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问题研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智慧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农业思想认识的智慧化,农业生产过程的精细化,农业发展环境的审美化,农业生产运行的系统化,农业产品质量的优质化,农业发展资源的持续化。文章结合广西智慧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探讨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思路,对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业问题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问题研究论文 篇1:

金融支持高原特色农业问题研究

一、迪庆州基本情况介绍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总面积23870平方公里,辖中甸、德钦和维西三县,共有29个乡(镇)、184个行政村,境内地形呈纵深切割之势,高低悬殊大,地形相对高差5237米,平均海拔3380米。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域占自治州总面积的53%,较小范围内的巨大高差使得境内出现了垂直气候和立体生态环境特征。据2012年全州人口统计,全州户籍人口36.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27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83.87%。以藏族为主体的25种民族世代杂居于此,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多宗教并存,是全国十藏区中民族文化多样性最丰富的自治州。

二、迪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一)迪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可依托的资源优势

迪庆地区集雪山、冰川、峡谷、草原、大江、湖泊为一体的立体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弥足珍贵的物种基因库,是世界上地质地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动物资源。迪庆境内已知的哺乳动物有97种,常见两栖类5中,爬行类18种,鸟类170种,鱼类75种,其中属国家级重点珍稀濒危保护动物有57种。依托多样的动物资源,迪庆在传统畜牧业发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家畜品种多而且独特,拥有牦牛、犏牛、中甸马、藏香猪、藏獒等多种地方牲畜品种,还有尼西鸡、东旺鸡、维西鸡等多种家禽品种,以及高原湖泊短须裂腹鱼、中甸重唇鱼、麦穗鱼、泥鳅等地方鱼类品种。

2.植物资源。迪庆境内高等植物达5000余种,主要有乔木类322种;药用植物867种,尤以冬虫夏草、贝母、黄连、天麻、雪山一枝蒿、茯苓、秦艽、重楼最为有名;野生维生素植物248种;香料植物150种;油料植物150种,其中适合农业家种的有核桃、漆树、蓖麻、油菜等11种;观赏植物1578种;野生食用菌136种,占全国食用菌种类的1/5。目前,全州粮食播种面积达46830公顷,粮食产量达146701吨。

3.森林资源。按照森林资源的不同作用,迪庆的森林资源可划分为防护林、自然保护区林、经济林、用材林四种类型,其中:全州防护林面积为342210公顷;4个自然保护区内木材蓄积量达2109.9万立方米;用材林面积为47.5万公顷,木材蓄积量达10616万立方米。

4.草场资源。迪庆州草场资源丰富,可分为高寒草甸、灌丛草甸、林间草甸、疏林草场、沼泽草场、山地灌木草丛草场6中类型。

5.其他资源。迪庆是“三江并流”水资源最富集的地方,全州水资源总量为119.7亿立方米,可利用量达95.7亿立方米;迪庆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铜、钨、钼等金属矿产17种,非金属矿产20种,矿床和矿点达323处,2010年全州矿业总产值达66982万元;除此之外,迪庆还拥有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二)迪庆高原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状况

立足迪庆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是促进我州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迪庆州委、州政府按照“产业强州”及“一产抓特色”的总体要求,出台《中共迪庆州委 迪庆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迪发〔2013〕4号)等文件,围绕抓基础重产业、保生态促民生、强措施保稳定的工作主线,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2012年,全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有20家,实现产值13亿元,生物产业实现总产值28.3亿元,同比增长10.31%,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5.45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州农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7.5亿元增加到14.8亿元,年均增长5.4%,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1.种植业发展状况。近年来,迪庆州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加快青稞、药材、葡萄、烟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共建成青稞、葡萄、药材、核桃等特色农业基地140万亩,并围绕“一酒、两油、三品”建设,积极开发以香格里拉·藏秘、杰素·单珍青稞啤酒厂和藏香醇为主的一批中高档葡萄酒、青稞酒品牌系列产品,以及以核桃油、高原菜籽油精深加工为主的康邦美味、舒达等食用油系列产品,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青稞加工产业为例,目前全州青稞产品加工企业年消耗青稞原料6000吨左右,实现加工产值3亿元,随着境内青稞资源公司、杰素·单珍青稞啤酒厂、塔其酒厂和聚龙湖酒厂的改扩建,青稞产业的发展将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此外,迪庆州已累计认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37个,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1个,特色农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迪庆州高原特色种植业发展情况表

2.养殖业发展状况。迪庆州依托丰富的森林及草场资源,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为目标,积极推进特色养殖业发展。目前,全州50头以上的规模牛养殖场有264个,2013年上半年,牛存栏数达28万头,出栏1.45万头,实现产值9000万元左右,其中:牦牛存栏7.27万头,出栏3582头,约实现产值2150万元。同时,迪庆州抓住国家对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扶持的机遇,大力发展生猪(藏香猪)规模化养殖,全州规模在200头以上的生猪(藏香猪)养殖场达225个,2013年上半年生猪存栏数达46.95万头,出栏13.99万头,约实现产值2.5亿元,其中:藏香猪存栏数达8万头,出栏5000头,由于藏香猪养殖业起步晚、发展慢,出栏率和商品率不高,养殖科学化水平需进一步提升。此外,迪庆州境内还有蜜蜂、藏系羊、尼西鸡、藏鸡等多种特色养殖种类,但组织化程度低,大多为散户养殖,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3.其他产业发展状况。2012年,迪庆州境内从事野生菌类加工的企业有8家,从业人员642人,以松茸为主的野生菌加工达到300吨,实现总产值24239万元,利润总额达3662万元。同时,为确保藏区粮食安全,2013年全州还建设优质米基地4.5万亩、马铃薯基地8万亩、优质玉米基地26万亩、优质油菜基地3.5万亩,切实提高了全州粮食生产水平。

