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22-11-13

第一篇:风电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风电及电价发展研究报告

2009-12-7 9:31:12 【大 中 小】

中国—丹麦风能发展项目办公室中国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

一、中国风电电价定价机制的演变过程

中国的并网风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尤其是“十一五”期间,风电发展非常迅速,总装机容量从1989年底的4200kW增长到2008年的1200万kW,跃居世界第四位,标志着中国风电进入了大规模开发阶段。总体看来,中国并网风电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期示范阶段、产业化建立阶段、规模化及国产化阶段。各阶段的电价特点及定价机制概括如下:

(一)初期示范阶段(1986~1993年)

中国并网型风电发展起步于1986年。1986年5月,第一个风电场在山东荣成马兰湾建成,其安装的Vestas V15-55/11风电机组,是由山东省政府和航空工业部共同拨付外汇引进的。此后,各地又陆续使用政府拨款或国外赠款、优惠贷款等引进了一些风电机组,建设并网型风电场。由于这些风电场主要用于科研或作为示范项目,未进入商业化运行,因此,上网电价参照当地燃煤电价,由风力发电厂与电网公司签订购电协议后,报国家物价部门核准,电价水平在0.28元/kWh左右,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建成的达坂城风电场,上网电价不足0.3元/kWh。

总体来说,此阶段风电装机累积容量为4200kW,风电发展的特点是利用国外赠款及贷款,建设小型示范电场。政府的扶持主要是在资金方面,如投资风电场项目及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制。风电电价水平基本与燃煤电厂持平。

(二)产业化建立阶段(1994~2003年)

1994年起,中国开始探索设备国产化推动风电发展的道路,推出了“乘风计划”,实施了“双加工程”,制定了支持设备国产化的专项政策,风电场建设逐渐进入商业期。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培育刚刚起步的中国风电产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技术和政策上的重重障碍,中国风电发展依然步履

维艰。每年新增装机不超过10万千瓦。到2003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仅56.84万千瓦。

这一阶段,风电电价经历了还本付息电价和经营期平均电价两个阶段。1994年,国家主管部门规定,电网管理部门应允许风电场就近上网,并收购全部上网电量,上网电价按发电成本加还本付息、加合理利润的原则确定,高出电网平均电价部分的差价由电网公司负担,发电量由电网公司统一收购。随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电价根据“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目标逐步开始改革。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电价政策呈现出如下特点:上网电价由风力发电厂与电网公司签订购电协议,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批准后,报国家物价部门备案,因此,风电价格各不相同。最低的仍然是采用竞争电价,与燃煤电厂的上网电价相当,例如,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建设的张北风电场上网电价为0.38元/千瓦时;而最高上网电价每千瓦时超过1元,例如浙江的括苍山风电场上网电价高达每千瓦时1.2元。

由此可见,从初期示范阶段到产业化建立阶段,电价呈现上升趋势。

(三)规模化及国产化阶段(2003年后)

为了促进风电大规模发展,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了第一期全国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将竞争机制引入风电场开发,以市场化方式确定风电上网电价。截至2007年,共组织了五期特许权招标,总装机容量达到880万千瓦。

为了推广特许权招标经验,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06]7号)文件,提出了“风力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电价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按照招标形成的价格确定”。根据该文件,部分省(区、市),如内蒙古、吉林、甘肃、福建等,组织了若干省级风电特许权项目的招标,并以中标电价为参考,确定省内其他风电场项目的核准电价。其他未进行招标的省(区、市),大部分沿用了逐个项目核准定电价的做法。

因此,这一时期中国在风电电价政策属于招标电价和核准电价并存。由风电特许权项目确定的招标电价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中标规则的完善,中标电价也趋于合理。特许权招标项目的实施在风电电价定价方面积累的许多有益的经验,尤其是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发改价格[2006]7号》文件后,各省的核准电价更加趋于合理。风电场装机容量在50MW以下,

以省内核准的形式确定上网电价。由于各地风电场的建设条件不同,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核准的电价也差别较大,但一般采取当地脱硫燃煤电厂上网电价加上不超过0.25元/kWh的电网补贴。

(四)目前中国风电电价政策

随着风电的快速发展,“招标加核准”的模式已无法满足风电市场发展和政府宏观引导的现实需要。因此,在当前各地风电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从招标定价加政府核准并行制度过渡到标杆电价机制,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也将引导风电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009年7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1906号),对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进行了完善。文件规定,全国按风能资源状况和工程建设条件分为四类风能资源区,相应设定风电标杆上网电价。

四类风电标杆价区水平分别为0.51元/kWh、0.54元/kWh、0.58元/kWh和0.61元/kWh,2009年8月1日起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统一执行所在风能资源区的标杆上网电价,海上风电上网电价今后根据建设进程另行制定。政府针对四类风能资源区发布的指导价格即最低限价,实际电价由风力发电企业与电网公司签订购电协议确定后,报国家物价主管部门备案。

二、特许权招标项目

2003~2007 年,五期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家后的重要举措,风电上网电价政策不够明确的情况下,特许权招标对合理制定价格、加快风电大规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五次风电特许权项目电价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家通过特许权方式确定的招标电价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如:内蒙古西部地区特许权招标项目从2002的0.382Yuan/kWh上升至2007年的0.5216Yuan/kWh;甘肃的特许权招标项目的电价从2005年的0.4616Yuan/kWh上升至2007年的

0.5206RMB/kWh;河北的上网电价由2006年的0.5006 RMB/kWh上升至2007年的0.551RMB/kWh。

三、特殊省份电价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全国范围内风电价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个别地区也有例外,例如黑龙江和内蒙古西部。特说明如下:

