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2022-09-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70例, 男性49例, 女性21例, 年龄24~91岁, 平均52

岁, 其中摔伤33例, 交通事故伤12例, 暴力打伤15例, 高空坠落伤10例, 开放伤损伤9例, 合并脏器损伤3例, 合并其他部位骨折13例, 入院后除少数合并休克, 其他脏器损伤病例外, 多采用皮牵引或骨牵引, 3~7d内行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臀下垫高, 待麻醉效果充分后, 消毒铺无菌巾, 取患侧股骨大腿部外侧切口, 长度约适中, 显露股骨上段及粗隆部, 先行骨折复位, 满意后, 于大粗隆下方2~3cm处, 用骨钻开孔, 安放导针角度定位器, 选用135°经骨孔放导针, 确定颈干角及前倾角, 钻入3枚导针, “c”型臂X光机, 透视确定导针是否在头颈部中央。选取导针后, 测量导针深度, 选择合适长度的粗螺纹钉, 调整组合绞刀长度, 套在导针上缓慢钻入至粗螺纹钉长度相同, 退出绞刀, 改用丝锥攻丝后, 拧入粗螺纹钉, 套入鹅颈套筒钢板, 沿股骨纵轴安放钢板, 依次拧入各枚螺钉固定钢板拧入拉力螺钉尾钉。尾部加压螺丝。

冲洗切口, 留置引流, 关闭切口, 术后患肢行皮牵固定。次日即可坐起, 48h拨除引流, 3d指导其进行股四头肌锻炼, 除粉碎性骨折, 不稳定性骨折及骨质疏松者外, 大多数病人3周后扶双拐, 离床活动, 极个别病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可延至8~10周后扶拐行走。

1.3 治疗效果

切口绝大多数一期愈合, 3例出现术后感染, 后经植皮术痊愈, 此70例病人有62例得到随访, 随访病人全部愈合, 无骨不连病人, 随访时间6~10个月, 无髂内翻畸形, 无内固定物折断。1例因再次经受外伤而出现钉板轻度退出, 未脱落, 行髂人字石膏固定保护下练功, 8个月后骨折愈合, 3例因后患内科疾病, 无法离床及功能锻炼, 合并褥症等卧床合并症, 后经加强护理后及相应治疗后痊愈, 但髂关节屈曲功能受限。

2 讨论与体会

(1) 加压滑头鹅头钉 (DHS) 是由粗螺纹钉套筒钢板尾部加压螺丝及钢板螺钉构成, 结构牢固、不易折断及发生髂内翻畸形, 负重练功时粗螺纹钉可沿套筒滑动, 对骨折端产生动力性加压使用, 增加骨折不稳定性, 促进骨折愈合, 术后不需外固定, 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其他合并症的发生。 (2) 手术适应证:绝大多数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论是老年人或青壮年, 只要患者全身情况允许都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合并复合伤的要进行积极抢救治疗。老年患者应全面分析与慎重对待, 作好内科疾患的围手术期治疗, 术中作好心电监护与药物治疗, 对心、肾、肺等功能不全, 老年痴呆、神志不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骨质疏松病人不宜手术。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方法很多, 近年来我院同时开展了多根斯氏针, 空心加压钉, 鳞纹钉, 盘式外固定支架, 麦氏鹅头钉及加压滑动鹅头钉 (DHC) , 加锁髓内钉 (Gamma钉) 治疗, 前3种方法均不具备防旋及加压功能, 术后不宜早期离床, 不利于骨折愈合, 外固定架虽有创伤小, 操作简单等优点, 但且存在抗内翻能力差, 起不到对骨折的牢固作用, 且其体外装置对病人的日常生活影响大, 常易造成钉孔感染及皮下液化, 并且由于螺纹钉影响股四头肌收缩, 造成患侧膝关节活动受限, 麦氏鹅头钉优点是操作简单并可以调节颈干角, 缺点是牢固性差, 易发生弯曲、折断等, Gamma钉适用于各种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创伤小, 出血少, 但其费用较高, 不易为大多数患者接受, 且此钉操作较复杂, 通过髓腔穿钉, 髓腔太窄的病人不能应用, 且需配备专用器械, 及电视透视闭合穿钉设备, 医护人员接受射线较多, 加压滑动鹅头钉 (DHS) , 通过股骨颈拉力螺钉的滑动作用, 使骨折端加压, 同时套筒钢板使股骨颈段与骨折远端连接固定, 有效防止髋内翻, 术后早期离床活动, 有利于骨折愈合。

综上所述,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内固定方法很多, 各有利弊, 根据临庆实践, 我们认为加压滑动鹅头钉是诊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下理想的方法。

摘要: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 约占全身骨折的1.39%, 较股骨颈少见,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和社会活动增加, 同时受饮食、药物、环境诸多方面影响, 病龄逐渐向老年人靠拢且呈上升趋势。过去多采用骨牵引保守治疗, 随着医疗科技整体水平提高与固定材料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 国内外对此类骨折均倾向手术治疗, 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0余例, 收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优于其他固定方法, 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上一篇: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凝汽器钛管焊接下一篇:基于学生信息素质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