(三)金融支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状况

1.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情况。迪庆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认识和把握我州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以服务“三农”为导向,不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截止2012年末,全州涉农贷款余额为922342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2.58%)较年初增加140924万元,同比增长18.03%,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1.99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为58323.89万元,同比增长34.1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为499105.04万元,同比增长1.36%;农村企业贷款余额为639335.64万元,同比增长4.03%,农户贷款余额为151056.94万元,同比增长26.23%。

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为农户生产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信贷特色业务,扶持农户进行青稞、油菜、核桃、葡萄等经济作物种植以及牦牛、黑山羊、尼西土鸡、藏香猪等畜禽养殖,并通过发放惠农卡贷款,真正做到信贷资金的“随用随贷”,极大的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以德钦县农村信用社为例:截止2013年6月末,共投放3620万元于葡萄及核桃种植,较去年同期增长120%;投放4662万元于生猪、牦牛及土鸡等特色养殖,较去年同期增长112%,生猪及牦牛养殖最大单户贷款分别达150万元和60万元,有效地为农户解决了短期内资金周转难的问题。同时,金融机构还积极与林业部门配合,选定信用记录较好的三个自然村进行林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推行林权抵押小额循环贷款和农户联保林权抵押贷款,截止2012年末,全州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74笔,贷款余额为2.32亿元,较好地支持了农村林产业的发展,使977户农户和2家农业企业受益。

另一方面,为支持特色生态农业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各金融机构还通过抵押贷款、保证贷款等方式扶持了香格里拉藏秘、香格里拉县九仙峰药材种植公司、香格里拉青稞资源开发公司等40户涉农企业发展壮大,共发放贷款38875.33万元,主要用于扶持滇重楼、玛咖、秦艽等中药材种植和野生菌类、农副产品的加工,以及牦牛、藏香猪、藏系羊等养殖基地的建设。以金融支持香格里拉县九仙峰药材种植公司为例:截止2012年末,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分别发放贷款560万元和1170万元,支持九仙峰拇指坝“重楼种苗培育+藏系羊”种养殖配套基地建设,基地占地面积2549亩,目前正处于野生重楼驯化种苗培育阶段,且已建成可容纳5000头羊的羊舍,全部投产后,预计产值可达12亿元。

另外,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支持,不仅增强了全州农业产业化水平,还提升了农业企业的科技应用水平,扶持了一批以干酪素、冻干松茸和梅里冰酒为代表的农产品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2.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情况。依据云南省财政厅、农业厅、林业厅《关于印发2012~2015年度农业保险(种植业、养殖业)项目2012年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云财金[2012]80号)的相关要求,人行迪庆中支积极鼓励和推动人保财险迪庆州分公司开展针对青稞、藏系羊及牦牛等特色农业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和理赔服务工作,截止2012年末,共收取保费收入2341.33万元,其中:牦牛投保数量为6.76万头,保费收入1623.19万元;藏系羊投保22.63万只,保费收入543.1万元;青稞9.32万亩,保费收入212.53万元。全年赔付621.47万元,受益农牧户达6094户,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

3.其他政策扶持情况。为加快迪庆州特色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截止2012年末,已安排财政扶持资金12931万元,支持了32户企业发展。同时,州科技局、林科所及农牧局等也积极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扶持,例如:香格里拉县洛吉乡绿生合作社,共种植核桃6400亩,截至目前,已获得财政扶持120万元、林科所核桃种苗扶持、农科所连续四年的核桃种植配方肥料扶持,以及农科所和林科所共同提供的技术扶持,共举办5期技术培训班。

三、迪庆金融支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金融需求方面,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自身存在局限性

近年来,在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下,迪庆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连片可用耕地少等因素制约,农业产业“小而杂、散且弱”的情况依然突出,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滞后、产业链短,长期处于“单产不高、价格不好、效益不佳”的情况,抑制了农业产业发展壮大,也阻塞了金融扶持“三农”发展之路。

1.生态环境立体性阻碍了农业规模化发展。迪庆州境内山高谷深,突出的立体性气候使得人口居住分散,全州50户以上的自然村有219个,仅占自然村总数的11%,农业也相应的呈梯状分布,产业难以统一规划和规模化布局,且受地形地貌及交通条件限制,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和机械化程度低,加之生产与市场相距甚远,运输成本高,农牧业难以发挥聚合效应,产业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

2.传统观念阻碍了农产品专业化发展。迪庆州境内多为山区,信息闭塞,农民“小而全”的小农经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公司+基地+农户”等农产品产业化、专业化生产模式缺乏认知,且“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扩大经营规模的自主意识,农业生产多采用传统的“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适应市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下,阻碍了农产品专业化发展道路。

