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2022-09-11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支持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近几年, 农业银行准确把握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 深入贯彻蓝海战略, 优化农村网点建设, 加快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 改善支付渠道;着力推进“千百工程”和“121”工程, 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业银行必须紧抓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有利时机, 加快业务发展, 拓展农村市场,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1 近几年农业贷款投放现状

农业银行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信贷投放的重点, 先后与省政府以及农业厅、水利厅、林业厅、果业局等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涉农项目及企业给予大力支持。近三年, 累计投放涉农贷款逾600亿元。

农业银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不断探索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创新并实践“龙头企业+运销大户”贷款模式、猕猴桃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农业产业加工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等, 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同时, 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涉农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采取“银行+财政+龙头企业”的“财政贴息”模式, 减轻企业财务负担,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截至目前, 农业银行共为139个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 对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覆盖面超过80%, 授信总额超过32亿元。

为不断优化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和基础性金融服务, 农业银行发行金穗惠农卡近500万张, 农户覆盖率达到66%;布放电子机具3.2万台, 设立“金穗惠农通”服务点2.1万个, 电子机具乡镇覆盖率实现100%;参与或独家代理71个县区的新农保业务、59个县区的新农合业务以及18个县区的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业务, 新农保、新农合代理覆盖面分别占全省试点县的68%和57%。同时, 积极开展流动金融服务, 组建了150个农村流动服务小组, 提供无障碍上门服务, 打通了现代金融服务农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 农村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 农行农业贷款增长速度与其他银行相比, 存量和增量份额有所下降, 形成这一局面主要有以下因素:

2.1 从外部因素来看

一是农业贷款主要用于种植养殖业, 其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存在着较大的自然灾害风险, 一旦农业受灾减产, 将直接导致借款人还贷能力下降, 农业的自然灾害风险将转化为银行的贷款风险。

二是多数农户目前属于“单干”的局面, 对农产品的市场信息不完全了解, 生产具有盲目性, 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农户个体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 导致农户收入不稳定, 稳定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有限。

三是贷款对象点多面广, 分布在各个乡镇, 银行管理半径大, 管理手段有限, 管理质量难以保证。

四是信用社网点数量多, 覆盖面广, 更贴近客户, 加之多年“深耕”农村市场, 具有地缘优势, 在大部分县保持领先地位;工行、建行、中行在经历股改阶段县域网点撤并后, 更加注重集约经营, 2014、2015年中行和信用社贷款增速都在10%以上, 超过农行贷款增速, 2015年中行贷款增速更是达到38%。同业竞争加剧是制约农行农村业务发展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2.2 从内部因素来看

一是部分支行对农村业务重视不够, 不能深入了解客户状况, 挑选符合农行条件的优质客户。2012年底, 农行县支行贷款占当地市场份额在20%以下, 占全部县支行的82%, 其中部分县仅有农行和信用社两家金融机构。

二是政策灵敏度不够, 新产品推广不足。对新政策和新产品学习、推广不足, 未能抓住机遇大力推广相关产品, 如2009年对县域房地产准入门槛较低, 未抓住时机营销房地产客户,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和房地产信贷政策发生变化, 后期介入难度加大;据调查, 全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370多家, 80%以上的县至少有一家二级甲等医院, 截至目前, 在农行授信的县医院约20家, 授信覆盖率较低。另外, 县域旅游业、流通市场建设贷款等基本面临同样情况。

三是人员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足。农行网点较多, 人员配备不足, 部分客户经理年龄偏大, 对信贷政策理解、业务操作技能有所欠缺;部分信贷人员一岗多职, 导致信贷管理职能弱化, 既难以保障信贷业务审查上报中规范操作, 准确把握风险, 又难以在营销新客户、推广新产品时提供专业化的信贷政策和智力支持。

3 坚定服务三农, 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3.1 发挥农业银行品牌优势、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据预测, 未来5~10年陕西省每年城镇化和城乡建设一体化可形成千亿元投资需求, 创造和拉动消费千亿元, 带动生产总值千亿元, 农村金融市场规模将会迅速发展, 农行要充分发挥与信用社相比, 在品牌、信贷集中度、利率方面具有的优势, 与其他大型国有银行相比具有的网点优势, 坚定不移的拓展农村市场, 坚持“城乡双轮驱动”发展, 持续加大“三农”和农业信贷支持力度。

3.2 围绕农村产业发展, 择优支持中小企业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 积极支持大飞机制造、航空零部件外包生产、通用航空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4A级及以上景区, 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的景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因地制宜支持林果、茶叶、烟叶、药材等特色农业开发, 以及园艺、观光农业、特色养殖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

3.3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未来几年, 将围绕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建设、骨干水利和现代农业发展、城镇化推进、生态环境等十大领域投资2.55万亿元支持城镇化建设。围绕民生产业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重点支持行业重点客户及其子公司、具有垄断地位省级投资主体、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大型上市公司投资建设项目的符合条件的城市供水、污水处理、供气、供暖、通信、电力供应、医疗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项目。围绕城市功能完善和提升, 积极支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低于100亿元的地级城市, 以及全国百强县园林绿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河道整治、防洪、国家电网及其所属省级 (含) 以上电力企业承贷的电网项目、三大石油公司及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油气管网项目、重点水利项目等基础设施行业支持类客户;围绕土地开发和园区建设, 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土地收储、由土地拆迁、平整至相应市政设施建设、房屋建设的“一条龙”项目。

3.4 加快农村个人业务发展

围绕农村消费升级、农村人口进城落户、个人创业融资、农户生产经营四类需求, 抢抓个人中高端客户。积极支持公务员、金融、电力、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具有稳定收入的职工消费类个人信贷业务和富裕农户在县城购置房产;重点支持农村商户助业贷款、商铺抵押贷款、房抵贷等个人创业融资;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牵引, 重点支持具有产业链依托的种养和收购大户。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农业银行近几年农业贷款的投放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和对农村、农民金融服务的改善和提高, 分析了当前农业银行在服务农村、农业、农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即对农村业务重视不够、政策灵敏度不够、新产品推广不足以及人员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发挥农业银行品牌优势, 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围绕农村产业发展, 择优支持中小企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以及加快农村个人业务发展的四项措施。

关键词:农业银行,品牌,发挥服务我省农业经济发展主力军的作用

上一篇:煤矿掘进巷道锚杆支护方式的应用与分析下一篇:研究安全管理模式推进生产运行高效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