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少数民族教育论文

2022-04-17

摘要:文章选择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就业意愿、就业行为和就业结果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其与普通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北少数民族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论文 篇1:

西北少数民族的国家凝聚力和民族凝聚力研究

内容提要:西北少数民族能够互相和谐相处,在祖国这个民族大家庭里,共同团结进步,其原因是很多的,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凝聚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国家凝聚力指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国家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国家和文化中的重要观念的认同,两者凝聚为对国家的归属感。民族本身的凝聚力表现为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身份的认同、对本民族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的认同,两者凝聚为民族归属感。国家凝聚力和民族本身的凝聚力的关系是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条件,前者是后者的必然归宿和进一步升华。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的凝聚力相统一的优势就在于可以把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结合起来,实现这两方面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关键词:西北; 少数民族; 国家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

西北少数民族指居住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区的西北少数民族原住民。这些世世代代生长、生息和繁衍在广袤的大西北土地上的西北少数民族人口多达2千余万人,居住面积达280万平方公里。对于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毛泽东曾精辟地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西北少数民族对于国家的改革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贡献,表现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成就方面。对于这方面的重要性,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有深刻的见解[2]。他指出: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两个基本条件,经济方面的基本条件是资金,政治方面的基本条件是稳定。西北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集,主要居住在祖国的边疆、国境、山区、草原、高寒等欠发达、自然条件较差、地理位置又相当重要的地区,这些地区不稳定和出问题,整个民族地区就会出现动荡,还会波及其他地区,引发许多无法预料的大事件、大风波,进而损害国家的发展。

1 对国家认同是凝聚西北少数民族的源泉

凝聚力就是吸引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没有凝聚力,能不能把其成员吸引并且整合为一体,形成整体优势,取决于这个国家本身具有的素质。素质好的国家就有凝聚力,素质差的国家就没有凝聚力。国家的素质的构成较为复杂,通常包括历史和文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领导关系与人际关系、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历史和文化。一个国家的凝聚力来自各个民族和全体公民对这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的认同。以社会学的理论看,凝聚力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是自我和集体矛盾的化解,是群体在数量上的增加和在质量上的延伸。由此可见,凝聚力不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民族压迫的产物,而是自觉自愿认同的结果。在这个方面,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对国家和历史的认同,是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一是对国家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中华民族的国家文化和历史发展的特点和

风格,可以用大家都赞同和接受的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多元一体”[3]的思想来概括。所谓“多元”指西北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形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所谓“一体”指西北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形态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形态的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表现为多样性与整体性、统一性与互补性、丰富性与单一性、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从“多元”方面看,西北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发展道路和表现形式,谁也不能代替谁,谁也不能掩盖谁。从“一体”方面看,西北各个少数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始终离不开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中华民族是一个完整的民族体系,既是各个民族的集合,也代表着各个民族的利益和要求。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任务、困难、际遇、问题,也是西北各个少数民族面临的任务、困难、际遇、问题,中华民族所迎来的进步发展、团结繁荣,也是西北各个少数民族所迎来的进步发展、团结繁荣。在文化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可以这样描述:以“善为核心,以民族整体利益为原则,以道德修养为追求的目标。”首先,“善”是西北少数民族价值观的核心。西北各个少数民族都是有宗教信仰的民族。西北少数民族大致可以划分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与信仰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前者包括回、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乌兹别克、塔塔尔、东乡、保安、撒拉族等十个民族,后者包括藏、蒙、土、锡伯、裕固族等五个民族。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的最高境界就是到达“善”的彼岸。在伊斯兰教那里,“善”有两个方面的含义[4]:首先,在信仰真主、虔诚听命于真主、做真主的仆人的前提下,培养良好的人品和人格,具备良好的道德和做人的素质,此外,还要把“善”转化为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行为。这个转化是通过遵守伊斯兰教法和教规所规定的戒律来实现的。在藏传佛教那里,“善”直接表现为利他主义和排我主义[5]。首先,“善”从内心来说,是慈悲的情怀和慈悲的思想,心是善之源泉;此外,要建立无贪、无嗔、无痴的精神世界,保证心灵一尘不染,清净如出污泥的莲花。另外,还要有“四摄”、“六施”等的布施行为。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都主张把“善”由个人、自我向他人、社会和整个世界扩展和推进。伊斯兰教要求信徒斋戒祈祷,体念天下人的痛苦和悲伤,以“乜贴”来救助大众;藏传佛教主张不杀、不盗、不妄语、不饮酒、不淫邪,以便把爱洒向人间。这个“善”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善”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首先,儒家的“善”,与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的“善”都强调善的先天性和纯洁性。孟子的人皆有“四心”、人性善与伊斯兰教、藏传佛教的“人性本善不过需要教化”是相通的,都把人性善看做是原本就存在人的心灵中的本性。其次,儒家强调教育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与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对教育的重视也是相通的。西北各个少数民族的教育包括两个层次:学校教育、经堂教育。学校教育是正规的教育,经堂教育则是反映民族特色的教育,主要是诵读宗教的经典著作。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可以把6岁以上的孩子送进清真寺学习;信奉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可以把8岁以上的孩子送进佛堂学习。经堂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形式和民族特色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其积极的作用,其出发点虽然是为宗教服务的,但是其客观效果是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进步和民族素质的提高。

