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手段教学小学语文论文

2022-04-24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将激励策略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能促进课堂氛围的优化,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积极探究激励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是构建创新语文课堂的重要前提。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激励手段教学小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激励手段教学小学语文论文 篇1:

基于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探讨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并且应用于社会,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无一不影响着受教育的人群,因此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发展的思想,以及用科学技术手段参与教学是今后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必须放弃。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和小学生的年龄段特点,用全新教学方法改变现有的教学现状是当前的工作任务。对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做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教学模式、科学利用信息技术的构想。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策略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对教育的期盼,对现代教育提出新的课题,教育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为宗旨,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现有传统的教育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网络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成效是当前的一个主题,事实上,在探索把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形成,但契合度不是很好,还有待于改进,还不能很好地掌握,使得信息化教学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现代教育理念和新的课程改革使教育教学发生了转变,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使得教学效率大大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学习和锻炼,操作信息化设备的能力和技术大幅度提高,基本上做到了教学内容的设计手段信息化含量较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比较显著,但是从教学实际来看,一些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不强,对于信息化技术知识掌握不够,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阻力;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环节相脱离,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于是回归到原有的教学轨道上来,教学方法不伦不类难以奏效;另外一种情况是没有找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课件视频、画外音与教学内容配合不紧密,学生课堂活动不活跃,因此教学效果不明显。总结起来,我们可以得出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技术与教材内容设计结合的程度不是很高,还要继续探索和研究,寻求最佳方式方法创新教学。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

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师能够借助这个平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思想和方法,对多种教学资源进行筛选为己所用,开阔教学视野,站在新的高度用新的思维方式去对待和处理自己的教学事务,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用灵活多样的视频画面和语音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颖的教学方式。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对接,及时辅导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基于学生对于新奇事物的好奇心,信息技术以独特的技术手段如图像、文字解说、画外音等能够极大地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探索、学习的欲望,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是体现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一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着较大的推動作用。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要想把信息化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要把着眼点放在教学观念的转变、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信息化技术能力的提高上,切实发挥信息化技术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应有的作用。

1.转变教学理念

将现代教学理念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改变当前的教育教学不够得力的现状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因此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当下,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以科学发展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科学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2.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

语文教师应利用网络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采用信息化技术用于教学设计,积极探索和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教会小学生从网上搜集所需的学习资源,如作家作品介绍、时代背景、成语解析等。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还可以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善于钻研的精神。

3.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阅读、讲解、背诵,方法陈旧,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被动接受,很难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对学习的需求。语文本来与生活密切相连,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却使学生感到语文索然无味。“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能活跃渲染教学气氛,在视觉和听觉上引发学生注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新颖独特的设计使课堂成为学生顺利构建知识结构的纽带。教师要精心恰当地改善传统手段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比如,对《开国大典》这篇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设计:课文所描述的场景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而遥远的,语言文字也十分庄严肃穆,学生很难体会到开国大典那庄严隆重激动人心的场面,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从互联网上查阅获取大量的开国大典的资料。在课堂上把当年开国大典的盛况:天安门广场、阅兵式、群众游行情景等都可以再现到屏幕上,把学生带入当年的特定时代,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学生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行动上主动参与学习,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

总之,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改变原有落后的教学方式,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但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增强实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婉丽.微课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

[2]姜文英.网络信息化教学体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7):51-52.

