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竞争的合同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对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与建设效率的提升提供有益借鉴。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基于市场竞争的合同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于市场竞争的合同管理论文 篇1:

基于用户驱动的数字资源采购机制构建研究

[摘要]数字资源采购正面临着基于馆藏驱动到基于用户驱动的转变。首先分析了基于馆藏驱动的数字资源采购的三大弊端:采购盲目重复、忽视用户评价和资源利用率低;之后阐述了基于用户驱动的数字资源采购所面临的三大障碍:思想认识障碍、管理能力障碍和外部环境障碍;最后从主体、管理、制度、技术以及评估5个要素论述了基于用户驱动的数字资源采购机制构建。

[关键词]用户驱动;数字资源;采购机制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字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极其重要组成部分,数字资源经费占图书馆总经费比例不断提升。我国高校图书馆馆均电子资源购置费从2006年的78万稳步提升到2012年的180万,数字资源在高校教学科研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从目前全球出版市场行情看,数字资源价格不断上升,就连发达国家也难以承受。据报道,2012年由于期刊出版商不断涨价,最富有的哈佛大学图书馆也称“防守不了”,因而出现了世界最大出版商爱思唯尔集团遭到万名科学家集体抵制的运动。因此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买回用户最需要、最有价值的数字资源则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从我国图书馆最新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图书馆人对如何从用户需要角度提高数字资源采购质量和效果做了很多有益探索,但总体上看从用户驱动视角对数字资源采购机制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

1 基于馆藏驱动的数字资源采购弊端表现

馆藏驱动是指将馆藏建设放到图书馆系统中最核心的地位,图书馆以馆藏资源建设为核心开展服务。传统图书馆主要是在基于馆藏驱动的原则下开展工作,在该原则的指导下,图书馆资源建设更多侧重数量和规模的扩张,过于追求大而全或高大上。虽然很多图书馆口头宣称要以用户为中心,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相关措施或制度并不到位,导致“以用户为中心”开展服务更多停留在口号层面,实质上并不注重用户需求调研,是由图书采访馆员主观推测渎者所需的阅读书目,而不是允许用户来引导馆藏配置和采购流程。特别是当理想馆藏建设目标和现实用户合理需求发生冲突时,很多图书馆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即牺牲用户合理需求。例如一些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政策要求是注重学术性数字资源购买,即便某些价格昂贵的外文数据库仅仅是极少用户的需求,但为凸显本馆馆藏的研究级水准,还是想尽一切办法筹钱购买,而对于很多学生急需的考试学习类数字资源则不考虑购买。因此在基于馆藏驱动原则指导下数字资源采购表现出了许多弊端,具体体现为:

1.1采购盲目重复

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一般分为馆员决策采购和读者推荐采购两种方式。虽然国内图书馆普遍接受并积极践行读者荐购方式,但在基于馆藏驱动的资源建设大背景下,传统的读者荐购方式存在很多不足,如到书时间较长影响读者推荐积极性、读者推荐不平衡性和技术环境的限制引,同时图书馆也对读者荐购做了较多限制,如将有资格荐购的用户常常限于教授和研究生,并且最终由图书馆馆员最终审核决定是否购买,因此荐购资源在图书馆总馆藏所占比例很低。在馆员决策采购方式下,有些高校图书馆由于经费充足,采购数据库时不注重用户需求调查分析,特别是受到国家评估指标的硬性要求,具有较强的馆藏数字资源扩充冲动,盲目攀比,各种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等数据库一把抓,工、农、管、经、医等样样俱采,造成资源浪费;不注重资源本身调查分析,容易误采具有大量雷同内容的数字资源或所购数字资源与本馆纸质文献重复较为严重,特别是区域文献共建共享合作机制尚未有效建立起来,同一区域内馆际资源重复建设,资源共建共享率低,各馆购买资源雷同性较为严重。

1.2忽视用户评价

购前调研、购中研究和购后评价构成了数据库正常采购的3个环节。经费充足的高校图书馆可能不太注重购前调研,或者开展了一定程度的购前调研,但调研不细致充分,而对于占大多数比例的经费不足的高校图书馆,可能会重视数据库购前调研和评估论证工作,但往往容易忽视数据库购入之后的购中研究和购后评价工作。现今数据库的类型多样、内容丰富、计费模式复杂、操作技巧性强,需要有专门的人员队伍去研究所购数据库,亲自体验验证,掌握查询技巧,及时发现问题,之后才能更好向用户宣传推广,组织开展各类数据库利用培训讲座,提高用户的数字资源的关注度和利用率。由于惰性心理和路径依赖,很多图书馆一旦决定采购某个数据库后,只要经费允许,每年一般保持数据库续订,较少组织专门队伍对其进行数字资源购后的调研、分析、评价和反馈工作,无人撰写基于用户需求和评价的数字资源利用评估报告,难以做到真实发现用户需求,无法有效甄别数据库质量和服务水平,

1.3资源利用率低

图书馆基于馆藏驱动的传统资源采购主要是通过大量增加采购数量来满足读者的应用需求,很多采购回来的义献资源利用率很低,导致资源浪费。据相关调查表明,文献资源利用率符合二八定律,即经常被访问的信息资源仪占馆藏量的20%,一般被访问的信息资源占馆藏量的26%,基本不被访问的资源占到40%。国外学者对此也有许多调查报告,如Levine-Clark和Schroeder分别对丹佛大学图书馆和Brigham Young大学图书馆的图书使用频率进行调查表明,通过传统采购方式购买的图书中有50%以上从未被用户借阅过。当前数字资源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数据商往往要求与图书馆进行一揽子交易(BIG DEAL),实际上图书馆用户可能只需要该数据库的几种期刊而已,由于数据商为维护其垄断利益,不同意图书馆进行个性化定制购买,导致图书馆为买回用户需要的几种刊而付了该数据库所包含全部期刊的购置费,最终造成该数据库利用率低,导致资源浪费。其实解决这几种刊用户需求的性价比最高的办法是馆际合作购买或申请文献传递。

