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主要目标,关注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强调课程资源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注重教育方式的自主性和渗透性。其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专题训练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艺术陶冶课程以及微环境文化课程等,充分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以及自我教育与同伴互动的有机结合。

第一篇:大学生心理课程论文

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以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过于关注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情况,从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品质和道德素质的综合发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无法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对自身心理健康有利的课程内容。对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进行创新改革,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帮助大学生塑造积极、轻松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从中挖掘自身潜能,获得更多快乐和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内涵概述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心理疾病,强调人们应该在生活中发扬传统美德,注重提升自身能力。同时,积极心理学还提倡人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打破外界的负面干扰,以积极的眼光看待问题本质,从而收获更多的快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有助于学生优秀品格的培养,加强学生对负面意识的心理抵抗力,避免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保持心理环境积极、健康,促使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不仅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还可以让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社会锻炼中发现他人身上的良好品质,并以积极眼光看待问题,克服对未知事物的抵触。积极心理学理论包含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内核精神,改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强调打破人们心理的悲观意识,以健康、积极心态面对未来。实际上,即便是心理没有问题的大学生也会存在行为方面的问题,或是心理品质的偏颇,而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根本目的并未打破人们行为习惯,而是以正确的行为、心理来探索事物本质,致力于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挖掘自身潜能,以自信的态度去创新、创造,从中体验更多幸福和快乐。

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可以帮助青少年有效避免负面心理状态对行动的干扰,因为大学生接触群体都是身边的教师、同学和家长,他们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事情,从而需要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结合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学生营造健康、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不断加强对积极心理的认知,从而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式来看,多数教师都以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验课程,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教育效果。同时,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只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没有结合实际案例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逐渐产生懈怠心理,更加忽视自身心理健康问题。

课程内容不够全面

部分大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并未面向全体学生,只是针对性选择一些心理存在消极情绪、行为习惯不良的问题学生进行诊断教育,而对于一些心态健康、正常的学生,高校教师只是为其讲述一些理论性知识,从而不利于学生身心持续健康发展,也导致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价值被逐渐削弱,教师没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个人修养、道德品质的培养。

教学内容不够集中

高校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多以院系师资情况而定,部分院校侧重于如何帮助学生处理人际交往关系,部分院校侧重于如何帮助学生管理自身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差异较大。同时,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中,一些教师注重考验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成果,一些教师惯用于心理专题讲座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正是因为高校无法正确统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而导致教师缺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参考数据,更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路径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形式

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首先需要注重实践教学改革,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结合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制定合理教育目标。在美国大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很多人认为在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后人们可以从中掌握体验幸福的方式,加强心理负面情绪抵抗能力。对此,高校也可作为参考意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形式,借助积极心理学理念帮助学生积极面对难题,促使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合理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主要包含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学生心理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内容,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写作能力等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有机结合理论知识,在反复验证和探索中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例如,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手,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写一份分析报告,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行为性格、性格品质与他人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学会知识后,可以通过活动来体验学习知识的成果,从而加强对正确心理状态的认知。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确保学生理论知识足够丰厚,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体验课程,借助心理健康网络测试的的方式加强学生对自我心理的认知,从而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環境。

明确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教育原则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引方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结合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大学生构建健康的学习环境,首先需要从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格品质为教育目标,以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导向,教育原则以帮助学生体验积极的生活、学习为核心,从不同角度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幸福体验感。对此,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首先需要树立积极、健康的教学观念,从大学生精神意志、道德品质、情感态度、社会认知等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优良的道德品质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只有大学生具备以上几点要求,才能够在社会发展中更加顺利。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帮助他人、互相帮助、帮助自己,以此为规律贯穿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面性。

