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设计

2022-07-10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与设计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历史3必修》的第3个专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程标准要求为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近代反抗史的角度看它是旧革命的总结和新革命的曙光

它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进行深刻反思同时带来了对封建旧文化的彻底批判并做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准备。

从近代探索史的角度看它是旧思想的发展新思想的肇始。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从师夷长技、君主立宪、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发展到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民主科学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更加进步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对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历史知识十分感兴趣尤其现在的教材图文并茂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当今的学生与以往相比更需要对世界的了解与关注真实感受到历史与生活的联系历史与个人的联系。因此基础知识的讲述是必要的但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理应提到更高的层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对其的评价

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关系基本观点的理解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的教学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事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文字材料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在小组讨论合作的基础上能够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得出适当的结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 3.情感价值观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新文化运动前后的变化从高举民主与科学到传播马克思主义使学生认识到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对它的评价

五、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人物、事物的图片及新文化运动中一些论著的原始资料、下载相关的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教材、课外读物、归纳基本内容。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凤凰大视野》中的一段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简短的视频作为导入。 这段视频将我们引入了新文化运动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将走入新文化运动深入的探究视频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讲述新课 1. 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让学生阅读课本第72页第二段依据课本和刚才的视频内容找出以下四个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将会在PPT上出现 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来改为《新青年》。主要阵地《新青年》 主要活动基地蔡元培担任校长的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蔡元培、李大钊用PPT分别展示这些人物的照 片 2.新文化运动诞生的历史背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那么作为意识形态的新文化运动得以发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经济方面展示PPT材料一纺织工业1913年前全国共有231个工厂资本3254万元到1920年增至475个工厂资本达8275万元1919年纺纱量比1913年增加180%1919年丝出口额比1913年增加168%。 【合作探究】老师提问这个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对学生的回答作点评与总结。 老师总结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原因可以从国际与国内两个方面来分析。国际上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国内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同时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实业救国”思想兴起。 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根本原因

政治方面让同学们看两张图片 第一张图片是孙中山第二张图片是袁世凯在北京举行的祭天仪式。 【合作探究】老师提问这两张图片有着什么联系呢 让学生讨论并回答再对学生的回答作点评与总结。 老师总结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体但是不久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搞复辟实行独裁统治摧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这引起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 政治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袁世凯的复辟帝制的活动实行独裁统治。 思想方面我们来看一则材料 材料二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近自国体变更„„使数千年来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修佛„„本大总统躬鹰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

——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 【合作探究】老师提问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注意划线的文字 让学生回答对学生的回答作点评与总结。 老师总结我划线的文字都表明袁世凯为了维护封建帝制重新宣扬和树立孔子的儒家传统旧道德在文化领域内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思想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袁世凯在思想问话领域内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3.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可概括为三提倡三反对。首先我们来看几则材料 材料一“我们认定现在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改革论》 【合作探究】设立开放性问题假如你是新闻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你认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为什么要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让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做点评和总结) 这两位先生分别是德先生与赛先生。德先生意为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赛先生意为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强调这里的科学并不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而是指科学精神 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要高举民主与科学这两面大旗主要原因在于 20世纪的中国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制度落后封建专制制度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它钳制了思想、阻碍社会的进步是造成中国落伍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提倡“民主”只有民主才能实现思想的解放、社会的进步。另一个问题是科学技术的落后封建思想的盛行。历代统治者大都搞封建迷信活动目的是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让农民放弃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因此要提倡“科学”只有科学才能消除迷信才能追求民主。值得注意的是提倡科学实际上也是在提倡民主科学是为民主服务的。 旧道德指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忠、孝、节。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为中心的儒家传统道德。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 1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2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 (3)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材料四“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合作探究】应该怎样正确评价新文化运动让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做点评和总结 进步性 ① 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② 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③ 中国知识分子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④ 为马克思注意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⑤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思想基础 ⑥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为普及文化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 ① 对待中西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倾向比如认为儒家思想都是糟粕西方文化都是优秀的 ② 运动仅仅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没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 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首先播放一段一分钟的十八大开幕式的视频。 【合作探究】设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为救国救民提供了一条新的选择促进了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三课堂总结 新文化运动以西方先进的思想为武器对中国传统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它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观的重建运动。它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力图重建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标榜新道德力图建立新的论理和价值判断模式它提倡新文学力图改造反映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又转变为我国首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实践者真正找到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论武器。 四课后活动 根据所学内容和自身经验谈谈新文化运动中有哪些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七、板书设计

经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历史背景

政治袁世凯复辟

思想民主共和反对尊孔复古

兴起概况1915年陈独秀《新青年》

前期三提倡三反对 新文化运动

内容

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

进步性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评价

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与肯定。

第二篇:简约主义与设计哲学(定稿)

简约主义与设计哲学

禅宗有个故事说:“俱胝和尚,凡有诘问,惟举一指。后有童子,因外人问:‘和尚说何法要?’童子亦竖起一指,胝闻,遂以刃断其指,童子号哭而去,胝复召子,童子回首,胝却竖其指,童子忽然领悟。”(《曹山语录》)