2 基于用户驱动的数字资源采购障碍分析

用户驱动是指对用户负责,把用户作为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并放到系统中最核心的地位。基于用户驱动的图书馆服务,就是图书馆把用户放在第一位,将用户需求视为开展服务的前提条件,通过用户可以利用的方式,向用户提供信息资源的服务。数字资源采购指导思想从馆藏驱动到用户驱动,则意味着图书馆馆藏建设理念的根本转换,即从重丰富馆藏转换成重用户利用,图书馆不再以存储大量信息资源、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为首要职责,而是以购买满足用户需求的文献资源为中心任务。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发布的2010年学术图书馆十大趋势中的第一大趋势就是——学术图书馆馆藏增长已由用户驱动,并将增添新的资源类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快速变化,图书馆自身也正经历着从传统范式到数字范式的巨大转变。当然在目前环境下国内图书馆完全基于用户驱动来进行数字资源采购还存在很多障碍,认清这些障碍,有助于更好思考对策,完善数字资源采购机制。

2.1思想认识障碍

思想认识障碍主要有:(1)用户行为研究不足。国内图书馆对新技术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变化研究不够,缺乏对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用户之间信息行为差异性的比较研究;同时对国外图书馆基于用户驱动的服务管理模式的最新变革关注不够,在工作中难以真正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用户需求作为驱动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原动力,难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根据用户信息需求和行为变化情况,组织和开发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2)主动营销意识不够。营销不应仅仅是市场经济行为,也应该是作为公益性机构的图书馆提高自身认知度和美誉度的重要举措。国外有学者甚至认为,现代图书馆地位的丧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营销上的失败。图书馆应该在调查用户需求并做好服务的同时,利用各种适合的媒介如微博、微信、SNS、RSS、视频、媒体等来对图书馆进行宣传和推广,根据用户需求开展新服务。根据调查,虽然我国高校图书馆营销不断加强,但普遍存在浅尝辄止现象,缺乏完善的营销战略计划。(3)技术应用意识较弱。国外图书馆对新技术的跟踪非常敏感,应用新技术非常及时,并与图书馆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而国内对新技术应用的主动意识普遍落后。如美国大学图书馆已广泛应用了Web2.0技术,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技术形式多样,界面设计友好,服务功能强大。而我国高校图书馆应用Web2.0技术的种类和形式都比较单一,调查表明,除了清华、上交大、厦大等少数高校图书馆应用了五种Web2.0技术外,大多数211高校图书馆仅应用RSS和IM开展服务。

2.2管理能力障碍

管理能力障碍主要有:(1)人力资源结构不完善。成功的数字资源采购离不开优秀的图书馆馆员,然而由于我国图书馆立法缺失,还未建立起图书馆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图书馆进入门槛过低,馆员素质层次不齐,同时图书馆待遇的普遍较低,也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导致大多数负责数字资源采购的馆员无法更好理解和响应用户的复杂需求,无法掌握科学的方法对数字资源进行合理评估。(2)组织机构设置太僵化。大多数图书馆还是坚持以文献流(即采、编、典、阅、借等)而非以服务流(即根据用户需求)来设置组织机构,导致组织机构层级过多、部门职责界定不清、多头管理、推诿扯皮、存在业务盲区等情况发生,响应用户需求的流程繁杂并且效率低下,如数字资源采购部门与纸质文献采购部门相脱节,较少交流,造成重复采购。(3)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一方面,我国图书馆虽然一般都有纸质馆藏资源建设政策,但大多缺乏根据用户需求和自身实际制定的科学合理的数字馆藏发展政策,导致数字资源采购缺乏宏观指导政策,这与美国很多大学图书馆都制定并公布了其电子馆藏发展政策具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数字资源采购流程不规范,大多数图书馆并未严格按照满足用户需求、成本效益最优化的原则来建立合理规范的数字资源采购流程,从而形成相对合理的决策机制。

2.3外部环境障碍

外部环境障碍主要有:(1)宏观法规制度有缺失。一是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制度缺失,目前数字资源采购模式主要为“许可——使用”而非“购买——拥有”,国内购买的很多外文资源只有使用权没有永久保存权,资源灭失风险很高,而目前我国国家层面的数字资源保存政策还是空白,不利于国家的信息安全;二是数字资源采购制度规范缺失,我国虽有《政府采购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指南》,但其规定只是原则性和程序性的,并不涉及数据库采购的规划、实施以及管理监督等重要内容,导致规范应有的约束力被行政权力所取代。三是数字资源统计强制性标准缺失,虽然全球目前有ISO2789、NISOZ39.7、ARL E-metrics、COUNTER等多个标准,而我国目前还处于介绍相关国际标准的阶段,尚未形成达成共识的标准,导致统计数据因数据商不同而不同,各数据库利用统计数据不具有可比性,降低了数据的比较、分析和使用价值。(2)微观市场发育不完善。总体来看全球数字资源市场发育并不完善,市场竞争尚未充分,卖方市场难以真正改变,导致数字资源垄断问题日渐突出,数字资源的定价话语权被掌握在少数供应商手中,很难实行竞争性的公开招标,图书馆主要依靠单一来源采购或竞争性谈判等方式进行采购,图书馆很难获得最实惠的价格和服务。例如国内数据库以CNKI为代表,与期刊杂志社签订了许多独家出版协议,试图垄断数据资源;国外数据库以Elsevier为代表,从2010年起发起大幅度涨价事件,试图利用垄断优势将不合理条款强加给用户。