例如:香格里拉县洛吉乡绿生合作社采用“基地+农户”发展核桃种植产业,然而,农民对专业化发展认识不足和基地缺少辐射力,共同导致了洛吉乡核桃产业专业化生产发展道路崎岖波折。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农户对于专业化种植核桃仍持观望态度,在核桃树间继续种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影响了核桃树木正常生长,造成农业生产“重点不明、特色不特、优势难优”的现象;另一方面,该基地采取种养殖结合,以短(野猪养殖)养长(核桃种植)的发展模式,但基地建设不成熟、不稳定,缺少特色,专业化程度低,且基地与农户未从根本上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3.农村“三权三证”工作滞后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国家积极鼓励农村房屋、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等的确权工作,以及农村土地的经营权流转,以加快农村地区产业化发展。然而迪庆州农村产权改革工作滞后,尚未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信息平台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机构,且全州林权均山到户率较低,林农林权流转和交易意识淡薄,致使农村大量资源闲置无法盘活,也无法变现融资,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例如:人行迪庆中支在对绿生合作社和九仙峰中药材公司种植基地实地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目前,绿生合作社与农户间的土地流转协议已规范,但林权证却尚未办妥,无法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另外,九仙峰中药材公司名下的拇指坝重楼种植基地,集体土地证也已办至公司名下,但由于缺乏土地流转平台,也无法当作抵押物获取贷款。可见,农村产权的不明晰和土地流转工作的滞后,极大地制约了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阻碍了全州农业产业化发展。

4.精深加工企业的缺乏阻碍了农业集约化发展。迪庆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龙头企业“散小弱”,生产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农业产业链条短,缺乏精深加工,导致全州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难以实现集约化发展。一方面,州内药材、青稞等种植业和牦牛、藏香猪等养殖业均停留在低端环节,农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高原优质、原生态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现实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呈现出大资源和小产业的强烈反差;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加工企业,未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农产品大多以原材料的形式输出,农业发展陷入“税源外流——地方财政困难——农业发展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弱——农业加工企业发展难——精深加工企业缺乏——税源外流”的恶性循环中。

例如:德钦雁门茨中及阿东村以葡萄种植为主,但由于缺乏加工企业,当地农户基本选择“自发种植+小作坊酿酒”的生产模式,然而,小作坊生产的葡萄酒,大肠杆菌等细菌含量超标,且规模小又各自为阵,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产业集约化经营。

(二)金融供给方面,金融支持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瓶颈

1.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单一。截止2012年末,迪庆州共有15个县级金融机构,73个银行业金融服务网点,其中县城服务网点数为35个,占比高达47.95%,金融机构网点布局重城镇、轻农村。全州共有银行业从业人员865人,保险业从业人员550人,人均金融服务人员为0.0039人,其中:人均银行业金融服务人员约为0.0024(即:每一名银行业从业人员,需要为大约417个人提供金融服务)。全州自助机具布放数为1356台,人均拥有量仅为0.0038台。可见,迪庆州境内尤其是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且仅有农村信用社在乡镇一级设立服务网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单一,信用社独木难支,较难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需求。

2.农村信用环境较差,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成本高。一方面,迪庆州境内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村信用环境较差,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条件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农户对信贷业务知识了解不够,不能按时偿还贷款,贷款到期后需多次催收,增加了信用社信贷管理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农户信贷资金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金融机构为弥补较高的信贷管理成本,对农户放贷普遍利率偏高、金额偏小、期限偏短,这与农业产业扩大化经营的金融需求不相匹配,制约了农户的生产发展。

3.农业抗风险能力弱,金融机构存在放贷顾虑。一方面,迪庆州农业弱质性突出,农产品附加值低,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抵御风险能力弱,出于信贷资金安全性考虑,金融机构倾向于将信贷资金投向较为稳定的产业,如左图所示,全州电力、矿产、旅游及生物四大支柱产业中,包含农业生产在内的生物产业发展最慢,金融支持力度也最弱;另一方面,迪庆州农业缺乏稳定的产业链,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不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具备金融部门发放贷款所需的担保、抵押条件,致使金融机构普遍对支持农业企业发展的观念不强,信心不足,存在“惜”贷、“怕”贷顾虑。

4.农村金融配套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农业企业贷款担保体系不健全。迪庆州中小企业服务担保体系建设尚处于成长阶段,已成立的担保机构少、担保基金小、担保能力弱,且担保公司门槛高,农业企业大多达不到担保条件,极大地增加了农业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缺乏中小企业贷款保险业务。农业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迪庆州辖内保险机构又未对其提供贷款保险业务,使金融机构在对农业企业的贷款发放上必须慎之又慎,放贷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贷支农资金的投放。

5.农村金融创新不足,金融资源与农村现有资源错位。一方面,县域金融机构真正贴近市场,最了解“三农”信贷需求,但受权限制约,没有能力因地制宜开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农村金融市场原创性不足;另一方面,农村产业化发展使得对农业信贷资金的需求逐步扩大,超出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范围,但迪庆辖内农村“三权三证”工作滞后,金融机构相应地也缺乏围绕农村“三权三证”的多渠道抵押融资机制,造成农村资源大量闲置而金融资源普遍外流的现状。

