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全球环境论文

2022-04-16

全求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背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从现象上看大致可划分为10类:①臭氧层破坏;②全球变暖;③酸雨;④热带雨林减少;⑤土地荒漠化;⑥发展中国家的公害问题;⑦生物多样性减少;⑧海洋污染;⑨有害废弃物的越境转移;⑩水资源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保护全球环境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保护全球环境论文 篇1:

基于全球环境问题的环境保护教育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是针对高校非环境专业开设公共环境教育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该课程以当前全球出现的一系列生态和环境危机为主线,旨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提高其环境素养。为了更好地发挥该课程在高校环境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全球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目前,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正导致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气候紊乱导致极端天气频频发生;生态系统持续恶化,珍稀物种不断消失,人类在地球家园中的朋友越来越少;在周围的环境中,大量有毒化学物质随意排放,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使许多重金属元素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威胁公众健康。自20世纪末以来,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与环境危机,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此,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如何解决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问题,也成为人类热议的话题之一。所谓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现代大学生是我国解决环境问题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意识的形成也将决定我国环保事业的成败[1]。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各高校普遍开设了面向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类的通识课,《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是其中之一。该课程以当前全球出现的一系列生态和环境危机为主线,旨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提高其环境素养,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而提高其保护环境的意识[2]。

经过两年该课程的教学过程,结合其他高等院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经验,本文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总结了自己对该课程的理解,希望能对此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激发以及对于高校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保证内容的实时性

(一)课程内容合理化

为了紧跟学科前沿,该课程选择清华大学钱易主编的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版)作为教材。该教材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学科的覆盖面广,本课程涉及生态学、资源学、环境学、伦理学、经济学、治理学等诸多学科,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内容丰富[3]。但教材的更新毕竟与当今发展中不断涌现的环境问题不能同步,且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具有量大,面广,及时的特点,因此,如果完全以该教材作为教案,则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考虑到教材的局限性,该课程教案以本教材中的基本学科理论作为授课的理论基础,以全球最新的环境案例及环境保护形势和政策为主要授课内容,同时,适当结合学生的兴趣,介绍实时性的环境保护技术,缩短课程内容与环境科技前沿的距离。实践证明,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环境学科的基本理论,又不使授课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专题化

由于该课程的设置主要面对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因此将课程内容以专题的形式,形成小型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来教授,会更易于被学生掌握,例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物种多样性、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等。考虑到该课程的授课对象大多数来自非环境专业,因此,此类专题大多比较熟悉,而且是热门话题,例如,全球极端天气的发生,PM2.5的制定及危害等,学生很感兴趣,适当补充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后,学生就能接受,从而使课程内容深浅得当,难易适中。

三、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保证模式的多样性

(一)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是面向非环境专业学生,要求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不高,但知识面广泛,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足以完成教学目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兴趣,学习效率也不高。因此,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现代多媒体技术,内容极其丰富,通过生动的图片、动画和视频,从视听两个角度来强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从而与传统的教师传授模式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课程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例如讲解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时,单纯地依靠传统的文字板书的教学手段,学生对于全球环境形势的严峻性难以形成直观深刻的印象。在讲授该专题内容时,可以采用图片和视频的手段,介绍历史上以及当前出现的环境事件,如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2010年墨西哥湾油田漏油事故、2011年铅酸蓄电池厂污染导致的血铅超标事件等。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实例,给学生提供了图、文、声并貌的信息,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全球环境形势的严重性以及世界各国面对环境危机事件时的处理对策[4,5]。同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环保类影片及环保专题的影像资料,如《可可西里》、《美丽的西双版纳》、生态农业、工业生态园等,既贴合课程的要求,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二)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随着当今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中计算机的普及率也几近100%。因此,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变得可行,而且会促使教学手段的创新性改革。由于环境问题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庞杂,仅仅依靠课堂的短暂时间,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将学生领入环境保护事业的大门。而要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精髓,还要依靠网络教学的补充。