这个故事的哲学含义是说,哲学家或学哲学的学生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也就是说:“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由此自然联想到设计界曾经风行和正在风行的“现代主义”和“简约主义”,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建筑师们和那些推动世纪变革的艺术先躯以及精神领袖们,他们抛弃了旧时代的价值观和社会观,为人类的个体自由和全球的文明融合而摇旗呐喊,为工业化的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懈努力;通过了两次世界战争的教训,使人们终于明白了科学和真理的价值,以及人的尊严和社会文明的不容侵犯。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使中国人习惯于接受各种道德文化的约束,知道有很多事情不可以去做,安于做“淡泊,无为”的名士,隐士。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都提倡用负的方法,试图消除区别,告诉我们他的对象不是什么;而西方的哲学思想则正好和这种负的方法相反,比如西方的逻辑分析方法就是用正的方法,试图作出区别,告诉我们它的对象是什么。这两种文化的造成的结果是,中国人喜欢作减法,中国艺术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已经达到抽象而简练的境界;而西方人喜欢作加法,各种艺术流派异彩纷呈,所以才会有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大声疾呼“简约主义”。了解到“简约主义”产生的背景,中国的设计师也许有人会窃喜,我们不用学习,天生就是“简约主义”,这些人也许可以做到形似,却不知道“简约主义”的真正内涵,永远只能做外国设计师的复制机器而不会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和道路。

室内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明确自己要做的是什么非常重要,是帮助业主找到一个合理的室内布置方案,还是为了满足业主纸上谈兵的欲望,还是仅仅作为施工队抛给业主的一个诱饵„„有时各种情形混杂在一起,设计师处在各种矛盾的中心,必须认清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接下来要解决的才是怎么做的问题。简约主义,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行为艺术等等各种思潮令人目不暇接。今天单单拿简约主义来讲,它的本质是什么?从建筑设计来讲它“是在建筑的删减过程中来寻找空间,光线和形式的内涵,而不是机械地减少,否定,去掉装饰或者用一种清教徒的方式处事。”(《简约主义者的室内设计》)简约主义是“任何多余的东西都不要”。那么哪些东西是多余的呢?那些有着各种功能理由的构件自然是不可或缺的,而那些为了体现空间使用者的身份和与众不同的特性而附加的装饰是否有充分存在的理由呢?这是室内设计师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也许要经过不止一次的反复的实践才能了解,毕竟大家都同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象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它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联想到我国的教育体制,大多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而设计师作为一个特别的职业,涵概了艺术与科学,与社会和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设计师首先应学会怎样做人,认清自己的身份,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有可能帮助别人选择他们的生活,设计他们的生活空间。那种会画几张图纸的所谓“设计师”其实应该有一个更恰当的身份“画图匠”。我们国家因为沿用前苏联的体制,在设计院里设计师也是绘图员,结果设计师大多不过是一专多能的匠人而已。这种体制也许在建国初期社会财富和各种人才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有它存在的理由,但在二十一世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的今天,还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就实在令人不可思议了。中国由于过去几十年的自我封闭和混乱的影响,造成社会上许多人的身份错位,故弄玄虚和矫揉造作的风气盛行,这些都和“简约主义”追

求本真追求单纯的方向背道而驰。然而我们在大力宣扬“简约主义”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简约主义”其实更多的是是一种哲学,一种思想方法,一种追求事务本质的求真的精神。如果我们认为“简约主义”有一种既成的模式可以模仿,而不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去作具体的分析和判断,就实在和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被俱胝和尚断其指的童子一样,舍本逐末,完全背离了我们提倡“简约主义”的初衷。

室内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延伸,更多地关心身处其中的人的感受。设计应体现建筑空间的功能,主人的身份及使用者的感受。室内设计师们在设计前找到一两个恰当的“口号”也是必须的。比如说“简约主义”,“要有人情味儿”,“要体现现代居住理念”等等,当我们把这样的口号与设计哲学结合起来并深植于心时,我们便有了设计师的自信,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口号先喊出来,设计师领悟到它的真谛,把各种梦想或是空想表现在图纸上,再去进行把图纸上的各种符号变成现实的实践。这种过程也许数月,数年,也许设计师在有限的生命中不能等到实现的那一刻,但是他死后在天有灵也会看见而感到欣慰。所以说设计是一种永恒的过程,它往往代表了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它永远不可能脱离一个特定的社会,也不可避免地需要体现这个社会的文化观和价值观。而在新世纪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速,中国的古老文明正经受着世界各种文明的冲击,选择逃避还是直接面对挑战,正如同“是在沉默中爆发还是在沉默中灭亡”一样紧迫。而最首先最直接面对这些挑战的是设计师。设计师们怎样在新的世纪里把握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提倡“简约主义”是希望能设计出一个功能合理,满足使用者各方面需求的精致的空间。设计的意义在于用最少的材料达到最大的效果,用很少的东西来获得快乐。比如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居住空间,也许只花了5万元,却能够让居住其中的人感到舒适与愉悦;而一个同样也是经过设计的办公空间也许花了500万,却并不能吸引员工们在其中快乐地工作。那么就整体设计而言前者是成功的而后者则不能谓之成功。设计师们所应解决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各种构件与材料的堆砌,而妥善地协调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使大家各得其所,在有限的空间中愉快共处也是设计师的责任。室内设计师在这方面有比建筑设计师更多的责任,因为他们更多地接触到人,接触到各种细节问题,了解问题的关键在哪里。而如何去做则是设计师自己的选择,有的设计师恪尽职守,能够对不合理的要求大声说不,而有的设计师则浑浑噩噩,对长官意志和各种不合理要求没有任何抵御的能力,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无谓的虚饰和浮华泛滥,“简约主义”自然早就被抛诸脑后。