200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是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新的形势,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和发展,更富有时代特色,也更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状况。坚持西北少数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与坚持中央提出的五种核心价值观是不矛盾的,从宏观方面看,西北少数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小善,党中央提出的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大善,党中央提出的五个方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对西北少数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升华、扩大和提炼,具有全民族的普遍适用性。这说明,西北各个少数民族的利益与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在本质上、在重要的方面是完全一致的。

二是对国家和文化中的重要观念的认同。儒家思想作为在中华民族的国家和文化发展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思想,包含着许多重要的观念,这些重要的观念经过二千多年的传承、发展和积淀,已经成为支撑、维系和代表中华民族的最重要的思想观念。仁、义、理、智、信这五个重要观念不仅是汉民族内部交往沟通的最重要的语言和行为符号,也是西北各个少数民族互相交往沟通的最重要的语言和行为符号。各民族依靠这个符号系统,彼此交流思想感情,消除误解分歧,达到团结共识。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一个词语的意义代表着一个文化的模式,文化的模式是以词语来标志和结构的。按照这个观点,仁、义、理、智、信这五个词语不仅以使用和出现的频率超过其他词语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的最重要、最宝贵的思想观念,而且,也最能够反映和代表中华民族的思维精神和心理结构的特色。因为,中华民族以德为本、以情为上、以礼为先的思维精神和心理结构从这五个词语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凸现,乃至在中华民族的语言里,那种温情脉脉、意味深长、感人肺腑的语言比比皆是,例如:仁至义尽、信誓旦旦、情不自禁、舍生取义、大公无私、全心全意、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等,真是汗牛充栋,数不胜数。西北各个少数民族的重要思想观念与汉民族的重要思想观念是相通的。信奉伊斯兰教的西北各个少数民族特别注重“人道五典”(君臣关系、父母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夫妇关系)和“天命五功”(念、拜、斋、礼、课)的关系,强调既要处理好宗教事务,也要处理好世俗关系。而处理好世俗关系,就必须注意与仁、义、理、智、信相联系的思想观念。信奉藏传佛教的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则以佛、法、僧三宝为其庞大信仰体系的牢固支撑,强调苦修苦行,以便去恶扬善,证得功德圆满。要达到这个境界,也必须注意建立与仁、义、理、智、信相联系的思想观念。凡是去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都感觉那里的人们很讲礼貌,很注重接人待物的道德修养,究其原因,就在于那里的人们以公正与正直、团结与宽容、勇敢与奉献、知识与智慧为其重要的观念。这些重要的观念与仁、义、理、智、信是相通的。“仁”所包含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的意思与《古兰经》与藏传佛教强调做人要有“宽容和慈悲”的情怀是一致的。“义”所包含的应该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与《古兰经》和藏传佛教的“十善业”所强调的做“正直的有尊严的人”是一致的。“礼”所包含的秩序和礼仪与西北少数民族特别注重人伦关系、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讲究文明礼貌是一致的。“智”所包含的注意学习和提高的意思与西北各个少数民族注重教育是一致的,“信”包含的注重信誉与西北各个少数民族言行一致、刚正不阿、表里如一的修养也是一致的。美国社会学家亨斯林[6](henslin)在2000年出版的《社会学的影响》一书中对男人和女人在语言上的差别作的区分,可以拿来描写西北各个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共同特点。亨斯林以“养育”为核心概念,来区分男性语言与女性语言的界线。他认为男性的语言充满进攻、挑衅和战争的味道,女人的语言则带有明显的劝导、教育和启发的“养育”的特色。亨斯林认为这与男性的父权意识有密切的关系,也与女人的性别有密切关系。在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父权社会曾经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阶段。那时,社会分工,造成了男女角色的差别。男人外出狩猎、寻找食物、做粗笨的体力活、抵御外来族群的入侵。女人则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男人分配所获得的猎物和被征服的种族的人口和财富,并且,在与其他种族接触的过程中,学习了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这样,男人在财产的数量和干活的能力方面都胜过女人,结果是男人取得了对女人的支配权。女人的身体则天生适合“养育”,有男人没有的乳房、生殖器官。这决定了女人比男人更适合“养育”。笔者以为汉民族与西北各个少数民族的重要思想观念都是具有“养育”特点的思想观念,具体表现为注重修身养性,注重品德培养,注重温柔厚重的词语特别多,这种养育型的语言典型表现了西北少数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民族气质。

