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研究员岗位职责

2022-08-21

第一篇:农业研究员岗位职责

杭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岗位应聘报名表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英语教研组规划

200

9、

3一、情况分析

(一)我们的学科是怎样的?、教学特点、学生学习特点

1、课程特点: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要,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2、教学特点: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

3、学生学习特点,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明显增强,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能理解口头或书面语材料中表达的观点,并简单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策划、组织和实施英语学习活动,能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调整学习策略。

(二)我们的传统、特色和优势有哪些?

1、师资队伍:余杭高级中学英语教研组是一支年青的队伍,也是一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队伍,全组共24人,高级教师5人。其中有浙江省优秀教师一名,浙江省骨干教师一名,杭州市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一人,杭州市以及余杭区教坛新秀四人,余杭区首批名师一名,余杭区学科带头人一名,余杭区骨干教师四人,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八人。全体教师业务过硬、素质全面、师德高尚、敢于创新,综合实力比较强。

2、组风: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学生,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事齐心协力。 2005年被确立为余杭区教育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 英语教研组被评为 2006-2007年杭州市“三八”红旗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3、传统:课堂教学方面,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根据外语教学的特点,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放在首位,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学方法比较灵活,经常利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来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课外活动方面:课后辅导工作落实到实处,老师经常利用中午以及放学后的休息时间辅导学习英语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比如组织演讲、英语角、 主题班会、“English Wednesday”、中美夏令营活动、请外籍教师作讲座以及英语社团等课外活动。

特色以及优势:“以情境为载体”,创设和谐的教学关系,用爱心去启迪学生心智,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能力为灵魂”,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教会学生质疑,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并言传身教,使学生掌握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的主动权。比如,通过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方法、课后复习方法、解题方法、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并为他们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有系统的教学设计思路和灵活的教学应变能力,课堂中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有特色,课后辅导工作跟上,因此,课堂教学质量比较好,英语学科在杭州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多次开设了杭州市课堂教学改革展示课,在多次杭州市大型的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上都有我们英语组的教学经验介绍。兄弟学校的英语组多次来我校取经,在杭州市教研室的教学调查中,给予英语学科比较高的评价。

4、我们的问题、挑战和劣势有哪些?

虽然这几年,我校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反思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三年高中学习毕业,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比如弱,尤其在大型的英语演讲比赛中,成绩不够理想。名教师数量少,科研水平有待于提高,以前的传统项目,比如,英语角活动,学生演讲比赛等项目没有持续下去。

二、发展目标

1、师德目标 :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师德高尚,努力进取,无私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在思想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一身正气,不能为世俗所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表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我们的组风是:“讲学习、讲协作、讲研究、求发展”,进一步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到杜绝教学事故的发生。

3、队伍建设目标

①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加强校本研修,遵循教学规律,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关注教学细节,积极营造教研组学术研究文化,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②加强反思性教学实践和教育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在教研组中树立榜样,培养几个在市、省有一定影响力的名优教师。

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强化英语教研组的建设,形成强势学科。

4、特色建设目标:踏踏实实工作,发扬原有的课堂教学特色,完善课外导师制,进一步提升英语学科的优势,坚持青年教师的培养模式。

5、学科资料建设:完善现有的教研组的资料库建设以及教研组网页,要求每位老师都参与,责任到人,并落实专门人员管理(唐华东老师负责)。

6、教学质量目标:力求做到“轻负担,高质量”,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英语统考成绩力求在杭州地区名列前茅。

7、教学研究目标:积极申报组课题,以课题带动教学,力求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三、行动路径

1、常规工作:

① 认真备课,在“精”字上下功夫。个人备课要做到“五备”、“五精”,即课标、备考纲、备教材、备学案、备学生;精心确定教学目标,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精心编制题目,精心运用教学策略,精心优化学案。

3 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正确恰当,符合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 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理解正确并有深广度,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价值,准确地把 教材重点和难点。备教法,包括方法(学法)、过程、媒体使用,师生的双边活动。 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提前备课、课前重温;坚持写教学后记。

② 认真上课,在“实”字上下功夫。教学程序合理、方法得当、能激发思维、落实教 学目标、注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创意。采用适当、合理的教学方法,巧设教学 动,精心设计每一项任务,优化时间,加快节奏,结构严谨,环节紧凑,课前充分准备 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并做到不 提前上课,不拖课,尊重学生,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③ 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在“细”字上下功夫。做到有布置,就有批改;有问题就有评讲。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④ 认真做好课外辅导和答疑,在“勤”字上下功夫。做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这是我们英语组老师们的指导思想。我们继续认真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不仅对优生加以辅导,使之提高更快,对于后进生,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他们赶上其他同学。

⑤ 认真做好期中、月考以及单元测试的质量分析,先个体分析,然后各个备课组内进行交流,从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的情况,对教学和命题进行调整。建立了备课组内教学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以达到自我诊断、自我调解、自主发展的目的。

2、学业评价:

① 评价的内容:学习态度 作业情况 模块成绩 期中成绩 期末成绩等方面进行总体评价。

② 完善英语学科学分认定方案(已定稿)。

3、师资建设

(1)搭建各种平台,培养名师

英语组有三位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一人,区学科带头人一名,区骨干教师四名,在杭州市英语学科教学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学校要为这

4 一类教师积极搭建各种平台,为教师创造各种学习机会以及各种展示舞台,使他们成为省、市一级名师。 (2)培养青年教师

采用“以优带新”的途径,利用“课题制”形式,让有经验的教师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使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并脱颖而出,青年教师的培养在英语组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是英语组的一大特色,在今后的三年中继续保持原有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具体策略如下:

① 在教研组这一教师群中,新老教师分梯队、分层次结成教学研究对子,开展教学互助活动---互相听课,共同研究教材,解决教学疑难,等等,并对各层次教师提出不同要求,以强化管理。

② 培养一批业务功底好,勇于创新的青年教师,让实际教学经验三年以内的教师,上好“汇报课”“合格课”,两年内有起色;实际教学经验六年以内教师,上好“示范课”“优质课”。实际教学经验六年以上的教师,除了上好“示范课”外,还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撰写论文,作教学主题讲座等。

③ 勤学苦练厚“底子”,青年教师是一个学校的希望,要让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夯实基础,加厚功底,使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各项知识、技能达到精通的程度。英语组将开展“八个一”活动,即:读好一本教育理论专著;讲好一口流利的英语;设计好一份教案;上好一堂公开课;掌握好一项技能;带好一个班;辅导好一个课外兴趣小组;写好一篇教育科研论文。

④ 积极参与比赛,鼓励、帮助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备课组以及教研组的团队作用,提供一切资源,为新教师获得优异成绩做好铺垫工作。 ⑤ 每学年要求青年教师在组内上一节公开课或开设一次讲座,集体评课;每两周一次在备课组内轮流说课、集体备课,碰撞思想,共享智慧。

⑥ 骨干教师每学年开展一项课题研究,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推出一节示范课或者开设一次专题讲座。

4、强化教研组建设,形成强势学科

5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重点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 认真研读《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本着“边实验、边总结、边改进、边提高”的思路,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以《英语学科指导意见》来指导教学,认真制定每个单元以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严格按照目标开展教学,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以及“考纲”。

重视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比如,选修Ⅱ课程(模块8-9),特别要重视第八模块以及第九模块的教学研讨,进一步完善学分认定以及学生的学业评价工作。 (2)提高科研能力

“教师既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其实,研究不只是一个专有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它应该从属于教育本身,没有研究就没有教育的推进,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师专业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定要以教科研为抓手,通过教科研的形成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了在教学中少走弯路,英语组继续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同时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不断总结,多写论文,多参与新课程的各种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英语组前几年完成了国家级子课题《大面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的教学模式研究》以及区课题《高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思考》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今后的三年内,我们开展一些切口较小的课题,比如,《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评价》,《高中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与研究》、《英语课业内容、形式多元化及其设计研究》等。每个教师每学年要完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心得以及课例。 在今后的几年中,本教研组还将陆续申请一些市级和省级课题,努力做到以课题为载体,以问题为研究的起点,以课堂为研究的阵地,以教育教学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的焦点;在研究中学习,在浓厚的科研氛围中,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提升。 (3)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把《英语课程标准》精神体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学习,而且要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教师要形成

6 开放的教学和研究的工作方式,经常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共同反思,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业务素质。 ① 说课制

扎实抓好以轮流说课活动、共同讨论为主的集体备课活动,说课的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内容: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把握;教材重点和难点的把握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教学理念 ;创新之处,教学亮点等。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为此,我们要积极组织集体备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效。 ② 集体备课制

集体备课是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有利于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方法的改良,使个人钻研和集体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教研组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求有中心发言人,每次确 定一个中心,研究一个问题,不搞花架子,充分发挥群体智慧,做到有效教学。同时要强化教学设计意识,确保备课效果。 集体备课要做到“一个结合”、“两个发挥”、“三定四统一”,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进度、统一重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测试题。处理好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积极,并撰写教学设计及相关课程资源开发、作业设计(一备);备课组活动中提前一周(或二周)进行讨论,由主备教师辩证吸收组内老师意见进行修改撰写课时计划,要留有空白(二备);;教师根据班级实际和自己上课风格,在空白处进行增、删、改、补,形成个性个教学材料(三备);每位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修改,写好教学后记。使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实现教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张扬教学个性。

③ 开展“三关”活动

为了提高教师自身语言应用能力和应用新的教学思想组织教学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英语组将继续开展“三关”活动。

基本关:在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上达到“会备课、会讲课、会说课、

7 会评课”,并在次基础上达到“六会”即:教学理论会应用,教学经验会总结,教学模式会提炼,教学观摩课会评析,教学风格会创造,教学专题会研究。要按大纲规定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做到一课时一教案,教案有知识目标及能力目标;有德育教育目标;有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完整;精心选择或设计练习;有适量的作业安排,并有课后小结。此外,我们安排了多次教学研究专题活动。

教材关。教材是教与学的媒介,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凭借,教师对教材研究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为了提高全组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我组继续认真开展说课活动,并做好说课的评比工作。

教法关: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是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灵活的教法会使课题变得生动活泼。为了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我们组全体教师注重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要求每位教师开设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 ④ 落实教学常规

进一步抓好"教学常规"的学习和实施工作,组织本教研组教师学习常规,对照常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规范教学行为,使实施常规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 ⑤ 加强高三研讨

认真研讨英语考试大纲,了解命题指导思想、命题原则以及试卷总体特征,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教师分工精选题目。通过老教师介绍教学经验以及听课的方式,要求我组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对高三年级英语教学进行调查,作好记录,并及时与高三任课老师交流,共同探讨课堂教学。安排专题讲座,开展导师制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上以及学法方面的指导。认真总结以前的高三英语教学,汲取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是一种日常专业生活,旨在一起探讨一些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方面的问题;是一种专业学习活动,旨在提供一些符合发展实际的建议,从职业走向专业;是一种合作研究活动,旨在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从管理走向学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英语组根据自生的特点,开展课堂观察活动,其流程为:陈述教学思路- 观察教学过程观察过程的综结。