黑龙江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风资源相对贫乏,并且建设成本居高不下。此期间的建设项目单位投资在1.1万元/kW以上,导致该区域风电发

展相对滞后于其他省份。2003~2004年在黑龙江投建的两个示范工程,都采用价格较高的进口设备和技术,因此上网电价较高,即便如此,也仅能维持正常运行。目前,随着风电企业逐渐掌握黑龙江风能资源的特性,运行成本进一步降低,风电项目增多,此外,风电设备国产化的进程加快,也使风电建设成本降低。黑龙江省的风电产业的发展趋于正常,电价有降低趋势。在内蒙古西部,由于风能资源地理位置远离电网主网架,送电距离远,出力不稳定,对电网调度冲击大,风电企业建设风场的同时需要考虑部分输电设施的建设,因此风电成本较高,核准的电价也较高。加上2003~2004年间,内蒙古地区由于其电网技术落后及电力需求容量限制了风电产业的商业化发展,该地区风电产业处于成长初期,没有大规模发展。国家、地方为了扶持风电的发展,加快了输电线路的建设,使企业减少了相关成本。此外,随着风电设备国产化速度加快,国内设备价格降低,因此风电建设成本降低,电价也相应趋于下降。

四、中国政府对风电的补贴政策

中国政府一直大力支持风电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要求电网公司在售电价格上涨的部分中拿出一定份额,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即高出煤电电价的部分)。,电网和中国政府对风电的政策性补贴力度逐年加大,由2002年的1.38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23.77亿元1[1]。由此可见,中国政府的政策是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因此,中国风电迅速发展,三年间装机容量翻番。尽管如此,由于风电运行的不确定性,技术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限制,中国风电企业的盈利仍然是微薄的。

五、总体结论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风电电价变化和风电行业的发展特点密不可分。风电行业发展经历了初期示范、产业化建立、规模化及国产化、目前逐渐完善等四个阶段。与此相对应,四个阶段的风电电价基本情况为:初期示范阶段:与燃煤电价持平(不足0.3元/kWh);产业化建立阶段:由风力发电厂和电网公司签订购电协议确定,电价各不相同(0.38元/kWh~1.2元/kWh);规模化及国产化阶段:招标电价与核准电价共存,国家招标电价保持上升;目前完善阶段:四类标杆电价(0.51元/kWh,0.54元/kWh,0.58元/kWh,0.61元/kWh)。在这期间,中国政府一直努力探索合理的风电电价

市场形成机制。不同阶段的机制不同,风电电价亦有所波动,国家的指导电价逐年上升,核准电价则略微下降,这都符合中国风电产业和世界风电产业的发展规律,使中国的风电电价更趋理性。同时,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在探索风电价格机制和规范风电电价的过程中,一直给予风电行业巨大的支持, 2002~2008年,国家对风电的补贴额从1.38亿元上升为23.77亿元,每年都在大幅度增长,这极大地提高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促使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成倍增加,中国一跃成为风电大国。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政府是依据风电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电网的承受能力来确定风电电价,在确定电价时从未考虑CDM因素,定价过程完全与CDM无关。但是,也应该看到,在中国风力发展的过程中,CDM对风力发电企业克服资金和技术障碍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如果没有CDM,中国风电发展速度不会如此迅速,更不会为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因此,我们希望EB在审核中国风电项目时能充分考虑和理解中国特殊的定价机制,推动全球范围内更多高质量CDM项目的成功注册,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多贡献。

第二篇:2013-2017年中国风电产业项目发展预测与投资研究报告

- 1 -

2013-2017年中国风电产业项目发展预测与投资研究报告

正文目录

第一章风电产业概述1第一节风能

1一、风能概述

1二、风能资源3第二节风电

5一、风电的叙述

5二、风电的特点7

三、风能发电的主要形式8 第二章世界风电发展情况12第一节世界风电情况1

2一、国际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1

2二、国际风电装机容量迅猛增长1

4三、风电技术系统的不断发展17

四、世界风力发电发展迅速的原因19

五、近海风电的发展20第二节主要的风电国家发展情况2

3一、欧洲国家风力发展情况2

3二、亚洲国家风力发展情况2

4三、美洲国家风力发展情况26第三节风电发展国家的政策分析30

一、德国风力发电政策分析30

二、丹麦风力发电政策分析3

3三、印度风力发电政策分析3

5四、美国风力发电政策分析36

五、荷兰风电发展政策分析38

六、主要的风电政策分析41第四节国际主要的风电设备生产企业4

4一、丹麦的风电机组供应商4

4二、德国的风电机组供应商46

三、西班牙的风电机组供应商49

四、美国的风电机组供应商

51五、日本的风电机组供应商

52六、印度的风电机组供应商54 第三章我国风电发展情况59第一节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历程回顾59

一、我国风能利用历史悠久59

二、生活用风力发电的发展60

三、风力发电的崭新的一页62

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66

二、我国各地风电机组装机情况69

三、我国风电场建设的发展及规划7

1四、我国风电发展重点72 第三节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现状7

5一、国内市场以进口设备为主75

二、国内整机厂商介绍76

三、风机零部件厂商介绍78

四、风电服务业8

1五、国内风电设备发展分析8

3六、风电设备业发展的机遇84 第四节我国风电政策分析87

一、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发展87

二、我国现行的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88

三、风电发展政策90

四、中外政策对比分析9

3五、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引入新的激励政策9

5六、配额制政策的基本特征96 第四章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环境100第一节风电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100

