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初步探讨

2022-09-13

目前糖尿病在临床中已逐渐成为危害全球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因糖尿病患者细胞具有较低的免疫及防御功能缺陷,并存在一些并发症,尤其是患者术后感染更是需要严格控制,近年来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也时常发生。各种外科手术对于患者而言都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在临床疾病治疗时,也对患者免疫屏障造成一定损坏,导致失液、失血、暴露创面,并应用较大剂量的抗菌药物进而引发病原菌变异而产生切口感染。为对糖尿病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及其分布的病原菌状况进行分析[1],采取有效方法对其监控,降低产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可能性,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骨科糖尿病患者发生的83例切口感染有关资料,并分析有关感染相关的细菌培养标本,研究骨科糖尿病患者产生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并分析对抗菌药物的耐药谱,为控制术后切口感染提供主要参考依据。

1.2 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培养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分泌物,若存在菌生长,就进行细菌鉴定,严格操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检测筛选致病菌分布,分析研究抗菌药物的耐药谱。

2 结果

2.1 病原菌构成

从83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标本中,分离培养得到60株细菌株,其种类主要有16株大肠埃希菌,占26.7%;6株铜绿假单胞菌,占10%;7株褪色沙雷菌,占11.7%和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3.3%;其中分离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1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7%,1株耐亚胺培南病原菌,占1.7%,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的抗菌作用良好。

2.2 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分析

在培养得到的大肠埃希菌中有38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占63.3%;37株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占61.7%;总检出率高达65%。

2.3 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

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患者切口感染具有比较复杂的原因,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功能、手术情况、污染程度、医院卫生及护理质量等方面都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随着临床中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很多致病菌因素引发的感染也日益增多,对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情况的密切监测十分重要。

该研究资料从83例骨科糖尿病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标本中,共分离得到60株细菌株,其种类中由16株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占26.7%;其次为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3.3%;7株褪色沙雷菌,占11.7%和6株铜绿假单胞菌,占10%;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分离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1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7%,1株耐亚胺培南病原菌,占1.7%,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的抗菌作用良好。

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对于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具有耐药性,对于喹诺酮、氨基糖苷及磺胺类药物也具有交叉耐药性。该菌株通过质粒介导,使耐药基因利用接合、转化及转导等形式扩散在细菌中,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应对其检测与控制进行加强。对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感染的危重患者只可采用亚胺培南进行临床治疗,由于该药物价格相对较高,并容易产生二重感染[2]。所以在临床医生中应谨慎使用,并在治疗中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各种化脓性感染及败血症的主要致病原菌就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该研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都较高,临床医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糖尿病患者若发生切口感染,就要基于降血糖及感染控制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患者感染早期加强联合应用足量抗菌药物,一经确诊就要及时用药,不可等到完成分泌物细菌培养后再进行药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选用主要针临床用药中,主要采用头孢曲松、头孢他啶、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等抗菌药物用于治疗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球菌及厌氧菌导致的切口感染,联合两种药物应用,并结合治疗反应及细菌培养结果,对抗菌药物用量进行适宜调整[5]。开始治疗时可加大剂量,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酌情相应减少药物用量。

术后也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管理,因耐药性采取质粒介导方式需要医护人员提供必要协助,医护用具没有严格消毒、病区广泛的环境等都将对病菌传播起到促进作用[3]。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医院感染管理中,应通过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并隔离高度耐药菌感染患者及有关易感人群等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传播耐药菌的机会。现代医学作为一种循证医学,连续监测病原菌,按照检验结果制定治疗方案,与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相结合,

对于目前较为严重的细菌耐药性的控制十分有利,也可明显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对于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骨科糖尿病患者产生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并分析对抗菌药物的耐药谱,为控制术后切口感染提供主要参考依据。方法对83例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病原菌的情况及耐药性开展较深入地分析研究。结果培养出60株病原菌,其种类主要有16株大肠埃希菌,占26.7%;6株铜绿假单胞菌,占10%;7株褪色沙雷菌,占11.7%和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3.3%;其中分离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1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7%,1株耐亚胺培南病原菌,占1.7%,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的抗菌作用良好。结论在临床中应高度重视骨科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感染,严密监控耐药菌株,才能有效防控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

关键词:糖尿病,骨科手术,切口感染

参考文献

[1] 魏全珍,张惠珍,钟馥霞,等.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监测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3):98-110.

[2] 吴安华,李丹.重症监护病房临床与环境、手分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同源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7):909-912.

[3] 韩黎,朱士俊,郭燕红,等.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2):140-142.

[4] 蔡敏,谢懿,历群.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5):51-53.

[5] 王贺,徐英春,陈民钧.细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5):618-620.

上一篇:企业对政府资助研发项目财务风险的控制研究下一篇:电子血压计工作原理及其检定和使用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