6、学法指导以及题库建设 ① 完善学法指导

英语组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已经初步制定了高一至高三的余高学生学英语的学法指导,包括目标总体描述,听说读写的具体要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听课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指导,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② 完善题库建设

英语组以增效减负为出发点,立足课堂,积极反思,争取在2年内完善英语组的试题库,习题库,教案库。凡是在校、市、省内开过公开课的教案、课件等资料都存放在教案库。每个备课组将每次的练习,测验,考试的试卷收集在一起,并将答案附在试卷后,分别归类到习题库和试题库。

7、开发校本课程 ① 校园活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与校学生会联合举办英语演讲、 “English Wednesday”、以及英语社团等课外活动,抓住外宾来参观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一些接待以及承担导游等工作,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中美夏营活动,通过各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

② 课件积累

《英语阅读新视野》作为校本教学课本,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实用的课件,争取不断开发,完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支持系统

专家引领

要成为一流的英语教研组,就必须有开放的理念,必须走出去、请进来,必须不断地学习,必须坚持专家引领,以便指导教师专业成长、学科建设及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且希望学校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比如,教研组资金等。

四、三年具体目标

2008年9月~2009年8月:

9 (1)制定并讨论英语组的三年发展规划;

(2)深入研究英语课堂观察课题,做好英语组“导师制”工作,充分发挥英语组的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扩大英语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切实抓好英语课题改革,进一步提高课题教学的有效性,继续保持高考英语学科在杭州地区的优势地位;

(4)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2009年9月~2010年8月:

(1)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学设计创新,探索余高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继续保持英语学科的优势地位; (2)通过学科论坛、专题研讨等形式,增强本学科在全市的影响力,为强势学科的形成打下扎实基础。

(3)做好课题的申报与立项工作; 2010年9月~2010年8月:

(1)立足校本教研,把教室当研究室,教师做研究者。教师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开展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撰写教学心得以及教育教学论文; (2)切实落实各项教学常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开展多种英语课外活动。 2010年9月~2011年8月:

(1)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教学模式独具风格,并加强与国内外优秀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3)把英语学科打造成为我校强势学科,实现有名师、有可以推广的成果; (2)形成英语教研组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3)课题全面结题。

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持续改进的;规划不是写在纸上好看的,而是要指导工作并在工作当中一一落实的。做了的事情未必要说,但说了的事情一定要做。英语教研组将依据初步“规划”,完善“规划”,扎实工作,争创一流教研组。

第二篇:农业补贴政策研究

摘要 为了解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促进农民生活改善、农村和农业发展,该文通过对安徽黄山地区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状况的调研和分析,针对目前农业补贴政策中存在的补贴标准低、补贴项目不够齐全、补贴政策目标不清晰等问题,提出整合政策、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拓展补贴门类、制定分类补贴政策、明确补贴政策目标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补贴政策;现状;建议;安徽黄山

中图分类号 F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0-0284-02

2004年,实施了数千年的农业税制度被农业补贴政策所取代,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10年过去了,为了解此项政策的实施情况,笔者对安徽省黄山市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 农业补贴现状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部,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全市总人口150万人,农业人口占75.2%,现在耕地面积4.74万hm2。黄山市落实的涉农补贴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2013年,黄山市政府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资金7.0亿元,净增1.4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接补贴4 142万元,良种补贴1 667万元,粮食直接补贴707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 277万元。

1.1 粮食直接补贴

2003年,以“两放开,一调整”为核心内容的粮食直补试点覆盖到安徽全省。2004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全国共有29个省份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由表1可见,黄山市的粮食直补资金由2004年的75元/hm2增涨至2013年的234.15元/hm2,增长212.2%,其中2004―2005年上涨了40%,足以见得质的飞跃。

1.2 良种补贴

良种补贴是指国家对农民选用优质农作物品种而给予的补贴,目的是支持农民积极使用优良作物种子,提高良种覆盖率。国家良种补贴在2004年由之前的大豆、小麦和玉米扩大到水稻、小麦等品种,在增加补贴种类的同时,补贴面积和金额也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增长。黄山市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水稻的补贴直接按照种植面积确定金额后,以现金方式发放。相关部门向农户推荐良种,农户自行购买。2004―2009年,早、中、晚3季水稻的补贴金额每年都保持相对稳定,其中中稻补贴最多(225元/hm2),晚稻相对较少(105元/hm2)。2010年后由于早、晚稻面积基本没有,故而只对中稻进行良种补贴,补贴金额仍然为225元/hm2。

1.3 农机具购置补贴

农机具补贴发放的主要对象是购买国家和政府推荐的农业机械的农民和相关生产经营组织,目的是促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这对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黄山市发放的农民购机补贴资金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到2012年为最高,达3 084万元,比2011年增长27.6%。2013年有所下降,为2 277万元。

1.4 农用生产资料综合直补

这一类补贴主要在农民购买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生产资料的过程中发放。发放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农资的市场价格变化,及时调整,建立动态的补贴调整机制,合理发放补贴资金,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黄山市每年的农资综合直补都有一定的变化,但总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5年开始实行农资综合直补,补贴金额从2005年的150元/hm2上升至2013年的1 060.5元/hm2,提高6倍,可见政府对该项补贴的重视和实施力度。

2 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农业补贴政策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提升产业、助民增收、利农利工的一举多得的好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2.1 补贴标准低

国家在取消农业税后,创新性地推出农业补贴政策,并不断完善结构而形成了如今以种粮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四大类补贴。各级政府也在逐年增加补贴金额,并将其作为支农政策的重中之重。但农民人均享受的补贴仍是很低,如安徽省黄山市,2013年农民人均4项补贴收入为77.9元,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 0389元)比例不足1%,而且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急剧增加,补贴对农民的增收效应甚微。低标准的补贴,在当前农民务工收入比重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实属杯水车薪,难以真正实现对农民利益的保障作用[1]。

