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房地产税收政策论文

2022-07-03

摘要: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一些问题,不仅阻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还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有序运行。针对现有的问题探索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途径,得出国家要通过税收政策抑制投资性需求等措施来进行保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探析房地产税收政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探析房地产税收政策论文 篇1:

试论“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的税务筹划

【摘 要】在国内经济稳定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实行开放搞活政策以来,营业税收政策在不断创新。从房地产企业的角度来讲,落实“营改增”政策可以明显降低企业在税收环节中所面临的困难,也会清除以往税收政策中冗余的征税项目,然而在落实新税收政策时,对企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文章重点对“营改增”税收政策的现实意义进行阐述,明确新税收政策对于企业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房地产税收筹划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房地产企业;税收措施

0 引言

在国内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税收工作逐渐体现规范化和专业化。自我国实行开放搞活政策以来,税收政策必然要进行创新,而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落实新税收政策是各行业领域发展所要明确的主要问题,因此房地产企业在具体落实“营改增”政策前,应充分了解相关基础理论,结合政策落实情况确定切合房地产发展需求的税收计划,从而实现降低企业纳税额的目标,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 “营改增”相关概念

所谓“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增值税,其显著特征在于传统征税方式下的重复征税得以减少。对于当前社会环境下的企业来说,“营改增”有助于降低税负压力。随着税务政策的落实,“营改增”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更为深刻。“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控制企业重复交税,为企业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企业降低发展成本的基础上,明显强化企业在同行业竞争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从房地产企业的角度来说,“营改增”政策运用期间,体现出政策与企业发展需求相切合的状态,还对企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如对增值税核算方式、税款缴纳流程等环节产生正面影响,从而为新税收政策的充分落实创造良好条件。

2 实行“营改增”税收政策的意义

营业税重点是相关部门输出劳动服务、流通资产的部门与个体所得营业税缴纳的一种税收形式;增值税的重点是产品在购销期间,将所出现的增值数额确定为具体工作的指导,来向其缴纳的流转税,也可以说是对产品在购销期间出现的附加值的征税。增值税通常由广大客户来交付,如果在商品购销期间没能体现现实作用,就不需要对其缴纳税款。从现实角度来讲,增值税也可以理解为对供销产品、输出修整、管护等劳动服务和国外产品的部门和个体结合其所产生的增值,来向其缴纳的一项税种。通常而言,增值税的核算方式为对流通产品或所提供的劳动服务所产生的营业数额,结合指定税率确定出销售税数值,在此基础上扣除取进项税额,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是其差额。增值税目前只限于对服务和产品增值部分进行纳税,对以往税收措施中存在的重复税收情况有较好的改善。我国“营改增”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各行业领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不断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健全优化国内税收制度,通过税收对各企业建设给予经济上的帮扶,以强化企业发展能力,为企业持续健康生存创造良好条件。由此,“营改增”政策属于一项具有明显现实意义的税收政策创新,可以减少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难题。不仅如此,还会彻底清除传统税收制度中存在的冗余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企业税务数值,降低企业发展成本,以此强化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减缓了通货膨胀的问题。

3 “营改增”税收措施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房地产企业是实行“营改增”政策的核心企业,那么在落实“营改增”政策时,会给房地产企业带来诸多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是积极影响。在实行“营改增”政策期间,房地产企业清理了冗余税收项目,避免无法抵扣税款的情况。由此可见,新税收政策在产品供销期间,切实体现了各个流程征税,各项税收项目可实现抵扣税款的状态。不仅如此,“营改增”政策对房地产企业的价格也产生较大影响。

第二是负面影响。在“营改增”政策试行期间,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对税收政策转型过程中,企业在落实“营改增”政策前结束了一项工程,然而就“营改增”的落实情况来看,随着销售工作的推进,房地产企业进项税抵扣不复存在,税率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税负以开发商为对象发生明显转移,对于部分房地产企业来说,若其自身具备建筑部门,则无法满足转移基本条件,这会对其发展产生影响。随着“营改增”的落实,房地产企业材料费用与劳务费用无法获得增值税发票,实际抵扣受到制约,此种情况加剧了房地产企业的经济负担。“营改增”的落实让房地产企业合作面临更大风险,增值税进项与抵扣税款有所降低,房地产企业纳税力度加大,无法保证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率。

