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新探

2024-04-23

古诗词教学新探(精选6篇)

篇1:古诗词教学新探

古诗词教学新探 ——在吟唱中体味古诗词情感

在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古诗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它姹紫嫣红,千姿百态,千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这些古诗词或忧国忧民,或昔时劝学,或讲求道德修养,或感悟人生哲理。学习它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新版高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都有囊括。然而,古诗词教学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笔者认为目前古诗词教学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学生学的误区。很多学生觉得花那么多时间和气力去学那些在阅读、写作和日常交际中已很少用到的古诗词,没有多大的价值,无非是考试时的几句默写、做几道赏析题。二是教师教的误区。其一,把古诗词课当作文言文来上,以读懂字面意思为目标。教师引领学生解释词语,找出特殊用法,甚至把诗词翻译成白话文。这样学生只能获得一些表面的东西,掌握一些支离破碎的文词,至于作品的意境、感情就无从得知了。其二,把诗词课当作背诵课来上,让学生死记硬背,对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作品表现风格,作品体现的意境等不加任何分析。其结果不但将古诗词最具价值的神韵剥离肢解,而且,也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对古诗词兴趣索然,乃至厌学。所以,如何教学才能既使学生获得对古诗词认知,又能充分发挥古诗词所蕴涵的丰富的育人功能呢?就这一问题我作了如下初浅的尝试。

首先,重视朗读,引导学生从优美的意境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读得其法,不但能理解作者写什么,而且能与作者心灵相通。”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朗读及朗读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 的。朗读得法,有助于学生欣赏古诗词优美的意境,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艺术熏染,提高审美能力。但是诵读不同于背诵,诵读强调的是读,是以理解为最终目的而不是背诵,要让学生读出意境,读出画面,读出诗人的心声。诗词这种文学形式,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靠自己边读边体会,方能理解得深刻。所以,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手段、多种方式进行诵读教学。

(1)做好朗读指导,使朗读有的放矢。古典诗词的音乐之美来源于平仄的搭配,节奏的停连,韵律的悠扬,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在诵读教学中,我抓住诗词平仄押韵、合乐的特点进行,让学生明确到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节奏、押韵、音调等几个方面。在节奏方面,训练学生学会把握诗歌的节奏形式,如:四言句为两个音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句为三个音节“国破/山河/在,诚春/草木/深”或“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七言句为四个音节:“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或“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押韵则是使相关的诗句末尾的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以形成了声音的回环往复,产生复沓美;声调的平仄搭配,以及双声、叠韵、叠字、叠句的恰当使用,也能求得音调的和谐。此外,字音读错要纠正,句子读破要指点,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住诗歌的内在节奏(所谓的内在节奏,就是情绪的统一和抑扬顿挫),我们通常理解的诗的节奏大抵偏重于外部节奏,其实更重要的是诗的内部节奏,即要读出内部情绪的抑扬顿挫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领悟到诗歌的音乐美,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是“抑”,读时语调应低沉缓慢,“小桥流水 人家”是“扬”,声音可适当上扬,语调舒缓,“古道西风瘦马”,又是“抑”,语调应是低缓感伤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转”是“顿挫”,朗读前应有适当的时间停顿,声调缓慢忧伤,“断肠人在天涯”读时应一字一顿,如泣如诉。

(2)引导学生自主诵读,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只要学生真正地进入角色,身历其境,与诗中景,诗中情相融,与诗中人相通,充分地发挥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就行,不必去追求表面的整齐划一。

(3)引导学生的情感介入,有感情的诵读。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就是说诗歌是“缘情”而作的,训练学生的朗诵,要把朗读技巧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当时写诗词时的心情、情境,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使学生准确充沛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只要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诗词的特有境界,并引起共鸣,得到启迪。比如李白写的《赠汪伦》浪漫而热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得豪迈而激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就让学生反复诵读这些诗句,体会他们的友情。《蜀道难》中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作者大胆奇特的想象,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慢慢感悟。《登高》中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铿锵和谐的声韵之美,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品读咀嚼,掩卷深思,叹惋无穷。

