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超对接的合作模式探讨

2024-04-26

农超对接的合作模式探讨(共11篇)

篇1:农超对接的合作模式探讨

一 引言

2008年12月,国家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对

农超对接试点工作进》,行部署在2009 年的调查中,79% 的被调查零售企业已经开始了农超对接工作;每家企业平均与6个省(市)的79家农业专业合作社长期合作,年平均采购金额4552 万元;平均每家企业可促进1万户农户增收。

所谓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

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其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去掉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将节省的利润留给农民和消费者。在对接中,双方易于形成稳固的供销关系,超市便于将销售信息反馈到生产环节,使农民及时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有效降低市场风险。

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进行的农超对接主要有四种模式,本文将一一分析。

二 超市 农业合作社 农户

模式这一模式以家乐福超市为代表。超市通过专业的农业合作社与农户发生联系,向

符合要求的农业合作社进行采购,合作社再组织社员进行生产。家乐福是在中国最早推行农超对接的外资超市之一,目前在全国43 个城市开设了145 家门店。家乐福的农超对接都是大宗采购,一般不跟分散的农户谈,一是因为有对接采购量的基础,二是可以统一执行超市的采购标准。家乐福对于合作社的筛选有着严格的规定,先派专家和采购团队去基地考察,了解农产品的产量、产品结构以及基本设施等。如果以上指标达到基本要求,会安排内部的计量控制检验部门和第三方国际认可公司,对农户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农药化肥、耕种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审核。在这些指标中,家乐福最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只有各方面都达到国家标准,双方才能建立密切合作。如果农产品质量不合格,家乐福会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培训,包括农产品种植、采摘甚至包装,待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后,双方再进行合作。

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晓曦红柑橘专业合作社为例。他们的柑橘都运往上海家乐福超

市,以高出市场20%的价格签订购销协议。当然,家乐福超市对柑橘的质量要求很高。为此,该合作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严把质量安全关,并通过品牌建设和安全农产品认证,增强 社员的品牌保护意识,进一步保障产品的绿色生产。针对合作社资金困难的情况,家乐福超市做了相应调整,放下强势角色,与合作社平等合作,对合作社的产品实行了“零门槛、零收费和随卖随结”的销售方式。对直采产品免收进场费和促销费,结款周期也从40 天缩短至7-15天。遇到农民直供的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也适当作一些让步。

在农超对接中,家乐福超市开展了两个层次的农民直供,并在商务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

和配合下开展对农民的专业培训。第一层次是总部直采,任命在西班牙有经验的管理者负 责这个项目。这个团队的直采协调员在全国范围内负责采购工作。与全国17个省82 个农村合作社进行合作。26个品种包括山东的苹果,内蒙古的土豆,江西、湖北的橙子、橘子,广东海南的荔枝、菠萝,福建的柚子等都进入了家乐福的门店。第二层次是城市直采 家乐福在全国。18个城市成立了商品采购中心,采购当地的农产品,供应当地的家乐福门店销售。其主要采购的农产品是西红柿、黄瓜、卷心、茄子、萝卜、西兰花等。

在具体对接过程中,针对广大农民一开始不适应的情况,家乐福对农民进行了专业培训 为了使农产品符。合家乐福的质量标准,他们向各合作社的农户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依托 家乐福食品安全基金会,组织针对农民的专业种植培训 在土豆产地内蒙古,苹果产地陕西洛川,哈密瓜产地吐鲁番都多次开展过培训,有些地区还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给授 课。在合作中,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也对合作社给予了相应的培训。比如,湖北省有关部门

对农民合作社除进行法律法规、科学技术的培训外,还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部分有可能、有意向开展农超对接的合作社的市场培训。

三、“超市+ 合作农场” 模式

这种模式下,超市入股一些农业龙头企业,与他们合作开发自有农场。这种模式中乐购超市运作较好。2010年6月,乐购宣布与厦门如意集团合作开发3000 亩自有农场,全年种植12个蔬菜品种,年产量约3000吨,销往乐购在华东地区的42家大卖场和8家试验阶段的便捷店。在合作农场里,一棵蔬菜的种子被种下之前 这粒种子的生长及去向已被,超市控制。其流程是:农户带着相关土地、农田土壤及水质通过检测等证明材料自愿报名,通过审核后乐购根,据市场需求计划生产。同时,种子的来源、农户所需的肥料、农药等由乐购指定或者推荐。蔬菜成熟后,再进行农药检验、采收、包装直至运输到乐购门店。整个过程,超市直接介入到农产品生产,农民只需提供劳务即可。

广东商学院学者王先庆认为,合作社的机制决定了超市入股不可行。合作社决策机制是按人头表决,而公司则是按股本大小来表决。超市入股合作社后,合作社的决策权难以平衡,而由超市入股农业龙头企业则是目前双方都可接受的。在一般的农超对接模式中,超市会按成色、大小等标准采购产品,剩下的“ 不达标”产品由农户自行承担,而在乐购按需生产模式下,农户既省事也不用担心产品销售风险。据乐购内部人士透露,按需进行标准化生产蔬菜能帮助超市降低20%左右的损耗,也能最大程度地掌控蔬菜安全。国内农户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多数农业合作社是近几年才成立起来的,如果要对接超市,需要扩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注册商标、打造品牌等,资金问题往往会让他们发展受阻。让超市入股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开发超市的自有农场,有助于尽快提升合作社的水平,降低合作社的经营风险,推动农超对接的顺利进行。通过合作农场,乐购还进行了自有品牌蔬菜的开发。虽然目前乐购仅有5%的生鲜产品是直采的自有品牌,但未来2-3年内这一比例将达到95%。

