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活动财务分析论文

2022-04-26

摘要: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经常面对的难题。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特征与种类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为较深层面剖析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奠定基础,根据中国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现实情况,提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与措施,对中国企业防患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现实的指导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企业经营活动财务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经营活动财务分析论文 篇1: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和运用

[摘    要] 最近两年因资金链崩掉而暴雷的事件频繁发生,有P2P平台,也有上市公司,导致很多投资者血本无归。投资者在关注盈利指标表的同时,更要关注现金流指标。在安全系数更高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实现盈利。文章浅述了如何分析和运用现金流量表。

[关键词] 收付实现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23. 011

1      定义解释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如月度、季度或年度)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产生影响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反应一家机构的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它详细描述了由公司经营、投资与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该表由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于1987年批准生效,因而有时被称为FASB 95号表。这份报告显示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如何影响现金流量,以及根据公司的经营,投资和融资角度做出分析。

2      分析方法

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报表。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既要掌握该表的结构及特点,分析其内部构成,又要结合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2.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1)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进行比较。在企业经营正常、购销平衡的情况下,比率大,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大,销售回款良好,创现能力强。

(2)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总额比较,可大致说明企业产品销售现款占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的比重有多大。比重大,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突出,营销状况良好。

(3)将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上期比较,增长率越高,说明企业成长性越好。

2.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当企业扩大规模或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时,需要大量的现金投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补偿不了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但如果企业投资有效,将会在未来产生现金净流入用于偿还债务,创造收益。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时,应结合企业的投资项目的盈利预测,投资前对投资项目进行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可行性分析,帮助企业选择最优项目。

2.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一般来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大,企业面临的偿债压力也越大,但如果现金净流入量主要来自企业吸收的权益性资本,则不仅不会面临偿债压力,资金实力反而增强。因此,在分析时,可将吸收权益性资本收到的现金与筹资活动现金总流入比较,所占比重大,说明企业资金实力增强,财务风险降低。

2.4   现金流量构成分析

首先,分别计算经营活动現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的比重,了解现金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比重大的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财务风险较低,现金流入结构较为合理。其次,分别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投资活动现金支出和筹资活动现金支出占现金总流出的比重,它能具体反映企业的现金用于哪些方面。一般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比重大的企业,其生产经营状况正常,现金支出结构较为合理。

对于一个健康正在成长的公司来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应为正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为负数,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是正负相间。上述公司的现金流量基本体现了这种成长性公司的财务状况。

2.5   现金流量表与损益表比较分析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重要报表,它揭示了企业利润计算过程和利润形成过程,却存在一定的缺陷。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的差额,而收入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广泛地运用收入实现原则、费用配比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等来进行,其中包括了太多的会计估计,不可避免地要运用主观判断。况且收入与成本费用不管实际是否收到或付出了现金,由此计算的利润常常使一个企业的盈利水平与其真实的财务状况不相符。如有的企业账面利润很大,看似业绩可观,而现金却入不敷出;有的企业虽然有巨额亏损,但其现金充足,周转自如。所以,仅以利润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经营能力有失偏颇。如果结合现金流量表,特别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则更为客观全面。

(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利润的质量。也就是说,企业每实现1元的账面利润中,实际有多少现金支撑,比率越高,利润质量越高。但这一指标,只有在企业经营正常,既能创造利润又能获得现金净流量时才可比,分析这一比率也才有意义。为了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计算口径一致,净利润指标应剔除投资收益和筹资费用。

(2)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主营业务收入比较,可以大致说明企业销售回收现金的情况及企业销售的质量。收现数所占比重大,说明销售收入实现后所增加的资产转换现金速度快、质量高,这一比率越大越好。

(3)分得股利或利润及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得到的现金与投资收益比较,可大致反映企业账面投资收益的质量。

2.6   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比较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期末资产和负债状况的报表,运用现金流量表的有关指标与资产负债表有关指标比较,可以更为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支付能力。

2.6.1   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而流动资产体现的是能在一年内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的资产,包括了许多流动性不强的项目,如呆滞的存货,有可能收不回的应收账款,以及本质上属于费用的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预付账款等。它们虽然具有资产的性质,但事实上转变为现金具有不确定性。并且不同企业的流动资产结构差异较大,资产质量不相同,仅用流动比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往往有失偏颇。可运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产负债表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作为流动比率指标的补充。具体内容为: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之比。这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获得现金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比率越大,说明偿债能力越强。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全部债务之比。该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用经营活动中所获现金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这个比率越大,说明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现金(含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与流动负债之比。这一比率反映企业直接支付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大。但由于现金收益性差,这一比率也并非越大越好。

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余额÷本期到期的债务,本期的到期债务是指本期即将到期的长期债务和应付票据。若对同行业现金到期债务比进行考察,则可以根据该指标的大小判断公司的即期偿债能力。

