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界因受到“多元文化教育”与“根文化教育”思想的影响,一批高等艺术院校开始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纳入到音乐教学大纲之中。经过近四十年的的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高等音乐教育中日趋成熟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越加明显。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论文 篇1:

浅析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开展

【摘要】高职院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有利于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开展存在缺少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课程、缺少专门的少数民族音乐教材、授课形式单一的问题。本文正对这几个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高职院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有利于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有利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少数民族音乐在历史长河中先辈们为我们留下来的无价之宝。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五千年来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涵盖了原汁原味的民歌、各式各样的民族乐器、戏曲等等。这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物质文化当道的今天,很好有青少年重视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流行音乐,更喜欢所谓的快餐音乐。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众多传统文化一样正在消逝。高职院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深入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喜爱,有利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复合型的培养

高职院校办学的最大宗旨是为社会培养职业型人才。当前高职院校办学模式上更加注重学习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开展存在较大问题,主要集中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缺少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课程;二是缺少专门的少数民族音乐教材;三是授课形式单一。下面就这三点做具体说明。

(一)缺少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课程

当前高职院校基本上都会开设音乐课程,音乐课程主要以辅修的形式出现。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音乐课程。在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的设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音乐课程涵盖的种类主要有:中西方音乐史、音乐鉴赏、艺术概论、中国音乐史等等。在音乐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几乎看不到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身影。缺少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课程是当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中最大的问题之一。

(二)缺少专门的少数民族音乐教材

少部分高职院校将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纳入到了现有的音乐课程体系中,但是在教学上存在缺少专门的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的问题。这一问题使得当前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多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因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课程是辅修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并不做太多要求,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教材显然不适用。当前的现状是,由于缺少专门的少数民族音乐教材,音乐教师只好自己在网上找素材,自己制作PPT,内容叫杂,没有系统性,同时占用了音乐教师较多的课外时间,使其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帮助学生进行少数民族音乐知识的扩展上。

(三)授课形式单一

当前,开设了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高职院校在其授课方式上存在授课形式单一的问题。在少数民族音乐课上,大多数音乐教师采用讲授式进行教学,即将教授的内容做成PPT向学生进行展示。这一种授课方式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非常相似,大量的概念使得课堂教学变得非常枯燥,无法激起学生多余少数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高校院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途径

(一)增设少数民族音乐课程

在高职的音乐课程设置上,要立足本土音乐,加大民族音乐课程,建构民族音乐门类、形式、风格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接受较系统的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育。通过艺术欣赏课可以使大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有所了解。这类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增强爱国情怀,激发爱国热情。通过艺术实践类课程可以使学生粗略掌握一门民族音乐的演奏、演唱技巧,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通过音乐历史理论的学习,学生对中国音乐发展的脉络就清晰了。而民族音乐技巧基础理论课学习,可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理论写作技巧,了解民族器乐的相关知识。

(二)建立健全适应于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的专业教材

本人认为健全适应于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的专业教材对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教材体系:一是高职院校在职音乐教师组件专门的团队对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教材亲自编写;二是从市场上引入适应于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学的教材。

(三)创新授课方式,激起学生学习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

作为辅修课程,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应当注重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的相互融合。创新授课方式,改变以往单一的授课方式有利于课堂氛围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体会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本人认为授课方式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在授课内容上减小花样翻新,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PPT,可以引入视频、微课等等;二是在考核方式上不再局限于期末考,可以增加课程论文,让学生对自己喜爱的少数民族音乐进行鉴赏。

参考文献:

[1]陆钰娟.高职院校民族音乐教育研究[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07)

[2]辛雪峰.关于在地方专业音乐院校开设少数民族音乐课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2(05)

[3]陆宗武.关于普通高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4(02)

[4]苏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J].大舞台.2015(05)

[5]王向辉.关于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J].音乐时空.2015(05)

[6]陈冲羚;杨艳.南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06)

作者:严明明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论文 篇2:

浅谈高等艺术院校中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界因受到“多元文化教育”与“根文化教育”思想的影响,一批高等艺术院校开始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纳入到音乐教学大纲之中。经过近四十年的的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高等音乐教育中日趋成熟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越加明显。文章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师资培养单一化、课程设置地方化以及配套教材资料欠缺,并针对这些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师资培养;课程设置;教材资料

一、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培养单一化

随着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再度兴起,高等艺术院校重新开始重视有关少数民族音乐教师的培养。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都是以西方的音乐教育模式与理念为主,而在培养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人才方面,没有多少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探索的道路上难免会出现错误与偏差。通过笔者调查了解,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培养的分类方面。根据有关学者指出:“我们可以将少数民族音乐学校教育分为‘少数民族音乐专业教育’、‘少数民族音乐师资教育’、‘高校少数民族音乐素质教育’以及‘少数民族音乐中小学教育’4种类型。”然而绝大多数师资培养机构并没有根据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清晰的师资培养分类,而是一味地追求少数民族音乐专业化教育或是设置专门研究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专业机构。

