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伦理大学生就业论文

2022-04-20

摘要:通过调查研究,认真剖析我省高校“90后”大学生就业现状,提炼价值取向变化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借鉴省外、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提出引导我省高校“90后”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职业伦理大学生就业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职业伦理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促进大学生就业是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要求,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快速增加,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吸纳作用还相对有限,因此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思想观念对大学生就业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转变大学生就业理念和解决思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而可以充分激发大学生主动就业的动力,有效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难题,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际作用和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 可行性

Feasibility Study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YANG Fei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Henan 450008)

科學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作用,提升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在帮助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的同时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面临诸多的问题,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

1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1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想保障

大学生是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发展的生力军,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影响着经济各部门的发展,还对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生态文明观等,这些都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思想保障,可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有助于提升就业率。

1.2是高校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任务

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升我国高端人才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在对大学生所开展的就业指导中,必须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在职业发展中树立崇高的理想,还能够促使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热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时代的检验。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实现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任务,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职业发展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1.3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举措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重要民生工程,不仅影响着大学生及其家庭的和谐与幸福,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关系到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也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举措。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得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理念,使其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在工作实践中锻炼坚强的意志,也能够有效消除阻碍大学生就业的不稳定因素,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2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脱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受到经济思想的严重的冲击,因此更加重视求职的结果,将结果视为就业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因此在就业指导中更加愿意接受求职信息以及求职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这对其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但在就业指导中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相关理论的教授为主,对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等分析不足,没有充分结合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是搜集和发布相关信息,没有有效缓解企业招工难和学生就业难的局面,也没有充分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从当前高校所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来看,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较小,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进而难以发挥两者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2.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

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而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主要是集中于学生毕业阶段,忽视了新生入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大学生就业指导主要是以求职技能为主,缺乏精神层面比如就业观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很多高校没有将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得两者存在明显差距,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较为落后,缺乏操作性,難以符合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特征。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缺乏规范的、统一的教材,没有充分体现人力资源市场变化情况和国家就业政策、教育政策以及最前沿的科研理论等,因此降低了学生参与就业指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部分就业指导课程都是在大学最后一年开展,或者有些高校会通过集中讲座和就业政策解读等方式代替就业指导,其内容主要是以面试技巧为主,这种内容过于单调,很少对就业形势及行业发展进行分析,也难以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导致现阶段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

2.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对单一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难以吸引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首先,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出现层次多样性的特点,而现有的就业指导仍然采取集中式的教育方法,采用传统的报告会、讲座等方式进行就业指导,没有针对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因此其作用大打折扣。同时,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就业思想以及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高校所开展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传统的教育方式为主,没有充分融入信息技术时代的因素,学生的被动性较高,难以实现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在信息沟通方面存在明显的障碍,在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大学生实际的就业需求和就业问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流于严重的形式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利于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2.4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有限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其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涉及诸多的内容,系统性和复杂性较强,因此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在高校中除了就业创业中心等部门之外,辅导员承担了大量的就业指导工作,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效果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虽然我国教育部十分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但很多学校的辅导员在数量上还相对较少,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也存在不足,很多辅导员在毕业之后就进入高校工作并承担就业指导工作,对就业市场发展情况的了解度较小,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就业形式和政策,很难解决大学生提出的就业相关问题。另外,辅导员在思想政治修养和知识掌握运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就业指导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较大。

3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3.1强化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以此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要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覆盖面,不能仅针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要根据大学生的年级和专业特色开展分类指导。比如,针对大一学生培育崇高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尽早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大二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针对大三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挖掘专业兴趣,分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大四学生要是培育危机意识,开展多样化和分层次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就业实际问题,提升就业指导的实际作用。其次,要在就业指导中开展相应的实践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到相应的企业中实习,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明确自身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同时要进行创业教育,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最后,要通过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激发求职内驱力,对大学生进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放宽求职的眼界,不能仅局限于企业规模、薪资水平等,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提升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3.2丰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还没有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有效的划分,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因此必须要将职业观和就业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其目的就是要促使大学充分认识到就业竞争力,并引导其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培育良好的就业观,正面就业压力,进而科学选择就业,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将创新意识培养视为重要内容,使得学生接受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提升其对职业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具备更好的工作能力,以此提升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另外,还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用人单位对学生责任感、爱岗敬业的重视度较高,所以要在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突出职业价值观教育,充分结合就业实习、社会实践、课堂教学等,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3.3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