6.特色农业保险成本高,农业保险难以大范围推广。农业的弱质性及农民的弱势性,注定农户难以利用集体力量进行风险管理,随着信贷支持“三农”力度加大,农村金融风险开始向银行业金融机构集聚,这就需要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然而,一方面,由于迪庆藏区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增长迟缓,收支差距较大,造成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州、县一级财政补贴较难落实;另一方面,藏区农户收入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加之农民保险意识薄弱,大多不愿支付自担部分的保险费用,据了解,2012年全州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农户应缴保费为299.15万元,但仅收讫68.93万元,农户保费缴纳率仅为23.04%。财政扶持力度弱,农民保险意识淡薄,导致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成本高、风险大、盈利能力弱,各家保险公司开展特色农业保险的激励不足,政策性农业保险难以大范围推广。

四、金融支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服务特色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是加强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立覆盖全州各乡镇的农村惠农支付体系。为缓解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边缘化现状,增强金融支农力度,需加强迪庆州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一创两建”工作,在农村地区加强银行卡等新型金融服务工具的宣传,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及自助机具布放数,推广惠农支付服务业务,搭建了一条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

二是促进金融支农体系多元化发展,彻底改变农村信用社独木支三农的尴尬局面。一方面,进一步健全迪庆州境内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服务功能,使其成为资金回流农村的流转枢纽,在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开发、农业机械化普及等商业性金融服务薄弱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改革农业银行运行机制,将农行定位于服务农业的商业银行,授予其县级分支机构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同时,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市场限制,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积极培育发展竞争性、多样性和有效率的农村金融组织,以此促进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二)改善农村信用环境,降低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成本

一是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结合“一创两建”工作中“信用乡镇”、“信用村”评定工作,通过广泛的征信知识宣传教育,加大对从事特色农业生产的农户的信用培育力度,强化农户还贷意识,提高其信用意识和信用状况,降低农户信贷资金的信用风险,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农户信贷管理成本。

二是建立特色农业产业信用体系。完善金融机构现有的信用评级制度,并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间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逐步探索建立适合迪庆藏区特色产业企业特点的分类评级制度,统一企业信用评级标准,以便客观地评价企业的信贷风险,合理确定信用等级,减少企业评估环节,降低金融机构发放农业企业信贷资金的运作成本,实现金融机构与特色农业企业双赢。

(三)培育和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强金融机构信贷支农信心

一是建议政府积极落实藏区优惠政策,优先引进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搭建工业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平台,从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做大做优农业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消除金融机构“怕”贷顾虑,防止税源外流,实现企业、财政、农户、金融机构多方共赢。

二是夯实特色农业种养殖基地建设,吸引信贷资金投向农业实体经济。按照特色优势种养殖业向最适宜区域集中,加强农业组织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强化特色农业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基地管理水平,在增强基地辐射力的基础上,引导基地与农民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协作”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农民发展集约化农业生产的自主性融资需求,并切实提高农民偿贷能力,降低农户信贷资金风险。

(四)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配套机制,为金融支农搭建稳固平台

尽快建立健全社会融资担保体系。建议通过财税优惠政策扶持现有担保公司发展,通过给予财政补贴适当调低融资担保公司担保条件,降低农业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可建立特色农业经济融资担保基金,基金由政府和金融机构发起,吸收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入股,入股企业可享受数倍于入股额度的信用贷款,或者采取多户联保的方式共同承担贷款联保责任,切实解决特色产业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为金融机构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搭建稳固平台。

(五)加强农村金融创新,拓宽金融支农渠道

一是建议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林权、房屋确权工作,搭建农村土地、林权流转服务机构和信息平台,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使其能够变现融资,降低农村资源与金融资源的错配率,吸引金融资源投向三农,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健全贷款抵押担保机制,适当扩大贷款抵押担保品范围。针对农户缺乏合格的贷款抵押担保品等现实问题,围绕农民的切实需求,探索研发结合当地实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及农产品抵押等围绕农村“三权三证”的新型抵押方式,有步骤地将产权清晰、风险可控的动产和不动产试点用于贷款抵押担保,为农民提供更加实际、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

(六)完善农村保障体系,建立地方保险公司承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一是建议适当提高中央和省一级的政策性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降低州县补贴及农民自担部分;二是建议对商业性保险公司办理的农业保险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保险提供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鼓励和支持商业性保险公司扩大农业保险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保险规模;三是建议迪庆州政府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风险分散补偿机制,由财政出资建立农业保险保费补偿专项基金,充分发挥保险和财政的经济补偿作用;四是建议通过积极宣传特色农业保险服务,让农业保险服务走近老百姓,让老百姓知晓,提高老百姓自愿参保的主观能动性。

课题组组长:李昆云

课题组成员:蒲丽敏 李永红 郭怀亮 木晓琳 张江龙

金娇娇

执 笔:郭怀亮 木晓琳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迪庆中心支行课题组

农业问题研究论文 篇2:

