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论文范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科学实验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当把科学的实验方法作为重要的目标,重视对学生科学方法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比单纯的传授知识更为重要。高师物理实验中蕴含着许多科学方法,让学生领会这些科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对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培养创造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篇:科学实验论文范文

科学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能力

新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而科学素养的核心是科学能力。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面对科学教育的挑战如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是我们每位科学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1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观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科学探究技能之一,是一种全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1.1 观察前制订周密的实验观察计划

在科学实验中,要从物理现象中获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必须有周密的观察计划,没有周密观察计划就没有科学的观察顺序。造成顾此失彼,观察不够全面,不得要领。学生在开始观察时,往往会感到不着边际,无从下手。因此,要指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观察计划,确定好观察对象,拟订出常规观察项目和特殊观察项目,明确观察要点。否则,纷繁多变的物理现象瞬间消逝,如同过眼烟云,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素质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1.2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观察的目的性

每次实验时,明确观察的内容。刚接触科学实验时,学生都有一种好奇心和神秘感。学生的观察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情绪化,不知道要观察什么?所以在观察前应让学生明确此时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要达到什么目的等等。如教学《升华和凝华》,在指导学生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时,是这样告诉学生的: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注意三个问题,过一会儿,杯中的碘有什么变化,烧杯中会发生什么现象,盛水的烧杯底部出现了什么。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观察的目的,有的放矢地去观察,会发现在盛水的烧杯下出现固态碘。如果观察目的不明确,学生就会被杯中的紫色气态碘吸引而很难发现这些现象。

1.3 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1)方位顺序法。如在观察实验《观察和解剖鲫鱼》,先用肉眼观察鲫鱼适于水中生活外部形态,观观察解剖后的内部结构;从整体到局部。比如,观察桃花的基本结构,可以指导学生用肉眼观察花的外形和基本组成部分。再进一步观察花萼的颜色,有几片;花冠的颜色,有几片,雄蕊几枚,由几个部分组成。用镊子夹开,用放大镜观察花药里面有什么?雌蕊几枚,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子房里有几个胚珠?子房的位置?先上后下或先下后上;比如,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可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观察:上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下表皮。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表及里或由里及表。

(2)时间顺序法。如教学《地球的绕日运动》,指导学生观察一天中太阳下的杆影的变化;教学《动物的生命周期》,指导学生观察蝌蚪的发育过程,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科学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培养创造性人才所必不可少的。

(3)对比观察法。对比观察是抓住事物的特点比较其异同的方法。有比较才有发现。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比如,观察菜豆(双子叶植物)和玉米(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可指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两者都有种皮和胚,异中求同;再同中求异。某豆种子子叶两片,玉米种子子叶只有1片,前者营养物质贮藏在于叶里,后者物质贮藏在胚乳里。

(4)解剖观察。解剖观察常用于内部结构的观察方法。例如,观察鲫鱼的内部结构,必须进行解剖观察。通过解剖观察,使学生认识鳃的结构和功能,鱼鳔的位置及作用,心脏的位置和结构。正确掌握解剖方法,明确认识观察目的,为达到生物实验解剖观察提供了保证。解剖观察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5)动态观察。此法常用于生物的生活习性、生理功能、生物现象变化等方面的观察。例如,在探索鱼鰭的功能时,在鱼缸里放三条活金鱼,将一条金鱼的胸鳍和腹鳍剪掉,把另一条金鱼的尾鰭剪掉,一条做对比,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游泳姿势和速度。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并总结出各鳍的作用。动态观察法的趣味性强,可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形成探索和发现的心理,从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在实验中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全面进行信息积累。更要指导他们合理取舍,正确判断、如有刺激性气味这一信息。会影响他们作出正确判断,我肯定学生观察仔细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是由于试剂不纯所致,使学生学会筛选,合理舍弃。钠与水反应看似一个化学反应,实际上伴随着化学变化,物质物理性质也表现出来,如钠的密度比水小,钠的熔点较低,引导学生整合所有信息,据学科知识结构进行重组,抽取出关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信息,把交织在一起的实验现象进行优化处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例如,在制氧气的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用挑剔和批判的眼光去审视教材中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缺陷,如反应条件要求高、并伴有副反应使制得的氧气不纯等,让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进行深入思考,设计出较合理的实验方案。通过比较发现用H2O2制O2不仅产物纯度高,而且安全、简便、快速。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从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去思考问题,对获得的信息从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最后找到最佳结果。

