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调解原则管理论文

2022-04-20

随着我国法制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对法律诉讼调解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从民事审判的角度来说,我国现阶段基层法院的民事调解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先对我国当前民事调解工作的现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然后再主要从民事审判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完善我国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相关措施,希望对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改进以及法制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能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事调解原则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民事调解原则管理论文 篇1:

对法院民事调解检察监督的构想

民事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定方式。在审判实践中被广泛的使用。法院曾一度以调解解决诉讼活动为主。1989年。法院对民事、经济案件的调解结案率为69%和70%,到2001年以后,民事案件调解率下降到30%—40%左右。随着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调解案例的积累,司法实践反映的问题越来越多,对法院民事调解进行必要的检察监督显得尤为重要。

一、法院民事调解的基本特点

(一)我国法院民事调解的特点

1 以自愿、合法为准则。《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该规定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法院民事调解必须遵循的准则。

2 以“调解和审理合为一体”为诉讼模式。我国的法院民事调解制度的特色体现在法院将调解和审理融为一体,从调解的开始、进行和结束,均由原审理案件的法官主持和控制,法官处理案件既是调解员又是案件的裁判员,调审合一。调解结案的好处在于可以简化程序,便利群众,免得原告和被告之间有伤感情,还有利于迅速彻底解决纠纷。不利方面在于法官在同一诉讼结构担任两种职责,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很难准确把握裁判者身份与调解者身份,为了使固执于自己主张的当事人做出妥协,往往会有意无意地从调解人滑向裁判者,或明或暗的强制在调解中占主导地位,这将会使得调解的自愿性难以得到保障。

3 调解结果具有不可上诉性。由于调解的特殊性,如调解者是法官、法律规定不具体等等,目前体制下,调解结果不具备可以上诉的条件。其结果导致对法院民事调解监督力量的缺失。“在采用调解方式时,由于调解书或调解协议的不可上诉性,上诉这一极其重要的监督机制不复存在。促使一审法官严肃执法的压力也就消失了。民诉法虽然允许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申请再审,但再审的理由仅限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并且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而调解书一旦生效后。当事人事实上是很难证明法官在调解中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所以能够申请再审的可能性也相当小。在监督机制被极大弱化的情况下,要求法官象判决过程中那样严格执行法律,往往是难以做到的。办案质量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其说是部分法官素质、水平不高等个人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倒不如说调解中程序法的约束软化这一制度方面的原因使然。”

4 法官职权较大,调解启动程序灵活。法院民事调解可以发生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之前的各个诉讼阶段,也不受审级的限制,法院可以控制调解的节奏,甚至在调解内容方面有引导作用,如协议内容可超过诉讼请求等。在涉及程序事项方面。可以灵活便利,充分保障调解的各项权利。

5 缺乏对法院民事调解的有效监督。从民事诉讼的监督机制上看,一方面,调解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权力能够得到有效行使;另一方面,无专门法律监督力量对其进行监督,缺乏对这种权力的有效脏督机制。H现行有效的法院民事调解制度是一种“背靠背”的调解,是法官对当事人分别调解、事后协议的调解方式。因此。程序法约束的软化,造成了法官行为的失范和审判活动的无序化;实体法约束的软化,造成了调解结果的隐性违法和审判权的滥用。所以,这种无监督力量或监督力量缺位的调解机制极易滋生腐败。

(二)部分国外法院民事调解的基本特点

国外法院民事调解制度,是司法ADR的一部分。ADR起源于美国,全称为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即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或可选择性纠纷解决方式。主要包括协商、调解和仲裁三种基本类型。而司法ADR,又称为法院附设ADR(Court annexed ADR),是指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于英美法系国家特别是在美国一些州的法院内附设的仲裁和调解等第三人解决纠纷的制度,即将ADR作为诉讼程序的一环引入,形成了司法ADR制度。司法ADR是纠纷进入法院后的非审判解决途径,它与审判相辅相成,共同承担着解决纠纷的司法职能。

1 美国司法ADR的特点:一是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相融合。美国法院将仲裁、调解等非诉讼方式与法院诉讼相结合,增强了法院对案件的宏观调控能力,还创设了“法院附设仲裁”、“调解一诉讼”、“早期的中立评估”、“小型审判”、“和解会议”和“聘请法官”等新颖多样又各具特色的纠纷解决程序。这些程序并非相互孤立。通常都是根据个案在法院的指导下穿插灵活运用。其中“法院附设仲裁”和“调解一诉讼”是被美国各地区法院普遍采用的两种形式。二是调解制度的灵活运用。法院附设调解是美国司法ADR的主要形式之一。在设立了“法院强制调解”制度的法院,法官会要求争议双方在进行诉讼之前首先利用调解解决争端,若调解不成,再行起诉。