目前,很多高校构建了网络教学平台或精品课程网站,对于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网络平台可由任课老师进行管理,放入课堂教学的课件,学生可以自主复习,重新学习课堂上没有接受和消化的内容。同时,平台应该增加丰富的教学素材,例如关于各个专题的实时资讯,新颁布的环保政策等。由于环境科学发展的迅速,这就要求网络平台上的内容和资源及时更新,以确保其时效性、典型性和实用性。同时,网络也可以提供师生互动的平台,例如BBS、聊天室或者Email。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发表自己对于一些环境问题的看法,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也可以就某个知识点进行提问,老师们也可以直接在平台上为同学解疑。这样,就形成了课外互动式的学习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加强教学效果。而且,网站应当设置一些题库和试卷库,方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主检查,老师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更优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互动式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素材,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单纯的理论教学会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因此要引用丰富的案例素材,结合理论知识来讲解知识点,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以及学生的兴趣,并适当考虑案例的时效性、典型性、针对性。例如在讲授“水污染状况及其治理”专题时,可以选择我国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作为主要案例,利用图片和影像的形式直观地展现苏州河的变迁以及治理的各项措施。由于整个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对水污染及其整治逐渐形成一个系统清晰的知识结构。在播放影像资料之前,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案例,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邀请一些本领域的著名专家给学生做专题讲座。这种形式,既缓解了紧张的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环境案例和理论,也颇受同学好评。例如,本学期,有幸邀请到了加拿大Alberta大学的James R.Bolton教授为本课程的学生介绍了加拿大Edmonton城将其中的一个机场改建为世界级的可持续发展社区的案例。该案例体现了人类居住社区绿色建筑,绿色能源与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理念,提供了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人类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图1为James教授与学生讨论的场景。结束后,学生普遍认为一个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变为实实在在的案例更容易为同学所接受。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双向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这种教学形式上过于呆板,学生得到的知识比较肤浅,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而互动式教学可以克服以上的缺憾,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关系,甚至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6]。因此,案例教学中,还应当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在本课程的讲授中,将学生分组,每组同学可以采用大家喜爱的形式展示本组感兴趣的环保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授课老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并计入一定的课堂成绩。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采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创新性,同时,也加强了老师与同学及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实施过程中,该形式效果良好,大家积极思考,采用的形式有电视采访,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情景剧模拟,小品等,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图2为以电视采访形式进行活动展示的场景。

(四)实践调查与专题讨论相互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环境保护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践中。但是,大多数课程都缺少实践的环节,为此,结合实际情况,给同学提供一些亲身感受环境保护的实践。例如在讲授“水资源与水污染”专题时,结合我校创建节约型校园的案例,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案例现场,让学生亲眼目睹正在运行过程中的水处理工艺,如我校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学校生活污水以及校内水体的生态处理技术等。这种现场教学不仅填补了实践教学的空白,还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其环保意识。

另外,可以在课后布置少量环境调查项目。选择一些典型性调查项目进行课堂讨论。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有同学看到垃圾围城的图片,就提到了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处置问题。一位来自台湾逢甲大学的学生说,在台湾,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日常习惯性的行为,但来到这里以后,发现自己想分类都很难,因为在我们学校目前还没有分类或者只有很粗略的分类,也缺乏监督管理。其他同学也提出了一些在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见与措施,学生们都希望,我们能早一天也实行垃圾分类管理,保护我们的环境。就此问题,我们给学生布置了在学校周围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学生对于调查的结果查阅相关文献或网络资料,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在这种自主学习和分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环境保护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四、结语

当然,《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公选课,也难免有的同学是单纯为修学分而来上课的,通过了解,有的同学也直言不讳的说就是这样的目的,因此,如何结合目前全球环境和生态危机,为非环境专业的同学展现一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课程,让更多为了“挣学分”而来的学生,能为了“知识”而走进我们的公选课堂。前面的实践证明,通过以教材为理论指导,多媒体结合时事,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实地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起到了积极调动同学参与到课程中来的效果,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增强了选修课程同学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苟帅,徐吉侠,蓝增全.普通高校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建设的重要性[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Z):43-45,54.

[2]韩小荣.论高校环境教育的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50-51.

[3]朱光耀,袁飞,等.对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大纲建设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07,22(3):135-138.

[4]曹云萍.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多种教学方法[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80-81.

[5]阮俊华,张志剑.高校环境教育促进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社会构建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34-36.

[6]王建英.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环境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8):142-143.

