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研究

2022-09-12

现代生活快速变化, 从而令人困惑不安, 焦虑重重, 有人就将之称为心理压力。压力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最佳表现, 但压力同时也是引发许多疾病的诱因。目前, 社会已经基本实现“自然人”向“工作人”的转变, 针对各种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相关的研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入选标准

样本组:有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偏头痛等) , 无相关疾病家族史;对照组:身体健康, 体检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2组人群均先经过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调查无明显人格异常, 年龄范围在30~45岁之间。

1.2 一般资料

符合上述标准的人员共计128人, 分为样本组和对照组各64人, 2组人员的一般资料如表1, 表2所示。

(1) 通过问卷调查, 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压力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人际压力、家庭压力、工作学习压力、成长压力、年龄压力、情感压力、追求的压力等。

(2) 常规做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 确认无明显人格异常。

(3) 针对常见的心理压力类型, 再进行调查问卷, 了解个体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方式及个体的情绪反应, 最终统计不同的应对方式在人群的分布比例, 如表3所示。

1.3 评定标准

所有被试均认同所列的压力种类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具有代表性, 而且几乎人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压力, 甚至会在较长时间内面临这样的压力, 以至于形成对自身的慢性应激, 并断续有沮丧感, 只是持续的时间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在面临现实存在的心理压力时, 个体普遍会感到躯体的不适, 这一点在样本组人员中尤其明显。主要表现出来的主观躯体症状为: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心慌、消化功能降低、易激惹、疲惫、头痛、情绪低落等。

2 结果 (表4)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 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的人群构成以样本组的人居多, 2组被试之间的差异较大, 具体的分布比例如下。

3 数据分析

根据问卷研究的结果, 2组被试在接受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调查时, 主要数据分析如下:*样本组内消极应对方式是积极应对方式的1.96倍;*对照组内消极应对方式是积极应对方式的0.83倍;*人群对压力的消极应对方式是积极应对方式的1.42倍;但样本组成员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是对照组成员的1.82倍。

在我们最初收集资料时, 样本组成员入选的标准就是要有明显的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或体征, 而对照组身体健康。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 说明对心理压力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

4 讨论

在临床上, 不但有许多心身疾病, 而且有许多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症状。持续存在的心理压力 (也叫应激源) 都会引发相同的躯体反应或一般性躯体反应。

个体面临压力和情绪紧张时, 一方面, 自主神经系统通过它的交感和副交感系统的活动同时为躯体的情绪反应做好准备, 交感神经系统负责引导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进而导致内部组织释放血糖、升高血压、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另一方面, 在压力状态下, 中枢神经系统的下丘脑和边缘系统被唤醒, 它是情绪和进攻、防御与战斗等模式的控制系统, 从而产生特定的情绪体验, 比如恐惧、气愤、沮丧、悲伤等, 情绪的改变必然导致心血管功能的活动变化。个体在应对应激源时都需要适应:一个有机体必须寻回它的平衡或稳定, 从而维持和恢复其完整和安宁。压力 (应激源) 带来的躯体反应一般要经历3个阶段:报警反应、抵抗阶段和疲惫阶段, 具体的三阶段可以描绘成如下[1], 如表5、6、7所示。

从生理角度分析, 心血管系统的活动主要通过神经、体液、局部血流和动脉血压4个方面进行调节, 我们可以主要分析体液和神经因素在心血管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循环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的分泌, 心交感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其中, 肾上腺素与心肌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 产生正性变时和变力作用, 使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加快、房室传导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能力加强;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可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 但作用较肾上腺素弱。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中枢主要分布在延髓和延髓以上的脑干部分以及大脑和小脑中, 其中下丘脑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整合部位。动物试验证明:电刺激下丘脑的“防御反应区”, 可立即引起动物的警觉状态, 骨骼肌肌紧张加强, 表现出一系列的防御姿势的反应, 同时出现一系列心血管活动的改变, 主要是心率加快、心搏加强、心输出量增加、皮肤和内脏血管收缩、骨骼肌血管舒张、血压升高。

综合上述, 理论及实验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个体在面临心理压力、同时采取不良或消极应对方式时, 会导致有机体处于紧张应激状态, 下丘脑及边缘系统的兴奋性持续增强, 从而带来个体的防御反应以及心血管活动的高水平状态, 久而久之, 必然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所以说, 心理压力的存在及不良的应对方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对一些不能用生理原因解释的心血管疾病或症状, 临床内科医生应将个体可能存在的心理压力考虑到病因中去, 并适度的进行心理干预, 以避免那些有助于躯体对付急性压力的反应方式在慢性压力中对躯体造成伤害。

摘要:目的 探讨个人应对心理压力的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 将126人分成有心血管疾病组和无心血管疾病组, 分别做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问卷, 研究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发现2组人群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个体对心理压力的应对方式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结论 心理压力的存在以及对其不良的应对方式直接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实施心理干预并将其应用到内科临床显然非常重要。

关键词: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1] (美) 理查德·格里格.心理学与社会[M].第16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22.

[2] 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9.

上一篇:浅谈食品生产中的环境信息档案管理下一篇: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