在高校改革的推动下,大学教育逐渐变为大众化教育,因此学生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也要对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及时的挑战和优化,转变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模式,采用开放式的教育方法。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充分融合了教育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具有明显的与现代科学发展相适应的重要特征。所以,在就业指导中,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根据教育理念的差异不断得以更新,对教育方式方法不断进行改进,综合应用危机干预、养成教育、心理辅导等各种教育手段,在校园网络、社团、微信平台、学生宿舍、教室等各方面都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覆盖,进而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效的支持,也充分完善大學生就业指导的职能作用。

3.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道德教育顺利开展并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充分提升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其开展就业创业相关知识培训,使其了解最新的相关政策,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促使辅导员深入企业进行交流和调研,以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差距,进而对大学生进行更好地就业指导。同时,要全面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大部分高校的教师都为博士研究生,对各行业发展前景以及当前就业形势较为了解,但其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科研和专业教学,很少有时间能够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方面的指导,所以高校要将专业课教师引入到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发挥其专业作用。最后,高校可以充分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企业专家对社会经济环境、行业发展前景、企业发展前景、岗位需求等较为清楚,因此可以为大学生进行更为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4总结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急剧上升,也由此引发了严峻的就业问题,而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加有效的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的问题还较多,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可以从强化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进一步发挥其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佳音.就业指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及开展方法[J].中外企业文化,2021(05):45-46.

[2]李琦.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察[J].文教资料, 2021(03):96-97.

[3]王菱.浅析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J].就业与保障,2020(07):57-58.

[4]郑翔予.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05):182-183.

[5]赵尤楠.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路径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5):155-156.

作者:杨飞

职业伦理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2: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

摘 要:通过调查研究,认真剖析我省高校“90后”大学生就业现状,提炼价值取向变化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借鉴省外、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提出引导我省高校“90后”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张佳佳(1982-),女,硕士研究生,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学院辅导员,课程与教学论(法学)专业,研究方向:法学教育。

“90后”大学生成长的年代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期间,在中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开始从由慢向快加速发展,逐渐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出现多元化的价值观。贵州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与沿海省市相比,无论是在地理条件、历史积淀,还是在就业平台、教育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贵州高校的生源主要是来源于省内九个地州市。对出生并成长在贵州的“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具有独特的特点。只有正确了解当前我省“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客观社会原因和主观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对策,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还有着现实意义。

一、贵州高校“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研究的必要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己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題与经济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果大学生毕业生未能实现顺利就业,不仅自身的生活失去了经济基础,同时还使得家庭的教育支出沦为空谈,而且还会导致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未能得到体现,并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明显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贵州高校“90后”大学生正处在贵州实现同步小康、后发赶超的特殊群体,要深入对他们的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进行剖析,提出有效的大学生就业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为我省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理论参考,对科学制定大学生就业政策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其次,有利于为我省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解决好当代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新的理论方法和提高就业率,促进贵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最后,有利于我省高校透视“9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的主要特点,追溯影响“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的原因,以及对就业产生的具体影响。

二、贵州高校“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求职心态更加乐观自信

从以上图1可以看出,贵州高校“90后”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较为乐观自信。其中非常乐观占5%,通过努力应当可以找到理想工作占53%,现在就业困难很大,很是担忧占33%,无所谓占9%。对“非常乐观和通过努力应当可以找到理想工作”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不再向往所谓的“北上广”的生活,不再热衷于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虽然贵州虽属西部欠发达省份,但是自国发2号文件发下后,给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大数据为抓手的高科技产业引领阿里巴巴、富士康等项目落地贵州,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让贵州进入加快发展、加快转型的快车道。大部分大学生更加看重贵州近年快速发展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急需大量人才的瓶颈。本着先就业后择业,近就业、近创业的就业价值取向。