作者:邢美燕 段婷 郭美婷 杨健 陆志波

保护全球环境论文 篇2:

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制度构架

  全求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背景

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从现象上看大致可划分为10类:①臭氧层破坏;②全球变暖;③酸雨;④热带雨林减少;⑤土地荒漠化;⑥发展中国家的公害问题;⑦生物多样性减少;⑧海洋污染;⑨有害废弃物的越境转移;⑩水资源问题。全球环境问题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经济背景,从这一角度出发,可将全球环境问题划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越境环境污染问题。如,在北美、欧洲以及近年日本出现的酸雨问题,就是某一国家在其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污染物质越过边境危及他国环境的事例。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对策难以实施的一个原因在于,污染国实施环境对策引起被污染国环境变化的成本与收益,在对策实施国的经济核算中难于加以考虑。因此,在国际层面上来考察实施环境对策所伴随的成本与收益的归属,即利害对立的实质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或直接投资引发的环境破坏问题。如,由于双重环保标准的存在,企业倾向于在环境标准相对较为宽松的国家或地区投资,从而引发所谓的“公害输出”问题。不仅私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引起环境破坏,官方发展援助(ODA)项目也曾由于大规模的环境破坏而受到公众的指责与批评。至于产生这种后果的原因,东道国的环境政策存在问题自不必说,但投资方或援助方的责任如何通过国际制度加以规范,是今后的重要课题。

第三,在国际分工前提下,由贸易结构引发的环境破坏问题。如,日本是虾和木材的消费大国,以虾和木材生产作为本国主要产业的亚洲国家的环境破坏与日本之间的经济关系就是典型事例。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努力制定把环境资源保护的成本纳入到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或体制的同时,发达国家过度生产、过度消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必须加以改变。另外,必须寻找一种可能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代替包括目前的贸易规则在内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型的国际分工体制。

第四,贫困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如,在非洲大陆的撒哈拉地区,受土地荒漠化影响,贫困与饥饿问题日益严重,产生了大量的环境难民。在这些地方,地域社会原来所拥有的自然环境与资源、与此相匹配的人口规模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平衡关系已经被破坏,因此,必须通过国际援助促进地域共有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

第五,全球共有财产的环境破坏。如,氟利昂使用导致的臭氧层破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此时,环境破坏的加害者和被害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全球共有财产的破坏,却威胁到包括加害者在内的全人类及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对于这种纯粹意义上的全球环境问题,寻求解决对策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代内和代际公平的关系。

总之,上述五种类型的全球环境问题各具特征,解决的政策手段与困难也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建立国际环境制度来规范经济和社会活动,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国际社会也日益认识到单个国家的行动不足以确保全球环境安全,必须要建立环境管理的国际制度框架。尽管目前国际社会在处理环境问题上还存在许多分歧,但总的趋势是共识多于分歧,合作多于对峙,这就为国际环境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创造了基础条件。

国际环境制度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国际环境制度,通常是指为了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环境资源而制定的国际环境公约。它规定国家或其他国际环境法主体之间在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等问题上的权利和义务。有些公约可能包含预想交涉中全部具有约束力的义务,也有些公约可能只是一个法律基础,作为制定出更加详细的法律手段(议定书)的依据。如果公约在形成以后,把制定更加详细的方案作为交涉的前提,那么这种公约被称为框架公约。框架公约一般不为缔约方规定明确的责任义务,只是制定一连串有关的原则、规范、目标及协调机制。框架公约形成以后,一般都需要经过数年围绕一个或多个议定书进行谈判,通过议定书的制定和修正开始实质的行动。

目前,国际社会在南极保护、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沙漠化防治等各种环境领域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全球环境保护制度,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荒漠化公约》等,所有的环境问题都已经、正在或将要纳入国际环境制度构架之中。尽管这些国际环境制度规则因其约束力不同而效果迥异,但建立国际环境制度则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必然趋势。

国际环境制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大致都要经历问题设定、事实调查、谈判磋商与制度强化等四个发展阶段。具体到某一环境制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先经历哪一阶段、各阶段需要多长时间,则因问题而异。全球规模的环境制度在签署和批准之后并不算完成,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有一个强化(或弱化)的过程。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制度在形成的最初阶段就存在的内因,如管理运营体制、意志决定过程、财政来源、遵约制度以及灵活性等;二是缔约方之间力量关系的变化和利害关系的变化等外部原因推动。这一过程反映了缔约方内部政治状况的变化和对环境问题理解方法的变化。