3 基于用户驱动的数字资源采购机制构建

3.1主体要素:突出用户需求中心地位

突出用户需求中心地位包括:(1)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图书馆应将用户及其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特别是在目前竞争的环境下,用户具有不同于图书馆的信息获取渠道如搜索引擎等,如果图书馆不能充分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图书馆不仅将失去赖以存在的用户,而且也就失去自身存在的基础。国外有学者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关键是使用简单化,并且认真建立用户提出意见的渠道和对用户意见的解决机制。国内学者程焕文先生则提出了“用户永远是正确的”定理,是“以用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形象体现。(2)认真分析把握现代用户需求特点。OCLC2010年报告显示出了新信息环境下用户对图书馆认知和行为的变化:84%的用户使用搜索引擎开始信息检索,没有人从图书馆网页上开始信息的检索。这说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用户需求特点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多样性、差异化、方便性、全方位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用户将网络信息作为其首选或惟一的选择。我们应主动研究用户需求和行为的变化趋势,积极应用移动等新技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帮助用户采购到所需要的数字资源。(3)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机制与服务模式。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业务的规划与布局,以用户为中心开展多样化的服务,以用户为中心评价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将以用户为中心作为检验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换句话说,图书馆进行管理改革、技术应用、服务优化、设施完善等变革,必须从用户需求出发,最终为用户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如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PDA新型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探索、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设计、数字资源采购管理流程的优化等等。

3.2管理要素:优化数字资源采购流程

优化数字资源采购流程包括:(1)采购准备阶段。一是做好制定采购管理规章制度工作,合理界定数字资源采购部门工作职责,制定数字馆藏发展政策,优化人员配置,根据用户需求和服务流来设置组织机构;二是建立图书馆和用户的顺畅沟通交流机制,全面把握用户信息需求,依据用户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及本馆数字馆藏发展政策制定当前数字资源采购方案,并做好采购经费预算。(2)试用反馈阶段。一是做好重要数字资源相关信息的搜集工作,关注读者推荐资源,合理利用资源评价工具,与数据商建立互动机制,及时关注了解数据库的资源变化趋势;二是对用户需要的数据库进行试用申请,通过多种方式通知读者尤其是重点用户,试用完毕后要注重通过现场调研、网络调研、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收集各种反馈信息,并形成数据库利用分析报告,供采购决策参考。(3)评估购买阶段。一是做好资源评估工作,包括数据库的内容评估、价格评估、检索系统与功能评估、技术评估、服务评估等多方面,注重收集用户评价反馈意见,对拟购置数据库进行全面客观评估,避免盲目购买和重复购买,确保购回用户急需的高品质资源;二是做好谈判购买工作,图书馆成立采购谈判小组,吸收用户代表和法律专家参加,全方位审定合同条款,明确资源提供商的责任义务,确保产品价格和服务内容最大程度符合图书馆的利益。(4)宣传推广阶段。图书馆要加强已购数字资源的宣传推广工作,建立资源内容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宣传要突出主题、吸引眼球、目标明确,宣传手段可以是讲座、竞赛、宣传单页等多种形式,宣传主体可以是图书馆馆员、数据商代表或用户代表,总之通过宣传推广拉近资源与用户的距离,使信息资源真正成为用户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支撑。

3.3制度要素:完善采购相关法规制度

完善采购相关法规制度包括:(1)构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制度。由于个体图书馆无法承受长期保存资源所需付出的极大的设备成本和管理成本,因此美国国会早在2000年就已经通过立法建立了国家数字信息基础结构和保存项目(NDIIPP),制定由国会图书馆负责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国家计划,而我国一些管理机构如CALIS等也正在研究或制定出了适用于本领域的数字保存政策,但国家层面的数字资源保存政策目前还是空白,我们应该通过立法赋予国家数字资源保存中心法律地位,规定该中心享有引进外文数字资源的合法备份储存权和出版商破产或不可抗力灾难等特殊情形下的资源使用权。(2)完善数字资源采购规范制度。一是完善《政府采购法》等法律制度,目前我国采用的是“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双重限定,由于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并未统一规定,导致不同省份、不同高校购买同一数据库实行不同的采购模式,并且很多数据库采购并未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因此政府采购应明确规范范围,如确定全国统一的限额标准和基本采购目录。二是制定统一的数字资源采购操作规范。继续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指南》,针对数字资源的特性制定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对稳定的、可适用于全国、科学合理的数字资源采购规范,规范采购行为,增强透明度,提高采购效率。(3)建立数字资源反垄断制度。我国数字资源产品市场属于新兴不完全竞争市场,少数数据出版商处于寡头垄断地位,对市场产量和价格具有重要影响,用户基本丧失了价格和服务的话语权,数据商可随意涨价或分拆数据库单独销售或强行捆绑销售以谋取更高利润,严重损害用户利益,对此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根据《反垄断法》,启动数字资源产品市场反垄断调查程序,对垄断企业产品进行价格管制或税收调节,同时加大数据库产品供应量,培育市场新供应主体,避免垄断市场结构产生,保证我国数字资源市场良性发展。(4)建立数字资源统计标准制度。由于COUNTER标准通过建立开放的标准和协议,专门针对数字资源出版商的数据库产品所提供服务情况进行相应统计分析,提供一套规范的统计报告体系,比较适合解决各数据商所提供的利用统计数据无法有效比较问题,因此我国应借鉴COUNTER统计规范,制定统一的强制性的数字资源利用统计标准。