当然“简约主义”也决不会象清教徒那样没有人情味儿。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是有思想,有品味,有感情,生活在文明社会中的个体,大多数人都需要一种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和一种文化的归属感。正是由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在设计上就有了不同的表现方式。比如中国人喜欢迂迴曲折的苏州园林,而法国人则喜欢一览无余,方正规整的凡尔赛花园;一双筷子就可以代表中国人的整个就餐文化,而欧洲人则需要种种不同的餐具和礼数来炫耀他们的用餐文明„„.所以“简约主义”决不会排斥那些体现主人身分和他与众不同的个性和品位的装饰和陈设,因为这些装饰和陈设的存在并不是多余的而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往往体现了主人的文化倾向和社会归属。

“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它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寺院僧侣起主导作用的”(德克. 布德《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中国一直是中央集权的社会,而中国人也惯于从天下即世界的范围看问题,并把中国混同于世界,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满人尽管获得了政治上的实权,也不可避免地被中国的文化所同化。但是二十世纪初,西方人的洋枪洋炮和工业文明则彻底摧毁了中国人的自信,“情况的新奇之处不在于存在着不同于中国人的人群,而在于存在着不同于中国文明的文明,而且已有相等的力量

和重要性,中国历史上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有与此相似的情况,当时各国互不相同,但文明程度相等,互相攻战。”(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从某种角度来看,世界走入多极化是一种好现象,因为权威不复存在,每一个个体都有了发言的自由,社会也前所未有地宽容,但如果我们滥用的这种宽容变得夜郎自大目中无人,认为只有中国文明才是真正的独一无二的文明,那就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而如果走入另一个极端,主张全盘西化和崇洋昧外也是没有出路的。所以只有那些能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能就自己落后的地方不耻下问,就自己先进的地方虚心地与他人交流的人,有朝一日才可能成为“师”而不仅仅是“匠”。

虽说设计是永恒的,但是设计师是有生命极限的,并且设计师永远不可能脱离他所在的社会,正如“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而科学家是有国籍的”一样,设计师特别是室内设计师应该有他所属的社会并永远处在这个社会的前沿,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真善美的人文精神而摇旗呐喊,为捍卫自由和真理而战,并且继承社会的历史文脉,在东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也许是西方的“简约主义”,也许是中国的哲学传统,但无论如何设计师都不应随波逐流,而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设计师应尽的社会义务,在经济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纪里为自己的存在找一个位置,为自己所属的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何克抗

一、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活动进程的简称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等三个要素。在现代化教学中,通常要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所以还应增加"媒体"这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地简单组合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然是有机的整体就必定具有稳定的结构形式,由教学过程中的四个要素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就称之为"教学模式"。

那么,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应是怎样的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在上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如上所述,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到发展的前面。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自主学习能力;2)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3)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1)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2)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3)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3.随机进入教学(RandomAccesInstruction)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随机进入教学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弹性认知理论"(cognitiveflexibilitytheory)。这种理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难看出,随机进入教学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目的、用不同方式加以呈现的要求,正是针对发展和促进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提出的,也就是根据弹性认知理论的要求而提出的。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3)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方法是: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进行(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2)要注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意思是指?""你怎么知道这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等等);3)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可通过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来达到:"还有没有其它的含义?""请对A与B之间作出比较","请评价某种观点"等等)。

(4)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

(5)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与支架式教学中相同。由以上介绍可见,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尽管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是又有其共性,即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在协作、讨论过程中当然还包含有"对话"),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是由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所决定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既然上述各种教学方法都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实施的,那就不能不受到这些要素的制约,否则将不成其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

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1.传统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设计通常包含下列内容与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我们期望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2)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是否具有学习当前内容所需的预备知识,以及具有哪些认知特点和个性特征等);

(3)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为达到教学目标所需掌握的知识单元)和教学顺序(对各知识单元进行教学的顺序);

(4)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确定教学的起点;

(5)制定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进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6)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

(7)进行教学评价(以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并根据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对上述教学设计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作出修改或调整。

经过多年来众多教学设计专家的努力,传统教学设计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完整、严密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很强可操作性的独立学科,并且已有大量的专著及教材问世,但是其基本内容都离不开上述七个方面。传统教学设计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个较大的弊病: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这样的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

2.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显然是不适宜的。为此,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力图建立一套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尽管这种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非短期内能够完成。但是其基本思想及主要原则已日渐明朗,并已开始实际应用于指导基于多媒体和Internet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综观近年来在国外主要教育技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的多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将其中使用的教学设计原则概括如下: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同化与顺应过程较难发生,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

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再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按照这种观念,学习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学习环境则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这是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但是必须明确:这里利用这些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因此对传统教学设计中有关"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这一部分,将有全新的处理方式。例如在传统教学设计中,对媒体的呈现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作精心的设计。现在由于把媒体的选择、使用与控制的权力交给了学生,这种设计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反之,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娶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以利用等问题,则成为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显然,这些问题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是不会碰到或是很少碰到的,而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则成为亟待解决的普遍性问题。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但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在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中,往往看不到教学目标分析这类字眼,"教学目标"被"意义建构"所取代,似乎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这种看法则是片面的,不应该把二者对立起来。因为"意义建构"是指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而"当前所学知识"这一概念是含糊的、笼统的。某一节的课文内容显然是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但是一节课总是由若干知识单元(知识点)组成的,而各个知识单元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有的属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教学目标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有的则属于一般的事实性知识或当前学习阶段只需要知道还无需掌握的知识(对这类知识教学目标只要求"了解")。可见,对当前所学内容不加区分一律要求对其完成"意义建构"(即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是不适当的。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曰"基本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当包含下列内容与步骤:

