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体系存在问题的改进策略

2022-09-11

当前, 做好“三农”工作, 实现农业稳定发展的目标的关键在于农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科技兴农, 科技兴农的主要途径是农业技术推广[1]。农业技术推广为传播科技信息, 促进农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实现农业技术从理论到实践转化起到重要作用。现如今, 我国的农技推广水平不高, 农技推广体系尚不完善。在此背景下, 必须加强农业技术推广, 为实现科技兴农的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2]。

1 新形势下农技推广体系概述

农业技术推广的含义涵盖了农业生产技术的内容和整个教育过程, 不断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信息, 使信息传递过程动态化[3]。1984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出版的《农业推广:参考手册》一书中做了如下的解释: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 (传播过程) , 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了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 (教育过程) 的一种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农村经济制度的不断革新, 目前对农业技术推广还没有一个学术界公认的定义[4]。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农业技术推广是由国家事业机构以及民间机构部署的以组织管理为目标的职业活动。其推广过程是通过与农民沟通交流, 使农民的劳动行为进行自愿的变革。推广工作的目标是实现我国农业政策的需求和农民自身发展的需要。换句话说, 由研究者将农业技术传授给推广机构的专业人员, 再由推广专员传授给农民, 既要使推广人员掌握新技术的使用方法, 也要使农民接受新技术, 并应用到生产、生活实际中, 提高我国农业技术的普及率和农技贡献率[5]。

2 当前农技推广体系存在问题

2.1 政策偏向影响

近年来, 虽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但是在“无工不富”观念的影响下, 许多政策的出台仍然忽视农业利益, 尤其在政府机构人才配备上特别明显。一是混编缺编现象严重;二是年龄老龄化, 新鲜血液补充不足, 已出现“青黄不接”现象;三是待遇不高, 专业对口的大专院校优秀人才引不进农技推广队伍;四是由于新鲜血液吸引不进, 导致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结构与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不匹配, 尤其特色产业专业的科技人才严重不足。

2.2 绩效考核机制存在缺陷

针对市一级农技推广人员建立起的绩效考核机制, 针对性强、创新点多, 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 但是针对乡镇级的考核机制未能起到保障为农服务的要求。乡镇农技人员归乡镇政府管理, 由所在乡镇考核, 有些乡镇政府由于不懂专业技术, 不知道如何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 造成农技人员的工作干得好与否不影响考核结果, 非常不利于调动广大农技人员从事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而市级农业部门又处于“无权”管理状态。绩效评估总的看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状态, 缺乏强有力的执行手段, 许多考核流于形式, 缺乏追责制度, 绩效考核机制存在缺陷影响了一些科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

2.3 农技推广体系单项流动

目前, 从我国政府为主导的农技推广体系看, 农技的传播属于单向流动, 未建立起双向流动的平台。农技的推广势必存在好与坏和适应与不适应之分, 虽然有些农技推广机构在推广农技时, 有收集农民的反馈信息,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 是科技人员主动上门收集反馈信息, 而不是农技使用者主动反馈使用效果的信息。

2.4 农技推广体系相关法律激励欠缺, 运行机制不完善

目前,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集中体现在《农业技术推广法》中, 其他一些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散见于《农业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中。一直以来,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存在诸多问题, 集中表现在推广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缺乏市场竞争力, 推广组织定位不明, 体系不完善。新《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实施以后, 有利于解决上面的一些问题。但新法实施时间较短, 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农技奖励法律激励的匮乏, 不利于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 打击人们的创造信心。国家对农技奖励的投入力度和奖项设置, 制约了获奖人群的数量, 不利于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农业法》《种子法》《农业保险条例》等配套法律没有跟上新法的步伐, 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缺乏, 风险大, 考核奖励机制不健全, 这些都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实施效果。

3 农技推广体系改进策略的完善

3.1 完善农技推广人员绩效政策

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 是农业人才队伍永葆活力的关键, 是完善农技推广人员绩效政策的关键环节。因此, 要建立起乡镇一级的精神和物资奖励机制, 科学制定“以农为本”的考核办法, 充分利用物质奖励和社会荣誉奖励的双重激励功能, 激励基层的农技人才愿意做事、自觉奉献的积极性, 让每一个人才都切实感受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所在。