3.4技术要素:建立资源采购管理平台

建立资源采购管理平台包括:(1)应用采购平台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从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的流程出发,并至少包括基础管理(系统设置和维护、用户管理、组织机构管理)、采购管理(采购计划、资源评估、采购方案及谈判方案管理、工作进度)、供应商管理(供应商基本信息、供应商登录系统)、合同管理(合同模板、分类管理、监控执行、审批权限、发票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资源评估和用户需求分析、采购成本管理、采购效果分析、异常事件处理等内容)等五大功能模块内容,为数字资源采购活动提供先进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技术,最大程度消除采购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2)建立读者决策采购平台。读者决策采购,是一种在美国兴起的图书馆根据用户实际需求与使用情况确定是否购入的新兴图书采访模式。其基本工作流程是:首先由图书馆与书商确定符合藏书发展政策的预设文档,然后由书商提供符合预设文档要求的图书MARC记录,交由图书馆将其导入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最后读者通过OPAC查到书目记录后,或点击链接直接阅读电子图书,或要求提供印刷本,均由图书馆统一付费购买。PDA采购模式能使图书馆牢固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馆藏质量,完善了图书馆外界形象。

3.5评估要素:构建采购综合评价体系

构建采购综合评价体系包括:(1)坚持四大评估原则。一是定量化原则,量化指标力求科学性,将关键数据进行量化,全面反映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利用状况;二是实用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易用性和可获取性强,能普遍适用于不同类型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采购评估;三是可行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应概念清楚、准确,易于掌握和执行,各指标能互相关联和补充;四是保障性原则,通过量化指标得出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数值,以客观反映和评价目标综合保障能力。(2)注重购前购后评估。一是要注重购前评估,构建数字资源购前评价指标体系,该类指标主要包括资源价格、资源内容、检索系统、售后服务、用户评价等方面;二是更要注重购后评估,构建数字资源购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服务成本、利用频率、用户评价、数据可获得性等方面。(3)细化评估指标要素。不管是购前或购后评价指标,均可进一步细分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子指标如数字资源性价比、核心期刊收录率、内容更新周期、系统检索速度、检索统计功能、用户培训次数、用户满意度、数据库次均服务成本与人均服务成本、读者年平均利用次数、数据库登录次数和检索次数等等,借助各种定量数据的分析对采购效益进行有效评估。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作者:吴高 韦楠华

基于市场竞争的合同管理论文 篇2:

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与内控措施分析

【摘要】 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对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与建设效率的提升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工程项目管理 信息不对称 内部控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的风险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风险损失也越来越重。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普遍。由于业主对于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及造价核算等专业知识不懂或懂得很少,而设计施工单位因拥有充分的专业知识而拥有大量的内部信息,因而极易造成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有必要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分析,以防范和化解由于“信息不对称”对业主产生的风险。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所诱发的机会主义行为,即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是造成工程建设秩序混乱、参与者行为不规范,从而引起失信的主要原因。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内容

所谓“信息不对称”就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用来说明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上,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市场运行效率问题。在不对称信息对策研究中,通常将对策中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而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不对称信息的所有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人—代理人的框架下进行。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前提中,重要的一条就是 “经济人”拥有完全信息。实际上人们早就知道,现实生活中市场主体不可能占有完全的市场信息。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可能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选择对委托人不利的行为,从而引发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两个核心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是研究事前不对称信息的博弈模型,指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利用对方对信息的无知而隐瞒相关信息,获得额外利益,客观上导致不合理的市场分配行为。

道德风险是研究事后不对称信息的博弈模型,指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自身利益而故意隐藏相关信息,对另一方造成损害的行为。道德风险的存在增加了交易的风险性和成本。

二、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1、信息源占有不对称。信息已成为比能源、材料更为重要的资源,而且是可以共享的资源。运用先进的通讯工具,既能收集大量可靠、准确、及时的资料、数据,为进行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又能及时收集、加工整理大量的反馈信息,以调节各类社会活动的规模、方向和进程,对社会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但是在社会实践中,信息在社会各单元组织中的分布是极不均衡的,有的获得信息多,有的获得信息少,这种信息分布的不均匀性,就是信息的不对称,其结果是使当事者利益的获得极不均衡。比如,在建筑市场上,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制造者和拥有者,政府在信息源的占有上比业主、承包商及监理等均具有优势;在项目招标阶段,业主在信息源的占有方面比承包商具有优势。

2、信息的时间不对称。在市场交易中,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合同的双方或者多方之间,由于在接收产品信息时间上的差异,往往容易导致较早获取产品有关信息的交易者,能够较主动或较准确、较早地做出交易决策选择而获取交易优势;而获取信息较迟的交易者则被动地在交易中处于劣势,甚至蒙受损失。另外,交易双方之间不对称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不对称度将逐渐变小,但是由于各自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又将制造一些不对称信息以达到谋取私利之目的。因此,在市场交易中,信息在双方之间的分布总是经历“不对称—对称—不对称”的过程,人们也总是在不断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3、信息的不确定性。在社会市场各组织会尽可能地收集足够多的信息,然后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合理地整理、提取、加工并利用,就存在着信息的不确定性。因为在获取的大量信息中,由于收集信息的渠道、方式、时空的差异,将使信息在数量、质量等方面表现出不对称。由于在同一市场上获取交易对象信息内容的数量不同,以及获取交易对象信息质量的差异,势必导致交易者交易位势的差异和交易成本、利益的差异。

