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2022-10-21

第一篇: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研究

1. 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背景

1.1企业的财务风险成因的理论阐述

2.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范畴

2.1财务风险的类型

2.2财务风险的特征

3.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3.1定性的识别方法

3.2定量的识别方法

4.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概述

4.1财务风险的控制体系

4.2财务风险的控制体系评估

4.3案例研究

4.4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5.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5.1建立财务评价体系

5.2建立资金管理体系

5.3盘活现有存量资产

5.4加强成本控制管理

第二篇: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

摘 要:财务风险是指因各种原因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它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复杂。经营管理者如何通过分析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增强企业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并提高企业的市场的竞争力,对现代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难免存在财务风险,关键是如何找出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样企业才可能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国有企业 财务风险 控制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a)-0213-02

1 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当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及缺乏风险意识等情况时,都有可能造成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总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债务在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占据比例过高。如果债务在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占比过高的话,一旦有到期债务,企业就可能因难以偿还而陷入财务困境之中。高负债比率不但使企业有利息负担而且需要偿还高额债务本金,当经济状况较差时,企业可能会面临资不抵债、破产清算的危险。

(2)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弱。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资金流动状况较差,且变现能力不强、没有充足的现金保证,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由潜在的变成现实的,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导致经济失败。

(3)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没有系统周密地分析和研究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不足等,投资决策失误等现象出现得较为频繁。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势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4)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对外投资通常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其中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又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如果投资决策者在对投资风险没有足够认识的情况作出失误决策或盲目投资,那么企业就会因该投资而产生巨额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5)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低。在资产的流动中,存货库存较为严重,库存积压情况严重。大的库存量会直接占用企业的资金,且其保管费用也相当可观,这部分费用占用企业的大量资金,使企业的流动资金减少。另一方面,库存长期存放不能流动,其市价下跌所造成的损失,或者由于库管管理不善,造成的库存浪费,导致资金白白流失。从而最终产生了企业财务风险。

2 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企业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其造成风险的原因有很多,有来自企业外部的,也有来自企业自身的。下面对两方面原因做具体分析。

2.1 内部原因

企业产生的财务风险,其内部原因主要是包括管理者的决策失误、管理不善以及会计的失真等,这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最根本原因,它最终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

(1)财务风险的发生往往伴随在企业进行的正常经济活动中。在财务的实际工作中,有的财务人员对待财务风险的意识薄弱,这也是导致财务风险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企业扩大销量,采用赊销的营销方式,使得大量款项收不回来,直接导致了财务风险的发生。与此同时,在赊销的过程中,对客户的信息不能很好的把握,客户的信用等级和客户的偿还能力低下,导致了款项迟迟不能收回,甚至成为坏账。客户长期未缴款项,企业的资金被无偿的占有,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正常流动,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加重。

(2)缺乏科学的财务决策,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财务决策包括财务的主观决策和财务的经验决策两个方面,由于在企业具体的经济业务活动中,管理者的主观臆断和凭经验妄下结论的比比皆是,所以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2.2 外部原因

由于国家的调控,金融经济的变化,法律法规的重定等一些外部的原因,造成企业财务风险,这是企业所不能控制的。所以,一旦这些外部因素发生变化,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以下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1)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指的是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变化,企业是无法预测和改变的,它的变化必然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使企业的经济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宏观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创造某种机会,所以财务管理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才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现如今,我国的企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具体内容包括,机构设置不够合理,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规章制度模糊不清,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所以,当企业遇到财务管理的风险问题,不能很好的防范和应对,当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没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归根结底,不能很好地预测和防范原本可以预见的财务风险,所以造成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2)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混乱,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混乱,企业与企业的供销商等外部机构财务关系混乱,在资金的来往、使用、利益上权责不明确,导致了财务管理的混乱,最终造成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3 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财务风险无处不在,它已经渗透到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不同环节出现的财务风险都不尽相同。目前,许多企业都已经将防范和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总目标看作发展的重中之重。

(1)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要分析市场的宏观环境和变化,提高企业应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市场经济不断竞争中,要不断的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根据财务管理环境不时的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更新和完善。在此过程中,要配置高素质的市场分析专员和财务管理人员,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财务管理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不断的调整,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

