只有达到标准才能取得学分。并把学生必须在学制期限内取得一定的实践学分作为获得学历证书的条件之一,这样学生们就必须踏踏实实的去实践。

3 制定实践教学经费保障制度

既然将实践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就应当有相应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经费,并将其列入学校教学经费预算之中,给予充分保障。因为虽然实践教学是在社区开展,和传统实践教学相比,支出大大降低了,但毕竟是在校外,可能会发生交通、餐饮、购买师生人身意外保险、外聘教师的工资等支出,这些必须纳入学校财政预算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董万程.加强我国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2]刘秋芷.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社区化模式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

[3]王太芹.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3).

作者:李晟

人民调解法律论文 篇3:

人民调解制度的研究

摘要:本文对人民调解制度的概念、特征以及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指出人民调解制度的问题,为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人民调解制度;人民调解委员会;民间纠纷一、人民调解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人民调解制度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我国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的当事人采取说服教育“规劝劝导等方式,使纠纷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从而消除纠纷的一项法律制度。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典型代表。

人民调解制度具有如下特征:

(1)群众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是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并且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2)自治性。人民调解组织是建立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基础之上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同时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也是在当事人自愿的情况下达成的,充分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3)民主性。人民调解坚持平等自愿的原则,充分体现当事人的意愿,不强行进行调解。

二、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早期,我国建立了人民调解制度。最早期的人民调解制度主要依托于各地建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来调解民间纠纷,其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息纷止诉的效果,但是在新中国早期,由于高度中央集权的公有制度并伴随“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不理性的思潮盛行,人民调解制度因为其性质与当时主流思潮相违背,出现好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民间矛盾出现的频率和种类大大增加。因此,原来的民事法律制度越来越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于是开始寻找诉讼外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值此契机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开始了改革。

2010年《人民调解法》的公布是我国政府对人民调解在解决民事纠纷中所起的作用的肯定和支持,是人民调解制度再次走向前台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是人民调解制度的复兴起点。

三、人民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上的缺陷。(1)人民调解的适用范围问题。根据我国现行人民调解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人民调解的业务范围被界定为调解“民间纠纷”。人民调解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一般的民间纠纷,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受理的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以外的其他纠纷案件,通过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判明适宜人民调解解决的,也可由人民调解来解决。(2)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2010 年颁布的《人民调解法》较之以往的人民调解立法,赋予了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确立了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理应对人民调解作用的发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调解协议仍只具有民事合同的效力,而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这样的立法缺陷,会导致当事人一方完全可以无视调解协议的效力而反悔或不按照协议履行义务,从而使得人民调解协议本身的法律效力似乎并未在实质上得到加强和保障。

(二)实践中的存在的问题。(1)人民调解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人民调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不高,调解能力较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2)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缺乏。人民调解经费的短缺,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人民调解制度发展的瓶颈。一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经费缺乏资金保障。二是人民调解员的工作报酬没有保障。由于缺失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无形中导致人民调解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的下降。

四、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人民调解法》,规范人民调解制度。人民调解不同于法院审判,调解员不是处于一个强势的裁判地位,更多是扮演者居中调和的角色,对于调解的结果没有独自决定和裁决的权利,只是促成双方达成调解。而《人民调解法》作为现行的最为完整的人民调解法律规范,是人民调解制度的法律依据和法律基础,虽然《人民调解法》还是有许多地方可以进一步的完善出台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准则來明确不同类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分工合作问题,做到一个案件由一个人民调解委员会来调解,专门性案件交由专门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來调解。

(二)完善人民调解的组织机构设置。设立专门的人民调解庭或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专业化的纠纷,人民调解庭比起法院诉讼程序而言,能够更快更好的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并且人民调解庭可以与法官进行指导交流,进一步的提升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吸取法院调解的工作经验。

(三)政府通过政策来促进人民调解发展。(1)政府提高人民调解的财政预算,给予更多的经济支持。由于人民调解不收取费用,人民调解委员会本身不能够盈利,直接导致人民调解员的工资福利的降低,大批人才流失,成为人民调解制度日趋衰弱的经济根源。(2)防止政府对人民调解的过度干预,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 赵钢.《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辨析及其程序保障》,载《法学》2011年12期。

[2] 刘加良.《论委托调解的功能》,载《中外法学》2011年5期。

作者: 程喆 李梓硕

上一篇:低压远程电力论文下一篇:依法执政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