四、“ 超市+ 供销社+合作社”模式

这种模式下,超市不直接和合作社或农户对接,而是通过当地的供销社与农户进行对接。物美超市的农超对接就以这种方式为主。由于对农业合作社不了解,由超市直接去找符合要求的合作社往往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利用地方供销社作为中介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往,山东的蔬果进入北京物美超市,一般需要经过“农户→地头经纪人→ 地头市场→山东区域批发经纪商(或区域集货市场销售)→北京批发经纪商(或批发市场销售)→超市卖场→消费者”的流程。这不仅导致蔬果成本层层增加商品损耗不断增加,而且经历了多次装车、配货、卸车、改包装等过程后,从蔬果采摘到进入市场销售可能远超过48小时,商品鲜度和品质出现明显下降。现在,物美超市通过山东省供销社来采购农产品。山东省供销社与农民共同建立了从生产到市场的新型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在全省近100个县市组织和帮助农民建立起标准化生产基地320多处,涵盖了山东的主要蔬果品种。山东省供销社还从农产品基地选派菜农、果农代表,进驻物美部分大卖场向消费者作现场推荐。

目前,物美与山东省供销社的合作模式分为 供销社与超市联合“直采”和“供销社在超市直营”两种。“供销合作社与超市联合直采”,即供销合作社与大型超市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选择认可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基地后,由供销合作社发挥其网络优势,负责合作社和基地农产品生产质量和运输质量的管理与控制,超市只负责销售环节。以青州市供销合作社为例。其与物美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供销合作社的统一配送下,青州菜农采摘的蔬菜从分拣、包装、运输到物美超市上架销售,全部过程控制在24小时以内。青州市供销合作社还依托山东供销系统的网络和资源,把山东其他县市区的优质特色产品,如威海苹果、沂水大姜、金乡大蒜、滕州土豆、莱西小甜瓜等,也推荐给北京物美超市。如今,这些产品均

在青州集中配货后直接运抵北京物美超市。

“供销合作社在超市直营”,即成立专业购销合作社,在超市承包农产品柜台直营。例如 今年初桓台县农产品购销合作社成立后,在当地超市承包了农产品柜台。其依托下属各乡镇基层社,在每个乡镇选择合适的基地和特色农业产品,由农民根据超市需求采摘后,直接送往购销合作社的配货中心。桓台购销合作社联合山东其他供销合作社,收购和交换一部分当地没有的农产品,由配货中心中转后送往超市柜台销售。

五、中小超市合作模式

中小超市的农超对接模式与大超市有所不同。由于规模所限,中小超市在谈判中并无多大优势,在对接中宜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

四川省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控股的老邻居商贸公司农超对接模式值得其它中小超市借鉴。其采取的是经营网点就近与专业合作社合作的模式。老邻居商业连锁网点多数是从供销社系统在农村的传统经营网点改造过来的,每个网点联系所处村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副产品经营大户,由他们提供货源、满足该网点的蔬菜供应。这样既给超市带来了新鲜农产品,也降低了农产品进超市的门槛,使小批量的农产品得以进入超市,同时也有效解决了附近农民的卖难问题。小超市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小,对品种的要求也无须一应俱全。根据网点位置就近选择合作农户的方式不仅缩短了运输距离,节约了成本,而且在价格上随行就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地区还尝试农产品“零费用” 进超市,比如成都的佳和绿园农贸超市是最早一批响应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据其负责人介绍,日常情况下,超市1天销售蔬菜量为1000-2000公斤,肉类200-300公斤,两项收入7000-8000元。在实行农产品零费用进超市后,价廉物美的鲜活农产品盘活了整个超市的生意,开业当天就销售了5645

公斤蔬菜,500公斤肉类,这两项的收入就近1.6万元。该超市已与四川省40多家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达成了代销、经销、联营或租赁合作协议。“零费用” 让农产品进超市的门槛降低了,也带动了超市的生意,取得了双赢的结果。

六、结论

笔者认为,目前国内的农超对接势头良好,但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超市要求的产品统一标准与农户原有分散的种植模式之间的矛盾,超市冷链要求与生鲜产品落 后的储运条件之间的矛盾,超市的滞后付款与农户现金付款之间的矛盾等。不过,只要超市愿意放下架子与农业合作社合作,政府有关部门解决其中的一些政策问题,国内的农超对 接是可以顺利地大范围推广下去的。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

篇2:农超对接的合作模式探讨

蔬菜农超对接模式的探讨

文章从广州蔬菜产业流通的现状入手,在比较分析两种蔬菜流通模式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广州蔬菜农超对接模式,最后提出了蔬菜超市配送直销模式实施的.措施.

作 者:惠绍英 李穗豫  作者单位:惠绍英(河南省禹州市药王制药有限公司)

李穗豫(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刊 名:中国集体经济 英文刊名: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年,卷(期):2009 “”(22) 分类号: 关键词:蔬菜流通   农超对接   蔬菜农超对接模式  

篇3:农超对接合作模式探讨

近几年, 我国居民收入增加, 生活水平提高, 市场对鲜活农产品需求和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高。零售超市迅速发展, 行业内竞争加剧, 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迫切需要向上游供应链溯源, 寻求大规模鲜活农产品直接采购, 甚至直接建立“基地”。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蓬勃发展, 成为联合和组织农户生产销售的生力军。在这些背景下, 我国发展农超对接的时机已经成熟。

2008年12月, 国家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 对农超对接试点工作进行部署。2011年“两会”期间, 商务部、农业部联合印发《商务部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农超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 意见强调要把农超对接作为发展现代流通、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工作任务。通过推进农超对接, 打造安全、高效的流通链条和舒适便捷的消费环境, 使超市成为城市居民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场所之一。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由农户直供超市的一种创新经营模式, 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 其实质是农产品供应链条的优化。超市利用自身在市场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 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物流配送、信息咨询、产品销售等一整套服务。它与传统流通模式的最大区别是超市直接参与了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农超对接模式是我国超市发展的第三次革命, 有利于建立农户与零售商之间稳定的购销关系, 促进农产品销售;有利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降低农产品运输损耗;有利于对农产品生产进行全程监管, 提高其质量和安全水平;有利于农户获取流通环节的增加值, 提高农户的组织化水平;有利于超市和合作社建立自己的农产品品牌, 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农超对接合作模式探讨

