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科论文范文

2022-05-10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会计专科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本文结合地方高校的基本特点,分析了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的现状,提出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改革的首选方向:职业化,并对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进行深入探讨。[关键词]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职业化文献标识码:A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

第一篇:会计专科论文范文

高职专科学校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现状调研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是一门专科专业, 2015年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时由原来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或财务信息管理专业改造而成,改造后专业招生并不理想。如何使专业更有生命力,是开办学校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对高职专科学校会计信息管理专业学校建设现状开展了调研分析,并根据调查的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和建议。做好专业教学条件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专业宣传和就业推广,能使专业更有生命力。

一、调研内容分析

1.学校教学基本情况。①专业建设。所调研的学校,均在教学中,突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注重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通过知识技能竞赛、学术报告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但非双高学校与国家级双高学校对比,专业特色不明显,创新不足,人才培养模式较为传统。②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方面,所调研的学校均与企业共建顶岗实习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邀请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但非双高学校校企合作的层次相对比较低,基本停留在实习、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没有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和更深度的校企融合,而作为国家级双高的学校,则通过与企业深度融合,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合作建设“会计工厂”,即建设“真账实操实训基地”,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开展“线上线下”双线教学,借助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实现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由模拟仿真实训向真账实操的转变,大大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③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与实施。所调研的学校均开设了会计基础、中级企业财务会计、会计职业道德、企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 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60%左右。这说明所有的学校都重视专业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但非双高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理论性较强,实用性、应用性和实操性偏弱,课程名称和内容存在学科化,创新课程开发不够。而作为国家级双高学校,重视全新课程强力支撑,进行了基于“会计信息管理”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开发和设置了税费计算与申报、企业内部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实训、企业财务分析、管理会计应用实训这些实用性和实操性较强的课程。而且国家级双高学校重视课程资源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库;教学管理与实施均按教育部要求规范进行,确保专业教学有序进行。④教学评价与质量保障。所调研的学校均通过教学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全校范围内的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保证全校质量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重视学生评价。但国家级双高学校在引入社会、企业、政府等三方面的人才评价方面做得较为完善和规范,且通过开展完善的全面教学质量诊改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人才培养方案使用与评价情况。所调研的学校均做到校内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学院、企业、学生三方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形成以学校为核心、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毕业生质量和用人单位信息跟踪反馈体系,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改进。但所调研的非双高学校,人才评价机制方面不够健全和完善,数据监控和信息还不够健全,而区外的国家级双高学校有完善的评价机制、评价体系及监测数据,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及时完善。

3.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与执行情况。所调研的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上均包含专业名及代码、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知识、能力、素质及获取职业证书要求)、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修业年限、毕业条件及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专业核心课程简介等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强教学运行过程管理及质量监控,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督导机制,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建立教学质量信箱以及网络测评等制度,及时掌握、监控教学运行过程和人才培养质量。但相对来说,国家级双高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富有创新,能充分体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且较为标准和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不但包含上述基本内容,还包括毕业上岗标准、课程路线与体系设计、教学实施条件(包括专任教师条件和兼职教师配置、实践教学条件要求、校内实训条件配置)、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资源要求和专业资源现有情况介绍)、教学组织与评价、运行机制与保障等十二个方面的内容。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方面,同时通过教学质量诊改的实施、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的健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教学管理和实习实训制度的制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等措施,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保质保量执行。

二、对策与建议

1.重视专业建设特色的彰顯。专业特色是一个专业发展的灵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专业建设必须要定位好,做好内涵建设,提炼专业特色、重视专业宣传、形成专业文化,彰显专业特色,提高专业知名度。

2.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一个专业必须背靠一个对口、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与之建立校企长效机制,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将国家会计准则、财务和会计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共同制定会计专业实习实训操作标准,引进真账实操项目,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共同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按照教育部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标准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打造“金课”,并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办学的地位;共同建设双兼结构的教学团队,分工合作共实施教学和企业技术服务;共同开发教材,建设基于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并且是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教材;共同建设校内外企业(行业)标准实训基地与智慧教室和虚拟工厂,以更好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网络学习的普遍应用,从而提高校企“双元育人”的特色和质量。