2 日本司法ADR的特点:日本在调解方面的立法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并具有可操作性,并有组织有系统地将调解纳入了司法制度,目前这在世界上并不多见。日本的调解分为家事审判法规定的家事调解和民事调解法规定的民事调解。调解由设于法院之内的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委员会由指定的法官担任调解主任,再由他从有经验学识者中指定两名以上的调解委员。民事调解委员作为非正式公务员,对其任免事项由最高法院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向民事调解委员支付津贴,并按最高法院的规定支付旅费、日薪及住宿费。日本调解适用范围较广。家事审判法规定除了不适用调解的纠纷事项,如禁治产宣告等之外,其他所有的人事诉讼事件和其他普通家庭事件都可以进行调解,并且采取的是调解前置主义,只有调解不成方可向法院起诉。民事调解法则规定当产生有关民事纠纷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调解申请,法院在调解委员会上进行调解,适当时,法官也可单独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并记载在笔录上,就作为调解成立,记载的笔录同审判上的和解具有同等的效力。对在调解过程中做出的裁判,当事人可以提出即时抗告,抗告的期限为两周。司法调解具有相关罚则做保障。为了确保调解的顺利进行,家事审判法和民事调解法都规定了相应的罚则。比如。当事人接受调解程序后,有参加的义务,无正当理由不按时参加,将受到罚款的制裁。

二、我国应当对法院调解行使检察监督权

(一)国外司法ADK对我们的启示

任何一个制度的建立首先需要在立法上构建起一套尽可能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体制,而且要求法律的现实性、可操作性与社会已有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诉讼观念相配合、相协调。从建立配套制度方面。建立调解程序的司法控制制度。调解不能无限度地自由进行,为了防止调解的滥用,亦应对调解予以监督和控制。从制度配套建设上,借鉴日本制定具体的罚则,确保司法ADR程序的顺利进行。从人员选任和待

遇上,可借鉴其审前调解人员的选任、地位、费用方面制度。目前我国审前调解人员选任的来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可以考虑由政府、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共同牵头组建一个专门的司法ADR工作指导委员会。承担对司法ADR的管理、指导工作,对司法ADR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实行组织化、制度化管理。

(二)我国对法院民事调解实施检察监督的理论依据

1 法律依据分析。《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监督。”宪法作为根本大法,没有对人民检察院监督人民法院审判的范围作任何限制性的规定,结合我国国家机构设置的实际情况,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监督应作广义的理解,否则成为监督的空白,人民法院调解属于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一部分。应当受人民检察机关监督。

2 调解协议内容分析。法院调解作为法院解决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的一种重要的结案方式,在法院裁判过程中惯常使用,与判决、裁定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也应当与判决、裁定一样。属于人民检察院监督的范围,对生效的调解文书,如果确有错误,检察院就有权对其监督。

3 诉讼法学理论分析。《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法院民事调解是民事诉讼活动之一,从语言逻辑上看,当然属于人民检察院监督的范围。《民事诉讼法》第182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的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然而,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确规定我国审判机关能否对调解书提审或指令再审,因此为了进一步明确调解的再审情况。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他字[93]第l号“关于民事调解书确有错误当事人没有申请再审案件人民法院可否再审问题的批复”中明确回答:“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人民法院如果发现确有错误,而又必须再审的,当事人没有申请再审,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精神,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按照该批复的原则和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4条的要求,检察院对民事调解的监督以抗诉的形式启动再审程序是符合诉讼法学理论依据的。

三、对我国法院民事调解实施检察监督的构想

(一)补充完善民事诉讼法的有关条款

基于民事诉讼法的特殊地位,在有关法律条文的表述上,应把生效的调解书同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并列。我国民事诉讼法在很多条款上都罗列了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却没有提到生效调解书。在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再审的表述中,如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87条、189条的规定也应该适用于生效调解书。修改相应的司法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调解书提出抗诉人民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规定:“人民检察院对调解书提出抗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出台这样的规定,对于生效的确有错误的民事调解,法律与相关司法解释所规定的启动再审的情形就仅有“法院提审或指令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这两条途径,而人民检察院无法实现“法律监督”的职权,这是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违背的。