一、2012-2013年经济运行情况100

二、2013年经济运行情况预测102第二节风电产业发展的竞争环境分析106

一、进入威胁106

二、现有发电方式的利弊分析109

三、可再生能源中其他能源的发展趋势11

1四、客户对风电的接受性分析11

2五、风电设备供应商价格的谈判实力114 第五章风电产业发展预测119第一节2013年电力行业发展趋势预测119

一、电力供需形势预测119

二、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120第二节可再生能源需求预测12

3一、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已成为世界共识12

3二、可再生能源利用将成为我国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124第三节风电发展预测127

一、世界风电发展预测127

二、世界发电设备总体趋势128

三、我国风电发展预测130 第六章风电产业投资分析135第一节投资机会分析13

5一、我国的能源结构正在做大的调整13

5三、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尤其值得重视138

四、电力体制改革和《可再生能源法》带来的机遇1

41五、国际油价高涨1

43六、政府巨大的投资144 第二节投资风险分析147

一、风电发展的资源风险分析

二、风电发展的市场风险分析

三、风电发展的成本风险分析

四、风电发展的技术风险分析147 148 150 1

53五、风电发展的政策和执行的风险分析155第三节投资参考建议157 第七章风电产业收益分析159第一节风电的电价159第二节风电的价格和成本分析160

一、风电场建设的工程费用160

二、风电电价因素分析162第三节风力发电的收益分析166

一、投资收益166

二、社会效益169

三、经济收益171 ------------------------------ 【报告价格】[纸质版]:6300.00元 [电子版]:6500.00元 [纸质+电子]:6800.00元(部分用户可以享受折扣)

【交付方式】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付款后24小时内发报告)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图表目录(部分)图表 1蒲福氏风级表图表 2中国风能分区及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图表 3风能的能流密度最小图表 4装机容量与叶轮直径的关系图表 52003-2013年世界风电新装机容量图表 62013年世界风电装机的分布情况图表 7世界上已建成的海上风电站图表 82013-2017年全球风电新增及累计装机容量预测图表 9欧盟各国电价图表 102003-2013年德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图表 112003-2013年西班牙风电装机容量情况

图表 122003-2013年丹麦风电装机情况

图表 132003-2013年印度风力发电装机容量

图表 142003-2013年美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

图表 16近年来风电的保证上网电价(丹麦克郎/千瓦时) 图表 17欧盟为2013年可再生能源供电量制定的指导性目标 图表 18全球风电机组供应商前十位 图表 192003-2013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情况和增长速度 图表 202012-2013年分省风电装机情况 图表 21风电项目建设区域分布 图表 22上海风电规划场址 图表 232012-2013年风电设备制造业新增和累计的市场份额

图表 24

图表 25

图表 26

图表 27

图表 28

图表 29

图表 30

图表 31

图表 32

图表 33

图表 34

图表 35

图表 36

图表 37

图表 38

图表 39

图表 40

图表 41

图表 42

图表 43

图表 44

图表 45

图表 46

图表 47

图表 48

图表 49

图表 50

图表 51

图表 52

图表 53

图表 54

图表 55

图表 56

图表 57 2012-2013年新增中国内资制造商的市场份额 2012-2013年新增中外合资制造商的市场份额 2012-2013年新增外资制造商的市场份额 2012-2013年累计中国内资制造商的市场份额 2012-2013年累计中外合资制造商的市场份额 2012-2013年累计外资制造商的市场份额 产业化落实程度比较好,已基本具备大批量生产能力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 已试制出样机或已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 正在进行样机试制或整机设计工作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 已能在国内批量制造风力机总机或部件的国外独资企业 国内主要的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企业 叶片制造企业 齿轮箱制造企业 变桨和偏航轴承制造企业 发电机制造企业 控制系统制造企业 中国已发布的风力发电场标准 中国风力发电机械标准目录 2013年世界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2013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预测表 不同发电形式成本比较 各种能源形式CO2排放值(克/千瓦时) 2003-2013年一次能源消费构成 2012-2013年我国风电上网电价(含税价) 特许权招标项目 关税对电价的影响 所得税对电价的影响 贷款利息对电价的影响 贷款还贷期对电价的影响 IRR对电价的影响 总投资变化对电价的影响 发电量对电价的影响 风机价格对电价的影响 运行维护费用对电价的影响

图表 58风力发电系统所减少的排放量

第三篇:2012-2016年中国小型风电产业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小型风电产业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七章。首先介绍了小型风电行业概述、世界小型风电业发展状况,接着分析了中国小型风电行业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小型风电业的营销策略。随后,报告对小型风电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小型风电业发展前景趋势。您若想对小型风电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小型风电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小型风电概述

第一节、风能简介

一、风能的定义及特点

二、风能利用的主要方式

三、中国风能资源的形成及分布

第二节、小型风电的原理及应用

一、小型风电的概念及原理

二、小型风电机组的结构组成

三、小型风电的应用范围

第三节、小型风电的场址选择

一、场址选择原则

二、场址选择应考虑的气象因素

三、不同地形的场址选择

第二章、风力发电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第一节、全球风力发电产业发展概况

一、世界风电产业体系的构成及分布

二、全球风力发电产业发展综述

三、2011年全球风电产业发展态势

四、2011年欧洲风电产业运行情况

第二节、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综述

一、我国风电产业增速全球领先

二、中国风电产业日益走向成熟

三、我国风电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四、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继续增长