2.6.2   盈利能力及支付能力分析

由于利润指标存在的缺陷,因此,可运用现金净流量与资产负债表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作为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指标的补充。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资产之比。这一比率反映投资者投入资本创造现金的能力,比率越高,创现能力越强。

每股现金流量总资产现金报酬率=(支付利息+所得税前经营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这一比率是对现行财务分析中资产报酬的进一步分析,用以衡量总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它表明企业使用资源创造现金的能力,也是投资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评价其获利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现金流入能力的保证上。即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来对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客观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总股本之比。这一比率反映每股资本获取现金净流量的能力,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

3      运    用

上市公司在生产经营、投资或筹资活动过程中,其现金流量的大小,反映出其自身获得现金的能力。一般情况下,经营性现金流量多,说明上市公司的销售畅通,资金周转快,产品或项目不但有市场,而且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期,反之则反。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十一条指出:“现金流量是反映企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现金流量应当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类分项列出”。因此,现金流量表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通常,现金流量的计算不涉及权责发生制,会计造假不容易。就如虚假的合同能夠签出利润,但签不出现金的流量。在关联交易操作利润时,往往也会在现金流量方面暴露有利润而没有现金流入的情况。所以,利用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去分析公司的获利能力,比每股盈利更加客观。

不过,每股税后利润和现金流量净额是相辅相成的,有的上市公司有较好的税后利润指标,但现金流量则不充分,有可能是典型操作利润的关联交易所导致。随着年报公布家数量增多,这种现象会被凸现出来。有的上市公司在年度内变卖资产,而出现现金流大幅增加的现象,也不一定是好事,说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有待考量。投资者最好选择每股税后利润和每股现金流量净额双高的个股,作为理性的中线投资品种。

如果从经典的股票定价理论来看,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是由公司未来的每股收益和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的净现值来决定的。盈亏已经不是决定股票价值唯一重要因素。单从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来看,现金流量日益取代净利润,成为评价公司股票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形象地把现金看作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运作的“血液”,那么现金流量表就像是一张上市公司的“验血报告单”。通过这个报告单,可以清楚地判断上市公司日常生产经营运转是否健康。

除了上述的分析现金流量指标外,同时应该关注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的周转率,结合资产负债和利润表提供的各方面信息综合起来加以分析,才能较客观地评价某个上市公司是如何获得现金,以及如何去运用现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收益质量,从中发现潜伏的重大财务风险,或者找出具有高质量盈利的绩优上市公司。

4      结    语

在日益崇尚“现金至尊”的现代理财环境中,现金流量表分析对信息使用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现金流量表可清楚反映出企业创造净现金流量的能力,更为清晰地揭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财务状况。作为信息使用者,在深入掌握企业的现金流情况下,还应将分析指标与历史同期比较,与同行业比较,这样可以得到更有意义的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营.浅析现金流量表比率分析[J].上海会计,1999(5):28-30.

[2]赵国忠.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07-240.

作者:谭碧秀

企业经营活动财务分析论文 篇2:

浅析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摘要: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经常面对的难题。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特征与种类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为较深层面剖析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奠定基础,根据中国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现实情况,提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与措施,对中国企业防患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控制措施;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难题。财务风险对企业经济活动具有双重功能,它既可以对企业发展带来强力助推作用,也可能加速企业走向衰退,甚至招致破产。因此,研究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为了较为全面深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问题,我们应当对财务风险的概念、种类与其特征有正确认识,正确进行财务风险的控制,化财务风险为财务机遇。

1.财务风险的概念与种类。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对外融资而产生的需要到期还本付息压力的风险。现代企业都是采取负债经营模式,企业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外融资,如向银行举借长期或短期债务、发行债券等,这样企业客观上就形成了到期必须还本付息的压力。在企业不同的理财环境和经营阶段,针对不同的财务主体和财务对象、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企业不同的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流动资金运作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2.财务风险的特征。财务风险除了具备一般风险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特征主要如下:(1)客观性。由于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中都有其自身经济利益,这样只要企业存在着外源性债务的融资行为,必然就会存在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企业孕育财务风险的主要动因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中存在着很多不可确定性的因素,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债务到期时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偿还本息,因此,企业财务风险是不以企业管理者的好恶而消失或转移的。(2)普遍性。财务风险是现实世界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它贯穿于企业资金循环的全过程,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聚集反映。在企业资金筹集、资金运作、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均会产生财务风险。(3)不确定性。经济环境是最复杂的动力系统,一个企业财务风险是否发生,何时、何地发生以及范围和影响程度同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宏观经济形势等多种因素耦合在一起,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确定性。(4)可控性。财务风险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它的发生仍具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企业可以根据过去类似事件的统计资料及其他相关信息,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时间、范围和程度进行预测,可以采取相关的措施防范和控制。(5)双重性。财务风险它既可能使企业财务遭受额外的损失,也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收益,是一把市场经济的“双刃剑”。就企业而言,合理的债务安排和运作,有利于降低企业综合资金成本,给投资者(股东)带来超额利益;同时,也可能因企业安排欠妥,则会给企业带来惨重的损失。