发展智慧农业问题研究

摘 要:智慧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农业思想认识的智慧化,农业生产过程的精细化,农业发展环境的审美化,农业生产运行的系统化,农业产品质量的优质化,农业发展资源的持续化。文章结合广西智慧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探讨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思路,对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智慧农业;发展;广西

智慧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世界各国都力图从智慧农业理念出发,构建一种农业科技与人类健康相互关照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本文结合广西智慧农业发展的经验,探讨智慧农业发展的思路,这对实现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智慧农业的兴起及特征

(一)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从某种意义上,农业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产业之一。在原始社会,人们偶然发现掉在土地上的植物颗粒可以发芽,长成新植物。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人类终于获得关于植物耕种的季节、气候、水土、种子等相关问题的认识,形成原始农业。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原始农业发展为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人们主要依靠经验来判断农时,依靠简陋的手工工具来耕种,主要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为单元从事生产,整个种植过程主要是靠自然恩赐,如靠下雨解决浇水问题,靠人和畜的粪便解决施肥问题,靠植物自身的抵抗力来抵抗病虫害,靠人的感觉来选择农作物的种子,等等。这个阶段的农业是很脆弱的,农作物产量很低,人们靠天吃饭,一旦遇到自然灾害,便会大面积饿死人。如何发展农业,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的现代化带来农业的现代化。大面积的改良土壤,化肥的发明和应用,除草剂和杀虫剂的大面积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然而,现代农业机械、单线的思维方式,在将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科技产品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同时,片面追求农产品的产量和商业利益,忽略了环境保护和人类自身安全需要的价值趋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过量的农药、化肥带来了环境的污染,所生产的农产品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美国科学家卡奈尔就说过:“日常供应的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已大不如以前,食物虽保持了原来的外形,但受大量生产的影响,品质已经变化。化学肥料只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却无法补充土壤中枯竭的‘全部元素’,因此影响到了食物的营养价值。”[1]大量研究表明,现代疾病与人们的饮食有很大关系。大量农药、化肥用于农田,导致土壤品质的退化,化学成分的流失,生态环境的污染,这些都对人类的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

在我国,由于受当前农业科技水平的限制,农民的科技意识淡薄,对农作物生长条件、土壤结构、害虫防治等方面缺乏科学的分析,盲目使用农药化肥的现象十分普遍。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农药使用国,特别是生长期短的蔬菜、瓜果类食品,由于虫害多,超量施药,农药残留超标现象日渐加重[2]。解决农药的过量使用、盲目乱用,合理控制农药对农产品的影响,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人类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反思,推动农业发展进入第三个阶段,这就是智慧农业的阶段。智慧农业实质上是适应新信息技术革命、新型智能化革命和关注人类身体健康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智慧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既广泛应用现代科技管理和科技方法,又要考虑到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和人类的身心健康[3]。

(二)智慧农业的主要特征

第一,农业思想认识的智慧化,主要指农业思考方式的转变。发展智慧农业必须坚持自然规律和人类价值诉求的有效结合,体现科学原则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超越在现代农业发展阶段人们因过分追求眼前物质利益而忽视人类伦理关怀的价值倾向。智慧化的农业改变了过去机械的、片面的、静止的思维认识倾向,注重从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最终实现规律性和目的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物质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

第二,农业生产过程的精细化,主要指农业生产技术的智能化。精细化是智慧农业发展的核心,农业的精细化离不开现代农业的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智慧农业通过农业生产的高度智能化,管理的科学化,控制的自动化,实现对农业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实现农业整体发展的目标。

第三,农业发展环境的审美化,主要指农业发展外在形式的转变。创造愉悦审美的农业环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以优美愉悦的自然环境和健康舒适的人文环境为目标,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人性化、自觉化的现实关怀。智慧农业的发展,不仅遵循着自然本身发展的规律,而且协调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不是破坏自然本身的内在平衡,而是使自然环境更美,让人类生活更舒心。

第四,农业生产运行的系统化,主要指农业发展对象的转变。智慧农业把农作物生产、自然环境与人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深入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保证土壤肥力的同时提高农业的总体效益,最终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从整个系统来看,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统一,作为自然再生产,农业生产离不开它周围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自然环境影响因素,不能超过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作为经济再生产,农业生产必须要有一定的劳动者参与其中,必须依靠社会生活中人的智力和体力才能持续,同时农业生产也必须满足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为人类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舒适的环境,只有这样,整个农业生产活动才能得以持续。所以农业是由农业生物、自然环境和人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这体现了农业生产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第五,农业产品质量的优质化,主要指农业发展内容的转变。智慧农业强调生产健康、安全、生态化的农业产品,还要保证土地的永续利用和人类的幸福。发展智慧农业,不仅要维持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重要的是保证人类的身心健康。优质化的农产品要求在农业生产源头上保证产品的无污染,在农业生产领域,加强对健康环境、健康技术和健康食品的监督和管理,从而生产出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从根本上维护人类生命安全。这体现了农业生产过程与产品质量的统一。

