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说明书英译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2022-09-12

中药学经过数千年的医药实践, 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医学理论体系。中药医疗体系以其整体性思维、个性化服务和远离化学人工制品的治疗方法以及对某些疑难杂症的神奇疗效, 而引起了海外更广泛的关注, 倍受西方人士的青睐。为了让中药真正打入国际市场, 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 中药说明书的翻译作为扩大销量、发展国际贸易的一个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中药说明书的英译研究, 至今仍缺乏系统性和统一的标准。因此, 如何译好药品说明书, 就成为广大翻译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中药说明书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事中药说明书的翻译者多为两种人群:中医医务工作者和英语翻译工作者。但前者英语功底不扎实, 其翻译通常会在语言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甚至中式英语, 结果让外国人根本读不懂;而后者对中医药知识和文化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 则会借助工具书, 望文生义, 从字面上把中药说明书翻的面目全非。目前市场上的中药说明书的翻译质量普遍不高。

1.1 不忠实原文, 望文生义

欧阳利锋曾提出, 在中药说明书的翻译中, 译者要忠实于原文, 但不能拘泥于原文。译者首先考虑的不应是对原文本的忠实, 而应是对原作意图的忠实。中药特殊的文体和深厚的内涵往往非一般译者的所能及, 仅有好的英语能力, 而缺乏中医药专业知识很难翻译出优秀的译文。如“罗汉果菊花茶”这一保健药品, 有的医药公司把它翻译成了“Luohan Fruit and Chrystanthemum Tea”, 其中的“茶”被翻译成了“tea”, 而事实上该保健药品的配方是:罗汉果, 杭菊花和蔗糖, 很显然译者在不了解该中药配方的情况下, 犯了这样的低级错误, 该处的“茶”应当翻译成“drink”才对。再如在翻译很多诸如“板蓝根冲剂”, “小柴胡冲剂”等冲剂型药物时, 有人把“冲剂”翻译成了“lotion”。“lotion”一词在英译药品中通常指洗剂, 洗液, 是不能用来口服的。可见,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药说明书翻译人员, 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1.2 可读性差

自古以来, 中药说明书中的关于功能和主治的描述主要来自古方或古人医书, 其用语既古又今, 如“同仁大活络丸”中“祛风, 舒筋, 活络, 除湿”翻译为“To dispel wind and remove dampness, to relax muscles and tendons, activate the collaterals”。像“祛风”“除湿”之类均属地道的中医词汇, 就是对中国的普通消费者来说都很难理解, 更何况是对于完全没有中医和中国文化基础的国外消费者, 要让外国消费者相信药物有这种功效, 他们会觉得匪夷所思。此外, 还有一些中药说明书则出现了诸如语法, 单词拼写和译文文体上的一些错误, 对于药品说明书这一生死攸关的重要文体, 出现如此多的语言问题, 缺乏可读性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1.3 英译标准不统一

由于当今中药说明书的翻译缺乏统一的翻译标准, 所以同样的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意思, 很难找到英语等值词, 比如“阴阳”, “气血”等词语, 我们只能说汉语拼音, 然后用大段语言作名词解释, 别人还不一定能听懂。中药说明书中有关“气”的表达就有“qi”和“vital energy”两种翻译, 这样就导致同样的药品却在功效上出现不同的译语。还有这样的例子, 中药的“主要成分”, 在六味地黄丸、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等说明书中都将其翻译成“principal ingredient”, 而同仁大活络丸和消渴丸里则将其翻译成“ingredient”, 在“还少胶囊”里将其翻译成“composition”。另外, “功能与主治”也有的翻译成“Action”, 有的则翻译成“Functions and indications”, 还有的翻译成“Indication”。如此混乱的翻译势必造成外国消费者的误解。

1.4 中式思维严重

西方人思维重理性, 重个体, 反映在医药方面是重视实验、具体数据和个体差异。总是用实验的结果和具体的数据来表明药品的药理作用和疗效, 凡是与药品有关联的内容, 全部都放到说明书上, 这反映了西方人对待科学的严谨的态度和理性的思维习惯。相比之下, 汉民族重悟性的思维习惯反映在药品说明书上就是表述的笼统和模糊化。因此, 一些疗效非常好的中药在国外得不到认可, 找不到市场, 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思维习惯和理念差距造成的认识方式上的差异。因此, 在把中药说明书翻译成英文时, 务必要考虑到西方人的思维模式, 那就是理性, 直接。例如“六味地黄丸”其英文说明Drug name:Liu Wei Dihuang Wan, 试想一下这种采取音译但不带任何与药物功效有关的信息的说明书又怎能为西方人所接受, 针对这种现象, 建议将其译为Liu Wei Dihuang Wan (Pill of Six Ingredients with Rehmannia) , 这样翻译既能让人掌握药品名, 又能让人明白其药用功效, 这样直观的译文才能够让西方人一目了然。