(二)赋予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调解的抗诉权

法院民事调解一般是建立在双方当事人完全自愿的基础上解决争议的结案方式,依据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有权自行决定怎样行使诉讼权利,这既符合我国儒家学说形成的“礼、仁、义”,与老百姓传统观念相合,也有利于迅速结案和彻底解决纠纷,节约司法资源。但是法院民事调解的问题在于:部分法院的法官滥用调解权,自觉不自觉的强制调解或考虑到法院系统考核目标等因素追求高调解率等情况。如果当事人对此违法调解申请再审被驳回,而检察机关对其又不能进行抗诉等有效监督,就很难保证司法公正。因此,检察机关有必要对法院的违法调解进行抗诉等监督。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条的规定,检察机关有权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实施监督。法院民事调解是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的一部分,它当然的被检察机关监督。而且如前所述,调解书同法院判决一样都是解决实体问题的法定方式之一,生效的调解书具有法律约束力,调解书自然应当包括在检察机关的抗诉范围之内。检察机关的抗诉不但能更好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能帮助法院纠正错案,确保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同时,检察机关也可以对没有必要抗诉的调解案件当事人做好息诉工作,从这点上看,赋予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调解的抗诉权具有极其重要的法律和社会价值。

(三)赋予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调解的再审检察建议、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等多种形式的监督权

检察建议能及时有效的纠正不公正的状态。“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这种监督没有强制执行力,可以维护法院审判的权威性,并且能从法院自身的角度考虑,符合当前的司法需要。

作者:张明友 吴 辉

民事调解原则管理论文 篇2:

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我国法制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对法律诉讼调解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从民事审判的角度来说,我国现阶段基层法院的民事调解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先对我国当前民事调解工作的现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然后再主要从民事审判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完善我国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相关措施,希望对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改进以及法制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能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民事诉讼的调解工作对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而民事审判指的是人民法院通过相关的法律来依法对具有平等主体的法律关系进行调整,以此来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事调解工作作为具有重要司法职责的法律制度,在我国当前的法制化进程中却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制约了其司法职能的发挥。因此,笔者认为,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对“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现状与对策”这一课题进行相关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当前我国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现状

(一)案件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执行较难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我国的民事调解工作需要在事实清楚、责任分清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但实际上,这一规定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问题。首先,调解的规定本来指的是在无法查清的事实进行调解,通过调解来追求比较公平的结果;其次,如果所有的案件都需要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之后再进行调解,明显会严重影响调解的高效率。

(二)调解规定简单且原则性强、难以运用于实践

当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对相关的司法解释都设置了专项的规定,但是其规定的内容却过于简单,且过于原则。一方面,由于缺乏对法官以及当事人必须遵循的规则而导致在民事审判的过程中法官判案的随意性比较大,缺乏严格的约束力。另外一方面,内容的过于原则且无明确的规定也导致了相关的民事审判工作中出现法官不敢轻易做决定的现象,影响了民事审判工作的效率。

(三)民事调解中主持人主导的调解权力过大

在我国当前的民事审判工作中,传统的审判方式已经根深蒂固,在民事诉讼的具体调解工作中,民事法官使用职权来进行调解的特征非常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民事调解的过程中,法官有完全的权力来决定是以调解的方式进行结案还是以判决的方式来进行结案;其次,在进行民事调解的过程中,法官并没有保证相关的当事人有充分行使自己处分权的权利,甚至还会出现违反调解的自愿原则的现象发生。

(四)基层法院对民事调解的认识上存在着误区

当前我国各大基层法院对民事调解的工作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比如说,民事调解可以有效地减少双方的对抗情绪,维护双方的正当利益和友好关系;民事调解可以有效地降低诉讼的各种成本,并有效地对司法资源的紧张局面进行缓解,进而提高我国民事办案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民事调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当事人的主体性作用,且在法律的规范没有进行明确规定的前提下,民事调解还可以通过双方的妥协和协商来对案件进行相关的处理。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基层法院对民事调解在民事审判中的作用还是有着较为明显的认识的,但是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民事审判工作中,仍然有部分的工作人员认为民事调解其实就是“和稀泥”,其追求的目标就是让案件得到调解,实际上仍然没有对案件双方的关系进行明确,没有对双方的利益进行明确的规定,进而违背了民事审判工作的“公平、公正”的目标。

二、完善我国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相关措施

(一)强化为民措施、满足人们期待的需求

在当前的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中,解民难、排民忧是民事审判最为重要的价值,因此,当前我国的基层法院需要坚持群众的路线,积极践行为民的宗旨,以推进司法的大众化和便民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落实司法为民的职责

