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2022-09-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人口老龄化明显, 老年抑郁症患者也随之上升, 给家庭和社会保障系统带来沉重负担。我们通过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 观察其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抑郁症患者共计100例, 入选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男37例, 女13例;年龄54~77岁, 平均年龄 (53.5±6.6) 岁;受教育时间6~10年;病程3~18年, 平均病程 (5.2±3.8) 年。对照组男39例, 女11例;年龄57~76岁, 平均年龄 (54.2±6.7) 岁;受教育年限6~12年;病程4~17年, 平均病程 (5.5±3.4) 年。2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时间及病程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干预方法

2组均接受抗抑郁药的治疗及常规护理,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包括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认知行为干预、放松训练, 社会支持等综合性护理。

1.2.1 心理护理

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 心理护理显得尤为主要。因为抑郁症患者多无器质性的病变, 而是由自身心理原因所导致, 往往不被别人理解, 加重了他们心理负担[2]。而通过心理护理, 能够使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乐观, 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1.2.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主要有病人入院时的医院、科室、医生介绍;抑郁症常识介绍;抑郁症的常用药物、作用机制、可能的副作用介绍;服药时间;发放医院内部的健康手册;失眠的解决方法等。健康教育要贯穿于患者治疗的全过程。

1.2.3 认知行为干预

是指向患者说明一个人的看法和行为是如何影响其心情及行为的, 帮助患者明白其所持有的对己、对他人以及对四周环境的看法的错误之处, 并协调患者通过练习改变这些错误的看法或态度, 重新构建正确的行为观和价值观, 回到正常的社会环境当中去。

1.2.4 放松训练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与对照组同一时间比较, #P<0.05

主要是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训练, 包括程序性肌肉放松和内外境想象两部分, 以播放磁带进行言语指导。

1.2.5 社会支持

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与社会的接触, 鼓励患者加强与家人和朋友交流, 培养和增强患者对客观社会支持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性, 帮助其勇敢地面对社会。

1.3 观察指标

(1) 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 :于治疗前、治疗末分别采用SDS对2组病人进行评估。 (2)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于治疗前、治疗末分别采用HAMD对2组病人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分析。

2 结果

2 组患者干预前后S D S、H A M D评分的比较:试验组S D S、HAMD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1) , 组间治疗后比较,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3 讨论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不典型, 以焦虑为常见, 易复发、预后差。国外65岁以上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在社区为5%~15%, 在老年护理机构为15%~25%。我国社区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6%~29.4%。此外, 老年抑郁症还使老年人非精神卫生方面的医疗费用增加, 生活质量受到严重损害。而通过综合性护理, 能提高老年人心理功能的整体水平, 增强老年人适应社会的能力, 可降低其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因此, 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同时, 应注重综合护理干预。

从本次研究分析, 我们通过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包括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认知行为干预、放松训练, 社会支持等综合性护理, 结果显示, 试验组SDS、HAMD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1) , 组间治疗后比较,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说明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有能缓解其抑郁症状, 能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 2组均接受抗抑郁药的治疗及常规护理,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组SDS、HAMD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1) , 组间治疗后比较, 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有能缓解其抑郁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应对方式,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第3版.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7~79.

[2] 李佳翠.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8, 9 (5) :424.

上一篇:开展研究型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下一篇:“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会计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