(二)课程设置存在地方化与局限性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艺术院校出于对本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与发展方面的考虑,在设置课程上面会有所偏向。根据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分析得知,地方性的高等艺术院校在设置课程时,除了一些传统音乐教育课程之外,仅设置一些当地少数民族的音乐课程,很多没有开设《少数民族音乐概论》这门课程,更谈不上设置一些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所必备的课程。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探索,地方的高等艺术院校已经将当地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化,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将其他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也纳入到本校的音乐教育中去,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多元化。

在非民族地区的高等艺术院校中,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笔者通过调查50所高等艺术院校的课程安排得知,在本科期间,所有的高等艺术院校没有设置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研究生期间,设置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艺术院校所占的比率也不足10%。通过这个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设置在非民族地区存在局限性,传播力度还有待于加大。

(三)配套教材资料欠缺

由于民族地区的高等艺术院校,在师资培养方面,注重少数民族音乐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及课程设置只注重地方性与民族性,从而导致少数民族音乐配套教材的编写多为地方性的少数民族音乐概论或是少数民族声乐与器乐的专业训练书籍。笔者通过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得知,较少的高等艺术院校开设了少数民族音乐概论这门课程,但是配套的音像资料欠缺。并且高等院校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的音乐课程中,少数民族音乐教材资料几乎为零。或是向其教授专业性较强的少数民族音乐专业知识,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地区与专业的不同,充分合理地编纂少数民族音乐书籍。

二、合理应对的策略

(一)改革师资培养方案

笔者依据地区以及专业两个方面,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分为专业性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和普及性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专业性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指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艺术院校,为了传承与发展本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而进行的音乐教育。普及性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指各个高等院校为了传播少数民族音乐知识而进行的音乐教育。根据以上两种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分类,提出以下师资培养方案的建议:(1)针对普及性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可以由一些开设有少数民族音乐专业研究生的音乐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进行统一的师资培养,因为这些音乐学院不仅师资力量雄厚,而且课程设置较为完备;(2)针对地方性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可以由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艺术院校进行统一的师资培养,并且在学制为4年的本科学习期间,设置1~2年的少数民族音乐普及型课程。

(二)调整课程设置

根据笔者前面的分析与建议,在充分考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分类的基础之上,对高等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可以分为普及型课程与专业型课程两种。普及型课程的设置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概论、少数民族音乐作品鉴赏、少数民族风格视唱练耳等。专业性课程的设置,首先囊括普及型的全部课程;其次还包括一些地方性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例如某个少数民族的器乐或声乐的课程;最后还应该开设少数民族民俗学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等课程。

(三)完善配套教材

针对调整后的课程设置,完善相应的配套教材资料,建立网络平台,实现少数民族音乐影像资料共享。另外还要邀请“活体教材”,即少数民族音乐的民间艺人,进入讲堂教授学生器乐的演奏以及声乐演唱方法,还要组织同学进行实地调查,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三个问题,必须一一解决,这样才能建立起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体系,使得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能够健康有序。我们知道“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是与政府、社会及学校行为相联系的”,最后还要呼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电视、网络传播手段定期地采访少数民族传承人,播放少数民族音乐,介绍少数民族文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艺术院校在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方面的压力,为少数民族音乐的普及打开了一扇窗。

参考文献

[1]张应华,谢嘉幸.我国当代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操作策略的探讨[J].音乐艺术,2012,(3).

[2]黄凌飞.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艺术院校如何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2,(1).

作者:魏子超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论文 篇3:

刍议少数民族音乐教育

摘要: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音乐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拥有着本民族创造、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特征及其文化。本文阐述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当前教育中的困境,重点论述了少数民族音乐在各阶段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并且对在高等教育中弘扬少数民族音乐的途径进行了深刻探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音乐教育

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底蕴,这与本民族的悠长历史是分不开的。民族音乐也是一样,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高校中民族音乐教育不止是让学生欣赏到每个民族不同的音乐,更重要的是了解到音乐的多样性,能够把其特点和文化传承下去。

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引入了“音乐即文化”的一个基本观念,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一提到民族音乐,可能大多数人会觉得枯燥无味。像是传统的被人摒弃的知识一样,让人敬而远之。其实则不然,民族音乐像是一个充满涵养与魅力的女子,它可能没有倾国倾城的相貌,但是它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良好的修养。与它接触的多了,一定是受益匪浅的。其实有句话说的很好,不管做什么都不能忘本,在音乐中,民族音乐便是我们的本。我们非但不能摒弃它,并且要将其传承下去,使它更加光鲜,为它添加更多现代元素,让它重新活起来,呈现给世人一个新的面目。