4、处理信息能力的不对称。人们获取、分析、加工处理和应用信息并形成策略的能力称之为情报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对称实际就是情报能力不对称,即在同一个市场上参与竞争的组织之间在获得、分析、加工处理和应用信息形成决策方面的能力的差异。社会各单元组织在对同一个事物的信息收集、整理、裁减、加工的过程中,因加工人员的技术素质以及最高管理者的观念、思维、决策水平的差异,最后得出不完全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从而做出相异或相反的判断和决策。比如,在建筑市场上,针对同一个项目由于开发商的开发理念、实力等信息的差异,使得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会不同,从而会做出不同的决策,信息不对称度将会随着处理信息能力的递增而呈下降趋势。

三、工程项目管理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信息的不对称分布对任何市场主体都是存在的,也正是因为信息是不对称分布的,人类才会从事各种信息的收集、交流活动,开展信息服务,进行信息的生产、消费。所有信息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使各方尽量掌握充分的信息。信息不对称分布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正在深深地影响着市场经济的每个方面和改变着许多重要的市场概念,信息不对称理论同样对工程项目管理产生着重大影响。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存在于两个行为主体之间,也可能同时存在于多个行为主体之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技术标与商务标相脱离。竣工结算直接牵涉到施工单位的切身利益,施工单位工程量清单报价包括计算完成分部分项目工程量所发生的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的总和。技术标内的施工组织设计或工程方案确定的数量,由施工单位在商务标里以非实物形态竞争性费用形式自主择项报价或包含在综合单价里,可结算时一些施工单位又往往把属于标内应考虑的一些技术措施费项目列入结算,计取工程费用。

2、施工图与竣工图相混淆。施工图是工程项目招标和工程施工的依据和基础,竣工图是对竣工工程的具体记录,包括了施工过程中设计、联系单等的变更,尤其在一些大中型复杂的工程施工中,两者会有很大出入,有些施工单位把已取消的施工图项目仍列入结算,计取费用。

3、虚报工程量。施工合同制定内容不够详尽、专用条款约定措辞不够严谨、表达不清楚,施工现场签证混乱,量、价计算误差较大,存在混淆工程界限、交叉工程重复计费的现象,结算造价水分含量较高。

4、更换变更联系单。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把关不严,变更联系办理不及时,一些施工单位故意删改、省略内容,办理有利于乙方的联系单,为多计费用埋下伏笔。

5、套高定额。有些施工单位采用低套高、少套多等手段来增加工程费用。

6、提高材料价格标准。施工时用低等级材料,结算时却套用高等级材料价格,实际购买价高于招标时暂定价交于建设单位签证,而低于暂定价的就以投标暂定价作为结算依据。

四、工程项目信息不对称的内部控制措施

1、加强设计阶段的监督管理。很多单位重视施工阶段的审核,忽略了设计阶段。实质上设计阶段基本确定了建设项目75%的造价,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设计阶段。我们对设计阶段可以重点审查是否采用限额设计、方案优化等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审查设计合同中是否有对加强设计部门的责任感条款,明确设计人员不仅要对其所设计的方案负责,还应对设计的工程造价负责,因设计原因造成过多变更签证而造成大幅度增加工程造价的,应由设计人员负相应的责任,从一开始就明确各方面的责、权、利,避免事后纠纷。

2、加强建设项目预算管理。强化工程预算管理,为防止因投标单位围标而导致中标价虚高,可以采取投标限价政策,即在预算的基础上下浮一定比例作为最高限价,投标单位报价超过最高限价的即为废标。在此前提下,预算便显得十分重要,预算太高无法达到控制目的,预算太低有可能导致“流标”。因此,管理部门对编制的每一份预算都应进行认真审核,发现问题便要求其及时调整。例如某预算中几种材料在清单中未有任何说明,单价奇高,管理人员询问预算部门或招标代理,其解释是按进口材料预算的。该预算若不调整,中标单位即使提供价高质次的材料,发包方也难以追究责任。若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对标底进行二审。如某单位对建筑面积为8202平方米的办公楼委托招标代理编制项目预算为2200多万元,经委托咨询公司复审,定案金额为1800多万元;管理部门参照市场价格,把最高限价定为1600多万元,最后投标单位中标价为1300多万元。由此可见,全面细致的预算管理工作,可以为单位节约资金,控制工程造价。

3、重视对招标文件的审核及合同管理。审查招标文件时,招标项目不同,招标文件的要件也不同。重点很多,管理监督工作很难面面俱到,因此应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介入的内容,抓住对投资金额影响较大,且事后审计难度较大,甚至出了问题也无法挽回的内容作为审核控制造价的要点。注重在强制性标准的制定、评标方法、付款方式、工程结算原则等问题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尽量细化商务、技术分的评分标准,以减少主观因素对打分的影响;尽量降低预付款比例,提高质保金的比例,清单外项目依据有关规范计价后,必须按中标价对预算价的下浮率下浮等。通过事前把关,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招投标的公正性,也能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减少合同洽谈中的分歧。确定中标单位后,管理人员对施工合同、补充协议进行审核,尽可能排除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规避工程风险。比如对意思含糊不清、有分歧的合同内容,合同与招标文件相背离,合同前后矛盾,价格中未包含全部费用等暗藏陷阱的条款等情况进行认真审查,通过完善合同把风险降到最低,从而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4、加强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签证的监督管理。建设施工过程中涉及变更和工程内容的变化都将引起工程造价的变化,这会给投资控制造成困难。管理部门应把工程变更签证作为建设项目全过程控制造价的重点。变更、增项是工程建设中难以避免的,但若太多、太大,会加重投资负担,使工程项目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特别是一些人为的随意变更,隐藏着诸多不规范行为。对于工程变更签证,应建立规范的变更程序,比如若确实需要变更的内容应说明理由,监理单位和职能部门应对变更的工程方案进行论证,及时做出预算,报有关人员进行决策,对工程造价进行监控。同时变更设计必须在合同条款的约束下进行,否则任何变更都能使合同失效。由此规范变更程序,可以防止变更签证“满天飞”以及结算大大超预算的现象,控制建设项目造价。