对国家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国家和文化中的重要观念的认同,两者合而为一,凝聚为对国家的归属感。这就是说,西北各个少数民族通过对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的认同,获得对国家的归属感,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2对本民族身份的认同是西北各个少数民族本身凝聚力的源泉

地处祖国大西北的西北各个少数民族能够保持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没有被其他民族吞噬、融解和同化,没有在历史的发展和浪潮中被吞没、消灭和衰亡,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是保持了自己的民族身份。按照社会认同理论[7]的观点,保持民族身份就是保持了一个人之所以是一个人的一切。当一个人认同自己是谁的时候,这个人就会归属到与自己适应的集体里,获得归属感。西北各个少数民族的民族身份由两方面组成:一个是角色身份,一个是民族身份。角色身份是由身份、地位、权力以及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构成的统一体。一般说来,角色身份被一套规范和期待所限制。人们扮演什么角色不是任意和随心所欲的行为,而是被历史、传统、习俗等前提条件所规定。西北各个少数民族的角色身份可以从两个方面描述,首先,是角色身份的既定性、先天性和无法摆脱性。这是历史和文化遗留的产物,是无法改变的既定的事实。此外,是角色身份的规范性和期待性。这也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但是,不一样处在于,这个里面又寄托着对角色未来的期待。通过这种期待,角色在历史和文化的传统里,又增加了新的为从前所没有的时代特色。规范性反映了社会对角色的要求,期待性则反映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角色身份是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结合。西北各个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这是他们的角色身份,也是他们的社会身份。按照这个角色身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肯定要自觉、主动地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努力实现本民族的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同时,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肯定要十分注意保持自己的民族身份,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这就涉及到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问题。这种认同是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的。第一个方面是对本民族的形象的坚持,这包括穿民族服装,过民族节日,吃民族食品等。第二个方面是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尊重,表现为对祖先功业的崇拜、对历史文化遗址的爱护和保存、对民族古籍经典的整理和挖掘、对民族语言的传承和使用等。第三个方面是对民族仪式的尊崇,表现为坚持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坚持遵守宗教规定的礼仪、坚持遵守本民族的习惯和讲究、坚持按照本民族的传统形成本身的生活习惯等等。

对角色身份和民族身份的认同,凝聚为对本民族的归属感。当获得这种归属感后,人就不仅仅是为个人而活着,也要为所在的民族这个集体而活着。按照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8](Myers)在2005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所指出的:人类是天生的群体种类,个人的欢乐是为了其所在的集体,个人斗争是为了其所在的集体,个人死亡也是为了其所在的集体。澳大利亚社会心理学家、社会认同理论的创始人特纳[9](Turner,2001)也指出:每个人不仅有自己的个人身份,而且有自己的社会身份。特纳所说的社会身份就是个人归属于一个集体。个人的归属通过对集体的归属显示自己的社会身份。对集体的归属主要是通过对所在的集体的文化传统、行为准则、价值规范、人际关系的认同来完成。特纳和另一位英国社会学家泰菲尔[10](Tajfal)共同注意到了人们的社会认同所包括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分类归属、身份归属和比较归属。分类归属表明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条件把自己归入一个集体,这个集体既可以是民族、性别,也可以是职业、社会团体。身份归属表明人们总是把自己归入一个特定的集体,来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比较归属表明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所在的集体比他人所在的集体优越,进而,摆脱压抑感,产生优越感。民族的自豪感是西北各个少数民族民族归属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自豪感源于对于自己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和现实、物质和精神的热爱和尊崇的深厚感情,源于对自己民族、对中华民族未来充满信心的坚定信念。

