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伦理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感恩是重要的伦理规范。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在社会生活中缺乏对国家的感恩之心,家庭生活中表现出漠视亲恩,在校园学习中表现出漠视师恩,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漠视友恩。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生伦理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大学生伦理学论文 篇1:

浅析大学生生命伦理学教育

摘 要:当今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当代大学生生命伦理观教育是与时代应运而生的一个研究课题,是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生命伦理观的基本要求,同时还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前提条件。文章将以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教育为主脉,提出相关的教育策略、方法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教育

近年来,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众多高校频频传出大学生心理问题犯罪等消息,引起的社会的广泛关注。学者熊炳奇指出,首先这虽然是个案,但绝不止于法律的范畴,应该思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使得一个高等学府的大学生走上不归路。学校、社会、家庭都应该认真反思这个问题。其次,反思不应是简单的批评教育,而是去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知识并不等于道德,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开始关注伦理道德的问题,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健康人生价值观发挥个性潜能并增強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存在多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据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困扰主要表现为:(1)人生目标茫然,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缺失,生活目标随波逐流,常有无意义感伴;(2)人际关系不适。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一位新生感叹说:“在大学,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独。”在“目前,你感到最苦恼的事”的调查中,有80%的学生涉及到了人际关系。(3)自卑与自负两极振荡,懒散与退缩,恐惧失败。事实上,任何一个处于这种状态的大学生,对于黄金年华、美丽大学生活的感受力下降,对自我发展的心理预期也会变得不确定,人际吸引力降低而且自我满足感不高,内在潜能不能够充分发掘。

二、心理学与生命伦理学

(一)心理学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根据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按照程度的不同,可以将个体心理问题的类型划分为三类: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与障碍性心理问题。

(二)生命伦理学

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生命伦理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以及以后发生的三大事件(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德国纽伦堡战犯审判,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揭示生态危机)的背景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正是解决由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领域所产生的各种伦理学问题的需要,推动了生命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心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相关性

现代科学,特别是进化心理学中的许多发现和说明直接关系到伦理学中一些传统、基本的问题。这些发现和说明可以揭示我们的社会行为、情感和直觉。在研究心灵时,进化心理学家们试图确定:各种情感、动机和其他心理活动如何展开,它们是否影响自然选择的过程,受到其影响的会是哪些内容等。同时,一切可以产生实际作用的道德体系都要以伦理自然主义为基础,都要考虑到某些源起于人的生物属性的动机和倾向,都要以最小程度的强制和最大程度的自主服从。这就迫切需要一个道德制度来衡量,从而进入了生物伦理学的范畴。

三、生命伦理学教育

(一)国内外生命伦理教育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处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从对生命教育理念的理解来看,我国大陆学者立足于生命观对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目的及课堂教学作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讨,偏重于某一侧面的理性思辨;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针对人类生态环境恶化和青少年自杀、他杀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从西方研究来看,多跟死亡教育和宗教等联系在一起。

但无论是欧美、我国港台地区还是大陆地区的认识,他们都有一个出发点,即生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使自己的生命与宇宙和自然和谐的发展。虽然实施的内容有差异,但生命教育的目标都包含生命智能的启发,价值思考的深化,以及知情意行的整合等共性。

(二)生命伦理学教育对大学生的作用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生命的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实现和评估。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复得。所以我们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要对大学生进行有关生命起源的教育,让大学生了解迎接新生命的喜悦,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相互关爱与友善的基础上发展其内在道德品质,以实现大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

