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死胎引产患者情绪的影响

2022-11-05

妊娠20周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称死胎, 一经确诊, 应尽早引产。死胎引产除了对妇女身体造成影响外, 对她们心理上的影响更不容忽视, 如这些负性情绪影响得不到合理的排遣和调节, 会造成心理隐患, 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对死胎引产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但患者的心理状态千差万别, 有鉴于此, 我们对30例死胎引产患者进行了相应的心理护理, 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从2004年7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30例死胎引产患者, 年龄21~38岁, 孕周20~38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例, 糖尿病2例, 胎儿畸形2例,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1例, 不明原因12例。

1.2 引产方法

利凡诺羊膜腔穿刺引产22例, 水囊引产3例 (肝肾功能异常) , 静滴催产素引产5例。

1.3 心理状态分析

1.3.1 抑郁悲伤心理

一旦确诊为死胎, 绝大多数孕妇会产生抑郁悲伤情绪、痛苦、沮丧、消沉、食欲不振、失眠。而亲人的过分指责或关心不够亦可加重其抑郁悲伤心理。

1.3.2 自责内疚心理

面对胎儿死亡这一事实, 一部分产妇自怨自艾, 认为是自己本身疾病或未细心养胎造成的, 对胎儿和家人充满深深的自责和内疚情绪。

1.3.3 焦虑恐惧心理

惧怕引产手术带来的疼痛, 相关研究指出, 即将进行各种手术的病人中约有70.0%的个体将会出现焦虑性反应, 临近手术前夕约50.0%左右会有暂时的恐惧感[1]。担心手术意外以及影响下次妊娠。特别是部分死胎原因不明的患者, 担心自己患有隐匿性疾病, 对再次妊娠胎儿是否正常深感焦虑。

2 心理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 在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 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有。

(1) 引产前同患者家属配合, 取得患者的信任, 给予安慰、鼓励和支持, 减轻其因胎儿死亡产生的抑郁悲伤及孤独无助感。耐心讲解临产后可能出现的状况, 对于宫缩痛要有心理准备, 消除其对引产的恐惧感。

(2) 引产中同医生配合, 用关切的语言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使其免除神经和精神紧张, 解释产痛特点及分娩的过程, 提供各种减痛方法, 保证引产顺利进行。同时在产时的各项治疗、护理操作中应动作轻柔, 尽量减轻医疗操作造成的身体疼痛, 使其顺利娩出胎儿, 减少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对妊娠合并严重疾病者, 应有高度责任心,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一切抢救准备工作, 给患者以信心和安全感。

(3) 引产后尽量安排其住单间病房, 避免正常分娩的母婴对引产者的情绪打击。应告知孕妇这次引产不会影响下一次怀孕, 并根据每一例死胎的病例, 对孕妇进行针对性分析, 消除其自责内疚心理, 帮助期寻找原因, 以及下次怀孕如何尽可能避开这些影响因素。鼓励其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3 评定项目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 在心理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进行评定;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干预1周后, 患者2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5 讨论

心理护理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 医务工作者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 应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人际交往去影响并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 促使疾病康复向健康方向发展[2]。死胎患者心理存在着诸多问题, 这些心理缺陷严重影响患者的心境和行为, 患者倍感痛苦, 甚至影响家庭稳定。因此对病人在引产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 避免了许多因病人情绪低落、配合不当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使病人早日康复, 重新树立生活信心, 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加完善。

本研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 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显示, 干预1周后, 患者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意义的下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死胎引产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摘要:本文对我院30例死胎引产患者的心里采取了相应护理措施,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护理,死胎引产,患者情绪,影响

参考文献

[1] 郭仁妃.未婚先孕行羊膜腔穿刺术者的心理护理[J].海南医学, 2001, 11 (5) :81~82.

[2] 吴汉荣.医学心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社会化浅谈下一篇:小剂量沙丁胺醇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