5、加强工程结算的监督管理。竣工结算是控制建设项目造价的最后一道关口。首先,应该重点审核工程结算的计量与确定的合规性和准确性。工程量的计算是工程结算中猫腻最多的地方,有的把已经算过的工程量改头换面,并计入其他工程量;有的把一个子目的内容进行拆分,再将拆开的部分重复计算;还有的只计算变更工程增加的部分,而减少的部分却不扣除。管理人员在审核工程量时,一定要通观全局,思路清晰,不要被施工单位牵着鼻子走,要集中精神,确保工程量准确无误。比如某单位一条排水沟,监理签证为173米,管理人员实际测量长度为85米,多签了几乎一倍。事实证明,在有监理的情况下,审计的作用依然不容忽视。其次,重点审核定额子目和取费标准。施工单位对于定额子目和取费标准一向都是就高不就低,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仔细研读相关的文件,随时掌握费率变化情况及定额的适用期限,准确地套用适用的定额。如某建设项目,结算时施工单位将全部钢筋按2004年第一季度的信息价计算价差,为钢材价格全年最高,而合同中的开工时间是2004年3月底,甲方根据合同中约定补付或扣减价差的条件是以施工期间与投标时期的市场价相对照,而第一季度只进行了基础部分的施工,经内审部门的审核,该项目核减了30多万元的工程款。

五、结论

控制建设项目风险的重要一点就是建立项目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 “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预警。项目风险预警主要是对项目运行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对项目影响的可能性进行分析、预报;项目风险预警机制则是按项目风险因素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和经验性目标参数,经目标值与观测值相比较来决定项目风险程度的事前控制。建立项目风险预警机制有利于快速发现关键风险因素,将这些关键因素作为风险管理系统的风险预警点并及时进行预警,达到提前控制、预先管理的目的。

企业应当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管理部门应重点审查工程量的计算、定额套用等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如何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充分发挥建设资金投资效益,避免损失浪费,是企业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重点之一。做好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对单位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月琴:清单计价对工程造价审计的影响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

[2] 刘丽丽:内部审计如何全过程控制工程项目造价[J].中国集体经济,2008(6).

[3] 黄发勤:浅谈工程造价审计的操作程序[J].现代审计,2004(6).

(责任编辑:胡冬梅)

作者:王卫青

基于市场竞争的合同管理论文 篇3:

试论POSC在现阶段经开区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摘 要:本文基于K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K经开区)现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背景,在阐述POSC特性的基础上,就POSC在K经开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和价值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在为经开区现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新思路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POSC在特殊区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价值与重要性的理解与把握。

关键词:管理体制;意义;作用;改革

兴起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政府改革浪潮之中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Purchase of Service Contracting ,POSC),由于其在利用市场机制,整合社会力量与政府合作供给公共服务以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方面作用突出,被广泛运用于当前世界各国的政府改革中。

POSC在我国最早的运用始于1995年由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委托上海基督教青年会营运罗山市民会馆的“罗山模式”。随后,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也相继在教育、养老、扶贫、伤残人士护理等领域进行了POSC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随着我国对POSC理解与认识的不断深化,其应用范围与领域也不断拓展。当前,POSC在我国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我国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需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决议》在进一步明确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方向与目标的同时,提出了利用POSC推进改革的具体改革方法。

一、POSC:概念与特性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Purchase of Service Contracting ,POSC)一般指“政府将原来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通过直接拨款或公开招标的方式,交给有资质的社会服务机构来完成,最后根据择定者或者中标者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来支付服务费用。”在西方,POSC又被称为服务外包(Contract out)。由于POSC具有其他公共服务公私伙伴方式所不具备的特性,使之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方面作用更为明显。当前,POSC是众多公共服务公私伙伴方式中最为常用的一种。POSC特性如下:

(一)竞争性:在POSC中,由于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与提供者相分离,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购买方(提供者),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在多个公共服务生产者之间进行选择,从而在生产者之间形成一种基于特定公共服務的竞争格局。正如萨瓦斯所言:“政府服务通常成本高而质量差……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公营还是私营,而在于垄断还是竞争”。竞争机制的存在,促使公共服务生产者必须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减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此确保在竞争中胜出。因此,POSC可以有效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改进服务质量,降低成本。

(二)可控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关键因素是相关主体之间是否在契约的基础上建立了清晰明确的责任关系”。政府作为公共服务购买方通过与作为生产方的社会组织就特定公共服务购买项目的内容、质量、服务方式、购买价格等相关权责订立合同(契约),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责任监控机制,政府(购买者)利用这一机制,可以对生产者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与评估,以确保公共服务供给最终质量和政府责任的落实。

(三)普适性:政府可以通过POSC,向社会组织购买所有类别和领域的公共服务项目。广义上说,公共服务包括确保市场和社会有序运行的各项制度与措施等抽象形态,也包括政府所提供的各种具体的公共服务项目;狭义的公共服务仅指政府所提供的各种具体公共服务,其中既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无形服务,也包括住房、道路、救济品等有形服务。从物品分类理论来看,所谓政府公共服务涵盖了从私人物品到纯公共物品的所有类别。这些所有类别的公共服务,政府都可以通过POSC方式向具有生产比较优势的私营组织、社会组织甚至特定的政府组织进行购买,体现POSC使用范围和领域的广泛性和全面性。