国家主体在国际环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作作

在国际环境制度形成与实施过程中,国家是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国际机构(或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NGO)、跨国公司等也在国际谈判过程中对各国政府的政策决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某一特定环境问题,一国采取主导、支持、观望还是反对的立场,主要取决于其国内政治、提案内容及所涉及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国际政治和外交上的考虑。当然,一国所采取的立场并不一成不变。主导国对于某一特定的环境问题,致力于有效果的国际行动,提出基本的交涉方案,同时,为了促进谈判的进展,努力寻求其他国家的支持;支持国在交涉会议上发言,支持主导国的提案;观望国以达成协议作为砝码,要求做出较大的让步;反对国则明确对提议的环境制度交涉表示反对,直到没有效果为止。

在国际环境制度的交涉阶段,多数情况下都存在制度形成推进派和阻止/妨碍派的对立。交涉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形成推进派(主导国)在交涉中的影响力,以及阻止/妨碍派(反对国联合体)的团结力。当然,这种组合会随着问题和交涉的阶段而发生变化。通常,反对国联合体的成员国拒绝参加国际制度交涉,阻止强有力的国际制度的形成。另外,它们还倾向于主张没有实质内容的制度,弱化有强制约束力的制度。但是,反对国联合体的一个或几个成员国,通常会在国际制度的形成与强化过程中做出让步。事实上,在主要的反对国不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制定环境制度,只不过所形成的制度相对地缺乏实效性。

由于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中的矛盾错综复杂,利益相互交错,国际环境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举例来说,在围绕《京都议定书》生效这一问题上,各个国家(集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由于实施《京都议定书》对不同国家揭示了不同的利益,南北之间、发达国家之间、甚至发展中国家集团内部都出现利益分歧。欧盟一直是国际气候谈判的主要推动力量,并且率先批准《京都议定书》,发挥着主导国的作用。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缔约方会议上支持欧盟的立场,希望《京都议定书》尽早付诸实施,实际上扮演着支持国的角色。而美国布什政府退出《京都议定书》的行为,表明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对国。美国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美国的“不作为”不仅威胁到《京都议定书》的前途,而且使《京都议定书》的实效性打了折扣。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国曾和美国一道,组成反对国联合体(伞型国家集团)。现在日本已批准《京都议定书》,澳大利亚铁定追随美国,而加拿大和俄罗斯还在犹豫。尤其是俄罗斯,迟迟不批准《京都议定书》,就是期望利用自身的重要性作为讨价还价的砝码。因而,把俄罗斯划为观望国更为合适。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京都议定书》没有规定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但中国却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当朱基总理在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上宣布中国已核准《京都议定书》时,会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负责任行为的充分肯定。正如朱基总理所说,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环境合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中国的事情办好了,就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做出努力,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责任,用行动来实践诺言,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庄贵阳

保护全球环境论文 篇3:

跨行政区域协作共建美丽中国的动因、机制构成

摘 要:跨行政区域协作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美丽中国要求实现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利益的最优化、实现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公平和生态环境安全、协作治理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跨行政区域协作共建美丽中国的机制由信息共享机制、利益共享机制、行为约束机制、政策协调和协商沟通等机制构成。

关键词:跨行政区域;协作共建;美丽中国;机制

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协作治理跨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共建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建构完善的跨行政区域协作共建美丽中国机制。

一、跨行政区域协作共建美丽中国的动因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工程,涉及范围广、区域大,要求各行政区域打破原有的行政界限,通过区域协作来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效益最优化,地方政府在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中必须从“分界而治”走向协作协同治理。

1.跨行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密切联系的整体,经济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可以促进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社会生产生活的保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和生态安全压力的加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的经济增长,不仅使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典型的“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和低效率”的粗放型特征,高速经济增长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并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资源的支撑力和环境的承载力受到极大的威胁与挑战。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同时,经济地理变迁面临着历史上最大的生态环境挑战。区域经济关联的增强使得跨界污染问题加重,跨行政区环境污染影响凸显,跨区域生态环境压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瓶颈。因此,加强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要求重新审视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利益的冲突,在区域经济合作基础上开展生态环境协作治理保护,实现环境信息的交流共享。在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中纳入环境合作内容,使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相互衔接,促进不同地区间的协同发展。