五、2011年中国风电行业发展特征

六、2012年1-3月我国风电并网态势良好

第三节、风力发电市场的竞争格局

一、国内风力发电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2011年国内风电市场整合加速

三、并网标准提高加剧国内风电市场竞争

电话:400-600-8596(免长话费)010-80993936

四、国内风电设备市场竞争格局

第四节、中国风电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风电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二、我国风电产业基础领域亟需加强

三、促进风电产业有序发展的对策措施

四、加强风电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五、加快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三章、中国风力等新能源发电行业相关经济数据分析

第一节、中国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行业经济规模

一、2007-2011年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业销售规模

二、2007-2011年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业利润规模

三、2007-2011年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业资产规模

第二节、中国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行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一、2007-2011年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业亏损面

二、2007-2011年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业销售毛利率

三、2007-2011年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四、2007-2011年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业销售利润率

第三节、中国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行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一、2007-2011年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业应收账款周转率

二、2007-2011年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业流动资产周转率

三、2007-2011年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业总资产周转率

第四节、中国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行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一、2007-2011年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业资产负债率

二、2009-2011年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业利息保障倍数

第五节、中国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行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一、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二、影响风力等其他能源发电业财务状况的经济因素分析

第四章、小型风力发电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国外小型风力发电行业发展状况

一、美国扶持小型风电业发展

二、英国小型风电发展迅猛

三、日本主要小型风力发电机介绍

四、俄罗斯成功研制移动式小型风电机

第二节、中国发展小型风电行业的必要性

一、我国面临能源紧缺局面

二、我国加速调整优化电力结构

三、风能开发可有效缓解中国能源压力

四、发展小型风电有助于解决农牧区供电难题

第三节、中国小型风电发展概况

一、我国小型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小型风力发电行业总体概况

三、我国小型风电行业发展特征

四、国内小型风力发电应用潜力巨大

五、我国成立中小型风电产业推进联盟

六、中国小型风电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第四节、中小型风力发电市场分析

一、国内中小型风电设备企业介绍

二、我国中小型风电机组产销状况

三、我国中小型风电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四、中国小型风电产业竞争优势明显

五、民营企业发力国内小型风电市场

第五节、中国部分地区小型风电业的发展

一、内蒙古小型风电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二、西藏小型风电业发展的基础及影响因素

三、河北张家口引资建设中小型风电机组项目

四、海南景观照明及农村市场小型风电发展潜力大

第六节、小型风电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制约我国小型风电行业发展的因素

二、我国小型风电行业准入制度亟待完善

三、促进我国小型风电发展的对策思路

四、发展小型风电和风光互补发电业的策略措施

五、扶持小型风电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小型风电行业的设备与技术分析

第一节、小型风力发电业的主要设备介绍

一、小型风电机的风轮

二、小型风电机的叶片桨距角自动调整装置

三、小型风电机的蓄电池

四、小型风电机的逆变器

五、小型并网风电机的控制器

第二节、小型风力发电设备的安装技术

一、安装准备

二、安装工作技术规程

三、千瓦级小型风力发电机的安装

四、百瓦级小型风电机组的安装

五、输电线架设与室内灯具安装

第三节、小型风力发电设备的使用技术

一、小型风电机使用的一般要求

二、小型风电机的使用条件

三、小型风电机的合理配套

四、不同季节小型风电设备的使用要点

第四节、小型风电设备的维护技术

一、维护原则

二、风机部分的维护与保养

三、小型风电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四、小型风电机储能蓄电池的使用和保养

第六章、国内风电设备重点生产企业

第一节、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二、2010年1-12月金风科技经营状况分析

三、2011年1-12月金风科技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2年1-3月金风科技经营状况分析

第二节、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二、2010年1-12月华锐风电经营状况分析

三、2011年1-12月华锐风电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2年1-3月华锐风电经营状况分析

五、华锐风电面临的竞争格局及经营风险

第三节、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二、2010年1-12月时代新材经营状况分析

三、2011年1-12月时代新材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2年1-3月时代新材经营状况分析

第四节、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二、2010年1-12月中材科技经营状况分析

三、2011年1-12月中材科技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2年1-3月中材科技经营状况分析

第五节、上市公司财务比较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二、成长能力分析

三、营运能力分析

四、偿债能力分析

第六节、其他小型风电设备企业介绍

一、宁波风神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二、浙江华鹰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三、湖南中科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江都神州风力发电机有限公司

五、广州红鹰能源科技公司

六、上海致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第七章、小型风电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趋势

第一节、中国小型风电行业投资分析

一、政府积极扶持小型风电产业发展

二、小型分布式风电项目成投资新亮点

三、我国小型风电项目的投资可行性

四、风光互补路灯开发效益显著

五、风电叶片市场蕴含投资商机

六、国内小型风电发展面临的风险

一、2014年全球风力发电市场展望

二、2012-2016年中国风力等新能源发电行业预测

三、我国风电产业的远期发展目标

四、中国低风速风电场发展前景看好

第三节、中国小型风电行业前景展望

一、我国小型风力发电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中小型风电应用前景展望

三、风光互补技术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四、中国将加快推进中小型风电项目建设

五、2012-2016年中国小型风电产业市场前景预测

第四篇:2014-2018年中国风电产业链研究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

- 1 -

2014-2018年中国风电产业链研究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正文目录

第一章2011-2014年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运行概况1第一节2011-2014年中国风电产业链重点产品运行分析1第二节中国风电产业链产业特征与行业重要性

