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依法治国理念下的依法治村

2022-09-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总数一半以上, 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关系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因而, 依法治国的推进离不开依法治村, 只有实现了依法治村, 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本文从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村之间的关系出发, 对当前依法治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依法治村的对策措施。

一、依法治国理念和依法治村的关系

(一) 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村的含义

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最早出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1999年3月,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被写入宪法, 成为宪法原则。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把依法治国作为会议的主题, 并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我国提出依法治国, 目的就是总结过去经验教训, 加大制度建设, 减少人治理念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而实现国家的健康持续发展。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其核心就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依法治国理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 赋予了依法治国新的内涵。

所谓的依法治村, 指的是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基层单位进行管理, 对基层干部行为进行规范, 从而加强基层事务活动的公开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进而保障村民的自治权利, 从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依法治村的实质和核心是村民自治, 其主要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

(二) 依法治国和依法之村的关系

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村之间的关系要运用辩证思维来进行分析。首先, 依法治村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在我国社会的发展中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 农村法治建设的优良与否关系我国整个法治建设进程快慢。广大村民和村民干部懂法、守法和信法, 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和国家权益, 积极与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如果农村法治的不健全, 那么我国就不会有健全的国家法治。其次, 依法治村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是我国确立的基本治国策略, 任何的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的范围内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活动。农村地区的村民和村干部作为我国公民的组成部分, 必然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 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因此, 贯彻依法治国理念必然提出以法治村。最后, 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村之间的良性互动, 可以确保农村地区的长治久安。我国农村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地区内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异, 容易引发矛盾和纠纷, 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也随之增加。只有通过依法治国把整个国家的利益格局进行整合和协调, 利用各种手段, 正确处理农民内部矛盾的同时, 加大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 进而抑制源头上的矛盾, 在依法治村下实现个体利益的调和, 有效促使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

二、当前依法治村存在的问题

(一) 村干部对于依法治村重要意义的认识不足

我国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能否成功, 基层干部是否严格执行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是否带头遵守法律法规都将成为关键因素。村干部是国家体系中的“末梢神经”, 与广大农民“零距离”接触, 一言一行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民众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渐增强, 对于村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后, 从立法上明确了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的权力和地位, 村民自治的程序化规定更加明确, 民主自治逐渐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然而, 目前有的村干部对于依法治村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对于依法治村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民主的法制意识比较淡薄, 很多村干部依然沿用过去的方法对农民进行管理, 有些村干部的思想中还存在依法治村就是村委会搞自治, 就是依法对村民进行管理的旧观念。有些村干部对于依法治村制度, 对于宪法和法律实质缺乏应有的认识。由于不知法不懂法, 工作中长期乱作为、只求结果不按法律法规办事, 养成了简单粗暴的处事方法, 以为自己是“山大王”、是“政府”。“西安最牛村支书”葛七宝的所作所为就是最好的例证。

(二) 村民的法律意识有待提升

依法治村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村民法律素质。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得到了提升, 但是我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导致不同的地区的法治水平不同。经济发达地区依法治村的水平相对高, 经济欠发达地区依法治村的水平相对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村民大多都是忙于自己经济的发展, 很多农民外出打工, 对于村中的事务漠不关心, 对于自己的权利也不重视。部分农民正当权益遭受侵害的第一反应是用拳头解决问题, 崇尚于武力, 不懂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 到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经常被拖欠工资, 拖欠者看中的就是农民工不会用法律武器。虽然有些村民也积极学习法律, 但是其学的都是和自身权益相关的法律, 对于义务部分的法律条款却无暇去学。最终导致不能合法有效表达自身的诉求, 而是采取盲目上访、越级上访等非正常手段表达不满情绪。因此, 要实现依法治国, 需要提高村民的法制意识。

(三) 农村的民主监督落实不到位

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 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村民的一项权利。但是在很多农村地区, 村民的民主监督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更多是流于形式。《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 村中的主要事务和重大决策要由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实行村务和财务公开, 接受村民的监督。但是公开的程度和范围该法没有明确的规定, 一些村干部故意缩小公开的范围和程度, 进而出现违法行为。近些年来, 我国农村地区贿选、挥霍村中财产等现象频繁发生, 其原因就是监督不到位, 村干部的行为没有受到真正的制约。

