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文教学论文范文

2022-05-15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引导文教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课程设置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当代高等教育更加突出培养和培训实际技能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英语经济文选课是专业课必修课,课程宗旨是通过讲授经济学常识和阅读经济方面的文章提高学生全面运用英语的能力。课程内容涉及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史、经济大事、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等。

第一篇:引导文教学论文范文

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

目前现代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环节以及应试环节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初中语文新课标也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强化现代文阅读教学。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行文顺序以及情感元素,语文成绩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课外阅读能力也会有所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因此得到有效发展。但受制于多方因素影响,目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存在局限性,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有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因此受到限制。

一、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有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因此受到限制。

(一)教育思想陈旧

受制于繁重的课业压力与应试压力影响,初中语文教师为保障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多坚持应试教育思想,不愿将教学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开展现代文阅读教学,在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案的设计上缺乏对学生性格特点、认知能力等层面的考量,这导致语文教学在思想上出现了局限性,无法有效指导现代文阅读教学实践工作。

(二)教学方式陈旧

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教师多采取填鸭式教学模式,课上简单讲解文章内容后,就将文章的赏析结论、情感元素等内容直接以考点的形式告知学生,并要求学生识记。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一方面教学变得十分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课上缺乏情感体验的空间,不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行文风格、情感元素等内容,只能够通过死记硬背完成学习任务,语文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此外教师不重视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存在不足,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有效的体现。

(三)学生因素

语文是一门识记量大、阅读量大、习作量大的学科,因此学习中本就存在枯燥性的因素,加之教师枯燥的教学模式学生愈发缺乏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语文是一门情感体验为主的人文学科,课文内蕴含着丰富的抽象情感元素或与学生日常生活距离较远的情感元素,学生本就因为缺乏生活体验而无法理解这些情感,加之教师课上又未预留学生情感体验的空间,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完成学习的任务,这导致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无法有效形成,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持续开展因此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二、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案

(一)升级教育思想

为有效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开展现代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升级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方法,用先进的思想引导教学实践工作,用科学的教学方案落实先进的思想。因此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将学生确立为教学的主体,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等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用针对性的教学思路保障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作为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组织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阅读教育类等书籍汲取最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用先进的教育思想保障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再次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创新语文教学,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策略,通过创新促进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趣味教学,激发阅读兴趣

为有效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开展现代文阅读教学,教师要首先通过趣味教学导入课文内容与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与教学的内容寻找趣味元素的切入点,并采取如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法、背景介绍法等创新型教学方法导入课文内容与学习任务。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展示济南风景的图片,与学生以其对文章的背景知识展开讨论,使学生初步在脑中形成文章的基本感情基调,以此为现代文阅读教学建立良好的教学基础。

(三)初读课文,铺垫技巧培养

为有效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开展现代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在兴趣的引导下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初读课文,为现代文阅读技巧的有效培养建立良好的基础。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教师可抛出问题:“请初读课文,找出济南冬天的特点,试分析本文的行文顺序?”等问题,组织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通过有效的初读,学生明确地了解了本文的行文顺序与内容,初步把握了文章的情感元素,语文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调动,为进一步培养阅读技巧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四)细读课文,培养阅读技巧

待学生充分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可组织学生按照文章的行文顺序细读文章,带领学生深入品读文章,并以此为依托渗透对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预留出情感体验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欣赏、自主思考、自主分析、合作探究、自主归纳等学习方式,在情感的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这样的教学任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作者的行文特点与行文顺序,准确把握文章的情感元素,同时也收获了同类行文顺序的现代文的阅读技巧,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此教师可开展分组教学,组织学生分小组找出自己认为的描写景物的美句,并小组讨论汇报选择的理由,以此完成对文章的赏析。待学生赏析过后,教师要结合教学的整体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自我总结说出文章表达的情感。待学生表达完毕后教师做總结性发言,升华情感,完成教学任务。

(五)拓展教学,巩固阅读技巧

学生在课上形成的良好阅读能力,需要教师在课下提供知识迁移的平台,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锻炼与巩固。为此教师一方面可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组织学生阅读写作顺序相同,或情感元素相同的文章,组织学生按照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开展阅读,巩固自身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组织学生阅读喜爱的课外读本,定时定量布置阅读任务,将现代文阅读教学延伸至课下,以此实现教学的深度拓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有效开展现代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使教学得到深度发展。因此教师要升级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环节结合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与教学内容,以课前趣味教学激发兴趣,以初读为阅读技巧的培养建立基础,以细读渗透对阅读技巧的培养,以拓展阅读,巩固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此实现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作者:张永强