3西北少数民族的国家凝聚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关系

前面分析了国家凝聚力和民族本身的凝聚力的表现形式、内容以及归属。国家凝聚力指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国家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国家和文化中的重要观念的认同,两者凝聚为对国家的归属感。民族本身的凝聚力表现为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身份的认同、对本民族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的认同,两者凝聚为民族归属感。国家凝聚力和民族本身的凝聚力的关系是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条件,前者是后者的必然归宿和进一步升华。民族本身的凝聚力的形成的条件是“自我认同”[11],这个“自我认同”是以“直接群体”[12]的方式形成的认同,其主要特点是以感情为主,而且以感情作为联系人与人关系的重要纽带,人与人的关系是“熟人社会”[13]的关系。在这个社会里,西北少数民族的生活呈现了鲜明的“乡村特色”,人们注重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宗教,注重自己家族的关系和与邻里的关系,这是一种基本的初级的社会关系和民族生存方式,更高级和更深入的社会关系和民族生存方式则是以国家凝聚力为特征的“陌生人社会”。国家凝聚力的形成条件是“社会认同”[14],这个“社会认同”是以“间接群体”的方式形成的认同,其主要特点是以理性和感情并存而以理性为主作为联系人与人关系的纽带,人与人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陌生人社会”的关系。在这种公民社会的关系里,其他的民族显然是一个与本民族在历史和文化、宗教和习俗、语言和行为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的外集体(out-group),与这些民族交往和沟通,就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遵守必要的制度规范,表现出来自我控制的理性的特点。不能像在自己的民族的这个内集体(in-group)里,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感情,显示个性。在与其他民族交往和沟通的过程中,年龄、辈分、家族、宗教、习俗都成为第二位的特征,而彼此尊重、互相学习则成为第一位的特征。进一步来说,民族与民族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文化学中的“都市关系”。人情味、乡土味、家族味在都市关系里是淡薄和无足轻重的,这是以经济利益为基础、以自由往来为特征、以互利互惠为内容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民族与民族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谁对谁都没有支配、控制和主导的权力,各个民族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关心。自我认同是对本民族的认同,社会认同是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有了这两个认同,就会产生被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称为的“伦理本性”,这个“伦理本性”在黑格尔那里被描写“国家利益至上”。黑格尔指出:维系国家存在的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权力,而是一种国家利益至上的基本的感情。这种基本的感情来自人人都需要秩序的要求[15]。对国家的认同之所以与对民族本身的认同是一致的,是因为在现阶段,在祖国这个民族大家庭里,国家的利益与民族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没有本质、根本的利害冲突,国家作为中华民族普遍利益的代表,必然也代表了西北各个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西北各个少数民族的利益是中华民族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互相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乃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两个离不开”不仅是民族关系的离不开,也是民族进步、民族繁荣的携手并进。当西北各个少数民族有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有了国家归属感和民族归属感,就会产生被社会心理学家黑德(Heider)奠基、社会心理学家凯利(Kailly)建立的“共同反映模式”[16]。这个模式是建立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民族共同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基础上的、对于外界事物的反映的模式,描述了经过整合后的人群、族群的反映过程和反映状况,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认同"、“归属”等本文中使用的关键词语有一定帮助。按照凯利的这个模式,人们的反映由三个原因引起:行为者、事件和环境。当我们对这三者拥有一致的反映时,我们就会获得很高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即使出现特殊的事情,我们也会以这种一致性和一贯性进行应对。由此看来,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对自己国家的认同和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是非常重要的,对国家的认同可以使他们面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等大问题时,采取与国家利益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迷失方向。对民族自身的认同可以使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始终坚持民族的利益,保持民族的身份,发展民族的特色。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的凝聚力相统一的优势就在于可以把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结合起来,实现这两方面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总之,西北少数民族能够互相和谐相处,在祖国这个民族大家庭里,共同团结进步,其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凝聚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基金项目:2006年国家社科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06BZZ016)《科学发展观与西北民族政治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98

[2]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255-256

[3] 费孝通费孝通民族问题文集(上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22

[4][5]马进西北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研究[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188-230

[6]Alock,J.E.Charpter 11: Communication. SocialPsychology[M].Canada: Prentice-Hall.Page:363-402.2005.

[7]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2-133

[8][9][10]Myers,D.G.Part Three, Social Relations,Social Psycholog[M]. New York: McGraw-Hall. Page:350-356.2005.

[11][12][13][1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46-156

[15]黑格尔著,贺麟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08-209

[16] Alock,J.E.Charpter Three: Social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SocialPsychology[M]. Canada: Prentice-Hall.Page:61-69.2005.