(1)教学目标分析

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2)情境创设

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3)信息资源设计

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给以适当的帮助。

(4)自主学习设计

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不同的设计:

1)如果是支架式教学,则围绕上述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如前所述,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并不相同),以便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2)如果是抛锚式教学,则根据上述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确定某个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抛锚")。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规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3)如果是随机进入教学,则进一步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上述主题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一种情境去学习。

4)不管是用何种教学方法,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均应充分考虑上节所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溃

(5)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整个协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一般应由教师提出,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也可作为讨论的内容。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

2)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3)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

4)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如前所述,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7)强化练习设计

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这类材料和练习应经过精心挑选,即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第四篇:5.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匈牙利改革,并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80年代东欧各国的困难局面,东欧剧变的情况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我们要吸取东欧各国的经验教训,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忍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东欧各国的改革和失败原因、演变过程及剧变原因,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归纳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匈牙利的改革 难点:东欧剧变的原因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新课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二战结束后,欧洲有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生:(略)

师:“东欧”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1948年南斯拉夫因与苏联冲突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1962年阿尔巴尼亚与苏联决裂,退出阵营)。既然同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么这些东欧国家在二战后的发展历程与苏联相似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展示板书: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 【内容组织】

师:东欧国家在战前都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帝国主义垄断资本有很大的依赖性。战争初期,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斯拉夫;意大利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成为法西斯德国的同盟国。战争中,东欧各国人民先后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反法西斯斗争,成立了各种名称的民族解放阵线,其中坚力量大多是共产党,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斗争中赢得了群众,为东欧各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内部条件。战争后期,苏联军队追击法西斯军队进入东欧各国,铲除了那里的法西斯势力,并且对资产阶级武装力量进行控制,为东欧各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相继走上了人民民主国家的道路。 (展示板书:

一、匈牙利的改革

1、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背景 )

师:既东欧各国在战后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后,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为榜样,展开了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首先,通过土地改革和工商业的国有化,摧毁了旧制度,然后,通过制定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形成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到50年代初,东欧各国基本上都确立了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趋同于苏联的社会结构。由于除捷、德外的大部分东欧国家战前经济发展水平都很低,战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运动对于推进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快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也不可避免地接受了苏联模式消极面的影响,其现代化进程表现出与苏联同样的弊端。尤其是在冷战条件下,东欧国家被束缚在苏联主导的集团体系中,难以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框,不得不随着苏联发展态势的起伏而曲折前进,所以,东欧国家的发展与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这一外部因素,缺乏自主选择的条件。尽管如此,在战后东欧各国的发展进程中,争取民族自主权利和要求突破苏联模式始终是并行、交织的两股潮流,而在此潮流冲击下,体制的变革与苏、东关系所引发的矛盾成为战后东欧地区历史进程中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动因和内在根源。其中,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发展道路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东欧国家战后历史的特点。其中,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

(展示板书:

2、匈牙利的改革 )

师:请问,匈牙利改革是在怎样一个环境下开始的?和苏联有没有关系?又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生:(略) 师:1945年4月,苏军全歼匈境内德军,匈获解放。同年11月,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全国农民党、小农党组成的临时国民大会举行第一次大选,小农党获多数选票,担任总理要职和半数部长职位。在人民的压力下,议会于1946年2月1日宣布废除帝制,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但民主力量仍受压制,为了同反动势力对抗,同年3月,在匈共倡议下,组成左翼联盟(包括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全国农民党、工会)。1947年8月举行新的议会选举,民主力量获胜,以共产党为首的民主力量的地位逐步巩固。从1948年起,匈牙利人民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1949年8月,匈牙利通过宪法,正式宣布为人民共和国。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全盘否定斯大林,虽然引起了思想界的混乱,但一定程度上也给各国的改革开辟了道路。可是,匈牙利却因为苏共二十大的消极影响,引发了“匈牙利事件”,匈牙利陷入了一场政治**之中。

资料:匈牙利事件

在东欧国家中,受苏共“二十大”影响、政局动荡最为剧烈的是匈牙利。1956年春,随着苏联展开对斯大林的批判,匈牙利也兴起了要求民族自主和改革的潮流。3月17日,布达佩斯的一批新闻界、文学艺术界和教育界人士(包括部分党员干部)成立以爱国诗人裴多菲命名的俱乐部。他们组织各种会议,在报刊发表文章,评论时政,批评以拉科西为首的党和政府所推行的照搬苏联模式的路线和政策,要求恢复因提出改革政策而被开除出党的前总理纳吉的职务,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实行全面改革,并呼吁为被指控为“铁托分子”而遭清洗、迫害乃至处死的前外交部长拉伊克等人平反。裴多菲俱乐部的活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有些讨论会参加者多达数千人,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但是,拉科西拒不接受党内外的批评,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并用“反党反人民”的罪名镇压裴多菲俱乐部。拉科西的倒行逆施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使社会动荡加剧,也引起苏联当局的不安。7月17日,苏共领导人米高扬到布达佩斯参加匈党中央会议,决定让拉科西下台,由格罗接任党中央第一书记,增补卡达尔为中央书记。然而,领导人的更换未能使局势稳定下来,因为格罗继续奉行拉科西的路线,党内外的不满情绪不仅没有平息,反而进一步增长。