(2)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无论各行各业,风险无处不在。如何防范财务管理风险,这就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将风险意识带入工作的始末。同时企业也应该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防范企业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避免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无处不在,为了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在具体的经济业务中,要采用科学的决策方式方法。在决策中,应对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对每一种决策,应进行彻底的分析,不能凭主观来判断。

(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体系。第一,完善和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以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务风险;第二,要明确财务风险的监督职责,对企业的各层各部门要责任到人,职责划分明确;第三,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要定期的进行风险的分析,以将风险的程度降到最低,同时也完善风险的预警机制。第四,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中,要有效的发挥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其次,企业要对经营活动中的各项业务进行风险预测,并实施监管制度。财务风险预警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中,以企业的财务报表为例,利用会计理论,管理理论,市场形势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一旦发现企业的风险,立即向相关部门汇报,将风险程度控制到最低。该系统不仅应包括速动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企业经营中诸如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一系列指标,实现财务管理的全过程监控,一旦出现异常征兆时,可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从而达到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的目的。

随着经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财务风险的发生也不可避免。企业的管理层要针对不同的业务活动,财务具体的防范措施和解决对策,将财务风险程度降到最低,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念东.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与管理,2013(11).

[2] 张莉,孔艳红,邱玉兴.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和防范[J].理论观察,2014(4).

[3] 文明.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14(6):101-102.

[4] 毕金玲.关于上市公司财务困境原因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9):95-96.

第三篇: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对长沙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现状的调查

第一部分调查工作概述

随着长沙经济发展的日益繁荣,各项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区域投资环境的更加成熟,吸引了大批创业者来我市投资。长沙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下简称“生产力中心”)是高科技中小企业较为集中的代表区域。面对突如其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相应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为了更好配合长沙市经委发挥其服务职能和使命,2010年7月中下旬,我们按照有关的要求,就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做了一系列工作,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派专人走访等方式,向生产力中心内的部分企业进行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有关问题的调研。

此次调查主要涉及对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的认识、现阶段最大法律需求、遇到最多的法律问题、解决方式、防范法律风险的措施、需要何种法律知识讲座等多个方面。调查项目充分考虑了中小企业的特点,兼顾了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遇到的多个重要法律问题。从整体上来看,调研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市高新区的中小企业对法律风险防控认识的现状和基本情况。现对所调研的情况予以分析并形成报告提供给有关领导和部门,以期对我市中小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有所帮助。

第二部分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现况及基本情况分析 目前生产力中心内的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现状堪忧,发案率高,执行率低,企业涉及应收账款极为普遍。95%的企业没有专业法律培训,90%的企业没有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及综合合同管理机构,70%的企业近三年发生过司法诉讼或仲裁,90%的企业发生债务拖欠,只有15%的企业能够得到足额赔偿,30%的企业知识产权未能形成有效保护。多年来法律风险是企业多种经营风险中最被忽视的一种风险。高发案率、低执行率、打赢官司拿不到钱的困扰,给企业经营带来釜底抽薪的损失。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不规范性成为影响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制度因素。再次,因目前企业诚信监督机制缺乏和社会相 1

应信息公开不充分,企业对于合作者和客户的风险调查存在方法少、难度大的问题,故对客户背景资料和法律风险调查也是一个较大的法律空白点。

1、对企业法律风险的认识

生产力中心的企业基本属于技术型企业,人员素质整体较高,绝大多数的企业对法律风险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对企业法律风险的认识深度和广度都是不够的,企业对法律风险的理解还处于一种懵懂状态,在部分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中仅有“法律风险”这一概念罢了,究竟法律风险为何,所知甚少。对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潜在的风险认识不足,如:企业决策判断因缺乏法律支持而导致的决策风险、企业合同签订及履行过程中的风险、知识产权管理中的风险、企业管理人因法律意识欠缺而导致的管理风险等。