3.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基于面向的岗位群所必须的能力基础上,要定位在一人多岗、多岗兼顾的能力基础上进行课程路线的分析去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即首先确定专业所面向的岗位,再次分析每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再从典型工作任务中分析行动领域是什么,这些行动领域对应的理实一体课程有哪些,专业学习领域、基础学习领域、素质拓展领域是什么,从而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才能有助于实现“零距离”培养。

教学实施过程要遵循“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校内真账岗位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递进形式组织教学。理实一体教学以专任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运用“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和自结”六步法组织课堂教学;校内实训由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共同完成,通过分岗实训、混岗实训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实训教学;校外顶岗实习以校外指导教师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为辅,通过在生产、经营、管理一线顶岗实践组织教学,这样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与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一定要规范、科学,这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内容至少要包括专业名称与编号、专业分析、招生对象、学制与学历、培养目标、毕业上岗标准、课程路线与体系、核心课程基本内容、教学计划进度、教学实施条件、教学资源要求、教学组织与评价、运行机制与保障等十二个方面的内容。同时要健全教学管理组织机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教学管理制度、实习实训制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等机制和制度及措施,要开展专业质量诊改,要引入社会、企业、政府等三方面的人才评价机制,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保质保量实施。

5.重视专业教学条件的建设。首先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打造100%的双师教师队伍和校企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按区级甚至国家级教学队伍建设的标准建设好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水平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才有保障。其次是建设好校内实训基地及配套教学资源,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行业标准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和购买必须的教学软件,实行跨专业协同实训,培养复合型会计信息管理人才,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一进入学校,就能以职业人的角色学习,更好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

6.招生和就业工作。专业建设是否有生命力,招生和就业是关键。会计信息管理专业由会计电算化专业或财务信息管理专业更名和改造过来的,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变化不大,但招生人数差别却很大,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和家长不了解。因此要重视和创新专业的宣传,想办法转变广大考生和学生家长的观念和认识,以提高专业的招生报到率。在就业方面,要多渠道开拓学生就业的途径,以提高学生就业的满意度、专业的相关度和职业期待的吻合度。具体途径主要有:一是与对口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开展虚拟班、订单班、企业新型现代学徒制班等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学校在各类信息平台提供学生毕业信息;三是鼓励学生参加专业化的招聘求职网站/APP;四是学校组织现场招聘会;五是发动学生父母及亲友推荐;六是发动学校(包括导师)的直接推荐;七是鼓勵学生参加校外的现场招聘会。同时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建立网络系统进行跟踪调查,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数据机构的参与。这样既可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增进毕业生与母校的感情,又可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1+X”证书制度的推广与实施,还要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l” 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专业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同时通过考评中心建设,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促进书证融通,对接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与企业岗位证书融合起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金项目:“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优秀青年教师成长支持计划”课题编号:桂商职院人[2018]16号]

(作者单位: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黄嘉妮 陈丽金

第二篇: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探讨

[摘要]本文结合地方高校的基本特点,分析了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的现状,提出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改革的首选方向:职业化,并对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职业化

文献标识码:A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会计教育得到了巨大发展,截止到2008年初,我国共有高校1089所,设有会计专业的有508所,几乎有近一半的学校招收会计专业学生,招收的专科生为190590人。本科生为~0869人,硕士生3615人,博士生360人。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新建地方高校得以建立并招收会计本专科生(以专科生为主),这些新建地方高校在教育环境等方面与老牌高校有差距,因此,在当前高等教育竞争日趋白热化尤其是生源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探讨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

1地方高校特点分析

当前我国高校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主管的重点高校;普通省属高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地方高校(简称地方高校)。其中地方高校主要是由地方政府发起并投资设立、教育经费由地方财政全额(或差额)拨款,主要面向地方招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高等院校。同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教育环境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在国家支持力度弱,地方高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学生学费与地方财政,而地方财政拨款一般按招生数下拨,这样,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是否充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招生情况和地方政府的投入,由于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都不高,导致生源没有保证,进而影响了学费收入和地方政府拨款。因此地方高校的规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都比重点高校与省属高校薄弱;地方高校的师资往往“金字塔”型,教授寥若晨星,副教授相对较少,讲师及以下相对较多,院士和博士生导师一般没有。并且就算现有的师资也不够稳定。本校培养的博士和教授“人往高处走”。师资薄弱、不够稳定也反过来影响了招生和学校的发展;地方高校办学层次比较单一,一般只招收专科生和本科生,专科生占多数,层次较低,这又导致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较窄,主要是立足地方、面向基层、为地方经济服务。地方高校的这些特点在会计专科教育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这导致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境地。