(二)远景目标和自主创业意愿

(三)求职方式多样化和现代化

从以上图2可以看出:毕业生到招聘单位现场报考占22%,招考单位进校园占35.8%,网络、电视媒体求职占42.2%。由此可见,到招聘单位现场报考不再是唯一的就业方式,贵州各高校主动出击,让更多的招考单位进校园,提供“一站式”招聘服务,让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既可以横向比较,又可以纵向衡量,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随着网络的普及,微博、微信等媒体的兴起,“90后”大学生的求职渠道也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网络、电视媒体求职正成为“90后”大学生择业的又一重要手段。电视、网络等新媒介为“90后”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便捷、更广阔展示自我的空间平台,微视求职、网络视频求职也广泛受到“90后”大学生的热捧。

(四)就业类型和区域选择更加务实

从以上图3可以得出:贵州高校毕业生选择在政府机构工作的占15.3%,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占18.6%,私营民营企业工作的占51.6%,外企工作的占8%,科研院所工作的占7.5%。

从以上图4可以得出:贵州高校毕业生选择去发达城市工作的占8%,在贵阳市工作的占14%,在地州城市工作的占20%,县级市工作的占35%,在乡镇、村寨工作的占23%。

从贵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类型和就业区域可以看出:他们不再追求所谓像政府单位那样的稳定工作,而是选择挑战性强,工作强度大,薪水较高的工作岗位,为以后自主创业创造条件。为实现同步小康,近年国家对贵州扶贫开发力度很大,特别是加强对欠发达市县、乡镇、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愿意回乡创业,带领父老乡亲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三、借鉴国外在有效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先进经验

对正确指导大学就业,西方发达国家在引导和指导大学生毕业就业在体制机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是别是美国、英国、日本和新加坡等西方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一)具有系统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综合治理体制

首先,设法扩大社会对青壮年的劳动需求。国家和地方政府主动运用积极的产业和财政等政策导向,全面调节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最大范围地扩大社会对青壮年的劳动需求。其次,各级政府通过直接和间接手段增加就业岗位。如法国政府出资推行“青年就业计划”,在文化、教育、社会救助、环境、家庭及卫生领域新增23种就业岗位,专门招聘26岁以下及从未领过失业补贴的30岁以下失业青年,并且其报酬不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水平。最后,协力改善青壮年的劳动力供给。为了控制青壮年劳动力的供给量,政府设法扩大其教育的覆盖面,通过学历进修、专业培训等方式,延长青壮年的受教育年限,让青壮年推迟进入社会劳动力市场,能起到直接减少或缓解失业和就业的作用。

(二)具有健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一方面,具有专门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在西方国家,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尽管彼此之间在招生上竞争很激烈,但是,在全国各高校都成立有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通过举办校园招聘会等正式途径,给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另外,还利用聚会、餐会等非正式手段积极发展就业合作伙伴,掌握和知晓相关就业信息,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准确和及时的就业参考,其工作的专业性、细致程度值得借鉴。

另一方面,具有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理念与工作机制。西方国家自大学生进入大学一年级,就专门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时刻培养关注大学生的就业意识,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思想上、行动上、学习上要构建符合将来社会就业的观念。让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从社会、市场、行业等的实际需求进行择业,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一味追求高薪水、好岗位的盲目择业观。

(三)强化大学毕生就业指导以促进就业匹配

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西方国家的公共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开展问卷和实地考察,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关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咨询服务,让大学生掌握第一手就业材料,提高了就业的实效性。针对未就业的往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免费进行登记,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及时传达和分析当前的就业现状,捕捉新的就业机会,并结合自身的专业,一对一的进行就业辅导,让他们尽快找到自己心意的就业岗位。针对就业不稳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要进行就业指导、资质评估、信息提供、职业咨询以及开发劳动力需求。

四、探讨完善贵州高校“90后”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随着贵州近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产业和行业不断兴起,出现岗位人才,尤其是专业性、技术性人才真空,这给贵州高校“90后”大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就业机遇。但是,从总体的就业形势来看,大学生就业难仍然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既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又要帮助大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地区,有别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大学生就业模式。