2一、在第二产业中的地位

2二、在GDP中的地位5 第二章2011-2014年全球风电产业链行业市场规模及供需发展态势9第一节2011-2014年全球全球风电产业链行业市场分析9

一、全球风电产业链行业市场规模现状9

二、全球风电产业链行业需求结构分析1

1三、全球风电产业链行业下游行业剖析1

2四、风电产业链行业全球重点需求客户1

4五、2014年全球风电产业链行业市场前景展望17 第二节2011-2014年全球风电产业链行业供给分析20

一、全球风电产业链行业生产规模现状20

二、全球风电产业链行业产能规模分布

三、全球风电产业链行业技术现状剖析

四、全球风电产业链行业市场价格走势

五、风电产业链行业全球重点厂商分布22 25 27 28 第三章2011-2014年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市场规模及供需发展态势32第一节2011-2014年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市场分析

32一、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市场规模现状

32二、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需求结构分析3

4三、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下游行业剖析37

四、风电产业链行业中国重点需求客户39

五、2014年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市场前景展望40第二节2011-2014年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供给分析

43一、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生产规模现状

43二、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产能规模分布4

4三、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技术现状剖析46

四、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市场价格走势49

五、风电产业链行业中国重点厂商分布51 第四章2014年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相关政策趋势54第一节行业具体政策54第二节政策特点与影响55 第五章2004-2014年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市场产销状况分析57第一节2004-2014年中国风电设备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分析57

一、不同规模企业工业产值分析57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分析59

三、不同规模企业市场规模分析60

四、不同规模企业市场集中度分析62

五、不同规模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65

第二节2004-2014年中国风电设备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分析68

一、不同类型企业工业产值分析68

二、不同类型企业销售收入分析70

三、不同类型企业市场规模分析73

四、不同类型企业市场集中度分析75

五、不同类型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76

第六章2014-2018年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市场供需状况分析80

第一节2014-2018年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需求分析及预测80

第二节2014-2018年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81

第三节国内外市场重要动态82

第七章2014-2018年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84

第一节2014-2018年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市场区域发展状况及竞争力研究

一、东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市场现状及分析84

二、华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市场现状及分析86

三、华东地区风电设备行业市场现状及分析89

四、华中地区风电设备行业市场现状及分析91

五、华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市场现状及分析92

六、西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市场现状及分析94

第二节主要省市集中度及竞争力分析98

第三节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竞争模式分析99

第四节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SWOT分析100

第八章2004-2014年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产业链分析102

第一节风电产业链行业上游行业影响及趋势分析102

一、风电设备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102

二、2020年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需求和供给情况及预测10

5三、2014-2018年中国风电设备市场发展预测107

第二节风电产业链行业下游行业影响及趋势分析109

第九章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投资风险分析111

第一节风电产业链行业内部风险分析111

一、技术水平风险111

二、竞争格局风险112

三、出口因素风险114

第二节风电产业链行业外部风险分析118

一、宏观经济风险118

二、政策变化风险121

第十章中国风电产业链标杆企业分析125

第一节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125

一、公司主营业务125

二、公司经营状况127 - 2 -8

4(二)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公司优劣势分析1

31四、2014-2018年公司发展前景132 第二节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

5一、公司主营业务135

二、公司经营状况136

(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二)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公司优劣势分析1

41四、2014-2018年公司发展前景143 第三节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14

5一、公司主营业务14

5二、公司经营状况147

(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二)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公司优劣势分析1

51四、2014-2018年公司发展前景152 第四节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5

5一、公司主营业务15

5二、公司经营状况156

(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二)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公司优劣势分析16

1四、2014-2018年公司发展前景163 第十一章2014-2018年中国风电产业链行业企业投资价值分析166第一节风电产业链行业投资风险预测166第二节风电产业链行业投资方向预测167第三节风电产业链行业投资热点预测168第四节风电产业链行业投资机会预测169第五节风电产业链行业投资效益预测170 图表目录(部分)图表12014年风电设备在第二产业中所占的地位图表22014年风电设备行业在GDP中所占的地位图表31980-2014年全球风力发电机单机装机容量变化情况图表42004-2014年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亿元)图表52014年底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分布图图表62004-2014年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收入(亿元)图表72014年底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分布图

图表92014年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分布图 图表102014年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市场集中度分布 图表112014年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市场占有率分布 图表122004-2014年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亿元) 图表132014年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分布图 图表142004-2014年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 图表152014年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分布图 图表162004-2014年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 图表172014年底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分布图 图表182014年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市场集中度分布 图表192014年我国风电设备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市场占有率分布 图表202011-2014年东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盈利能力对比图 图表212011-2014年东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资产负债率对比图 图表222011-2014年东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对比图 图表232011-2014年华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盈利能力对比图 图表242011-2014年华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资产负债率对比图 图表252011-2014年华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对比图 图表262011-2014年华东地区风电设备行业盈利能力对比图 图表272011-2014年华东地区风电设备行业资产负债率对比图 图表282011-2014年华东地区风电设备行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对比图 图表292011-2014年华中地区风电设备行业盈利能力对比图 图表302011-2014年华中地区风电设备行业资产负债率对比图 图表312011-2014年华中地区风电设备行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对比图 图表322011-2014年华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盈利能力对比图 图表332011-2014年华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资产负债率对比图 图表342011-2014年华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对比图 图表352011-2014年西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盈利能力对比图 图表362011-2014年西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资产负债率对比图 图表372011-2014年西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对比图 图表38近3年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 图表39近3年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 图表40近3年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已获利息倍数变化情况 图表41近3年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 图表42近3年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图表43近3年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图表44近3年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净利率变化情况 图表45近3年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 图表46近3年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资产净利率变化情况 图表47近3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 图表48近3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 图表49近3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获利息倍数变化情况 图表50近3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