2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现状分析

2.1生源稳定,但前景不明朗  在当前教育改革大潮中,尤其是“全民办财经”的热潮,使得会计本科专业在高校广泛开设,这无形中挤压了会计专科教育的生存空间。同历史、中文等传统专业相比,由于社会需求量大,所以目前地方高校会计生源虽然质量不高,但在数量方面还能保证,甚至呈增加趋势。但随着适龄学生高峰的过去,到2013年。高校生源将比现在减少一半,到时,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地方高校对生源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由于教学质量、学校声誉等因素影响。地方高校会计专科生源将受到部属高校、省属高校的严重挤压。前景很不明朗。而生源的缺乏对地方高校专科专业来说,则意味着消亡。

2.2会计专科教育目标同质、办学无特色

当前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分为四个层次:博士、硕士、本科、专科,每个层次的会计教育都有其特色。并应该有其教育的目标,但是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目标基本上是照搬套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高层次的高级会计人才。教育目标的同质造成了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毫无自己的特色。竞争力无从体现。

2.3教师素质相对较低。教学技术与手段滞后

当前地方高校的会计教师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建校之前的原来学校的老教师。这些教师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是接受教育层次较低,理论功底薄弱;另一部分是建校后新引进的博士、硕士毕业生,这类教师虽然接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教育,但缺乏教学经验。此外。地方高校会计教师普遍职业能力较差,缺少会计工作实践经验。教育出来的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可想而知。此外,在教学技术与手段上,仍然采用的是以课本为基础、以规则为导向、以教师授课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教学方法脱离了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而忽视了能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训实习,用这样的教学手段教育学生,束缚了他们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

2.4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缺乏。不能适应企业需求

当前,会计实务界对会计专科毕业生仍有较大的需求量,但这些用人单位对会计专科毕业生要求很高。不仅要求他们有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特别强调会计职业能力。然而,地方高校目前会计专科教育实际是本科教育的简化版。即将四年的会计本科教育课程压缩在三年完成,这样培养出来的会计毕业生理论不深,会计职业能力更不行,会计专科教育的误区,使的会计专科毕业生在“双向选择”用人机制下就业遭遇困难,反过来又影响了招生,使得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上述问题的存在,除了需要地方政府的帮助外,更重要的是要从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自身寻找突破口。对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地方高校自身特点的特色办学之路。

3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改革首选方向:职业化

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要摆脱面临的困境并进一步拓展立足领地,就必需服从社会需要,使培养的会计学生获得社会认可,在办学特色上要有突破。会计作为一门与职业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其专科教育的人才标准应该是“会计职业应用型”。按此标准。会计专科生应该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即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会计职业能力是其主要优势,只有如此,才具备有本科生竞争的实力。因此,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应以会计人才的实用价值为主线。在我国现行高等专科教育层次的规范下开创自身特色,形成人才优势。遵循会计人才实用价值主线。我们可以认识到:会计专科教育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德、智、体全而发展的能适应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会计工作者。技能性是会计专科生的强项,会计操作能力是其主要优势。这同高职教育目标很相近。因此,会计专科教育改革,职业化是出路,向高职靠拢是趋势。但在靠拢同时,还必需坚守高等会计专科教育阵地。发扬自身优势。强化拓展会计职业能力,会计职业能力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理论分析和计算能力;二是会计实务操作能力;三是会计制度开发与涉及能力;四是交际活动能力。总之,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的定向是培养既有会计职业能力,又有拓宽专业面的适应性的专门人才。这样才能提高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毕业生竞争力。体现实用价值。