当前我国基层法院的民事诉讼法需要进一步加强方便人们群众实现权力和参与诉讼的相关条例,将司法为民的原则贯穿到基层法院民事审判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以积极回应人们的期待。比如说,可以通过实行“阳光司法”来积极地公开审务的信息,开通相关的基层法院的民事网、开展民事案件的网络庭审直播以及在线的法律咨询、实行无区别旁听庭审制度等来开展基层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以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知情权。基层法院在进行民事审判的实际工作中,要通过改善人民来访的接待条件、加强涉诉信访案件的清理以及认真处理人民群众的投诉、申诉等工作来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表达权和参与权。

2.加强司法便民的建设

首先,要完善基层法院的服务中心的建设,尤其是要加强诉讼引导、立案审查、救助服务、立案调解以及信访接待、材料收转等工作的完善,为基层法院打造一个完善的“一站式”的文明窗口。同时,也要发布相关的基层法院巡回审判工作的意见,大力开展司法进社区的活动。积极搭建便民诉讼的特别通道,完善简易的审判制度,以减少当事人的讼累。

(二)立足案结事了、提高基层法院民事审判的工作效率

基层法院的民事调解工作作为社会和谐的法律助推器,需要相关的法律工作人员切实做好加强诉讼调解、司法品牌建设、审判监督指导等工作,以保障基层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能达到最优的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具体来说,提高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效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加强诉讼调解

调解作为民事审判案件调解、民事纠纷化解首要的手段要求基层法院在实行民事审判工作的过程中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具体来说,在基层法院民事审判的工作中,需要加强诉讼调解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的工作,以实现民事审判工作的高效益、高质量与高水平发展。

2.加强监督指导

针对基层法院民事审判的二审工作,相关的法律制度要特别加强当事人再审的权利保障,完善相关的制度框架,并组建专门的审判管理的机构,以指导基层的法院的工作重心由审判监督庭的工作向案件质量的监督管理转移,且加强相关的审限管理,完善基层法院法律的正确适用,对基层法院民事审判的标准进行统一。

(三)建设民事审判队伍

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落实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民事审判队伍。因此,坚持教育、监督、管理并重,齐抓能力、素质、形象,权利,打造一支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公正廉洁以及政治坚定的基层民事法官队伍对当前我国基层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要开展司法大检查、作风建设、案件检查工作来对基层审判队伍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纯洁基层法院民事审判队伍。

三、结语

由以上可以看到,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在我国国家法制化建设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针对当前我国基层民事调解工作所存在的案件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执行较难,调解规定简单且原则性强、难以运用于实践,民事调解中主持人主导的调节权力过大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相关的法律工作人员切实做好强化为民措施,满足人们期待的需求,立足案结事了、提高基层法院民事审判的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我国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效率,促进我国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开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法院)

作者:丁莉针

民事调解原则管理论文 篇3:

浅析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我国社区民事调解的积极作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越来越频繁,社区已经成为居民居住的最重要的场所,自然产生的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多,更多地表现为小纠纷。小纠纷的数量增多而且与日俱增,导致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调解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由于简易调解自身的缺点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数量众多的纠纷可以得到迅速解决,另一方面纠纷的诉讼因矛盾过大,会走民事诉讼程序,由于成本过高,迫使权利意识日益增强的普通公民望而却步。这就进一步彰显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我国社区民事调解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区矛盾 民事调解 权利意识 积极作用

无论是从人们的经验看还是从法律理论上说,调解本应是一种比较彻底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调解协议既然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调解协议的执行起来就不应当出现大的问题,大多数的当事人应当能够积极履行双方协商的义务。然而,最近,社区调解率在不断地上升,但纠纷解决的实际效果似乎并没有明显改善。调解虽然在表面上解决了纠纷,但债权人的权利却并未因此得到快速、有效的实现,并没有出现人们所期望的“案结事了”的效果,对此,需要探析社区民事调解的必要性,调解的积极性等。

一、正确地认识社区化解民事纠纷范围

按照我国的“十二五纲要”对城市社区职能的具体设计,国家大力推动社区发展与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城市社区加强自身的自治及服务功能,这这就进一步指出,现在的社区组织的建设与完善,是为了全面解决社区的民事纠纷。[1]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一点,部分社区在调解民事纠纷过程中,社区的民事纠纷解决被定义为化解与本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对这句话深层理解为:社区组织所调解的民事纠纷仅是本社区居民或村民之间的民事纠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部分城市社区是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全面认识,只要是在本社区生活、工作及学习的居民,都是社区调解委员会调解的对象。

