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论文

2022-04-24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创建一流社会主义大学指明了方向高校是科技兴国的生力军,在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中,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论文 篇1:

论“大学精神”

摘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建树、传承、弘扬大学精神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需要。要以大学精神为引领,促进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科学发展,铸造民族脊梁,走向辉煌。

关键词:大学;精神;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g:G64;D616

文献标识码:A

大学是人们心目中的圣地,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国家精神、社会精神和个人精神的发源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持续高速发展,但是,我们正面临着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大学与市场、大学与社会、大学与企业、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变化。在全球视野下,大学在震荡的社会变革中,努力寻找合法性存在的文化和社会基础。放眼未来,大学最需要的是丰富的精神营养与涵育,力求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自己科学发展的方位。

一、大学精神:民族旗帜,砥砺磨炼

1.什么是大学、大学精神

一般公认“大学是比较有学问的地方。”无论中外,高等教育大致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设于大学之中或独立设置的专门学院(college),以及培养实用技术专门人才的社区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学校。在我国,大学泛指中等以上的教育机构。大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知识与理性、真理和正义、价值追求和人文精神的策源地。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才出现的教育机构,不但承载着传播文化、探索真理的社会使命,而且还继承了守护人文价值的历史责任。中世纪大学脱胎于基督教会。教会作为一种超世的精神文化空间给世人以寄托和慰藉。随着政教合一的演进,修道院成为基督教信仰的真正空间,并以开办学校的方式将基督信仰重心转移到教育。由于社会阶层分化,以传授知识技艺为内容的行业公会超越了特定的行业利益,开始传授人文学科、神学以及普遍知识,成为一种公共教育机构——即现代大学的前身。文艺复兴颠覆了神的统治,人成为万物之灵。启蒙运动加速了人类追求理性的历史进程,科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尊崇。最终,现代大学将中世纪大学的宗教信仰追求转变为普遍意义上的人文价值追求,将知识传授、社会关怀以及人生意义阐释融为一体,实现了大学职能的现代性转化。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资源也很丰富,但主要是移植于西方。早在晚清之时,废科举、兴学校;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上法三代,旁采泰西”。之后,蔡元培、梅贻琦主持了对北大、清华的改革。在北京大学的改革中,蔡元培坚持“完全人格”、“诸育和谐”、“教育独立”、“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昌明学术”、“倚重研究”、“读书不忘救国”几大原则,激励北大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他认为大学应以学术研究为天职,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而且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实质就是学术自由,这是他大学理念的核心内容。梅贻琦还认为大学应“端赖大师,教授治校”,他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还主张“兼涵并容、学术自由”、“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正是“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鲜明体现。由此可见,大学是向公众开放的,资源共享、富有效率的学习中心、科研中心和创造性源泉,并成为社会和社区的精神文化中心。大学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发源地,是文化先驱的精神之塔,是塑造人、培养人、造就人的摇篮;是社会振兴、民族命运、国运兴衰的重要基础。

大学精神植根于大学现实,创生于大学发展的历史主题。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并不仅是一种物质实体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大学是创造知识、传播文化、引领风尚的主阵地和辐射源。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大学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精神文化,完善制度文化,加强物质文化,巩固行为文化。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主要指大学的历史传承、文化表征、学科特色和学者大师(包括教师、学生、校友)共同孕育创造,是大学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大学精神在于探求真理,完善人格,教化社会,泽被人类。在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势必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取决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今天我们构建大学精神,就是要凸现文化自觉精神,消除市场经济使人“物化”的危险,淳化师德,涵养师生心灵,使大学真正成为知识、思想、理性、道德的诞生之所,成为人类精神的家园。因此,“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校长或大师头脑中自生的,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合的结果。大学精神是大学内在本质的东西。笔者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长期积淀形成的,是大学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所有精神要素的有机结合体,它既能充分反映大学教育活动的职能,又引导大学教育活动的走向,同时也从某一侧面决定了大学教育活动结果的本质。

2.大学精神的特征

大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守护人文精神的场所,大学是知识与理性、真理和正义,价值追求和人文精神的策源地。北京大学实施“元培计划”,中山大学实验“博雅教育”,武汉大学创办“国学实验班”和“中西比较:哲学实验班”,山东大学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論课程”,清华大学制定了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本科生培养方案,都力图通过人文教育改革传承大学精神、民族精神。大学精神的特征体现在大学教育活动、大学的社会功能、文化传承、组织结构及其体制、机制运行过程中。