2.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利益最优化的现实需要

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行政区域的划分无法分割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由于生态环境资源效益的外溢性使地方政府很难自觉走向协作保护,一个理性“经济人”只要不被排斥在分享由他人努力所带来的利益之外就有可能产生搭便车行为。没有明确界定产权的跨区域自然环境作为公共资源,相关地区的政府都会对这些公共资源进行争夺,区域内的企业、社会公众都有权使用,但过度使用的后果却由社会集体承担。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私人生产的外部成本由社会承担其结果,区域内的环境问题是经济利益极端化的结果,是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冲突的直接体现,是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平衡失当。从跨区域来看,由于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产生的危害后果具有迟滞性,环境污染物具有迁移、累积、长期性等特点使环境污染影响具有时空差,相邻区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权利与保护义务的分配很少考虑自然环境的跨区域价值,从而导致环境资源使用者为寻求利用环境资源的利益最大化往往忽视跨区域整体环境利益,导致跨区域生态环境的“公地悲剧”。因此,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树立跨行政区域的整体性生态环境效益理念,既重视生态环境的区域内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重视其内在价值和环境效益,也要重视区域内与区域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跨行政区域的整体效益的最大和最优。既要考虑经济活动的内部效益,也要考虑经济活动的外部效益,扩大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效益、减少负外部效益。

3.实现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公平的需要

环境公平是“不同人群之间有关环境风险的分配以及对这些分配的政策反应”[1],强调环境法律和环境政策在实体内容上对环境权益分配的平等,以及实践中的环境使用权利与环境保护义务的对等,它体现在环境利益与环境负担应当公平地分配,做到“谁污染谁治理”,公平保护公众环境利益,让公众能均享环境保护成果;体现在环境利用保护中的权利与义务一致,做到“谁受益谁买单”,社会公众能平等享有环境权利并承担一定的环境义务;体现在环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责任的统一,做到“谁使用谁付费”,使环境价值真正体现公正性。

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公平是我国国内一定区域和空间范围的环境公平,强调我国国内当代人之间在自然环境权益分配上的公平,解决的是我国国内跨行政区域环境不公现象引起的环境恶化、生态危机问题。当下,由于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有着不同的环境利益需求。在一些地区环境利益是一项紧迫的需求,而在另一些地区经济利益则可能是一项紧迫的需求。因此,“要求在环境利益上的绝对公平,可能会违背民主原则和紧迫性需求优先原则”[2]。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公平要求在环境保护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上要体现不同区域的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公平、环境利益与环境責任的公平、环境保护成果的公平分享;同时,要防止各种跨区域“污染转移”,防止“与邻为壑”式的经济行为,防止将环境污染后果转嫁给相邻地区或河流湖泊下游地区,防止将城市污染转移到农村地区。

4.实现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

“环境安全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状态,是人们持续稳定地利用生态环境的同时,又使人类发展赖以依存的生态环境基础不遭受毁灭性破坏的状态。”[3]人类不正当地处理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引起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影响环境安全的主要原因。环境安全问题的存在是自工业文明至今人类征服自然活动非理性扩张和恶性膨胀的结果。环境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安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它们都建立在经济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基础上,“与其他安全问题相比,环境安全不仅具有整体性、不可逆性、长期性和全球性特点,而且更具有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互为依托生存的意义。”[3]

环境安全是人类利益的依靠,同时人类利益的膨胀存在破坏环境安全的可能性,保护环境安全与人类的自然环境利益需求之间一直处于矛盾的状态。保持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防止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和自然资源的减少、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撑能力,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使得任何局部性环境破坏都有可能引发全局性的灾难,甚至危及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存亡。一些小范围、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有可能逐渐蔓延扩大成为大范围、跨区域甚至全国性的环境问题,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全球性环境安全问题使世界各国基于广泛的共同利益而一起应对,对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需要全球共同治理。在一国之内,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灾难有可能会危及相邻地区,生态危机的成本具有外溢性,在生态环境安全上不同行政区域的利益休戚相关。因此,共同治理环境污染、确保跨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是确保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二、跨行政区域协作共建美丽中国的机制构成

跨行政区域协作共建美丽中国机制是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在共同治理跨行政区域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活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形成的合作、协调和共享机制。跨行政区域协作共建美丽中国机制的主导者是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是重要的参与者。跨行政区域协作共建美丽中国的机制以解决跨行政区域政府间的环境信息不对称、环境利益差异、合作动力不足和约束非合作行为为目的,包括在跨行政区域间建成环境信息共享机制、环境利益共享机制、环境行为约束机制、环境政策协调机制和协商沟通机制等。