(三)开展生命伦理学教育的具体方法

生命伦理无所不在,生命伦理问题无所不及,故生命伦理教育课程应该在高等院校的所有专业中开设,当然,不同专业应有所侧重。开展生命伦理教育的具体措施建议如下:(1)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平衡生命科学发展与社会伦理安全之间的关系。生命科学发展是必然的,缓解伦理与安全问题又是必须的,两者无法两全但又必须兼顾。目前的现状是:过于强调所谓科学发展,而伦理与安全问题没有获得实质上的关注,既然是“平衡”,那只能是“各退一步”,方可求“各得其所”。(2)生命伦理教育的“共性”与“特色”。从人类的基本(或底线)行为而言,生命伦理教育当然具有其共性,如倡导: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等。但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生命伦理教育则必须各具特色,如生命科学专业应更加注重生命伦理教育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农林专业应该偏重生态与基因伦理,医药专业应更加注重医疗公平、医患关系与生殖伦理等。(3)完善教育体系培养教师队伍。当前的生命伦理教育在理论研究、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建构等方面都尚须完善甚至重建,否则,生命伦理教育将只能停留在“隔靴搔痒”的层面上,生命伦理问题也将永无缓解。目前的生命伦理教育队伍存在人员数量匮乏及教师的知识构成欠缺等问题,许多自称是生命伦理教学与研究者,实际上对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缺少基本的了解,一经涉及少许专业知识,便只能说:“我不是研究这个的”,如此说来,何以服众。此事固然责不在教师自身,但相关教育主管者应该对其进行较系统的培训。

四、生命伦理学的未来未来发展

中国教育的使命,是要依着烧煤的过程点着中华民族之火焰,放出中华民族生命之光明。”现在,随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我们期待“生命教育”能被更广泛地重视,让大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只有把教育与生命发展结合起来,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精神所在,因为精神境界的提升,必然带来素质核心的变化。让生命因接受教育而精彩,让教育因接受生命而深刻。让生命因接受教育而精彩,让教育因接受生命而深刻。足以见证,生命伦理教育在未来的大学教育中将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 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作者:许颖

大学生伦理学论文 篇2: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伦理学分析

[摘 要]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感恩是重要的伦理规范。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在社会生活中缺乏对国家的感恩之心,家庭生活中表现出漠视亲恩,在校园学习中表现出漠视师恩,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漠视友恩。大学生之所以感恩意识缺失,是因为社会功利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导致大学生感恩文化的断层,家庭中爱的错位和感恩教育的不作为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学校教育手段和评价体系单一化引起感恩行为缺失,学校道德教育的僵化反衬感恩实践的欠缺。为了重塑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应当从五个方面入手:加强道德教育,弘扬感恩文化;开展责任教育,树立感恩意识;构建评价体系,督促感恩行为;实施“五爱”教育,丰富感恩实践;整合育人资源,营造感恩氛围。

[关键词] 大学生;感恩意识;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教育

何谓感恩?感恩即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1]。感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伦理规范,是社会情感调节的重要手段,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核,亦是中国文化思想体系中最具活力、最有时代价值的内容之一。就中国传统感恩伦理观解析,感恩包括一个人对先祖、父母、师友的敬重,对兄弟姊妹的关爱,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以及对天地自然的敬畏等等。感恩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所谓德性,诚如江畅教授在《德性论》中所言,“德性”是人的道德品质,是指人们为谋求更好的生存而运用自己的理智和智慧培育的,以心理定势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从而使人的活动成为善的品质[2]。感恩正是一个人在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善品质,是一个人心灵中情感、能力和品质的集中体现。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感恩意识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对于一个作为国家栋梁的大学生来说,其意识的缺失更是关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大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感恩可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知恩,即心存感恩之念,对他人的帮助心存善念;二是报恩,即尽最大努力去回报恩人,反馈社会。不否认,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不讳言,有不少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因而造成了诸多不良社会影响。其主要表现如下:

1.在社会生活中缺乏对国家的感恩之心。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对于青年学生的培养,国家给予了全力支持。仅经济方面,国家每年给予奖、助学金的学生占在校大学生比例就接近40%,同时还设立有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等等。国家做出的承诺是,不让一名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但是,部分大学生对国家的关爱表现出冷漠,甚至有学生认为获得帮助是理所当然的。还有极少数大学生毕业后拒还国家贷款。部分学生缺乏爱国情怀和责任感、使命感,片面看待社会现象,在就业和择业方面仅考虑个人的利益和前途,没有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他们选择工作单位的标准是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工作环境轻松、发展前途大等,祖国的需要、西部及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渴望并没有唤起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回报国家的感恩意识。