[作者简介] 马进(1958-), 男,甘肃政法学院行政学院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学、伦理学。

[收稿日期]2007-04-18(责任编辑:罗哲)

作者:马 进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论文 篇2:

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摘 要:文章选择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就业意愿、就业行为和就业结果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其与普通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发现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地区期望、薪金期望和行业期望与普通大学生相似;在就业行为上,积极性不高、花费的成本较低;最终的就业结果并非普遍认为的悲观,广义就业率为37.05%,且多数学生回到生源地建设家乡。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递增导致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加之农民工、下岗工以及往届未就业人群造成劳动力市场饱和,由此产生的大学生就业趋势不容乐观。观察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9-2013年)数据,应届本科毕业生全职工作签约率比例逐年下降。12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且长期受到少数民族传统思维的制约,综合技能较之发达地区女性大学生薄弱,加之女性的自卑心理,进而影响到少数民族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代表各少数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建设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探寻其择业观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民族团结, 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社会化水平以及建立并完善教育与市场间有效的链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就业率回顾、发放问卷、抽样调查、实地访谈、统计分析和相关理论相联系,对西北民族大学的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择业观、就业意向、职业规划和毕业去向等深入研究,意图挖掘其在就业、择业中存在的问题,以供相关学者参考。

一、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就业趋势分析——以西北少数民族为例

从西北少数民族2010-2013届女性毕业生的毕业分流情况可知,主要去向是考研、签约专业对口或不对口单位、待业和出国等(见图1)。分析图1,2010-2013年签约专业不对口学生、待业学生的变化趋势波动最为明显且人数最多。签约非对口工作的学生人数由2010届的693人下降到2013届的530人,变化幅度高达25.28%。与签约非对口工作、待业在家情况不同,四届学生的考研、签约对口专业工作的人数平稳变动。因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毕业生就业率较低,签约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强。

二、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以西北少数民族为例

此次问卷发放对象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应届毕业生,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8份,问卷回收率为99.33%;其中有效问卷为278份,问卷可利用率92.67%。共包括保安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蒙古族等20个少数民族,囊括西北地区的城市(镇)、乡村户籍。此次抽样调查涉及西北民族大学所有本科学院,包括会计学、藏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文科、理工科所有专业的应届毕业女大学生,调查范围广、涉及面大,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一) 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的就业意愿。(1)工作对于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的意义。 统计显示工作选项中“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选择比例最多,例如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比例高达90.48%、82.78%和88.31%。较高的比例说明,

2014届西北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能够较为清晰地规划未来职业。选择“一般重要”和“不重要”的比例虽小,但也反映出部分少数民族女生还保留有“女性的全部就是家庭、孩子”的过时想法,主要集中在偏远农村,更进一步验证了农村对于新时期国家号召女性就业的宣传力度不足、普及工作不到位。(2)选择就业单位的依据。题目设置为可多选项,综合分析各族女生的选项,“就业环境”“薪酬福利”和“晋升机会”是择业需要考虑的前三名因素。这一现象说明各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有了自我定位,与惯常思维认定的位于偏远民族的女性考虑问题过于单纯相悖。一方面体现现在就业压力是全民重视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验证了经历了四年本科的系统教育使各少数民族女性变得成熟。(3)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毕业生所选择的就业岗位。统计显示选择行业最多的前三名分别是“金融保险”“党政社团” 和“电力煤气水供应”等。由此可以看出,位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学生已经逐渐跟随主流择业群的脚步,开始以环境优越、相对稳定的行业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其中回族女性毕业生选择“金融保险”的人数为96人,占其总人数的

36.09%;选择“房地产”人数占27.82%;“教育传媒”占19.55%。观察蒙古族女性毕业生就业意向,行业选择人数最多的分别是“党政社团”“金融保险”和“电力煤气水工业”等,分别占比为

55.19%、38.96%和25.97%。说明蒙古族女性毕业生着重以工作稳定、环境优雅为主,兼以高收入为辅作为自己的择业、就业观。(4)薪金期望。由于回、蒙、藏和维的女生人数比例占到2014届女性毕业生人数的54.08%,相较于其他参与问卷民族更易于统计出规律性,因而罗列这四个民族的薪金期望来说明问题。观察各民族的共同之处是,“2000元以下”的选择比率较大,维族女生选择率为43.70%;回族女生选择率次之,达到38.35%;蒙古族和藏族女生选择率分别为37.01%和23.81%。选择“2000-2999元”和“3000-3999元”这两个区间的比例次之,该民族学生可能考虑到周围物价水平和一般薪资比例,以此估算自己的期望薪金。

