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在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及其本质的认识深化,是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提升。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接连下发重要文件,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不同场合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全社会和各行各业全面展开宣传、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其中着重提到了“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高校作为一个社会文化科技精英聚集最为密集的区域,历来是各种文化和思潮聚集、碰撞的主要场所;高校师生是各种政治力量和势力争夺的主要对象。由于高校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离不开高校这一重要阵地,也离不开高校校园文化这一重要平台。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工作,事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在高校乃至全社会的落地生根,事关高校校园文化能否健康和谐发展,事关高校师生能否普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校园文化虽然属于文化范畴的不同层次和形态,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文化范畴内的重要元素,通过文化的纽带,二者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核心价值观实现自身的现实需要,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正确方向的必然选择。近几年,各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弘扬和践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深入分析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融入”的全面性、深入性不够,重要求、轻落实的“知行割裂”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机制,把建设的要求首先搞清楚,在思想上、理论上明确建设的方向和依据,是做好这一课题的逻辑前提。如何在路径和保障上,设计出一套理念科学、体系完整、具体可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是做好这一课题的重点与难点。高校校园文化具体包含着高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网络文化等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必然是沿着这五个主要方面来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精神文化,就要融入到学风教风校风的优化中、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的凝练中、思想宣传活动的强化中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制度文化,就要融入到制度文化作用的充分发挥中、依法治校的全面推进中、民主治校的大力实施中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行为文化,就要融入到各种学术活动、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物质文化,就要融入到校内外物质环境的建设中、校园文化景观的打造中和学校文化设施的完善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网络文化,就要融入到网络文化平台的建设中、网络文化内容的丰富中和网络引导管理监控机制的完善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离不开保障体系的完善。在制度保障方面,建立健全相关领导决策管理制度、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和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精神,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和职责。在组织保障方面,建立有效的“宏观”组织保障,做好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建立有力的“中观”组织保障,明确学校有关部门、学院这一层次在“融入”工作中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建立有用的“微观”组织保障,抓好党支部和班级、团支部、社团、宿舍这些基层单元的工作落实。在队伍保障方面,打造一支有力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锤炼一支过硬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支可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一支敬业的专业课教师队伍、塑造一支专业的后勤服务队伍,让这些骨干队伍成为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在物质保障方面,做到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丰富的图书设备、必要的场地场所和全面的网络覆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可靠的资源支撑。在考核保障方面,通过清晰明确考核的原则、科学制定考核的内容、规范操作考核的实施、有效利用考核的结果,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考核体系,以保证学校把相关工作扎实有效的落到实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Absrt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一 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孕育与提出

第二节 高校校园文化

一 文化、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的含义

二 高校校园文化的特性与功能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核

二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平台

第三章 当前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卷调查

一 问卷调查的情况简介

二 “学生版”问卷的数据分析

三 “教师版”问卷的数据分析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 精神文化层面:强化目标引领但不同程度缺乏深度融合

二 制度文化层面:建立制度保障但不同程度欠缺联动机制

三 行为文化层面:突出特色养成但不同程度缺少方法创新

四 物质文化层面:注重基础建设但不同程度忽视人文涵养

五 网络文化层面:重视网络媒介但不同程度缺乏强力吸引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分析

一 社会上的消极因素

二 学校内的消解因素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一 社会目标:助力整个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

二 学校目标: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向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三 个体目标:促使高校师生自觉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二 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三 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 方向性原则

二 科学性原则

三 系统性原则

四 开放性原则

五 连续性原则

六 创新性原则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

一 教育引导机制

二 心理认同机制

三 典型示范机制

四 协同推进机制

五 舆论营造机制

六 实践推动机制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一节 融入高校精神文化

一 在凝练高校精神与办学理念中融入

二 在优化学风教风校风中融入

三 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

四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融入

第二节 融入高校制度文化

一 在发挥制度文化作用中融入

二 在推进依法治校中融入

三 在实施民主治校中融入

四 在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中融入

第三节 融入高校行为文化

一 在开展学术活动中融入

二 在规范师生日常行为中融入

三 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

四 在开展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

第四节 融入高校物质文化

一 在校内外物质环境建设中融入

二 在打造校园文化景观中融入

三 在完善学校宣传文化设施中融入

第五节 融入高校网络文化

一 在加强网络文化平台建设中融入

二 在丰富网络文化内容建设中融入

三 在完善网络引导管理监控机制中融入

第六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

第一节 制度保障

一 领导决策管理制度

二 教学科研管理制度

三 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四 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第二节 组织保障

一 有效的“宏观”组织保障

二 有力的“中观”组织保障

三 有用的“微观”组织保障

第三节 队伍保障

一 打造一支有力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

二 锤炼一支过硬的辅导员队伍

三 建设一支可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四 培养一支敬业的专业课教师队伍

五 塑造一支专业的后勤服务队伍

第四节 物质保障

一 充足的资金投入

二 丰富的图书设备

三 必要的场地场所

四 全面的网络覆盖

第五节 考核保障

一 清晰明确考核的原则

二 科学制定考核的内容

三 规范操作考核的实施

四 有效利用考核的结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物理学专业论文提纲下一篇:理论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