对于学生不好体会,很难产生共鸣的,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夜来梦境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首词是苏轼纪念亡妻所作,情感真挚感人!但学生没有生活体验,很难理解,所以我就加强范读,发挥示范的作用,让学生读时有榜样,在我的“情感引领下”体会感情,反复诵读。

(4)发动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利用学生的表演欲,提倡“美读”“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运用轮读、比读等方法,改变朗读形式的一成不变,让学生在朗读水平得到提高。

其次,学会吟唱,使学生在音乐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虽然对诗词学习没兴趣,但对由诗词改编的歌曲却兴致很浓。如电影《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其实就是由《诗经·蒹葭》改编的。在教学《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之前,我引入《在水一方》的音乐背景,以唱带教,充分调动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同样的,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就让学生学唱现代版的《明月几时有》,相比之下,学唱歌比单纯的背诗词效率高多了。而且,中国上古时代诗歌、音乐、舞蹈原是三位一体的,诗歌与音乐有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的亲缘关系,音乐美应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古诗词的每一首诗歌几乎都可以用来歌唱。我采用歌唱的方法教学,如岳飞的《满江红》、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夜何时了》、李清照的《一剪梅》、柳咏的《雨霖铃》等。通过歌唱的方法,可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的音乐美,了解韵律规律,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当然,咏唱只是诗词学习的一个环节,并不是以咏唱取代讲解。我认为借助歌曲的调,让学生再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比较容易。因为不同的曲调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是完全不一样的,《满江红》 给人的是豪放激昂,胸怀宽广的感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则是哀怨伤感,低沉缓慢的,表达了词人作为亡国之君的那种绝望凄凉的心境。在讲到豪放派和婉约派词风的区别时,光用语言难以让学生理解,如果借助于音乐,一切都明了了。

通过唱歌教学,不仅唱出诗情画意,寓教于乐地使学生在音乐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又活跃了思维,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总之,诗歌琅琅上口,极富音乐美;诗歌又往往充满诗情画意,极富意境美;诗言志,文以载道,给我们以丰富的思想启迪。古诗词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将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和力量源泉。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歌音乐美、意境美的同时进而把握住诗的思想精髓,汲取这些优秀诗歌的思想精华,丰富思想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

(王惠琼,云南省会泽县第一中学教师,邮编654200,电话***)

篇2:古诗词教学新探

特 克 斯 县 乔 镇 中 学

古诗词教学新探 阳春四月,鸟语花香,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我们语文工作室的两位老师开设了两节别开生面的古诗词赏析和写作课。语文工作室一共有 8 位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品课交流活动。

此次活动,乔镇中学共两名优秀教师进行了示范课的讲授:语文学科带头人莫冰洁老师的《品爱国诗词,壮家国情怀》,用她扎实的学识,深厚的古诗词功底以及巧妙的教学方法将这一堂课上得惟妙惟肖。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也让听课的教师意犹未尽,收获颇多。

乔镇中学教学新秀张龙老师的《当诗意与作文相遇》更是精彩纷呈,张老师用幽默的语言,优美的诵读,丰富的古诗词知识,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把一堂作文课上的精彩且富有诗意,学生也在这堂课中掌握了如何将古诗融入到写作中的技巧,听课教师对张老师的这堂课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堂语文课都注重了学生的文化和文学素养的培养,课堂内涵十分丰富。让学生受到了爱国情怀的熏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这正是我们教育的目标:让孩子们在文化熏陶中健康成长。这也正是我校的教育理念:

2020 年 4 月 28 日

“文明凝聚力量,文化成就辉煌”。

示范课结束后,来自各个乡镇的教师和教育局教研室领导在乔镇中学备课室就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在肯定闪光点的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了他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让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教育局教研室领导吕文化和刘华芳就此次教研活动分别进行了总体点评,两人对此次教研活动给予了较好的评价,也指出了活动中存在的小问题,希望我们总结经验,争取将以后的教研活动办得更加精彩出色。