第二篇:经济文选课教学心得

课程设置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当代高等教育更加突出培养和培训实际技能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英语经济文选课是专业课必修课,课程宗旨是通过讲授经济学常识和阅读经济方面的文章提高学生全面运用英语的能力。课程内容涉及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史、经济大事、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等。该课程的突出特点是让学生通过用英语学习该课程,用英语掌握和运用经济学词汇和概念,阅读相关的经济学学术文章和著作,讨论重大国际经济事件并用英文撰写相关论文。

从课程特征看,经济文选课为交叉学科课程,即以英语授课为主。引用英语著名经济学术期刊和杂志的有关国际经济、重大国际经济事件的文章以及著名经济学家的经典名著节选为核心教材。该课程对授课教师英、汉语水平、国际经济、金融、财贸易等方面专业知识、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文学、宗教、哲学等)的了解、翻译技巧和口头表达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教学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和内在目的。作为知识传授的手段,教学或者广义的教育是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既是教学的基本前提,也是教学和教师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

英语经济文选选读课的教学目的有较强的针对性。课程的宗旨是使学生通过讨论、阅读、分析经过精选的各类报刊、期刊、杂志上的经济类文章,理解英语在此该语言环境和文体中表意功能和特殊含义,熟悉一般国际经济、贸易、金融的历史背景知识,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英文经济文章的能力和研究、探討国际经济问题的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何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是一个智力挑战,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体现某些具体课程的特殊要求,在每一个具体的课程中落实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学习和教学是个相互促进的过程,是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的动态沟通过程,“教学相长”准确地折射了教育过程的本质。本课程应力图至少达到以下四个主要目的。

1 从宏观的角度激发学生了解和探讨国际经济问题和经济外交事务的兴趣,开阔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眼界,为今后从事外贸、外交、外事的实际工作打下初步的经济理论基础

在教材的选题上贯彻突出重点、兼收并蓄、强调主题、涵盖其它的原则。所谓突出重点、兼收并蓄就是牢牢把握经济类文章的重点,同时吸收部分经典书籍,新闻报道性文章作为补充。而强调主题、涵盖其他则是指保证教材的主体为有关经济理论、经济事件和经济政策方面的内容文章,涵盖面可扩展到国际政治、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西方文明文化研究、历史宗教等诸相关领域。希望能够通过经济文选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这些重大国际经济事件和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历史渊源,现实现状,发展趋势有个初步了解。

2 希望通过阅读高质量有关经济理论和经济时事的著作、文选和文章,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阅读理解,口语表达、翻译写作诸方面的综合能力

课程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对名人、名著、重大题材、严肃文体的理解和领会能力。课程教材全部为英语原版文章,出自名人、名家之手,摘自英语国家著名报刊经贸版、经济学术期刊、经济专业杂志、名人传记、经济学家的专栏文章。所选的文章均具有较为浓厚的学术色彩和严谨的论理层次。有些文章文字虽似显无奇,但立论缜密、内涵丰富、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信息量大。不少文章体现了专栏文章和评论性文章的语言的文字简练、笔锋犀利、论述严谨、文笔流畅、结构清晰等特点。这些修辞手段的应用大大增加了文章阅读理解的难度。阅读这类文章,学生感觉起初比较生疏,似懂非懂。因此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培养理解话中有话,弦外之音的能力,即英语中所谓的从字里行间理解。学生在阅读这样的句子时,很容易一带而过,懒于作进一步的思考,不仔细体会它的弦外之音。在教学过程中,对授课对象进行启发性引导,提出学习中具体要求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3 挖掘开发学生学习潜力、促进学生思维习惯的训练、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学术研究能力

大学教育应该是启发式和互动式教育。大学低年级与大学高年级学习过程也存在着差异。对于高年级的大学生,正确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可能比单纯汲取知识、积累信息更为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汲取知识和积累信息的过程也应该是个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和改进的过程。要教育学生懂得,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问和反思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走进和走出困惑的过程,是一个借鉴他人,充实自己,形成独立见解的过程,是一个心灵不断受到启发的过程。

4 培养和增进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潜力,促进多学科和交叉学科学习途径能力和态度的培养