3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新课标又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主动合作、分析讨论和交流表达的学习方式。所谓实验中的表达能力,是指运用科学的概念和原理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如在《空气组成》一课中主要采用同桌学生讨论探究方式,经过合作讨论探究,在这一课中学生充分理解了“为什么水会进入集气瓶?为什么能用红磷燃烧来验证空气的组成?为什么进入的水小于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等问题,增强学生相互合作、彼此交流的科学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以扩展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思维和语言是不可分的,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人的理性思维;同样,没有思维,也就不需要作为承担工具或手段的语言。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通过蜡烛在大于2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Ⅱ倍焦距、小于1倍焦距时,通过移动光屏获得清晰的像,让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把焦距、物距、像距、实像等知识用口语或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比让学生死记硬背成像规律好多了。还有的这实验中结合成像规律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来学习,那么学生思维能力会更好。

4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自学能力是一种较高要求的科学能力。是建立在观察、理解、思维、记忆等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使学生具有自学能力,能独立地获得和探索知识,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因此,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的训练,还要指导学生把握阅读规律,学会阅读教材。让学生从教师的引导、启迪中悟出道理,养成在阅读中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给学生拟定阅读提纲。如教学《地球上五带的划分》,我设计了这样的自学思考题:(1)五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2)五带的类型?(3)各温度带的生物类型一样吗?为什么?(4)你认为还有其他的划分方法吗?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思维和想象提供自由遨游的空间。

5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科学能力的关键所在。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而实验教学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载体、好平台。在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的方法是:问题一假设一推理一验证一结论。例如在做C还原Cuo的实验时,教材中介绍了两种处理尾气的方法:(一)用气球收集尾气;(二)改进实验装置用酒精灯的火焰燃烧掉Co。利用这两套装置,引导学生分析各种装置的利弊。(1)气球吸收不方便、不保险;(2)用酒精灯火焰处理不节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各自的处理方法,然后互相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分析,学生的兴趣性大增,经优化筛选后,大家一致认为以循环利用法来处理尾是一种更好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在实践课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还原同样多的CuO,采用循环利用法可以减少C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意识地使用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2)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特点,培养学生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怀疑和再思考,能够打破习惯性思路,提出几种解决问题的办法。(3)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优势,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能力。

6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

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生在做实验时,一方面是实验技能学习,另一方面是学习品质的培养。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可以让平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学会专心致志;让对学习没有信心的学生找到自信;让沉默少言的学生学会交流和讨论。学会协作和互助。化学实验还可以让学生学到做事的有条不紊;学习做事的格式与方法;学习思维的发散与集中。如每一次实验的成功,可以让学生思考,实验的内涵和包含的知识。实验的失败可以让学生探究自己失败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进行改进?学会在学习中反思自己。

作者:吴应烈

第二篇:科学方法 科学实验

摘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当把科学的实验方法作为重要的目

标,重视对学生科学方法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比单纯的传授知识更为重要。高师物理实验中蕴含着许多科学方法,让学生领会这些科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对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培养创造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方法 物理实验

现行五年制高师物理教学仍然沿用高中物理教材,作为一名高等师范学校的物理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应当让学生初步领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正是目前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所欠缺的。

1 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明生活,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不仅为学生形成和理解物理概念提供了感性认识,对培养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更是成了探索和创新活动的主角,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实验教学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在新课程背景下,物理实验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对比新课程的要求和现阶段高中物理实验的现状,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很值得关注。

1.1 改变物理实验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传统的物理实验课缺乏活力,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预定的实验步骤、采编数据,学生的主体地位远没有得到重视,因而缺乏主动探究的热情。这与新课标提到的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理念相差甚远,收不到物理实验应有的效果。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课中除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多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并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收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1.2 注重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学生最重要最可贵的素质,而物理实验课是学以致用的最直接的平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物理实验的基本目标之一。要做好这一点,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就是很好的途径。探究性物理实验作为物理实验的一种形式,作为学生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认知手段,既有别于一般的测定性实验,又有别于传统的验证实验,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物理实验研究方法的训练。开展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发展理性的、批判的思想方法,体验学者研究的苦衷和愉悦,培养发现、探索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例如,在高中物理实验课上,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独立自主地设计实验方案,包括自制实验器材等;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分析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对实验结果,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对一些较重要或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集思广益,共同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可使学生的探索热情得到充分调动,不断体会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进而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1.3 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加强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可以迅速改变实验条件和物理参数,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具体、生动的教学信息,创设不同的物理情境,因而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有些在一般条件下无法做到的实验也可以由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例如原子物理中的α粒子散射实验,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实验的动画,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α粒子散射的过程,加深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认识,进而为后继的核式结构做好铺垫。

