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中医诊疗能力论文

2022-04-25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成长经历提出了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注意点,强调学生个人对中医的热爱和自信、导师的言传身教、毕业实习中注重临床技能培养及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等几方面是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成才的关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临床医师中医诊疗能力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临床医师中医诊疗能力论文 篇1:

中医全科医师培养模式与发展探讨

摘 要 我国全科医学发展较晚,目前培养的全科医师数量远远不足,中医全科医师更是严重缺乏,不能满足临床医疗服务的需要。如何开展中医全科医师培训,加强中医全科医师队伍建设,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是中医全科医学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以自身经历对中医全科医学培训的模式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中医全科医学 人才培养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

Exploration of training model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development

LIU Huijun

(Baiy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063, China)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1]。中医全科医师要求具有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与诊疗知识,熟练掌握中西医实用诊疗技术,具有预防、诊疗、养生、康复等全面的医疗技能,是提供连续、综合、可及的社区卫生服务的高级复合型、实用型专门人才。中医的整体观、中医治疗简、便、效、廉、验的特点,更加符合低耗高效的卫生经济策略,大力发展中医全科医学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

1 我国社区中医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医药的重要价值得到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近几年开展的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医药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受居民的欢迎。然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发展也存在着诸多瓶颈和难点。

1.1 财政和政策未完全落实

上海从2000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试点工作。2011年5月推出“5+3”全科医师培养新模式,即以5年医学本科学历教育为基础,再加上3年的全科医师培训,初步建立了标准化的全科医师培训体系。为留住全科人才,按照政策,规范化培养的全科医生工作满一定年份给予相应的岗位补贴。但是卫生资源配备不均衡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基本医疗保险对中医药倾斜的力度不够,中医药适宜技术补偿、报销比例偏低。中医药从业人员工资收入偏低;工作积极性下降,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1.2 中医药人才不足

中医药人才所占比例普遍偏低[2],中医药人才数量萎缩,中医传承出现断层。截止至2011年底,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以及助理执业医师,约为1.03名/万人,郊区少于中心城区[3]。本中心目前拥有中医医师10人,平均1.78名/万人;中医全科医师3名,平均0.53名/万人。10名中医医师中,在职5名、派遣1名、退休返聘4名;在职在编中医师中、高级职称医师缺乏;近2年来跳槽到二、三级医院的中医执业医师多达5名。中医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中医药队伍不稳定,中医药人才严重匮乏。

1.3 中医药科研政策扶持不够

没有专门的中医药科研经费,科研人员缺少继续学习的机会,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特色中医药自制制剂申请批号困难,其管理政策与中医药发展的自然规律不相适应。

1.4 社区中医科发展重点未把握

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舍本逐末,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医科的硬件建设上,中医诊疗方法,尤其是传统特色疗法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不够,中医药治疗的参与率有待提高,中医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难以形成气候。

2 我国中医全科医生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有5亿人生活在城市,如果按照每2 000~3 000人拥有1名全科医生(最低标准)计算,我国需要16万名合格的全科医生[4]。当前,我国基层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执业(助理)全科医师仅占总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3.0%~5.0%,远低于国际上30.0%~60.0%的水平[5]。目前上海的全科医生只占医生总数的6.9%,中医类别全科医师数量更为不足[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四部门共同制定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例达到20.0%以上,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中医类别医师比例达到50.0%以上”。面对群众迫切的中医中药服务需求,探索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师培养模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3 我国中医全科医生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独立中医学和西医学两个医学培养体系的国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西医全科医学培养模式培养中医全科医师,应当在中医和西医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契合点。中医学特有的预防保健思想是其理论的精华所在,它所倡导的“治未病”思想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果能够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论融入到全科医生的培养体系中,无疑将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注入更丰富的内涵。

4 中医全科医师培养模式需解决的问题

4.1 中医全科医学教育内容侧重点

4.1.1 社区基本疾病的诊疗

中医全科医学诊疗教育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①中医全科医学应该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特色。②中医全科医生应该明确中医的优势病种。所谓中医优势病种,是指中医防治疗效确切、并能被广泛认可的某种疾病或疾病的某一阶段。③中医适宜技术有自己优势的疾病谱,掌握这些适宜技术的特色,针对不同的疾病选用特色的治疗手段,才能发挥中医药“简、便、效、廉、验”的优势。

4.1.2 社区中医康复服务

社区中医康复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药康复手段,组织康复对象及其家属和社区共同参加,帮助病、伤、残者逐步改善或恢复其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中医康复方法大多数是便于学习掌握的非药物疗法或自然疗法,容易得到应用和推广,适合社区康复的开展。所以中医全科医学教育应该适应社区工作的特点,在现代康复学的基础上,坚持中医康复的特色和优势,使中西医康复医学有机结合。