我国零售超市发展水平不尽相同, 既有位于各大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大型连锁超市, 也有定位于社区市场的中小型超市。大型超市普遍采用连锁经营模式, 一些国际连锁巨头都拥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及供应链管理体系, 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定价。我国中小型超市一般处于单店单营状态, 没有实现连锁经营, 尚未形成一定规模, 难以达到商品批量采购, 自然也难以发展商品配送中心来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因此, 根据零售超市规模实力大小, 物流配送能力强弱, 应该采取不同的农超对接合作模式。

(一) 大型超市合作模式

大型超市一般采用连锁经营, 农产品采购规模大, 参与农超对接具有规模化优势, 可以在农超对接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对接对象的的选择上, 大型超市一般不跟分散的农户直接洽谈, 而是以农民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作为合作主体, 实现标准化、规模化采购。大型超市合作模式可以分为“大型超市+农民合作社”合作模式和“大型超市+龙头企业”合作模式。

1.“大型超市+农民合作社”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 是当前农超对接中大型超市采用较多, 比较有效的一种合作模式。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产品合作社对接, 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 实现科学化农业管理和生产。

首先是对合作社的选择。这种模式对于合作社的要求比较严格。在合作社达到一定资质 (如持续经营年限、生产管理体系、财务证明、相关资格证明等) 的基础上超市派专家和采购团队去基地考察, 了解农产品的产量、产品结构以及基本设施等。通过实地考察后, 安排相关质量部门和第三方审查公司, 对基地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农药化肥、耕种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审核。只有各方面都达到超市标准, 双方才能建立密切合作。

其次是生产过程。超市按照食品卫生和质量安全标准, 制定程序化的种植作业管理流程, 并提供统一的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 或组织合作社对生产资料进行统一采购。农户按照超市要求进行生产, 超市和合作社给予技术指导, 组织种植技术专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实地技术培训, 来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大型超市还需将农超对接基地食品安全体系, 纳入到自身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 明确规定农超对接基地准入制度, 复检制度, 抽样测试制度。

再次是物流配送。大型超市对生鲜农产品的包装、运输等物流环节都有一套完整的配送标准, 如包装技术、货物摆放方法等。大型超市除了拥有自己的冷链体系之外, 还可以根据合作基地所在地方情况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合作。

最后是消费信息的反馈。大型超市通过销售信息监控系统, 及时将销售信息反馈到生产基地, 使农民及时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 有效降低市场风险。

2.“大型超市+龙头企业”合作模式。

多数农民合作社是近几年才成立起来的, 在扩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注册商标、打造品牌等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直接对接超市有一定难度。同时, 一些超市开出的条件也让很多农业合作社望尘莫及, 在“强大”的超市面前, 以农户为主体的合作社多少显得有点缺少话语权。龙头企业则能够较好地起到承上起下的功能。农业龙头企业实行企业化运作, 有一套自己的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 在商标注册、打造农产品品牌方面也更具优势。超市可以通过对龙头企业进行专业培训, 使其产品达到国际农产品安全标准。龙头企业再按照超市提供的标准指导农户生产。

超市也可以入股一些农业龙头企业, 与他们合作开发自有农场。这也解决了由于合作社决策机制是按人头表决, 而不是按股本大小来表决, 超市直接与农民合作社对接过程中难以入股合作社的难题。在合作农场里, 一棵蔬菜的种子被种下之前, 这粒种子的生长及去向已被超市控制, 超市直接介入到整个农产品生产过程, 农户只需提供劳务即可。

(二) 中小型超市合作模式

由于规模所限, 中小型超市不足以建立基地及配送中心, 又由于没有连锁经营模式, 第三方物流配送成本较高。因此, 在农超对接中, 中小型超市的农超对接合作模式与大型超市有所不同, 中小型超市应采取更为灵活的对接方式。中小型超市合作模式可以分为“中小型超市+批发市场社”合作模式和“中小型超市+农民合作社”合作模式。

1.“中小型超市+产地批发市场”合作模式。

中小型超市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小, 对品种的要求也无须一应俱全, 可以就近直接与产地批发市场建立供销关系, 购买一些需求量大的大宗农产品。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中间成本, 缺点是难以向农户及时反映消费者需求变化。

2.“中小型超市+农民合作社”合作模式。

在这种合作模式中, 超市与就近的农民合作社合作。农民合作社通过组建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 及时便捷地向各个中小型连锁超市配送产品。这样既给超市带来了新鲜农产品, 也降低了农产品进超市的门槛, 使小批量的农产品得以进入超市, 同时也有效解决了附近农户的销路问题。

三、结论与建议

在上述合作模式中, 大型超市合作模式相较于中小型超市合作模式, 合作关系更加紧密, 更有利于农户与超市购销关系的稳定;更有利于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程监管;更有利于消费信息的反馈。因此, 要支持有实力的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建立更紧密、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 增加对接品种和数量, 提高基地直接采购农产品数量, 推进“订单农业”发展。由于规模、配送能力的限制, 中小型超市在农超对接中难以实现对供应链的主导, 给中小型超市的发展带来困境。中小型超市应从目标顾客的需求及自身的优势出发, 以“社区化”商品策略重新定位, 创建连锁社区型标准生鲜超市模式, 商品结构以满足每日需求为核心, 以生鲜副食为主要特色, 强化“菜篮子+休闲食品”经营。要支持连锁社区型标准生鲜超市的建设, 探索单店运营的中小型超市向连锁社区型标准生鲜超市转变的发展模式。在实现连锁经营的基础上, 参考大型超市农超对接合作模式, 建立适合自身的农超对接合作模式。

目前, 农超对接已经成为农户和超市共赢的有效组织形式, 也是政府做好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实施农超对接的过程中, 应采取相应措施大力支持农超对接流通模式的发展。

(一) 加大鲜活农产品现代流通设施投入

重点支持农产品产地冷库等设施建设, 增加农产品冷库库容, 提高农产品产地预冷比重, 增加农产品保质期, 促进农产品流通成本降低。

(二) 增强鲜活农产品加工配送能力

重点支持大型连锁商业企业新建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在现有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增加鲜活农产品配送功能、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配送等多种方式, 建立与农产品生产规模及零售规模相适应的物流配送体系。