图表52近3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图表53近3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净利率变化情况 图表54近3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 图表55近3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净利率变化情况 图表56近3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 图表57近3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 图表58近3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已获利息倍数变化情况 图表59近3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 图表60近3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图表61近3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图表62近3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净利率变化情况 图表63近3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 图表64近3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净利率变化情况 图表65近3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 图表66近3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 图表67近3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已获利息倍数变化情况 图表68近3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 图表69近3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图表70近3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图表71近3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净利率变化情况 图表72近3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图表73近3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资产净利率变化情况图表742014-2018年我国风电设备行业利润合计预测图表格目录表格12011-2014年东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盈利能力表表格22011-2014年东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偿债能力表表格32011-2014年华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盈利能力表表格42011-2014年华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偿债能力表表格52011-2014年华东地区风电设备行业盈利能力表表格62011-2014年华东地区风电设备行业偿债能力表表格72011-2014年华中地区风电设备行业盈利能力表表格82011-2014年华中地区风电设备行业偿债能力表表格92011-2014年华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盈利能力表表格102011-2014年华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偿债能力表表格112011-2014年西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盈利能力表表格122011-2014年西南地区风电设备行业偿债能力表表格13近4年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表格14近4年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表格15近4年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已获利息倍数变化情况表格16近4年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表格17近4年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表格18近4年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表格20近4年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表格21近4年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资产净利率变化情况表格22近4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表格23近4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表格24近4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获利息倍数变化情况表格25近4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表格26近4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表格27近4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表格28

表格29

表格30

表格31

表格32

表格33

表格34

表格35

表格36

表格37

表格38

表格39

表格40

表格41

表格42

表格43

表格44

表格45

表格46

表格47

表格48

表格49 近4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净利率变化情况 近4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 近4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净利率变化情况 近4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 近4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 近4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已获利息倍数变化情况 近4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 近4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近4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近4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净利率变化情况 近4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 近4年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净利率变化情况 近4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 近4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 近4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已获利息倍数变化情况 近4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 近4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近4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 近4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净利率变化情况 近4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 近4年大唐赤峰赛罕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资产净利率变化情况 2014-2018年我国风电设备行业利润合计预测结果

第五篇:发展湖北文化产业对策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课题组(王威孚、柯育芳;柯育芳执笔)

一、 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对策

根据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和特点,我们认为,要发展壮大我省的文化产业,推动湖北在中部实现全面崛起,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历史性跨越,必须首先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制约问题,上下联动,政府与企业同心,更新政府办文化的传统观念,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工作,奋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1、树立新型文化产业观

根据我们的调查,我们深深感觉到,发展文化产业困难最大的是观念障碍。特别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在这一方面,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辨证关系。过去,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人们往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认识不清,或者过于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单纯地把文化当作社会公共事业来办;或者把文化的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混为一谈,单纯地把文化当作经济产业来办。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应当正确处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辨证关系,坚持两手抓,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互相促进,共同繁荣发展。要着力破除旧观念,树立发展“大文化”的产业观念,改变那种认为文化行业不能赚钱,不能成为产业的旧思想,把文化产业当成社会经济大产业去规划、去发展。 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市场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已经形成,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居于垄断地位。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 以上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垄断。美国还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频道中,60%-80% 的节目来自美国,几乎成为美国电视的转播站。 美国影片产量占全球影片总产量的 6%-7%,却占据了总放映时间的 50%以上。2000年,美国影视和音像产品的产值首次超过航天航空业,成为第一大出口产业,它占据了40%以上国际音像市场份额。2002年,日本动画产业的市场总规模达2万亿日元,超过了汽车产业,成为该国支柱产业。伴随风靡亚洲的“韩流”,韩国已成为新兴的文化出口国家,仅2001年其电影出口额就达1100万美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华文化如何永葆其生命力和吸引力,发挥其创造力和影响力,昂首阔步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是必须做出回答的一个大问题。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跨国文化产业集团的影响和渗透越来越强;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在文化产品开发和传播中的应用更加深入和广泛。中国加入WTO,扩大文化市场的准入范围,允许国外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进入,都已经成为事实。对此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转变观念,

1迅速行动,把自己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把自己的文化产品做多做好,把自己的文化服务做优做全,以此来应对外来资本和外来产品的冲击,抵制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使我们在激烈竞争中争得主动和有利的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确立“经济文化一体化”、“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新观念。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文化的作用。文化因素越来越多地渗入经济活动,成为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均收人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精神上、文化上和心理上的需要,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追求生活的内在质量,对音乐、影视、书籍、旅游、教育、数字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极大地增长了。同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招商引资和员工素质的可靠保证,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在十六大四中全会的决议中,又把“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五种执政能力之一。所以,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冲破三个方面的观念误区,推动全社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即冲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能并存、不可兼得的观念误区,树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思想;冲破发展文化必须依赖政府投入和政策保护的传统观念误区,树立政府职能是依法管理、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的思想;冲破“面向市场”就会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失控的传统观念误区,树立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有利于发展文化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思想等等,从而大大增强我们的文化消化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文化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不仅要大力出口一般商品,更要大力出口文化商品;要实行有所为有所不为、寓意识形态于文化经济形态之中的战略,以经济手段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从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发展文化产业还有以下作用:(1)优化产业结构。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下游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第