2.2 补贴项目不够齐全

农业补贴经过10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形成了主要的四大类补贴,一度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较大作用[2]。但一些能有效促进农业发展的且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物价过度上涨和过度下跌的补贴没有运用。如在种、养殖业补贴方面,对种粮大户、生猪规模养殖、畜牧业规模养殖、渔业规模养殖等方面的补贴和补助措施少[3]。再如安徽省地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连接我国北方与南方,农业生产同时具有南北方的特色,农作物品种丰富,而西部地区更是由于资源的缺少需要更为全面的补贴。因此,应该考虑地域特色,从农业均衡发展的角度给予综合考虑[4]。

2.3 补贴的政策目标不清晰

一方面,现行“四大补贴”属于“普惠制”,很多地方是根据农户承包的耕地面积进行补贴,只要有地,不论耕种与否,或是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均享受种粮补贴,这种情况下,粮食补贴与是否种粮脱钩,并不能起到鼓励种粮的作用。另一方面 ,对于因流转而进行扩大种植面积的种粮大户来说,却拿不到补贴或很少,也就不利于激励种粮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的积极性[5-6]。

3 建议

3.1 整合政策,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整合各项惠农资金,建立国家、省、市(县)三级补贴体系,拓展农业补贴来源资金,提高补贴标准。资金是制约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落实的重要因素。要做好农业补贴工作,就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要通过财政补贴、地方筹集、银行信贷等多种方式,保证农业补贴资金及时到位。在农业补贴发放过程中,要将有限的资金进行整合,投入到能够产生最大效益、让农民群众最大程度受惠的产业的项目中,真正形成农业资金的引导功能和政策效应。

3.2 拓展补贴门类,因地制宜制定分类补贴政策

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在种粮投入比、种植作物品种、田块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制定更为全面的分类补贴政策。对于经济发达、农业基础好的地区,补贴主要用于引导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农业补贴主要侧重于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对于中西部地区,由于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弱,农民的竞争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状况,农业的脆弱性和风险性大大高于东部地区,故而需建立与农业补贴政策相配套的农业保险体系,提高农业防灾抗风险能力,保障农民利益,以支持中西部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扩大对中西部地区农业主导产业作物的补贴范围,支持农民打造特色拳头产品,增强当地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农业补贴发放过程中,还要对近几年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进行适当补贴,以平衡物价、稳定菜农的收入[7]。

3.3 明确补贴的政策目标

明确农业补贴政策的根本目标就是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中央文件对农业补贴总体政策目标进行规范和明确,保证目标的清晰性,并将目标进行具体化、细致化。只有如此,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和执行才更有方向性[8]。明确农业补贴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后,必然要改革现行粮食补贴与鼓励发展粮食生产政策目标存在偏差的问题,纠正粮食补贴在实际操作中不管种不种粮都给补贴的做法,真正体现谁种粮谁受益的原则。探索建立补贴向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的新机制,尝试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基本补贴单元来加强规模化,以解决个体农户生产难题[9]。同时,将种粮补贴按照实际的种粮面积进行发放,还能够提高粮食种植大户的积极性,让真正的从业者获得受益。在农机补贴中要加大对农机大户和合作社购机的补贴,也可以选择市场信誉好、规模大、效益好的农业合作社,奖励大型使用机械[10-11]。

3.4 完善法律法制监督体系

由政府牵头在调研农业补贴发放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业补贴的申请、发放、使用、效果等情况进行规范,避免农业补贴发放过程中的腐败现象出现,最大程度地保障农民的利益。

4 参考文献

[1] 孙峰,吕永刚.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在中西部地区的增收效应研究[J].知识经济,2012(2):79-81.

[2] 黄山市统计局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材料[Z].2014.

[3] 易泽忠.WTO框架下我国农业补贴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6:10-14.

[4] 姜少敏.中国农业补贴政策:不足及对策[J].教学与研究,2006(6):31-38.

[5] 刘鹏凌,栾敬东.安徽省农业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6(1):8-9.

[6] 李扬.试析我国农业补贴政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6):195-197.

[7] 李晓辉.完善我国农业补贴的若干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12(1):63-64.

[8] 张勇,张国梅.完善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3(2):41-43.

[9] 邓尚华.偏远山区农业补贴政策实施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12):14-16.

[10] 陈璐,李炜,林艳.我国农业补贴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4(11):15-16.

[11] 杨国强,殷秋霞,郭锦墉,等.农业补贴政策对不同资源禀赋稻农土地流转意愿影响机理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100-105.

第三篇: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1 诸城市农业生产发展研究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 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外,还面临着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

品需求和使广大农村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挑战问题,生态农业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方向。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我国生态农业在发展中形成了整体协调型、结构 调整型等10种类型,积累了大量适合于本国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例如南方“猪一沼一果”生态农

业模式、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等,促进了我国生态农

业的发展。

本文结合诸城这一具体案例,研究探讨了我国县域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总结生态农业 发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诸城生态农业发展形成了主导产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

织带动型等三种主要模式、构建宁优质粮油产业体系、高效蔬菜产业体系、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绿色畜禽产业体系、特色种植业产业体系、精深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现代农业服务业产业体系、

农业标准化产业体系、休闲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等九大生态农业产业体系。

本文重点分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和中介组织带动型这三种主要模式。对诸 城龙头企业的发展进行了综述,以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和得利斯集团为例阐述了龙头企业对诸

城生态农业的带动作用;诸城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的

重要载体,农民专业社发展与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以及农资诚信经营相结合,促进了诸城生态农