4 “营改增”税收政策下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的可行措施

实行“营改增”政策对于企业来说有利有弊,要想保证房地产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税收筹划策略,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以适当时间,对企业所有职工进行营业税理论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水平。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在具体管理环节中,往往体现出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落实“营改增”政策期间,很多房地产企业并没有重视该政策,使得企业发展模式與社会发展需求明显偏离,具体表现为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从项目开工到竣工验收,一般历经3年多的时间,因为项目施工周期长,在施工期间容易产生较多费用,增加施工成本,产生大数额的进项税。而且将增值税收政策运用于企业管理、核算、凭证认证方面就非常严格。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应加大职工培训力度,以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水平,充分理解和掌握增值税收政策的内容和含义,全面规范工作流程,促进各项工作模式与增值税政策相切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企业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积极与税务机关交流学习,建立协调的沟通关系。实行“营改增”政策期间,对税收征管主体进行了调整,国家税务部门取代了以往的地方税务部门。在这样的形势下,房地产企业应主动与国家税务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充分学习税收方面的基础理论;实行增值税政策期间应加强重视,采纳多方建议,与国家税务部门进行良好沟通,随时掌握各个时期的税收信息,营造专业的工作氛围。需要重点强调的是,房地产企业缴税等活动应该与国家相关标准、相关法律法规相切合,从而为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对经营的每个环节做出合理的税收筹划。{1}对供应商价格和资质进行对比。这就要求采购部门在明确房地产企业发展规划及采购目标的基础上,规范采购原材料,并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便于抵扣。特殊条件下无法提供增值税发票时,或者在低抵扣的情况下,要掌握划价策略,与供应商进行沟通,争取在保证所采购原材料质量可靠的同时,获得较低的采购价格。{2}注重税率差异的科学化利用。对建筑行业税率和物资税率形成正确的认知,在“营改增”大环境下,科学利用税率差异,确保税负能够得到有效缩减。{3}税收筹划要合理利用纳税人的身份。“营改增”以后,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比进项税只低8%时,就会面临比一般纳税人要高的税负,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减小增值税税负。{4}争取延迟纳税时间。要尽快取得增值税的专用发票,但要延迟销售发票的开出时间。

四是创新发展方法。将“营改增”政策进行合理运用能够辅助企业实现理想的经济目标,但也会导致企业发展成本增多。所以房地产企业应结合同行企业在新政策中的发展情况,全面创新发展方法,以高度強化自身在竞争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采取混业的发展方式,也可以实行多元化发展模式。

5 结语

总而言之,房地产企业发展过程中,实行“营改增”政策可以明显降低企业在纳税环节中的困难,并且在国家税收环节起到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相对于以往的税收制度,“营改增”税收政策能够完全清除冗余税收项目。由于房地产业的独特性,实行“营改增”政策对房地产企业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就需要强化主体人员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与税收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以促进税收筹划和发展方式的创新,以此缓解“营改增”对于房地产企业的负面影响。

参 考 文 献

[1]柴丽琼.“营改增”形势下房地产企业的税务筹划研究[J].纳税,2018(15):24.

[2]贾静娟.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浅析[J].中国市场,2017(13):253-254.

[3]高利娟.“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的税务筹划探析[J].财会学习,2017(7):135-136.

[4]黄贤红.“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的税务筹划[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5):121.

作者:胡馨雨

探析房地产税收政策论文 篇2:

论税收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

摘要: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一些问题,不仅阻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还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有序运行。针对现有的问题探索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途径,得出国家要通过税收政策抑制投资性需求等措施来进行保障。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税收政策;对策建议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由于房地产行业本身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通过产业链条,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主动的去应对,而税收政策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1 理论分析

税收手段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它是通过税种和税率的变动来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额等于税基乘以税率,而税基与国民经济运行的规模和速度直接相关。

如图1所示,税率(T)为零时,税收(R)亦为零,随着税率提高,税收逐渐增加,税率上升到某一点T。时,税收达到最大,这时税率为最优税率,如税率继续上升,高税率打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因而,有可能使经济发展速度,包括经济规模出现衰减,从而导致税基大幅下降,这样整个税收总量反而减少,所以T。为税率的临界点。税收首先要尽可能的做到赋税公平,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市场运行最大效率,税收结构应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按国家产业政策实行税收倾斜,支持关键产业超前发展。对房地产业课税也应找到最合理的税率。