第六,农业发展资源的持续化,这是农业发展过程的转变。智慧农业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农业,它不仅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而且不能损害后代和满足他们需要的那种能力,在保证土地肥力的同时,还要保护生态资源的总体平衡。智慧农业倡导多元化的农耕方式和种植方式,吸取传统有机农耕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土地有效的轮作复种、间作套种的用地制度和生物养地的耕作经验,充分利用家畜和微生物等生物养分分解为土地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充分发挥沼泽和湿地净化功能。多元化的农业发展模式促进了农业的持续发展。这体现了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和谐的统一。

二、发展智慧农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0世纪80年代初智慧农业在美国兴起。由于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作物栽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技术成为早期智慧农业发展的萌芽。到了90年代,卫星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广泛普及,农业生产获得极大的发展。到了21世纪,智慧农业发展形成规模,增强了农业生产能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农业成为持续高效产业。智慧农业不仅是一场技术信息革命,而且还是农业发展理念的重大变革。它利用现代智能技术,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实现对农业生产和农业产品的控制,从而达到更加智慧的目的。中国发展智慧农业起点比较晚,缺少对智慧农业发展理念和发展形态应有的重视。在实践层面上,又面临着思想观念和现实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一)农民整体文化知识水平不高

智慧农业发展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科研人员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没有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推广与应用,没有现代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智慧农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文化水平比较低,科学素养不高,农民受到的科学知识培训比较少,在广大落后农村地区,农民仍然停留在小农意识中,过分依赖农业生产经验,忽视农业生产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瓶颈。

(二)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

农业生产规模化是智慧农业得以推广的前提,也是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应用与推广的重要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规模生产在农产品价格和成本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农户无力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更新市场信息,无法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农业生产被压在商品价值链的低端。这种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模式严重影响了智慧农业的发展。

(三)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较低

现代信息化技术是智慧农业发展的技术前提。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也决定了智慧农业发展的水平。计算机是信息化推广和普及的重要载体,为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提供了重要平台,也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我国广大的农村,信息化程度比较低,计算机的普及率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实现完全的农业信息化还存在不少的困难。

(四)农业发展的综合化机械水平有待提高

农业发展的机械化是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到2010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将突破50%,标志着我国农业从依赖人畜力为主向依赖机械化为主的历史转变,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农业发展综合机械化水平仍然面临困难。由于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经济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农业机械化结构不合理;农业机械化面临的自然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三、发展智慧农业的主要对策

智慧农业的发展涉及到农业发展理念、农业发展目标、农产品质量、农业技术信息以及农业技术人才等诸多方面,要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从广西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中,可以总结出智慧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向和相应对策。

(一)转变农业发展理念

智慧农业发展强调从过去单纯重视农业产品健康环保转变到以人为本的根本关注。智慧农业关注的中心目标不仅保证农产品的绿色环保,更重要强调农业发展首先要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心情愉悦,把人从过去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中真正地解放出来。未来农业生产从“自然式”的发展转变到“设施式”的农业发展,在农业专家的设计下,农场式的生产改造为农业公园,集农业种植、绿化环境和观光旅游等融为一体。这种环境下,农业生产不仅仅单纯是一种生产活动,也是一种休闲娱乐和强身健体的运动。智慧农业生产不再完全依靠化肥、农药等现代的科技手段来提高农产品的效益,而是考虑到人类的生命安全,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过程,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减轻人类体力劳动强度,通过生态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智慧,创造高质、健康、高效的农业产品,从而使人们真正地享受到农业生产带来的成果。例如,广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多方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让农业示范园成为农业良种良法的展示平台,农民当起农业观光导游,农产品生产基地成为城里人的“自选超市”,实现了市民高高兴兴游乐、农民轻轻松松增收。其主要做法是:坚持以农促农,打造精品线路;突出绿色生态,树立旅游形象;创新主题活动,营造热烈氛围。现在,广西农业休闲游已经初步建立起绿色、生态、健康的旅游形象,各类节庆及主题活动的举办,使农业生态游好戏连台,精彩不断,亮点纷呈。

(二)重视农业发展目标设计

智慧农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整体上对农业发展进行设计和规划。从农业发展的目标方面,可以把未来农业分为两个阶段,以提供健康生态绿色产品的发展阶段和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阶段。在中国农业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各地农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存在差异,农业发展的模式也存在不同。在发展目标层面上,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成果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由于目前条件的限制,可以先发展初级信息技术,建立初级智慧农业,鼓励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发挥智慧农业示范区的模范和引领作用,寻求在点上突破,从而实现以点带面的带动发展。在政府层面,通过对农业政策的谋划、农业人才的培养等,形成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农业发展格局。在实践层面,还要通过政府政策引导、知识宣传、项目评估等方式和手段,及时把握智慧农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举办智慧农业发展经验交流会、高层次专家座谈会等形式来提高智慧农业建设的思想认识。广西积极实施智慧农业发展目标设计,提出“南北农业大合作”,把加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作为发展智慧农业的重要举措。特别是2009年以来,开展南北农业合作活动,以“南北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主题,积极有效进行对接交流、招商引资、深化服务,初步形成了农业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格局。

(三)加强农业生产质量控制

智慧农业必须考虑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通过量化的手段实现对农作物质量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把握,用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过程管理,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和不合理使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农产品的总量。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广西扎实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三品”质量认证体系、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和监管队伍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四)加大农业信息技术支持