通过本次活动,我校将进一步明确以后的工作方向。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扎实、细致、创新地做好今后的工作。为推进我县高效课堂工作迈步新台阶做出贡献。另外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名优教师、学科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争取将我校语文教师队伍打造成一个优秀、出色的团体,为特克斯教育做出突出贡献。

报送:特克斯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张龙

撰稿:莫冰洁

图片:莫冰洁

篇3:古诗教学新探

一、重诵读, 学吟唱

特级教师于漪说:“要反复诵读,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读出感情, 读出气势, 如出自己之口, 如出自己之心。”可见, 诵读是提高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诵读, 才能为古诗教学创设此种“诗与情以及情与境”的最高境界, 才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古诗词的独特艺术魅力。在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把诗歌读熟、读美, 反复颂读, 体会诗歌的节奏美, 摇头晃脑地去领略古诗的语言美。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能吟。”如, 在教学《一望二三里》时, 教师就没必要大讲特讲, 可让学生反复颂读, 读出诗的韵味。教师还可指导学生把诗歌唱出来, 让他们品味那种艺术享受。

二、粗略讲, 促想象

在学生进行诗意理解的环节上, 教师务必尊重和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自主感悟能力, 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我国的古诗语言精练, 蕴含深刻, 具有“只可意会和不可言传”的特色。针对古诗的这些特点, 在教学中, 教师没必要一字一句“剥烂泡碎”去肢解古诗, 而要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充分地激发, 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诗情画意的景象。如, 在教学《渔歌子》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有些描写风景的诗歌在学生熟读成诵后, 可由一些学生有感情地颂读, 在他们颂读时, 可让其他学生闭上眼睛细细倾听, 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 在教学杨万里的《小池》一课时, 就可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想象“泉眼”、“树荫”、“小荷”、“蜻蜓”。

三、知时代, 重突破

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历史文化背景, 诗人创作时的境遇与心态的不同, 所反映的诗歌的内涵也不一样。有些古诗由于学生年龄小, 且距作者描写的诗的年代甚远, 无法体会作者当时创作时的心境, 所以学生对诗歌的内涵也就不能理解透彻。因此, 讲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对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尤为重要。如, 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 给学生讲解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后, 学生就会对“初闻涕泪满衣裳”, “漫卷诗书喜欲狂”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讲故事, 诗配画

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 重在陶冶性情, 扩展想象。”有些古诗虽然只有短小的几句, 却包含着一个优美的故事。此时, 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 采取想画面、编故事等手段, 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 创设一个故事情节, 学生对古诗的内容自然就心领神会了, 教学效果更会有意外的收获。还有一些写景诗, 作者只用三言两语就给我们描绘一幅秀丽的风景画, 在引导学生领会诗意后,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绘制图画, 对学生加深诗歌的理解很有帮助。

五、巧问答, 激兴趣

一些诗歌在结构上会出现“自问自答”形式的诗句。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随着诗中描写的情境采用“问答式教学法”。如, 在教学《咏柳》时, 教师铺设悬念:“在清清的小河旁, 有几棵垂柳倒映水中, 枝条翠绿翠绿的, 就像是绿色的丝带, 是谁灵巧的小手裁剪出这么美的景色?”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回答“二月春风”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师可以继续延伸, “二月春风这把灵巧的剪刀还裁剪出了什么?”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拓学生的视野, 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篇4:古诗词教学新探

古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璀璨瑰宝。为了弘扬这些民族优秀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国民素质,我从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入手,在加强课堂教学的人文性上作了一些新的探索:

一、巧妙提问

凝练的语言是古诗词一个显著的特点,但历史的变迁,古今词意的发展,以及古今汉语表达习惯的差异,给我们现代人,尤其是中学生对古诗的阅读理解增加了不少困难,所以我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巧妙的提问,既便于学生理解,有培养了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例如学习《采莲曲》一诗时,我在学生们充分阅读以后针对“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两具诗意的理解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采莲姑娘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大家感觉这样的问题很有新意,回答起来争先恐后,不但答出了“绿色”,还主动陈述理由。(2)请你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一下采莲姑娘的外貌。有的同学说:“采莲姑娘的脸像荷花一样美丽。”还有的说:“采莲姑娘就像一朵出水芙蓉。”多美的语言呀!这就避免了翻译诗文的呆板,也能够很好的检查他们对诗句的理解。