(二)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的就业行为(1)择业渠道。各参与问卷的西北少数民族女生选择的择业途径多集中于传统的面试,家里介绍等方式,对形式新颖、讯息更新速度快的网络应聘或自主创业的选择人数非常之少,这一点可以表现出她们择业积极性不高、讯息来源面较窄、过分依赖父母亲人的态度明显等。以参与问卷人数最多的回族为例,选择“参加招聘会或人才市场应聘”的人数所占比例为36.47%,选择“参议同意应聘考试”的人数比例为32.71%,选择“依靠家庭背景”的人数比例为27.44%。(2)求职费用。求职费用包括在求职过程中的所有花费,例如:服装、简历、交通以及住宿费用等,这些都是求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开销,求职费用的多少也可以作为衡量求职者对择业、就业付出的努力程度。

图2给出的信息是,参与问卷学生的求职费用所占比例分别是:27.24%、26.23%、22.70%、11.60%、8.45%和3.78%,说明求职费用的多少与比重呈反比例,每名学生平均花费不足500元,在求职中的花费较少,间接反映没有去远途或多个单位应聘,求职次数较少。

三、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的就业结果分析

(一)实现就业情况分析。(1)就业地区。就业去向统计:西部地区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8.55%;其次是东部沿海地区为

20.30%;中部地区占19.17%;最后是国外或境外占11.98%。这个比例分布情况基本符合地区期望的估计,也比较符合传统教育下少数民族女生顾家的特性。东部地区选项之所以不高,除了当地就业门槛、学历背景要求以及综合素养评价高外,更重要的还是由于信息极度不对称导致学生不知道招聘信息而丧失很多就业机会。选择国外或境外的学生集中在回族、蒙古族等民族,一是由于生源地靠近边疆;二是该地区思想开放,鼓励年轻人出外打拼。(2)就业率。这里统计的就业率是通过统计参与问卷学生签署“三方协议”或劳动合同人数占总参与问卷人数的比例,根据统计,签署“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总人数为103人,就业率为37.05%。(3)实现就业情况。为了进一步探究广义就业情况下各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毕业生择业状况,特别设计了如下问题:

专业对口统计。统计问卷结果可知,签订“三方协议”或劳动合同的同学中,所属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人数所占比例为

34.9%;工作性质、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人数所占比例高达

61.2%;空缺比例为3.9%。各人数比例反映学无所用、专业不对口情况较为突出。

(二)未实现就业原因分析。(1)专业知识储备量不足。由于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薄弱,进入大学后与教育相对发达城市的学生拉大差距,会产生无力感,进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从用人单位的考核标准来看,成绩单是考察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测评工具,成为西北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择业“软肋”。(2)缺乏社会实践能力。用人单位在考核一个择业者是否符合本单位用人标准时,经常会注重一个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是否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这些都能够体现一个学生除了学习能力以外的其他社会能力。但是从问卷统计来看,各少数民族女性大学生普遍缺乏这种社会实践能力,由于民族传统思想制约,她们都较为拘谨,害怕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而缺少锻炼胆量、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3)社会认知。现代社会仍然有严重的性别歧视、民族歧视现象,虽然表现的很隐晦,但是从招聘信息的要求来看,对性别、年龄、民族等要素严格界定,各行业本着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利益的态度,偏爱抗压能力强、业务素质过硬的男性,认为女性由于生理、家庭、心态等因素共同制约,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加之民族因素会影响部分行业文化,所以企业对于女性,特别是少数民族女性的选拔任用格外苛刻。

参考文献:

[1]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09(24)

[2]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10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0(17)

[3] 黄敬宝.2008-2010年北京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数据来源:《西北民族大学2006-2009级学生基本情况统计表》

作者:覃思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论文 篇3: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兰州城市学院,兰州730070)

摘要:西北少数民族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程度和接纳程度,关系到西北城市是否和谐、民族是否团结、城市社会是否稳定,以及各民族人民是否共同发展和进步。需要从发挥城市社区的功能与作用、发挥城市民族社团的凝聚作用和发挥少数民族精英的桥梁作用等方面构建社会融入网络。