4地方高校会计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探索

4.1以地方经济需求为导向,建立合适的培养目标体系

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着会计人才培养的模式,直接影响着会计教学内容的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地方高校会计教育的目标一定要围绕学校的办学宗旨而设定,应该服务地方经济,这也决定了地方高校的会计专科教育应该是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功底又有很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大学生,满足基层之需。理论素养和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缺一不可,但理论够用即可,主要应能处理实际问题。

作者:李 岩 张自伟

第三篇: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国的迅猛发展,网络得到了快速普及,远程网络学习成为当前成人在职学习的主要方式。它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在学习时间、空间以及学习者等方面的局限性,充分发挥了远程网络教育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灵活、学习过程自主掌握的优势,是一种非常适合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教育教学新模式。随着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近年来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的入学人数受到了高职教育的巨大冲击,会计专业报名人数明显下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如从前,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乌海市开放教育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当前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四点改进的建议。

[关 键 词] 开放教育;会计;改革

一、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性表现

(一)课程设置方面

开放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都是成人学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教育有别于传统的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入学门槛低,实行“宽进严出”和“完全学分制”的学习制度,学生在通过入学资格审验和入学水平测试后,即可注册取得学籍。在开放教育开办之初,受到了许多成人的欢迎。但是入学后学员发现,开放教育的办学思路和普通專科院校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有许多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对于成人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中央统设必修课有:英语Ⅰ(1)、英语Ⅰ(2)、经济数学基础12、西方经济学。虽然有中央电大的学习资源支持,地方电大还有老师进行辅导,但是,学员如果不能全程系统地进行学习,考试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二)课程资源建设方面

1.资源更新不及时

目前,开放教育的网络资源内容相对比较丰富,可以分为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和地方电大三个层级。通常大多数的必修课程在中央电大网站上都有许多资源,主要分为“教学文件”“教学辅导”“IP课件”和“直播课堂”。从模块上来看,资源是比较全的,但是更新的速度太慢,以会计专业为例,2014年出台了新的准则,并对个别准则进行了修改,加上近两年“营改增”,需要更新的会计视频资源和理论课程资源其实是比较多的,涉及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1.2、会计电算化,可是这些课程的资源都没有进行更新,而纳税基础与实务课程根本就没有相应的教学资源。虽然个别老师会在自己负责的课程中更新相关的资源,但是省级电大和地方电大的开放教育平台通常都会转载中央电大在线的资源,特别是视频资源,如果中央电大资源更新不及时,就会造成整个电大系统从中央到地方资源的陈旧。

2.视频资源设计不合理

由于教学思路的陈旧,许多视频资源根本不符合课程教学的特点。如,会计电算化是一个教学员如何进行软件操作的课程,但是没有在任何一个教学视频中出现了如何进行操作的画面,只有老师在进行理论的讲解,即使有理论操作的讲解,在视频中也没有录制老师操作的过程,这种视频根本无法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以该课程的第四讲为例,截止到笔者写作时,该视频的点击量只有23136。作为资源,完全是一种浪费。

(三)教学手段方面

通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电大系统已经形成了学员学习主要利用文字教材,通过互联网,登录中央电大及各级电大远程在线教学平台,随时点播和下载网上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平时可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学习,相互提问、讨论和交流的一套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随时可以进行学习的平台。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利用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学习成了新的手段,目前电大在这方面利用得还不够,应该及时研发学生端,方便学生在线学习。

(四)考核环节方面

目前,会计学(专科)专业大部分课程的考核都是用形考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的方式。个别课程完全通过平时成绩的考核来进行,如,会计电算化。考试加形成性考核这种考核方式结合了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是比较合理的。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几乎所有的形考作业都是通过纸质的作业来完成的,所有学员的题目都一样,那么学员抄袭的可能性就大大地增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搜索“电大形考作业答案”几个字,就会有589,000个搜索结果,其中不乏专门的平台和贴吧。这种情形下交上来的作业答案能否真实体现学员的平时学习状态,笔者表示怀疑。所以,对于形考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一)改革课程设置,侧重职业性教育