2.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漠视亲恩。“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常言父母恩重如山。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却不理解这一点。就此,易信于2016年10月发布的一项“亲情沟通调研”大数据显示:只有不到一成的大学新生会每天往家里打电话,不到三成的大学生会想家。其中关于“与父母电话沟通频次”的数据显示,44%的大学生会与父母保持每周一次的通话频次,26%的大学生每周会打多次电话,仅有7%的大学生每天给父母打电话。大学生不感父母恩,首先表现为不珍惜学习机会,诸如抄袭作业、沉迷网络、上课玩手机、旷课等现象较为突出;其次表现为不珍惜生命。大学生因情感、学业、心理压力等问题而导致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令父母痛心;最为严重的就是不少大学生有事无事伤害父母,如2016年2月,北京大学学生吴谢宇弑母案便是特例,吴谢宇成绩优秀,曾是北大自主招生第二名,其中浸润着父母的辛苦培育。但吴谢宇却因钱物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母亲。这一典型事例折射出的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现象令人痛心。

3. 在校园学习中表现出漠视师恩。中国传统伦理讲究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师长的尊重相等于父母。近年来,大学校园中师生关系越来越淡漠,当我们试图从道德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往往会遭遇“权利义务式”的质疑。很多学生认为,老师教学是自己用学费“购买”的“服务”,因此不尊重老师,与老师见面不问好、不遵守课堂纪律、考试舞弊等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不懂得尊师重道,部分学生甚至认为学校制定的学习纪律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因而将老师置于对立面,甚至对对自己要求严格的老师怀恨在心。近年来,媒体报到了多宗弑师案,如2012年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因挂科残忍杀害任课教师事件,引人深思。众所周知,学校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学校中心工作,但较多大学生对老师的培育之恩并不感激,不少学生对老师,甚至整个学校言之以怨、施之以恨,以致于毕业生离校时破坏学校设施、损坏学校声誉等行为屡禁不止。

4.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漠视友恩。友情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良好纽带,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需懂得感恩朋友。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90年代独生子女,特殊的成长环境造成了他们独立自主的行为方式,同时也形成了他们的较强自我意识。因而他们在行为处事时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凸显“我”的地位与价值,“我”成为道德认知、批判和选择的“原点”。这种自我意识、权利意识广泛渗透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批判中,表现为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对帮助过自己的人不懂感恩,对需要帮助的人不懂施恩。且普遍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功利主义明显,以“利”来衡量朋友交往,表现出对友恩的漠视,甚至由此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2008年,武汉某高校“一双臭袜子”事件、2013年复旦大学“宿舍投毒”案、2014年广西某大学曹某投毒案等案例,即属此例。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与其生长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具体而言,主要原因如下:

1.社会功利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导致大学生感恩文化的断层。急剧的社会变迁正改变着传统的感恩文化。尽管传统伦理观念对感恩意识非常强调,但是现代很多人却将传统的人伦道德视为彻底的封建意识,使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优良传统受到了极大冲击。中国传统美德的感恩观和感恩教育在这个大环境中受到了很大影响。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间,我国市场机制尚未健全、法制法规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营私舞弊的现象屡有发生,加上市场经济对物质利益的片面强调从而诱发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因此导致传统伦理道德的没落以及整个社会道德状况的滑坡。这些负面效应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最终形成了他们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人生观。可以说,正是社会的功利化导致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逐步缺失。

2.家庭中爱的错位和感恩教育的不作为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家庭教育在学生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千年流传的“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说教即说明了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也是在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学校只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补充和深化。然而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短视行为,因而忽视道德教育。虽然很多家庭摒弃了“戒尺”教育等落后手段,然而语言戒尺、冷暴力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更为严重。这些偏失的教育、功利化的学习方式造成学生感恩意识缺失。此外,独生子女在成长中,容易受到家庭的溺爱和纵容,家庭无原则的给予恰使孩子人格扭曲,长大后其感恩意识自然淡漠。自然而然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看成是天经地义,自然难对父母萌生感激之情,甚至堕落成“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怜惜、对己不严格”的情感荒漠一族。

3.学校教育手段和评价体系单一化引起感恩行为缺失。在高唱“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进入大学仍然仅靠标准单一的考试成绩决定。这种单一性的评价模式让学校在教育中只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道德培养。“五育并举,道德为首”并未得到较好的落实,学生道德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长期以来,学生的道德教育被忽视,从而导致不少学生缺乏基本的伦理道德。在“你应该或必须怎样做”这种自上而下的强势话语模式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不知情感和责任为何物,再加上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作用,从而加剧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方式包括“自律”和“他律”,就是说,一个人善的德性形成,除了自我养成教育外,还需要制度与机制的约束。但在目前,社会和高校对大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的评价机制是不够完善的,比如没有设立奖惩机制,学生知恩不报甚至恩将仇报等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感恩意识淡漠的形成。