(三) 积极推进农民合作社建设

农民合作社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组织化程度高, 管理规范, 同时它又是农民自发的经济组织, 是连接农户和市场的桥梁, 在农超对接中更加便利。

(四) 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在农超对接过程中, 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严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 鼓励企业为农产品申请GAP等产品质量安全及服务方面的认证, 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强化创牌意识, 加大品牌建设投入, 逐步形成一批质量保证, 市场反响好的农产品品牌,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姜增伟.农超对接:反哺农业的一种好形式[J].求实, 2009 (23)

[2]花永剑.农超对接的合作模式探讨[J].北方经济, 2010 (9)

篇4:超市流通模式下的农超对接探讨

关键词:供应链模式;供应链管理;农超对接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030-02

1 生鲜超市供应链模式

生鲜超市供应链概念:主要围绕生鲜产品通过对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的控制,从农用生产资料开始到生鲜产品生产,最后由销售网络把生鲜产品送到终端消费者手中的网络结构。网络结构将生产者、经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连为一体。

供应链模式主要有批发市场模式、超市模式、配送中心模式三类。

①批发市场模式。产地批发市场:主要从农户等生产者批发收购获得农产品。销地批发市场:主要从农产品代理商和产地批发市场批发主购买经初加工农产品,再转手到各农产品零售商。

②超市模式。以超市为核心:农户在公司或者协会安排下,开展生鲜农副产品生产,产品经公司或者协会集中后,统一销往各大超市,经由超市到达消费者。

③配送中心模式。成功连接生产者、零售商(超市连锁店)、消费者的纽带,它是生鲜超市成为农产品销售主流模式后产生的。优点:增加集中配送环节,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降低成本。生鲜产品集中配送中心通过集中采购、加工处理、搭配等增值业务,随配送规模扩大,反而降低了整个供应链成本。

2 农超对接的三种模式

在超市流通模式下,“超市+专业合作社+农户”是商务部支持发展的基本模式。例如四川家乐福超市+六月红花椒专业合作社+花椒种植户。此外,市场还有企业自发与农户对接的“公司+农户”模式,鲁菜直供世博会中,山东有15个县(市、区)供销社成为第一批世博会蔬菜直供参与单位。其直供的运行体系为:供销合作社组建的专业合作社负责蔬菜的生产,供销合作社组建的公司负责流通和销售。一般是有通过基地中介组织对接的“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模式。深圳沃尔玛+赣南脐橙对接,是联合深圳市鑫荣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江西建立脐橙直接采购基地+赣南脐橙种植户,采用的是这种模式。

3 以家乐福可追溯性供应链为例

欧盟界定食品可追溯性为在所有生产、加工和销售阶段溯源和跟踪预期加进食品或饲料的食品、饲料、食品动物或物质的能力, 并明确要求食品必须可追溯。即从最终消费者一直可追溯到初级农产品加工过程所用饲料、兽药等信息。可追溯体系的核心在于真实、完好地保留了农产品的种植记录以及农户信息,那么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如何保证信息真实可靠的传递呢?可通过以下实施策略完成。

①记录本记录种植信息。在初始种植阶段,为了排除生鲜产品中常见的农药残留超标或者动物饲料中国家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为了保证生鲜产品的绿色乃至更高标准的有机,必须和农户订下保证书,对农药和饲料的使用予以严格限制;其次,给合作社农户发放统一格式的农事记录本,让农户记录详细的种植信息,如种子饲料来源,施肥喷药情况。另外对每一农户的记录信息,会有专门的合作社小组成员来监督检查,保存原始记录,以保证记录的农事信息真实可靠。

②条形码追踪更进一步的信息。采摘、收货阶段:采摘的时候,农户使用的是家乐福专用的保鲜塑料袋,农户采摘好农产品以后,会贴上一个标签在专用塑料袋上,上面标示有农户信息,农产品的信息,重量信息,收货信息等;分拣、包装阶段:当农户把农产品交给合作社的时候,合作社检查合格以后,用家乐福专用包装纸箱进行等级分拣,贴上条形码标签,条形码由数字和字母组成,通过识别条形码或者电子扫描可以识别出所需信息,如采摘的农户,采摘的时期,交货给合作社的日期,发往家乐福门店的日期以及准备发往哪个门店,贴条形码后然后发往家乐福各门店,为了便于更准确追踪农产品信息,一般情况下,一家门店的一种农产品仅由一户农户供应;物流配送阶段:家乐福采用的是第三方物流,各合作社自行将农产品运往物流园内指定的第三方物流,由第三方物流按规定配送到各指定店面;检验检测阶段:在合作社货物到达物流园的同时,由设在物流园的家乐福专门的检测检验室对合作社的农产品进行集中检测,检测员采取随机抽样,从而防止利用特定样品徇私舞弊的情况。

③收取货款。在合作社交货6 d以后,便可通过互联网登录家乐福的供应商电子信息平台,由授权使用的用户名和密码查询合作社农产品的收货情况,一旦各地门店的收货得到确认,一周之内便可收到货款。

4 农超对接的意义

农超对接与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超市直接参与了农产品的监控和管理过程。对超市、农户和消费者都有重大的意义。

①对超市来说。食品安全和品质有了一定的保证,超市在向农户下订单的同时,往往对农药,饲料的使用情况有严格的规定,对农产品从种子的种植到采摘上架的全过程都有监控。在农户向合作社交货的时候有一定的分拣和检测,在合作社向超市交货的时候有更严格的专门检测。降低了流通费用,相对于传统的多环节流通模式下,农产品价格被层层加码。超市的直采模式一方面可以减少农产品的损耗,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②对农户来说。采用订单农业的形式,特别是签订长期供销合同,使农产品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避免了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有效的防止了增产不增收或者滞销的情况,同时,也可以让农户有计划组织农作物的生产,以免盲目种植。对地方特色农产品是一个很好的营销平台,全国各大超市的农产品堆头往往有农产品展示板,特色农产品凭借不可替代的品质优势,从而可以吸引来更多的订单。