一是改变过去由各镇乡 (街道) 考核本区域农技推广人员的现状, 统一由市局农业部门组织精干队伍下基层考核, 直接考核到农技推广队伍的个人, 真正调动广大农技推广人员科技推广创新的积极性。二是建立问责制度, 对于农技推广不到位的工作人员, 要严格问责, 不能因为碍于情面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严厉的问责制度是督促农技推广人员在自己岗位上认真做事的坚实保障。三是创新人事管理制度, 在农技推广人员的人事制度管理上, 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科技人员多向流动, 使他们在科技推广、推广创新、服务社会的多元化职能中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 对工作有突出贡献的, 可破格评聘为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 推荐申报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荣誉称号, 切实保障农技推广人员的创造性劳动价值的实现, 以此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3.2 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社会地位

2013年11月2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强调, 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 关键是要提高农技推广人员是社会地位。农技推广编制内的工作人员薪水一般都能保障, 而编制外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政治地位的保障, 薪水相对较低。因此, 建议根据农技服务的宗旨、业务领域和工作要求, 科学合理定岗定编, 建立科学的岗位管理制度, 逐步实现人才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过渡, 打破当前身份定身价身份定终生的格局, 进一步明确受聘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责, 提高政治、经济双重地位。建议人事部门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改现行的因人设岗为按需设岗。专业技术岗位要按体现一个单位实际需要的人员和岗位的编制数设置, 通过聘任和竞争上岗, 盘活本土人才资源, 让有资格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优先竞聘用到相应的技术岗位上, 不因缺编而影响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使农技队伍虽短小但精悍, 农技人员个个精兵强将, 以更饱满、更实干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投入工作。

3.3 实现农技推广双向流动

当前, 在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时, 农技流动是从农技推广者一方流动到农民一方, 未建立起双向流动机制。笔者建议, 参考浙江省运行比较成熟的“农民信箱”方式, 不仅形成了双向流动, 还实现了信息的多方流动, 信息共享。一要培养农户参与农技推广的主人翁意识, 让农民认为自己是农技推广事业的一分子, 在接受了农技服务的同时, 要及时把服务效果反馈给传播方。二要建立农技双向流动平台, 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便捷优势, 既通过网络、电话回访等信息平台反馈信息, 也可以利用邮件、村干部上门了解情况等传统方式取得信息。三要建立利益奖励机制, 对于一些确实需要得到反馈信息的农技, 建立起一套信息反馈奖励机制, 当农技接受者在农技使用后把使用效果和心得反馈给传播方时, 便给与其物资奖励, 以提高农民对反馈信息的积极性。

3.4 完善农技奖励立法体系

农技奖励制度是我国农技政策的组成部分, 它通过对农技工作人员的水平与价值的认定, 激发农业技术人员的热情, 激励农技创新。农技奖励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为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对于促进农技成果的转化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 我国的农技奖励在立法方面, 主要有《农业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农业技术推广法》仅仅规定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进行奖励。农技奖励立法少、范围窄、科技奖励主体单一等, 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农业技术推广的激励。近年来, 我国认识到农技奖励的激励作用, 运用政策鼓励社会力量设奖, 扩大奖项设置。但是随之而来也产生很多问题, 学术造假等问题不断产生。因此, 我国需要加强农技奖励立法,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强化政府对科研投入、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教育等项目的资金支持。2014年, 中央财政“三农”支出14697亿元, 但涉农资金多头下达、零敲碎打、平均用力、撒胡椒面等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 这无疑加大了强农惠农政策行政成本。由此可见, 涉农财政资金使用不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技的发展, 影响农技奖励的兑现。因此, 必须从立法上去完善农技奖励制度, 使得农技奖励有法可依。

农技奖励法律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具有重要的激励意义, 有利于充分调动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优化科技评价体系和绩效管理, 鼓励优秀的农技人才脱颖而出, 为科技创新和进步做出贡献。我国农技立法需要加大力度, 扩大科技立法范围, 强化科技立法效果。

摘要:目前, 我国的农技推广水平不高, 农技推广体系尚不完善, 因此, 必须加强农业技术推广, 为实现科技兴农的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基于此, 对新形势下农技推广体系作了概述, 并找出了当前农技推广体系存在问题, 提出了完善农技推广人员绩效政策, 以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社会地位, 实现农技推广双向流动以及完善农技奖励立法体系的改进。

关键词:农技推广体系,“三农”,问题,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1] 陈广瑞.吉林省农技推广现状及改进措施[J].农业科技管理, 2012 (4) .

[2] 邵喜武, 徐世艳, 郭庆海.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推广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 2013 (4) .

[3] 辛燕萍.菏泽市牡丹区农技推广问题调查及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32) .

[4] 田冬友.新时期云南农技推广问题及发展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 (1) .

[5] 龙毅.贵州省基层农技推广现状及其改进措施[J].耕作与栽培, 2015 (1) .

上一篇:基于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高职院校机制创新研究——以汽车营销专业为例下一篇: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