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文化育人的引领研究——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例

2023-01-04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 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承担着为国家输送大量拥有职业技能人才的艰巨任务, 不仅是传承和发扬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 而且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生力量。如何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使其内化为学生主体的价值追求, 同时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方式, 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从总体上看,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健康向上, 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和时代精神明显增强, 但是, 改革开放让思想文化呈现出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同时, 也让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变形。

个体利益的追求加强, 人生目标发生变化, 价值观中的消极因素不断滋长。这就要求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着力把政治思想教育、人文艺术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创新意识教育、实践能力教育贯穿高职文化育人建设始终。本着这个价值体系在学生本身的内化为教育培养目标, 增强文化育人的功能性和渗透性, 是扭转学生消极价值观,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青年之必然要求。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文化育人的目的具有内在同一性

以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描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长期总结汲取而出的精神成果, 体现出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与影响。

而社会和国家的本体是人, 国家和社会展现的总体精神风貌均由每个人的行为表现出来, 提高人的素养才能树立风清气正的社会和建设蓬勃发展的国家。正如第十七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言, “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1。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再固守以技能本位为指导思想培养人才, 而是逐渐向素质本位和全方位育人上寻求突破和创新。高级职业院校应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传播优秀传统思想文化, 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文化育人实践途径

近年来,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育人工作, 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文化育人, 将“铁的纪律, 钢的意志, 火的热情”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通过思政课课堂主渠道教育、“工院论坛”品牌建设、“名片学生工程”朋辈引导等方式, 形成了定位准确, 思路清晰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体现出课堂、校园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文化育人新思路, 构建起全方位、多渠道、分层次的文化育人新模式。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育人主渠道, 以第二课堂讲座形式和网络课堂为辅,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

1.坚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学院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 党委书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第一责任人, 定期组织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加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整个教学安排, 为确保价值导向的引领有制度保障。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丰富的形式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模式, 是使学生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法

创新思政课的讲授形式, 完成“传统授课方式”与“现代课堂翻转”的融合。一是充分利用每节思政课的前15分钟, 开展“时事讲评”。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和社会敏感问题, 增强学生对国家层面价值观体系的理解和体悟。

二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 通过情景剧表演、模拟法庭、拍摄微电影等活动, 构建“启发引导, 双向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果,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

3.适应文化育人新要求, 开设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为主的第二课堂, 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阵地

在全校范围开设“工院论坛”, 成立讲师团, 邀请行业专家教授、社会知名人士到校讲座。论坛将精品地方艺术、红色文化、道德文化搬上讲台, 弘扬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 传承优秀的各民族传统文化, 拓宽视野, 陶冶情操。

4.拓展信息化教学新途径, 提高“网络课堂”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以打造指尖上的教育平台为依托, 推动思政理论课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运用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德与行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QQ群等手段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课上进行授课、签到、测试、作业、讨论;课下推送学生喜欢看、爱转发、爱点赞的新闻、视频、身边故事, 潜移默化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1]。

(二) 文化涵育, 学思并重, 通过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生活氛围, 培植形成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肥沃土壤

2014年3月起,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启动了“文化素质教育工程”, 在校园内逐渐形成文化涵育、学思并重的文化氛围。

1.活动引导, 以主题活动为切入点让传统文化在校园扎根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切实增加传统文化积淀。学院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倡导师生共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创设书香班级。切实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开启心智、陶冶性情。

以宣扬传统文化节日为契机, 弘扬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如“重阳节”发动学生给父母写一封家书、对父母说一句感恩的话, 将活动由学校向学生家庭延伸。

以民族艺术为内容, 分别成立内画、书法、民族器乐等学生社团组织, 将德育寓于民族艺术教育之中[2]。

将传统文化融入团中央提出的“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活动中, 以大学生运动会为载体, 通过大型集体舞《弟子规》、《道德经》的表演, 将体育运动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 使学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实践感悟, 以实践为契机让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在校园传播

学院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老道理”与立德树人“新途径”的有机融合, 实现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活态传承”。

比如学剪纸、做宫灯, 在体验中感悟传统文化, 让青年亲自参与制作过程, 拉近了学生和传统艺术的距离的同时, 对于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挖掘河北历史文化传奇, 学院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奔赴井陉感悟拉花艺术的魅力, 舞拉花、行燕赵, 通过亲身体验, 感悟燕赵文化的悠长历史。

3.锤炼队伍, 融入实践, 强化表率意识, 培养坚强意志与求是精神

学院大力树立师生模范, 学院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以“三炼三融”为方针, 用朋辈榜样的力量教育引导更多的青年人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实践者。

精心选拔学生党员担任辅导员助理, 在辅导员指导下自主策划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教师退向后台, 做好编剧、当好导演, 将舞台还给学生。学校开展以朋辈教育的形式淡化思政教育的“距离感”, 增强教育活动的感染力和可接受性,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学习效果。

另外, 学院融合了优秀钢铁企业文化并富有河北工院特色的准军事化大学生社团“钢铁连”, 承担学院国旗护卫、校园巡查、新生军训、礼宾接待、秩序维护等职能。全体队员通过钢铁连的磨砺和锻炼, 形成了“能吃苦, 作风优, 顾大局, 能战斗”的工作作风, 打造了一支“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素质过硬, 纪律严明”的模范学生队伍。

(三) 突出高职教育的开放性和协同性特点, 强化校企合作协同机制, 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方面, 深化产教融合, 搭建文化育人合作协同平台。通过订单班企业合作、企业文化进校园等, 作为工科类专业重点高职院校, 推进“工业文明进校园, 产业文化进专业, 企业文化进课堂”, 实现了职业道德教育、行业公德教育、专业素质培养、职业技能素质整体全方面推进的良好局面, 践行实现人的价值与企业价值、社会价值的有机对接。

另一方面, 大力宣传推广“名片学生”起到的优秀示范作用, 将身残志坚永登先、刻苦钻研攻坚克难、就业创业争当时代先锋的杰出青年毕业生, 实际行动感化和带动后进学生, 形成艰苦奋斗、积极创新、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从而起到社会正能量激励效应, 直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文化自觉, 培养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 高职院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引领, 开展系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近几年探索中, 开展文化育人的内化机理研究和外化途径实践, 构建科学的价值观规划引导体系, 形成了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新格局, 直接印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中的客观实践性和可实施性。实践出真知, 事实胜雄辩,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成果具有社会教育推广价值和重大实践意义。

【相关链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 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 提供了重要遵循。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 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 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富强即国富民强,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 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 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 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 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 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 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摘要: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内在同一性, 借鉴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教育工作实践经验, 探讨出高职文化育人中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文化育人

参考文献

[1] 李建国.文化育人的哲学省思[J].高等教育研究, 2014, (4) :112.

[2] 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 2002, (10) :4.

[3] 张志顺.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价值冲突的原因及其表现[J].学术交流, 2005, (02) :66.

上一篇:浅谈建筑工程的钢筋质量控制下一篇:长输天然气管线特殊地段的穿越施工思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