(四) 农村民主选举问题严重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石, 更是村民自治的源头。选举权利是民众最为重要的政治权利, 但是在农村地区, 很多村民往往忽视自己的选举权利或者是不正确的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一部分经济发达的村, 在村民委员会主任、委员的选举过程出现了以利益的形式或者恐吓的方式获取村民的选票的行为, 进而利用在村中的权力获取不正当利益;部分村民外出打工较多的农村地区, 很多留守的有选举权的妇女、老人, 都不愿意主动参与选举, 随意将自己的选票投出去。这些行为使选举权利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也破坏了选举法的有关规定, 影响依法治村的进程。

三、促进依法治村的对策

(一) 加强农村地区依法治国理念的宣传

农村是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 “法不下乡”成为农村法治的困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针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现实情况, 有必要在农村地区加大依法治国理念的宣传, 使村民的心中建立依法治国的大理念, 才能够有效的进行依法治村。一是要在农村地区加强培养法律人士的培养。在各个村中培养出法律人士, 让这些人向村民解释法律规范, 积极解决村民所遇到的法律问题, 在农村内部将纠纷和矛盾解决, 有效的缓冲村干部的压力, 更好的促使村民法律意识的形成。二是要加强对村民法律知识输入。采用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普法教育, 比如书报、说法节目和法治节目等多方面搜集生动的案例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让村民掌握法律知识, 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让法治理念深入民心, 扫除“农民法盲”和农村“法治盲区”。三是充分发挥村委会的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作为基层组织, 要发挥其在村民中的作用, 在积极帮助村民认识到自己在村中的作用的同时, 明确自己对村中事务的权利和义务, 从而真正帮助村民实现权利, 履行义务。

(二) 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力度

时代的发展, 对村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村干部在日常的生活中接受培训的机会的不多, 且自己能力不足, 无法有效的服务村民。加强对村民进行依法治国理念教育的同时, 必须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一是对村干部培训要形成制度。通过一系列定期的培训, 不断更新和拓宽村干部的知识, 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二是加强对村干部进行运用法律知识能力培训。聘请专业的法律人士对村干部进行运用法律知识能力的培训, 促使村干部真正懂法、守法和用法, 从而维护自己的权益和村民权益。

(三) 积极落实农村民主监督

我国的法律中明确规定凡是涉及到村民利益和村民利益相关联的事项是要进行公开, 但是这种公开的水平高低取决于农村地区民主法治水平的高低。从目前来看, 我国农村地区的民主法治的水平并不高。因此, 要积极引导村民对村中事务进行民主监督。针对村中村民外出务工无法监督的问题, 可以采用网络的形式, 将村中的事务放置到网页上, 使外出的村民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村中的事务, 避免出现村中事务无人监督的事件发生, 做到“让村民明白, 让干部清白”;针对在监督中出现问题的村干部, 要加大惩罚的力度, 纠正村官“以言代法”, 让农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 避免村中“恶霸”的出现。

(四) 规范和监督农村民主选举工作

选举制度是我国民主制度的充分保障。针对当前的农村地区村民对自己的选举权利不重视的问题, 必须加强对农村选举工作进行规范和监督。第一, 要积极对村民灌输政治权利、文化权利和法律权利等政治权利的知识, 使村民清楚自己所享有的政治权利, 明确正确行使权利的重要性;第二, 基层政府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积极引导村民进行选举, 不能流于形式。针对农村中出现家族势力、黑恶势力等垄断选举问题, 要按照有关的法律加大打击力度, 力保民主选举公开、公平、公正。只有保障全体村民的合法选举权利, 才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也是依法治村的核心要义。

依法治村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一项基础工作, 只有依法治村做好才能够真正推进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 才能够真正的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才能够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 才能够最终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目标。

摘要:依法治村是依法治国不可或缺的部分, 坚持依法治国, 必须要坚持依法治村。目前, 我国依法治村还存在许多问题, 必须加强农村地区依法治国理念宣传、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力度、积极落实农村民主监督和规范和监督农村民主选举工作, 不断提高人们的法治观念,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治村, 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目标。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法治村,监督

参考文献

[1] 房亚群.浅析当前依法治村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10 (18) :213-214.

[2] 徐民.浅议依法治村[J].法制博览, 2015 (06) :189.

[3] 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中国法学, 2014 (06) .

上一篇:如何通达艺术的本性——论海德格尔关于艺术的思想下一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之我见