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应对方式对进食障碍的影响

2022-09-11

一、进食障碍的概念

在心理学中, 如果个体行为异常, 那么这种行为以及拥有这种行为的个体会被视作有精神障碍, 而进食行为异常被视作是进食障碍的主要表现和异常行为。

进食障碍主要包括四种类型, 在本文中主要讨论神经性贪食症和神经性厌食症。因进食和体重引起的极端的情绪、态度、和行为, 严重的会对生命产生威胁。现在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于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

二、进食障碍的病因

进食障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而目前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的原因是多因素模型, 也就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于进食障碍。

(一) 社会文化因素

1. 社会因素

现代社会文化观念中, 以“瘦”为美的观念影响着很多女性, 现在的媒体也在大量宣传关于减肥的信息, 这使得年轻女性的压力变大, 行为准则也发生了改变。在一项对11-14岁的女芭蕾舞者的研究中发现, 发病率最高的是神经性厌食症, 其发病率也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这可以说明, 在以“瘦”为美的标准的文化群体中,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都明显偏高 (Garner, 1987) 。

2. 家庭因素

在引发进食障碍的社会文化因素中, 家庭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因素在进食障碍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女儿方面, 她们通过进食行为的异常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不满与反抗。

在一项对家庭系统进行测量的研究中, 对进食障碍家庭进行评估, 结果发现, 在厌食症患者的家庭中, 父母更注重对儿女的养育之情却忽视了女儿的情感需要, 他们有强烈的控制欲, 在这种控制之下的女儿很少能够拥有独立的精神空间。

(二) 心理因素

1. 情绪因素

进食障碍患者抑郁、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特征非常明显, 并且会一直存在, 与正常人相比, 其消极情绪水平也高。不论是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还是神经性贪食症患者, 他们都是通过控制饮食应对自己的情绪, 不同的是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通过减少自己的进食行为应对情绪问题, 减少自己易冲动、情绪低落的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完美的身材;相反的,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则是通过增加自己的进食行为应对自己焦虑的情绪问题, 但是这种增加进食量的行为在事后会加重患者的消极情绪。

2. 低自尊

低自尊也是进食障碍者的明显特征, 在Leon的研究中 (1997) , 如果女性自尊偏低, 并且完美主义倾向明显, 又过分注重外表, 认为自己超重的可能性高于正常女性, 出现进食障碍;低自尊女性与高自尊女性在面对相同压力的情况下, 高自尊女性产生进食障碍的可能性低。在这项研究中, 11-14岁年龄组在经过了一年的自尊训练, 产生进食障碍的可能性降低。

3. 人格因素

在心理因素中, 产生进食障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格因素。进食障碍与某些消极的人格特征正相关。

Kreipe (2000) 总结了可提高患进食障碍可能性的人格特征, 其中包括与人际关系有关的的难以处理矛盾、取悦别人、与自我有关的自我评估差、追求完美、与情绪有关的表达悲伤、恐惧等负性情绪困难、寻求注意、与父母有关的父母期待高、亲子关系紧张、与青春期有关的寻求独立的人格、寻求自我同一性、第二性征的发育等有关的13项人格特征。

而不同类型的进食障碍患者所表现出的人格特征和气质也各不相同, 好奇心强、易冲动是贪食症患者所表现出的人格特征,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则相反, 他们表现出低好奇心、自我保护意识强烈、坚韧的意志力等人格特征。

4. 认知因素

认知偏差包括强迫思维、极端的思维模式等是进食障碍患者的明显认知特点。Glares的研究表明 (2004) 进食障碍患者存在关于饮食、体重等方面的强迫性思考。

还有一项调查显示, 每天关于饮食、体重等方面的思考有42%的患者长达8小时, 74%的患者达到3小时, 而在这其中, 认为这种思维正常且不愿意做出改变的达到了20%。

在认知因素中, 导致进食障碍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对身材的不满意, 虽然他们已经非常瘦, 但仍旧认为自己身材肥胖, 对自己的体形存在歪曲的认知, 在大部分的进食障碍患者中, 都存在体象障碍。

三、有关进食障碍的研究

关于进食障碍的研究大部分是探讨进食障碍病因和治疗。进食障碍的病因是一个多因素模型, 治疗也针对病因的不同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这里, 主要讲的是进食障碍的情绪因素以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进食是指人们摄入食物, 进食行为也就是摄入食物的行为, 而这种行为可以分为健康的进食行为与不健康的进食行为。进食障碍是一种不健康的进食行为。

Van Strien (1986) 将不健康的进食行为划分为情绪性进食、限制性进食和外因性进食。我们在这里主要探讨情绪性进食。最早研究情绪性进食的是Bruch于1964的研究, 他认为饥饿感会源于不同的情绪, 而这种饥饿感不能被情绪性进食者区分。有时个体会通过过度进食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焦虑的情绪, 这种模型被称为“焦虑—降低”模型。

随后, Van (1986) 对“情绪性进食”做出了自己的定义:他认为情绪性进食是个体作为应对如焦虑、抑郁、愤怒、孤独等消极情绪的进食行为。

个体的情绪状态与进食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且个体的具体情绪状态不同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会导致进食行为有所不同。与中性情绪或积极情绪相比, 个体在负性情绪下会产生更多的进食冲动。Houlddcroft (2014) 等人发现情绪性进食与焦虑水平成正相关。