在入学习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首词时,为了让学生很好的理解“翁媪”一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户农家有几口人?”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讨论得很激烈,有的说四口,有的说五口,还有的说六口......这时我板书“翁媪”两字,让学生回忆“翁”在我们在那里学过?它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很快回忆起《卖炭瓮》,齐声说“翁是老头”,然后我再提示大家看课后注释,说说“媪”是什么意思。大家边读“媪,老妇人,”边笑着说:“那户人家五口人。”就在着欢乐的气氛中同学们不但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还增强了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古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抒情或豪放奔放,或凄恻哀婉;写景有的气势磅礴,有的清幽雅致。如果配以恰当情景,不但可以使学生整体把握诗词的意境,还可以更好的挖掘它深层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讲陶渊明《饮酒》一诗时,学生初读课文后,我让他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一起来想象。老师用轻柔低缓的语调并配上悠扬的钢琴曲,描述道:“青青的竹篱、灿烂的菊花、缥缈的远山、含情脉脉的夕阳、超然物外的陶渊明……”几个形象的词语既圈定了范围,又给了他们更大的想象空间。钢琴曲细水潺潺依旧,同学们陶醉其中,遐想无限……

三、吟诵积累

下面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为例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1、初读整体感知

教学伊始,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如泣如诉的音乐,低缓沉郁的语调,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把学生带入了悲怆的境界。然后自己在对照注释疏通诗意。反复咏读后,和小组同学谈谈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讨论后选代表在班上发言。这样,王昌龄不幸被贬,李白赠诗表“愁心”的主要内容,大家都能较好地掌握。

2、再读理解中心

古诗词语言精辟,蕴涵丰富,需要反复吟咏品味,才能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是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所以初读感知后,我要求学生进一步品读,找出你认为理解本诗中心的关键词语。大部分同学能抓住“愁心”一词。紧跟着教师追问:“‘愁心’具体指什么心情?”再读再议后,有的同学说:“‘愁心’是指李白对友人不姓遭贬的同情与关切之情。”有的同学说:“‘愁心’是指李白对王昌龄未来的贬谪生活的牵挂之情。”……虽然说法不同,但对中心的理解都比较准确。

3、诵读感悟意境

意境是诗的灵魂,读好诗,只有深切体会其意境,才能真正体味到诗的精美,才能受到感染,并产生共鸣。而感悟意境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们在自然成诵后开展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超越时空,在更深更广的画境中徜徉。如果学生能够揣摩透画意,自然能把握住诗心。

四、常规训练

1、记忆性默写

要求学生默写出诗句原句。最常见的是诗句对接。为了避免单调乏味,也要不断变换形式。如匹配题,给出桂花、菊花、荷花、栀子花几个花名,给出下列诗句:带到重阳日,还来就 。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然后要求学生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花名,这样就为枯燥的古诗默写增添了兴趣。学生不但爱做这样的题目,而且还主动向老师建议,搜集写草、写鸟的诗句,按春、夏、秋、冬的时序搜集诗句等,学习氛围相当浓厚。

2、理解性默写

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一项训练,如《离京》中写作者虽脱离官场,但不忘报国的名句是:“ , 。”《饮酒》中表现作者超然物外的诗句是:“ , 。”

3、语用性默写

此项训练旨在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恰当引用或活用所学古诗句。如讲《寻春篇》一文时,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作者寻春来到野外,低眉所见却尽是些衰草,但行了数里,向来路回头眺望时发现远处竟泛出一片新绿。讲到此处,我让学生掩卷思考,此景用那句诗来形容最恰当。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草色遥看近却无。”同时又一次为古诗精妙文字所折服。