(一)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

当前贵州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主要从事招生和就业的事务,但工作重心是招生工作,学校为了增加收入,设法扩大招生规模。在大学生毕业之际,简单的举办几场校园招聘会,没有真正把大学生就业作为学校推动内涵发展的战略部署中来抓实抓好。因此,贵州高校从事就业指导专职人员,除了了解当前国家在就业方面出台政策法规外,还要有突出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能力和责任心,还必须掌握或熟悉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另外还必须参加国家系统的、有计划的相关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培训,通过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同时,贵州各高校要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逐步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二)帮助大学生及时传递社会的就业需求

贵州高校应向社会亮出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实地考察当前贵州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反推各高校的教育发展,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就业培训辅导,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一是贵州各高校要建立大学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与用人单位建立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让大学生通过实际锻炼,将大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工作实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工作阅历,为大学生毕业择业时提供较好的就业经验。二是通过推优方式,向用人单位推荐所需的优秀大学毕生,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学校、大学生三方的就业协议,确保向用人单位推荐的大学生质量,三是贵州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要把了解和掌握最新社会的需求传递给各个具体的教学和研究部门,然后这些部门再基于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更新专业构建,创新就业指导。

(三)建立与完善大学生人才市场中介机构

人才大市场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中不可缺少的机构,其基本职能是服务、沟通、公证、维护、调解和监督等,执行规范性的人才市场操作等工作。对贵州各人才市场,政府应实行人才招聘动作许可制度,将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和择业纳入人才市场从事的业务及其服务对象,并主动、及时向贵州各高校提供就业信息,联合用人单位与贵州各高校举办各种现场招聘会。同时,贵州各人才市场应当在服务大厅主动公开服务内容和程序、收费项目和标准。此外,应加强人才市场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和专业素质提升,建立和完善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省外人才市场的先进理念,增强贵州的人才市场推动大学生就业的实力,打造贵州人才市场知名品牌。

[ 參 考 文 献 ]

[1]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贵州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R].2015.12.

[2]邓琴.贵州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与对策[D].贵州大学,2010.07.

[3]全力.国外大学生就业模式及对我国就业工作的启示[J].比较教育,2007.03.

[4]井海明,王淑玉,何大年.国外大学生就业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06.

[5]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其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7.01.

作者:张佳佳

职业伦理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3: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析

摘 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举措,思想引领行动,思想促进行动,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就业实践中能认清形势、理性选择、排除困难、顺利就业,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难”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高校采取措施,重点增设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教学课程,健全就业信息渠道,就业服务精准到位,却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思想的转变决定着人行为的转变,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中,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有机结合,从思想高度引领指导,转变就业观念,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一、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和目的上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种关联性决定了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从内容上来看,就业指导中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市场经济主导的情形下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冲击和干扰,产生一些思想意识上的问题令人堪忧,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过度包装、编造虚假荣誉、注重物质利益和短期回报;一部分学生在就业中自我调节能力差,希望一劳永逸,意志不坚强,挫折感使其滋生很多负面情绪;一部分学生有业不就,“官本位”思想严重,就业期望值过高,成才观念不对,存在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这些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顺利就业。高校人才的培养应该适应市场的需求,不仅注重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更要提高学生的精神思想的境界,注重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反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体体现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和择业观的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职业观、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心理教育以及大学生进行法制观念的教育。[1]因此,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

(二)从目的来看,就业指导中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指导是为了大学生面对就业难所采取的举措,为了大学生学有所用,进入社会能够自由发展自身才华,实现全面发展。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和着眼点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指导,具有高度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国家人才,并且自觉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体体现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 就是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通过信息平台建设、招聘宣讲指导、咨询服务培训等具体事务工作中进行政策形势的分析,择业就业观念的讲解以培养学生具备正确就业观、职业观和价值观,能够正确地分析国家就业形势政策,自觉地把国家需要和个人的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个人价值,个人发展,实现社会和谐进步。因此,目标的一致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必然。[1]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在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來疏通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他们在教育内容和目的上具有相通性,就业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而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一)指引激励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高度上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增加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形成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引导大学生在就业中把追求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激励大学生摆脱在舒适的环境中自我放任,或者在对就业形势不了解的情况下高枕无忧,督促大学生刻苦勤奋、积极向上,在公平正义中努力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国家现行的就业方针、政策,从而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自觉接受政策的约束,理解就业形势认识中的困惑,在政策范围内顺利就业。