1.4 最后要加强小实验,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

1.4.1 随堂实验

随堂物理实验是区别于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另一种实验教学类型,它穿插于教师的讲授、学生的理论学习之中,又称边学边实验。这种实验比较小型,灵活,通常几分钟到半小时就能完成实验,实验所需要器材也比较容易得到。随堂实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验在教学中的比重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由于随堂实验小型,灵活,运用方便,可以增加学生实验在教学中的比重,还有利于学生获取感性认识。通过学生的探究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比较深刻和牢固,同时提供更多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训练科学方法,因此随堂实验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例如:验证阿基米德定律,只需要器材:一只小塑料袋(袋内装满水,用细线把袋口扎紧,袋内不留空气),测力计,便可以做这个实验。

1.4.2 设计性小实验

为了帮助学生领会实验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多布置一些设计性小实验。例如:测量物质的密度可设计为①给你一粒花生米(密度略大于水的密度),提供:天平,小烧杯,食盐,沙子,水等。要求估测花生米的密度。②提供:石蜡块,小杯2只(杯中有水),针,细橡皮管,要求估测石蜡块的密度。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同一课题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而这样却大大调动学生自主实验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教育期望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培养开拓的精神和创新能力。由于实验中蕴藏着极其活跃的因素,随时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对于活化学生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大有益处。使它成为中学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而物理实验教学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创设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学习环境,更好地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和培养各种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2 常见的物理实验科学方法

如何使实验教学达到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其中蕴含的大量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适时向学生介绍、点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体验,逐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下面,就物理实验中的常用的几种科学方法做以下分析和总结。

2.1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高等师范学院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是为了研究出一种物理量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人为的把除了这一因素外的其他因素控制起来,然后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结果。

2.2 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主要是指的有些研究对象因为自身的限制,很难直接获得其物理本质,就需要寻找替代品,通过和这种物品有相似或者相同特征的物品来代替。这种科学方法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简单易懂,教学的效果很不错。

2.3 转换法

有的物理量不便于直接测量,有的物理现象不便于直接观察,通过转换为容易测量到与之相等或与之相关联的物理现象,从而获得结论的方法。譬如,在研究电热的功率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和比较,而我们通过转换为让煤油吸热,观察煤油温度变化情况,从而推导出哪个电阻放热多。

在高师物理实验中,利用软细绳测量地图上铁路线上的长度、刻度尺和三角板配合测量硬币的直径、圆锥的高等,都运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2.4 类比法

类比法是一种科学的推理方法。可以用类比法将一些模糊的概念解释的简单明了,主要是通过一个比较熟悉的对象,去了解另外一个与之有相似特征的对象。

2.5 平衡摩擦法

在物理实验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通过平衡摩擦法来降低或消除摩擦带来的影响。

2.6 图象法

图象是一个数学概念,用来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关系,很直观。由于物理学中经常要研究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因此图象在物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实验中,运用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探究内在的物理规律,具有独特之处。

2.7 理想化方法

理想化方法是指在物理教学中通过想象建立模型和进行实验的一种科学方法。可分为理想化模型和理想化实验。理想化实验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方法。它既要以实验事实作基础,但又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到结论。

3 结语

总之,在高师物理实验中,从实验设计、实验条件的控制到实验数据的处理各个环节都蕴含着许多科学方法,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忽视它,又不能唯方法讲方法,要时时做有心人,把握时机,把科学方法渗透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领会这些科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对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培养创造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将使学生受益终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方法才能科学实验。

参考文献:

[1]刘炳升.物理实验教学[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3]宁蕴玉.中学物理教学中注重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J].教育理论与探索,2005(8).

[4]景春晖,谭龙飞.浅谈中学物理科学方法教育[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6).

[5]韦爱芳.新课标下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0(23).

[6]李彦平.以实施《新课标》为契机实现思品课教育创新[J].科技资讯,2005(25).

[7]钱翠萍.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与评价方法初探[J].今日科苑,2009(12).