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和自我发现

以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关注学生接受理论知识情况,并未重视学生是否能够将其内化为自身实践能力,教师也只是根据教材内容准备教学教案,通过课后作业、定期心理检测等方式了解学生身心健康情况。虽然部分心理健康教师也会开展一些教学活动来加强学生学习体验,但在设计教学活动流程、活动主题等方面过多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而导致学生知知晓应对活动过程,心理环境并未发展太多转变。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下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需要转变当前教学形式,不可以过多强调学生是否完全理解理论知识,或是通过相关训练来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健康心理环境,而是要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探索,从中发现获取知识的快乐和幸福感,让学生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中充分体验到心理健康教育对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能够在课后期间实现自主学习,其中不仅包括教师所讲的心理健康知识,还有关于学生对社会新闻的关注和理解,促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积极的品质和健康的心态,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品质。

结 语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理论,首先需要教师转变以往教学观念,丰富教学课程形式,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的方式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体验,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小青,宋传颖.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 高教学刊,2017(05):88+90.

[2]李志勇,李艳玲,徐瑞环,李相南.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19(03):51-54.

[3]吕利敏.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策略[J]. 科教导刊(下旬),2020(01):171-172.

[4]胡敏辉,涂巍.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12):25-26.

作者:岳雪

第二篇: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摘要: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主要目标,关注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强调课程资源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注重教育方式的自主性和渗透性。其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专题训练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艺术陶冶课程以及微环境文化课程等,充分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以及自我教育与同伴互动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频发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教育内容。然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关注积极心理品质、注重潜能开发、着眼建设性和未来希望感塑造的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将关注点聚焦在人的健康幸福、积极进取、乐观开朗、勇敢创造等良好心理状态和积极心理品质方面,强调“标本兼治”,即解决心理问题与培养健全心理素质相结合。因此,以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为指导,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本土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初步确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从课程的实施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课程目标重补救预防轻发展促进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主要是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心理问题的解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这样的课程目标导致了不少大学生只知道应该怎样避免负面情绪却不知道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能力;只知道悲观、自卑、嫉妒等各种不良人格是怎样形成的却不知道怎样去发展诸如乐观、自信、宽容等积极的人格品质。

(二)课程内容重学科专业性轻实际应用性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陈述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般围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等内容展开,比较忽视学科在具体生活领域的应用,缺乏教育载体的深度发掘。比如: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在大学生情感心理教育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心理健康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充分利用多样化教育载体,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课程模式单一实施途径简单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模式主要是学科课程模式,基本上按健康心理学的知识逻辑来组织课程体系,很少兼顾学生的心理逻辑,课程模式缺乏灵活性且比较单一。课程实施途径主要有专题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活动以及心理咨询,课程实施途径相对简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课程模式还是课程实施,都应该从系统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自我潜能的开发为教育目的,建构科学有效的课程模式和实施途径。

二、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

健全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条件,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健全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个体维护心理健康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作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做既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能培养学生成为更加积极、乐观、幸福、进取的个体。该课程体系将综合多个学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有效手段,其基本特征如下:

(一)发展与适应并重的课程目标设置

发展与适应并重是指该课程是基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首要目标的课程理念。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秉承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持积极评价的取向,重心是重视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的教育功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因此,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既应指导学生积极适应又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良好适应能力的发展。

(二)综合化的课程内容构建

综合化的课程内容是指一切与大学生有关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以及社会实践都可以整合成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即生活即课程的大课程观。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形成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以宿管员和同伴为社会支持力量,以正向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媒体宣传为积极氛围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的有机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自我教育与同伴互动的有机结合。

(三)自主参与的课程组织形式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激发、调动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为核心,形成围绕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品质的自我教育活动。实践活动是个体心理品质形成的主要形式。依据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从心理发生的角度分析认为,心理品质是主体依托实践共同体,通过实践活动内化外部刺激而形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灌输课,而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教师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与操作。因此,该课程体系非常重视大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实践活动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特别强调课程的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

三、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成

根据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我们认为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包括表1所示的几个部分:

(一)专题训练课程

专题训练课程是基于“明理导行”的原理,让学生转变观念,提升认识,了解和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技术。专题训练课有两种实施途径,分别为专家讲座和心理训练(心理教育课)。专家讲座课一般由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讲授,受众面比较广,使大学生深入了解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专家讲座的缺陷是难以实施具体的行为操作,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成长较少。心理训练(心理教育课)是由心理老师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以学科课程的方式,围绕大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健康主题开展的课堂训练或团体辅导。心理教育课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共同交流,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或者领悟形成一些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实践活动课程