(四)合作性:在POSC中,尽管生产者与提供者相分离,但政府作为公民的受托人,仍承担着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全部责任,仅仅只是利用市场机制转变履行责任的方式,因此,POSC并不是一种表现为简单 “买卖”关系的市场行为,而是政府为履行责任而开展的与社会组织持续而积极的互动,具体表现为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内容与生产者的确认、生产合同的订立、生产过程与质量监管等各个环节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POSC是政府通过与社会组织订立合同的方式,就面向社会成员所需的公共服务进行生产合作以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市场化取向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由于POSC 具有竞争性、可控性、普适性和合作性等特性,相比其他公私合作的改革方式,对于在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的地区所进行的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化改革来说,POSC更具适用性。

二、K经开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在全国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大背景下,K市政府基于为经开区拓展发展空间、发挥经开区辐射带动功能,推进K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的,于2008年2月实施行政托管政策,将与经开区毗邻的C县L街道办事处和G区A乡整体委托经开区进行管理,被委托区域内的经济社会事务全部划归经开区进行实体化管理。行政托管政策是指,“在不改变行政区化的基础上,由上级机关在权限范围内,通过权力分工的方式,指定某一下级行政主体作为委托方把本属于自己的部分事务和权力整体委托于另一行政主体管理和行使,由该托管行政主体负责管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委托方行政主体保留基于行政区划名义上的领导权和监督权或者业务指导权”“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行政权力和管理职能的分配模式”,“实质上是一种变通的行政区划的调整,属于体制内的量化变革” 。行政托管政策目的就是使地方政府能以最小的制度成本化解经开区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政府目标实现。

K市政府通过行政托管政策直接驱动的方式,使经开区承担起了以前无需担负的区域内居民医疗、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的提供责任,使其原有以载体开发、项目引进与企业管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二元经济性职能结构由于以公共服务供给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社会性职能的增加而转变为三元结构。经开区管委会社会性职能的骤增,导致了原有管理体制与行政托管后的新的管理环境与管理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集中表现为现有管理体制无法吸納由于行政托管政策实施而新增的社会性职能所导致的体制弱化。这种原体制与新环境之间的“体制弱化”,促使经开区管委会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以适应新的管理要求,“体制弱化”具体表现为:

首先,机构设置与管理职能不衔接。国家设置经开区的首要目的就是通过特殊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实现生产要素有效集聚,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开发区管委会之前的职能基本上集中于与载体开发、招商引资和企业管理有关的土地储备与规划流转、园区基础设置建设、企业项目审批与日常服务监管等经济性职能,缺乏对社会管理和以公共服务供给为核心内涵的社会建设职能的关注与投入,经济发展中心主义的特征较为突出,由于“结构是功能的结构,功能是结构的功能,结构具有功能才有意义,功能依据结构才能产生”,加诸经开区设立、发展初期地域规模较小,因此行政托管政策实施之前的机构设置主要服务于经济性职能的履行,由办公室、工委工作部、建设局、经济发展局(统计局)、社会事业局、人事劳动局(工委组织部)、研究室等七个管委会内设机构和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财政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经开区设置的实行垂直管理的派出机构组成。机构设置精简,以履行经济职能为主。

08年之后,管委会为适应新的环境与要求,增设了农民工作局、城市管理局等十个部门。随着经开区的发展,若不及时推进管委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方式,管委会的机构膨胀的趋势必定会进一步加剧,这直接冲击了经开区“精简高效”的体制优势与价值追求,也与我国构建“小而能”的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与要求相抵牾。因此,如何实现管委会新增职能有效履行与确保管委会机构精简之间的平衡就成为了当前经开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

其次,管理方式与管理要求不适应。为适应K经开区发展经济的功能要求,在行政托管之前,基于载体开发的公共产品属性以及市场机制不成熟等原因,作为K市政府派出机构的管委会采用以政府单一主导的权力自上而下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方式来推动经开区的开发建设与发展。作为唯一管理主体的管委会,在经开区开发与建设的整个过程与各个环节中居于主导性的地位,决定着整个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与企业引进、控制和支配着土地等重要资源的分配、流转和使用并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层级以行政审批、行政命令、经济奖惩等为基本手段的强制性管理方法开展对入区企业的管理。

这种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管委会为主导,以权力单相度运作的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方式在经开区设立之初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管理环境的变迁,这一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行政托管之后,社会性职能骤增的新的管理环境与管理要求。这种不适应性首先表现为,管委会现有管理方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这是因为,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管委会的科层组织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委会对高质量与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的回应能力,使之无法对迅速变化中的公共需求做出及时回应,影响了公共服务的供给;同时,相对其他社会组织,科层制的管委会在某些公共服务的生产领域具有明显比较劣势,无法高效率生产某些公共服务,这就直接导致了管委会单一供给主体无法有效应对骤增的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最后,由于管委会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单一垄断地位,在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管委会缺乏提升与改进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的激励机制,难以高效率满足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这种不适应性还表现在,由于管委会长期以履行经济性职能为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缺乏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相关的实践经验与知识积累,在社会性职能剧增的新的管理环境下,专业性人才以及对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实践性与知识性知识的积累的不足,严重制约了管委会相关管理职能的履行。