(1)大学精神的主导性。现代大学具有传授知识、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蔡元培先生曾经指出:“大学教育是帮助大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形成完美的人格”,大学精神的主导性表现形式为精神文化(办学理念、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史),物质文化(自然地理构成、环境建设、设施设备建设),行为文化(价值观念、行动目标、发展战略)。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推动下,大学精神呼之欲出,使大学在关注社会、民族、国家命运的同时,已经成为学术思想和人文精神的中心。

(2)大学精神的带动性。大学是社会理想的制造者和实践者,大学精神的优劣直接关乎社会、关乎民族。“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在大学,并轰轰烈烈地推向社会,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大学精神内在地决定了它具有一种对社会精神的先导和示范的特性。大学精神的带动性是通过“大学人”的社会后劲表现出来的。现代大学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优秀的人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中的中坚力量绝大多数都出自于大学之门。大学精神必然会通过“大学人”的杰出活动去影响社会。大学精神的带动性通过教学科研成果的应用表现出来。

大学的教育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工厂,成为社会成果并推广应用,而这种成果转化和应用的过程又正是大学精神的释放,大学在这一过程中完成自身使命。大学精神对企业精神、社会、民族精神具有超前的带动作用。大学文化建设的指向功能,奠定了对国家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现实基础。

(3)大学精神的内在性。大学精神隐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提炼和升华,它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中。大学校园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大学精神的表象,或是大学精神的假设途径与实体形态。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暗示着大学精神的发展与变化,同时大学精神的变迁也会决定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变化昭示了大学精神的变迁轨迹,大学精神的变迁也注定了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历程。没有大学精神的指导和支撑,校园文化建设是散乱和低层次的,缺乏系统性、继承性。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又是对大学精神的倡导和践行,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依托。没有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就是一种虚幻的理想主义,在实践中缺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

(4)大学精神的稳定性。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它既是学校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大学校园全体师生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并作为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便具有相对稳定性,表现为学校风气、学校传统以及教职工的思维方式等,可以说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牛津、剑桥、哈佛、北大、清华等中外名校之所以魅力经久不衰,就在于他们能够始终坚持和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形成一种更高境界的精神文化——大学精神,并由此透射出其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陶冶和启示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3.大学精神的作用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的精神支柱,是一所大学历久弥新,薪火相传,久负盛名的价值所在。

(1)价值导向作用。大学精神提出崇高目标,确定共同价值观,促进全体师生员工形成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意志和强有力的团队精神力量,使一所大学明确办学宗旨和发展方向。大学精神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所大学与时俱进、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崇高精神境界的大学,是不可能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只有那些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大学,才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美国哈佛大学一直倡导“崇是求真”的大学精神,主张大学就是不懈追求真理的地方,揭示了大学使命的本质内涵。威斯康星大学则强调大学应服务于社会,这种新型价值观念的诞生使得美国承继于欧洲大陆的大学模式彻底摆脱了象牙塔的束缚,得以直面美国现实社会生活。在现代中国,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力倡“兼容并蓄”的大学精神,主张思想自由、学术独立。梅贻琦在清华大学树立推广“通识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工科教育要增加人文教育的内容。正是这种既有共性又极富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才使这些百年名校经久不衰,永垂史册。

(2)教育激励作用。大学的权威来自于它能以先进的文化和高尚的精神品质塑造人的心灵。大学精神是学生思想、信念形成及自我行为的本源,学生在大学接受精神熏陶所形成的精神动力,不仅会对他的学习产生影响,而且会对他的生活和将来从事的职业产生影响。《易传》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说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即以人为本,,对人进行教化和熏陶,从而培养出修身、立德、明理的人。因此,大学精神的教育激励作用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长期不懈努力和培育,已经融入学校的精神传统、办学理念、人文价值以及形象识别系统中。

(3)包容涵养作用。历史上人们对大学的使命的认识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纽曼的知识传授,到洪堡的科学研究,再到威斯康星的社会服务,以至于发展到2l世纪的着眼未来、引领社会。随着人们对大学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大学文化也被赋予了不同时代特征。大学精神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文化,大学精神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一种崇尚学术的文化,大学精神是严谨、逻辑、实证、经验、实事求是、崇真务实、坚忍不拔、持续攀登的文化,大学精神是一种开放、学贯中西、包容涵养的文化。“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开放包容,自由学术讨论,坚持批判性是大学精神的基本要素,海纳百川是大学精神所在。