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技能形成、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训练活动课程。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课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实践活动课主要采用如下形式开展:(1)营销活动。以市场竞争实践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施方法是邀请营销专业的老师参与到该课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和技巧来消除或缓解某些心理障碍(如社交恐惧)达到维护心理健康之目的。(2)媒体设计。让学生设计心理健康主题方面的多媒体作品,并参与竞赛。邀请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新媒体专业的老师参与该课程,在课程中向学生提供心理健康主题方面的信息以及校园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3)自我超越训练。自我超越训练可以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强化大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增进团队参与意识和责任心,为大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4)健康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体育运动教育不仅促进学生身体技能发展,而且有益于学生社会技能、自尊、亲社会倾向以及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艺术陶冶课程

艺术陶冶课程指利用艺术的审美心理教育功能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艺术的审美心理教育主要指个体通过艺术欣赏和实践,获得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情感、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个体正确地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艺术陶冶课程的具体实施途径包括以下内容:(1)音乐心理调节。音乐不仅能治疗心理问题,也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音乐能渗透到人们灵魂的深处,激起大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使其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2)舞蹈心理教育。舞蹈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舞蹈不仅是身体的展现,也可以治愈心理创伤。舞蹈心理教育致力于将舞蹈的治疗功能和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种课程要求学生编排具有情感愈合功能或者积极情绪体验功能的舞蹈。(3)美术心理教育。美术心理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通过美的事物来调动主体的各种心理功能,升华情感,使其通过丰富的内心体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促进自身内在的协调发展以及自身与外在环境良好共生关系的建立。美术教育也是张扬个性、表达自我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促进自尊、自信和个性成长。(4)影视观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忌讳强制、说教和指责,尤其要讲究分寸。电影艺术非常重视人物情感的宣扬和抑制,这使电影的情感心理教育功能成为可能并富有实效。影视观赏一定要在观看影片后进行有指导的分享交流。(5)校园心理剧。校园心理剧是利用舞台创设的生活情景,通过行为表达的方法和技术,重现生活情景中的心理冲突,使心理问题和心理过程表现出来,促使观众和演员产生新的领悟、体验新的情绪从而改变行为的一种综合性和表达性的心理干预活动。校园心理剧使参与学生的情感得到宣泄和梳理,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使参与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社会,完善自我。校园心理剧以其独具魅力的原创性、互动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和人格影响,提高他们自我帮助和帮助他人的心理健康意识。

(四)微环境文化课程

大学生生活的微环境对其心理问题的预防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交往最多的人就是微环境中的同学,比如宿舍同学、班级同学等,因此宿舍环境和班级环境对大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宿舍文化心理塑造。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和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可以让宿舍成员获得一种归宿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长。(2)班级文化心理建设。班级是大学生相互交往的重要组织形式。大学生与班级成员交往比较多,班级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很大。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给大学生提供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班级同学的情感支持对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有非常大的帮助。为了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提高其心理素质,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建立积极的班级人际关系,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同合作精神。通过组织班级活动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全体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充分相信大学生自我发展潜能,综合各种课程内容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专题训练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艺术陶冶课程以及微环境文化课程等多样化的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我们只做了一些初步探索,未来应该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争取使该课程体系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心理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 曹莉

作者:刘衍玲 潘彦谷 唐凌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作用探析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认知、情感、意识、行为等方面。因此,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中的作用,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作用

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高校对之重视度也逐渐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中日益普及,亦诣在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心理素质是指以先天生理条件为基础,以人格为核心内容,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形成的,在适应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的、稳定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心理品质。[1]因此,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应关注其潜能开发,即挖掘大学生的优势和美德,从而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他们能以更积极的态度实现自我成长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樊富珉、李卓宝研究中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心理素质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学生有效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课程。”[2]卢爱新则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心理知识传授、心理品质培养为内容的专门课程[3]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一般涵盖心理健康概论、交往心理与调适、情绪纷扰与调控、恋爱心理与调适、学习心理与调适、就业心理与调适、心理障碍与调适、生命观教育等方面内容。

(二)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在20世纪末作为一个新研究领域兴起后,“积极心理品质”便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到底什么是积极心理品质呢?

