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病因分析

2022-10-06

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是普通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其相关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 为控制切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820例, 男390例, 女430例;年龄6~82岁, 平均37.9岁;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低热;查体:右下腹麦氏点有固定压痛和反跳痛, 穿孔性阑尾炎有弥漫性腹膜炎体征。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1.2 切口感染标准

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深部切口引流出脓液或穿刺抽出脓液;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 或伴有发热体温>38℃, 局部有压痛;再次手术探查、组织病理发现涉及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的证据;临床医师诊断的切口感染, 或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 伴随病原学诊断依据, 即分泌物培养阳性, 即可确诊。

1.3 方法

发生切口感染作为观察组, 无切口感染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 (BM, Kg/m2) 、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机、备皮至手术时间、手术季节、是否连台手术、切口类型、切口长度、存在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缝合人员、住院时间、阑尾病理、切除的方法、是否缝合腹膜等方面上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12.0统计软件, 先进行单因素检验, 将得出的显著性变量进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 进行相关因素多元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820例急性阑尾炎发生切口感染52例 (观察组) , 发生率6.34%;未发生切口感染768例 (观察组) 。单因素切口感染与性别、切口长度、连台手术无关, 分析筛选出15个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 见表1。

2.2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筛选出5个危险因素:麦氏切口、BMI高、手术时间长、阑尾逆行切除、化脓坏疽穿孔阑尾炎, 见表2。

3 讨论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由于切口感染往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或干扰可造成假象, 为克服单因素分析的片面性, 本调查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共筛选出5个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麦氏切口、BMI高、手术时间长、阑尾逆行切除、化脓坏疽穿孔阑尾炎。探查切口发生感染的概率远高于麦氏切口, 其OR值高达3.124, 可能由于选择探查切口的患者往往为术前诊断不明确, 常合并腹膜炎需要剖腹探查的病例。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切口, 诊断明确的患者宜选择经典的麦氏切口, 需要探查的病例根据压痛部位选择右侧中下腹经腹直肌探查切口, 便于显露阑尾, 缩短手术时间, 降低切口感染概率。肥胖患者是已被广泛接受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肥胖患者切口脂肪厚度增加、切口暴露时间过长, 过度牵拉损伤局部组织细胞, 造成水肿、血供不良, 因此, 容易发生感染, 其OR值高达2.875。手术切开注意对脂肪的保护, 尽量慎用、少用高频电刀;术中缝合腹膜后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 将脱落的脂肪组织冲洗掉[1]。手术操作时间延长可使空气中的细菌及切口附近毛囊内的细菌随汗液排入切口, 增加污染切口的机会;加之长时间牵拉加重了切口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和损伤, 降低了局部组织的抗菌力。本组手术时间>1h的OR值为2.782。因此, 术前力求明确诊断, 术中分工明确、密切配合, 以缩短手术时间。

阑尾的不同病理改变在切口感染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 阑尾化脓、坏疽穿孔时, 阑尾腔内大量厌氧菌、需氧菌繁殖, 其浆膜受到破坏, 腹腔遭受严重污染, 切口容易感染。因此, 阑尾炎一经诊断, 原则上要求急诊手术。同时针对阑尾炎患者感染菌中以肠杆菌属为主,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以维持机体及切口的有效药物浓度[2];术中加强无菌操作, 保护切口, 保护腹膜外各层组织不受腹腔内脓液污染;污染后的器械及手套及时更换;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腹腔引流, 否则会增加感染和切口疝的发生。

摘要:目的 尝试分析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各种原因。方法 回顾性调查82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可能引起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5个相关因素。结论 多因素综合作用可引起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 通过预防与控制切口感染措施, 可减少与控制其发生率。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 龚志军, 任镜清, 孔刚, 等.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广东医学, 2007, 28 (3) :429~431.

[2] 陈益明, 上官宗校, 黄孟启, 等.急性阑尾炎患者脓液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1) :118~120.

上一篇:浅谈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下一篇:优化居民小区停车的策略研究——基于蚌埠文明城市创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