2、企业法律风险引起纠纷的主要类型及解决方式

由于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多由合同形式予以确定,因此发生合同纠纷的可能性就最为明显,在众多中小企业中,都把合同纠纷作为企业最常遇到的首位法律难题。其次,随着《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等一系列国家及地方劳动法规的相继出台,企业劳资纠纷解决和员工权益保障被高度重视,在被调查者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再次,由于科技企业的特点,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的侵权或者维权体现在这方面的法律纠纷也较为明显。引起纠纷的原因主要是对《合同法》、《劳动法》和《专利法》等法律知识的掌握不够,在实践中如何应用了解和把握不够。

在纠纷发生后,约45%的企业自行协商解决,约10%的企业通过有关部门或单位协调解决,选择司法途径解决的企业约45%。这反映出企业在经济纠纷处理过程中,更多的愿意采取协商、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这一方面与我国长期以来传统的人情社会、息诉宁人、和气生财等传统理念有较大关系,更与目前仲裁或诉讼成本较高、期限较长、执行难度大等体制弊端密切相关。

3、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所采取的措施

调查走访表明,大部分企业为规避和降低法律风险的发生或多或少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他们的措施仅限于一般的内部注意,90%企业没有设臵或配备专职的法律工作人员或外聘法律顾问,企业的法律文书起草、合同拟订、法律咨询等工作都由各部门自行负责。80%以上的企业都是在纠纷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诉讼阶段才聘请法律顾问介入的,律师介入企业纠纷限于

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法律纠纷。在纠纷产生后尚未进入诉讼阶段,很少有企业聘请律师参与。更有部分企业经营者在纠纷产生后,首先想到的不是法律,而是关系。同时有约60%的企业认为法律顾问只能是基本满足企业的一般法律服务需求,而不能满足企业深层次的法律服务需求。

4、企业对法律风险防控方面的法律知识需求

企业所需法律知识讲座与走访调查中企业在经营管理及法律风险防控方面存在问题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合同法、公司法、劳动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及投融资是企业最为迫切需要的法律知识。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还缺乏整体认识,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能够真正建立起一套确实有用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企业抗风险能力还非常薄弱,某些企业已经建立的法律风险防控制度流于形式,在企业经营实践中被束之高阁,根本不能在企业建立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三部分对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的建议

法律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及时规避,一旦风险出现,其后果往往是企业难以控制的。法律风险是以承担法律责任为特征,虽不能完全避免,却具有可预防性的避免性。因此,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法律风险、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建立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我们建议,要真正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1、强化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法律风险意识。

首先,企业管理者的法律风险意识对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是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关键。虽然企业管理者的法律风险意识正在得到逐步提高和加强,但相当部分管理者的法律风险意识具有滞后性,不能很好适应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管理者在决策的时候往往忽视或者轻视了法律风险的存在,更注重于速度和效率。而存在法律风险的速度和效率是没有速度和效率的,不但达不到决策的预期目标,而且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危害,导致企业走向衰落、倒闭。所以,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必须强化企业管理者的法律风险意识,由企业管理者至上而下形成整个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从而促使企业建立起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其次,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还必须注重培养企业员工的法律风险意识。由于工作岗位的不同,发生的法律风险原因和结果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不同工作岗位的职工,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的法律风险意识。只有企业管理者和全体职工都建立起了法律风险意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才可能减少和避免发生潜在的法律风险。而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的法律风险意识的树立和强化,必须通过长期和不间断的法律培训教育来实施。

2、规范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守法经营。

规范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守法经营,是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重要内容。首先,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外部环境,对涉及法律风险的重要事项,以企业规章制度的形式对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理顺企业内部关系,明确责任,保证企业重要事项有章可循,最大可能避免因规章制度,尤其是合同管理制度和劳动规章制度的不健全引发各种法律风险。其次,对于企业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并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适时作出相应的修改,保证企业规章制度合理合法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再次,一定要坚持守法经营的基本理念,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可以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利用法律提供的运作空间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但若其放弃了守法经营的基本理念,那么其受到法律的惩罚和制裁便成为迟早的事情。