4.学校道德教育的僵化反衬感恩实践的欠缺。在当前大学道德教育中,传统伦理中的孝敬观念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脱离。教师以“自我为中心”采取灌输为主的德育方法,不注重道德意识的内化,将道德教育只作为一种工具,以知识考试代替精神升华,将价值教育简化为“知识的记忆”,只注重道德认知的教育而忽视道德情感的培育,使感恩道德教育越加僵化。然而道德修养是以人的日常生活、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倘若人为抽掉了这个基础奢谈道德教育,那么,这种道德教育无疑成了空中楼阁。随着高校逐步走向社会化,大学生价值观日益走向多元化和相对化,由于学校道德教育的僵化,导致教师们不能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道德困惑,也就难有丰富多彩的感恩实践活动,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这些都使得大学生道德虚无感由然而生,进而使他们感恩观难以养成。

三、增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对策

感恩意识的缺失导致人与人之间情感冷漠,把人引向是非不辨、善恶颠倒的深渊。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知恩、感恩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塑造完美道德人格,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1. 加强道德教育,弘扬感恩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求善”“践仁”为目标的“伦理型”文化。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人类无法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正是传统的一切造就了今天的我们。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首先是要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高校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对广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应开设“传统文化大讲堂”,引导学生学习和品读中国传统文化,互爱互敬,修身养德,努力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同时还要组织开展道德教育系列活动,通过举办诸如读书征文比赛、志愿服务活动、道德知识竞赛、道德先锋人物评选等活动,在校园中弘扬感恩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能够知恩、感恩、报恩。

2.开展责任教育,树立感恩意识。高校要开展大学生责任主题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活动的开展明确大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责任,让他们更深刻领会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给予的帮助,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比如有的大学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责任主题教育”活动体系,这主要包括“五个一活动”:算一算感恩帐,测算学校、父母为教育培养学生的投入;写一写感恩话,写出对学校、父母的感情;做一次家务活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付出;在校园做一次义务劳动,通过自己的打扫创造漂亮的校园环境;参加一次志愿服务,以已之力反馈社会。类似活动的开展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如何去感恩、报恩。

3.构建评价体系,督促感恩行为。道德教育的评价不同于一般知识教育的评价,高校应将感恩素质量化为可考核的指标,将其作为大学生综合测评的要素之一,以此来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并作为升学就业、竞选干部、评优评干的考核依据。高校要充分发挥评价机制在学生道德培养中的作用,要构建比较完善的大学生感恩行为评价体系。目前很多高校构建了学生的诚信评价体系,如武汉工程大学构建了诚信评价“十要素”体系,对大学生的诚信行为给出评价、划分诚信等级,以此作为学生素质评价的重要环节,并纳入个人征信体系[5]。个人的感恩与诚信在表现上有相似性,如大学生借国家贷款逾期不还、借人财物不归还等,既是不懂感恩的表现,也是缺乏诚信的表现。因此,高校可以将感恩行为作为一个要素纳入诚信评价体系,也可以独立构建感恩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机制的约束和引导,将学生的感恩行为变成自觉的行动。

4.实施“五爱”教育,丰富感恩实践。感恩的核心是“爱”,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很好地去理解他人,感受幸福。高校要积极培养大学生“爱”的意识和能力,在校园中开展“爱祖国、爱学校、爱学院、爱班级、爱自己”的“五爱”主题教育活动。以“五爱”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各种感恩实践,例如以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活动。可以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烈士陵园,中秋节号召学生感恩父母家人,开展以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为平台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活动。开展丰富的主题班团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感恩情怀,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集体感恩教育的有效方式。要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社情,从而感恩现在,珍惜未来,奋发图强,以所学回报学校、家庭和社会。

5.整合育人资源,营造感恩氛围。首先,高校要发挥全体教职工的示范作用。师德师风是学校风气形成的重要因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首先要重视加强自身建设,严于律已,率先垂范,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要营造一个充满感恩素养的校园氛围,校园内要多树立包括感恩父母、师长、朋友等感恩教育的名人名言标语,树立感恩典型人物的塑像,让学生知恩、识恩、感恩、施恩。最后,感恩教育也是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的工作。要注重家校结合,形成合力。感恩意识需要教育和培养,如果社会上掀起感恩教育的热潮,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那么高效的教育工作将更有成效,社会也将更和谐。