作者简介:

肖永(1976-),男,江苏宿迁人,高级讲师,现在宿迁高等师范学校从事物理教学工作。

作者:肖永

第三篇:数据意识:让科学实验探究不再“伪科学”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实验数据验证实验结果;正确的数据能够帮助学生阐述真实实验结果与实验现象,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本文主要论述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对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中被忽视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出帮助学生养成数据意识的策略措施,使学生养成具有“真科学”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数据意识;实验探究;措施策略]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帮助学生精确得出实验结果,让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数据意识,养成真科学的科学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在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不够真实,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树立依据数据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数据意识。

一、科学实验中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对于数据的处理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一)学生收集的数据的不够真实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做实验也非常认真,但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经常忽略对数据的收集,实验进行完成后,教师需要实验数据时,小组成员凭借记忆,草率填写数据,造成数据收集不真实。例如在《导体和绝缘体》的教学中,学生就只顾去分辨材料,却忘记记录,导致数据收集不真实,导致实验报告不够真实。

其次,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没有提前指导要求学生注意数据收集,而在汇报交流活动时找优秀的学生进行回答,当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就停止讨论,部分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问题而对数据进行“修改”,最终给出“完美”的实验数据,导致科学实验结果不真实。

(二)学生收集的实验数据不准确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数据的收集处理不太准确,也不利于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例如:在小学科学实验中经常出现对比实验,学生对实验中的对比变量数据掌握不够精确,导致实验现象差别较大,出现错误现象。还有学生因为不能准确掌握仪器正确使用方法造成数据的错误采集。又例如:对于温度计的读数,有的学生读数时视线俯视或者仰视温度计的刻度线不正确,导致温度计读数出现误差。

(三)学生对实验数据的收集不太全面

在科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因为时间问题,只记录一部分实验数据,教师就参考学生这部分数据进行实验分析,最终导致实验出现较大的偏差,这样的实验数据导致实验结果缺乏真实性,实验数据收集不全面是科学试验中经常出现而又被忽视的问题。

二、学生数据处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数据收集处理所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对学生缺乏数据意识的培养与指导

在科学实验之前教师缺乏对学生数字收集意识的指导,只重视用知识教会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而忽略用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形成数据意识的方法上也存在问题,只是告诉学生记录数据,学生只简单的数据记录,对学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指导。

(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数据意识

学生对实验数据的重视度低,认为收集实验数据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影响数据意识的形成。另外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认可与表扬,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二次“修改”,严重影响实验的真实性。其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主动记录数据的意识,导致在实验后没有充分时间整理数据,这也是数据不准确的主要原因。

(三)实验器材准确度与学生对器材操作的正确性

部分实验仪器在数据测量上,有时由于质量问题,会导致数据的准确度不够精确,其次就是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操作方法不够正确,也是学生数据意识难以形成的原因之一。

三、提升学生数据意识的对策

指导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利用数据形成良好的数据意识,需要老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思考,提高学生自我探索能力,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指导。

(一)教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数据收集方面要精心设计与指导,留足时间给学生进行数据收集,指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做好数据收集,让学生认识到数据收集对实验结果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重视实验数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其次教师要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让数据收集有问题的学生也能畅所欲言,帮助学生建立数据意识。

(二)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让数据说话

让学生在实验中认真实验数据记录表,让学生通过数据看到实验的真实情况,体会到实验数据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例如在“测量心跳和呼吸”这个实验中,教师需要做出一个表格,在“行”与“列”的首个表格中注明“心率”和“呼吸频率”这样学生就可以将不同的心率对应到不同的呼吸频率中,这样得出的数据就是一一对应,既能有效收集数据,又能清楚展示出心率与呼吸频率的对应关系,真实的数据更容易激发学生数据意识的形成。

(三)教师要先熟悉实验中的数据便于解惑

教师在教学实验操作前要先熟悉实验产生的数据,当学生数据不能有效解决实验现象时,这就需要教师对每个实验的数据进行评价,控制数据的范围,让学生得到的正确数据。例如“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的关系”,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开始小车禁止时拉力计显示的数据会比后面小车运动的数据大,学生觉得是错误的数据,这就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让学生相信数据。

数据是科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对于实验现象、结果和结论的判断具有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在科学实验中对数据收集、分类处理、分析归纳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帮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形成具有真科学数据意识的科学品格。

参考文献

[1]贾羽生.科学因实验而精彩[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6):75.

[2]杨颖丽.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23:3.

江苏省连云港市许庄小學 222000

作者:陈长华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科学实验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科学科学论文范文05-10

科学论文论文范文05-11

实验论文范文05-08

科学论文范文05-08

教育实验论文范文04-17

实验能力论文范文05-08

科学小论文范文05-08

政治科学论文范文05-08

实验报告论文范文05-08

性科学论文范文05-08

上一篇:自主创新论文范文下一篇:体育管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