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结合形成了交叉学科发展的态势。同时,现代语言学的转向也影响了其它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发展。语言学从概念陈述和描述功能向语境、语义甚至概念和意识建构和解构的转向表明了现代语言哲学的发展趋势。东方语言与西方语言本身在词义的表达上就存在着差异。如何克服这种差异在文化学上就是一种挑战。用外语教授一门专门的学科其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传承的大胆和新颖尝试。西方经济学的知识和学理渊源来自欧美,特别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经典知识谱系。因此,许多经济学的概念和思想的表达是用英语表述。用英语讲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显然可以避免在翻译和表达过程中意思丢失和扭曲,甚至篡改和误译。

教授课程的途径和方法的创新和革新是教学和教育改革的题中之意,也是对教师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组织能力的挑战。教学的成功取决于教材、教师和教法三方面的和谐统一。具体而言,就是教材要有针对性,教法要有可行性,教师要有创新性。仅仅将教学看成是单向的知识输出手段是不对的。教学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和单向的知识输出和信息灌输过程,它是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积极互动、双向交流、相互反馈和评价的动态交流过程。这种教育过程需要教学双方,师生之间进行直接,坦诚和碰撞式的交流,以达到互动之目的和交流提高之效果。教学的成功应体现出教材的筛选、教师的素质、教法的应用和教学对象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和接受度。

教材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经济文选课的所选文章均取材干英美国家著名报刊,或选自一些名著。从选取的文章观点倾向方面,也尽可能包括不同经济流派和学派和观点的文章。人类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也处在一个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革命使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我们处于一个充满各种事件的世界,我们与外面的大千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人时刻处在接受、搜集、处理、消化、反馈各种信息的过程中。课程的选材就是在筛选和优化信息,使学生可以接触到

某一专题、某一事件的较为权威的论述,既要考虑事件的历史背景,又要追踪它的最新发展。

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和判断力。学生会忽略的某些细节往往反映问题的本质。教师就是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在开始阅读、分析一篇课文时,通常会注意作者的背景、身份和地位。但又会忽略文章的出处,即文章是登载在什么刊物上,这个刊物代表着什么背景。其实这些看似无关紧要之处,对学生了解作者的观点却相当重要。在西方国家的媒体上,绝对的“新闻自由和公正”实际上并不存在。报刊、杂志和大众传媒手段也并不是完全“独立、公正、客观”地报道、评述和分析问题的实质。要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首先要了解登载该文章刊物和雜志的政治和政策背景。英美国家的主要报刊、期刊分别代表其不同政党、政治派别、地方大财团势力的观点。它们的观点有时候往往就反映了美国政府或英国政府在某些重大经济问题的政策倾向和主张。从这些刊物的政治倾向和经济背景,可以了解许多表面上不能看出来的问题实质。

除了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做到心中有数。经济文选课涉及的许多国际经济问题一般都比较错综复杂,如果教师仅仅就事论事,孤立、简单地分析问题,或者只讲讲语言点,其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对于重大国际经济问题,地区经济热点问题,要采取确定授课重点,请学生课前提出疑问,教师有针对性的备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有关资料。目前国际上热点问题很多,如何使学生能学有所得有所思,教师的责任就相当重要了。教师要通过严肃、认真和生动的授课,使学生摆脱孤立、静止、简单、片面看待这类复杂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分析与该问题有:关的所有历史、现实、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甚至民俗等因素,使学生能够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个多侧面、全方位、横向和纵向的了解,从而形成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独立见解和观点。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讨论、研究、分析最终形成较为独立,哪怕是不成熟的见解固然是求之不得,但如果能够从教育实践中,逐步培养形成一套科学、有效、实用的学习方法和思路,则是应该被视为更大的收获。

综上所述,外交学院经济文选课的教学目的均要体现它的特点:即它的知识基础性、语言综合性、能力实用性和思想启发性。经济文选课的基础性主要反映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学生可以通过涉猎、阅读写作风格各异的经济类文章,对国际经济问题、重大国际经济事件的发生和演变形成个人的初步见解,为今后在该领域做深入研究打下基础。经济文选课的综合性反映在课程的应用语言上。这对学生的外语要求是比较高的,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促进和检验。该课还可以达到启发学生综合思维、扩大学生时势视野、提高学生知识境界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有目标,有追求,确定了研究国际经济问题的兴趣点和切入点。随着时代发展和教学实践内容不断丰富,经济文选课的教学也要继续摸索新的方法和路子以期达到教学上的更佳效果。这种教学思路不但是针对一门具体课程而言,它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中的各个方面。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则应该成为教学工作实践中永远追求的目标。