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感恩是中国传统伦理的重要规范,感恩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不断传承发展,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承担着兴国之重任,因此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是做一名合格大学生的重要标准。大学生要心怀对社会、父母、朋友和一切关心爱护过自己的人的感恩之情,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忠心、孝顺父母之孝心、关心朋友之爱心……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才能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为实现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写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江 畅.德性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4]蔡银枝,等.学生感恩德性缺失的伦理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

[5]王 涛,等.大学生诚信评价“十要素体系”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10).

[责任编辑:李利林]

作者:王涛

大学生伦理学论文 篇3:

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的伦理学理性分析

摘要: “冷暴力”是一种对他人的精神虐待方式。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危害了她们身心健康和正常工作学习,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本文试用伦理学理性分析“冷暴力”背后的失衡点——极端利己主义,而开明利己主义才是实现宿舍和谐的平衡点。为此,作者依据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适度性”来指导明智行为,预防或修复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所造成的创伤,从而实现宿舍和谐这一至高“善”。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宿舍“冷暴力” 伦理学理性 极端利己主义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总和,人际关系处理方式有多种,“冷暴力”也是其中一种。研究显示,大学女生跟本宿舍同学的冲突高于男生,且女生使用回避与冷处理及自我反思方面都显著高于男生。[1]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显示了她们在人际关系处理上的失衡,这种暴力造成的危害迫使我们去寻求根源和对策,以实现宿舍和谐。

一、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及其危害

“冷暴力”实质为一种对他人的精神虐待方式,是“不同于‘热暴力’的隐形暴力,它不是通过殴打或辱骂方式处理,而是表现出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甚至排挤对方。相互无视对方,没有语言和情感的沟通或者是将沟通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敷衍应对对方”[2]。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就是因某种原因排斥宿舍室友,在日常相处中双方以上述方式进行的人际处理方式。

宿舍“冷暴力”通常有这样几种情况:两个人之间的“冷战”;一人与宿舍其他人的“冷战”;宿舍内多个小团体之间“冷战”。[3]“冷暴力”就如同物理学中的“力”一样,有作用力就会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双方相互作用,甚至两败俱伤。

(一)造成极大精神和心理压力

宿舍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发生冲突最多的地方。发生“冷暴力”,受排挤一方会因受到冷落和轻视而感到宿舍没有归属感,甚至产生恐惧而情绪消极,这给她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尤其是宿舍其他成员排挤或“冷战”其一人时,她们心理可能难以承受压力,极端者会有自杀倾向。同时,“冷战开战”一方因某种原因排斥室友,这已经显示了她心理的不平衡,并且在日常相处中还要时常处于警戒或伪装状态,压抑自己的正常情绪,精神和心理自然要负担重荷。

当这种力相互作用强烈时,“冷暴力”就可能转向“热暴力”。

(二)危害身体健康

在精神消极状态下,人的身体会出现一些不适,如食欲不振、失眠、头疼、疲倦等,这会影响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冷暴力”时,“冷战”双方身心都处于消极状态,即便是“开战者”也是处于不健康状态,双方身体健康都要受损害。此外,身体的不适将会进一步影响其精神和心理健康,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三)影响工作学习

大学生处于学习和工作的旺盛期,该阶段身心出现问题时必然影响其学习,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重大损失。“冷暴力”会使他们身心疲惫,并对学习与工作产生消极态度,乃至于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产生偏颇。

二、探寻“冷暴力”失衡点——极端利己主义

霍布斯认为,每个人都是出于自我利益而行动和生活的,这是人性的一个普遍特点。虽然这种观点已遭到质疑,但不可否认我们的行为和实践至少是要维护自我利益的,是要做到利己的。

利己主义通常将个人利益得失视为权衡善恶,是非唯一标准,形成一种单边的、完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利己主义者“是这样一个人,他普遍无视其他人的利益,只是按照自己的利益或好处来考虑问题”[4]。实行极端利己主义就是完全生活在自己利益小世界中而全然不顾或拒绝他人获利。