业快速发展。

本文结合诸城典型生态农业模式一五位一体大棚、立体种植栽培技术和一池三改模式等进行 了详细分析,对不同生态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结合国内国际形势,本文分析了诸城生态农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日益严 峻、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生态农业的政策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尚未建立有效生态农业

的服务体系、缺乏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撑等。

最后,本文为诸城生态农业乃至我国县域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包括加强生 态农业宣传教育、强化生态农业科技培训、优化生态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生态农业机制创新、完

善生态农业政策保障、建设生态农业标准认证等。

关键词:诸城,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五位一体大棚

第四篇: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摘要) 论述了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支撑和保障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提高等方面,阐述了农业机械化与建设现代农业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引 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现代农业是以农业机械化为物质技术基础的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是国家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物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得以有效实施和推广的关键载体,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逐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在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内涵较之传统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加拿大把现代农业定义为“农业及农产食物产业”,美国定义为“食物和纤维体系”,日本定义为“农业、食物关联产业”。加拿大农业及农产食物产业由一系列现代经济部门组成,包括初级产品生产者(农场主)、生产资料供应者以及食品加工和零售商,直到消费环节。美国食物和纤维体系划分为3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供销环节,即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产前环节主要是农用生产资料的供应,包括农机、农药、农膜、化肥、柴油、种子、饲料等投入物资的供应;产中环节包括种植业从种到收,畜牧业从育肥到出栏,林业从栽培到采伐,渔业从放养到捕捞等;农业产后环节包括农产晶的收集、运输、加工、储存和销售。日本农业、食物关联产业划分为五大产业部门:农林渔业部门、关联产业部门(食品产业、资材供应产业)、关联投资部门、饮食业和关联流通产业部门。我国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划分为3个领域来表述: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学科和领域;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从上述不同国家对现代农业的表述可以看出,现代农业突破了原有传统农业的内涵和领域,农业机械的运用贯穿于每个环节。因此,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 农业机械化与建设现代农业的关系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先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继而相继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些国家在建设现代农业道路的选择上大致可分为3类。一类是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和低价能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机械,以机器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这类国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一类是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荷兰等,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农用工业,提高化肥与农药施用水平,致力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类国家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一类是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如法国、德国等,既重视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这类国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为主要目标。综观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虽然各国在建设现代农业的道路和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有所不同,但都无一例外的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要素中影响现代农业进程的关键因素,并且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形成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业竞争力的强弱。

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的限制,机械作业实施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为农场规模扩大,农产品品质提高,形成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提供了可能。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农业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是农业机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作业都是靠机械设备来完成。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每个农业工人拥有的机械设备达1.5万美元,比制造业工人拥有的机械装备高22%。法国和德国的每个农业工人拥有的固定资本也在2 000美元以上,日本每个农业工人也拥有1500多美元的农业固定资产。这些国家的农业固定资本主要是机械装备。生产要素的选择和组合不同,反映出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进行生产的方式不同,也反映出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具有不同的水平。在农业生产中选择生产方式不变、增加劳动投入和选择改变生产方式、增加机器投入、减少劳动投入是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其结果是前者生产力提高缓慢,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缓慢,竞争力弱;后者生产力提高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加快,竞争力强。

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了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说:“在解释农业生产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差别时,土地的差别是最不重要的,物质资本的差别是相当重要的,而农民的能力的差别是最重要的。”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阐述了农民的能力和素质与现代农业的关系。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修养,才能较好地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维修及相应的农业机械化技术。2003年,我国乡村已有农机户3 054.6万户,占乡村总户数的11.5%,农机作业服务组织20多万个,乡村农机人员3 742.3万人。也就是说,我国农民中已有10%以上不是使用手工工具的传统农民,而是使用农业机械生产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根据1990?2002年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用每百个农业劳动力中文化状况表示)的历史数据,对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指数显著正相关,在此期间,农业机械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指数提高o.238 9。国际经验也能给我们提供很多例证。例如,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的美国农民,不但普遍受到12年义务教育,受高等教育的也占30%以上,而且这个比例越来越高,无论是农场主还是一般农民,都会使用农业机械,农业劳动生产率都非常高,这也是其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强的重要原因。

农业机械化过程将产生内生增长的良性循环效应,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过程,其中包含农业机械化过程。从各国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形式看,尽管各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共同点都要解决农业机械化问题。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由于农业机械化是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技术进步过程,农业机械化投入是农业生产方式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新陈代谢过程。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农业机械化投资会引致知识的积累,农业机械投入与知识积累形成一种有形投入与内生增长相结合的复合资本品,又将加快技术进步的进程,技术进步又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投资的效益,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提高竞争能力。

农业机械化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划分一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不是看它生产什么,而是看它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20世纪末,美国工程技术界把“农业机械化”评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巨大推动作用的20项工程技术之一,列第7位。这一评价基于100年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所引发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力地保障了世界农业发展和食物安全。客观地反映了农业机械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国际上通常把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效益的高低作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人提高,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农业机械化的过程,是农业生产要素中农业机械增多、农业劳动力减少的过程,也是农民收入提高,工农差距、城乡差距缩小,农工贸协调发展的过程。因此,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有密切关系。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农民收入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社会进步、产业结构和贫富状况的重要指标。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都小于8%,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在2%~5%之间,现代农业生产不仅能用很少的人力生产出保障社会需求的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保障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食物安全,还可转移出很多的农业劳动力从事