关键词:少数民族 城市流动人口 社会融入

一、研究问题及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 的大城市,基于地理位置的重要、区位优势的突出与经济文化的发达,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产生了较大吸引力,成为其重要流入地。与东部相比,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很多独特之处。而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以及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吸引了大量少数民族人口。据甘肃省民委抽样调查数据,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每年约有6万人,以回族和东乡族为主。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密切和扩大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技术、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发展城市各项社会事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对如何搞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以及有效保障城市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提出了新课题。因此,我们选择兰州市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比较优势。

兰州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和永登、榆中、皋兰三县。全市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 631.6平方公里。从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来看,截至2010年底,全市总人口为382.7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23.53万人,流动人口59.2万人。兰州现有51个少数民族,人口近12.7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3.89%,其中超过五百人的少数民族有8个,分别是回族、满族、藏族、东乡族、蒙古族、土族、维吾尔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中穆斯林民族人口占多数,有10.5万人,约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 88%。大多数伊斯兰教的教派门宦在兰州都有活动场所,目前经政府批准开放的伊斯兰教活动场所(包括拱北、道堂等)有109处,宗职人员1 075人(其中满拉 980人)。

准确统计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非常困难,我们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小型座谈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在问卷调查中,采用随机抽样和当面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2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928份,回收率为96.40%。其中,男性1 725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86.27%,女性275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3.73%。此外,我们还在派出所暂住人口办公室获得了少数民族暂住人口资料,这些资料也可反映出流动人口的情况。借助社会调查资料,我们拟对西北大城市之一兰州市少数民族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现状进行论析。

二、西北少数民族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现状

关于社会融合概念界定问题,有学者认为它主要包括:社会融入既是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结果;社会融入是一种个人的和群体的现象,包括态度以及行为的改变;融人包括整体性融入和差异性融入,后者就是对主流社会的选择性适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社会融入主要包括社会和心理两个方面。其中,社会层面的融入主要是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方面的市民化。本文就主要社会层面的融入展开讨论。

(一)社会交往

据社会调查统计:在与当地人的交往程度上,46.9%的人没有兰州人朋友,5.1%的人兰州人朋友非常多,9.6%的人有一些兰州人朋友,22.7%的人有几个兰州人朋友,3.7%的人则说不清。在与当地人的交往意愿上,92. 5%的人愿意与兰州人交往,有4. 2%的人不太愿意和兰州人交往,有3.1%的人不愿意和兰州人打交道,只有0.2%的人表示说不清。同时,44. 8%的人在兰州没有亲戚或者亲戚很少,34.5%的人节假日通常和朋友一起过,41.3%的人节假日通常与老乡一起过。

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城市流动人口与兰州本地人的交往程度有限,大多数没有兰州人朋友(46.9%),但绝大多数明确表示愿意与兰州人交往(92.5%),这是由于交往愿望因受各种因素的阻碍而难以顺利实现。同时,调查显示有接近半数的少数民族城市流动人口的亲戚或者家人不在兰州,从而在平时或者节假日,朋友和老乡便成了他们的主要交往对象,这种强关系的社会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排遣了城市社会的冷漠感和孤独感,有利于他们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中,并有利于他们构建一种在择业、生活和心理上处于困难时得到一定援助的社会关系网。

(二)婚恋生活

恋爱与婚姻是迁移就业者适应城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族际通婚是国际上最常用的分析族际关系和相互融合的指标之一,婚恋观念可以反应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状况。

1.择偶方式与流动时间相关性分析

所谓择偶方式,指的是两性通过一定的方式或途径选择配偶。主要包括包办婚姻、自主婚姻、媒介婚姻等几种形式,即“父母包办”、“别人介绍”、“自己认识”等。

在总共1 925名被调查者中,660人属于已婚,其中有656人回答了有关配偶的问题。资料显示:发现没有外出打工经历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青年在择偶方式上,“自已决定”的几乎为零,由“父母决定”的占40%;打工时间3年以上的青年,“自己决定”的占72.8%,由“父母决定”的只有3.7%;打工时间1—3年之间的青年择偶的主要方式是“别人介绍”57.2%,其次是“自己决定”; 打工时间1年以下的青年择偶的主要方式是“别人介绍”76.4%。通过调查数据可见,西北少数民族城市流动青年的外出流动经历使其在择偶方式的选择上存在差异性。上表显示的是两个变量(流动时间与择偶方式)的相关系数和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486,两者呈正向显著相关,有外出流动经历或时间较长的少数民族青年往往会选择自己结识或别人介绍者作为自己的择偶方式,更多的体现了自主性,而没有外出流动经历的少数民族青年较多的保持传统的择偶方式。流动时间的长短的不同与择偶方式的选择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这一点与汉族外出流动青年相类似。