③对消费者来说。一般的消费者购物最关心的是。其选购的产品是否物美价廉,而生鲜产品又和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我们关心食品的安全,特别是当前食品安全形势并不使我们放心的情况下,超市所具有的各项优势对我们来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 农超对接中的问题和对策

国家在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通货膨胀的形势下,大力提倡和推广农超对接这种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据商务部6月26日新闻发布会介绍商务部从2008年开始推动农超对接的试点,到2011年年底,中央财政总共安排了7亿元的资金,在19个省市支持1 000多个农超对接试点项目,目前开展农超对接的连锁经营企业已经有800家左右,从业人员已经有200多万。与超市对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突破了1.56万个。但农超对接仍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

①农业合作社自身建设的滞后。由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农业生产率较低,农业合作社的规模偏小,往往难以满足超市集中大规模采购的需要。农产品的质量品牌意识较淡,难以满足现代都市市民的高品质要求,也没有通过创建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美誉度的长远意识。农业合作社本身是一个法人组织,对内担负着对合作社各农业户的技术指导,规范生产的职能。对外则担负着代表各农户和超市的沟通议价职能。这需要在农业合作社内有专业的农业技术能手、管理能手、营销能手。专业能手在合作社的组织管理中不可或缺,国家和有条件的合作社应该主动把专业的人才吸引过来,促进农业合作社的组织管理现代化。

②进超市后的费用过多,普遍存在货款拖欠。虽然通过直采,流通环节的费用大为降低,但是在农产品进入超市卖场以后却存在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比如进场费、促销费、赞助费、宣传布展费等。农户的传统交易习惯是现金交易,而在农超对接中常用的付款方式是农产品到达门店后几个工作日甚至更长的周期,使农户垫付的周转资金过长,挫伤了农户农超对接的积极性。

③政府的宏观政策扶持有待进一步加强。2011年“两会”期间,商务部、农业部已经联合印发《商务部、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农超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重点支持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建设改造与农超对接相适应的专业生鲜配送中心、产地集配中心等农产品流通设施,改造扩大鲜活农产品经营区。这些政策无论从优惠力度还是普及面上远远不够。需要政府在宏观上制定全面的详细规划,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一定优惠。首先,建立供需信息平台。最方便快捷的信息平台莫过于网上电子信息平台。政府以自己的信誉作担保可以提高信息的信誉,同时大规模的供需作息收集、发布、整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政府出面进行统筹施行。此外,政府还可以牵头办农业洽谈会,展销会进行推介。其次,给予税收优惠政策。超市农产品经营按税法需交纳增值税、营业税,同时可以抵扣百分之十三的进项增值税,由于超市农产品购货区域的分散或者农业合作社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等一些原因,进项增值税的抵扣存在一些困难。国家可以考虑直接给农产品的进销给出优惠税率,此外农产品的成本中包含有运输、仓储、检验等各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上也需要制订一些优惠税收政策,切实直接有效的降低农产品的成本。再次,推广现代化农业。农超对接的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的根本在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系列的宏大工程,包含有制订稳定科学的农业发展政策和规划,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人才的培养,农业品牌营销,农业信息化建设等。

④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在一些农超对接项目中存在一些超市凭借在在农超对接中的强势买方地位,掌握农产品销售渠道,借此压低农产品收取时的价格,而增加销售价格。一套合理而稳定的利益体系应该是农民增收、超市获利、消费者得实惠,三方获利。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应该通过一些好的组织方式,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结合体。例如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奶农合作模式,奶牛的主人就是奶业公司的股东。公司追求的对股东投资的最大回报就是对奶农的最大回报。

参考文献:

[1] 张国材.农超对接的模式与意义[J].农村百事通,2010,(14).

[2] 朱磊,仰慧.“农超对接”促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2011,(9).

篇5:农超对接的合作模式探讨

甘肃省兰州市定远镇利民蔬菜铺老板张存山不仅是菜农出身,也是做了蔬菜生意的当地人。在他眼中,“农超对接”很不现实,“主要是菜配不齐,如果超市需要10样菜,而我的地里只种了2样菜,那剩下的8样菜,你让我上哪去弄?只能从批发市场配货,但是价格肯定就高了,再加上运输成本,拉到超市的价格说不定还会比现在批发商直接供货的价格高,你说哪个超市能要我的货?”

记者在对兰州蔬菜主产区榆中县及城区部分超市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后发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超对接”这种全新营销模式的推行速度缓慢,不管是农民还是市民,要想享受到该模式带来的实惠,尚需时日,

(甘肃-科技鑫报,12月24日)

其实,张存山的担心也正是很多超市企业的担心。

现阶段而言,超市企业要想实现全部农产品直接和超市对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别的不说,在北京华联综合超市兰州安宁店经理吕忠贵看来,光是配货就是一个大问题。他们也想直接到新疆去进大枣,去海南进热带水果。但这样做的结果是风险更大、成本更高。因为,超市显然不具备从海南和新疆低成本将采购到的生鲜商品完好无缺、保质保量地运送到兰州的门店里。而与当地专业的供应商合作反而更划算。

篇6:农超对接的SWOT分析管理论文

0.引言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其根本点在于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的损失,真正使老百姓得到实惠。随着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及实际效果的显现,作为农业物流运作的新模式,“农超对接”正显示出强大的运作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于以上背景,构建高效实用的物流体系成为“农超对接”当务之急。而物流体系构建中的主体选择则成为重中之重。作为中国物流的老字号,中国邮政在这场新兴的“农超对接”大战中,该何惧何从?凭借其自身的品牌优势、以及惠及“三农”的口碑,中国邮政能否一枝独秀,成为构建“农超对接”物流体系的主体?本文将运用SWOT分析方法,就中国邮政从事“农超对接”的内外部环境及自身优劣势进行分析。

1.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的优势

中国邮政作为惟一同时拥有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企业,其物流网络覆盖全国、遍及城乡,对于邮政物流发展“农超对接”业务,具有独特的资源和优势。