10月6日,在群众的压力下,党中央决定为被冤杀的拉伊克等4人举行国葬,布达佩斯三十多万居民自发上街为拉伊克送葬,此举成为群众对当局的一次大示威。为了缓和形势,格罗被迫于10月14日宣布恢复纳吉的党籍,但这一让步已不能解决问题。10月21日,哥穆尔卡出任波兰党中央第一书记的消息传到布达佩斯,引起连锁反应。次日,裴多菲俱乐部和布达佩斯大专院校学生团体联席会议先后向党中央、政府提出十点要求和十六点要求,主要内容是:清算拉科西的罪行,将其开除出党;改组党的领导机关,由纳吉出来主持政府工作;进行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撤走苏联驻军,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等。格罗对此反应迟钝,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群众的不满和愤怒终于以激烈的方式爆发了。

10月23日,布达佩斯的大学生首先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当局先是下令禁止,后见阻挡不住又解除禁令。游行队伍迅速壮大,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傍晚,聚集在市中心广场的群众已达二十余万。晚8时,格罗发表广播讲话,对游行示威进行谴责,声称要镇压“暴徒”。这犹如火上浇油,事态急剧恶化,一部分示威者冲击电台,与保安部队发生冲突。当晚,电台、电信局、党中央机关报、印刷厂和一些警察局被示威者占领。

鉴于形势严重,当日深夜召开的党中央紧急会议决定由纳吉出任政府总理,同时决定全国戒严并请求苏联出兵维持秩序。这些决定于次日上午公布,随即,驻匈苏军的坦克进入布达佩斯。25日,在苏联领导人米高扬和苏斯洛夫直接参与的匈党中央会议上,格罗被迫辞职,卡达尔接任第一书记。这时,事态继续恶化,由于部分军人和警察加入示威者行列,武器弹药也流入示威者之手,形成了武装群众与苏军及匈保安部队的对峙,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流血局面。在此情况下,纳吉政府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局面,而是企图用满足示威者要求的方式缓和局势。10月28日,纳吉政府决定解散原国家保安机关,更改国徽和国庆日,并要求苏军撤出布达佩斯。与此同时,政府还释放了几乎所有在押犯人。在这些举措的综合作用下,形势更趋复杂,各种政治势力乘机而起。一些武装暴动者要求国家改变政治制度和脱离苏联阵营,他们把党的机关和共产党人作为攻击对象,布达佩斯市委大楼被占领,市委书记和守卫大楼的保安人员被杀害。10月30日,纳吉宣布结束一党专政,组成多党联合政府,并表示准备就退出华沙条约问题与苏联谈判。纳吉政府的政策取向和匈牙利的局势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层中引起严重不安。为了阻止匈牙利脱离社会主义阵营,并防止匈牙利事态向其他国家蔓延,在与阵营各国紧急协商后,苏联决定出兵干预匈牙利。11月1日起,大批苏军开进匈牙利,占领首都布达佩斯和各重要据点,对武装暴动分子和抵抗者进行强力镇压。当天,纳吉政府宣布退出华沙条约,并呼吁联合国阻止苏联的入侵。同日,卡达尔宣布解散已瓦解的劳动人民党,成立社会主义工人党,随即离开首都,秘密前往苏联,与纳吉分道扬镳。11月4日,卡达尔在匈牙利东部的索尔诺克通过广播发表《告匈牙利人民书》,宣布成立工农革命政府,并以新政府的名义请求苏军进入,帮助粉碎“反革命势力”,恢复秩序。同一天,在苏军进攻下眼看大势已去的纳吉逃入南斯拉夫大使馆避难(注:1956年11月23日,在苏联压力下,纳吉被迫离开南斯拉夫大使馆,随即被逮捕,1958年6月16日,被匈牙利最高人民法庭以“反革命罪”判处死刑。1989年6月获平反,被重新安葬。)。11月7日,卡达尔政府迁回布达佩斯,到11月中旬,局势被平定。

历时三周的**使匈牙利遭受重大损失,数万人伤亡,二十余万人外逃,经济损失约占全年国民收入的1/4。这场民族的悲剧对匈牙利以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师:在苏联支持下成立的卡达尔政府以稳定局势、恢复秩序为首要任务。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减轻十月事件的后遗症,卡达尔提出“谁不反对我们,就同我们在一起”的口号,对参与十月**的大部分人实行宽容政策。1956年底,政府宣布,凡因**而逃亡国外者,只要在1957年3月15日前回国,一概不予追究。1962年,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作出决议,对所有曾卷入**的群众不再予以追究,并释放了绝大部分被监禁者。同时,匈牙利党还通过《关于结束个人崇拜时期对工人运动活动家的违法事件的决议》,纠正拉科西时期的错误,为冤假错案平反,拉科西、格罗等人则被开除出党。在经济方面,卡达尔政府也采取了宽松政策,修改五年计划,调整轻重工业比例,允许农民退出强制组织的合作社,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搞“第二次合作化”,并取消农产品的义务征购,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上述政策使一个本来缺乏社会基础的政权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卡达尔的个人威信也有很大提高。此后,卡达尔开始推行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