2.择偶标准分析

择偶标准是择偶的条件和依据。在择偶标准问题上,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那么当前西北少数民族流动青年的择偶标准又有何不同呢?本研究设计了10个项目,让被调查者按照每项对自己是否重要依次选出前三项,

数据显示,总计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本族信仰”(85.4%)、“品质优秀”(62.0%)、“志趣相投”(45.2%),排在后两位的分别是“出身良好”(7.8%)、“收入可观”(9.3%)。这一结果表明,目前西北少数民族流动青年择偶时已不再把收入、住房、城市户口、家庭出身、社会地位等一般城市居民常见的择偶经济标准放在首位,而看准的是对方“志趣相投”、“工作认真”、“前途光明”等非经济标准。

(三)闲暇娱乐

鉴于闲暇娱乐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体现城市生活质量的行为,可以用来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生活的适应状况。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城市流动人口闲暇时间主要活动依次为“做礼拜”(36.1%) 、“聊天”(18.6%)、玩手机(3.7%)、朋友老乡聚会或走亲戚(20.6%) 、“睡觉或休息”(12.6%)、“外出逛街”(5.6%)、“看电视”(2.2%)、“读书看报”(2.0%)等。当问及原因时,他们的回答依次是“宗教习俗决定自己必须做礼拜”(26%),“经济收入的限制与制约”(23%)、“不应该盲目消费”(19%)、“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没有时间与精力”(18%)、其他(12%)等。

由此可见,西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闲暇时间的娱乐活动比较单一、贫乏,由于以回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宗教信仰以伊斯兰教为主,其主要活动以“做礼拜”为主。其他少数民族大多以自我娱乐为主,基本上无人参加体育锻炼,大部分人空闲时在家看电视或睡觉。

三、对策及建议

少数民族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程度和接纳程度,关系到城市是否和谐、民族是否团结、城市社会是否稳定,以及各民族人民是否共同发展和进步。为此,我们应当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城市社区的功能与作用

现代社区管理的思想就是将过去的防范性管理模式转变为服务参与型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适应当前政府事务重组、社会组织逐步分化的形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住的社区,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迫切需要的服务和保障,促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参与到所居住社区的各项服务和管理之中,增强其社区意识,培养其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其对城市生活的心理适应与调解。

(二)充分发挥城市民族社团的凝聚作用

少数民族联合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纽带。通过少数民族联合会,可以凝聚社会力量,帮扶少数民族城市流动人口的发展。同时,大量发展会员,主要由热心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的少数民族离退休老干部、老专家、民族干部和有关社会人士组成。联合会注意发挥会员的长处,从调查研究,出谋献策,争取项目等方面给少数民族城市流动人口以帮助,并筹集资金,用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科技等事业的发展。

(三)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桥梁作用

少数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和少数民族老领导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最了解本民族的情况,与本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享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对民族工作和活动都比较热心,有着汉族干部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实际生活中,少数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和老领导为协调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所以,民族工作部门要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同他们搞好关系,广泛地经常地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向他们通报民族工作的情况,请他们协助民族工作部门做好城市流动少数民族的工作。

收稿日期:2011-07-11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研究”(GM-2010-083)

作者简介:马振林(1956-),男(回族),甘肃临夏人,硕士研究生,研究员,从事高等民族教育与民族发展研究;汪永臻(1974-),男,甘肃环县人,历史学博士,博士后,研究员,从事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研究;马亮(1985-)男(回族),甘肃兰州人,从事社会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戎.西部开发中的人口流动与族际交往研究立项报告[R].2004.

[2] 李伟梁,陈云.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以武汉市的调研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3).

[3] 李伟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生存与适应——以武汉市的调研为例[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5).

[4] 大会秘书组.全国城市民族工作座谈会发言材料(内部材料)[Z].2010年12月.

[5] 李寅,王珍.全国城市民族工作座谈会召开[N].中国民族报,2010-12-28(8).

[6] 回良玉.在全国城市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Z].2010年12月24日.

[7] 杨晶.在全国城市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Z].2010年12月25日.

[8] 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全国城市民族关系协调工作经验交流会文件汇编(内部资料)[G].2003年.

[9] 张继焦.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责任编辑张 凌]

作者:马振林 汪永臻 马亮

上一篇:语文指导学习管理论文下一篇:初中数学课堂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