3、突出防控重点,特别是加强合同管理制度、提升合同管理水平。 由于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多由合同形式予以确定,因此合同管理便成了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的重点。首先,合同由企业内部专门机构归口管理,配备具有较高法律素质和业务水平,熟悉合同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的专兼职合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合同管理的日常工作和承办其他合同事务。其次,建立合同管理的配套管理制度。为强化合同管理,在总结企业合同管理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企业规定,结合在合同谈判、起草、审核、会签、履行、委托授权、用印等方面的情况,制定配套制度,完善合同管理,并通过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全面提升合同管理水平。再次,建立与完善合同履行的监督制度。对合同履行情况及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及时反馈合同履行情况的最新进展,确保合同各方能够完全、全面的履行合同。最后,针对企业的各种可能发生法律纠纷的业务经营行为,法律专业人士应提前介入、全程参与,

抓好合同的审核与监督,做好事前防范工作,尽力避免纠纷或案件的发生,做到即使发生纠纷或案件,也必须在事实和法律方面有利于本企业取得或维护其合法权益。

但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建立法律风险防控机制中,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在建立法律风险防控的过程中,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抓住工作重点,才不至于避重就轻,顾此失彼。

4、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与考核。

企业内部监督与考核同企业的生产经营密切机关,也是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的关键环节。调查表明,有相当部分的企业未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与考核,有部分企业内部监督与考核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这些都不利于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只有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与考核,切实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才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5、 积极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结合我国逐步规范完善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为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增强维权意识,进一步加强诉讼案件、纠纷事件管理, 主动做好起诉、应诉和非诉调解工作。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严格遵守《专利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清理企业所拥有的专利、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公司对所拥有的商标、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文字作品等知识产权,该申报的一定要及时申报,发现外单位侵权的一定要主动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6、聘请或配备高素质的专业法律人士。

从本次调查来看,绝大多数的企业没有配备专门从事企业法律事务的工作人员;有部分企业虽然有此方面的人员,但法律素质不高,仅仅能应付企业一般的诉讼案件,对企业的合同实行一般的管理。而对于较复杂疑难的纠纷或专业性较强的合同把握不了。因此,建议企业考虑长久规范的发展,应聘请那些专业化程度高,业务能力强,且能帮助企业有效实施法律风险防控的专业律师团队作为自己的常年法律顾问,做好法律风险的防范工作而不仅仅是为企业打官司。

第四部分结语

提高企业对法律风险的认识,规范企业法律风险的内部防范与控制管

理,是企业减少损失、扩大收益的有效途径。当前,随着国家一系列大力度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长株潭的区域经济将会更加焕发勃勃生机与活力,而在整个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也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此次调查中可看出,企业对于日常法律服务及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的需求大大增强,这是企业适应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提高依法经营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市场体系日趋成熟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第四篇: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

第 1 页 共 5 页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

法律风险是一种可能造成企业经济、财产损失的商业风险,它存在于企业经营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任何一种既有风险和潜在风险,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及时规避,一旦风险出现,就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日常管理和整体运作,其后果往往是企业难以控制的,甚至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灾难。就我国公司、企业的目前情况来看,许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往往只注重企业的经营与利润增长,而忽视在日常决策中预防法律风险的能力,这明显是存在严重隐患的。如法律风险一旦发生,企业自身将难以掌控,往往会给企业带来相当严重的甚至是颠覆性的灾难;并且可能牵连到公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如财务风险、销售风险、投资风险、政策风险、政治风险、自然风险和法律风险等。企业法律风险属于企业风险的范畴,法律风险贯穿企业的始终,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已经认识到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因此正确认识和了解企业法律风险的形成原因和发展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建立建全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是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风险与企业法律风险

(一)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1、风险含义

风险是在一定环境和一定期限内客观存在的,导致费用、损失与损害的产生,可以认识与控制的不确定性,是预期与未来实际结果发生差异而带来负面后果的可能性。风险与损失或损害(即各种不利后果)有关,并且和损失或损害发生的可能性有关。

2、风险的特征

(1)风险的客观存在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无法回避风险,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从而避免费用、损失及损害的产生。自然灾害的风险如地震、洪水会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损失。 (2)风险的相对性