一、二产业的中心地位逐步让位于第三产业。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知识化、科技化、智能化水平高,能够以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幅升值其产品价值,具有传统产业无可比拟的优势。湖北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凭借其价值增幅大,投人产出比例高的特点,增加第三产业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升产业结构层次。(2)创造就业机会。发展文化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切人点。一方面,文化产业门类繁多,劳动力的择业面相当广阔。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资本密集度大多不高,与制造业相比,同样的资金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3)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不存在物质污染,也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任何不良影响,符合现代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发展湖北地区的文化产业,就必须对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文化事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实现由过去“管脚下”到“管天下”的转变,从过去单一靠行政管理转变到依靠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综合管理。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打破多头管理、重复管理和条块分割,侧重管方向,管宏观,创造环境,提供政策,搞好服务,实现政事、政企分开、管办分离,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就文化市场来讲,设立政府职能时,一要体现无歧视、公平竞争的原则,对本国和外国的经营性文化产品、服务都应给予“国民待遇”。二要体现透明和可预见性原则,尽可能地公开与文化产品贸易相关的法规、政策、措施和程序。三要提供政策法律保证,包括文化经济政策、社会保障制度。四

要大力发展文化中介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在协调、管理、组织、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许多文化公司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极大期望。我们调查时,江通动画公司董事长朱佑兰特别提出,希望有关部门能帮助文化企业加大融资力度,认为“内部机制和观念陈旧是目前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中央已确定在全国35个单位和9个省市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行业遍及新闻媒体、出版单位、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艺院团、影视制作企业、印刷、发行、放映公司等。我省虽然不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省,但我们要比照试点省市的改革,积极主动,跟上甚至超过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争取走在时代的前列。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另一重大举措,是在政府推动下,让文化企业走集团化的道路。各级政府必须明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适应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将经济规律和国情省情有机结合,走资源整合之路,走集团化之路,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现有条件下,我省集团化的路子,可采取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先在省直同系统内部组建集团。第二步,可实现在省内的跨行业、跨地域发展的大集团,这种集团必须以行政推动、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建成全省统一 的分类别的集团。第三步,按照市场规则,实现多媒体、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组合,以真正实现资源的市场配置。

总而言之,新世纪的湖北文化发展,必须立足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以开阔的视野,以开放的思维,以特色文化为对象,以文化品牌为重点,实施跨行业、跨区域、跨省份、乃至跨国度的多元合作与多边协作。因为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再只是属于本国度本地区本行业内部的封闭式、单元性的发展,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边渗透、多元合作的开放性动态式的发展。因此,新世纪湖北文化发展的重点还在于必须从观念上、从制度上破除以往的垂直系统的、封闭的行政管理意识与方式,实行政府协调下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多边合作方式,聚焦特色文化对象与文化品牌工程,遵循双赢乃至多赢的市场法则,极大限度地调动、吸收、整合国内外和行业内外的人才、资金、技术、制度资源,加快湖北文化发展的速率,开创建设湖北文化强省的新局面。

三、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对策

在新形势下,应对全省的“大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价值评估,并对相关产业和市场进行调查,做出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制定完善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创建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产业经营体制和经营组织,鼓励非文化企业、民间资本向文化产业投资,支持本地文化企业走市场化发展之路,积极吸引外地有实力、知名品牌的文化产业资本参与湖北的文化建设。

1、多途径、多渠道吸收社会资本,走开放式发展之路

积极鼓励多种所有制办文化,用开放的思维,多途径、多方面的吸收社会资本,积极发展个体私营、股份合作、股份公司、外资等多种形式的、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文化产业,做到多个轮子一起转,多种形式一起上,使我省文化产业走上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在2005年7月22日闭幕的武汉首届“文洽会”上,民营资本占引资总额的67%,说明民营资本在今后的湖北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将逐渐打破现有的文化产业所有制格局,政府应

出台更加周详、明确、前瞻的政策,给予鼓励和扶持。

在现阶段,必须调整、完善文化经济所有制结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存、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现有的文化系统所形成的国有资产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坚持抓大放小和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和控制力。政府要在经营属性明确的一些产业领域,采取放弃股权、减持股权、出售、拍卖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

要积极吸纳社会力量特别是外地资本办文化产业,使文化领域出现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积极参入、产权结构多样、所有制形式多种、多方共同受益的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必须降低文化产业企业的准入门槛。我省首届“文洽会”闭幕9个月后,据有关部门统计,到位资金突破20多亿元,其中武汉市12亿元,武汉盛世包装、国体武汉商城等项目到位资金大大超过签约额度,说明多方吸引社会资本取得了初步成效,情况令人振奋。“这充分体现了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体现了湖北文化产业的吸引力。”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产业,最终要依靠市场需求和自身的活力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但是,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扶持政策,是很有必要的。根据我省实际,目前还必须把政府投入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和政策导向。各级党委和政府不能一提吸纳社会资本,就放弃政府目前应该承担的一定的投资任务。除政府直接投入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还必须作到以下三点。首先,要在税收上进行优惠。其次,要在用地上给予支持。可以借鉴沿海地区的做法,允许文化事业单位在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对其享有使用权的房地产进行开发经营或置换出让,免征土地有偿使用费。第三,要在产业政策上实行倾斜,把文化产业纳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

政府在给文化产业以大力扶持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管理,不能只有扶持没有管理,并逐渐向以管理为主的角色转变,在一定的时机淡出文化产业的投资领域。目前迫切需要明确界定文化的公益性、公益经营性和经营性三类不同性质,能让社会资本进入的明确敞开大门,不能进入的领域则用法律的形式加以限定。