二、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企业内部因素。(1)内在根本动因:负债经营。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负债经营是企业的基本常态。如果企业能合理进行债务规模、资金成本的有效配置与调度,主要负债收益大于企业资金成本,就能给股东带来超额利益;否则资金配置失误,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在盈利水平低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企业资金成本不能弥补,投资者的收益得不到保证,甚至造成投资损失,必然导致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恶化。企业债权人就会收回资金,这必然加大财务风险。(2)直接动因:企业资产流动性弱、现金流量短不足。企业筹措资金后,将来债务到期时必然需要在某一时点拥用足够的现金偿还本息。因此企业现金流量的多少,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偿债能力。企业能否到期偿债,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资产的规模大小,而是取决于有多少资产能够及时变现;这不只是依赖于企业是否盈利,更主要是企业拥有多少现金流量。企业如无足够的现金或资产变现,则直接会促使原来潜在的财务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甚至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3)间接动因:企业经营亏损,缺乏持续现金流量。企业筹措到资金后,一般用于生产经营或通过项目投资来扩张企业,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尽管企业出现短期亏损时,仍然可能有暂时现金流量偿还目前债务。如果从长远来看,企业经营利润与投资效益才是偿还到期还本息的根本保证。如因企业经营不善而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大于息税前利润,必将促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加剧了财务风险。(4)结构动因: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主要是指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利益,不仅利用权益资金取得取利润,更要通过负债来获取超额利润。企业虽然通过发行股票或者权益性证券融资,但往往要受到诸多法规限制,并不能容易达到融资目标。与此相反,若企业通过粉饰财务报告,能较为容易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很多企业就产生了过度性进行债务融资现象,一旦遇到经济危机,银根紧缩,势必带来财务风险。

2.企业外部的因素。(1)宏观动因:宏观理财环境的复杂性。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财务活动,必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如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套模式、整个经济景气态势等,这些宏观因素都会对企业产品供给与需求起着推进或约束作用,进而影响企业的理财决策与活动。由于宏观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企业融资决策带来困难与不确定性,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2)周期因素:财务活动的复杂性。企业财务活动具有周期性,导致理财活动也具有一定周期性特点。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客观存在一定周期性,而处于每个周期阶段的企业生产特征是各不相同的。如企业处于扩张阶段时,随着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发展速度加快,企业需要大量融资,开始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增,随后是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如果企业出现过度融资,企业将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时企业就会出现还本付息压力增大,就会带来财务困难,聚集的财务风险随时都可能爆发。中国的许多企业经营失败与企业过度扩张有关,与企业理财决策出现失误有密切联系。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1.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财务风险应变能力。首先企业为了防范财务风险,应根据宏观环境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应变机制。为此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使得财务管理系统能应对宏观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其次企业要引进科学的风险管理程序和财务约束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包括识别和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成因、预防和控制风险、处理风险损失的系统过程。

2.构建灵敏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检测、预报的财务分析系统。它从宏观视角综合反映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然后在微观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建立预警模型,利用企业相关财务指标进行财务风险观察、识别、判定企业财务运行状况,能根据真实的情况发出财务的预警信号。具体包括短期与长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于短期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编制企业现金流量预算,观测企业是否能正常维持再生产,通过分析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可以把企业的经营、投资和财务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反映出来。这样,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财务风险预警信号,使企业管理层能够及早地采取行动,防范风险。对于长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基础上,预测企业未来较长时期内资产获利能力水平和企业的偿债能力大小,以及各个时间段内企业偿还债务本息的资金安排等相应事项。

3.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紧密相关。企业运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授权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对企业债务举借与偿还、担保业务等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和监控。主要措施包括积极参加社会保险,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实行多元化经营,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及时分散企业财务风险等。同时还应该建立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借助内部审计机构,并保持审计人员的充分独立性,及时对企业融资的可行性与安全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适时采取恰当措施,化解财务风险。

4.树立全员风险管理理念。对于财务风险的预测和防范除了利用技术手段分析外,更多地还要依靠企业管理当局与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经验操作。企业应培养全体财务决策者与管理者的风险意识,通过学习现代科学理论知识,结合本企业以往的资本运作经验,不断提高财务风险意识,特别是财务危机识别和预测能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以便及时发现和采取恰当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同时要树立全员风险管理理念,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实行岗位风险责任管理,将企业整体财务风险水平控制在安全区域。

总之,尽管企业财务风险不能完全消除,但只要掌握其产生的原因,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构建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并采取适当控制和防范措施,就能利用财务杠杆效应,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沈玉贤,窦连文.论企业财务风险[J].财政金融,2007,(10) .