4.1.3 慢病管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是一系列需要长期综合干预和治疗的疾病。慢病干预的中医措施,就是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采用中医养生保健、诊断治疗、康复等干预方法,降低慢病的发病率、致死和致残率,提高社区居民的生存质量。中医慢病管理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②欲病救萌,防微杜渐;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④预后调摄,防其复发[7]。

4.2 中医全科培养课程设置与时间侧重

目前中医类别的全科医生主要通过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转岗培训、中医全科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等多种途经进行培养。全科规范化培养是目前及今后培养高质量中医全科医生的主要途径。笔者是毕业后经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到社区工作的,结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的亲身经历,对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建议。

4.2.1 掌握常见病的诊疗

中医全科培养课程分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两部分,离不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参与。相对于在中医类综合性医院的轮转培训,笔者认为3个月的理论学习及内、外临床科室1年轮转应该放在西医为主的综合性医院。因其病种相对多,见识面广,对提高常见病诊疗有很大提高。

4.2.2 突出中医特色诊疗

中医全科培养的第2年可安排在中医综合性医院,加强中医内、外、妇、儿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轮转;熟悉常见病、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掌握中医针灸、推拿、养生拳操等适宜技术;可以增加名老中医带徒教育模式培养中医药人才。中医学实践性较强,这就需要医学生或全科医师跟随一些名老中医进行学习。

4.2.3 深入社区服务群众

中医全科培养的社区实践可安排在全国或上海市中医药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深入社区体会中医全科医师职责,注重把中医药融入“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去,发挥中医药“简、便、捷”优势。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医全科培养将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因此,中医全科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

参考文献

[1] 杨秉辉. 全科医学概论[M]. 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7.

[2] 白剑峰. 下代中医在哪里[N]. 人民日报, 2009-04-02(15).

[3] 顾怡勤, 顾竞春, 施永兴. 上海市社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预防保健项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2, 20(12): 1147-1151.

[4] 谢庆文, 唐红梅. 在校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的现况调查[J]. 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1): 10-12.

[5] 冀涛. 中美全科医师培养方式的对比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31): 3642-3644.

[6] 赵臻, 杨海丰, 李金芳, 等. 我国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1, 19(6): 526-529.

[7] 孙涛, 武留信. 中医未病思想与“慢病后备军”健康管理[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2(5): 252-253.

(收稿日期:2013-08-15)

作者:刘慧俊

临床医师中医诊疗能力论文 篇2:

从个人成长经历谈谈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成长经历提出了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注意点,强调学生个人对中医的热爱和自信、导师的言传身教、毕业实习中注重临床技能培养及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等几方面是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成才的关键。

关键词: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

作为一名中医临床工作者及临床医学院中内教研室的教师,笔者在亲历了临床博士生五年的培养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指导了十余名临床硕博士研究生后,觉得现行的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在中医技能及临床经验方面的要求较低,学生通过三年培养获得这方面经验和技能的机会较少,以致学生毕业时并未达到希望通过三年强化临床培养提高中医临床功力的学习目的。而我作为一个九十年代的临床研究生所经历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中西医理论和临床技能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这种模式如果得以推广运用,可为今后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新的思路。现就其特点及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一、在研究生选拔上,热爱中医是前提,立足临床是核心

临床型中医研究生培养目的必须是将来能在临床第一线运用中医技术服务大众。在导师选择研究生时,必须强调学生对中医的热爱与自信力,如果没有这一前提,学生就不会主动去学习掌握中医知识与技能,而仅把三年的学位培养作为自己获取高一级职位或留在高一级城市工作的资本,缺乏主动钻研中医基础理论、经典著作和临床技能的动力,也就根本谈不上提高自身中医修养与中医临床能力。临床研究生的培养是为将来担负中医临床工作培养人才,故临床能力的培养是整个学位培养的核心内容,离开了临床这一核心内容的培养,让学生三年的培养周期仅围绕导师的某一课题度过,或做实验,或做流行病学调查,而没有让学生有机会到各个相关科室第一线进行临床管理与诊疗,那三年培养周期结束后可能成为“只专不博”或空有其名的硕博士,其实际临床能力甚至不及长期工作于临床一线的本科生,而由于有硕士学位,这类学生毕业后又往往自视甚高,不肯担任住院级临床工作,不愿从临床第一线做起,猛补自己临床实践能力的不足,而成为类似于“鸡肋”的“人才”,这将影响中医的发展,也是临床中医人才培养的失败。