我们称赞“无私奉献”、“好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这些人奉行的是利他主义。一般来说,利他主义是与利己主义相对立的,强调他人利益至上鼓励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牺牲。

针对利己与利他主义,边沁提出了开明利己主义,认为“当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是看该行为是增多还是减少当事者的幸福”[5]。他的开明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是一样的。[6]正如穆勒强调:“构成功利主义的行为对错标准的幸福,不是行为者本人的幸福,而是所有相关人员的幸福……行为者在他自己的幸福和他人的幸福之间,应当像一个公正无私仁慈的旁观者那样,做到严格的不偏不倚……‘己所欲,施于人’‘爱邻如爱己’。”[7]这要个人从维护自我利益出发去追求自我利益,同时还要关照他人的幸福,在自我和他人利益之间实现平衡,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共同的受益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是三种处理自我和他人利益的原则。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的感情和实践中存在着适度、不及与过度。“适度”即是道德德性,“它以选取中间为目的”[8]。“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于适当的人、处于适当的原因、以适当的方式感受这些感情,就即是适度的又是最好的……错误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正确的道路却只有一条”[9]。而“不及”和“过度”就是情感和实践中的恶,“要么达不到正确,要么超过正确”[10]。

据此,我们可以假想在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天平上,极端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处于两端,天平偏向于任何一方都是不平衡的。天平的平衡点就在于“适度”——开明利己主义。

“人们结合到一起就是为了某种利益……政治共同体……把共同利益称为公正。其他共同体以具体的利益为目的”[11]。宿舍作为一个“共同体”同样存在共同利益,如宿舍空间、宿舍费用等。如果每个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实行极端利己主义,那么共同体中所有成员都不能得到公正。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的发生就是这种极端利己主义在作怪,它使我们的道德过于偏离平衡点而不能实现公正。

女大学生原生态生活下,引发“冷暴力”的原因一般可以归结为两个常见因素,而这两个因素的背后就是极端利己主义。

(一)嫉妒

心理学认为“嫉妒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在与他人比较时,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他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12]。从伦理学角度看,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一些行为与感情,其名称就意味着恶,例如幸灾乐祸、无耻、嫉妒……它们被视为自身即是恶的,而不是由于它们的过度或不及。所以它们永远不可能是正确,并永远是错”[13]。嫉妒自身是“恶”的,且“嫉妒之人,因为他一概地对别人的好运感到痛苦,无论别人该不该交好运”[14]。人都是追求自我利益的,当别人优于自己时就在情感上产生心理波动,这本属正常情况。一般地,女大学生在她人能力、荣誉、工作等方面优于自己时易产生嫉妒之心。但当看到别人优于自己或别人获利而自己没有便采取“冷暴力”则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表现:完全将自己的利益看做是至高无上的,只许自己拥有而不准他人获得,那么极端个人主义同样是恶的。

(二)个人生活习惯

宿舍是一个共同体,存在着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个人不顾他人需求而放纵自己难免会引发宿舍矛盾。

女生宿舍生活琐事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集中在个人卫生、作息时间不协调、宿舍卫生等方面。如“有人不讲个人卫生”,“休息时间有人打接电话”,“休息时间有人开灯”,“休息时间有人说话”,“有人不打扫宿舍卫生”,“有人的音像设备的声量太大”,“开关灯、风扇、窗户意见不一致”,等等。每个人都依据自身的行为习惯生活,不考虑他人意见,宿舍共同体不能实现对于每个人的公正,就有可能引发“冷战”。这些干扰到他人的不良习惯正是极端利己主义的表现:在共同体中仍以自我利益为圆心,我行我素,不关照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引发人际关系冲突的原因还有很多,这些原因的背后一般都是出于对自我利益的维护,奉行极端利己主义。

三、回归平衡点,预防或修复“冷暴力”创伤

追求宿舍和谐是至高的“善”,是宿舍每个成员所共同追求的,这就要求我们选择明智的方法来达到这种“善”。而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就非实现和谐的明智之举,造成的只有冲突。正确的途径应是奉行开明利己主义。如何做到“开明”·亚里士多德已经回答是“适度”:在维护自我利益的前提下,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做到“不偏不倚”。