因此,如何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引入其他社会组织力量,改变管委会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单一主导地位,推动管委会管理方式的变革,构建一种基于竞争的多元主体参与的新型公共服务治理体系就为当前经开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最后,原有管理体制弊端更加明显。经开区管理体制的突出特征就是“政企的高度合一”。经开区管委会于2002年分别成立了下属于管委会的“K科技创新园有限公司”和“K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开发中心”。两个公司的成立,在促进经开区管委会从完全直接主导开发建设向依托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的间接主导转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两个公司与管委会之间在资金投入、人事设置、决策管理和市场运作等各方面高度整合,出现了“政企不分”情况,社会性职能的剧增,加剧了管委会政企不分的“角色龃龉”问题:管委会是应当按照政府还是企业的行为逻辑来履行社会性职能?如果按照政府行为逻辑来履行社会性职能的话,管委会又该如何确保其作为企业那一方面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如果以企业逻辑来履行社会性职能的话,因与其逐利的本性相抵牾,势必造成大量社会性职能无法有效履行的后果而贻害管委会的合法性。管委会政企合一的体制特征,在经开区发展的特定时期,是其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力,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管理环境的骤变,当前其所展现的更多的是一种消极性,制约着经开区以公共服务供给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性职能的履行。因此,如何理顺经开区的政企关系,充分发挥企业和政府两方面的积极性,就成为经开区当前改革所面临的又一项任务。

总之,由于行政托管政策直接驱动使社会性职能剧增,导致经开区管理体制弱化问题的出现,解决体制弱化问题的现实需求,构成了经开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力量。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高效履行新增社会性职能,使管理体制与新的管理环境相适应,实现经开区科学发展的问题。 POSC的特性与实践成效决定了其在当前经开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必将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三、POSC在现阶段经开区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POSC在当前经开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将发挥如下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第一, POSC方式的运用,可以有效发挥市场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引入社会组织力量,在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比较优势,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同时有效減轻政府供给负担。这样,既能增加增强经开区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又能确保政府规模的精简高效,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经开区体制优势。

第二,POSC方式的运用,可以有效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竞争,有利于促进经开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的提升。由于POSC方式的本质是变公共服务的行政性生产为市场性生产,承接政府购买合同的社会组织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使POSC方式呈现“阶段性竞争特点的临时性垄断”的特征。由于竞争压力和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存在,经开区管委会就可以利用公共服务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促使各生产商不断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以改善产品质量,减低成本,从而实现经开区公共服务供给整体水平的持续性提高和成本的有效控制。

第三,管理能力的提升,具有基础性作用。POSC方式的运用,使经开区管委会在与市场和社会组织持续互动过程中,逐步锻炼和提升其对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需求的确认与不同供给机制选择的能力;与其他社会组织基于法律平等地位基础上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就公共服务议题的合同谈判与合同管理的能力,对公共服务承包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的能力;有效掌控与分配公共财政的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为管委会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POSC方式的运用,可以发挥管委会的引导功能,有利于经开区内社会组织的发展。POSC与其他公私合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相比的最大特点就在于 “要求政府持续而积极的介入” 。政府积极介入公共服务供给,不仅能确保服务的质量,同时也能有效发挥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引导、监督和管理功能,确保社会组织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由于昆明经开区采用政府主导型的管理体制,在既往的管理实践中并没有为社会组织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创造相应条件,因此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经开区社会组织发育水平都与昆明市其他地区的水平相差甚剧。因此,POSC方式运用,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既有社会组织在改进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发挥管委会在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在增加和提升经开区社会组织数量与质量的同时,有效防止社会组织发展的无序化。正如有学者所论,“我国民间组织的独立性、组织性不强,故而采取政府购买的方式更为适用” 。因此,从经开区实际来看,POSC方式既是利用社会组织改进经开区公共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又是管委会促进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有效方式,是破解经开区“管理悖论” 的重要举措。

第五,POSC方式的运用,可以为经开区提供新的解决途径,有利于破解管委会“角色龃龉”的困境。经开区管理体制中政企不分的沉疴,严重制约了经开区政府职能的发挥。POSC方式的运用,为破解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管委会可以将原来下属企业所承担的有形服务生产的职能以POSC的方式转移给其他社会组织,这样一来,可以逐步缩小现有下属企业的业务范围和规模,为最终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减轻压力,另外也可以让现有下属企业在与其他社会组织的竞争中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与生存能力,熟悉市场规则,为下一步与管委会“脱钩”做好准备;这一过程,也为社会组织提供了一个在实践中锻炼与适应的机会,为未来承接更多政府转移出来的由原来管委会下属企业承担的职能奠定基础,确保了相关公共服务供给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次,管委会也可通过POSC的方式向下属企业购买相关服务,这样可以逐步改变原来政企联系较为紧密的融资与管理关系,推动下属企业内部管理方式与制度设计向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与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变革。

综之,在现阶段K经开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POSC在促进经开区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与质量提升、促进经开区管委会现代政府治理能力构建、促进区域内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促进经开区管委会职能角色转变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POSC的运用是有效推进经开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路径与方法之一。因此,在当前经开区管理体制改革中,要充分重视POSC的重要价值,妥善利用,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关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与目标,提出了利用POSC推进改革的具体方法。K经开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在全会精神的指导下,从K经开区现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出发,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POSC在经开区管理体制改革中的积极建设性作用,推动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改革目标的实现。现阶段,要尽量克服存在于经开区内阻碍POSC作用发挥的结构性、能力性和制度性因素,通过运用POSC,努力构建一种基于多方参与,协同治理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之上的管理体制,以此实现经开区管委会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经开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破解由于社会性职能增长所引发的管理体制弱化问题,在促进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最终实现的同时为其他地区的POSC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与经验的积累,发挥经开区在体制改革中先试先行的作用。

作者:罗思洁 张磊

上一篇:网商天猫的网络营销策略论文下一篇:基于制度构建的合同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