(二)鞭策育人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能鞭策大学生纠正就业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养成就业诚信意识。由于西方社会思潮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择业中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不能正确的处理奉献与索取、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恶意违约、频繁跳槽、不讲信用等现象频频发生,这些都是大学生缺乏职业道德的体现,在大学生中开展“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以诚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地把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认真负责,并珍惜和热爱自己的职业,干一行,爱一行,立足本职,扎扎实实为社会做贡献。[2]

(三)服务辅导作用

求职难、就业难,巨大的就业压力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严重的焦虑心理、逃避心理,患了就业恐惧症。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调节辅导,咨询指导服务可以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发展潜力,了解职业要求,放平心态、放松自己,从而减少就业焦虑,舒缓就业压力,合理分析就业现状,增强就业信心。大学生拥有了坚定的信念、乐观的态度、充分的自信心,才能在求职中表现出从容的姿态和坚毅的抉择,从而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

三、大學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工作环境,健全工作机制,努力使教育内容系统化,教育过程全程化,教育方法个性化。

(一)教育内容的系统化

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全面深入地贯穿其中,教授实践技巧的同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全面实效地端正学生就业观念。

1. 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看待社会分工,择业时合理处理自己兴趣专业和从事专业的问题;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使学生坚定信仰,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有机结合起来,踏踏实实,把崇高的人生理想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使其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得到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求真务实、建立高度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个人价值实现的关系,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从而树立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崇高理想。

2. 道德素质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应与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合起来,重点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他们在工作中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服务群众。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树立鉴定的职业理想,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自觉促进个人修养的提高,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实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3. 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中高校学生工作者进行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方式有专题讲座、团体辅导、谈心谈话、在线交流、素质拓展活动等,帮助学生分析自我,认识自我,找出心理的压力和矛盾,然后疏导、缓解、化解学生心理压力,使学生能够找回自信,并在就业的激烈竞争中积极主动,缓解过度焦虑,客服自卑、逃避、依赖、嫉妒、攀比等不良心理,迎难而上,敢于尝试,不断增强耐挫折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实现就业理想。

4. 国情国策教育。在就业指导中全面地分析我国当前就业的形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国家和地区就业的方针、原则和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失时机地把就业教育与国情教育相结合,使毕业大学生清楚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增长点在哪里,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对人才的渴求,以及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及一些艰苦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此,大学生不仅能在就业中充分享受国家对于就业工作十大政策九项服务的优惠,更能在就业中分析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从平凡基层岗位做起,自觉自发的到祖国边疆、艰苦的地方去就业,树立起报效祖国、志在四方的理想信念。[3]

(二)教育过程的全程化

就业指导教育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序列化,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应该与时俱进,着力构建学生大学四年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系统教育全程化。不用年级不同侧重,并且从大一到大四层层递进,一年级主要强化就业意识,形成就业观念,二年级增强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三年级侧重指导学生完善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四年级则在就业实战中突出具体就业指导和技巧培训,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是贯穿整个就业指导的核心和目标,专设课程之外,邀请专家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使学生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接轨,运用创新思维,积极拓展工作思路,把就业指导融入到整个学生的培养方案中,使其在求职就业各阶段都能过关斩将,最后脱颖而出。[4]

(三)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普通教学,是一项工作难度较大,需要艺术手段的工作,它同时需要和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其他学科相结合。同时大学校园已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各种思潮的冲击,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适时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多种不同的方法实现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其他学科,采取心理辅导、危机干预、养成教育等多种方式,让思想政治工作三进三化,即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科学化、内心化、外形化,增强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5]

参考文献

[1]刘俊峰.世坤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6).

[2]韩思娟.基于就业困境引发问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D].中北大学,2011.

[3]张玲.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合点[J].西昌学院学报,2012(2).

[4]程文浩,张江.基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9(2).

[5]相天东.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实现途径[J].职业指导,2008(21).

作者:张雪花

上一篇:病理生理学临床医学论文下一篇:国内传播学发展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