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文学中美学的模糊性与翻译

2022-09-13

1 引言

文学翻译作品的优良一方面取决于作品本身的好坏, 另一方面则取决于翻译中是否能完全体现美学要素, 而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分析和对原作中美学要素的在现是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重中之重。文学作品之美大多被看重在语言的美感上, 这种直观性的美感包括作品修辞的使用、排比的罗列以及字母的押运上, 这些美学表象要素我们将其定义为物质存在的形态美。与这些美学表象要素相对立的是某些非表象要素, 例如作品的想象、情感、意境等, 他们也是构成作品审美的重要因素, 但这些因素非物质形态的, 不能对其进行定量衡量的, 因此他们具有模糊性。事实证明, 文学的模糊性是用文学作品审美构成的模糊因素来定义的, 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要以语言为基础, 作者运用发散性的思维进行想象和推理, 借助语言工具来将想象赋予现实性, 并塑造人物形象及背景环境, 所以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推断:语言的模糊性将直接导致英语文学作品的模糊性。下面围绕着英语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展开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2 英语文学语言的模糊性

2.1 语义复杂性引起的模糊性

文学作品中词语所代表的意义将是翻译中最复杂的一项, 对语言的“意义”也有着不同的分类, 如理性意义、情感意义和反映意义等。“woman”代表着对已婚女人的称呼时所体现的理性意义或概念意义, 在表达“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语句中所体现的是社会意义, 因此, 在不同的语句和情境下, 词语具有不同的解释意义。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 要对影响语义的各种要素进行全方位考虑, 并且还要对和语义相关的情境、词语搭配等进行综合的考虑, 同时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还要重点考虑其语义的逻辑性,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语义的复杂性, 进而导致了语言的模糊性。

2.2 语义范围的重叠性引起的模糊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一定范围的, 语义也是有其范围的, 其范围形状类似一个边缘模糊的圆。在此圆周内有两个重要区域:一个是圆心即语义核, 它反映一个词语最基本的意义, 代表事物的基本属性或概念特征, 如“summer”就是代表夏天概念的名词;另一个是除圆心以外的周围区域, 它是语义从精确到模糊的过渡, 并且其代表的事物类属概念不是十分清晰, 如在“forest/wood”之间就没有严格区分的界限。除此之外, 在英语中形容词+名词的搭配所表达的意义往往与另一个形容词代表的意义相同, 即语义重叠。因此, 语义范围的重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语义模糊性的重要因素。

2.3 语义的集合性引起的模糊性

任何事物之间在一定程度上的集合, 都能对更高效的理解事物的属性及范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语义来说也是如此, 语义的集合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简化人们对词语的思维, 帮助其快速的理解并掌握语义的含义, 但语义集合性所带来的模糊性在英语文学翻译中也不容忽视。如“owner/host/master”三个词语虽然都代表了主人这一集合概念, 但是这三个单词的语义的模糊的、不同的, “owner”体现的是物/主关系, “host”体现的是客/主关系, “master”体现的是仆/主关系。

3 英语文学中审美的非物质形态模糊性

3.1 英语文学意向的模糊性

意象是作者运用语言的生动描述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作品中人或物的形象, 英语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意象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严格筛选的, 符合大众的审美, 具有一定的美感。意象的模糊性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能够使翻译更加唯美, 更能再现英语文学作品之美。

事物的客观实在性是文学作品作者进行创作的依据, 作者借助事物的表象特征来进行具体形象思维, 而在具体形象思维之中模糊思维是决定着作者形象思维开展好坏的关键。作品中事物的形象性、生动性是决定文学美的重要因素, 文学美不美关键在其形象性, 换一种说法也就是文学的美取决于其模糊性。在文学翻译中, 也要注重文学形象的模糊性, 在翻译过程中运用形象思维可使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形象美高度吻合。因此在翻译中要坚决杜绝简单、直白翻译, 防止原文中的形象艺术丢失, 不能达到形象感人的目标。

3.2 英语文学情感的模糊性

文学创作者在进行文学制作时, 往往会将个人的感情色彩赋予其中, 这些感情色彩构成了文学作品模糊美, 因此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 也要考虑到文学情感的模糊性影响因素。这要求翻译人员要准确地对原文中的文学情感进行移植, 不仅要有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而且还应深入文学作品之中、细致揣摩作者思维, 最大限度的实现与原创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透彻分析文学作品的模糊美, 用恰当、切合文学作品之意的语言来表述作品中所表述的情感, 实现对文章翻译的模糊美。

3.3 英语文学意境的模糊性

文学意境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一个场景、画面以及情调, 这些意境是由文学创作者运用具体形象思维进行艺术上构思来体现的。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情化、个性化, 使自然景物有了人的思想和意识, 形成一种文学意境, 这种意境是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的模糊美学要素。文学意境是不能够用具体的数字或指标来量化的, 相对来说意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但是它又是能在人们的情感中所能切身感受到的, 创作者将感情因素寄予到作品中的客观景物之中, 将情景进行有机的融合, 实现整个作品艺术的完整、协调。因此, 对于翻译者来说要深刻地体会到原文的意境, 只有真正的领会了原文的意境, 才能使译文完美的再现原文的意境, 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 实现真正的还原英语文学作品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 文学语言和构成文学审美的非物质形态的模糊性是决定着文学是否具有模糊性的重要因素, 如果将模糊文学理论应用在英语文学的翻译中对其进行审美分析, 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还可以为帮助再现并深化原文中的美, 使英语文学中的翻译理论研究更加丰富, 更有助于促进读者的文学欣赏能力。

摘要:“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包括语言美、艺术美、文学美等类型, 特别是在文学体系中美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与传统的中国文学有着本质区别的外国的英语文学来说, 其在翻译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因为进行一定程度的模糊性翻译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还可以为帮助再现并深化原文中的美, 使英语文学中的翻译理论研究更加丰富, 更有助于促进读者的文学欣赏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对英语文学的模糊性理论在翻译中进行的审美分析, 来指出英语文学中美学的模糊性翻译将更有助于对英语文学的欣赏, 更能提高对英语文学的翻译水平, 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思考与启发。

关键词:英语文学,美学,模糊性,翻译

参考文献

[1] 丁继华.从接受美学角度看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翻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2) .

[2] 袁冰灵, 胡璇.从接受美学角度看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以《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2) .

[3] 汤道兵.从接受美学理论看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0 (6) .

[4] 章永红.数字语义的模糊性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11) .

[5] 王玲英.英语新闻标题的模糊性及其导语在翻译中的重要性[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3) .

[6] 史倩.接受美学视角下文学翻译中模糊语言的审美再现[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1) .

上一篇: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下一篇:培养学生写作情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