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包括智力品质、情感品质、性格品质和道德品质等方面。[4]“积极品质”Seligman在2002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其核心是美德与力量,在个体生命活动中具有缓冲作用,有助于战胜心理疾病,而他所指的积极品质也就是积极心理品质。刘翔平认为积极心理品质:包括幸福感、满意感、最佳状态、专注与投入、乐观与希望、感恩与宽容、等认知和情感,是人类的高级潜能,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学会并巩固。[5]因此,积极心理品质是多维度的,是包含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等各方面积极品质的集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品质。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关系

1.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主阵地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然是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有诸多途径,如开设专门课程、专题报告、心理行为训练活动等等,而开设专门课程则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形式。通过开设专门课程,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帮助学生开发潜能,培养创新精神,从而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意志品质水平,以及提高承受挫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积极改变自己,培养自己乐观、宽容、感恩等积极心理品质。

2.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价值取向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导向,即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该课程的重要价值取向。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即是为增强学生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对人对事的应对能力。目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中,都含有激发被治疗者积极心理品质的功效,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被治疗者心理疾病的好转。同时,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更好地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从而更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中的作用

(一)认知层面:健全认知结构,完善自我观念

认知是指个体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也是个体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于课堂教学环节。而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其认知是以一个立体动态的形式来实现。因而教师须充分掌握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现实情感需求,能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而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传授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进而做到积极地看待、应对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二)情感层面:体验积极心理,培养积极情感

教学活动中不能一味地传授知识,而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将课堂教学及课堂延伸有效整合,从而在教学中更好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对较单一,习惯于使用单向性的灌输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单乏味,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效果的实现。因此需要注意在教学中改进,强化实践教学,把学生上升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在积极的体验中学习知识。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从教学活动中感悟、分享和收获,并迁移到自身的学习生活中去,从而逐渐培养起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行为层面:促进行为改变,养成积极行为习惯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除知识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行为实践、习惯养成与情感体验,如开展校园心理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心理行为训练培养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并在真切体验中领悟人生的道理和处事原则。通过体验加深感受,进而提升情感和心灵感,这是遵循“体验+感悟=内化”的原则,以活动体验促进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最终达到人格和谐发展的目的,促成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实现自主全面的发展。

三、如何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中的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应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

1.在课程目标上

积极心理学的使命就是科学地探索如何缔造个体的幸福生活与和谐美好的社会。将积极心理学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就是要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特性,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重视个体价值和人文关怀,培养个体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努力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缔造个体的幸福生活从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2.在课程内容上

积极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如何获得幸福、发展、快乐和满意的科学。把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内容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帮助学生积极合理地构建个体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并充分而有效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3.在教学方法上

积极心理学认为,当个体有了更多的积极体验之后,才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除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外,还可以进行心理行为训练,这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它以行动体验为主,具有“发现”的功能,即让大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6]如开展雷区取水、无敌风火轮、穿越电网等。经过训练,可使学生更客观地分析自我、认识自我和把握自我,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看待困难与挫折,增强学生经受考验、克服困难、随挫折的能力。[7]

(二)提升师资水平

师资实力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素质对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教师的素质品质越高,才能带领学生走得越远。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品质,培养教师的积极力量,才能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才能对学生心理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当更加注重该课程的开展,并不断充实该领域师资队伍的实力,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作者单位:1.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2.百色学院)

参考文献:

[1]冯正直 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

[2]樊富眠 李卓宝.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1996(7):21-24.

[3]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尚丽丽.在素质教育中应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J].山西教育,2003(11):27.

[5]刘翔平 主编.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11.

[6]何昭红 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行为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

[7]邓嘉超 刘少锋等.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大学生意志品质水平的实验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1).

作者:邓嘉超 李焕玲 邓雪梅 程丽红 刘武钢

上一篇:护理大学毕业生论文下一篇: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