篇5:单元教学新探

新的语文教学观,就是不再把传授每篇课文的有关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它不要求学生全面弄通每 一篇课文,而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把课文作为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对他们进行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的语 言材料来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 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单元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单篇教学,它摒弃了以单篇为基本单位的教学形式,而要以单元整体来教学。这 种形式可以精简教学环节,缩短教学过程,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下面就所做的几个方面,谈些初浅的看法。

一、完善知识传播过程,树立单元教学整体观。

语文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诸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要想提高教学效果, 就必须使语文知识传授系统的诸要素都发挥作用,按教学程序办事,老老实实完善知识传授过程。

从大范围说,首先教师应根据大纲要求,仔细推敲每堂课的教学目的、难点、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和课 外结合点。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不能把握这些,就无法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必须要有知识、能力和方法,才 能对学生有所给。其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再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反馈到教师那里,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训 练目标、易误点等)再作指导,返回给学生。这样,才能说基本完成知识传授过程。

从小课堂讲,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是教学之关键,要使对象和内容和谐统一,就必须按程序进行,在教 学中按教师→学生→教师→学生过程进行传授。就学生自身而言,要使之能学(给知识、方法)→激发其愿 学→引导其会学→指导其自学。就读写讲,也要阅读(观察在内)→写作→阅读(实践)→创写。只有按一 定的程序落实每个环节,才能完成教学。

进行单元教学,就必须树立整体观念。首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形式,不能只着眼于孤立的单篇教学, 而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来组织教学。因此,在处理教材时,对于每篇课文内容,可根据教学要求、学习重点 以及单元知识和训练等项目敢于取舍,决不求全。而对施教过程中的具体模式、方法、手段、速度等,则要 从实际出发,恰当选择,以利于单元教学的整体效应得到最理想的发挥。

另外,它还表现在每个单元的教学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训练过程。它包括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 容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效果检测,经验总结和补救措施等方面。因此,我们进行单元教学时,一定要 认真制定出单元教学的整体方案,规划具体的实施步骤,力求实现单元教学的全程控制。

此外,进行单元教学时,也应注意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阅读、写作、听说能力训练以及语言训练的有机 结合。因此,教学中就一定要注意训练系统中的纵横联系,要弄清本单元与前后单元的联系,使语文知识的 教学和语言训练服务于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使阅读和写作读书与听说紧密联系,互相渗透。

二、有目的培养各种技能。

作为一名初中生,他正是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阶段。他们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存在巨大的潜能。进行 单元教学,应该做到“三准”,即摸准学生的能力水平,选准训练材料,定准训练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 的放矢,避免不系统、不集中、重复等现象。

例如: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写作能力。应先摸准观察水平,是不懂观察方法,还是不会写作。以全班衡量 是属于中等,还是下等。再根据学生的实有水平,选准训练教材,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春》等单 元进行训练,并使之成为一个系列。因为它能从不同的角度训练学生的观察、写作能力。当然,教学应有目 标,在定单元的基础上,确定目标非常重要,这样便于检测,也有利于向更高目标追求。

三、建立一定的教学模式、检测系统。

要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过程,就必须建立一定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检测系统,认真落实各个训 练点,教学模式应切实可行,要注意它的科学性、有效性。

建立一定的教学模式、检测系统进行单元教学,可采用“按布点分单元;按步骤分课型;按目标分水平,灵活进行教学。

(一)按布点,分单元。语文教学有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进行单元教学时,要使学生在脑 中建立起一定的思维模式,须按布点、分单元进行强化训练。

进行单元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诸如“六课型”,“单元导读法”,“单元自学法”,“单元比较法” 。纵观单元教学的各种形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通过单元类型来体现,应该说单元教学的类型是单元 教学形式的具体化。单元教学的布点类型多种多样,总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1、知识点相连型:即根据单元目标,每篇突出一个知识点, 点点相连就形成单元知识的链条。

2、知识迁移型:即根据单元目标选择有共同属性的文章进行组合,教学中精读一篇,运用在一篇中所 得知识,学习其余几篇,实行单元知识迁移。

3、多篇丰富一篇型:精读单元内的一篇课文, 使单元要求落实在一篇课文中,然后通过其它篇进行某 一知识点的学习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加深或拓宽。