社区调解委员会调解民事纠纷范围仅限定在家庭纠纷调解、邻里关系调解、公共设施调解。在此应当进一步确定其法律上的概念,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依据民事纠纷的内容,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类,一是财产上的民事纠纷,包含了有关财产方面的民事纠纷、财产流转关系的纠纷;二是人身依附之间的民事关系,如人格权的民事纠纷、身份关系的民事关系。社区民事纠纷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如离婚纠纷、损害赔偿纠纷、房屋产权纠纷等。对此,对于社区调解委员会调解民事纠纷范围应当引起相关责任人的注意,正确认识社区化解民事纠纷范围,为加强社区建设服务。

二、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我国社区民事调解的积极作用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活力逐步增强,市场主体不断扩张,社会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社会由原来意义上的“熟人”社会转变为“陌生人”社会。国人固有的“息讼”“、厌讼”的传统保守观念在市场经济和国际大环境的不断冲击之下逐渐消融,公民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思想已深入人心。[3]一方面小纠纷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会选择拿起手中的法律武器,当出现纠纷时,另一方面因为传统的诉讼程序过长的审理期限、高昂的诉讼成本会让人不得不放弃诉讼程序,选择较为合理的社会民事调解。

出现这样的情形,可以说是社区民事调解在维持社会安定,调节社会矛盾中发挥着重要性。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构建社区民事调解是现实法律生活的诉求。纠纷的增多,公民的权利意识的增强,于是法院的受案量激增,势必会增加司法负担,还不宜社会的稳定发展,司法资源的短缺,法官的数量少且水平良莠不齐,给法官带来了超负荷的工作量。社区小纠纷的大量出现,现实中的社区民事调解能否合理的解决并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结果,关系到普通老百姓对我国社区民事调解的信任。这也使我国一些地区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大胆地尝试建立社区民事调解制度和机构来应对大量的小纠纷案件。[4]而且建立社区民事调解制度能够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有利于节约我国司法资源。实践中这些地区的社区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对于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社区调解结案似乎有着判决不可替代的优势。据本社区统计,在这5年间,本社区共接受300余件民事调解案件,其中调解成功率达到95%,效果显著,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在社区民事调解中,调解人需要全面综合分析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应用法律知识解决社区矛盾纠纷,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社会法制化的一种表现。在居民矛盾调解中,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调解委员会。[5]在调解纠纷中,需要发挥熟人的功能,由于中国是一个熟人、人情化社会,在双方矛盾都不可调和情形下,需要借助熟人这一沟通的桥梁,来搭建一个和谐、有效的交流平台,在遵守我国现行法律的情形下,可以采取多种手段,以此达到调解双方矛盾纠纷的效果。在法制化的情形下,有些民事矛盾可以调解,有些是不能够涉入的,需要执法机关涉入,对此,调解委员会应当明确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义务,社区可以调解的案子有:(1)家庭纠纷调解;(2)邻里关系调解;(3)公共设施调解。

在此环节中,社区调解人员应当与居民建立紧密的良好关系。对于社区的调解人员,是基层自治组织的管理人员,也是社区的普通一员,他们工作的存在,为了维持社区的和谐与安宁。对此,社区的调解人员应当深入居民生活中,不要天天坐在办公室不出门,只只等着需要帮助的居民上门找起帮助,而是要善于与居民交谈,拉近所在社区居民的关系,待人要诚恳,说话有理有据,开展多种形式,与居民建立一种良好互动形式,这样就可以为调停居民民事矛盾奠定好的情谊基础。社区的调解委员会可以联合当地的高校或法律援助机构,到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相关法律教育工作,尤其对于暂住人员的法律素养及个人素质,要学会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将其作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利器。在此,居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定期对外来居住人员进行登记,让其填写详细的人员情况,加强对其管理,也给予更多的关心,这样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得到维持,另外一方面他们的思想水平也得到提高,非常有助于社区社会主义和谐的精神文明建设。

对于调解人在调解中违反自愿原则强制调解造成的债务人后来反悔, 不愿意履行已经达成的调解协议,严格遵循自愿原则进行调解就是有的放矢的解决办法,将调解协议真正建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债务人对自愿形成的调解协议主动履行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所以,调解人在处理社区矛盾时要把当事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切不可为了提高自己的调解结案率,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强制当事人的调解方案。

参考文献:

[1] 孙政;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基于宁波市后大街社区的调查与思考[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2(05)

[2] 信丽媛,王丽娟,贾宝红,王晓蓉.;食品安全意识与行为的社会学思考——以天津市325名消费者为样本的分析[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2(07)

[3] 周显光,陈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拓展对民事调解案件监督[A]. 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 2009

[4]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司法厅关于在全区开展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活动的意见》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05(06)

[5] 张晓晓;民间法在民事调解案件中的体现——以烟台某基层法院案例为切入点[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作者:赵晨

上一篇:课外阅读误区管理论文下一篇:物业维修基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