编辑 郭小琴

作者:郭校林

激励手段教学小学语文论文 篇2:

浅谈激励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将激励策略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能促进课堂氛围的优化,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积极探究激励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是构建创新语文课堂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激励;语文课堂;信心;快乐

激励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有活力,更有热情,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积极交流与沟通,实现教学目标。将激励策略视为输出动力的教学手段,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突破学习障碍的动力,才能让整个语文学习过程轻松、快乐。

一、转变理念,认可激励策略的重要性

激励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语文学科学习信息的建立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利用适当的鼓励方式改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情绪和学习心态,能够帶动整个班级语文学习氛围的转变[1]。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利用激励策略,调整学生的心理学习状态和班级的整体学风。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当教师对某一位学生实施激励之后,学生会在相对一段时间内更加刻苦用功地学习语文,这与教师激励的程度有关。教师的激励行为,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我认可感,特别是对于语文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讲,教师的表扬对他们来说更重要。教师的一次激励,便意味着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对自己的肯定,能够给学生的个人学习带来积极的引导,对班级语文学习氛围产生良好的影响。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激励策略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中实施,让激励成为小学生提升语文学习能力过程中的重要动力。

二、找准时机,在合适的时机激励学生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励学生,并不是随意的教学行为。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给予学生激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激励的重

点,从而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将优势发挥出来。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激励是一件较为简单的事情[2]。小学生在同一个教室内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的激励是面向一个人,且有多人见证的。当教师对某一位学生实施激励给予表扬后,其他学生会投去羡慕的眼光。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被表扬者感到无限光荣,未受表扬者则会将其作为榜样,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如在学习《姓氏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姓氏。在教学过程中意外发现,有一位学生可以背出《百家姓》,对其了解更为丰富。教师要抓住这样的时机,在课堂中给予学生表扬,让学生认识到课外拓展的重要性以及拓展内容对个人课堂表现的影响,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课外积累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如在讲解《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有的小学生能够快速将课本中的配图和文字联系到一起,阅读速度较快,理解力强。教师抓住这样的点给予表扬,让学生意识到理解能力的重要性,有利于小学生明确个人努力的方向。

三、选对方式,用最佳的方式激励学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是讲究技巧和方法的。一味地鼓励和表扬,会让激励的推动作用减弱。在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激励策略应用方式,致使激励实施之后没有良好的效果[3]。有的小学生因为不当的激励,甚至产生消极的学习念头。比如,有的教师过于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总是在课堂中激励与表扬这部分学生,致使其他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不再喜欢语文教师甚至厌烦语文学习,也有可能破坏学生之间的关系。把握好激励的度,确定好学生表现好与坏的程度和层次,给予针对性强、差异化的激励,才能让激励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

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性格外向,天生活跃,总是积极回答问题;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在课堂中即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愿意说出来。当后者突然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他机会,无论其回答的内容是对是错,都要肯定他积极举手发言的行为[4]。教师的激励,证明了教师对这位学生的关注,特别是对他今日行为上转变的肯定,让学生认识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是值得表扬的事情,并以此为推动力量,促进学生改变课堂学习习惯。但在表扬的同时,教师要给予其努力方向上的指点:“你今天能够积极地回答问题,表现很棒,也很勇敢。如果再关注一下问题的重点,便会更好。”教师先肯定举手发言的行为,再给予内容上的引导,不仅让学生收获了语文学习的信心,还能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更加认真地听讲,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讲究激励策略的应用方式,关注学生思想与行为上的变化,才能让激励策略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利用多种方式落实激励策略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得到了鼓励,教师收获了快乐的学生。利用激励策略,让更多小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展示自己的优势,获得语文学习方面的信息,是语文教育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重要追求。

参考文献:

[1]王芳霞.浅谈激励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3(3):113-114.

[2]张豆英.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20(7):121-122.

[3]胡兰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运用[J].散文百家,2020(27):118.

[4]王正君.运用激励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质量[J].中外交流,2020,27(20):318.