师:1964年9月,匈牙利成立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制定改革的总体方案;1966年5月,匈党中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批准改革方案;1968年1月1日起,改革方案付诸实施。改革的目标是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改革后的新体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中央政府不再向企业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而是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对企业进行调节管理,中央的宏观计划主要贯彻于投资和发展领域。实行新体制后,匈牙利的经济表现出比过去较多的活力,工业年均增长率从60年代下半期的3.8%,上升到70年代上半期的6.2%,农业产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1968~1973年,匈牙利的经济以平均每年6%的速度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每年也增加5%~6%,一度进入经互会国家的前列。在这个时期,匈牙利外贸出现顺差,国际收支有盈余。匈牙利也因此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师,那么,匈牙利卡达尔的改革有没有什么不足呢?难道匈牙利的经济因此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发展时期? 生:(略)

生:但是,从根本上来看,匈牙利的渐进式改革并没有最终突破计划经济框框,而是在面临突破时陷于停顿。70年代中后期,由于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机制的矛盾日益尖锐,领导层在决定性的选择面前出现分歧。卡达尔为首的主流派缺乏从根本上突破计划经济的理论意识和政治魄力,他们满足于计划经济框架内改革的成果,并顾虑进一步改革会引起苏联的干涉,因此用放慢改革步伐乃至停止改革来谋求国内外局势的平稳。然而,这种做法只能延迟矛盾的激化,却不能解决矛盾,卡达尔执政后期的匈牙利在平静的表象下酝酿着一场更加激进的社会变化。

(展示板书:

3、东欧其他国家的改革 )

师:早在1948年苏南关系破裂后,南斯拉夫处境极其困难。这在客观上迫使南斯拉夫作出选择,是继续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决定从本国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探索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南斯拉夫从1950年开始逐渐抛弃苏联模式,走上社会主义自治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南斯拉夫认为,苏联式的中央集权制有很大的消极后果,在中央集权制下,由国家直接管理经济,工人不能直接管理企业,不能充分发挥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工人不能从物质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第二,实行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办法。南斯拉夫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有30多个民族。自治制度可以促使各民族的发展保持平衡,有利于解决矛盾。第三,南斯拉夫有自治的传统。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南共在解放区建立人民解放委员会,工人接管了资本家的工厂,恢复并管理生产。南共认为这是自治制度的最初萌芽。第四,南斯拉夫之所以走上自治道路,最直接的原因是苏南冲突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对南斯拉夫实行的经济封锁、政治压力和军事威胁。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既是一种政治制度,又是一种经济制度。它在80年代之前曾推动过经济的迅速发展,但也潜伏着严重的危机。

师,此外,在苏共二十大的影响下,在匈牙利改革之前,波兰率先进行了改革。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揭露了斯大林的错误后,东欧各国受到很大冲击。6月,波兰的波兹南斯大林机车车辆制造厂的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和降低奖金税,遭到政府拒绝,由此导致了工人与警察冲突的波兹南事件。波兹南事件平息后,波兰党和政府及时采取了一些缓和矛盾和善后的措施。不久,哥穆尔卡上台,积极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在政治上,整顿了党和政府的领导机构,开展反对“修正主义”思想的斗争。在经济领域,反对苏式的农业全盘集体化,强调发展合作社的自愿原则。在经济建设方针上,放弃以重工业为重点的五年计划,增加消费品生产和农业生产。在计划体制方面,主张实行中央计划与企业自治相结合,削减中央计划中的指令性指标,撤销中央各主管部所属的管理局,成立企业联合公司,扩大企业自主权。但是,哥穆尔卡的改革并未取得明显成效,60年代,由于国内外的复杂因素,改革中断,波兰又出现了新的经济困难,长期无法摆脱困境。

师:在50年代初期,捷克斯洛伐克也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管理体制。从60年代开始,捷经济严重恶化,政府财政赤字达50多亿克朗,人民不满情绪日益增长,特别是波匈事件相继发生,推动了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改革力量的日益发展。1968年初,改革派杜布切克出任党中央第一书记,4月捷共公布了推行政治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捷“将进行实验,给予社会主义发展以新的形式”。捷克斯洛伐克在1968年春出现的改革新气象被舆论界称作“布拉格之春”。捷共的改革方针虽然得到本国人民的拥护,却遭到苏联的猜忌和反对,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把捷共全面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尝试看作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的企图,他们认为“布拉格之春”是“反苏的”“自由化运动”,决心加以扼杀,以避免东欧其他国家加以效仿。然而,苏联领导指责《行动纲领》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认为捷的改革是“反苏”的“自由化”运动,根本不能接受,公然要求捷改变政策,停止改革。同年8月20日夜,苏联纠合波、匈、保、民德几个华沙条约国,突然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运动由此中断。

师:总的来说,由于国内外一系列原因,尤其是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加上苏联的干预,缺乏独立自主权利,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都没有获得最终的成功。与苏联一样,改革后不久,这些国家又陷入了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加剧了政治上的危机,到80年代没,东欧国家的各种矛盾终于集中爆发了。 (展示板书:

二、东欧剧变

1、背景

2、概况)

师:什么是东欧剧变?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生:(略)