作者:张晓立

第三篇:当作文教学遇上信息技术

摘 要: 中学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但作文教学现状仍然不够乐观。在互联网+时代里,融合信息技术可以点燃学生创作热情,可以丰富学生习作素材,可以改善作文评价。只有把信息技术和作文教学深度融合,作文教学才能更加高效,学生的习作水平才有可能有质的提高。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作文教学 兴趣教学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中考作文的分数比例可见一斑,有的地区作文分数已占语文总分的六成之多,但是即便如此,中学作文教学依然是一个久攻不克的暗堡,许多有志之师对此进行很多研究,许多专业研究者也提出些许有建设性的意见,像“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学术委员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等组织也专门举行过专题的研讨,但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现状并没有较大的改变。互联网+的浪潮冲击着这个世界的角角落落,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变革使我们目瞪口呆,作文教学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华丽转身,这是摆在每一个语文老师面前不得不思考的课题。

一、融合信息技术,点燃创作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部分中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对作文没兴趣,老师无法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他们的作文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要求,胡编乱凑,字里行间没有任何感情,即使运用相关的习作技巧,也没法改变味如嚼蜡的阅读感。

教学《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时,我组织学生带上数码相机到家乡的公园进行游览拍照,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用审美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世界,追寻美的刹那。然后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把这些照片制作成多媒体的课件,有的同学制成配有《春江花月夜》的动画相册,有的同学制成生动活泼的PPT演示文稿,有的同学制成幽默风趣的Flash动画,上课时一一展示,学生很快就在优美的旋律里沉醉于家乡的美景中。

这一环节的设置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首先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由于亲身经历了游览和制作的过程,学生在欣赏美景之后总会说些什么表达内心的感受,不吐则不快;其次丰富了习作的素材,因为亲身经历,再加上有照片为补充,可谓素材丰富;再次突破了學习的难点,学生在制作多媒体的过程中已经对景物进行了筛选,尽可能地向观众展示景物的特征,很好地突破了本课“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抒发真情实感。”的教学难点;最后掌握了习作技法,学生在制作课件过程中,会对所拍的照片按照游览顺序进行甄选、分类,这一过程也是他们学习“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等写作方法的过程。如此一来,一篇优美的游记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就水到渠成了。

二、融合信息技术,实现素材积累

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是建立在积累基础之上的,缺少积累谈作文训练是不可能实现的空中楼阁,纵然有也不过是海市蜃楼。积累无外乎两条途径,一是读万卷书,二是行万里路,对于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讲,这两条都有一定的困难,万卷书要不菲的价格;万里路要不短的时间。但互联网+时代使这一困难有了很大的转变,大数据时代的资源库可以满足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求知需求,足不出户就可以知天下事,无需翻书,可以精确查阅自己所需的资料。教学《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这一习作时,我要求学生融合信息技术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学生通过网络下载很多相关资料,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甄别筛选使用,由于素材丰富,学生在习作时就能做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三、融合信息技术,改善作文评价

作文评价和修改指导是习作教学中最能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环节,但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单一,不够及时,缺少互动,导致高耗低效,难以发挥应有的功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写好的习作上传到学校论坛,然后教给学生作文批改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批改评论,然后学生按照要求进行修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过程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知道自己的作文要被上传到学校论坛,对比只有老师一个人批改来讲,论坛更具开放性,看到的人更多,无形之中会对本次习作更加重视。态度决定成绩,有了认真的态度,学生的习作训练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习作水平就能高效提升。

2.学生习作之间的互批是建立在老师指导前提之下的,老师会选择一篇范文进行示范性批改,学生知道自己将要批改别人的作文,一定会认真学习批改的方法,这对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学生互相批改更有利于他们发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对自己习作的修改更能找准差距,实现扬长避短,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掌握修改的能力是习作水平提升的重要条件。

3.互联网的普及让学生习作修改更加及时,而学生之间修改的评语则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更接近学生的作文水平,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主动修改。

4.对于学生修改好的文章,老师将其推荐到学校网站的佳作原地,对于非常突出的文章,老师将向相关刊物推荐发表,当学生的习作出现在佳作园地或者发表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成功的体验,对作文产生认同感,这些感觉是作文教学中最需要的。

融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国家大力倡导的成功经验,在互联网+时代,这也是必然趋势,当作文教学遇到信息技术的时候,一定要实现深度的融合,这样作文教学才会变得高效,学生的习作水平才会有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漫谈现代教育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艺术[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3(4).

作者:邢军

上一篇:抗干扰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子类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