(1)品牌优势

凭借中国邮政这一百年老字号,邮政物流在“三农”中有着过硬的口碑。首先邮政服务历史悠久,且属国家所有,其品牌优势已经深入人心。长久以来其及时、可靠、安全、便捷的邮政服务,是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的天然优势。其次“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使邮政在农民心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政府或国家的公信力,这一点成为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的资源财富。另外,凭借其多年来发展农产品物流的经验,及服务“三农”的实践,其品牌优势,已深入人心。

(2)网络优势

中国邮政拥有依托全国、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具有遍布全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实物传递网络和金融网络,还具备覆盖城乡的专用信息网,这使得中国邮政具有实物网、信息网、金融网三网合一的优势。与此相对应,中国邮政具有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优势。邮政物流具有较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和较强的物流信息搜集和利用能力,可以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服务,这些都是其他物流企业所无法替代的核心能力。

(3)经验优势

邮政物流依靠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为“三农”提供及时、安全、便捷、廉价的物流服务,迅速挤占农资市场,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同时,邮政物流在生产组织和作业流程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要求,积累了丰富的物流经验,更易于了解客户需求、行为方式与习惯,更容易形成供需双方的良好沟通。另外,邮政系统可以利用其自身拥有的数据资源为客户进行精准定位,提供增值服务,使其物流服务更具竞争力。以上经验以及所拥有的客户资源,为邮政物流发展”农超对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技术支撑优势

中国邮政拥有集图像、语音和数据传输功能为一体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拥有全国联网的金融网,同时拥有百年邮政的技术经验,这些都是其他物流企业无法取代的优势。中国邮政建有完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三农”的技术积累,也为其创造了服务“农超对接”的领域和空间。

2.中国邮政从事“农超对接”面临的机会

“农超对接”对于中国邮政来说是拓展其物流业务千载难逢的良机。

(1)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8年,商务部、农业部联合发文《商务部农业部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超市+基地”的供应链模式。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交通运输部等6部委《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12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双向高效、种类丰富、服务便利’的农村邮政物流服务体系。”新的《邮政法》指出:“农村地区应当逐步设置村邮站或者其他接收邮件的场所。”可以看出,随着新《邮政法》和《意见》的贯彻实施,邮企在农村物流市场将发挥更多优势。因此,积极搭建“农超对接”平台,是邮政物流拓展业务,实现扭亏增收的一个绝佳机会。

(2)破解农户与超市的天然屏障,急需现代物流发力。由于农产品与超市之间的距离,现有的农产品物流网络覆盖面小,无法实现农超的本质对接。由于农产品生产地的相对集聚和近距离贩运,造成本地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价格低,农民处于“增产不增收”的经济怪圈里面。而本地超市又要到外地去采购农产品,市民无缘享受当地新鲜优质的农产品和现代农业的新成果。而中国邮政恰能凭借其网络、品牌、资源及群众优势来弥补“农超对接”的断层。

篇7:农超对接工作情况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商务部、省商务厅关于农超对接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泰安市商务局的具体要求,为彻底摸清我市农超对接工作情况,11月29日至12月3日,我局组成专门工作组,通过填写统计表、座谈、实地查看等方式对2家连锁经营企业,65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乡镇办事处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现阶段开展情况

截止11月份,全市“农超对接”共实现农产品销售额1180万元,对接农民合作组织项目15个,对接品种45种,对接农产品基地1000亩。我市“农超对接”规模较大的连锁经营企业是新泰青云购物中心有限公司和新泰银座商城有限公司,其中新泰青云购物中心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0万元,总销售额50800万元,连锁门店281家,营业面积80000平方米。截止11月份,实现农产品销售额560万元,其中自建基地农产品销售60万元,对接合作社销售500万元。农产品对接农民合作组织项目10个,对接品种35种,对接农产品基地700亩。新泰银座商城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总销售额31000万元,营业面积18400平方米。截止11月份,实现农产品销售额620万元,其中对接合作社销售65万元。对接农民合作组织项目5个,对接品种10种,对接农产品基地300亩。

2010年,新泰青云购物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了专门小组,派出业务精干人员,落实对接工作。积极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签定意向合作协议,在青云街道办事处花峪村、龙廷镇苗东村、土门村对接农产品基地面积700亩,与为民蔬菜种植合作社、顺鑫芹菜专业合作社、振兴煎饼专业合作社等组织直销合作,水果、蔬菜作为自营产品进店销售,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成本,平抑了物价。积极与新泰十大名产基地供应商签订购销协议,通过调整超市布局、设立专架专柜等方式,提高基地优质农产品在超市、加盟店的销售规模。10月份,投资100万元收购栖霞市臧家庄镇吴家村拳头名牌产品栖霞苹果、红堤葡萄等产品,分别在青云超市新矿超市、汶南超市设立专柜2个,截至目前已实现销售额36万元。积极开展“农超对接”项目建设。投资1800万元,新建11620平方米果菜配送中心1个,投资1200万元新建4000余平方米直营店项目1个。新增冷链运输车辆5辆。新增冷库容量1.5万吨。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1、超市的进场门槛较高。进场费、条码费、节庆费等费用的收取,影响了“农超对接”效果和发挥。目前,超市鲜活农产品销售的比例还比较低,经批发商、供应商销售的产品还比较多,农户直接进店销售困难还比较大。

2、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有待完善。超市购进农产品可以抵扣13%的进项税,甚至直接从农户手中购进可以享受免税政策,但实际运作中困难重重:一是合作社无法开具足额增值税专用发票,农产品免税证明较困难;二是没有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发票,发票认证问题无法解决,也就无法实现跨区抵扣,无形中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影响开展农产品经营的积极性。

3、农业合作社组织化低,产品品牌效应差。目前专业社生产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为主,各个方面还不太成熟,没有大规模的储存冷库,不能满足超市经营规模化,季节性农产品销售脱钩现象仍旧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抓经营战略的调整。推动企业在鲜活农产品经营上,由与供应商合作、联营转向农产品自采自营;由向供应商采购转向基地直采;由大路品种销售转向品牌化、特色化经营。