二、三产业的生产经营,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使世界经济更加繁荣,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此时,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都能达到甚至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农业和整体经济协调发展,社会需求和消费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大量转移和由农村向城镇转移成为可能,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调整优化,使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从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2003年,全国农业机械原值达到3362亿元,乡村农户平均拥有农业机械原值1300多元,占农村住户年末每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25%。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04亿kW,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31kW。拖拉机保有量达到l 494万台,其中大型拖拉机97.26万台。联合收获机36.22万台。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拖拉机数量o.77台,配套农机具1.18部;每百户拥有拖拉机数量6.1台。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3%,其中机耕水平47%,机播水平27%,机收水平19%。有12个省(市、区)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40%,其中8个超过50%。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在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中,小麦基本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播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4%和?2.8%。水稻栽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为6%和23%;玉米播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为47%和1.9%;大豆播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为47%和23.2%。棉花、甘蔗、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及牧草机械化等仍是薄弱环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必须加以解决。一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已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农业机械化投入不足,农机品种、质量、农机作业项目和农业机械化服务不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人口过多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业机械化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症结,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二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很低,与农业大国的地位及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很不相称,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适应农业参与国际竞争。

从总体上看,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依据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判断,仍处于初级阶段(即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仅相当于法国20世纪50年代,韩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迫切需要国家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其发展。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推进农业机械化”,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的支持政策,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对于鼓励和扶持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将发挥重要作用。按照国际惯例,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加快工业化发展时期,是国家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借鉴国外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经验,依照WTO农业协议给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空间,对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加快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建设步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已正式实施。围绕该法,完善配套措施和保障手段,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行业宏观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政策法规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保护力度。

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购置和使用补贴力度 从2000年开始,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折期。2002年,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福建、辽宁、山东、黑龙江、湖北、吉林、重庆、山西等14个省(市)处于或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2003年,全国人均GDP超过1 000美元,城市化水平达到40.53%,全国税收收入超过2万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进入反哺期和转折期的省(市)和地区将继续增加。因此,中央财政补贴应加大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力度,以增加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除采取政府补贴、部分出资的政策扶持外,还可通过建立基金、提供优惠贷款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业机械化,发挥政策调控功能,以调整、优化我国农业机械装备结构,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依法对农业机械作业继续执行免税政策,对标准化、规模化机械作业实行一定补贴政策,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强农机经营主体的竞争力。

实施农业机械用油优惠政策 对农用燃油实行减免税和价格补贴,是WTO成员国政府通过生产资料补贴给农民的间接性收入支持。我国应尽早实施农用燃油补贴政策,以降低农业机械作业和农业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在国家将要实施的燃油税改革中,应依法对农业用油实行免税政策。并通过部门转移支付的方式,对田间作业用油实行30%~40%的价格补贴。补贴对象以农业机械经营者为主。

加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科技的投入力度 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应依法加大对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从事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应尽快建立农业机械科技开发专项基金,组织实施重大新型农业机械产品和配套机具的开发和生产。重点解决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科研开发总体滞后,不能满足结构调整需求等问题。对市场需求大的短缺产品进行重点开发。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和示范推广,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部门、推广部门参与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 结合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选择有一定基础、区域经济明显的市(县),进行重点示范和扶持,提高农业机械装备和机械化水平。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培训等服务。通过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项目示范作用。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规定,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

加强公共服务和从业人员培训 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体系,行使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增加投入,加强培训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培训手段和设施,增强培训能力。采取多种措施,分期分批对农民机手、农业机械专业户和基层农业机械管理人员开展农业机械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并将培训费用支出列入部门财政预算。

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继续实施农业机械化“走出去”战略,加强政府间的农业机械化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加强农业机械标准化、质量监督等领域的交流,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另一方面扩大有竞争优势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输出和农业机械产品出口。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国内农业机械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扩大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鼓励国外先进农机企业到我国合资或独资办厂,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提高,加速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竞争能力和农业国际竞争力。

结 束 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现代农业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化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和农民收入提高,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症结,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为更好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财政投入力度,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依法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杨敏丽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副教授

白人朴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 敏 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

涂志强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产业发展处处长

第五篇:农业保险市场供求研究

——基于农业保险排斥性理论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供需状况,在农业保险发展过程和资源配置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得出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失衡。本文立足保险机构经营取向的层面,采用农业保险排斥性理论探讨了中国农业保险供需失衡的形成原因,得出当前保险经营机构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具有较强的排斥性,这就对对农业保险市场起到了强烈的抑制作用,从而形成了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严重的供需失衡状况。

关键词:农业保险排斥性;金融排斥;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

一、 引言

中国农业的发展随着改竿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迅速.但是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中长期的工业倾斜政策的原因.导致农业技术的发展与竿新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中国蔡体农业发展依然滞后。同时.农业自然灾害也威胁中国农业的发展.据不全统计.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中国共发生较严重灾害11 598次.频度非常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城镇化进程加速等.农业灾害造成的损失逐渐增加。为保障农民的权益.保障国家粮食生产.改善中国农业以及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农业保险政策越来越受农民和政府重视。然而中国农业保险发展与推广并不顺利.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等问题。

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失衡问题亦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对于其形成原因国内外学者也从多个视角进行了分析。代表性观点有:①中国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主要是制度缺失问题;农业保险法律的相对落后与缺失。②农业保险的制度本身可能存在缺陷.系统性风险、信息不对称和正外部性。③保险博弈过程中.农业保险下体农户、企业和政府三方利益的不均;农业保险服务的垄断性及由此产生的无效率。①农户的个人特征、心理状态等影响农业保险需求。⑤农业保险公司政策制定的差异性,实施的有偏性以及理赔过程中的困难性。⑥地理条件以及地区风险的差异性等。上述的观点从保险制度、保险供求意愿等力方面作了较有力的论证.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相关分析视角较为分散.在农村金融经营层而做出的解释不足.影响农业保险市场卞体供需因素缺乏合理的支撑和解释。基于此,本文试图运用农业保险排斥理论,从农村金融经营层面对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供需失衡原因进行归纳和解释,以期得出影响农业保险市场失衡的深层原因。