风险是相对的、变化的,风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风险的内容、程度也随之变化。如汇款风险是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因外汇储备、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3)风险的可识别性

第 2 页 共 5 页

风险是可以识别和控制的,风险可以根据过去的统计资料,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判断某种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的程度。因此,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哦时代,风险是可以预测,也是可以控制的。 (4)风险与收益的共生性

风险与收益是一体共生的,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会带来费用的增加、各种损失和损害的产生、如果能够有效地管理风险,风险将会转换为收益。

(二)企业法律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1、 企业法律风险的含义

企业法律风险,是指企业自身作为法律主体按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或者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达不到预期收益,对企业造成负面法律后果,甚至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失败的可能性。

法律风险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如果企业的管理者法治意识不强,这些潜在的风险就会变成现实的灾难。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风险意识和守法意识,在日常经营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防患于未然。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是加强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它确立了法律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序和环节,从制度上保证了合法经营、依法决策。 2 企业法律风险的特征

2.1企业法律风险发生原因的法定性(约定性)

①企业外部法律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化。一方面指法律和行政执法力度的现状,另一方面指法律的出台、修改或废止,以及行政执法状况的变化。

②企业未依据法律规定有效实施法律控制措施,或违反合同约定、侵权等。 ③企业或与企业发生法律关系的各类主体的行为。 2.2 企业法律风险存在领域的广泛性。

法律规范规范了企业从设立到终止的全过程,企业作为法律规范的主体之一,只要其行为涉及法律规定,就有可能存在法律风险。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以及企业内部的关系,都要通过相应的法律来调整和规范。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常见的有合同风险、不规范经营风险、债权过于集中带来的坏帐损失风险、诉讼风险、 治理结构缺陷带来的决策风险、员工意外伤害风险、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员工道德风险、公司印章管理不严带来的债务风险、投资合作风险、分支机构风险、借贷风险、担保风险、商标被抢注风险、专利侵权风险、商业秘密失控风险等。 2.3法律风险发生结果的强制性

一定的法律风险发生就会导致一定的法律后果,法律风险发生导致的后果是企业承担法律责任。企业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三类:民事责任,包括违约金、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妨害等;行政责任,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营业执照等;刑事责任,包括单位承担罚金、主管领导也要承担刑事责任等。

第 3 页 共 5 页

2.4企业法律风险和其他风险发生形式的关联性

在企业风险体系中,许多风险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可能互相转化,存在交叉和重叠。法律风险与其他各种风险的联系最为密切,关联度最高。如企业发生财务风险、销售风险,往往也包含法律风险;由于法律风险是依据法定原因产生的,而遵守法律法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法律风险是企业风险体系中最需要防范的基本风险。

二、企业法律风险管理

1、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含义及意义 1.1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含义

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在实现未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试图将各类不确定因素产生的结果控制在预期可接受范围内的方法和过程,以确保和促进组织的整体利益实现。在企业面临风险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以便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利益。企业风险管理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从战略层面开始的并贯穿于整个企业的过程,具体来讲, 包括经营主体对其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测定和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以包装经营活动的安全正常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 1.2、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意义

有效地对各种风险进行管理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活动目标,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科学决策的难度大大增加,企业只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在变换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企业因法律风险而遭受损失。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追去股东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而阻碍企业经营活动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有必要进行风险管理,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企业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目标及原则 2.1企业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

企业风险管理分为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 2.2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

培养企业及其所有成员的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提高抵抗风险的综合能力。

2.3 企业风险管理的原则

第 4 页 共 5 页

(1)充分考虑潜在损失的大小。 (2)充分考虑收益与损失之间的关系。 (3)充分考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三、企业常见法律风险

1、企业设立中的法律风险

在设立企业的过程中,企业的发起人是否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拟设立的企业进行充分的法律设计,是否完全履行了设立企业的发起人出资等义务,以及发起人本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法律资格,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拟设立企业能否具有一个合法、规范、良好的设立过程。