4、专题比较型:围绕单元布点,设计几个专题, 在各篇文章中进行教学,分别加以比较,启迪学生思 维,使学生在综合中获得知识。

5、问题穿元型:根据某种需要,从一定的教学目标出发, 抽出某些单元的 篇章组成新的单元,或讲授 新的单元时,借助其它单元有关 篇章,进行纵横联系,作归纳、分析、比较的研究。

(二)按步骤,分课型。根据单元的不同布点对每一单元或每篇课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切实可行的教学 步骤,分不同的二课型教学。

以单元整体来说,可以“读一,比二,合议,写一”消化迁移,如对第四册散文单元进行全面阅读训练 ,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了解此类文章的基本特点,象征物(托物)抒情(寄意)的写法,培养读写能力, 我们教学时就可根据布点以及教学需要,教读(讲解分析一篇,然后求同求异成横向纵向的角度进行比较阅 读(比二),这样既可使学生的知识加深,又能了解此类文章的特点,强化知识,紧接可合议,仿写一篇, 完成单元写作训练,以达到巩固掌握的要求,使之消化迁移。

以单篇教学说,可按定向指导、阅读分析布点训练、消化迁移目标检测等几种课型进行教学。当然,对 于不同的课文应有不同的方法,不一定就该按步就班,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对于教学的步骤可增可减 ,应该定而不死、灵活多变。

(三)按目标,分水平进行检测。按目标分水平进行单元检测是单元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是教学的补救 措施,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搞好单元整体教学,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其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有一个明晰的.单元教学目标,有目标有利 于教学,也有利于检测。

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重点的突破,力求集中完成一两个重点教学任务。当然也应兼顾相关 的综合性的教学任务。例如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教学的重点是:1、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2、说明的方 法。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应着力抓住这两个重点来进行知识教学和能力的训练。此外还要兼顾描写和说明 ,词句的理解,修辞的作用等,故检测中也应兼顾。

其次,进行单元教学时应根据大纲要求,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训练序列,从而找到某一单元在整个教 材体系中的独特位置,及特有的教学功能。在具体确定单元目标时,必须仔细探求每个单元中所选课文的共 性和相关性,以便明确共同的内在联系,并根据有关的提示,课后思考、练习、知识短文、综合练习及课本 附录、注解等,准确的归纳出各个单元的教学要求和具体明确的检测目标,使它落实到具体教学中。

当然,目标的制定和检测,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制订目标的差距 ,考虑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检测方式和过关要求,以致对预定目标作适当调整和补充,从而使语文知识 教学与能力的训练在学生原有基础上循序渐进,激发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

要使检测与达标能正常有效进行,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向学生讲明单元教学目标,并说明其具体的 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具体体现,以及它的上下联系,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使单元教学目标成为学生 主动追求的学习目标,使检测能顺利进行。

四、正确布点,合理分配,灵活运用。

语文知识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从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等方面来分,可分成若干知识、能力训练点,只 有通过对各个知识、能力训练点的消化,才能使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形成各种能力,使之逐步形成一个较 完整的系统。

正确布点,合理分布能使教学更加有效,但是布点应该注意到它的合理性、集中性、渐进性和层次性。

(一)合理性:即根据大纲,定好目标,注意适度、适时。

适度,适合大纲要求,适合学生水平,注意转换、调节。抓住课内消化巩固。

适时,布点要符合年龄、年级特点,另一方面要注意合时特点(特别写作训练),灵活运用。

(二)集中性:“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断其一指”才能达到长期记忆,即对于某一 知识点或某一类知识点或技能进行集中训练,使学生在一时期内建立较为巩固的思维模式,更有效系统的获 得知识。

(三)渐进性:知识技能的形式有其自身的系统性,知识的积累消化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所以布点 必须注意知识本身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依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四)层级性:知识掌握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因为随时间的推移、知识面的拓宽,认识是不断加深的, 要把知识消化迁移、巩固,训练时就必须注意布点的阶段性,在不同的层次阶段对于同一或同类知识点应提 出不同要求,达到既巩固前一个布点又使后一个知识训练达到深化的目的,所以在布设后面训练点的时候, 尽可能联系前后的知识但又必须在前面布点的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