2、抓对接主体培育。重点抓好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培育,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网络、信息、配送等优势,调整经营战略,积极主动地延伸产业链条,立足于扩大农产品经营,并通过扩大经营带动基地的发展,以基地的发展促进经营的扩大,形成经营与基地发展的良性互动。

3、抓销售网络建设。推动大型连锁超市通过加盟、特许等形式,加快网点布局,提高经营规模,努力构建连锁经营的网络

化格局,奠定超市加基地的网络基础。引导超市调整经营布局,扩大生鲜经营面积,提高生鲜经营比重。

4、抓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强化对接企业加工配送中心建设,重视和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完善冷链设施,建立起从收购、加工、储藏、配送一直到柜台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形成与基地建设相匹配的功能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5、培育壮大农业合作社。与农经办、乡镇加强合作,为专业合作社提供从良种供应、农产品种植到收获加工一条龙服务,通过超市的“定单销售”的引导带动功能,尽快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并通过有机、无公害等认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出我市农产品品牌。

篇8:浙江绍兴:农超对接,合作双赢

杭州联华华商集团公司是浙江省最大的连锁超市集团, 拥有“世纪联华”、“联华”两个超市品牌, 全省分布有200多家门店, 2010年全年实现销售额108亿元, 继续位居浙江省首位。对于此次“农超对接”活动, 不少农企都抱着很大的期望。绿源水产公司负责人丁国才告诉记者, 同样是外塘养殖的甲鱼, 在农贸市场每500 g只能卖三四十元, 而卖到超市不仅售价更实惠, 而且还有一些客户会按图索骥找上门来, 主动联系业务。“进超市销售能够实现优质优价, 企业品牌也容易打响。”

不过, 农产品进超市的高费用也让一些企业心有余悸。绍兴老百姓食品有限公司拥有绍兴知名的“孟大茂”香糕品牌, 这几年, 公司在产品进超市方面曾与一家大型超市合作, 结果, 这家超市征收的进场费、促销费、条码费过高, 使本就微利的产品几无利润可言, 双方的合作也只能终止。

另外, 鲜活农产品的储运、保鲜问题, 也令农业企业头疼。嵊州羲之桃形李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成军介绍, 这几年, 嵊州桃形李以独特的口味赢得市场的青睐。但其上市期天气热, 长距离运输损耗大, 因此销售受到了限制。通过此次对接活动, 合作社更坚定了发展冷库设备的决心。

篇9:农超对接的模式与意义

农超对接即农产品与超市直接对接,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就生产什么,既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同时,还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通过直采可以降低流通成本20%~30%,给消费者带来实惠。

农超对接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目前,亚太地区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达70%以上,美国达80%,而我国只有15%左右。

“农超对接”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家乐福超市为代表的“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模式,二是以麦德龙超市为代表的“超市+龙头企业+农民”模式,三是以山东家家悦超市为代表的“超市+基地”模式。据介绍,2009年,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农业部在17个省区市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大幅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建立新型农产品供应链。目前,商务部已累计支持了205个项目,据试点企业反映,通过“农超对接”,农民销售农产品价格平均提高约15%,超市的售价下降15%,实现农民、消费者、企业三方受益。

一、实现农超对接的社会意义

“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它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影响。

(一)为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销售平台。

优质农产品借助超市遍布各地的网点布局、四通八达的配送体系、灵敏的市场触角,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千家万户。农产品生产销售商、本土超市、外地超市、境外超市,在一系列“农超对接”中,被“牵”到同一平台会面、洽谈。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与国外超市的“超超”对接,又将本地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实践证明,“农超对接”在农产品走向世界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和媒介作用。

(二)实现了生产者和超市双赢。

超市多为连锁企业,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定价。超市经营人员直接进大棚,看产品、谈价格、签合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传统批发的诸多中间环节,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农产品的新鲜度。同时,经过严格筛选、包装和加工后的农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超市采用现代化经营方式,设施齐全且管理到位,有利于降低农产品储运及销售过程中的损耗。“农超对接”既可解决城镇居民吃菜难、不新鲜、时间受限制的难题,又解决了菜农难以预测销售市场的后顾之忧,也节约了商家成本,多方受益。

二、当前农超对接的建设内容

(一)加大鲜活农产品现代流通设施投入。

当前的重点是加强鲜活农产品冷藏冷冻设施投入,对部分鲜活农产品实行强制性冷链流通,降低鲜活农产品损耗,保障鲜活农产品质量,同时实现降低连锁超市冷藏冷冻设施投入成本。

(二)增强鲜活农产品加工配送能力。

重点支持大型连锁商业企业新建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在现有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增加鲜活农产品配送功能、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配送等多种方式,建立与农产品生产规模及零售规模相适应的物流配送体系。

(三)提高鲜活农产品经营信息化水平。

连锁经营企业和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强化鲜活农产品信息系统建设,广泛推广数字终端设备、条码技术、电子标签技术、时点销售系统和电子订货系统等,进一步推广品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管理技术,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建立鲜活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有品牌。

试点连锁超市要广泛宣传和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自有鲜活农产品品牌,向消费者提供质量安全可靠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增强消费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信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销售规模的扩大。

(五)调整连锁超市商品经营结构。

围绕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经营规模,适当调整连锁超市商品布局,增加鲜活农产品销售种类,扩大鲜活农产品经营面积,提高鲜活农产品销售比重。通过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经营规模,提高连锁商业企业市场竞争力。

(六)建立“农超对接”渠道。

流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试点连锁超市,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辖区内产业基础牢、产品规模大、质量安全优、品牌效应好、农户成员多的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定期举办专卖场对接洽谈会、产品展示推介会等形式,为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对接平台。连锁超市要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信息、加工包装技术、运储以及价格等方面的支持服务和优惠。

三、应具备的条件

(一)试点企业。

1.企业经济效益在当地名列前茅,连续盈利三年以上,无违法经营记录等;

2.企业资产结构合理,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下;

3.超市生鲜农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25%左右;

4.具有稳定的农产品供货渠道,包括企业自有生产基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等;

5.具有与经营规模相匹配的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及辅助设施等。

(二)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

1.具有注册商标和产品包装等自主品牌,获得市级以上农产品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称号;

2.生产基地或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或产品认证,或产品已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基本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自律性检测检验制度;

3.生产基地实行统一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标准化生产面积占到80%以上;

篇10:农超对接的合作模式探讨

 

农超对接系列述评六:给力对接 超市还欠缺什么?