(4)创新推动作用。我国学者夏中义认为:大学之所以让无数青年学子心向往之,是因为“大学比其他世俗机构更关注人的心灵发育与成长,它是呵护青年的至情至性的摇篮,亦是诱导青年反省体认人格奥秘的智慧谷,更是砥砺青年独立践行成年礼的祭坛。”在大学精神指引下,大学成为以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价值目标培育创新的土壤,由人的内在素质的提高和创造性文化生态的生成决定。这块土壤对创新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这是最重要的。如果是一块盐碱地,就是一株好苗子,也难以结出饱满的果实。因而,要尊重学术权力在学校发展中的决策、咨询作用,推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要积极培育探索跨学科、跨部门的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作机制;要建设完善学术制度,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组织模式,推动技术创新;努力将大学精神升华为一种民族追求、民族精神。

二、大學精神:文化博弈,系统构建

大学精神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一种内在的理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内容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它最终体现的应是一所大学最具特色、最显现、最富典型意义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集合,是诸文化载体的烘托及其深刻内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建设——办成什么样的大学,这是一条真理的轨迹。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学文化是有关大学学术、思想、现实、责任的文化博弈,因为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大学必须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1.大学的理念文化

大学办学理念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的事物有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主要来源于:学校办学传统的积淀和升华;校长长期办学积累的大量成功经验;相关理论对大学教育和发展产生的哲学思考;通过学习和借鉴,得之于企业和兄弟学校的管理经验;学校长期办学总结的经验。办学理念具备导向性、明晰性、独特性、渗透性、相对稳定性的特征。作为大学精神象征的校训、座右铭等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

结晶,是大学理念文化的简练表达。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的校训是“光明与真理”。华盛顿大学的校训是“通过真理取得力量”。2005年的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引用陶行知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此来向全国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同时也用座右铭来鞭策激励广大教师。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是、创新”的学风;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中国农业大学“国富民殷、强农为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大学精神和“严谨求是、厚德博学”的办学传统;中国政法大学以“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为校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理想;中国人民大学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重庆大学的“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校訓;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秉承“厚德、强能、求实、创新”的校训,并培育“龙马精神”将历史传统发扬光大。大学理念文化是一种顶层设计,是对大学宗旨和使命的一种理性认识,并对大学发展的实践路径提供精神上的指引,它体现的是大学的一种追求、品位和精神。

2.大学的精神文化

它表现为大学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学校形象。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其核心竞争力无不是蕴含在其长期积淀的自身精神文化之中。这些著名学府与其他大学在基础设施、课程设置上可能相差无几,但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各自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也就是那种无形的,最具不可替代性的人文精神,尤其是那些有着自己独特文化氛围的著名学府,历史的传承、文化的构建,使这些大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永远是吸引、影响无数莘莘学子的重要原因。大学精神文化,就在于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仍以为继的精神特质和传统——注重人格培养和品性陶冶;追求真理,学术至上;倡导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弘扬文化精神,引导文化发展。这些优秀的精神与传统既是大学生命之灵魂;也是引导大学健康发展的理想。因此,构建大学独特品位的精神文化,营造富有各具特色的学科文化氛围是大学的一项长期任务。

3.大学的物质文化

它由学校的自然环境、教学研究设施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构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意志、自由、美的城郊,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色的秋天……我深信美的风景,在青年气质的发展中所具有的那种巨大的教育影响,对教师的影响来说,是很难和它竞争的。”清新的学习环境,绿树成荫的校园,陶冶学子的情操;鲜花盛开、鸟语花香的人行道使人们留恋和记忆;典雅别致的图书馆,挺拔雄伟的体育馆,造型优美的艺术楼,哺育学子成长;古朴壮观的名人群雕,新颖俊秀的科技馆,温暖舒适的学生公寓,深深吸纳学子的崇尚之情、溢美之情、立志之情;粼粼碧波的湖光山色,闲情逸致的小树林,使学子们终身难忘。大学物质文化建设是审美性、人文性、抽象性、象征性、艺术性的统一。独具匠心的打造,使大学校园浑然天成,形成山、水、园、林、石为一体的生态型校园环境。