作者:左秀云

激励手段教学小学语文论文 篇3:

浅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激励效应”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讲究艺术、技巧,围绕小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特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激励效应”,给予小学生足够的肯定与鼓励,提高他们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自信心与自觉性,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的语文学习效果。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激励效应”进行探究,希望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励效应;质疑能力;策略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4.042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想展现出“激励效应”带来的优势,教师就要改变以往口头鼓励式的激励方式,真正实现激励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融合,真正尊重、理解每一名学生,结合每一名学生真实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设定相应的激励方案,让激励教育真正融入语文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够提高“激励效应”的有效性,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能够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同时,教师要把“激励效应”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内容,明确对小学生的期待,让小学生有相应的学习目标、奋斗方向,关注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性,通过激励性实践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小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除此之外,教师要借助于“激励效应”鼓舞学生、唤醒学生、激励学生,多多学习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语文教学活动更加有活力,最大程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激励效应”的必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小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喜爱的事物,表现出来的探究欲望较为强烈,由此可见,兴趣是激励学生前进、学习的重要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激励效应”,能够指导教师重点培养小学生的学科学习积极性,借助于榜样、奖励、语言等方式,让小学生能够更为专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激发学生内在的语文学习动机。

同时,小学生的内心是敏感、纯真的,鼓励和肯定会让他们更有学习的动力,如果一味地指责与惩罚,会打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激励效应”的实施方式比较多,除了激励性语言,教师还可以设定激励性的学习场景,让小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提高教师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小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二)激发小学生学习的意志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激励效应”,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的意志力,帮助小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知识的自信心,摆脱学习方面的失败感,促进自身的全面、个性化发展。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学校对于一些语文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会通过请家长、劝导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这种方式虽然能够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但是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力。而在“激励效应”的指向之下,教师会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闪光点、成功点,多激励、鼓励学生,坚持下来,就会让学生产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力,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三)增强小学生的质疑能力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有勇于问难、勇于质疑,才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思维,取得理想化的语文学习成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激励效应”,能够打破传统语文课堂的局限性,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而是要构建民主、平等的教学模式,充分启发、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能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同时,在教師的鼓励、肯定之下,学生在面对一些具备启发性、针对性的课堂问题过程中,就能够大胆解疑、探索、思考,从中获得更多新的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效应”的原则

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激励效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明确运用“激励效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展现出“激励效应”的优势与作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内因和外因结合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课程活动中,教师在运用“激励效应”期间,要遵循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则,其中的外因主要是指一种外在的激励,内因主要是指一种内在的激励。在外在激励中,具体包含了教师运用的教学策略、教学情感、教学神态、教学语言等,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来唤醒学生的学习动力,基于外因层面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内在激励中,主要是包含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理,让学生自发去学习、实践、体验,这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主要内容。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教师不仅要借助于外部环境来激发学生、激励学生,还需要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拥有自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和学的深度整合,让外因和内因形成辩证统一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发展,满足自身的学习需要。

(二)全体性和个体性融合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课程活动中,教师在运用“激励效应”期间,一定要遵循全体性和个体性融合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在语文课堂中落实激励教育,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理解学生,注重激励每一位学生,能够平等、民主对待他们,让学生能够用心去学习、探究、实践。同时,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教师在兼顾所有学生的同时,还需要强化对个别学生的鼓励、激励,特别是要强化对一些学困生的激励与肯定,让学生拥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教师在设定激励手段的时候,也要注重全体性和个体性融合的原则,不要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来对待学生,而是要注重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开展激励,真正体现出激励效应的作用。

(三)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的原则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但是任何人都有相应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要,同样,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运用“激励效应”期间,一定要注重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融合的原则,以此来展现出“激励效应”的实效性。对小学生奖励橡皮、铅笔等物品,属于物质激励,这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方式。而鼓励、肯定、表扬属于精神激励,通过精神激励能够唤醒学生内在学习动力,鼓励他们奋发图强、认真学习。同时,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实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互补、融合,才能够真正对学生形成一种鼓励、激励、认同,促使他们去发展、成长、学习,满足学生的各项学习需求,从而更为专注地融入学习活动中。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效应”的策略