农业信息化技术是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随着第三次信息革命的到来,智能化自动控制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普及,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也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政府相关部门要重视农业生产技术资金和物质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更新农业生产的技术设备,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还要重视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特别是重视对农业的测土栽培技术的应用,重视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推广,加大对农作物监督管理技术宣传,真正地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在信息农业方面,广西于2002年全面启动信息农业建设,开启了信息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建设的新阶段。目前,已建成广西农业信息网、广西农产品产销信息网等15个龙头网站,同时还建成了由20多个自治区级涉农专业网站、100多个市县农业信息网、700多个乡镇村信息站、6000多名农村信息员队伍构成的信息服务网络。“12316三农热线”已经覆盖全广西,农业信息服务在广大农村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重视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智慧农业必须充分重视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未来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应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生态意识,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能把握市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复合型人才。要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鼓励更多青年科技知识分子投身于农业发展。“十一五”以来,广西实施“千万农民大培训”活动,以此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的重要手段;通过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百万农民党员实用技术大培训、农民科技书屋建设、百万农民科技口袋丛书赠书行动等项目,组织工作队员深入农村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农民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活动,培养了大批新型农民,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农民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智慧农业的发展;农民职业技能显著提升,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大批智慧农民的培养,为智慧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国农业发展已从传统农业进入到现代农业,对自然环境认识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也在深化。面对当前农业发展的困境和难题,如何从更高的视角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思路,关系到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导向。我们必须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合理内核,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精神,依据当今人类普遍倡导的伦理价值,对未来农业发展进行认真的思考。未来的农业如何发展不仅关系到未来农业发展的前景,也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前途命运。

参考文献:

[1]余永跃.中部地区发展永续农业的研究[J].中州学刊,2008(11):71.

[2]艾才琴.农药残留即使2%也很可怕[N].沈阳日报.2011-06-12.

[3]徐 丹.“智慧农业”路在何方[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2):96.

责任编辑 莫仲宁

作者:阮青 邓文钱

农业问题研究论文 篇3:

中国现代农业问题研究进展

摘要:基于国内相关文献和中国实际的思考,笔者重新界定了现代农业的内涵,提出应从多个视角认识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对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不仅要进行全国层面的宏观分析,还要进行区域层面的微观分析;学习和借鉴国外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和区域实际,走有中国特色和区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创新发展理念、强化政府作用、加强微观政策措施的专项研究。

关键词:现代农业;研究进展;发展模式;发展思路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是继十六大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后,又一次从更高的高度进行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更是用整个第四部分来阐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此,研究现代农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十六大以来,现代农业问题逐渐成为国内理论界、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现将国内关于中国现代农业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以期推动该问题研究的深入。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理解和把握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国内文献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基础性作用,即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重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和WTO规则,建立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工业装备、推行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农业综合体系(卢良恕,2004)。

2 强调现代农业的全球性和先进性,认为它是全球化格局中的农业,是现代世界范围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是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张晓山,2007),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力和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

3 强调现代农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组织特征,即是按照现代产业的理念,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现代产业组织为纽带的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周应恒等,2007)。

4 强调现代农业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认为其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是保护生态平衡的绿色产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张文杰,2007)。

上述观点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点出了现代农业的一些基本特征,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现代农业建设涉及农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和领域,国内相关学者囿于不同的学术背景或研究视角,往往重点强调现代农业某一方面的特性而忽略其他特点,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并不等于盲目追求新技术,不等于滥用诸如转基因之类的新技术。同时,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农业的一些做法,如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和复种、农牧结合等,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国内文献和中国的实际,本文认为,现代农业是指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优势和精华的基础;上,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强调科学化管理、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发展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包括基础设施、科技水平、生产手段、产业组织、经营管理方式、社会服务、发展理念、主体素质以及政府的政策管理水平等。

二、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对于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农业,国内学者的研究颇多。现将代表性的观点归纳如下。

李炳坤(2008)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工作的客观要求;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又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既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途径,又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条件。

张文杰(2007)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认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建设我国农村产业的重要支撑,是造就高素质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粮食发展和农民增收目标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柯炳生(2007)则认为,建设现代农业,绝不仅仅是农业部门本身、农村内部和农民自己的事情,而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三农”问题中,如果把农民问题看作是微观尺度,把农村问题看作是宏观尺度,那么农业问题就是中观尺度,是联系微观和宏观的纽带,因此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考虑农业自身发展的意义(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等),还必须与农民的增收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相结合。同时,基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现实,必须从城乡统筹、城乡联动的视角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基于产业关联和产业互动的视角,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与工业化、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联系;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必须把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三、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

正是基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十六大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的政策和规定。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在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提高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现实的农业发展水平仍比较低,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

周琳琅(2007)认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科技文化吸纳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资源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在恶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然薄弱,成果推广应用缓慢。柯炳生(2007)同样强调了农业科技进步的速度不能够满足需要和农民素质较低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农户规模狭小、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负面作用。

李成贵(2007)把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市场风险有增无减、面临全球化的挑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恶化视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孙瑞玲(2008)则认为,资源和环境问题、现行土地制度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矛盾、城乡矛盾、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矛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是制约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瓶颈。