一、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在高校受音乐教育时,我们会有一门课程是《中国民族音乐史》,并且该课程是分为两个学期的必修课程,可见民族音樂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性。该课程中,把民族音乐分为了中国民族音乐和外国民族音乐两大部分,我国民族传统音乐丰富多彩、民族音乐形式多种多样,让人看上去眼花缭乱。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逐步形成了戏曲、民歌、歌曲、曲艺、民族乐器等各类音乐表演形式。令人值得骄傲的是,有一些音乐表演形式在全世界都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这就说名民族音乐正在与世界接轨、与时俱进。中国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民歌分类法有:音乐体裁分类、歌词题材分类、地区分类、体裁题材结合分类、民间原生分类、结构形成分类、场合分类、语言分类、历史年代分类、色彩区分类等几个主要分类法。以体裁形式划分为九大类。即:号子、山歌、田歌、小调、舞歌、渔歌、礼俗歌、儿歌、生活音调。在各大类之下又分成若干小类。如号子划分九类:1.工程号子;2.林业号子;3.船工号子;4.农事号子;5.矿业号子;6.石工号子;7.搬运号子;8.海洋船渔号子;9.作坊号子。在各小类之下又分成若干子项。如林业号子细分为以下六种:①采伐号子;②抬木号子;④流送号子;⑤撬漂号子;⑥排工、放簰号子

二、少数民族音乐在发展传承中的弊端

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许多品种出现了流行地域城市化、演出目的商业化、活动性质世俗化、表演曲目流行化和形式内容西方化等多方面的转变。民族音乐学界应面对客观情况,将目光投向城市,大力开展城市民族音乐学研究。”由此可以看出,少数民族音乐已经被改的花样百出,其实是不好的,失去了民族音乐的本色,也被世人遗忘了其音乐所传承的文化。并且现在教学中,只有在高校才会把民族民间音乐作为必修课,但是除了高校呢?小学、中学、职业学校会不会呢?现实是并没有在学生时期做好基础的铺垫。现在流行国学教育,比如:国学幼儿园。现在国学文化已经开始从小抓起,个人认为民族音乐也可以。甚至现在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发过音乐课本,这明显是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不尊重,何谈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音乐,直接在最初阶段就被扼杀在摇篮里。还有就是现在的音乐教育趋于形式化。按照教材上的上课内容,走马观花一样的给学生上课,只是欣赏或者学唱,并不会给学生普及太多该音乐背后的文化知识,和民族相关信息,而学生也只是停在听过和会唱阶段,这样对于我国拥有源远流长文化的民族音乐来说,是没有意义的。由于缺乏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认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观念,所以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原生传承没有进行更深入、广泛的研究,为此也就难以为当今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提供相应的参照系统。

三、在高校中弘扬少数民族音乐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要明确少数民族音乐在教育中的重大意义,其次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材、使学生掌握不同的音乐知识。个人认为需要进一步严格按照新课标实施教学,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进一步完善小学、中学阶段对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甚至是整个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需把民族音乐教育放在重点课程部分。

要进一步完善高校音乐课程设置在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上,要立足本土音乐,加大民族音乐课程量和形式多样化,建构民族音乐门类、形式、风格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首先要有理论课,比如《中国民乐鉴赏》、《中国民歌鉴赏》、《中国音乐简史》、《民族民间音乐》等;也应该有民族采风等实践课程,如有计划地安排师生深入到田野工作中,主动去体会各民族音乐的产生、艺术形式、对本民族的影响,在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就会让学生受益良多,实现民族音乐的本土化。

要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模式1、以听赏为基础。首先,听赏各地区的民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如山西民歌《绣荷包》,陕西民歌《三十里铺》,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安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江苏民歌《茉莉花》等等。其次,可以欣赏民族乐器乐曲,深刻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如笛子独奏曲《姑苏行》、《扬鞭催马运粮忙》,二胡曲《二泉映月》,管弦乐《北京西寻到边塞》等等。然后,可以欣赏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及民间歌剧选段,加深学生民族音乐的特征、唱法及文化的了解。如黄梅戏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豫剧《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选段,越剧《梁祝》等等,这些都是戏曲艺术中的经典。2、应以实践为辅。在课堂中可选用各少数民族较动听的民歌作为学生的练习曲。3、在声乐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开始演唱曲目前,能够运用到所学知识,利用艺术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会使学生充分了解作品,并且会对民族音乐更加感兴趣。

四、总结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们需要把其传承弘扬下去,尽量保留它的原始色彩,充分吸收其营养。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也是要有高要求,这不仅是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尊重,也是对我们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尊重。强化民族音乐教育、创作,在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占据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王红曼.浅论我国的民族文化政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03)

[2]伍国栋.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拓展(下)[J].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02)

[3]徐桂琴.论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育[J].电影评价.2009(11)

黑龙江省文化厅项目:编号2017A004

作者:郎群

上一篇:公司财会内部控制论文下一篇:服务企业物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