2 国外房地产税收制度的经验

目前,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房地产税收体系,税收制度具有“宽税基、简税费、轻税负”、“从价计税、动静结合、地方所有”的特点。“宽税基”是指除了对公共、宗教、慈善等机构的房地产实行免税外,其余的均要征税。“简税费”是指一个国家设置的有关房地产的税收种类相对较少,税外收费也少。“轻税负”是指国外房地产税收中税率一般都不高,如美国征收房地产税收的50个州,税率大约平均为1%-3%;在加拿大多伦多市物业税税率为1%。“从价计税”是指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是以房地产的市场价值为计税依据,即以财产的资本价值、评估价值或租金为计税依据,只有少数国家以土地面积和账面价值作为房地产税的计税依据。“动静结合”是指既重视对房地产保有环节的征税(静态税),如加拿大的不动产税、波兰的房地产税、泰国的住房建筑税、日本的固定资产税、法国的房屋税、英国的房屋财产税、韩国的综合土地税、巴西的农村土地税;又重视对房地产权属转移环节征税(动态财产税)),如意大利不动产增值税、其它国家遗产税与继承税、赠与税、登录税、印花税和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但对权属转移环节实行轻税政策,以促进房地产的开发经营,有利于房地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如美国,对房地产的拥有和使用者,每年必须缴纳房地产税,且不分对象实行统一的税率和征管办法,对住宅实行减免和抵扣;而在开发经营环节的税负相对较轻,仅有交易税和所得税,并享有各种税收政策的优惠。“地方所有”是指为了激发地方政府征收房地产税的积极性,扩大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投资规模,房地产税一般作为地方税,是地方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一些发达国家的房地产税收入占地方税收的70%以上。另外,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房地产税管理办法和配套制度,如房地产产权登记制、估价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政府特别重视房地产税种的设立和调整对经济、社会以及资源配置的效应,把税收政策作为调控经济和调节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

3 引导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3.1 减轻流转环节税负,提高保有环节税负

减轻流转环节税负,提高保有环节税负是解决目前房地产市场诸多问题的治本之策。税负较多的集中在不动产保有环节,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许多发达国家的地方税收收入主要来自对房屋等不动产征税。以英国为例,直接来自于房地产转让的税收(指个人而不包括公司)仅占全国总税收的1%-2%,而来自房地产保有的居住用不动产税和经营性不动产税占总税收的30%。这样的税种结构极大地鼓励了不动产的流动,减轻供给者的成本。我国如果能提高保有环节的税收负担,减轻流转环节税收负担,则能抑制房价上涨过快,同时也可以打击囤积房屋,占用多套房屋的行为,刺激不动产的经济供给。

需要指出的是,将来改革不动产保有环节税收应该是有区别的,对保有环节税收调控应首先从空置不动产入手,而对普通居住用的不动产在很长时间里免税。对现行空置的不动产征收比较重的保有环节的税收,增加投机者的持有成本,减少投机收益,使整个不动产市场供给量有所增加,缓解供求矛盾和房价上涨的趋势。对目前百姓消费居住不动产实施合理的免征额,在很长时间不应增加他们的税负,因为他们在买房时已承受了沉重的税负。

3.2 加快推进物业税的改革

逐步将房地产税收的重点由目前的对供给方征税转向对需求方征税,应是下一步调控房地产的税收政策选择的方向。对需求方征税也就是对保有环节征税。我国目前虽然有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保有环节的税种,但是对个人住宅房地产的保有环节事实上没有征税,因此在个人占有这部分房地产时,只要不转让交易,仍然是零税收成本占有房地产。所以,多占有住宅房地产以保存财富的成本就非常低。这样,目前在交易环节设置的税收政策和制度便无法对抑制房地产投资需求产生作用。为了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业的税制体系,物业税的改革是当前首要的任务,物业税合理、准确的计税依据应是土地使用权和房产的市场价值,而房产的市场价值是通过房地产交易或评估得出的,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房地产评估体系将成为物业税征收必须面临的一大课题,另外,物业税计税税率的确定、计征时间的确定、税收收入的使用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在住宅保有环节征税,将会进一步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3.3 通过税收政策抑制投机性需求