在一项关于青少年的研究中发现, 青少年的情绪性进食与压力有关, 青少年所受的压力会显著影响情绪性进食行为。在Van (2013) 的研究中, 他使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情绪性进食与悲伤和愉悦的情绪状态的关系。

在Van的实验中, 他使用VR诱导被试的情绪, 在诱导完被试的情绪后, 要求被试进食, 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被试的进食状况, 结果发现高和低情绪进食者的进食行为没有差异, 但情绪性进食在情绪状态和进食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并且低情绪进食者在悲伤和喜悦情绪状态后吃相似的食物量, 高情绪进食者在悲伤的情绪状态之后比在喜悦情绪状态之后吃得更多。

这表明, 积极情绪状态和消极情绪状态下的进食行为是两种不同行为模式。朱虹和蔡太生 (2013) 研究结果与Geller (2000) 的研究结果一致, 他们将被试分为积极情绪进食组、消极情绪进食组和正常组, 消极情绪进食组与积极情绪进食组组成的情绪性进食组与正常组相比, 其与进食障碍的关系更加密切, 并且消极情绪进食组患进食障碍的风险性更高, 而消极情绪进食组与积极情绪进食组相比, 消极情绪进食组患进食障碍的可能性更高, 积极情绪下的进食行为不易使个体患进食障碍。

不同的理论对情绪性进食行为有不同的解释, 在本文中举例说明情绪调节理论与逃离理论。

情绪调节理论认为, 个体为了缓解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 会进行不健康的、不良的进食行为, 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得以摆脱不愉快的情绪。而逃离理论则认为个体会进行不良的进食行为是因为想要逃离消极情绪体验, 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摆脱消极情绪的影响。情绪可以使个体的进食行为得到调节和改变。

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 对这种压力和挫折的认知以及对其所采取的行为方式, 可以将应对方式分为两种, 一种是指向问题的方式, 一种是指向情绪的方式。

一些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应对方式都与心理问题相关, 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与心理问题显著相关。应对在心理应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个体心理应激的重要因素, 在应激事件与应激结果之间有中介作用, 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调节作用。

应对方式的性质与进食行为也有关系, 在面对应激事件或压力性事件时, 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个体会减少失调的进食行为, 而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进食行为会失调, 暴饮暴食的行为或厌食行为会增多。

研究发现, 积极的应对方式会使人在消极情绪下找到更好的宣泄与缓解情绪的方式, 而不是通过失调的进食行为应对糟糕的情绪 (Marrie, 2011) 。

Lisa (2004) 指出, 进食障碍与消极的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 在患有进食障碍的情况下, 个体更多的会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 而这种消极的应对方式会使个体的进食障碍情况加重, 这种双向关系是相互加强的关系。

在一项关于9-12岁儿童的研究中发现, 负性情绪与消极应对正相关, 个体的拥有的负性情绪多少可以预测消极应对 (Maureen, 2011) 。

我认为, 进食障碍患者的病因大部分是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比如错误的认知、消极的情绪以及消极的应对方式等,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针对这三个方面做出更进一步的研究, 可以设计出更好地治疗方法。

四、总结

进食障碍的出现虽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的, 是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和价值观取向造成的, 慢慢发展到现在是病因多因素结构的。

但是, 在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是没有进食障碍, 患有进食障碍的只是小部分人, 这是值得探究的。在这些进食障碍患者中,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产生厌食症或贪食症, 这些原因应该从患者自身寻找, 在前文中提到的应对方式和情绪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我们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时, 改变自身的应对方式和态度的作用就凸显出来, 而作为寻找进食障碍的治疗的方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也是从改变患者自身开始。

摘要:随着则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 社会主流文化以及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以瘦为美”的价值取向增加了进食障碍患者的数量。进食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模型, 除了主流文化的影响外, 个人自身因素是进食障碍一个主要的病因, 本文主要对进食障碍心理因素中的情绪因素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进食障碍,多因素模型,情绪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 侯方丽, 陆青云, 许韶君等.抑郁症状和情绪性进食行为对青少年膳食模式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 2015, 36 (9) :1289-1293.

[2] 李雅玲, 陈珏, 虞一萍等.神经性厌食患者的人格特征及焦虑抑郁症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26 (8) :590-594.

[3] 刘文俐, 蔡太生, 朱虹等.抑郁、焦虑、压力与青少年情绪性进食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 24 (5) :841-843.

[4] 陆遥, 朱虹, 何金波等.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对青少年情绪性进食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 23 (4) :725-728.

[5] 孟庆新.大学生无聊倾向与进食行为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 24 (12) :1852-1855.

[6] 吴思瑶, 何金波, 朱虹等.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对青少年进食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 23 (1) :93-96.

[7] 谢爱, 蔡太生, 何金波等.负性情绪对大学生情绪性进食的影响: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 24 (2) :298-301.

[8] 武萌, 武成莉.进食障碍影响因素的探讨[J].社会心理科学, 2006, 21 (4) :88-92.

[9] 张卫华, 张大荣, 钱英.进食障碍患者的异常心理特点[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20 (9) :596-599.

[10] 徐强.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进食障碍的成因[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4 (1) :113-116.

上一篇:浅谈如何上好初中英语公开课下一篇:关于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