二、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上,学生广泛自学与导师言传身教相结合,着重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我曾是一名上海中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博士研究生,感谢我的导师陈湘君教授,她为我设计了一种立足临床,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培养模式。在研究生第一年,我即开始跟随导师门诊随诊,同时导师又推荐我跟随我院内科名家胡建华、姚培发等其他内、外科老中医学习,熟悉常见病及专科病症的中医临床诊治方法。第二年开始,我即赴西医单位专科病房与门诊学习,跟随西医风湿名家陈顺乐、顾越英教授学习专科的西医诊治方法及实验室技术。自第三年开始,我参与完成了上海5家三甲医院119例皮肌炎的中医证型及预后的家庭访问及统计,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了自已中医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毕业课题设计,同时以此申报国家中管局课题获得成功。在进行科研课题的同时,完成了两年的内科一级科室,包括急诊、心监、功能科室及风湿病专科病房的实习,实习时基本独挡一面地参与床位管理、门诊及科室一线值班等住院医师工作,通过两年的锻炼,临床能力基本达到了高年资住院医生水平。故在毕业后很快适应内科门诊及专科病房工作,顺利晋升主治医师。从我的培养历程来看,除了在导师指导下的中医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外,更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研究生期间除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还借阅了大量的中医著作及本专业西医著作,边学习边实践,将学科的中西医理论基础知识在临床中加以消化实践,逐步提高自己的临床思辨能力。我觉得我的以自学与名家带教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值得推广的,虽然我当时是五年制完成的临床博士生培养,时间相对于三年制的硕士生培养较宽裕,但如果现行的三年制临床研究生的培养参照我的培养内容,将临床实践的时间扩大到两年,并希望能够尽量涵盖所有与专科相关的临床科室的轮转,适当压缩理论课时间,将理论课学习与课题设计与完成的内容穿插到两年的临床实践中,强调学生自学与广泛阅读相关专著的培养内容,这样,或可收到良好效果。

三、在临床技能培养中强调胆大心细、虚心求教,要学会沟通技巧

要培养出一个临床型研究生,不仅要着重培养其胆大心细的工作作风,并要适当培养其沟通技巧,既要能虚心向上级医师请教,更要勇于实践思考。只有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决断力、洞察力,这样才不会失去寻找蛛丝马迹的临床诊断依据的机会,又不会因为纠结于一些不必要的问题而耽误治疗时机。建立良好沟通的前提是每个医生能够做到换位思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一切从病人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自我利益或面子出发,这样一定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反过来也会提高诊治的正确性并促进诊治的依从性。

四、在毕业课题选题上,做到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并学会临床病例总结技巧

临床研究生与一般临床医生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已经经历了科研思路的培训和科研技能的培养,对于临床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应该学会带着科研的眼光去看,去钻研,从中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对临床病例的收集和撰写也会主动进行归纳总结,而不是流于形式盲目书写。在临床病例总结中,寻找用药有效的规律,或临床现象的规律,从而提高自己的诊治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研课题的申报或撰写高水平的临床学位论文。在此方面的培养上,导师的指导作用相当重要,因为许多临床型研究生多是应届毕业生,既缺乏临床经验,又缺乏科研思路,加上刚开始临床,临床事务一多,很容易流于形式地完成一般住院医师的病史书写,就算完成临床实习,却又缺乏钻研精神及总结能力,而导师站在自己的高度可以高屋建瓴地为学生指明需要深入研究或总结的临床经验及临床现象,确定目标后让学生围绕相关主题进行文献检索、技术培训及临床病例收集。故培养导师的作用不容小视,其前提是导师必须有一定的科研精神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研究生培养上能够有一定的时间精力保证。

五、学位考核与平时工作相结合

临床研究生的学位考核目前仍是与以往的科研型研究生培养的考核形式相类似,只是多了临床技能考试部分。而我认为,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效果的考察应该与其临床工作水平相结合,而不是象本科生那样以几个时间节点的理论考试、技能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相反应在临床收治病人水平、门诊诊治病人水平的工作面上考量其能力,以能力的考核作为主要的学位考核内容,而学位论文的撰写只作为很小的一部分进行考核,并可进行中医医案撰写的评估来充实学位论文考核的不足,只有坚持临床考核为主,论文考核为辅,方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生的学位含金量。

以上几点关于培养模式的思考只是本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现写出来供各位中医教学同仁探讨,以期提高中医临床教育水平及中医临床型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使中医这一中国古文化奇芭永远生机盎然地服务于人民大众,而不要日益衰退终至泯灭于我们这一代人手中。