4.大学的行为文化

它是学校校风、精神风貌、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它主要体现在建立什么样的教育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教育功能上。学校的战略规划、师德师风、制度建设、管理措施、学生道德行为,都能反映出一所大学的宗旨、目标、任务。大学是学术中心、民主研究学问中心,它是学术机构和人才培养场所的统一。大学必须遵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现代管理制度要求,培育“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浓厚学习氛围,实现崇尚美德、标新立异、独立性、公益性、超脱性和批判性的统一。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完善文化修养,磨炼学术品格,提高审美情趣,敢想敢于、立志成才。按照党和国家要求,把大学引导到民主、开放、活泼、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

5.大学的识别文化

一所大学是有独特标识和特征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个性蕴涵共性,个性是共性存在的基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的存在必须以个性为基础,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差异是共性发展的条件,个性互补是共性增强的需要。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个性的发展是绝对的,共性要求是相对的。这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辩证法,也是大学识别文化的哲学理论依据。由此,识别是建立在事物的普遍性基础之上的特殊性,是大学同类事物在共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独特而优质的个性。校训、校歌、校旗、校徽、校标、名人雕塑、地理设施等表现出一所大学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传统,并要与时俱进地结合新形势,加以创新发展。

6.大学的企业文化

过去认为大学只强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社会对大学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大学具备了“企业文化”教学的意义,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为教育教学改革打开了方便之门。特别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一些企业进入了学校,“订单式培养”、区域经济班的出现、实训基地建设、学生毕业前夕的“顶岗实习”,在没有迈出大学校门前,就面临着“校园文化”向“企业文化”的转变。对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少企业反映,现在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尽管具有很高的水平,但他们缺少基本的企业文化,在工作中表现出不适应,“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严重脱节,制约着企业和人才的发展。大学应当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企业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企业文化”意识,切实帮助他们迅速完成由“校园文化”到“企业文化”的过渡,让学生满意,让社会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

责任编辑:梁习琴

作者:苏小柱

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论文 篇2:

实践“三个代表”创建一流大学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创建一流社会主义大学指明了方向

高校是科技兴国的生力军,在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中,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地指出,一流大学应该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应该站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四个应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创建一流社会主义大学的奋斗目标。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伴随着教育事业发展的东风,南开大学的各项工作也驶入了快车道,特别是在“211工程”和“共建”过程中,国家和天津市政府大力度的支持,更是为南开大学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学校党委牢牢抓住这一机遇,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发扬“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和“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积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主动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思想,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强化发展意识,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新模式,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中坚的学术团队开始形成;学生结构日趋优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格局初步形成,素质教育取得优异成绩;顺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致力于“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学校科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教学科研条件和师生住房条件得到重大改善等等。

大发展带来了大变化。目前的南开大学拥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生命科学、农学、医学与艺术等众多学科,同时拥有阵容整齐、结构合理、学术精湛、锐意创新的师资队伍和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具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丰富的图书资料,成为有着广泛国际影响的研究型重点大学,这为新世纪争创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发展带来的大变化,引发了南开人的思考。大家深刻地认识到,近年来南开改革与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突破,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是广大师生员工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团结拼搏的结果。

二、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创建一流大学

实践证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推进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一流大学为目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南开大学师生员工的高度共识和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

首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首要目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同时,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方面军,高校承担着科技创新和实现产业化的重大责任。为此,我们一是坚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与天津大学各自独立办学,相互紧密合作的办学新体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同时,进一步推进南开大学泰达学院的建设,抓好学院的机制创新,强化学院的优势和办学特色,增强“南开泰达模式”在全国高校办学模式中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创建了深圳金融工程学院,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级金融人才。二是以全面启动面向21世纪南开振兴行动计划为契机,制定好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学科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发展规划。三是坚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与教育结合,进一步发挥学校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承担了一批国家863、973计划的重大建设项目,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其次,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是先进文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源头,更要自觉担负起发展和弘扬先进文化的重任。为此,我们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积极推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努力繁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大力繁荣和发展具有南开特色的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并用这些先进的文化成果教育广大师生,使他们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增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发展和弘扬先进文化,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分活跃,广大教师自觉地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积极从事研究,力求通过文化创新,提供中国文化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净化力和文化同化力,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号召力。