1.对课程的模块进行调整

作为成人的学历教育,办学理念应该和普通专科的学历教育有所区别,应该侧重职业性方向,而不是理论研究型的教育。许多学员都是因为在工作岗位上发现自己的职业能力不足,所以报考了和自己职业相关的专业,可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许多的课程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而且又难学,加上工作压力大,没有合理安排时间,无法保证全部课程的学习时间,自然会选择只学习专业课,放弃学习统设公共基础课,或者干脆放弃考试或选择退学。英语Ⅰ(1)、英语Ⅰ(2)、经济数学基础12、西方经济学等课程,可以放到选修课的模块中让有需要的学员自行选择进行学习。会计和税法是密不可分的,会计许多业务的处理都要根据税法的有关要求进行业务处理,所以,纳税基础与实务课程应该作为必修课进行学习,而不是选修课。在必修课中设置了会计模拟实验,那么就没有必要在选修课中再设置会计操作实务,从专业规则说明的内容来看,这两门课程的内容差不多,没必要重复设置。

2.增设专业课程的选修课

会计专业的中级财务会计1,2主要是针对制造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业务核算来讲解《企业会计准则》。对于金融企业、房地产企业、酒店业、保险业、农业等其他行业的业务处理没有进行具体的讲解。另外,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中还有《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的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有一定的差异。对于成人学员来说,工作单位的性质会决定他希望学习的内容,所以其他行业的会计核算和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课程也应该适当开设,可以开设到专业选修课中,以增加对学员的吸引力,使其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加大网络资源建设力度

1.加快网络资源的更新速度

由于中央电大负责的资源比较多,又受到所有省级和地方电大的关注,所以课程建设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任务也比较重。特别是视频资源的建设比较耗费时间,更新起来难度较大。所以,在资源更新方面,可以委托电大系统内的知名老师合作完成,由中央电大提出整体的思路和方案供制作老师参考,经过讨论后再制作相应的资源。根据会计准则和税法有关规定的变更,及时对相应的资源进行调整,录制相应课程的新资源,上传到中央电大网站。由于电大系统执行的是老师导学的思路,所以视频资源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仅局限于部分章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员来说,自学的困难比较大,如果没有时间参加面试辅导,网络视频教学就成了最佳的选择,所以应该将所有章节的内容錄制成课件进行上传,特别是核心课程。对于更新的相关法规,任课教师要及时在课程网站上发布,并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链接到课程网站上,对于历届考试的原题应该及时上传至网站,以供学员复习备考。

2.增加实践操作视频

目前,在会计专业没有一个教学视频是针对实际操作的,全部都是理论讲解,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对于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纳税基础与实务这样的课程来说,实践操作的视频讲解非常重要。对于这些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录像,可以结合实物进行讲解,近年来随着录屏软件和手机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微课的制作已经成了很多高校制作教学录像的重要手段,电大系统的视频资源同样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录制,可以将冗长的章节录制成短小的独立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一定会大大提升。

(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手段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电大系统可以推出自己的手机和平板专用的学习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学员交费后可以在线学习,或下载资源到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学习,也可以在线留言提问,24小时内会有专人负责回答相应的问题,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资讯。这样可以方便学员随时学习,随时与任课教师沟通,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另外,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电大的开放教育,随时公布最新的教育理念和信息,增加开放教育的影响力。

(四)改革考核的方式和方法

1.调整部分课程的考核内容

对于职业技能实训这门课程的考核,应该将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而不是简单地对理论知识进行重复的考核,可以在题库中将实际工作中常发生的案例作为题目进行考核,将描述类的考试题目变为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各种原始凭证,然后让学员根据经济业务做成职业判断,然后进行业务处理,这才是真正的职业技能训练。对于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这类课程,应该以考核计算题为主,舍去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这样的题型。

2.改变形考作业的形式

由于目前纸质版的形考作业抄袭现象严重,我们应该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好题库,让学员在线做作业,同样应该开发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作业端。这样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习题供学员进行在线练习,还可以了解学员的在线学习时间,通过设置答题的时间期限,让学员主动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作业,同时还能杜绝学员相互抄袭的现象,督促其自学。

参考文献:

[1]杨九民,郭晓梅,严莉.MOOC对我国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3(12).

[2]田茂琴.基于远程教育平台的教学研究与实现[J].中国远程教育,2014(7).

[3]凌玲等.开放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广东电大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为例[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2).

作者:李洁

上一篇:农林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识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