2、科学调整产业布局,明确重点,走突破式发展之路

这里的产业布局有两层含义。一是全省范围内各大产业之间的关系,也是要理顺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把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到整个产业发展规划中,找准文化产业在整个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是文化产业各行业之间、各区域之间、各重大项目之间的关系,要有重点地选择若干有发展基础、发展潜力的行业、地区、项目,予以扶持。

具体说来,根据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在行业的选择上上,要着力抓好现代传媒业、演艺娱乐业、图书出版业、期刊业、文化产品制造业、发行业。这六类文化产业,都是我省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也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要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将这些重点行业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品牌。

在地域上,要构建以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为网络、带动辐射广大乡村的文化产业发展布局。特别是要将武汉建设成为区域性文化产业中心城市。发展区域文化产业,要重点推进经济基础好、文化特色浓、人流物流多的地区优先发展。武汉区域性文化中心的形成,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强劲辐射和带动作用将是巨大的。武汉市在整个中国中部地区中居于中心地位,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辐射能力,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并具有现代都市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特殊优势,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在全省最好。通过近十多年来的规划建设,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文化品位不断提升,借助中央“中部崛起战略”使其地区更显重要,整体形象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发展湖北的区域文化产业,首先要确立武汉在全省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要充分发挥其交通、人才、资源等优势,以会展业、广告业为主,辅以旅

游业、城市娱乐业、出版业、演出业等产业门类,把武汉建设成为全省文化产业中心,全国重要文化产业基地,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家区域性文化中心。

在重点项目上,要建一批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如多功能的影视城、娱乐城,高技术、高收益的文化产业园等。为了更好地扶持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实现多元合作、走联合发展之路,是必要的,特别要注意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协调,整合资源,逐步形成湖北以若干文化企业集团为主干的产业格局。

在选择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大项目时,一定要注意倡导和营造有湖北地方特色的产业文化。地区文化产业若是没有区域文化特色,就没有自己的生命力。在这方面,我们认为有五点必须注意。一要倡导具有荆楚文化特点的公司文化、工厂文化、社区文化和校园文化等;二要赋予商品的楚文化内涵,提升商品价值档次;三要开发文化旅游市场,发展旅游经济;四要将荆楚文化与湖北城市群文化和生态建设相结合,提升湖北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强湖北城市的文化功能;五是各种文化工程建设特别要有荆楚文化特色。

打造重点项目,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产业项目是文化资源进入市场领域实现产业效益的有效载体,也是文化产业实现市场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生长点。要按照“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强强联合,走出一条高速发展的新路。在重大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政府要主动介入,不但要给予政策上的特别支持,必要时要将组织者、投资者、管理者三个角色集于一身。

(3)振兴和发展地方戏曲,培育群众文化市场,扶持群众文化产业

振兴和发展地方戏曲,首先要科学规划。科学规划的前提是科学地考察每一种戏曲生存发展所具备的诸方面社会历史条件。凡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人民需要的都要支持。要真正贯彻“双百”方针,促进民族戏曲多剧种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第二,必须扶正固本,重在建设。一是剧种建设。要使本剧种艺术成为随着时代与人民生活发展而发展的鲜活艺术。二是剧目建设。要树立精品意识和艺术创新精神,认真打磨本剧种的代表作。三是队伍建设。要大力培养各剧种编、导、演、音、舞、美各种优秀艺术人才。要推动戏曲表演团体的改革,以增强自身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第三,要大力加强艺术科学研究,建立剧种研究会,围绕剧种建设的相关问题,召开专题或综合的研讨会。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一是要加强群众文化的宏观管理,按市场规律发展群众文化;二是要建设良好的群众文化设施,制定群众文化发展规划;三是要引导市民在精神文化活动方面的消费;四是要设立群众文化产业基金,改革文化投资方式和渠道;五是要完善群众文化经济政策。

在发展文化消费市场问题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正确认识文化消费市场的重要性,将它置于其他市场的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给予关注、扶持和培育。要充分发挥文化市场在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营造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加快培育和完善文化产业的要素市场、劳务市场和产权市场,为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4)组建若干文化产业集团,与相关产业进行整合、联手,走共同发展之路

我省的文化商品竞争力不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规模化、实力强的文化产业集团,使丰富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利用,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文化品牌竞争优势。应当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文化资源的集中程度以及产业链的关联效应,加大对文化支柱产业的投入,加快组建具有规模优势的文化产业集团,尽快形成文化经济的生产力和竞争力。除已经

组建的以《湖北日报》为主体的报业集团、以湖北电视台为核心的广电集团、以湖北新闻出版局为核心的出版集团、以《知音》杂志为核心的期刊集团等外,还可将有荆楚特色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等著名企业加以整合,形成优势互补的文化产业群体。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产业的结合。目前,我省以软件产业、电子产业为代表的信息产业正在成为第四大产业,迫切需要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在技术和文化资源方面的整合,以大幅度提升其文化内涵的经济价值。例如,生产一个磁盘的成本仅3元,而设计具有一定文化和知识内涵的软件程序或电子读物则可以卖到成千上万元,其价值成千万倍增长。世界许多国家已经瞄准我国的巨大文化市场,急于抢滩登陆。在这种情况下,我省必须加大文化领域的产业整合力度,将文化资源与其他产业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文化产业与公众需要、与世界市场需要密切结合起来,推动文化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上一篇:房地产销售经理月总结下一篇:房地产营销部部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