市场的投机行为助涨了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所以,要抑制投机性需求。首先,借鉴国外的经验。例如,美国对不动产征收的税收要占到其全部财产税收入的80%。而我国在房地产保有环节涉及税种相对较少,税负相对较轻,这就降低了房地产保有者的经济风险,在客观上增加了房地产投机者的需求。所以我国在抑制房地产投机需求时,国家应考虑在房地产保有环节统一征收物业税,按房地产的面积每年付税。为保障一般居民合理房地产消费,国家在征收物业税时应确定一个上限,如人均25平方米可以不征收税,超过这个上限则按累进制征税。其次,政府应完善购房登记制度,个人购房时必须说明购房是为了自住还是用于出租,出租房屋贷款利率要高于自住房屋贷款利率。出租房屋所得租金还必须按规定纳税。同时,可以以个人为单位,限制购房面积。例如,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个人,购房面积不能超过25平方米,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个人,购房面积不能超过45平方米,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个人,购房面积不能超过70平方米。最后,严格规定金融部门向房地产贷款的比例和房地产抵押贷款融资的比率,紧缩信贷总量。严格审查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条件,降低融资比率,加大对抵押物与信用担保方的核实力度。

参考文献

[1]罗海平.“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防控[J].经济导刊,2008,(1).

[2]张睿.法国的房地产税收及其借鉴[J].中国房地产,2007,(03).

[3]王翯阳.房地产税制现状及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24).

[4]刘淑娟.房地产税收制度构建研究房地产税收制度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20).

[5]齐超.制度本质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9).

[6]齐超.经济制度与生产关系研究[J].北方经济,2008,(12):17-1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作者:孙国梁

探析房地产税收政策论文 篇3:

从税收杠杆效应看我国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

[摘要]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非理性膨胀导致了当前房价难以下降的局面,我国政府对于高房价的抑制也采取了一定的手段,但是短期内这种措施的效果不会明显。借助税收的杠杆效应,政府可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关键词]税收 杠杆效应 房地产 宏观调控

我国的房地产业从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伴随着行业的飞速发展,相应的市场操作规程制度也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越来越规范化。但是,我国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却明显滞后于房地产市场。通常来说,税收政策应当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方面应当发挥重要功能,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税收政策似乎没有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税收的杠杆效应没有在房地产行业得到体现。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税收杠杆效应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以此实现政府对房地产的有效宏观调控就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政策宏观调控下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分析

房屋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具有投资品与消费品的双重属性。作为投资品,房产与上下游的钢铁、水泥、建筑建材、家电等相关行业高度关联,具有较大的投资乘数效应。作为消费品,房产是绝大多数社会家庭的必选消费品,也是一生中最大一笔消费支出。在秉承“效率优先”的经济发展阶段,依靠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过去十年,我国的房地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房地产业成为全社会毛利率最高的行业之一。

但是,在追求行业高毛利率的同时,我国各地房价的全面上涨也导致了房地产行业步入“房价上涨—地价上涨—房价上涨”的螺旋式循环。这种螺旋式循环所导致的高房价高地价,一方面大大增加制造业成本,削弱我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有效启动消费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此外,高房价高地价所带来的泡沫,也蕴含着潜在的金融风险。与此同时,价格作为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利用效率的最有效手段,高房价高地价在我国局部地区存在是可以理解的,但它不应该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普遍现象。

由于产品的差异化特征以及级差地租的存在,房地产市场难以像家电、汽车市场那样完全充分竞争,供给相对短缺会为房地产商抬高房价获取垄断利润提供条件。因此,完全彻底的市场化不应该是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唯一选择。真正健康的发展模式是应该把房地产的商品属性与社会属性分开:商品属性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价格成为开发商与有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消费者之间谈判的唯一途径;社会属性则是政府应尽的义务,提供类似于廉租房、普通商品房这样的准公共产品,解决社会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居住需求。

二、税收政策对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作用机制

1. 税收政策的利益驱动机制

税收具有调节经济的能力,从理论上说这就是税收的杠杆原理。政府通过制定不同的房地产税收政策,建立相应的税收制度,规定不同的税收鼓励措施或限制措施,给予纳税企业有利或不利的税收条件,以此来影响纳税企业的经济行为。政府的政策措施与制度所决定的税收的不同分配,一方面改变了房地产供需双方的经济利益关系;另一方面,税收分配是对纳税企业经济利益的调节,由于利益驱动改变了企业的经济行为,使房产企业根据政府提供的税收环境对自己的利害关系,自愿地倾向于经济杠杆主体的预期目标。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对房地产企业进行有目的的调节,使纳税企业的行为朝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方向转变,这一机制就是税收调节的杠杆原理。