但要做到这种“中庸适度”并非易事,正如“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圆的圆心……要对适当的人,以适当的程度,在适当的时间,出于适当的理由,以适当的方式做这些事,就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或容易做得到的”。我们在日常处事时应进行多边考虑,作周全选择,在自我和他人利益之间实现平衡,从而预防或“修复”“冷暴力”创伤。

(一)考虑:两恶选其轻

“避开最与适度相反的那个极端。因为在两个极端之中,有一个比另一个错误得更严重……我们的不得已而求其次的选择只能是——如谚语所说——在两恶中选其轻”。在宿舍日常生活中处理事情要“择优而选,三思而后行”,不可因自己的痛快而造成更大伤害或损失,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与人相处,可以采用和平方式,或许有时会感到自己受了委屈,但在和谐共同体中我们受益更大;进行“冷战”,此时自己会得到一时的心理满足,但它造成的危害是隐形而长远的。

因而,我们在选择与他人的相处方式前应认真考虑,“择其善而从之”,选择最明智的方式和途径;如果不考虑后果而贸然处事,可能会造成最糟糕的“恶”,那是不明智的。

(二)节制:自我约束和控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我们要研究我们自身容易去沉溺于其中的那些事物……然后我们必须把自己拉向相反的方向”[15]。宿舍生活是集体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若只沉浸于自己的快乐而干扰他人,自然会产生冲突。如作息时间的不协调,有的人在宿舍喜欢网上冲浪且毫无时间观念,乃至晚上一两点钟还不知疲倦;而宿舍其他人休息较早,那么在作息时间上就有了矛盾。此时,喜欢上网的同学就应该自我约束,稍做节制,并与他人协商达成一致作息时间。若他一意孤行,享受自己的快乐,他人就会有意见,“冷战”难免会爆发。

因而,要预防和修复宿舍“冷暴力”,个体要提升修养,对自己的特殊爱好有所节制,照顾到他人的利益,尽量与他人达成共识,这样才能形成和谐局面。

(三)公正:利他也要有度

在生活工作中,我们称“无私奉献”“不求索取”之人是有道德的。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种完全为他人服务而不顾自己利益的状态是不公正的,真正的公正是要实现“适度”。人生存于世上,必须维护个人利益,但不能忽略他人利益;关照他人需求是必需的,但要求完全利他而放弃个人利益也不现实。

人与人相处中利他也该有限度,至少不能使个人利益长期处于受损状态。例如宿舍中的互助,当别人有求于你帮她打一次水时,这是应该帮忙的,助人于困难是道德的;但如果你被多次要求帮忙打水,你就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了。如果你一味顺应他人这种过度要求,长期下来你的顺应就会成为他人的习惯;一旦将来你一改这种“顺从”,他人便会对你产生不满和误解,“冷暴力”的苗头就会冒出来。

利他行为受人称赞,但利他也要有度,否则宿舍就处于不公正状态下,“冷暴力”的苗子就种下了;我们鼓励利他主义,更尊重自愿原则。

(四)友爱:实现双边对话

作为一个社会人,个人不可能与他人隔绝而完全处于个人小世界中,我们需要和他人沟通,需要理解和关照。

“冷暴力”就是暴力双方处于自己的世界且双方因不沟通而形成的僵局。如若一方敢于打破这种冷冰冰态势,主动实现双方对话,了解对方想法,“冷暴力”就可能被消融。我们要尝试着了解和化解他人的错误想法或误会。虽然有时我们主动寻求“和解”却得不到理睬,但真正有道德的人会多次尝试打破冷局面;若多次主动还是没有效果,我们只能认为此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足,以一般性的同学待之即可。

主动将自己从极端个人小世界里解放出来,关照多边需求,这样我们才是有德性之人,才能真正获得从宿舍小社会到生活大社会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姜美霞.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冲突及应对[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32.

[2]刘虹.女生宿舍里的冷暴力[J].大众心理学,2009(12):14.

[3]丁剑.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0-21.

[4]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88.

[5]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商务印书馆,1987:211.

[6][7][英]约翰.穆勒,著.徐大建,译.功利主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7,10.

[8][9][10][11][14][1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局,2003:47,47,48,246,48,56.

[12]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K].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95.

[13]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大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275.

作者:刘相娜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下一篇:成人医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