师:1989~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一年多里,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6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改变了性质。紧随其后,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在南斯拉夫,先是南共联盟不复存在,原南斯拉夫联邦内的各邦都发生了剧变,其后在经历近一年之久的内战后,于1992年4月最终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共和国。伴随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在经济上,否定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开始实行混合所有制或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师:那么,东欧国家的剧变方式都相同吗? 生:(略)

师:波兰的变化是以反对派组织取得合法地位后通过议会大选的方式实现的,东欧大多数国家是以这种方式变化的;民主德国演变后以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告终;罗马尼亚的变化则是以采取国内暴力的形式落下帏幕。南斯拉夫演变后,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并爆发了激烈的地区性战争。在东欧剧变的过程中,各国虽然因情况不同而呈现着某些不同的变化特点,但一般都经历了大体相似的三个阶段。深入分析这三个阶段,可以总结出深刻的历史教训。第一阶段,其特征表现为群众的不满情绪激化,党内外的反对派向执政党施加压力甚至提出挑战,时局严重动荡不安。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东欧国家始终未能解决好政治、经济体制中和政策上积累下来的严重问题,官僚主义乃至腐败情况没有得到铲除或纠正,经济发展迟缓甚至趋于停滞,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没能提高。由此导致群众的严重不满和失望,执政党失去了领导核心的凝聚作用。第二阶段,其特征表现为执政党无力控制动荡的时局:或对反对派妥协退让,这不仅使反对派得以扩大势力,也势必导致广大群众的思想混乱,以致局面完全失控;或寄希望于无群众支持的军队镇压。经过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即政局的变动便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师:为什么东欧国家会发生剧变?发生社会制度的更迭?是不是苏联造成的? 生:(略)

师:首先,东欧国家的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次,东欧剧变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历史原因。二战后,东欧八国(南、阿、匈、捷、保、波、罗、民主德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实现的。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在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将避免孤立、确保本国安全放在了首位。为此,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的经济体制成为可奉行的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处在冷战局面中的东欧各国,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取得独立自主的地位。同时,由于缺乏可借鉴的经验,东欧各国大多照搬了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模式。经济方面:二战后,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和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工业化方针被东欧国家普遍采纳。以后为消除这种经济模式和方针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东欧各国虽曾进行过经济方面的改革,但大多都未能突破这种经济模式的框框,以致收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政治方面: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了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情况出现等问题。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争得相当数量的群众并最终获取政权。第二,改革失败造成的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酿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最终脱离了群众,这是东欧各国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第三,关于外部原因。首先是苏联方面的因素。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一方面使苏东之间的矛盾不断积累加剧,另一方面,又是维系苏东集团存在的实际力量。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苏联对东欧的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戈尔巴乔夫为了缓和同美国与西欧的关系,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也不乏推行其“新思维”,以使所谓“戈尔巴乔夫派”在东欧各国上台的意图。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其次是西方因素。“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东欧是它们实施这一战略选中的突破口。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采取了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贷款、贸易和技术援助,诱压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利用“人权”问题进行内政干涉,扶植、支持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等多种手段,直接干预了事态的发展。其中,苏联和西方的因素,是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

师:那么,东欧国家发生的社会制度根本转变,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有没有给各国人民带来实惠的生活?

生:东欧剧变是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一次严重的挫折。剧变后的一段时间里东欧经济继续恶化,政治和社会生活更加动荡,人民不满情绪进一步加深,剧变并未给人民带来“天堂般的生活”,人民生活在不断恶化。如波兰在1991年前9个月物价上涨了46%,生产下降了11%,失业人数已达197万人,失业率约为10.5%;匈牙利在1991国民生产总值下降7%,失业率达8%。直到近年来经济才出现复苏。 【课堂小结】

师: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生: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师:举出你知道的中外历史上出现过的改革。并以其中的一个为具体例子,说明其成败的原因。 生:(略)

师:从东欧剧变,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的影响。

生: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一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东欧各国出现经济困难,有的国家进行了改革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导致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师: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生: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师:举出你知道的中外历史上出现过的改革。并以其中的一个为具体例子,说明其成败的原因。 生:(略)

师:从东欧剧变,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的影响。

生: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一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东欧各国出现经济困难,有的国家进行了改革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导致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 A.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出现弊端

B.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

D.这些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2.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中最突出的国家是 (

) A.南斯拉夫

B.阿尔及利亚

C.匈牙利

D.捷克斯洛伐克

3.关于匈牙利改革的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 A.政治上,废除共产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B.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加快重工业发展速度,调整农业政策。 C.国家取消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改用指令性计划进行调解 D.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 4.哪个国家的改革遭到苏联镇压(

) A.南斯拉夫

B.阿尔及利亚

C.匈牙利

D.捷克斯洛伐克

5.下列不是东欧剧变的原因是(

A.政治危机 B.经济危机 C.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D.社会主义理论过时

6.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国家名称发生了变化

B.执政党发生了变化 C.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由一党制变成了多党制 7.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出来了(

A.阿尔及利亚

B. 南斯拉夫

C.匈牙利

D.克罗地亚 8.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成为那两个国家

) A.捷克和荷兰

B.捷克和奥地利 C.捷克和斯洛伐克 D.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 9.东欧剧变后实现统一的国家是