2 中药说明书英译的方法

2.1 中药名的英译

中药早已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我国很多中药说明书中对药名的翻译还依旧停留在采用汉语拼音的方式, 既不能介绍中药, 也不能吸引国外的购买者。有几种常用的翻译方法值得借鉴: (1将中药的功能作用翻译出来, 如“温脾汤———Decoction for Warming the Spleen”; (2) 方剂的主药和功用来命名, 如“黄连解毒汤———Decoction of Coptidis for Detoxification”; (3) 方剂的药物组成来命名, 如“六味地黄丸———Pill of Six Drugs Containing rehmannia Praeparata”。另外, 欧阳利锋提出, 为使译名简短醒目, 通俗易懂, 译者必须摆脱原文字面意义的束缚, 大胆开拓创新, 对原译名进行归化、改写。他提出借鉴西医的方法, 采用拉丁词根, 如将“鼻敏灵”和“颈椎灵”, 以拉丁词nasal和cervix为词干, 参照penicillin和aspirin等药品名称的构成, 创造性地译为“Nasalin”和“Cervilin”。这样以来就使得中药名的译文更能符合西方人的表达习惯, 更容易被西方市场接受。

2.2 中药功效语的英译

现今的中药说明书虽然没有完全沿袭古典文学的体裁, 但也没有完全采用现代白话文的形式。大量的四字结构还存在大多中药说明书中, 如某医药公司在介绍“养生丸”这一保健药品时使用了“调和气血、滋养容颜、焕发青春、延缓衰老及促进生机”等字样。蒋林提出了三种翻译功效语的模式, 如译成两个并列的英语动词短语 (清热解毒—clearing heat and detoxifying) ;译成带目的状语的动词短语 (除湿止痒—removing dampness to relieve itching) 和译成带方式状语的动词短语 (健脾止泻—stopping diarrhea by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蒋林的翻译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但是他的翻译只是从语言的角度达到了翻译的目的, 但是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看, 他提出的有些翻译的译文是不能直接用于中药说明书中的。“清热解毒”目前可见到的翻译多种多样, 如“clear heat and resolve toxin”“clearing away hea and toxic material”和上面的“clearing heat and detoxifying”等。一种药物出现多种不同的功效语翻译, 这势必会让外国消费者会对中药的功效产生质疑, 从而拒绝使用中药。笔者认为在说明书翻译中, 为了体现译文的功能, 可以采用“anti-inflammation”的译法, 因为这是外国消费者所熟悉的表达, 尽管和中医的“清热解毒”并不完全对等, 但是它将意义放在第一位, 完全符合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的要求, 更易于国外消费者读懂并理解中药的功效。

2.3 统一标准, 规范用语

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国际统稿会上, 中医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制订取得进展。中外专家首次对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的英译, 在宗旨、原则和方法三方面达成了共识。宗旨方面:力求英译“信、达、雅”, 既要反映中医的本意, 又要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原则方面包括遵循五个要点:一是对应性, 英译词义应尽量与其中医内涵相对应;二是简洁性, 在不影响清晰度的前提下, 译名越简单越好, 应避免辞典式释义;三是同一性, 同一概念的名词只用同一词对译;四是回译性, 英译的名词术语在结构上应与中文形式尽量一致或相近, 能较好地实现中英文信息的双向传递;五是约定俗成, 目前已通行的译名, 与前述原则虽然不完全符合, 仍可考虑采用, 但对学术内容不正确的翻译仍需改正。对于疾病、中药和方剂的名称英译方法, 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若中医名称只有惟一的西医对应词, 可采取双译法;二是中药名称采用“三保险译法”, 即汉语拼音、拉丁药学名和英译名;三是方剂名称采用双译法, 即汉语拼音名 (英译名) 。中药说明书的英译要尽量遵循这些标准, 规范译文用语。

3 结语

随着中药国际化的脚步不断向前迈进, 作为新兴学科中医翻译的一个分支, 中药说明书的翻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笔者仅从中药说明书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两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由于精力和知识的局限, 本研究也有其不足之处, 中药说明书的英译必定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等待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去探索。这些研究将是中药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的有力支持, 期待着更多的有志之士的参与。规范、统一、通俗易懂的中药说明书必将推进中医药国际的国际化进程。

摘要:随着中药越来越被重视, 尤其是世界对中药认识的加深, 中药说明书的翻译问题便突出地表现出来。本文就中药说明书所存在的问题和翻译策略方面, 对中药说明书的翻译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以期为中药的国际化贡献力量。

关键词:中药说明书,英译,存在问题,策略方法

参考文献

[1] 欧阳利锋.中医药说明书的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2, 15 (2) :17-20.

[2] 贾得雄.对中药和中药英文药品说明书的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8 (5) :36.

[3] 李衍文.中医方剂学译名法则的探讨[J].中国翻译, 1997 (2) :210.

[4] 蒋林.中药名及功效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2, 15 (4) :55-57.

[5] 姚欣, 罗海燕.中药说明书英译浅探[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 (3) .

[6] Ma BX.The translation of instructions of medicines in Eng-lish[J].Zhongguo KeJ i FanYi, 1998, (3) :16-18, 54.

[7] 华夏中医药网http://www.zyy123.com/zcy/znews/2008-07-02/38901.html

[8] 陕西中药现代化信息网http://www.snzy.gov.cn/xw/dt/2008-10-15/301.htm1

上一篇:中职数学教学与研究性学习下一篇:浅谈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