第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南开大学克服了许多困难,连续三年扩大招生,为更多考生上重点大学创造了条件。同时,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三个面向”的方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千方百计提高教育质量。以“注重素质、培养能力”为出发点,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进双语教学,把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生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造就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创造性的专门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为此,我们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岗位聘任和校内岗位津贴制度,建立起注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体现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队伍活力。此外,加大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学术带头人和年轻骨干教师的成长。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创建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为了早日实现把南开大学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的宏伟目标,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创建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首先,以争做“三个代表”的自觉实践者为目标,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其次,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目标和要求,根据新的形势,切实加强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创建一流大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一,高等教育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源头,是创建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创建一流社会主义大学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是科教兴国的重大举措。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逼人形势下,只有深化改革,发奋进取,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第二,创建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是创建一流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第三,创建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始终不渝地围绕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因此,必须针对社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重视因材施教,加强创新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造就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创建一流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标志。第四,创建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建一流社会主义大学,是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奋斗目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调动、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不断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关心他们的发展和成长,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顽强拼搏、共创大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创建一流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基础。第五,创建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要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自觉遵循教育规律,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把“三个代表”要求真正落到实处。这是创建一流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本文责任编辑李红)

作者:中共南开大学委员会

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论文 篇3:

南阳师院:“五指成拳”同筑中国梦

在南阳卧龙岗上,有一所20多年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坚定不移地加强和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全校上下“五指成拳”同筑中国梦取得显著成绩的学校。这就是具有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果丰硕等鲜明特征的南阳师范学院。

确立特色大学之路,坚定不移地同心共筑中国梦

“中国大学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道路。”这是南阳师院党政领导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的讲话精神,在办学实践中的深切感悟。

在学校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打开困扰学校发展的那把“锁”,南阳师院人凭借高校理论创新前沿阵地的优势,根据党政职能部门、教学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特点,分层次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课题,组织开展新时期高校如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道路等深层次专题性调研和大讨论活动,化解了工作中的困惑,总结了走弯路的教训。经过不断实践后,全体师生员工达成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道路,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高等教育理论、方针、政策和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对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和贯彻落实,是中国高等教育10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一以贯之接力探索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确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目标是尽快破解困扰学校改革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是南阳师院人为之不懈奋斗的中国梦。校党委书记黄荣杰明确要求:党政工各级组织要把中国精神与南阳师院精神结合起来作为兴校之魂,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南阳师院振兴的强校梦统一起来,不断凝聚合力、砥砺前行。

坚定的信仰是支撑梦想的力量。全校党政工各级组织牢牢把握特色大学发展之路的基本要求,毫不动摇地坚持这条道路,与时俱进地发展这条道路,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全体师生,让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建了以全员、全程、全面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工作体系:以学校、院系、教研室共同参与的三级校园文化网络体系;以教书、管理、服务“三育人”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以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实施暖心、凝心、舒心“三心工程”为主要方式的优质服务体系;以“博大、厚重、睿智”的大学精神和“博学求是、笃行自强”的校园文化精神,对师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达到了传承文化、涵养学术和敦厚师德师风的目的。

校园内先后涌现出20多支贫困儿童“代理妈妈”群体和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共同传递着从未改变的中国梦正能量。广大教职工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责任意识,勇担历史重任,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强化督促落实,使践行特色大学之路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理论成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夯实特色大学之基,坚定不移地紧紧依靠教职工追寻中国梦

只有坚持“依靠”方针,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准确的办学定位,才能实现南阳师院人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中国梦。基于这种认识,南阳师院党政领导班子从1991年至今虽然几经变换,但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根本方针,教职工的办学主体地位也始终没变,现已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营造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氛围。