A.德国

B.朝鲜

C.南斯拉夫

D.捷克斯洛伐克 10.东西方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海湾战争

C.南斯拉夫内战的结束

D.独联体成立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从1989年下半年起,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各国共产党的执政党纷纷丧失了政权,去掉了其中的人民、社会主义等字样。”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它的实质是什么? (2)发生这个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三、活动与探究:

1.举出你知道的中外历史上出现过的改革。并以其中的一个为具体例子,说明其成败的原因。

2.从东欧剧变,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的影响。

板书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匈牙利的改革

捷克斯若伐克改革——布拉格之春 2.东欧剧变(1989~1990) (1) 原因:内因: 外因:

(2) 变化:执政党垮台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第五篇:学年高二政治备课教案第4单元+第9课+第1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2.doc

高中政治 第4单元 第9课 第1框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3 【新课推进】 [教学过程] 通过第八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生活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透过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一定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我们第三九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板书)

中国文化曾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如何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是几代中国人的求索。

第一目“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

教师提出问题:在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观点:(学生看课本)一是全盘西化论,二是文化复古主义,请同学用我们学过的知道评析。

学生思考回答:

“全盘西化”论

这种观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犯了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我们应该以博大的胸怀,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使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文化复古主义

这种观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犯了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创新。

教师总结:

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教师提出问题:那什么能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呢? 学生阅读课本,明确结论。(学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

教师总结: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华文化开始由衰微走向重振。因而,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教师提出问题: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何坚持?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中的问题。(见学案) 明确知识:

⑴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注:把握其要点: ①指导思想: ②目标: ③特点: ④本质:

⑵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⑶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学生阅读课本P97~98,概括总结。 ①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我们要建设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立党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③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要求

④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大业的,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性。思想文化越是多样性,越是需要主心骨。

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第三目“永不褪色的旗帜”

教师提出问题: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又在不断地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对其丰富和发展的?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因而,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又分别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明确学案内容:自学指导三中的⑴ 教师提出问题:

【智能提升】:为什么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要求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思考并回答)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②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

教师提出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是建立在中国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那现阶段,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求我们怎样做?

学生看书明确自学指导三中的⑵ 【回顾旧知】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②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有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③关键:与时俱进 ④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 ⑤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课堂小结】

小结: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全盘西化论”与“文化复古主义”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当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基本内容意义要求引领社会思潮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板书设计】

坚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持先基本内容进文建设社会主义重要性化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的前内容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向作用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布置作业】

(一)选择题

中国特色社内涵会主义文化意义 四川省十分重视用形式多样和健康的文化活动丰富农牧民的业余生活,积极占领农村的文化阵地,在广大农牧民中倡导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向上精神。近年来,通过“文化列车”等送文化、送科普知识下乡等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通过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健康的、科学的思想占了主流,那些封建迷信等消极的、不健康的东西自然被削弱了。可以说是“先进文化进了村,封建迷信关了门”。据此回答1~4题。

1.四川省通过“文化列车”等送文化、送科普知识下乡等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通过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这说明发展先进文化必须。(

)

①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②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③要继承人类文明中的优秀成果 ④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广大农牧民欢迎形式多样和健康的文化活动表明

(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B.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是统一的 C.先进文化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D.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都是先进文化 3.“先进文化进了村,封建迷信关了门”表明(

)

A.落后文化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B.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并没有多大影响 D.封建文化残余以及其他落后文化已被彻底清除 D.封建迷信在农村没有市场

4.四川省十分重视健康的、科学的思想积极占领农村的文化阵地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④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并不矛盾。这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 ③没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凋零、枯竭,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 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6.宁波市党组织改变了简单说教、灌输的传统做法,借助于漫画这种艺术形式进行廉政教育,在梁祝文化公园举力的“梁祝杯”中国廉政漫画展人气旺盛。这次漫画荟萃了我国漫画大师华君武、丁聪、方成、廖堂等名家的作品,共有来自北京、辽宁、河南等23个省、市、自治区的漫画精品230多幅。随后推出的由宁波鄞州区委主编,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中国廉政故事》《中国廉吏》《中国廉政文化理论》《中国廉政格言警句》《中国廉政漫画》共5个系列2OO余万字的《中国廉政文化丛书》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廉政文化。

(1)中国廉政漫画展人气旺盛的原因何在?

(2)宁波市党组织催生一种新的廉政文化,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有何启示?

答案

1.D (解析:“文化列车”等送文化、送科普知识下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培育农村文化市场等面向广大人民多样化的内容,体现了“三贴近”。③所反映的内容与题意不符。)

2.B (解析:形式多样和健康的文化活动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表明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是统一的。A、C与题意不符,D项表述错误。)

3.A (解析: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在我国尤其是农村根深蒂固,彻底清除封建文化残余以及其他落后文化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B、C、D表述是错误的。)

4.A (解析:题干没有强调多样化问题,故④与题意不符。) 5.C(解析:①没有说明题干所指的原因。)

6.(1)中国廉政漫画展人气旺盛的原因在于:①随着政治文明的进步和思想解放,社会大众对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给予了强烈关注。②廉政教育改变了简单说教、灌输的传统做法,用讽刺、幽默这种最受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生动活泼,寓教于乐。

(2)①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②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③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是统一的。没有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凋零、枯竭,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思想文化越是多样化,越是需要主心骨。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①坚持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推动文化创新。

上一篇:母鸡叫咯咯评课稿下一篇:慕课翻转课堂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