课题来源:2008L020A用数据挖掘分析技术总结陈湘君教授辨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

作者简介:顾军花(1969-),上海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医疗、教学工作。

作者:顾军花,陈湘君,苏励,郝微微

临床医师中医诊疗能力论文 篇3: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摘   要:本文针对中医专硕培养中的课程教学、临床轮训、跟师学习、考核办法、管理模式等问题,依据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积极改革与探索,建立了适合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中医专硕培养模式,完善了我国中医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建立了适应中医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二者的有机衔接。尤其是与规培基地的深度融合方面进行了尝试,对中医专业学位创新培养模式具有示范作用。

关键词:中医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模式  规培基地

2014年11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意见》、(教研[2014]2号),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医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 [2014]45号),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學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2015]9号),三个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对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1-2]。经过几年实践,培养单位针对培养中的课程教学、临床轮训、跟师学习、考核办法、管理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改革与探索[3-5],建立了适合于本地区、本单位的培养模式,完善了我国中医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建立了适应中医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二者的有机衔接。

1  改革目标、内容与思路

1.1 改革目标

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多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的实践和经验[6],我校中医硕士专业学位改革的目标是充分发挥我校和规培基地的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改变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术化倾向,营造有利于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探索符合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的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及保障体系和管理体制,促进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明显提高,构建和完善与中医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

1.2 改革内容

培养模式创新方面,重点在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与方式、论文要求和专业技能训练、实训室和规培基地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和方式、中医规培标准、中医规培实施方案、规培手册等方面有实质性的创新;管理机制改革方面,重点在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招生结构调整、与行业和规培基地共建合作、教学科研考核与评价机制、奖助贷体系建立、教育管理机构完善等方面有突破性的改革。

1.3 改革思路

在培养模式创新和管理体制方面有所突破,解决当前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学术化倾向,使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达到共同提高;解决规培标准、方案、手册不统一问题;解决导师指导时间短、师承时间不足问题;解决研究生双重身份,双重管理中的体制问题;解决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工作、身心疲惫问题;解决指导教师带教、研究生酬金问题等[7]。

2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2.1 严格中医硕士专业学位报考条件

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中医专业学位规模得到快速发展,我校中医专业学位在招生中占比稳步在60%以上,并有上升趋势。为保证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招生过程中,严把入口关,严格报考条件,只招收具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全日制5年制本科学历的学生,在复试过程中,加强对临床技能、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心理素质、职业奉献精神等内容的考核,确保学生能按照新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达到培养目标。

2.2 充分认识原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差别

设置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实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培养模式,它与原来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共性方面:在培养目标上都是培养董科研的临床医生,培养过程上都要进行课程学习、临床轮训和考核、开题、论文答辩。不同的是,在培养方式上,新的培养模式要进行严格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在校期间要进行执业医师证的考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的考试,完成两证后,经过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才能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实现四证合一。原有的培养模式虽然也进行临床轮训和考核,但在培训时间、内容、规范化、考核等方面,均无法与新模式可比。在管理模式上原有培养模式只是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既是运动员又是教练员,质量只是自我完善,自我修正,培养质量难以保证。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学位授予单位、行业主管部门、规培基地等部门的共同参与管理,达到互相监督、相互促进的效果,规培结业考核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达到检验培训质量的目的[8]。

2.3 建立切实可行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2015]9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充分满足学位授予条件及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的基础上,组织专家按照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一级学科制定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方面,将课程体系分为5个模块,包括公共必修课模块(政治、外语)、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选修课模块、规培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模块注重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突出仲景特色。专业课模块注重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诊疗能力课程的设置;在选修课模块重点加强临床科研能力、实验技能课程的设置;在规培课模块重点加强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医学伦理、法律法规、人际沟通等的课程设置,提高研究生的职业素养。临床轮训方面,严格按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所要求的病例、病种诊治和技能操作训练,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要求,在轮训时间上充分保证研究生在规培基地轮转33个月,第一个阶段通科轮转24个月,第二阶段专科培训9个月,同时,根据中医人才培养特点,要求研究生在3年规培期间跟随导师临诊学习,每周不少于半天,每年不少于30次。考核方面,规范出科考核,出科考核实行首科轮转、科主任负责制,避免过去出现的出科考核流于形式。加强年度考核,年度考核实行专家组负责制,组织专家组对每个考生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一个月内重新考核。从严结业考核,考核由省中医局组织专家进行考核,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采取延期毕业或分流机制。通过考核保证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学位论文要求方面,制定《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要求》,论文选题应结合临床实际,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鼓励研究生结合临床实际自主选题。学位论文的形式必须体现中医学特点,反映研究生运用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病例回归性分析、导师临床经验总结、临床疗效评价、临床应用基础研究、专业文献循证研究、文献综述、针对临床问题的实验研究等,能够展示对临床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9]。建立考核分流机制,为保证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培养过程中对不适宜继续按照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学校采取合理分流机制:(1)第二学年内未获得《医师资格证书》者,根据学生意愿,允许其申请转入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渠道, 但应按照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2)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通过学位课程考核、医师资格考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或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顺延时间不超过3年。(3)对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完成学位课程考核,但未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者,可对其进行毕业考核和论文答辩,准予毕业。毕业后3年内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證书》者,可回学校申请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2.4 加强管理体制改革 保证研究生培养有效运行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硕士研究生和住院医师双重身份,接受学位授予单位、培训基地管理双重管理。因此在机构设置上,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要统筹负责,顶层设计。为保证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有效运行,我校成立了《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学位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各规培基地成立相应的管理领导小组,院长担任组长。

