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固化模式,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生态失衡

2022-09-12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师生双向活动, 是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依据, 以教学目标为指导, 以学生为对象, 以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为手段, 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这种特定的结构, 表现出显著的情境性。所谓情境性是指“对人引起情感变化的具体自然环境或具体社会环境。”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语文教师依据教材而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情感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语文学习内容, 促进其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但是,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很多教师不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灵活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情况, 而一味地套用固化的模式, 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生态失衡。

1 模仿名师, 导致课堂教学情境生态失衡

在模仿秀流行的今天, 模仿之风也悄然走进语文课堂。名师成了大家争相模仿的对象。观摩名师课堂教学之后, 总有一批被感染的老师移植名师教案“克隆名师教法”。期待在自己的课堂上也打造那种“鱼水亲和”的场景, 期待名师“行云流水的教程”在自己的课堂上立竿见影地实现。甚至有的老师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据说, 有位语文教师一心想学李镇西的课堂, 却屡试屡败, 过度的焦虑使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最后竟发了疯。教案、教法都没有变, 为什么到了自己的课堂上就玩不转了呢?对此, 钱梦龙说:“一切形式上的模仿都归于徒劳”。

诚然, 名师的课堂是精彩的、灵动的。在名师的课堂上,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 灵活地运用教学方式、方法, 使学生愉快且快速地掌握教学内容, 营造了和谐的语文课堂生态环境。但是如果把名师的课堂固化成简单的模式加以套用, 站在技术层面上演练名师的经典手法, 简单移植和照搬名师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而不能不断感悟思索名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 忽视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 不能巧妙地应对课堂意外, 必然会造成课堂教学情境生态失衡。

2 崇拜多媒体, 导致课堂教学情境生态失衡

多媒体在创设语文课堂情境上起到了独特作用。于是, 人们开始崇拜多媒体, 希望其能成为创设和谐课堂情境的一味灵丹妙药。但是多媒体如同一把双刃剑。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 只重视多媒体的外在形式, 片面追求画面的生动, 忽略了语文教学的特性, 忽视了学生的成长, 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失衡。主要表现为:

首先, 片面追求生动性、形象性, 削弱了语文教学“咬文嚼字”的特性。

语文教学应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 语文学习的基本媒介就是语言文字, 而非其他。没有了语言文字教学的课, 不是语文课。所以, 语文教学应该把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揣摩、品味放在根本的位置上。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教师却忽略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淡化了学生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 而让学生一味沉浸在教师精心营造的“诗情画意”中, 影片、图片等纷至沓来, 学生目不暇接, 语文课堂成了“美术欣赏课”“影片欣赏课”, 唯独缺少了“语言欣赏”这一重要的环节。在这样的课堂中, 没有了学生想象, 没有了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 没有了朗朗读书声, 学生变为了观众, 教师变成了电脑操作者。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描写了月下荷塘的静谧和自己内心的不平静。文中所流露出来的“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哀愁”本需要学生从作者描写的月下荷塘、朦胧月色等优美语言文字中慢慢品味、欣赏。但在一次公开课中, 一位教师花了十分钟的时间用来展示各种荷花的图片、荷塘美景、清华园的美丽……学生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声。学生的确形象、直观地感受到了荷花的婀娜多姿, 清华的安静美丽, 但这还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想象、去感受文中那份“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吗?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吗?

从语文课堂教学生态看, 其情境性主要来自于语文在交际中的人文特质。具体说, “主要来自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主观因素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 和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特别是文学形象等) ” (1) 。但是, 在上述的多媒体课堂上, 教师将“读文”变成“读图”, 将对文本的涵咏品读变成对图片、视频的直接欣赏。缺少了学生对文学形象的想象, 缺少了师生间心灵的沟通, 缺少了传统语文教育中的“以情动人”, 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严重失衡。

其次, 盲目崇拜多媒体, 制约了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性和交互性的生长。

盲目崇拜多媒体, 制约了课堂教学生长性成长。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实践活动过程, 是师生教学相长, 共同成长的过程, 而非一成不变的程序化过程。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师生双方的不断互动, 可能会使教学过程偏离预设的轨道 (而非偏离教学目标) , 而走上一条“意外”迭出, 精彩纷呈的通天大道, 最终让学生收获更多。但课件却是教师精心预设好的, 是程序化的。如果教师忽视了课堂动态生成的特点, 一味依赖多媒体, 就只能按照设计好的多媒体程序开展课堂教学, 不断地“纠偏”, 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事先设计好的既定框框中, 把课堂教学纳入多媒体课件的程序中来, 于是我们的课堂上出现了一方“诱供逼供”, 一方“招供坦白”的闹剧。忽视了学生的反应, 扼杀了课堂活泼动态生成的过程。

盲目崇拜多媒体, 影响了课堂交互性生长。语文课堂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 而是充满情感的师生双方交流历程。文章不是无情物, 师生俱是有情人。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生动的表情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学生, 要去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 激发学生的灵感, 而学生的情绪亦能激发教师的情感, 二者互融, 营造出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但是由于对多媒体的过分迷信, 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眼光不再看着老师, 而是转向了大屏幕。本应充满情感的师生交流变成了冷冰冰的师与机、机与生的单向传递和接收。师生之间的情感流被切断了, 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情感的培养, 造成了课堂教学生态情境的失衡。

在课堂教学中, 无论是教师和学生的言谈举止还是教材因素中的人、情、景都是可以感知的对象。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与情感的也是相统一的, 它是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的基础条件, 是维系学生心理平衡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因素。教师因情因理传授知识, 学生因情因理学习知识、体悟道理, 情知对称。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让同时攀登认知行为、目标和情感行为这两个梯子, 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摘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很多教师不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灵活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情况, 而一味地套用固化的模式, 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生态失衡。本文主要阐述模仿名师及滥用多媒体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生态失衡。

关键词:固化模式,课堂教学情境,失衡

参考文献

[1] 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4.

[2] 于源溟, 倪山.存在与发展——语文教学生态论[M].青岛海洋出版社, 2001, 54.

上一篇:论构建我国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下一篇:引企入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