(一)在语文教学中树立激励教育理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想真正展现出“激励效应”的教育效果,教师自身要具备坚定的激励教育理念,意识到激励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在课堂活动中能够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更为专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还能够让教师获得理想的职业成就感,消除职业倦怠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树立学生需要被激励的教育理念,感知到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被肯定的心态,教师的激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与源泉,以此来唤醒、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不够成熟,年龄也比较小,需要来自家庭、同学、教师的肯定,冷落与忽视会限制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可以用鼓励、期待的行为与语言来感染小学生,让他们变得更加自强、自立、自信,这样才能够获得最快的成长与进步。

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激励成为一种教学习惯,“激励效应”成果不是立刻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教师拥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力与耐心,才能够探寻出符合小学生发展的激励理论和激励实践方案。在小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不要急着指责、批评他们,而是要把学生放在一个平等、公正的位置上,真正围绕小学生的需求、困惑来加以引导,从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样才能够更了解学生,从而策划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激励教育方案,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到教师真诚的鼓励与爱,对于学生的成长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营造激励性的教学氛围

环境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积极向上、和谐的教学氛围,容易让小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与学习态度,因此,教师要注重为学生营造激励性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够展现出“激励效应”的教学优势。教师要重视教室环境的布置,可以把一些励志的名言警句字画挂在教室中,以此来时刻警示学生,更为直观地激励学生进步,从而构建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

同时,教师要注重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尊重、信任学生,这是开展激励教育的重要前提,因为只有在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之中,才能够实现共同进步、双向互动,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任,让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优秀榜样,教师的一句话、一个行为动作,都能够成为激励学生前进的动力。除此之外,教师要设立激励性的教学情境,借助于生动、幽默、丰富多彩的课堂语言来激励学生,把语文课本中深奥的知识更为形象地展示出来,让课堂教育语言具备强烈的感情色彩,这样既能够展现出“激励效应”的作用,还能够消除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感。

(三)设定适合的期待值,让学生拥有奋斗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对学生充满期待,让学生能够遗忘过去的失败,对现在、未来充满强烈的自信心,这些都需要教师设定合适的期待值,让学生拥有相应的奋斗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科学设定课堂期待,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相互促进的场所,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实现文本艺术手法、艺术情感、艺术思想的交流,真正让学生实现情感和心灵方面的交流。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进度,以此来设定语文教学方案,并且要形成一种教学期待,表现出渴望学生进步的状态,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上进心,促使他们学习潜能的发挥。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要让学生把话讲清楚、把字写工整。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要期待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每天有一个小的进步,对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与提升,都要给予鼓励与肯定,表现出更高的期待,这样才能够促进小学生去进步。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借助于差别期待来展现出“激励效应”,教师要充分分析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狀态,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定相应的学习期待,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四)开展激励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要注重把语文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开展激励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掌握文本知识的同时,端正自我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借助于语文竞赛实践活动来渗透“激励效应”,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课堂活动中,通过竞赛实践活动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可激发学生不甘落后的学习心理,再加上教师的鼓励与肯定,能够最大程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在语文竞赛实践活动中,对于学生的优异表现,教师可以设定相应的奖励,通过一些荣誉称号、小红旗、小红花的赠予,激励学生去学习和进步。

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角色扮演活动来融入“激励效应”,让学生结合文章人物角色来进行表演,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知识,还能够在教师的鼓励之下,锻炼自我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来鼓励学生学习,对于一些学生的良好品德与能力,教师要多宣传、多鼓励,让其他学生向优秀学生学习,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相互借鉴和学习中,做到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形成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主导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形式,真正把小学生作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对象,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来设定语文教学方案,强化对学生的鼓励、肯定,提高他们参与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使他们在掌握语文教材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之后的语文学习做足铺垫工作,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青.让课堂闪烁理性的光芒——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

[2] 苏春景,高亚男.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烟台市芝罘区部分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3).

[3] 张延芹,张远强.启程——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口头评价对学生的影响[J].赤子(上中旬),2015(18).

[4] 方华英.学习型组织视野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以广州从化区为例[J].教育导刊,2015(11).

作者:文建英

上一篇:课程整合教学基础医学论文下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