信息共享机制。在共建美丽中国的过程中,跨行政区域协作关系的形成和巩固需要不同地区之间在生态环境信息上进行共享,最重要的是生态环境保护决策与规划信息的共享,在此基础上各区域才有可能在协商的基础上形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各地区之间的政策内容才能避免自利,政策执行才能避免冲突。区域之间生态环境信息对称有利于各区域合作主体进行科学决策,有利于实现本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跨行政区域之间的政府环境信息应充分公开,以增加跨区域合作共建的可预测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信息封闭而导致的合作风险。因此,跨行政区域政府间协作共建美丽中国机制的建立,首先要建立跨行政区域地方政府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定期将本地区的相关生态环境信息予以发布,实现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信息共享。这样既可以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避免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又可以打破跨行政区域合作的壁垒,实现不同行政区域真正协作共建美丽中国。

利益共享机制。在经济领域利益共享机制是由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以及区域合作两个方面构成的,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家通过政策调整,使同一产业的差别利益在不同地区之间实现合理分配,尽可能照顾不同地区经济利益;二是通过调整政策,使不同产业的利益在不同地区实现合理分享。与经济领域利益共享机制不同,生态环境领域的“利益共享机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需要中央政府生态环境政策的指导,需要协调国家生态环境政策与区域间生态环境政策之间的关系;第二,强调地区之间在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治理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环境利益的区域共享,打破地区之间分割治理或“与邻为壑”式的治理,形成统一、开放的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第三,实现生态环境利益共享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优势,也可以通过优化生态环境结构布局、突显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产业优势实现其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四,生态环境领域的“利益共享机制”强调区域之间在市场关系基础上形成协调合作关系,在平等、互利和协作的基础上共同保护跨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

行为约束机制。为了防止跨区域生态环境协作治理中的投机行为,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协作共建关系的健康发展,需要建构跨行政区域环境合作行为的约束机制。在跨区域生态环境协作共建章程中明确共建各方的权利、责任、义务,设定对共建不作为行为的责戒条款,包括跨区域协作共建各方在环境合作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则、违反跨区域协作条款应承担的责任、对违反跨区域协作共建规则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危害以及其他损失应做的经济赔偿规定;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协作解决冲突的协调协商机制,解决跨区域生态环境协作共建中的矛盾和冲突。中央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和法规对跨区域生态环境协作共建关系进行规范,对跨区域生态环境协作中的非规范行为做出惩罚性制度安排。中央政府是跨区域生态环境协作政策的制定者和生态环境利益的协调者,用政策手段对跨区域生态环境协作治理给予鼓励和支持,设立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对跨区域生态环境产业给予政策支持。建立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开发的专家咨询评估机构,完善公众参与的评价制度,对重大生态环境项目进行公开公示评议。

政策协调机制。政策协调是形成跨行政区域协作共建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以跨区域生态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依托,建立跨行政区域间的横向合作共建关系。在涉及跨区域生态环境发展总体规划、生态环保产业布局、生态功能区建设、生态环境公共物品与服务提供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之前,都要在跨行政区域之间实现决策信息共享,建立区域间联合调研与论证制度,广泛征求专家和社会公众意见,保证政策公平和决策科学化。在生态环境政策实施过程中,区域之间地方政府应该加强执行合作,减少政策执行阻力,及时反馈政策实施和执行中的各种问题,为完善和改进后续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政策协调发展特色优势生态环境产业、实现产业的整体升级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良好政策导向。

沟通协商机制。在跨行政区域协作共建美丽中国过程中,各行政区域的财政实力、战略定位、发展速度与潜力、自然生态环境等都不相同,但为了实现跨行政区域协作共建的可持续性与高效性,必须建立跨行政区域之间平等互动的沟通协商机制,形成能够反映各方利益、愿望和诉求,畅通和拓宽各方利益表达渠道,兼顾各方正当利益,维护区域发展利益的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在各参与方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共同协商解决和应对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实现跨行政区域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推动跨行政区域政府合作的良性发展。

參考文献:

[1]Feng Liu.Environmental Justice Analysis: 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M].Lewis Publishers, 2001:11.

[2]晋海.城乡环境正义的追求与实现[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101.

[3]陈德敏.环境法原理专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5-16.

作者:崔浩 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