2、合同法律风险

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在经济合同订立、生效、履行、变更和转让、终止及违约责任的确定过程中,利益受到损害的风险。合同作为一种实现合同当事人利益的手段或者工具,具有动态性,双方当事人通过合同确定的权利义务的履行,最终需要确定某种财产关系或者财产权属状态的变化,而当合同利益的取得或者实现出现障碍,根源于合同利益的损失风险就展现出来。比如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要承担违约赔偿责任,或者企业给代理人授权不明签订合同要承担的法律风险,又如买卖合同履行过程中审查不严格造成的付错款的风险,再如技术转让合同中没有制约对方的关键条款造成技术成果不能实现的风险等等。

3、企业投资与并购法律风险

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总称。从法律风险的角度看,收购方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对较大,承担的风险也较大。企业并购涉及公司法、劳动法、房地产法、税收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法规,且操作程序复杂,潜在的法律风险较高,通常需要专业的企业并购律师全程辅导完成。

4、知识产权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是蕴涵创造力和智慧结晶的成果。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或没有关注知识产权的深入保护,从法律风险的解决成本看,避免他人制造侵权产品比事后索赔更为经济。这方面主要包括公司的企业名称权、商标权、专利权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的企业网站域名等被侵权的风险,根据现行法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方面主要应注意“先申请先保护”原则,以及权利的及时续展维护等。

5、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

在我国,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主要是《劳动法》和国务院制定的相关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最近公布的于 2008年1月1日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用工制度进行了全新的规范。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各个环节中,从招聘开始,面试、录用、使用、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的待遇问题直至员工离职这一系列流程中,都有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的约束,企业不遵守法律的行为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法律纠纷甚至赔偿责任。比如:聘用了与原用人单位签订有商业秘密保护协议或者同业限制协议并在有效期内的员工,将会导致企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 5 页 共 5 页

6、企业税收法律风险

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为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或不利的法律后果,具体表现为企业涉税行为影响纳税准确性的不确定因素,结果就是企业多交了税或少交了税,或者因为涉税行为而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7、行政法方面的风险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行政违法、违规,可能面临的税务、工商、技术监督等方面的行政处罚。行政违法的风险性视其情节决定,包括警告、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情节过于恶劣或后果

过于严重,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下表为企业行政法律风险一览表:

8、刑法方面的风险

企业刑事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存在的触犯刑事法律规范,应受刑事处罚行为的风险。主要是商业贿赂、非法经营等方面的风险。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法律风险的成因很复杂,预防与控制也需要因事而异。法律风险与企业风险存在这样的辨证关系:法律风险,只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的一种;但是,企业的任何一种经营风险,最后都会带来法律风险。

第五篇: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法律防范与控制”培训后感想

上周末,分行邀请了张明霞教授就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法律防范与控制组织了全面的培训。张明霞教授结合案例,从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全面分析信贷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各种担保方式贷款分析风险防控。整个培训生动、易理解。

由于我行成立的时间不长,部分客户经理工作经验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涉及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原告的民事诉讼案件数量逐年增加,执行难度加大,此种现象有不断蔓延之趋势。所以我们更要重视金融信贷合规法律审查,有效防范银行信贷风险。

通过这次培训,对全行员工的合规意识敲了个警钟。充分意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加强了工作的严谨性。在贷前阶段,全面调查借款人的借款条件、借款用途、还款来源、担保人及抵押物状况、变现能力。收集真实有效的客户资料。在贷中阶段,深入分析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财务数据、信用状况,担保人的担保能力,抵押物的状况。贷款需求量的测算,给予适当的授信额度。贷款发放合规,全面落实审批意见,放款条件。法律合同的签订,办妥抵押物登记。在贷后阶段,加强贷后管理,不流于形式。走访客户,现场检查,多听、多问、多看。形成贷后检查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风险预警。

在这次培训中,张教授还将信贷业务开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误区,结合法律制度、案例,作了明确的提示。包括保证人是否脱保、借款人或保证人配偶的法律责任、董事会、股东会决议的运用、抵押合同与他项权证书不一致的法律风险等等。提高了我行员工的防控意识,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再次遇到此类问题时,都引以为戒,避免此类风险的发生。

上一篇:财务报销管理办法免费下一篇:餐厅员工管理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