篇6:穷人教学设计新探

《穷人》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经典老课文,文章的作者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已是第三轮讲到这篇课文。我摒弃了以往逐段讲读,层层设问的教学方式,大胆创新,尝试让学生自己在读中问,问中读,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问中走向文本,走向同学,走向老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扣课文题目释问

一篇课文的题目往往是文章的题眼。教学时,引导学生紧扣文题来提问,将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如学生围绕文题提出:①文章围绕“穷人”二字讲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②一般来讲文章的题目往往会以人物的闪光品质来命题,为什么这里作者只用了平淡的“穷人”二字为题?显然,这是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提出的很有价值的问题。

于是,我鼓励学生潜心读,梳理归纳完全文的问题后,联系对课文的理解,再回到课题:同学们,你们现在读懂了课题“穷人”的真正含义吗?学生通过认真研读,积极讨论,交流感悟,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真切地体会到文题的含义:①十九世纪沙皇统治下的穷苦人民,尽管他们生活贫穷,但他们却有一颗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救助他人的美好心灵。这类人是人心的旗帜,是民族的脊梁,是真正的人,是大写的人。(教师形象地勾画出“人”字形的板书,设计框架)②“穷人”尽管他们是生活上的穷人,但他们却是精神上的富翁。课题鞭挞了黑暗社会的残酷无情。

二、抓标点符号疑问

课文的标点符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刻。文中十三个省略号的用途和文末句号的用法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思维。文末句号的用法更是引发了学生的奇思妙问:“老师,我觉得文章结尾‘你瞧,他们都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不应该用句号,因为故事还没有写完,应用省略号。”的确,这是学生潜心读书,大胆发现的很有新意的问题。如何利用这一质疑点,引发学生走向文本的更深处呢?我给学生的`答案是:同意用句号的同学大胆地说出你们的想法。

生1:因为桑娜一直在担心丈夫不会同意他抱养西蒙的两个孩子,而此刻同样有着善良,救助他人美好心灵的渔夫和妻子想到了一块。故事到这里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还是打句号好。

生2:我觉得这里的句号代表着的是作者一颗感动的眼泪。因为渔夫和桑娜本来就有五个孩子,无异于给他们沉重的生活雪上加霜。这是多么打动人心的感人故事啊!

三、于课文“矛盾”处细问

有些课文中的语句看似矛盾之处,其实,那正是作者匠心独运所在。教学时,有个智慧的学生提出:“文中说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桑娜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说明时间很晚了。可后文又说:“桑娜觉得离睡觉的时间还早。”这两处写法矛盾了。这是学生敢于向文本挑战,向作者挑战的阅读新发现。我及时把握这一教学契机:“同学生们,写法上果真矛盾了吗?认真读读课文,答案就在文中。”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通过通览全文,精读深思,学生生成了新的感悟,获得了新的启示:这看似矛盾的写法更加突出了十九世纪沙皇统治下的穷人的悲惨生活,他们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鱼,也只能过着朝不饱夕的日子。这是多么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呀!

四、抠重点词语扣问

一篇文章的重点词句往往是课文的点睛之笔。教学时,如果能抠住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质疑探究,将起到牵—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在教学时,有个学生质疑:“哦,我们,我总能熬过去的?”中的“熬”字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自主读书,仔细探究,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熬”字说明渔夫一家的生活非常艰辛。全家只是*渔夫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鱼来维持生活,如果再添西蒙的两个孩子,说明渔夫今后还要受更多的累,吃更多的苦来勉强度日。有的学生说“熬”字突出地反映了十九世纪沙皇统治下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还有的学生说,从“熬”字中我们体会到渔夫有一颗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救助他人的美好心灵。可见,学生在读问中解读了文章的内涵,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上一篇:崇拜的一个人满分作文初三作文下一篇:难熬的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