二、 农业保险排斥相关性:内涵与判定

农业保险排斥是金融排斥研究范围内的一个重要部分。金融排斥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应付金融危机和经济萧索开始注重 “价值最大化”目标,金融服务逐渐向富裕的有影响力社会群体偏移,远离那些贫穷无影响力的劣势群体,逐步撤销农村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机构,使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失,导致金融排斥。金融排斥是一个多维度动态复合概念,其本质上是社会一部分群体因得不到合适的方式而无法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过程。目前,国内对农村金融排斥的研究刚刚起步。王志军等对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金融排斥现象在中国农村普遍存在,农村地区在银行储蓄、借贷等方面存在严重排斥。田杰和陶建平通过实证分析也得出了相关结论。为缓解农村金融排斥,学者提出应发展小额信贷,构建普惠性金融体系。农业保险排斥作为金融排斥的分支,反映了社会部分群体不能通过合理的方式获取农业保险服务,这可以有效地解释社会经济中一方不能享受社会经济服务的现象。金融排斥可以根据其特征进行维度划分。对于判定是否存在金融排斥性,广大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判定标准。Kemson和Whyley 1999年将金融排斥划分为6大维度——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和自我排斥。

农业保险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不同于信贷、储蓄等金融服务,有自己的特殊性。当前农业保险仍需要政府支持,市场不完善,农户投保不积极,保险公司供给热情不高,但农业保险同样适合金融排斥相关理论。农业保险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农业保险供需不足、较其他金融产品市场发展不完善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在金融排斥上更多地表现出农户自身的排斥,并且这种农户自身排斥较其他金融产品更明显。因此,本文将通过农户自身排斥表现出农业保险自身的特殊性。可以从社会环境和市场主体方面尤其是金融经营层面对一地区金融服务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较深入有效解释金融供需失衡的成因。

三、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认识

农业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3大支柱之一,被认为是WTO所规定的绿箱政策,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业生产的有效工具。中国农业保险已有70多年的发展历史,主要 经 历 了6个 阶 段 的 发 展。 即 尝 试 阶 段(1934—1949年)、起步阶段 (1950—1956年)、发展阶段 (1980—1992年)、停办萎缩阶段 (1992—2003年)、复苏阶段 (2004—2006年)、拓展阶段(2007年至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农业保险发展迅速,1984—1992年农业保费收入由1 137万元增加到8.2亿元,年增长率达71%,但之后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市场迅速萎缩,到2001年,农业保费收入仅为3亿元,不足1992年农业保费的40%,中国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2004年随着国家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各省份进行保险险种拓展试点工作,农业保险发展取得一定成效。2004—2011年农业保费收入由2.77亿元增加到173.8亿元,年增长率为80%,同期保险险种不断增加,

2007年在全国6省份开展5种农作物试点,2009年以后,保险险种逐步拓展到养殖业、林业、渔业等层面,农业保险服务水平的提高极大地保障了农户利益,2010年农业保险共覆盖1.4亿户次,为2 100万户次受灾农户提供了受灾补偿。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农业保险取得了一些成绩,发展势头较好,但是不可否认,中国农业保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农业保费在产业保费中比重持续减少,保险覆盖率较低,农业保险市场供需不足,农户投保积极性仍然不高,投保产品种类较少,保险补 偿 较 低 等。1992年 农 业 保 费 占 产 业 保 费 的2.16%,2010年农业保费占产业保费的2%,2011年农业保费占比更是下降为1.21%,同时中国巨灾风险制度仍不完善,保险覆盖面和保险深度较低,2009年中国农业保险承保率不足保险面积的5%,近95%的种植业、养殖业缺保,2011年中国巨灾灾害保险最高覆盖面不足3%,这都远低于当前30%的世界平均水平。农户投保意愿不强烈,农业保险对农户保障力度较低,从农业保险密度来看,1992年平均每户农业保费0.96元,平均每人保费0.14元,而到2009年,平均每户农业保费为0.65元,平均每人保费仅为0.08元,呈递减趋势,农业保险市场仍然面临供需 “两难”现状。农业保险险种的单一,目前各省份的农业保险险种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上,对经济作物和副业产业投保还处于开始阶段,农业保险的宽度和深度仍然不足,农业保险最初险种超过60多个,而到了2005年农业保险险种已经不足30个。当前投保及理赔程序复杂、理赔较低也是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1998—2000年,农业自然灾害平均每年补偿为37.31亿元,这仅相当于补偿农业产值损失的2.2%,按乡村人口计算,平均人均自然灾害救济为4.4元,人均农业保险补偿为0.37元;另外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也影响农业保险的发展。

四、 从农业保险排斥性视角分析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失衡

中国农村农业保险市场供需失衡的原因较多,本文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市场存在严重的农业保险排斥,保险等金融机构在经营取向上对农户造成了较强的保险排斥性。同时,中国农业保险等农村民间金融在农村并没有取得相应的合法地位,生存困难,在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方面作用不明显,从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1.农业保险政策特殊性及产生的明显的农户自身排斥 保险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指不能通过资产组合来分散的市场风险,险种的单一性在农业保险中是其主要特殊性,这样往往带来大规模的农业灾害赔偿,保险公司损失较大,对于不同的投保人、不同投保标的或者不同区域,保险公司分散风险的能力会大打折扣;信息不对称主要指农业保险过程中,交易双方存在信息数量和质量间的差异,信息占优者 (农户)容易产生逆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提高农业保险人的经营成本;正外部性具体表现为农业保险 “消费”的正外部性与农业保险 “生产”的正外部性,正外部性导致的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不相等,进而产生供需不足。保险机构经营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农村地区产生了金融抑制,农户在保险需求过程中会产生自我排斥性。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交通不便,农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会遭遇烦琐的程序,甚至被条款限制,因此农户在遭遇自然风险时通常依靠自己或者在农村内部解决。华中农业大学农业保险排斥调研组 (2012)通过调研也验证了该结论,大量农户认为,从保险公司方便快捷购买保险的可能性比较小,地理条件限制、对保险公司不信任、程序烦琐等阻碍了农户获得农业保险服务,该比例达到近72%。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农户会主动放弃购买农业保险,进而也就把自己排斥在了保险服务之外。