2. 税收政策的法律约束机制

税收对房地产经济进行宏观控制以弥补市场效率限制,主要是通过法律手段来实施的, 具体表现为通过制定各项与房地产行业发展有关的税收政策,对纳税企业设定义务。为了弥补房地产市场的效率限制,政府要确定出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并要求市场主体的一切行为都应朝着有利于实现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方向来选择。这一目标的实现,要依赖国家制定与实施税收法律,在税收法律中对房地产市场主体设定义务。通过强制性的纳税义务设定,使纳税企业在利益驱动下调整其经济活动,进而实现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目标。

三、利用税收手段调控和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

1. 切实利用税收杠杆促进住宅业的发展,同时制定相关税收政策,对低收入者和老年人购房和租房实行税收优惠或补贴

税收政策是国家进行产业政策调整的重要手段,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配置的有效方法,我国应当采用支持住宅产业发展的方法来改革我国税收杠杆,支持我国住宅产业发展。

此外,由于我国还处在经济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的贫富差异,存在相当多的低收入者,合理地解决低收入者居住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安全的重要问题。如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老年人购房和售房,不仅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老年人的居住问题,使他们可以安度晚年,而且还能有效地增加二手房市场的房源,激活楼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理性繁荣。

2. 加大房地产转让过程中的税收调控力度

一方面,在房地产转让中实行差别性税收政策,即针对消费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实行差别性税收政策。所谓差别性税收政策,其体现在对房地产所有权转让环节的税收体系设计,应区分有偿和无偿,并考慮实际占有权属时间长短;另一方面,运用所得税和营业税“组合拳”调控房地产转让交易活动。从国际税收实践来看,当房地产发生买卖等有偿转让时,大多数国家都规定应对转让收益增值部分课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芬兰等国家,把房地产转让收益归入个人或法人的综合收益,征收个人所得税或法人税(公司所得税),其中美国实行15%~34%的累进税率,意大利将从买入到转让时的价格上涨部分作为税基,按照价格增长幅度采用累进税制,按5%~30%的税率征收不动产增值税。因此,我们应学习参照国外的成功做法,首先开征“房地产转让收益个人所得税”,即对有偿转让房产产生的利润征税。对购买房产一年内的转让所得征收25%的所得税;3年内的转让所得的征收15%的所得税;3 年以上的免征。开征房地产转让收益个人所得税可以在保护真实购房需求的同时,有效地抑制投机性需求,降低泡沫风险。在征收所得税的同时,对购入未满3年的商品住房转让征收5%营业税,以及营业税税额7%的城建税和3%的教育费附加,3 年以上酌情减免。

3. 利用税收政策正确引导我国住宅的合理消费

房地产税收政策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将在新一轮房地产业调控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房价由市场供求、相关成本和升值预期等因素决定,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与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价格走势是不一样的。因此,税收对房价走势所起的作用取决于不同情况。我国政府应当进一步改善住房的供应结构和开发结构,多供应经济型住房,来满足城市居民不同层次的需要,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调控手段,调节需求,促使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税收杠杆成为调节房地产市场和价格的重要手段。

4.提高税收立法层次和适度下放房地产税收管理权限

(1) 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模式

首先,要提高立法层次,全国统一开征的房地产各税,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行;其次,应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分别制定税法的实施细则,并赋予其开征符合地方发展所需新税种的立法权;至于具体税目税率的调整、税收减免及征管诸权限则可赋予地方政府。要科学管理,通过“原则管死,具体搞活”的方针来充分调动各地的积极性,确保税收立法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发挥房地产税收的积极调控作用。

(2) 统一房地产税收的收取方式

诸如,地租由地方政府收取,按一定比例上交中央财政,剩余部分留给地方作为土地开发基金,专款专用。耕地占用税,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取,除留作集体土地改良基金的部分外,其余上交国家财政。简言之,要以立法形式规范、确认统一的税收方法,层次分明,杜绝暗箱操作,有效防范国家税收流失。

制度需要靠实践来不断完善,我们应立足税收的基本原则,结合房地产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实现公平与效益为同一的目标,建立税种科学,税赋合理,分权恰当,收费简化的税收体系,为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季丰 张勇:《2010年房地产业发展政策导向探析》,上海房地,2010.01

[2]高晟:《现代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政策思考》,消费导刊,2007.09

[3]刘德英 邱红:《谈我国房地产税收政策的调整取向》,商业时代,2010.05

[4]郭家华:《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的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01

[5]孙静:《论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税收环境与对策》,中国商界,2010.05

[6]路冬玲:《关于我国房地产税收体制的现状研究》,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作者:薛洪锋

上一篇:生态文明中建筑技术论文下一篇:实践教学证券投资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