为强化民主办学,学校制定并始终如一地贯彻实施《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充分发挥工会作用的意见》和《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实施意见》《校务公开实施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尊重广大教职工在推动学校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大力倡导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一线教职工在教代会代表中所占比例不断扩大,教师代表占教职工代表总数的68%。教代会代表团长联席会议制度、教代会代表提案限期办结制度、教代会代表巡视制度、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已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全校24个院系部建立了教代会制度,落实了院系公开民主管理监督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特色大学建设实行责任制和向教代会报告工作制,并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年终由教职工进行评议,与干部政绩考核及奖惩挂钩,各有关单位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保障教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党政工各级组织发挥优势,展现作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教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大力加强教职工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鼓励教职工教学科研创新,保护教职工劳动所得,保障教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凡是学校重大事项,凡是制定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都要组织教职工代表广泛参与、座谈讨论,并通过校务公开栏、校园网、校情通报会等民主渠道事前公布程序、事中监督做法、事后评议结果,从源头上维护了广大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实现和发展了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得到有效保障,团结凝聚了全体教职工圆中国梦的力量,夯实了特色大学之基,也为民主政治建设开辟了无限发展的空间,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畅通特色大学之源,坚定不移地凝聚党政工,合力实现中国梦

“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只有‘五指成拳’党政工同心协力,团结凝聚全体教职工,才能实现兴校强校的‘中国梦’。”这是南阳师院人在推进特色大学建设进程中悟出的道理。因此,南阳师院党政工为了同一个目标,责任明确、密切配合,科学谋划学校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道路。

一是校党委重视并加强对特色大学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了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并下发文件部署工作,为特色大学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各级领导干部“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把微笑和汗水留在基层,把心思放在建设特色大学和为教职工服务上。二是校行政积极实施民主管理,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和推进特色大学建设进程。校长王利亚要求各行政部门创造一切条件支持工会建好“教工之家”,凝聚办学正能量。在他的倡导下,学校按工资总额2%的比例将工会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划拨,每年初还将工会办公经费列入年度全校办公经费预算,专款专用;累计拨款60多万元用于“教工之家”建设,为工会配齐了计算机等办公设施,为全校工会工作规范运作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物质基础,也营造了党政工同心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校工会认真履行职能,充分发挥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配合党政凝聚力量,建设好特色大学。四是各二级单位党政工也都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使民主办学成为特色大学建设的活水之源。

确保特色大学之重,坚定不移地加强和推进校园和谐,携手共圆中国梦

“大力营造让全校师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机会的环境与氛围。”南阳师院人把这一目标作为实现建成一流特色大学中国梦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履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神圣职责,主动、依法、科学地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全面提升服务基层、服务教职工的能力和水平。特别关注并下大力气解决好教职工反应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千方百计地促进校园和谐,切实维护好教职工队伍和学校稳定。

与此同时,南阳师院坚持实行民主办学,通过党委与工会工作会、行政与工会工作联席会、党政工联谊等活动,进一步畅通党政工的联系;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教职工歌咏比赛、文艺演唱会、广播操比赛、各种球类比赛等文体活动,创新组织、引导、服务教职工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召开校情通报会、教职工座谈会、党政领导与教职工代表沟通会、教代会代表提案落实会,开展“三心工程”建设活动,关心和关爱教职工。教职工维权帮扶亲情化也已形成制度,真正成为服务全校教职工的“民心工程”,学校也真正成为广大教职工的“暖心家园”。

“广大教职工是特色大学建设的主力军。”南阳师院工会主席丁全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和干部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坚持中国大学的社会主义性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强素质、强能力、增内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学校工作大局;坚持工会工作的根基在教职工群众、血脉在教职工群众、力量在教职工群众,身体力行深入基层与教职工群众交朋友,问需于教职工、问计于教职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为教职工服务。

校、院(系)工会为进一步畅通教职工权益维护诉求渠道,不断加大服务教职工群众力度,推动困难教职工帮扶救助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建设。一是完善制度,确保每年有50%以上的教职工接受更新知识教育,90%以上的教职工参加教学技能、管理技能、服务技能培训和竞赛,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完善教职工健康档案,会同行政加大投入,投入800多万元为全校教职工续办基础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保险。三是筹资150余万元,救助困难教职工82.9万元,扩大了为教职工办福利、送温暖和救助困难教职工的范围和比例。

同时,学校把解决教职工困难和问题从被动接访转变为超前研究和主动化解,解决好劳动争议、子女升学就业、工资待遇等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教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教职工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教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教职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成为学校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教职工的过程,把真金白银分给教职工。在解放思想中不断汲取发展动力,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增强学校内部活力,在凝聚力量中不断形成发展合力,在攻坚克难中凭借特色大学发展实力携手共圆教育强国梦。

(作者系南阳师范学院副研究员)

责编:晓 月

作者:左玉亭

上一篇:外商投资企业避税探究论文下一篇:一体化教学计算机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