综上所述,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资源环境矛盾、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不足、制度制约、农民素质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等多个方面。国内文献基本都是基于全国视角的整体性、宏观性分析,但国内相关区域由于自然条件、资源察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有较大差异。因而,在宏观和共性分析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微观区域视角的深入分析,当然最后的落脚点是基于全国形势、立足区域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可行措施来应对和解决。

四、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主要有三种(项仁学,2008):一是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适用于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荷兰、以色列等;二是规模型、机械化、高技术模式,适用于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三是土地、劳动力适中的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典型同家是法国、德国、英国等。相比对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介绍,国内学者则更多地关注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一些。

1 中国不具备复制美国农业的现实条件,必须依据国情、国力、农情、农力,走自然资源节约、劳动和技术集约经营、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高就业低成本的技术路线(郎秀云,2008)。

2 中国在借鉴国外经验时必须考虑历史现实条件来制定相关农业政策,实施制度建设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农业科研体系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蒋和平等,2008)。

3 中国应学习和借鉴欧盟发展现代农业的五点经验,即注重调整传统农业生产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应用信息技术、搞好社会化服务和加强对农业的补贴和保护(靳贞来,2003)。

4 基于中国国情,应采取以生物化学技术为主、机械技术为辅的农业技术方向,注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重视农地产权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的创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发展思路上要摈弃把农业发展与国家工业化分割的惯性思维,必须把现代农业建设纳入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之中,实施有利于农业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战略(柳建平等,2007)。

总之,世界范围内各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各具特色、各不相同,这主要由其地形地貌特征、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传统习俗等因素决定。对于国外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主要做法,我们不能生搬硬套、盲目跟随,但可以结合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学习其有益经验。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的经济基础、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等差别很大且发展极不平衡,不可能也不应该有统一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因此,中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相互借鉴,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和区域特色的发展道路。比如,就大的区域而言,东北、内蒙古和河套地区,可立足其资源优势,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农业;东部发达农区和大城市的郊区,可以利用其区位、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效益农业;中部农产品主产区,人多地少。可发挥其粮食生产的传统优势,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西部地区则要发挥其气候地质类型独特、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和草场面积广阔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和草食畜牧业。

五、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这里主要从理念创新、政府作用和政策措施三个方面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一)理念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首先突破传统“就农业论农业”的思维定势,创新发展理念。

1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和发展农业,就是要运用效益至上的理念发展效益农业;运用现代营销理念发展市场农业;运用科技兴农理念发展科技农业;运用社会分工与协作理念发展组织农业;运用标准化的理念发展标准农业;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生态农业;运用流程再造的理念发展精准农业;运用资本运营理念发展资本农业(李小建等,2009)。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必须树立和运用五大现代理念,即大资源理念,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农业理念,挖掘农业的内涵,拓展农业的外延;大食物的理念,广辟食物来源,逐步提高绿色食物、有机食物的比重;大市场理念,充分利用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大生态理念,发展循环农业、集约农业,不断改善外部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李炳坤,2008)。

3 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运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要运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明确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质是又好又快发展;二是要运用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经营农业,积极探索和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三是要运用产业化的理念,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施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四要运用市场化的理念,以市场观念指导农业,以市场导向发展农业,以市场需要拓宽农业(李文等,2008)。

(二)政府作用

基于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公益性产业的性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既要重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叉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西方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也证明,必须强化政府对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作用。

陶武先(2004)认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政府作用主要表现在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体制创新、加强支持保护、构建服务体系、注重引导示范等五个方面。柯炳生(2007)则强调,政府职能的关键是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的各项投入,大力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全面提高政府的公益服务水平,加强农业支持和农业补贴力度。张红宇(2007)则提出,政府作用应从更多地强调管理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主要从规划引导、试点示范、政策扶持、产业服务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总之,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艰巨任务,既需要激发农民和相关组织等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需要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管理和公共

服务职能,以创造有利于农业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空间。在现代农业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政府必须遵循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明确定位,在尊重农民意愿、保证农民利益的基础上,主要从提供制度保障(如农业立法、土地制度、农业组织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业补贴制度等)、科技保障(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资金保障(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优化农业投资功效等)、服务保障(如市场体系建设、产品监管、劳动力培训与转移等)四个方面来发挥主导作用。

(三)政策措施

柯炳生(2007)提出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对农产品的补贴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方面的政策、加大政府公益服务方面的投入等六方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周琳琅(2007)则认为,必须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注重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积极拓展农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一体化道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经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培育大批现代新型农民;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

李成贵(2007)认为,必须建立我国农业的支持政策体系,关键是要扩大农业补贴的范围,完善补贴机制,增强补贴力度,用足“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必须建立有利于农业资源配置的制度基础,最重要的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金融制度。李炳坤(2008)则提出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来加强现代农业建设。

基于上述分析和中国的实际,本文认为,针对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必须重点从加强农田综合整治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的创新、引进与推广应用、构建合理的农业投入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兴办多层次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建新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积极推进我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同时,国内现有文献的分析大多是基于宏观层面的研究,提出的对策建议虽然比较合理,但基本都是方向性或指导性的措施,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不足,因此还需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专题研究。

作者:张建华

上一篇:实验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文化策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