[2] 毛文魁.企业财务风险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0,(9).

[3] 曹书华.浅谈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J].科技信息,2006,(3).

[4] 彭韶兵.财务风险机理与控制分析[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5] 朱光娅,张国信.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J].管理视角,2011,(12).

[6]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The Ecology of Risk Taking,The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2004,(28).

[责任编辑 陈丹丹]

作者:肖伟

企业经营活动财务分析论文 篇3: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浅谈


摘要:随着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经营活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企业中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关系着企业运行经济效率,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进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规范化处理的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改进措施

一、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财务部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先行条件,进行财务核算可以清楚资金运作方向和计算公司经济收益,但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存在岗位设置不合理、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存在不足,缺乏统一有效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监督与管理机制。

(一)财务会计核算岗位设置不合理

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岗位的重要作用,对于核算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岗位职责和权利没有明确表达,外部市场环境不稳定,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在一些企业只是由简单的几位会计师组成,对企业财务核算水平造成危害。管理缺乏规范性使得核算岗位在一定程度上不具建设性。

(二)财务会计核算人员业务素质低

企業对财务会计管理重视不够,没有把精力放于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招聘与选拔上,培养优秀,专业素质过硬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人员,外部市场环境不稳定,在很多情况下,一些企业甚至没有设置专门的财务会计核算小组,仅有几名会计专员,会计做账,核算账目都一块完成,这对会计人员造成工作上负担,也不利于财务会计核算人员办事效率的提高。企业对财务会计核算人员的薪资待遇没有关注和提出相应的奖惩,晋升机制,造成优秀的财务会计核算人员流失,对于业务素质低的财务会计核算人员,企业没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过低,不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竞争。

(三)缺乏有效的财务会计核算监督机制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监督机制没有结合企业情况进行建立和改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高层对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监督只在月财务报表、季度财务报表,没有对财务核算体系进行系统规范化管理。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缺乏监督机制不利于企业经营活动合法性化与规范化。一些小企业多是家族管理,没有聘请专业的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对于财务的去向以及资金管理存在漏洞,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缺乏监督机制,不能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与准确,此外,没有注重对财务报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二、促进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具体措施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为企业决策层制定经营活动战略提出依据和指导,能够为企业及时挽回错误决策带来的损失,规范化的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能够保证企业资金稳定合理运行,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处于优势地位。

(一)优化财务核算岗位设置

财务会计核算岗位的优化设计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对市场环境分析之后,结合企业自身的财务经营状况对市场活动做出生产决策,能够带领企业走向经济效益增收的稳定之路。对财务核算岗位的合理设置可以提高财务核算工作效率,岗位职责和职权要清晰,实现人岗相匹配,资源利用最大化。

(二)提高财务核算人员专业素质

财务会计核算人员是财务会计核算活动中心,对财务会计核算需要过硬的专业素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客观的财务分析。在此前提下,企业要加大力度招聘人才,对财务会计核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在岗学习。积极组织技能拓展学习活动,增加员工业务技能,同时企业管理人员要体现民主性原则,开展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三)加强财务会计管理体系监督

科学规范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有利于推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决策的制定,我国劳动观念在不断变化与更新,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监督和完善迫在眉睫,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是否正常合理运行,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对于财务管理过程,企业要防止财务人员“自守自盗”事件的发生,加强财务会计管理体系的监督可以使企业减少经济损失。在监督过程中,还需注意财务管理资料的保存于备份,适当信息的冗余可以保证企业正常经营。

(四)定期开财务核算报表例会

定期举行财务核算报表例会能够使财务核算工作透明,可以体现企业高层对财务会计核算部门的重视程度,方便及时发现财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公司正确制定生产经营战略提高资金支持,降低企业不正常的经济亏损,企业高层要定期举办并出席财务报表例会,对财务部门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发现问题,共同解决。

结束语:

企业管理高层应把更多的注意分配到财务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组织开展规范化的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用于正确分析市场环境,调整企业发展方向,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要努力改进,招聘更多优秀的财务会计核算人员,给予一定的待遇和高福利,避免人才流失,企业要明确财务会计管理规范性的重要意义,在公司日后经营活动中,要将建设规范化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实现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管理科学化与理论化。

参考文献:

[1]李建伟.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研究[J].会计师,2013(05):18-19.

[2]刘霜宏.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分析[J].商业会计,2016(03):91-92.

[3]王冀鹏.关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05):174-

作者:尹璇

上一篇:初中物理生本课堂教学论文下一篇:企业成本控制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