2.从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地理距离上来看,农业保险网点多设于市县,乡镇地区营业网点很少或基本没有 从经济学角度看金融机构撤销或不在农村地区设立网点是理性的,因为农村地区经济较落后,金融服务需求相对较少,以及农户居住分散和交通不便,这会增加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但农村地区各金融机构的撤销,势必会影响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到2010年,中国农村地区平均每万人金融机构网点数只有1.34个,存在2 792个金融空白乡镇,农业保险机构尤为严重。当前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主要有中国人寿保险 (集团)公司、中国平安保险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等保险公司,为控制成本,保险公司很少在农村或乡镇地区设立网点,华中农业大学农业保险排斥调研组 (2012)通过对山东潍坊、安徽六安、江西九江等地农业保险调研发现,近95%的乡镇没有农业保险网点,农村距农业保险网点地理距离在10~30km,在宣传政策不到位的情况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农户购买农业保险。

3.农业保险风险评估和勘赔审核程序较复杂,阻碍了农户获得农业保险 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存在较大风险,并且在投保过程中容易出现逆选择和事后道德风险,因此在投保过程中,农业保险公司会设定严格的标准和流程,在投保标的风险评估中,会审查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情况、农业风险规避行为以及个人信用档案等,由于 “硬信息”①的缺失,保险机构调查和收集信息成本较高,从而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评估指标或标准不一样,投保标的风险估价跟农户预期会存在一定差异,这也会降低农户投保热情。另外,农业风险涉及不同区域、不同种植物和不同天气条件,对人员要求和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定损勘赔工作量极大,因此在勘赔过程中,保险公司在赔偿时间、流程以及赔偿标准等方面也经常会发生与投保人预期不一致现象。

4.保险公司为了防止道德风险,通常会附加一系列的条件,这会阻碍农户最终获得农业保险服务同等土地上不同的品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及耕作的精心程度都可能带来产品的差异,因此农户投保后会通过其行为来获得预期补偿,这会产生道德风险,中国农业保险中因道德风险造成的损失占农业灾害赔偿的20%。为防止或减少道德风险损失,保险公司通常会在条款中规定相应免赔率和免赔条款,较高的免赔率和严格的免赔条款会使部分农户排斥在农业保险外。另外,农业投保虽不如信贷等金融服务对消费者信用档案等审核严格,但是对于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和风险规避行为要求较高,在追求最大收益的前提下,保险公司人为的政策要求会排斥一部分农户。

5.在营销方面,保险公司经营取向把农村保险需求排斥在了金融服务市场之外 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和高赔率使保险公司纷纷放弃或缩小农业保险经营范围,将经营重心放在人身健康、财产保险等方面,或专心拓展农村大农户市场。20世纪末,中国仅有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还经营农业保险业务,但公司90%以上业务在财险和健康险等业务,保险险种减少至不足30个,经营目标主要在于 “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保险服务,并以农业生产大户为主”,而数据表明近60%投保者为大农户。同时,针对农村广大农户,保险公司往往采取 “一刀切”营销模式,市场缺乏合理的细分和规划。

五、 结论

本文在设定农村存在巨大农业保险需求的前提,对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利用农业保险排斥性理论剖析了农业保险供需失衡的内在原因。分析认为,保险机构经营取向和经营模式对农村保险需求会产生排斥性,导致农村农业保险市场供给和农业保险需求不一致,农村保险市场供求不平衡逐渐加剧。同时,农业保险的自身排斥导致投保热情的不高,但是高损失的情况下又需要保险的介入,存在自身的选择矛盾,同样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发展。因此,在坚定不移地推广农业保险政策的基础上,缓解农业保险市场供需障碍,需要改进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发展普惠性金融,实现包容性增长,如扩大保险机构在农村的试点工作;政府提供支持,降低农户保费比例,提高保费额度;在农业保险推广过程中,细分优化,扩大投保范围等。 参考文献

[1]习索朗措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对策分析[J]习银行家.2011 (6): 10}-106 [2]Hacllctcrhhe appropriate role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习Journal of Interductional Development .1992 (}):567-581 [3]HucthDL,Furtan W H.hhe optimal design of crop insurance, economics of agricultural crop insurance[M] [4]冯文丽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与制度供给巨J习金融研究.200 (1):125-129 [5]刘龙文军谁来拯救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M]习一七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8 [6]张惠茹优化我国农业保险组织结构的对策[J]习经济研究参考.2006 (17) ; 3031 [7]张跃华.顾海英.史清华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效用层而的一个解释及实证研究[J]数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83-92 [8]刘荣茂.马林.国外农业保险法的启示与借鉴[J]华东经济答理.2005 (3): 8-50. [9]根芳.陶建平.农业保险、自然垄断与保险补贴福利[J]中南则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 (}):7}-78 [10]Miranda Mario J, Joseph WGlauber. Systemic risk, reinsurance. and the failure of crop insurance markets.[J]

上一篇:女人好色的三大特征下一篇:农艺工技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