2.4.1 加强规培基地、联合培养单位建设

随着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附属医院临床轮训已不能满足规培要求。为保证规培质量,我校在原有规培基地的基础上,积极与有条件规培基地合作,出台《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规培基地管理办法》,通过在规培基地遴选导师,对规培基地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规培基地建设。我省现有国家级规培基地10家,我校2015年所招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在两个附属医院(国家级规培基地)进行,并在郑州市中医院进行规培研究生试点工作,2016年增加4个规培单位,分别为濮阳市中医院、开封市中医院、洛阳第一中医院、洛阳第二中医院,2017年增加2个,分别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平顶山市中医院。为实现与规培基地深度融合,在对基地考核的基础上,将规培基地发展成联合培养单位,并在基地建立研究生管理部门,2015—2018年3年间在洛阳成立了河南中医药大学洛阳正骨医院研究生工作部,在郑州市成立了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市中医院研究生工作部,将研究生招生、开题、规培、研究生管理等职能全部下放。通过管理改革,提高了规培基地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氛围,为基地选拔人才,培养用得起、留得住的高水平中医人才,实现了双赢。

2.4.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保证培养质量

建立《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科研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考核,使研究生不仅在临床能力方面达到提升,同时在教学科研方面达到培训和锻炼。建立健全研究生奖学金体系,制订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办法》、《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选办法》,并逐年修订完善。按照国家及河南省相关文件要求,建立了研究生助学金制度,积极推进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构架,厘清各自职责,加强合作,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序进行。学校层面建立河南中医药大学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相关院部及基地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小组,院部及基地成立专业学位专家领导小组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指导与考核,建立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专家督导组负责临床能力培训考核的过程监督。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组织机构保障。

2.4.3 建立保障机制 提高培养水平

在学位论文管理制度方面,在原有《河南中医药大学关于申请硕士、博士学位者科研条件的规定》的基础上,针对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进一步修订完善,强化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在前期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提高双盲审抽检比例,全面推进和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术竞争力。加强学术制度建设,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在研究生入学教育、日常教育、课程教学等过程中,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努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风气。改进和完善《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检测办法》,实现对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快速检测,已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在保障措施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遴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加强双师型导师团队的培养,完善导师培训、考核及淘汰机制,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整合校内外人力资源,努力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创新团队。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培养模式,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培养核心;弹性课程学习,协调课程学习与临床实践的进度;改革考评体系,与专业学位规范化培训接轨;严格过程管理,加强协调监督。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研究生创新提供平台和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委.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Z].教研[2014]02号,2014-6-30.

[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Z].学位[2015]9号,2015-5-29.

[3] 卢艳,陈广涛,苏菁.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J].高教学刊,2017(17):154-156.

[4] 赵文娟,席晓蓉,陈一纾,等.医教协同背景下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6(14):108-110.

[5] 杨伟吉,张翼宙,金万里,等.中医类别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的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3):126-127.

[6] 朱志军,谢世平,李志毅.完善临床考核制度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中医教育,2008,27(1):21-23.

[7] 肖湘君,李勇,陈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协同创新与衔接探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8):619-621.

[8] 雷丽萍,王晓民,吕兆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3):27-31.

[9] 邹菁,黄平,陈晓,等.临床医学(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的改革与实践[J].高校醫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3):1-4.

作者:朱志军 陈相新 李晓坤 白娟 朱庆军 朱贺 张晓英 周云洁 李建生

上一篇:食品品牌建设误区分析论文下一篇:油田基层班组安全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