 

。“农超对接”要想进一步深入推进,超市既不能等也不能靠。

对超市企业来说,要做好“农超对接”,必须与厂家、农家零距离,进田间地头。就如有句话说得好,超市企业在采购上,必须“走遍千山万水,吃过千辛万苦,经历千挑万选,进入千家万户”。但是,在这方面,好的采购买手至关重要。目前,培养一个成熟的现代采购人员需要5-的时间。不过,超市企业从前几年开始就已经注重“买手”的培养,今后几年应该会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届时,会有更多中小超市企业能够玩转“农超对接”。

超市企业的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正好可以起到“以商促农”的作用,利用这些优势去要求并引导农民与农业种植从“小农经济”走向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

《农超对接系列述评六:给力对接 超市还欠缺什么?》()。惟有如此,超市才能在未来的对接中,真正分享到直采的最大效益。反之,农超对接就会在未来供需的矛盾中遭遇阻力。因为,光靠农民自身或目前一些有限的举措,如果没有外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在短期内很难取得大的突破。

事实上,超市企业是有能力起到引导者的作用的。以沃尔玛为例,其对挑选农超对接的合作伙伴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对每一个项目,都设置了严密的流程进行审查:首先派专家和采购团队去基地考察,了解农产品的产量、产品结构,以及基本设施等。如果以上指标达到基本要求,沃尔玛接下来会安排内部的计量控制检验部门和第三方国际认可公司,对农户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农药化肥、耕种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审核,只有各方面都达到标准,才能建立密切合作。而如果农产品质量不合格,沃尔玛会进行培训,包括农产品从种植到采摘,甚至到包装,待各项指标符合标准后,双方再进行合作。

篇11:市政办农超对接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农超对接”工作,探索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全市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为总抓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整经营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创新流通方式,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农超对接”区域全覆盖、行业全覆盖和产品全覆盖,逐步建立起产销关系稳定、流通渠道畅通、质量安全可靠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二、任务目标

到年,基本建立起从产地到零售终端的鲜活农产品加工配送和冷链物流系统,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产品产地直采比例达到85%,连锁经营企业设立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对接的农产品销售专区(专柜)20处以上,“农超对接”销售规模达到5亿元以上。

(一)培育壮大一批骨干农产品流通企业。支持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在不断增加农产品销售种类、扩大农产品经营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直营连锁和特许经营,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以连锁化推动规模化。推动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采取贸工农一体化、内外贸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打造一批下联基地带农户、上联全国拓市场,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到年,全市培育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5户。

(二)发展对接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将符合条件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纳入自采范围。鼓励农产品流通企业与专业合作社互相参股,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共建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直接采购的数量和质量。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领办和协办专业合作社,为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提供科技、信息、营销、资金等服务。到年,全市商贸流通行业联系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万亩。

(三)对接一批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结合我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建设工作,开展连锁超市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对接工作,让更多的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农产品走进国内市场。到年,对接出口标准化基地10万亩。

(四)建立完善一批“农超对接”模式。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基地探索“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公司+基地”等多种“农超对接”模式。鼓励通过供应商大会、供需见面会、联合采购联盟、“樱桃节”等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形式,宣传推介我市的.名优农产品,搭建合作对接平台,扩大外销规模。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发展连锁经营网络。科学制订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有序发展大型综合超市,适度发展仓储式商场,不断提高门店生鲜食品的销售比重,满足“一站式”消费需求。积极实施“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引导企业运用连锁经营方式到社区新建和改造生鲜食品超市、多功能便利店和标准化菜市场。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开设农村连锁超市、便利店和折扣店。鼓励贸工农一体化企业产品在进入连锁超市的同时,自办连锁专卖店,扩大优质农产品销售规模。力争到年,全市经营农产品的连锁超市,覆盖所有社区、乡镇和行政村。

(二)大力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将物流配送中心作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环节,支持大型连锁经营企业新建农产品配送中心,并在现有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配置农产品配送设施,增强农产品恒温加工、气调保鲜、分选包装、无公害检测等功能,建立与销售规模相适应的物流配送体系。鼓励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推广和应用冷链物流技术,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实用的冷藏保鲜设施,提高鲜活产品配送和分销能力,降低农产品配送成本。到年,新建、改建农产品配送中心5处,满足安全、新鲜、快捷的消费需求。

(三)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和改造。按照综合和专业市场结合、产地和销地市场兼顾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多渠道投资建设和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支持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标准化改造,完善市场信息、检验检测电子结算等基础设施,推进农产品分等分级和规格化包装上市,发展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加工配送区,发展区域内农产品短途冷链物流,形成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生产基地、连锁超市之间的有机链条,降低鲜活农产品损耗率。到年,建设和改造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5处,加快形成区域性产品集散、信息发布、配送中心,以大市场带动大物流。

(四)统筹做好连锁超市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对接工作。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个标准”,稳步推进“区超对接”工作,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国际质量标准的农产品。支持连锁超市建立专门采购和配送体系,设立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销售专区(专柜),提高示范区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认知度,扩大销售规模。引导连锁超市根据顾客需求,把国际质量标准向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广普及,逐步实现基地生产的无害化、优质化,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由出口保障向全民共享转变。

(五)不断提高农产品经营的质量安全和信息化水平。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使用优质种子,改良操作规范,提升农产品质量,建立从生产到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实现肉、菜、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信息查询和质量追溯。支持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产品质检站、检测点,形成标准统一、运行高效、检测参数齐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支持企业加大农产品信息采集、传输等信息化设施设备投入,积极推广品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管理技术,实现连锁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业务流程的融合和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市场反应能力。

四、组织保障

上一篇:是花总会开作文600字下一篇:金堤中心学校教师竞聘上岗实施方案(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